光纤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67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光纤的端部的光纤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用于将一根光纤与另 一根光纤光学性连接的光纤用连接器一直以来#皮
广泛应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091379号公报)。
所述光纤具有光纤线材和围绕所述光纤线材的套管,在前端侧具有所 述光纤线材露出的包层部。
所述光纤用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侧。
详细地说,所述光纤用连接器包括壳体,其能够卸下地连接在适配 器(7夕'7夕)上;刚性的插芯(7工少一少,套圏),该插芯以前端侧 向外侧延伸的状态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地收纳在所述壳体内,在基端侧 设有比所述套管的外径大的第1内径的第1轴线孔,并且在前端侧设有比 所述第1内径小且比所述光纤线材的外径大的第2内径的第2轴线孔,该 第2轴线孔与所述第1轴线孔的前端侧连通;和加载构件,其对所述插芯 在所述壳体内向前端侧加载。
所述光纤用连接器,以所述包层部处的光纤线材被内插在所述第2轴 线孔内、并且由所述套管围绕的部分中的与所述包层部的基端侧相邻的部 分(下面称作固定区域)被内插在所述第l轴线孔内的状态,由填充在所 述第1轴线孔内的粘接剂固定在所述光纤上。
所述光纤用连接器与所述适配器共同作用,使得一根光纤与另一根光 纤的光学性连接变得容易,在这一点上很有用,但对于所述光纤与所述插 芯的粘接,还有改善的余地。
3即,所述第1轴线孔作为将所述包层部的光纤线材插入所述第2轴线 孔内时的导向部而起作用,并且作为在内插有所述固定区域的状态下接受 粘接剂的粘接剂填充区域而起作用。
例如,如果在允许将所述固定区域向所述第l轴线孔内插入的范围内 使所述第1轴线孔的内径尽可能地与所述套管的外径一致,则能够谋求所 述第1轴线孔的导向作用的有效化,但另一方面,难以将粘接剂绕所述固 定区域均匀填充,并难以将粘接剂向所述第1轴线孔的前端侧填充,根据 情况会有所述光纤与所述插芯的固定强度不足的危险。
如果与此相反,将所迷第1轴线孔的内径设置得比所述套管的外径大 得多,则能够使得粘接剂的填充作业容易进行,但另一方面,所述第l轴 线孔的导向作用降低。进而,如果将所述第1轴线孔的内径设置得过大, 则在粘接剂的填充作业时以及/或者粘接剂的固化时,会有所述固定区域的 轴线位置相对于所述第2轴线孔的轴线位置位移的危险。如果产生这样的
方向不同的方向上作用应力,根据情况会有所述光纤线材变形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以往技术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防 止光纤与插芯的位置偏移(错位)又能够高效进行两者的粘接的光纤用连 接器。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光纤用连接器,该光纤用连接器 安装在光纤的前端侧,该光纤具有光纤线材和围绕所述光纤线材的套管、 并在所述前端侧具有所述光纤线材被露出的包层部,该光纤用连接器的特 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能够装卸地连接于适配器;刚性的插芯,该插芯 以前端侧向外侧延伸的状态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地收纳于所述壳体,在 基端侧设有比所述套管的外径大的第1内径的第l轴线孔,并且在前端侧 设有比所述笫1内径小且比所述光纤线材的外径大的第2内径的第2轴线 孔,该第2轴线孔与所述第1轴线孔的前端侧连通;和加载构件,其对所述插芯在所述壳体内向前端侧加载;在所述插芯的基端侧,以至少一部分 比所述插芯向基端侧延伸的方式外插有挠性管;所述挠性管,其比所述插 芯向基端侧延伸的基端侧延伸部的内径比所述套管的外径大并且比所述第 1内径小。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用连接器,能够不使所述插芯的所述第l轴 线孔的内径接近光纤的套管的外径地,通过所述挠性管使所述光纤的轴线 位置与所述插芯的轴线位置有效地对位。并且,由于用于将所述光纤固定 在所述插芯上的粘接剂经由所述挠性管填充到所述第l轴线孔内,所以能 够实现所述粘接剂的填充作业效率的提高。
优选的是所述挠性管由热收缩性的中空构件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所述挠性管容易地外插在所述插芯上,并且能够 使所述基端侧延伸部的内径比所述插芯的所述笫1轴线孔的内径更容易小 径化。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1内径设为能够内插外径为0.9mm的光纤 的直径(例如,0.95mm ~ 1.05mm );所述挠性管的所述基端侧延伸部的 内径设为外径为0.9mm的光纤不能插通且外径0.25mm的光纤能够插通的 直径(例如,0.3mm 0.5mm)。
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够谋求针对外径为0.9mm的光纤以及外径 0.25mm的光纤共用所述壳体、所述插芯以及所述加载构件,并且得到上 述效果。
在上述各种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挠性管的所述基端侧延伸部,其 与所述插芯相反一侧的端部比所述壳体向外侧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光纤与所述壳体接触而变形等。


图l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用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l所示的光纤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能够装卸地连接图1以及图2所示的光纤用连接器的适配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以及图2所示的光纤用连接器的纵剖图。
图5是所述光纤用连接器中的插芯以及挠性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 一边参照附图 一边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纤用连接器的优选的实 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以及图2中,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用连接器1的 立体图以及分解立体图。
在图3中,表示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能够卸下地连接的适配器卯的一 例的立体图。
进而,在图4中,表示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的纵剖图。
如图3所示,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为了经由所述适配器90将一根光纤 80A与另 一根光纤80B光学性连接而被安装在所述一根光纤80A。即,所述光纤80A如图4所示,具有光纤线材81和围绕所述光纤线 材81的套管82,在前端侧设有所述光纤线材81被露出的包层部(夕,、乂 K部)(未图示)。
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被安装在所述光纤80A的所述前端侧。
详细地说,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具有 壳体10;插芯20,其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地被收纳于所述壳体10;和 加载构件30,其对所述插芯20向所述光纤80A的前端侧加载。
所述壳体10以收纳有所述插芯20以及所述加载构件30的状态能够装 卸地连接于所述适配器90。
具体地说,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所述壳体10具有中空的壳体 主体110和能够卸下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主体110的中空的盖体120。
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主体110具有中空的主体部lll,设置在所 述主体部11的内周面的轴线方向中间部位的凸》彖部112,和i殳置在所述主 体部111的外周面的杆部113。所述主体部11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与设有所述杆部113的外周 面不同的外周面上具有一对卡合凹部(配合凹部)llla。
所述凸缘部112如图4所示,具有形成随着向前端侧行进而缩颈的锥 状开口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作为由所述加载构件30向前端侧加栽的所述 插芯20安置(着座)的安置面而起作用。
所述杆部113被设为能够在与所述主体部111的外周面接近/离开的方 向上弹性变形。
在所述杆部113上,如图1所示,设有一对卡合突起(配合突起)113a, 所述一对卡合突起113a与设置在所述适配器卯上的一对卡合凹部(配合 凹部)(未图示)凹凸卡合(凹凸配合)。
所述盖体120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具有前端侧筒状部121,其被 插入所述壳体主体110的所述主体部111内;凸缘部122,其包含从所述 前端侧筒状部121的基端边缘分别向径方向外侧以及内侧延伸的外侧凸缘 122a以及内侧凸缘122b;和基端側筒状部123,其位于所述凸缘部122的 基端侧。
在所述前端侧筒状部121的外周面上,如图2所示,设有与设置在所 述主体部111上的所述一对卡合凹部llla卡合的一对卡合凸部121a。
在将所述盖体120的所述前端侧筒状部121插入所述壳体主体110的 所述主体部111内,使得所述盖体120的所述外侧凸缘122a的前端侧的端 面与所述壳体主体110的所述主体部111的基端侧的端面4氏接的时刻,所 述一对卡合凸部121a以及所述一对卡合凹部llla卡合。
所述插芯20如图1以及图4所示,以前端侧向外侧延伸的状态能够在 轴线方向上移动地收纳于所述壳体10。
所述插芯20,在基端侧具有比所述套管82的外径大的第1内径的第1 轴线孔20a,并且在前端侧具有比所述笫1内径小但比所述光纤线材81的 外径大的第2内径的第2轴线孔20b,该第2轴线孔20b与所述第1轴线 孔20a的前端侧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芯20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具有设有所述
7第1 #由战-I. ,n。 AAit碌颠l始^f生,ip 知;殳古^f"d筮,l占沐 l, AA箭A电^1 构4牛220。
所述基端侧构件210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具有位于前端侧的大径 部211,和从所述大径部211伴随着台阶部向基端侧延伸的小径部212。
所述大径部211在前端侧的端面上具有安置在所述倾斜面的锥面211a 和设置在比所述锥面211a靠径方向内侧处的嵌合孔211b。
所述前端侧构件220如图4所示,以嵌入所述嵌合孔211b的状态固定 于所述基端侧构件210。
例如,将所述基端侧构件210设为不锈钢制,并且将所述前端侧构件 220设为氧化锆制。
所述加载构件30将所述插芯20向前端侧按压以使所述锥面211a与所 述倾斜面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载构件30呈螺旋弹簧的形态。
详细地说,所述加载构件30如图4所示,基端部被卡定(固定)在所 述盖体120的所述内侧凸缘122b的前端侧端面,并且前端部被卡定在所述 插芯20的所述大径部211的基端侧端面,由此,将所述插芯20向前端侧 按压。
另外,图2中的附图标记60是在将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从所述适配器 90卸下时、为了围绕所述插芯20的外侧延伸部而能够装卸自如地安装在 所述壳体IO上的盖。
另外,图1以及图2中的附图标记65是外插在所述壳体10的所述盖 体120的所述基端侧筒状部123上的保护罩(/一、乂 )。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如图2以及图4所示,除了 所述构成构件,还具有挠性管40。
在图5中,表示所述插芯20以及所述挠性管40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挠性管40以至少一部分比所述插芯20向 基端侧延伸的方式外插在所述插芯20的基端侧。
即,所述挠性管40具有外插在所述插芯20的基端侧的前端侧外插部410,和位于比所述插芯20靠基端侧处的基端侧延伸部420。
而且,所述基端侧延伸部420的内径被设置成比所述套管82的外径大 并且比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第1内径小。
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在所述包层部的光纤线材81被插入所述第2轴 线孔20b、并且由所述套管82围绕的部分中的与所述包层部的基端侧相邻 的部分(下面称作固定区域)被内插在所述第1轴线孔20a以及所述基端 侧延伸部420内的状态下,由填充在所述第1轴线孔20a以及所述基端侧 延伸部420内的粘接剂(未图示)固定在所述光纤80A。
在该结构的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中,能够容易地将所述包层部的光纤 线材81插入所述插芯20的所述第2轴线孔20b内,并且在通过粘接剂将 所述光纤80A与所述插芯20粘接时能够防止所述光纤80A相对于所述插 芯20的位置偏移并能够容易地进行粘接剂的填充作业。
即,所述第1轴线孔20a作为将所述包层部插入所述第2轴线孔20b 内时的导向部而起作用,并且作为在内插有所述固定区域的状态下接受粘 接剂的粘接剂填充区域而起作用。
例如,如果在允许所述固定区域向所述第1轴线孔20a内的插入的范 围内使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尽可能地接近所述套管82的外径,则能 够谋求所述笫1轴线孔20a的导向作用的有效化,能够容易地进行所述包 层部的光纤线材81向所述第2轴线孔20b的插入作业。
然而,如果^f吏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尽可能地接近所述套管82 的外径,则难以将粘接剂绕所述固定区域均匀填充并难以将粘接剂向所述 第1轴线孔20a的前端侧填充,有时会导致所述光纤80A与所述插芯20 的固定强度不足。
如果与此相反,将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设置得比所述套管82 的外径大得多,则能够容易地进行粘接剂向所述笫1轴线孔20a内的填充 作业,但另一方面,所述第l轴线孔20a的导向作用降低。
并且,如果将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设置得过大,则可能在粘接
《位置相对于所述第2轴线孔20b的轴线位置发生偏移。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则在所
的方向上产生应力,根据情况会有所述光纤线材81变形的危险。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如上所述,具备 外插在所述插芯20的基端侧的挠性管40,该挠性管40的所述基端侧延伸 部720的内径^^没置得比所述套管82的外径大并且比所述第1轴线孔20a 的第1内径小。
根据该结构,所述挠性管40作为将所述包层部处的光纤线材81插入 所述第2轴线孔20b时的导向部而起作用。因此,即使将所述第1轴线孔 20a的内径设置得比所述套管82的外径大得多,也能够稳定且容易地进行 所述包层部处的光纤线材81向所述第2轴线孔20b的插入作业。
并且,通过具备所述挠性管40,在所述包层部处的光纤线材81被插 入了所述第2轴线孔20b并且所述固定区域被插入了所述第1轴线孔20a 的状态下,防止所述光纤80A的轴线位置从所述插芯20的轴线位置位移。 因此,在经由所述挠性管40填充粘接剂时以及/或者所填充的粘接剂固化 时,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光纤80A的轴线位置从所述插芯20的轴线位置位 移。
并且,由于所述挠性管40具有挠性,所以即使使所述挠性管40的所 述基端侧延伸部420的内径尽可能地接近所述套管82的外径,也能够将所 述粘接剂容易地经由所述挠性管40填充到所述第1轴线孔20a内。因此, 能够谋求所述光纤80A与所述插芯20的粘接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粘接强 度的提高。
优选的是,所述挠性管40由热收缩性的中空构件形成。 根据该结构,既能^f吏得所述挠性管40向所述插芯20的外插作业容易,
又能够容易地将所述基端侧延伸部420的内径设置成比所述笫1轴线孔
20a的内径小。
作为所述热收缩性的构件,例如可以列举聚烯烃、氟、硅树脂等。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针对所述套管82的外径不同的多根光纤,能够共用包含所述壳体10、所述插芯20以及 所述加载构件30的组件。
即,MPO等的多芯连接器一般构成为连接套管外径设为0.25mm的小 径的光纤。
另一方面,LC BTW等的单芯连接器一般构成为连接套管外径设为 0.9mm的大径的光纤。
这样,在光纤中存在套管外径不同的大径的光纤以及小径的光纤。
在利用所述大径的光纤时,所述插芯20的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 优选设为lmm左右。
另一方面,在利用所述小径的光纤时,如果使用所述第l轴线孔20a 的内径为lmm的所述插芯20,则不能发挥出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导向 作用。
因此,在利用所述小径的光纤时,需要使用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 径为0.35mm左右的专用插芯,或者在所述小径的光纤上外插外径为 0.9mm的中空管(未图示),利用所述中空管固定在所述大径的光纤用插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中,如上所述, 在所述插芯20的基端侧连接有所述挠性管40。
根据该连接器1,通过将所述插芯20的所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设 为适于所述大径的光纤的尺寸(例如,lmm),并且将所述挠性管40的 所述基端侧延伸部420的内径设为适于所述小径的光纤的尺寸(例如, 0.35mm),能够针对所述大径的光纤以及所述小径的光纤双方共用所述插 芯20、所述壳体IO以及所述加载构件30。
即,当将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安装于所述小径的光纤时,可以通过利 用所述挠性管40而将所述连接器1安装于所述小径的光纤。
而且,当将所述光纤用连接器1安装于所述大径的光纤时,可以通过 将所述挠性管40卸下、或者置换为所述基端侧延伸部420的内径设为与所 述第1轴线孔20a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其它的挠性管,将所述连接器1安装
ii于所述大径的光纤。
更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挠性管40的所述基端侧延伸部420 的与所述插芯20相反一侧的端部比所述壳体10向外侧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光纤80A与刚性的所述壳体10直接 接触而变形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用连接器,安装在光纤的前端侧,该光纤具有光纤线材和围绕所述光纤线材的套管、并在所述前端侧具有所述光纤线材被露出的包层部,该光纤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能够装卸地连接于适配器;刚性的插芯,该插芯以前端侧向外侧延伸的状态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地收纳于所述壳体,在基端侧设有比所述套管的外径大的第1内径的第1轴线孔,并且在前端侧设有比所述第1内径小且比所述光纤线材的外径大的第2内径的第2轴线孔,该第2轴线孔与所述第1轴线孔的前端侧连通;和加载构件,其对所述插芯在所述壳体内向前端侧加载;在所述插芯的基端侧,以至少一部分比所述插芯向基端侧延伸的方式外插有挠性管;所述挠性管,其比所述插芯向基端侧延伸的基端侧延伸部的内径比所述套管的外径大并且比所述第1内径小。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纤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管由 热收缩性的中空构件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内径一皮设为能够内插外径为0.9mm的光纤的直径; 所述挠性管的所述基端侧延伸部的内径被二没为外径为0.9mm的光纤不能插通并且外径为0.25mm的光纤能够插通的直径。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纤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管的 所述基端侧延伸部,其与所述插芯相反一侧的端部比所述壳体向外侧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既能够防止光纤与插芯的错位又能够谋求两者的连接作业的高效化。具备壳体、插芯和加载构件。所述插芯具有直径比光纤的套管外径大的第1轴线孔,和与所述第1轴线孔的前端侧连通、直径比所述第1轴线孔小并且比所述光纤的光纤线材大的第2轴线孔。在插芯的基端侧以至少一部分比所述插芯向基端侧延伸的方式外插有挠性管。挠性管,其比所述插芯向基端侧延伸的基端侧延伸部的内径设置得比套管的外径大并且比所述第1轴线孔的内径小。
文档编号G02B6/38GK101515051SQ20091000471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1日
发明者中川雅也 申请人:新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