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92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辅助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用于有效地定位诸如馈纸装置或两面单元之类的图像形 成设备的单元的辅助机构以及装有辅助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和具有复印、打印、扫描和传真功能的多功 能装置之类的图像形成设备通常基于图像数据、使用电子照相术在记录介质 (即,转印纸状物)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例如,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从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存储多张转 印纸的纸盘)的馈纸装置运送的转印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虽然可以将纸盘推 入馈纸装置或从馈纸装置拉出纸盘,但是如果未将纸盘合适地定位在馈纸装置 中,则图像形成装置在纸状物上形成较差的图像,其中在纸状物宽度方向上、 图像偏离纸状物的中心。
为了防止这种不当定位, 一些现有技术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定位装置,所述 定位装置包括推压装置(pressing device)和停止器机构(stopper mechanism)。停止机构控制纸盘的移动,并且包括停止器(stopper)和阻挡 组件(blocking member)。当推压装置推压纸盘来使停止器与阻挡组件接触时, 纸盘被恰当地定位在馈纸装置中,使得可以在纸状物的宽度方向上,在纸状物 的中央形成图像。此外,停止器机构控制纸盘的移动,由此防止纸盘与馈纸装 置突然分离。
当纸盘为空时,或者当用户希望改变纸状物尺寸等时,用户通过拉杠杆来 释放停止器机构的控制,以将纸盘拉出馈纸装置。在将新的纸状物提供到纸盘 之后,用户将纸盘推入馈纸装置。然而,当纸盘太重时,为了将纸盘附连到馈纸装置,用户必须用力推压纸盘,使得纸状物偏离合适的安装位置或损坏纸盘。 其它的现有技术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辅助机构,用于自动地将纸盘拉入到馈 纸装置的预定位置。这样的自动辅助机构可以减少用户的负担,并且在插入纸 盘期间减少纸盘对馈纸装置的冲击,由此防止纸状物偏离合适的位置或损伤纸
盈—o
然而,由于辅助机构在纸盘的附连之后继续拉纸盘,因此当拉力大于推压 装置推压纸盘的力时,停止器不接触阻挡组件,并且纸盘未被合适地定位在预 定的位置。然而,当拉力小于推压装置的推力时,不能将装有纸状物的纸盘自 动地拉入馈纸装置。结果,用户必须将纸盘推入馈纸装置。
因此,需要能够将馈纸盘单元合适地定位到图像形成设备的馈纸装置的预 定位置上的技术。

发明内容
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推压装置、停止器机构、
啮合组件(engagement member)、抓握组部分(catch portion)和释放组件。 推压装置配置来向其中单元伸出的打开位置推压可伸縮的单元。停止器机构配 置来控制和释放可伸縮单元的縮回,以定位到单元被縮回的闭合位置。停止器 机构包括停止器和阻挡组件。啮合组件设置在可伸縮单元中。释放组件设置在 辅助装置的本体上,并且配置来当将可伸縮单元移动到闭合位置时,释放牵引 可伸縮单元的力。
此外,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包括推压装置、停止机构、啮合机构、抓握部 分和释放组件的辅助机构。推压装置配置来向其中单元伸出的打开位置可开闭 单元。停止机构配置来控制和释放可开闭单元的打开。停止器机构包括停止器 和阻挡组件。阻挡组件配置来接触停止器。啮合组件设置在可开闭单元中。抓 握组件配置来与啮合组件啮合。释放组件设置在辅助装置的本体上,并且配置 来当将可开闭单元移动到闭合位置时,释放牵引可开闭单元的力。


参照下面对附图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示例性实施例及其优 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打印机中包含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意性截面图3是打印机和包含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中的两面单元的局部视图4是包含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中的纸盘的透视图5是图4所示的纸盘中包含的把手和停止机构的透视图6A是图5的所示的停止器机构的示意性截面图6B是图5的所示的停止器机构的示意性截面图7是包含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馈纸装置和图4所示的纸盘的平面图8是图7所示的纸盘的侧视图9是包含在图1所示的辅助机构的侧视图10是图9所示的辅助机构的俯视图11是图9所示的辅助机构的俯视图12是图9所示的辅助机构的俯视图13是图9所示的辅助机构的俯视图14是图9所示的辅助机构的俯视图15A是图解从开始拉图4的纸盘一直到结束时,第一和第二弹簧的拉 力的图15B是图解从开始拉图4的纸盘一直到结束时,第一和第二弹簧的拉 力的合力的图16是图9的辅助机构的俯视附图意欲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 非明确指出,否则不应认为附图是按照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应该理解,如果将元件或层描述为"在……之上"、"靠着"、"连接到" 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则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之上、靠着、 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如果将元 件或层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之上、直接靠着、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 件或层,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正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或所 有组合。
如图所示,在这里使用空间相关的术语(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面"、"上面"等)以便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 关系。将理解,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之外,空间相关术语意欲涵盖所使用 的装置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将附图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或特征"之 下"的元件将定位为在另一元件或特征"之上"。因此,诸如"之下"的术语 可以涵盖之上和之下的方向。可以将装置另外地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方向), 并且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
虽然,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 层和/或部分,但是应该理解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 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中区分一个元件、部 件、区域、层或部分。因此,下面描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 以被命名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且不意欲限制本发明。正如 这里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还意欲包括复数形式。 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陈述的特征、整 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 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在描述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清楚的缘故采用了特定的术语。然而, 本说明书的公开不意欲限制到所选择的特定术语,并且应该理解每个特定元素 包括以类似方式操作并获得类似结果的所有技术等效物。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作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机
500的结构,其中在附图(特别是图1和2)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等同或 对应的部分。
图1是打印机500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在该实施例中该打印机500为 串联型彩色激光打印机。打印机500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00、第一馈纸装置300 和第二馈纸装置50。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 曝光装置80、中间转印单元6、附属装置(attachment device) 400、 二次转 印单元14、支路盘25、侧框架F、馈送辊轴26、反转辊轴27、辊轴22、 23 和24、定影装置15、切换爪63、导向组件61a、排出辊轴62、两面单元30。 附属装置400包括调色剂卡盒4Y、 4M、 4C和4K。 二次转印单元14包括二次转 印辊轴14a、电源14b、辊轴14c和运送路径P2。
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分别包括光导体2Y、 2M、 2C和2K以及显影装置5Y、 5M、 5C和5K。中间转印单元6包括中间转印带6a、多个辊轴6b、 6c、 6d和6e, 一次转印辊轴7Y、 7M、 7C和7K、张力辊轴6e、带清洁器6h、 内框架6f和框架轴6g。第一馈纸装置300包括纸盘9A和9B、馈送辊轴10A 和IOB、分离辊轴11A和11B、 一对运送辊轴12A和12B、馈送路径Pl和一对 对准辊轴13。定影装置15包括定影辊轴15a、压力辊轴15b和辊轴15c。两面 单元30包括回转路径P5、重新馈送路径P6、第二切换爪G2、第三切换爪G3、 包括辊轴18a和18b的一对倒转辊轴(inverting roller) 18、 一对辊轴17、 反向运送路径P4、排出路径P8和一对辊轴19。第二馈纸装置50包括纸盘9C 和9D、馈送辊轴10C和IOD、分离辊轴11C和IID、 一对运送辊轴12C和12D、 包括啮合突起(projection) 71的辅助机构70。侧框架F包括旋转轴Fa。
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设置在打印机500 的主体中,并且分别形成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鼓状光导体2Y、 2M、 2C和2K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中,并且平行放置,且相 互等距分离,并且当打印机500工作时由驱动源驱动来在方向x上旋转。
在光导体2Y、 2M、 2C和2K周围设置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所需的显影装置 (随后描述)等,以分别形成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
注意,除了形成不同的调色剂颜色之外,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 具有相同的结构。
图2是图像形成单元1Y的示意性截面图。图像形成单元1Y还包括以电 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的顺序设置在光导体2Y周围的充电装置4Y和清洁装置 3Y。充电装置4Y包括与光导体2Y相对的充电辊轴4aY。显影装置5Y包括显影 辊轴5aY、显影刀片(development blade) 5bY和螺杆5cY。清洁器3Y包括清 洁刷3aY、清洁刀片3bY和收集螺杆3cY。
例如,光导体2Y包括由有机半导体层组成的层结构,所示有机半导体层 为设置在具有大约30mm到大约120mm的直径的铝圆柱面上设置的光导电材料。 替代地,光导体2Y可以具有带状结构。
如图1所示,曝光装置80设置在光导体2Y、 2M、 2C和2K之下,并且针 对各个颜色的图像数据将激光束8Y、 8M、 8C和8K发射到由充电装置4Y、 4M、 4C和4K均匀充电的光导体2Y、 2M、 2C和2K的各个表面,以在光导体2Y、 2M、 2C和2K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如图2所示,在光导体2Y的旋转轴的方向上, 在充电装置4Y和显影装置5Y之间设置狭长空间,以便将激光束8Y从曝光装置80导向到光导体2Y。
图1中描述的曝光装置80使用激光扫描方法,该方法使用激光源、多面 镜等并分别从四个激光二极管发射基于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8Y、 8M、 8C和 8K。曝光装置80包括金属或树脂外壳,用于容纳光学组件和控制组件,并且 包括设置在曝光装置80的上表面的光出射口上的透明防尘组件。根据该实施 例,曝光装置80具有单一的外壳。替代地,可以分别在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中分别设置多个曝光装置80。除了使用激光束8Y、 8M、 8C和8K的曝 光装置80之外,还可以使用配有公知LED (发光二极管)阵列和成像组件的曝 光装置。
当调色剂检测器检测到显影装置5Y、 5M、 5C和5K消耗黄色、洋红、青 色和黑色调色剂时,设置在打印机500的主体中的调色剂提供器将调色剂从设 置在打印机500的上部并存储相应调色剂的的调色剂卡盒40Y、40M、40C和40K 提供到显影装置5Y、 5M、 5C和5K。调色剂卡盒40Y、 40M、 40C和40K由树脂、 纸等制成,其包括开口,并且可拆卸地附连到附属装置400。当调色剂卡盒40Y、 40M、 40C和40K附连到附属装置400时,调色剂卡盒40Y、 40M、 40C和40K 的每一个出口与每一个调色剂提供器相连。为了不错误地提供不同颜色的调色 剂(由于错误地连接),设置用于使附属装置400与调色剂瓶40Y、 40M、 40C 和40K的每一个的形状对应的错误附连防止装置。
两个螺杆5cY设置在显影装置5Y中,并且用于搅拌和运送调色剂。当显 影装置5Y设置在打印机500中时,调色剂提供器的一端连接到设置在图2的 左侧的螺杆5cY的上部。当螺杆5cY将黄色调色剂提供给在方向B上旋转的显 影装置5aY时,显影刀片5B控制提供给显影辊轴5aY的表面的调色剂层的厚 度,以便保持调色剂层的预定厚度。显影辊轴5aY是不锈钢或铝制成的圆柱体, 其由显影装置5Y的框架可旋转地支撑,以便保持与光导体2Y的合适距离,并 且包括磁铁来在显影辊轴5aY内形成预定的磁力线。
当图1描述的曝光装置80将激光束8Y、 8M、 8C和8K发射到光导体2Y、 2M、 2C和2K的各个表面时,在光导体2Y、 2M、 2C和2K的各个表面上形成相 应颜色的静电潜像。其后,显影装置5Y、 5M、 5C和5K将相应颜色的静电潜像 显影为可视的调色剂图像。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单元6设置在光导体2Y、 2M、 2C和2K之上。用 作图像载置体的中间转印带6a被缠绕在辊轴6b、 6c、 6d和6e周围并且由这些辊轴支撑,并且随着辊轴6b的旋转(由于驱动源的力)而在方向X上移动。
在光导体2Y、 2M、 2C和2K的各个表面通过显影装置5Y、 5M、 5C和5K之后, 无限循环的中间转印带6a接触光导体2Y、 2M、 2C和2K的各个表面。在中间 转印带6a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一次转印辊轴7Y、 7M、 7C和7K,并且将它们分 别与光导体2Y、 2M、 2C和2K相对。
带清洁器6h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a的外圆周表面,并且与辊轴6e相对, 并且移除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以及诸如纸屑之类的异物。与 带清洁器6h相对的辊轴6e向中间转印带6a提供张力。
例如,中间转印带6a包括树脂薄膜或橡胶(厚度从50到600ii m)制成 的基部,并且具有能够基于施加到一次转印辊轴7Y、 7M、 7C和7K的偏压、将 导体2Y、 2M、 2C和2K承载的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的 电阻值。与中间转印带6a相关的以上组件与中间转印带6a组合来形成中间转 印单元6,并且可拆卸地附连到打印机500。
通过在聚酰胺上分散碳制成中间转印带6a,并且其具有大约106到大约 10"Qcm的体积电阻值。为了保持中间转印带6a稳定运动,在中间转印带6a 的一侧或在中间转印带6a的两侧设置用于防止在中间转印带6a偏移的肋 (rib)。
例如, 一次转印辊轴7包括作为金属棒的金属辊轴,其表面覆盖导电橡 胶材料。电源将偏压施加到一次转印辊轴7的金属棒。导电橡胶材料由碳分散 的尿垸橡胶制成,并且具有大约105Qcm的体积电阻值。替代地, 一次转印辊' 轴7可以由不包含橡胶层的金属辊轴制成。
二次转印辊轴14A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a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与作为穿 过中间转印带6a的支撑辊轴的辊轴6b相对,并且包括作为金属棒的金属辊轴, 其表面覆盖具有大约107Qcm的体积电阻值的碳分散的导电橡胶。电源14b将 偏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辊轴14A的金属棒。二次转印辊轴14A接触中间转印带6a 来与辊轴6b相对,从而形成作为二次转印部分的二次转印夹持。当作为记录 介质的转印纸S通过中间转印带6a和二次转印辊轴14A之间形成的二次转印 夹持时,由于施加到转印纸S上的偏压,中间转印带6a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被 静电转印到转印纸S。
多个纸盘,例如,两个纸盘9A和犯设置在馈纸装置300 (设置在曝光装 置80之下)中,并且可以从馈纸装置300装置拉出。当馈送辊轴10A和10B旋转时,纸盘9A和9B选择性地馈送转印纸S。然后,分离辊轴11A和11B以 及一对运送辊轴12A和12B将转印纸S馈送到用作纸状物运送路径的馈送路径 Pl。
一对对准辊轴设置在13设置在馈送路径P1中,并且临时停止转印纸S, 然后恰当地将转印纸S馈送到第二转印部分,也就是,中间转印带6a和二次 转印辊轴14A之间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
作为手动馈纸盘的支路盘25设置在打印机500中,并且可以在不使用时 转动以保存到形成打印机500的主体的一部分的侧框架F中。当馈送辊轴26 馈送存储在支路盘25中的最上面的转印纸S时,作为分离组件的反向辊轴27 将纸状物S与其它纸状物S分离,然后辊轴22和24经由馈送路径Pl将纸状 物S运送到一对对准辊轴13。
定影辊轴15a设置在二次转印夹持之上,并且包括加热组件。定影辊轴 15a配有加热器,并且压力辊轴15b接触并推压定影辊轴15a。注意,定影装 置15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替代地,定影装置15可以使用带、感应加热(IH) 法等。
切换爪63可旋转,并且当切换爪63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时,形成排出 路径的导向组件61a引导定影之后的转印纸S。然后,在排出辊轴62旋转时, 如箭头D所示,转印纸S被排出到打印机500上设置的排出盘60并堆叠在纸 盘60上。
用作可开闭单元的两面单元30自动在转印纸S的两面形成图像。 回转路径P5和重新馈送路径P6设置在侧框架F内部。设置切换爪63、 第二和第三切换爪G2和G3来在纸状物的一侧形成图像之后将纸状物S运送到 馈送路径P1。连接到驱动源的翻转辊轴18a可以在驱动源的控制下以反向方向 旋转。当接触辊轴23和24的辊轴2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辊轴22与辊轴24 从支路盘25运送转印纸S,并且当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辊轴22和辊轴23 在一对对准辊轴13的方向上将转印纸重新运过重新馈送路径P6。
当切换爪63顺时针旋转时, 一对辊轴17经由第二切换爪G2将定影后的 转印纸S导向到反向运送路径P4以及一对翻转辊轴18,然后导向到回转路径 P5。在转印纸S被运送到回转路径P5之后, 一对翻转辊轴18的辊轴18a逆时 针旋转,并且当第二切换爪G2逆时针旋转时,将转印纸S从回转路径P5运送 到重新馈送路径P6。在辊轴15c和20以及辊轴14c和21将转印纸S运送过重新馈送路径P6之后,辊轴22和23将转印纸S运送到一对对准辊轴13。
如图1所示,第二馈纸装置50设置在馈纸装置300之下。两个纸盘9C
和9D设置在馈纸装置500中。替代地,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纸盘,或者每个
纸盘可以存储更多张转印纸S。
第三切换爪G3设置在定影装置15的上部,并且在转印纸S的运送方向
上布置在一对辊轴17的下游。当第三切换爪G3逆时针旋转时,定影后的转印
纸S被导向到排出路径P8,以排出到与打印机500分离地设置的排纸装置。这
样的排纸装置是(例如)包含数个排纸盘的组排纸盘。 描述在转印纸S的一侧上形成图像的单面打印。
当图1描述的曝光装置80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与黄色图像数据对应的 激光束8Y被导向到由充电辊轴4aY均匀充电的光导体2Y的表面时,在光导体 2Y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经受显影辊轴5aY执行的显影处理,并且 利用黄色调色剂显影来变为可视的黄色调色剂图像。然后, 一次转印辊轴7Y 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与光导体2Y关联地运动的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与 光导体2Y相同,光导体2C、 2M和2K顺序形成青色、洋红和黑色调色剂图像。
因此,青色、洋红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并相互叠加在中间转印带6a 的表面来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由在方向x上运动的中间转印带6a承载全色 调色剂图像。当光导体2Y的表面通过与横跨中间转印带6a的一次转印辊轴7Y 相对的位置时,图2所述的清洁器3Y消除在光导体2Y的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 和异物。
二次转印辊轴14a将中间转印带6a上形成的全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 与中间转印带6a关联地运送的转印纸S上。带清洁器6h清洁中间转印带6a 的表面并且准备后续的图像形成和转印处理。
当定影装置15定影转印纸S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时,排出辊轴62将转 印纸S排出到排出盘60,其中纸状物的承载图像的那一侧朝下。
描述在转印纸S的两侧形成图像的两面打印。
与单面打印的情况相同,在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6a转印到转印纸 S的一侧之后,通过定影装置15的转印纸S通过切换爪63被导向到一对辊轴 17。然后,在通过在转印纸S的运送方向上设置在一对辊轴17的下游的第三 切换爪G3和反向运送路径P4之后,转印纸S移动到设置在两面单元30的旋 转位置中的第二切换爪G2的上侧,并且经由一对翻转辊轴18被运送到回转路径P5。在该处理期间, 一对翻转辊轴18的辊轴18a顺时针旋转。设置在回转 路径P5中的一对辊轴19还可以在前向或反向方向旋转。具体地, 一旦回转路 径P5接收转印纸S, 一对辊轴19将转印纸S翻转并将其在反向方向上运送。 当一对辊轴19和一对翻转辊轴18以相反方向旋转时,第二切换爪G2逆时针 旋转。随着进入回转路径P5的转印纸S的后端变为先端,辊轴15c和20以及 辊轴14c和21经由馈送路径Pl将转印纸S运送过重新馈送路径P6以到达一 对对准辊轴13。然后, 一对对准辊轴13合适地将一侧载有图像的转印纸S向 形成在第二转印辊轴14a和中间转印带6a之间的转印夹持运送,由此将形成 在中间转印带6a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转印纸S的另一侧上。
在当转印纸S被运送到预定位置时开始的图像处理中,顺序形成要在纸 状物S的另一侧形成的图像。图像处理类似于上述单面打印的全色调色剂图像 形成。因此,中间转印带14a承载全色调色剂图像。由于在运送路径(也就是 重新馈送路径P6)中转印纸S被翻转,因此,控制从曝光装置80发出的图像 数据的产生,以便在与之前的图像形成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形成图像。
在定影装置15定影之后,排出辊轴62再次将双面打印之后的转印纸S 排出到排纸盘60。
为了增加双面打印的效率,可以将数张转印纸S同时通过运送路径。注 意,控制器控制转印纸S的两侧的图像形成的定时。
形成在光导体2Y上的调色剂图像具有负极性。因此,当向一次转印辊轴 7Y施加正极性时,在光导体2Y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a 的表面。
当二次转印辊轴14a带有正极性时,中间转印带6a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 被转印到转印纸S上。
虽然单面打印和双面打印按上述形成全色图像,但是在单色打印中,除 了光导体2K之外,不使用光导体2Y、 2M和2C。在单色打印中,光导体2Y、 2M和2C以及显影装置5Y、 5M和5C不工作。此外,打印机具有将光导体2Y、 2M和2C与中间转印带6a分离的机构。支撑辊轴6d、 一次转印辊轴7Y、 7C和 7M的内框架6f可以绕框架轴6g旋转。在单色打印中,当内框架6f以顺时针 方向移动(其中内框架6f分离光导体2Y、 2M和2C)时,光导体2K接触中间 转印带6a来利用黑色调色剂形成单色图像。因此,在单色打印中从中间转印 带6a分离不使用的图像形成单元lY、 1M和1C的光导体2Y、 2M和2C来促使光导体2Y、 2M和2C与显影装置5Y、 5M和5C停止工作对于图像形成单元1Y、 1M和1C的较长寿命来说是有效的。
当打印机500需要维护或更换部件时,外壳打开。更换作为单一单元图 像形成单元(由处理卡盒以及相应的组件组成)有助于维护。
当图像形成单元1Y被形成为处理卡盒时,提供把手可以有助于将图像形 成单元1Y附连到打印机500,或从其拆卸该图像形成单元1Y。此外,提供存 储装置(例如IC (集成电路)标记)等,用于存储用作处理卡盒的维护的指南 的处理卡盒的特征或操作条件,由此改善处理卡盒的维护的便利性。
此外,在图1所述的中间转印单元6的维护和更换中,中间转印带6a可 以与光导体2Y、 2M、 2C和2K分离来从打印机500的主体中拉出中间转印单元 6'。
参照图3,现在描述侧框架F的给定结构。图3是打印机500和侧框架F 的示意截面图。框架F进一步包括停止器31和啮合突起71,'所述停止器31 包括导向部分31a和停止表面31b。打印机500还包括阻挡组件32。
两面单元30和二次转印单元14设置在侧框架F中。侧框架F可以绕框 架F的下部设置的旋转轴Fa (作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打印机500旋转。如图 3所示,当侧框架F旋转时,框架F的上部打开。在框架F打开之前,锁止杠 杆促使侧框架F中设置的停止器31旋转来从设置在打印机500中的阻挡组件 32释放。当侧框架F打开时,包括馈送路径P1、运送路径P2和重新馈送路径 P6的多个运送路径对于用户可见,由此有助于处理这些运送路径中的转印纸S 的堵塞。
配有运送路径P2和回转路径P5(形成在二次转印单元14的外壳的两侧) 的二次转印单元14绕辊轴23旋转。当侧框架F打开时,二次转印辊轴14a从 中间转印带6a分离。此外,二次转印单元14旋转,使得辊轴14c从辊轴21 分离。在二次转印单元14中配有电源14b的二次转印单元14运送.转印纸S。
定影装置15包括运送辊轴15c和导向表面。运送辊轴15c和导向表面的 一部分形成重新馈送路径P6。可以从打印机500的内部将定影装置15拉出到 打印机500的右侧(图3的状态),由此有助于处理定影装置15内发生的塞纸。
用作要啮合的组件的啮合突起71设置在侧框架F的上表面,并且当侧框 架F以闭合方向运动以便在打印机500中安装二次转印单元14和双面单元30 时,其与辅助机构70的啮合部分啮合。当啮合突起71与辅助装置70的啮合部分啮合时,辅助装置70将侧框架拉到打印机500。由于辅助装置70啦框架 F,因此停止器31的引导部分31a接触阻挡组件32。当由于辅助装置70的拉 力导致停止器31旋转来通过阻挡组件32时,侧框架F闭合,使得将二次转印 单元14和两面单元30安装在预定位置。
运送辊轴15c利用弹簧推压辊轴20,并且运送辊轴14c利用弹簧推压辊 轴21。打印机500中设置的一对运送辊轴12A的一个辊轴12Ab利用弹簧推压 侧框架F中设置的另一辊轴12Aa。 一对运送辊轴12B的一个辊轴12Bb利用弹 簧推压侧框架F内设置的辊轴12Ba。
结果,当侧框架F处于闭合位置时,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500中设置 的用作推压装置的运送辊轴15c、运送辊轴14c、辊轴12Ab和12Bb在侧框架F 的打开方向上推压侧框架F。因此,用作停止器机构的停止器31的停止器表面 31b接触阻挡组件32来合适地限定侧框架F的位置。也就是,设置在打印机 500中的运送辊轴15c、运送辊轴14c、辊轴12Ab和12Bb用作定位装置的推压 组件。
参照图4、 5和6A,现在描述第二馈纸装置50的纸盘9C的结构。图4是 纸盘9C的示意透视图。应该注意的是用作可伸縮单元的纸盘9A、 9B和9D具 有与纸盘9C的结构类似的结构。纸盘9C包括凹面部分92a和92b、导轨(guide rail) 93a和93b、底板99、围栏91、侧导向部分94L和94R、阻挡组件95、 包括把手120的支架(supporter) 96。
凹面部分92a和92b设置在纸盘9C的两侧,从其纸盘9C侧表面伸出。 凹面部分92a由第二馈纸装置50中设置的导轨93a支撑,而凹面部分92b由 该馈纸装置50中设置的导轨93b支撑。在与转印纸S的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 上,可以将纸盘9C从馈纸装置50拉出到馈纸装置50的前方,并且可以存储 在馈纸装置50中。
底板99、围栏91、侧导向部分94L和94R设置在纸盘9C中。底盘99向 上推压存储在纸盘9C中的转印纸S。围栏91引导转印纸S的后部。 一对侧导 向部分94L和94R在转印纸S的宽度方向上引导转印纸S的两侧。阻挡组件95 附连到导轨93a和93b的前端部分来限定纸盘9C的位置。
支架96设置在纸盘9C的前部的中央部分,并且与把手120相连。把手 120由支架96支撑,并且可以在纸盘9C的安装和移除方向是运动,而支架96 防止把手在宽度方向(馈纸方向的前和后)以及向上方向上运动。后面描述的盖组件防止把手120在向下方向上运动。
图5是当纸盘9C安装在用作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机500中时,纸盘的把 手120的透视图。把手120包括基部分120a(包括两个延长的孔121 )、柄120b、 由柄120b和基部分120a限定并位于二者之间的空隙120c、凹面部分120d、 盖组件97(包括凸缘97a和钩97b)、轴125、杠杆124 (包括突起(projection) 124a和钩124b)、弹簧123、包括停止器126a的外杠杆126。阻挡组件95包 括阻挡表面95a和导向表面95b。
盖组件97设置在基部分120a之下。每个凸缘(boss) 97a从盖组件97 的上表面伸出。并且包括在凸缘97a的垂直方向穿过的通孔。延长的孔121设 置在把手120的基部分120a。盖组件97的凸缘97a被插入到延长的孔121中。 在与延长的孔121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把手120的延长的孔121均具有稍 大于凸缘97a的直径的外直径,使得凸缘97a松散地装配在延长的孔121中(具 有一定空间)。在纵向方向上每个延长的孔121的外直径比凸缘97a的直径长 预定长度。
当在向上方向上将螺杆98插入到凸缘97a的通孔时,盖组件97被固定 到图4所述的、位于把手120的基部分120a上的支架96。因此,把手120的 基部分120a夹在支架96和盖组件97之间,由此将把手120附连到纸盘9C。 因此,把手120可在图5左侧所示的双箭头指示的方向上移动,该方向为纸盘 9C的安装和移除方向。把手120的移动范围由延长的孔121和盖组件97的凸 缘97a限定。
轴125可旋转地附连到纸盘9C的前部。杠杆124被固定到轴125 (在其 纵向方向上)在把手120 —侧的端上。突起124a设置在杠杆124边缘的侧表 面上,并且嵌入把手120的侧表面上设置的凹面部分120d中。钩124b从杠杆 124的基部分伸出。弹簧123设置在钩124b和设置在盖组件97的钩97b之间。 当弹簧123的弹力被施加到杠杆124来以图5的双箭头指示的方向B旋转时, 突起124a的后部(back)的侧表面推压凹面部分120d的后部的侧表面,使得 在纸盘9C的安装的方向上(朝向打印机500的后部)推压把手120。当对抗弹 簧123的推力将把手120拉向打印机500的前部(朝向纸盘9C的移除方向) 时,凹面部分120d的后部的侧表面推压突起124a的后部的侧表面来以双箭头 指示的方向A旋转杠杆124 (和轴125)。
在轴125的纵向方向上,外杠杆126被固定到轴125的相对端。停止器126a设置在外杠杆126的边缘,并且在纸盘9C的侧表面方向上伸出。
杠杆124和外杠杆126以相互不同的预定角度(例如,相差90度)附连 到轴125。因此,如图5所示,当向下引导杠杆124时,向纸盘9C的后侧引导 外杠杆126。当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时,如图5所示,外杠杆126的停 止器126a接触阻挡组件95的阻挡表面95a,并且从阻挡组件95的后部的上表 面伸出。
当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时,推压组件(随后描述)将纸盘(以移 除纸盘9C的方向)向馈纸装置50的前部推压,并且外杠杆126的停止器126a 接触阻挡组件95的阻挡表面95a,由此在前后方向上合适地限定纸盘9C的位 置,以及将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
然后,当把手120被拉到馈纸装置50的前部时,杠杆124、轴125和外 杠杆126分别以方向A旋转,以向下旋转外杠杆126的停止器126a来从阻挡 表面95a分离,由此释放包括停止器126a和阻挡组件95的停止器机构的停止 器功能。此外,当延长的孔121的后壁部分接触盖组件97的凸缘97a时来推 压凸缘97a时,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
图6A图解停止器机构的操作。在附连纸盘9C时,外杠杆126的停止器 126a接触阻挡组件95的导向表面95b。当纸盘9C被插入到馈纸装置50时, 停止器126a推压引导表面95b并向下移动(外杠杆以图5的方向A移动)。也 就是,由于纸盘9C被插入到馈纸装置50,因此停止器126a沿着导向表面95b 移动,并且通过导向表面95b的底部(角)。由于外杠杆126以图5的方向B 旋转,因此由于弹簧123的推力,停止器126a接触阻挡组件95a来用作停止 器机构。
图7是安装在馈纸装置50中的纸盘9C的平面图。馈纸装置50包括电机 51、弹簧52、联轴器(coupling) 53、检测器54和包括螺线圈131和压縮弹 簧132的推压装置130。纸盘9C进一步包括含有突起101a的旋转轴101以及 推压组件102。图8是纸盘9C和推压组件130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8所示, 螺线圈131包括臂131a。
联轴器53将驱动力从电机51传递到纸盘9C。弹簧52缠绕电机51的输 出轴来将联轴器53推向纸盘9C。当电机51输出驱动力时,电机51可以在其 轴方向上垂直地移动,使得附连到输出轴边缘的联轴器53可以在纸盘縮回方 向上移动。旋转轴101设置在纸盘9C中。突起101a设置在旋转轴101的后端来与联轴器53啮合。推压组件102固定在旋转轴101的相对端。当推压组件 102推压并抬升底板99来将转印纸S推压到馈送辊轴10C时,可以动馈纸装置 50馈送转印纸S。
检测器54检测到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螺线管131的臂131a可在 纸盘9C的安装和移除方向上移动。压縮弹簧132附连到臂131a的顶部。推压 装置130将推压力施加到纸盘9C来在纸盘9C的移除方向移动。作为推压组件 的螺线管131可以使推压力出现或消失。推压装置130将推压力在其中阻挡组 件95的阻挡表面95a接触停止器126的方向上施加推压力。
当检测器54检测到纸盘9C与馈纸装置50附连时,螺线管131打开来将 臂131a向前移动,使得压縮弹簧132接触纸盘9C的后壁来推压纸盘9C,由此 在移除纸盘9C的方向上移动9C,也就是,向馈纸装置50的前方推压纸盘9C。 当这样做时(如图6A所示),当由虚线指示的停止器126a移动到阻挡表面95a 时,螺线管131向回推压纸盘95C来促使停止器126a与图5所述的阻挡表面 95a接触,由此在纸盘9C的安装和移除方向上(也就是,打印机500的前后方 向,该方向与纸状物的运送方向垂直)定位纸盘9C。需要注意的是,螺线管 131具有比足够将装有纸状物S的纸盘9C移动到停止器位置(停止器126a接 触阻挡表面95a的位置)的力更大的推压力。
相反,当检测器54检测到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螺线管131关 闭来将臂131a移回,使得压縮弹簧132还移回到压縮弹簧的顶部不与纸盘9C 接触的縮回位置。因此,当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通过将压縮弹簧132 定位在縮回位置,压縮弹簧132不阻挡纸盘9C的插入。
替代地,当螺线管131具有即使未通电也能将臂131a保持在向前移动的 位置的保持功能时,在纸盘9C的安装中,可以在纸盘移动到停止器位置之后 关闭螺线管131。当检测器9C检测到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螺线管可 以导通来将臂131a向后移动,然后关闭。
图7描述的检测器54可以为诸如推压开关(push switch)之类的机械 检测器、诸如光传感器之类的光学检测器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推压装置 130使用螺线管131作为用于将纸盘9C移动到停止器位置的推压组件。替代地, 推压装置130可以使用采用了电机之类的装置的其它合适结构。此外,虽然可 以将作为纸盘推压组件的检测器54和螺线管131安装在纸盘9C中,但是它们 必须具有能被供电的结构。此外,用于定位纸盘9C的推压装置130 (用于将停止器126a推压阻挡表 面95a)可以由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组件形成,使得馈纸装置50不需要检测器, 由此降低成本。
再次参照图6A,描述外杠杆126的停止器126a和阻挡组件95的操作。 图6A图解当将纸盘9C正常地附连到馈纸装置50时的停止器126a和阻挡组件 95。如上所述,当停止器126a接触阻挡组件95的导向表面95b时,外杠杆126 旋转来逐渐地沿着导向表面95b移动,并且当通过阻挡组件95的顶部(角) 时移回来将停止器返126a回到原始位置。甚至当过度拉出纸盘9C时,作为推 压组件的图7的螺线管131使纸盘9C返回,使得停止器126a接触阻挡组件95 的阻挡表面95a,由此合适地定位纸盘9C。
再次参照图7和8,描述推压装置130和阻挡组件95的相对位置。如图 8所示,在馈纸装置50的垂直方向上,将压縮弹簧132设置在基本上等于阻挡 组件95的阻挡表面95a的高度的高度上。如图7所示,在馈纸装置50的宽度 方向上,压縮弹簧132设置在基本等于阻挡表面95a的位置的位置上。也就是, 在突起的表面上,螺线管131的推压力的操作点被定位在基本上等于阻挡组件 95的阻挡表面95a的位置上。替代地,可以将托架(bracket)附连到纸盘9C, 使得在突起表面上,螺线管131的推压力的操作点对应于阻挡组件95的阻挡 表面95a。
因此,由于在纸盘9C的移动方向上,螺线管131的推压力被施加到阻挡 表面95a,因此,由于纸盘9C的推压力产生很小的移动,使得当附连到馈纸装 置50时纸盘9C不倾斜,由此有效地定位纸盘9C。
参照图6B,描述当将纸盘9C不合适地附连到馈纸装置50时停止器126a 的状态。图6B是停止器126a和阻挡组件95的截面图。
当由于组装错误之类的原因导致螺线管131仅产生有限的推压力来将纸 盘9C推压到阻挡表面95a时,也就是,推压力太小而不能将纸盘9C推压到其 中停止器126a接触阻挡表面95a的停止器位置时,如果缓慢地将纸盘9C插入 到馈纸装置50,则纸盘126a被保持在图6B所示的位置。在这样的条件下,如 果检测器54错误地确定纸盘9C已经完全附连到馈纸装置50,则可能在操作期 间拉出纸盘9C,从而产生馈纸失败。
如果用于定位纸盘9C的推压装置130 (用于将阻挡表面95a推压到停止 器126a)仅适用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组件时,馈纸装置50不需要包括螺线管131和检测器54,由此降低成本。然而,不可能产生和消失推压力或增加和减
少弹簧的推压力,因此,用户必须对抗弹性组件的推压力(也就是将装有转印
纸S的纸盘9C向回推的力)来将纸盘9C插入到馈纸装置50。因此,用于定位 纸盘9C的推压力防止纸盘9C的安装,由此降低其实用性。
因此,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不产生图6B所示的情况或为了不降低 纸盘9C的实用性,打印机500包括图1所述的、用于移动纸盘9C来将其安装 在馈纸装置50中的辅助机构70。
参照图9和10,现在描述辅助机构70的结构。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辅 助机构70用于拉纸盘9C (其作为能够从打印机500拉出的单一单元)。然而,
该描述还可以应用到其中辅助机构70用于拉侧框架(其作为相对于打印机500 可开闭的单元)的情况。
图9是辅助机构70的侧视图。图10是从图9的方向A看去的辅助机构 70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辅助机构70包括基部(base) 730、第一杠杆710、 第二杠杆720、锁止杠杆760、旋转阻尼器750、第一弹簧771、第二弹簧772 和第一弹簧调节器741。如图9和10所示,锁止杠杆760包括旋转轴763、移 动突起762、阻挡表面764和释放表面761。如图10所示,辅助机构70进一 步包括啮合孔733、第二弹簧调节器742和连接弹簧773。第一杠杆710包括 啮合凸缘711、旋转轴712。第二杠杆720包括啮合槽722、弯曲部分720a、 啮合部分723、啮合齿721、伸出部分724和突起725。旋转阻尼器750包括旋 转齿轮751。基部730包括释放突起731和控制突起732。
再次参照图l,用作啮合组件的啮合突起71被设置在纸盘9C的外底表面。 图9描述的基部730附连到图1所述的馈纸装置50的主体。旋转轴712设置 在第一杠杆710 (作为可旋转组件)中,并且可旋转地与基本在基部730的中 央部分设置的啮合孔733啮合。如图10所示,在啮合突起71的一侧,第一弹 簧771的一端和第二弹簧772的一端附连到第一杠杆710。第一弹簧771的另 一端连接到第一弹簧调节器741 (其设置在基部730上),而第二弹簧771的另 一端连接到第二弹簧调节器742 (其设置在基部730上)。在基部730 —侧以及 在旋转轴712的上游的啮合突起71的一侧上,啮合凸缘711设置在第一杠杆 710上。
用作拉力调节器的第一弹簧调节器741包括多个螺孔(screw hole)。用 螺丝将第一弹簧771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一弹簧调节器741的多个螺孔之一。通
21过改变用于固定第一弹簧771的螺孔,可以改变第一弹簧771的拉力。类似地,
用作拉力调节器的第二弹簧调节器742包括多个螺孔。用螺丝将第二弹簧772 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二弹簧调节器742的多个螺孔之一。通过改变用于固定第二 弹簧772的螺孔,可以改变第二弹簧772的拉力。由于第一弹簧调节器741和 第二弹簧调节器742可以调节用作推压组件的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 拉力,因此辅助装置70获得所期望的拉力。
替代地,第一弹簧调节器741和第二弹簧调节器742可以包括轨道以及 在轨道上滑动的滑动组件。当第一和第二弹簧771和772的另一端均附连到滑 动组件时,通过滑动所述滑动组件来调节第一和第二弹簧771和772的拉力, 复制机构70获得预定的拉力。然后将滑动组件固定在轨道上。
如图9所示,用作第二可旋转组件的第二杠杆720设置在用作第一可旋 转组件的第一杠杆710和基部730之间。啮合槽722设置在第二杠杆720上来 啮合第一杠杆710的凸缘711。图9所述的突起725设置在第二杠杆720的、 图10所述的弯曲部分720a中,在第二杠杆720的基部730 —侧的表面上,所 述第二杠杆720围绕第一杠杆710的旋转支架712。如图9所示,突起725接 触基部730来形成间隙,该间隙具有大于基部730和第二杠杆720之间的锁止 杠杆760的厚度的厚度。图10所述的、用作抓握部分的凹面啮合部分723设 置在第二杠杆720中来与啮合突起71'啮合。如图10所述,啮合齿721设置在 第二杠杆720来啮合基部730上设置的旋转阻尼器750的旋转齿轮751。在图 10的啮合部分723的右侧,伸出部分724设置在杠杆720中,并且从第二杠杆 720的基部侧的表面伸出。如图9所示,第二杠杆720的伸出部分724具有与 第二杠杆720的突起725的高度相等的高度。如图10所示,连接弹簧773的 一端连接到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齿721的外围,而以第一杠杆710被拉出的方 向将连接弹簧773的另一端附连到第一杠杆710的一端。
如图10所示,当纸盘9C被安装到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50的预定位置时 (当啮合突起71被拉入时),基部730的释放突起731接触第二杠杆720的边 缘表面。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齿721从旋转齿轮751分离。在这样的条件下, 在经由凸缘711与释放突起731接触的接触点附近、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杠 杆的第一杠杆710的力F3 (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等于在与释 放突起731接触的接触点附近、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杠杆的连接弹簧773的 力F2相同。啮合部分723大于啮合突起71的直径,使得当将纸盘9C安装在馈纸装 置50时,可以在啮合部分723和啮合突起71之间允许预定量的空隙n。如果 空隙n太小,则当图7所述的推压装置130推压纸盘9C来将纸盘PC推出时, 在纸盘9C被推出的方向中,啮合突起71接触啮合部分723的侧表面,并且推 压装置130的推压力不能移动纸盘9C来让纸盘9C从馈纸装置50分离,使得 图5所述的停止器126a不能接触阻挡组件95的阻挡表面95a,由此防止纸盘 9C合适地定位在馈纸装置50中。因此,设置啮合部分723和啮合突起71之间 的空隙n,使得停止器126a接触阻挡组件95的阻挡表面95a。
锁止杠杆760的旋转支架763可旋转地附连到基部730,并且当纸盘9C 被安装在馈纸装置50中时(当啮合突起71被拉入时),接触在基部730上设 置的控制突起732。
参照图IO、 11和12,现在描述当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也就是 纸盘9C被移动到打开位置时,辅助机构70的操作。图11是当从馈纸装置50 拉出纸盘9C时,也就是纸盘9C被移动到打开位置时,辅助机构70的示意俯 视图。图12是在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之后辅助机构70的俯视图。
当开始拉出纸盘9C时,在拉出纸盘9C的方向上,啮合突起71接触第二 杠杆720的啮合部分723的侧表面来在拉出方向推压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部分 723。然后,如图ll所示,经由第一杠杆710的啮合凸缘711、力F4被传递到 第一杠杆710来在拉出方向上推压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部分723的侧表面。由 于力F4大于第一杠杆710的力F3 (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因 此第一杠杆710与第二杠杆720以顺时针方向绕旋转轴712旋转。此外,由于 力F4大于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杠杆720的连接弹簧773的力F2,因此,第 二杠杆720逆时针旋转,同时啮合齿721与旋转齿轮751分离。因此,在第二 杠杆720的啮合齿721和旋转阻尼器750的旋转齿轮751之间形成间隙m。因 此,当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不通过旋转阻尼器50向纸盘9C施加负 载。结果力F3 (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抵抗纸盘9C的拉力, 因此可以平滑地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
如图11所示,当第一杠杆710以及第二杠杆720顺时针旋转来以拉出方 向移动啮合突起71时,在拉出方向上,第二杠杆720的侧表面接触锁止杠杆 760的移动突起762。然后,在拉出方向上,第二杠杆720推压锁止杠杆760 的移动突起762。结果,锁止杠杆760绕旋转轴763顺时针旋转。如图12所示,
23当啮合突起71从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部分723分离时,在纸盘安装的方向上, 锁止杠杆760的阻挡表面764被定位在第二杠杆720的伸出部分724的左侧。 此外,当啮合突起71从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部分723分离时,产生力F5 来逆时针旋转第二杠杆720。力F5是第一杠杆710的拉力F3 (第一弹簧771 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以及连接弹簧773复原(restitution)的力F2的合 力。然而,在伸出部分724与在纸盘9C的安装方向上位于第二杠杆720的伸 出部分724的左侧的锁止杠杆760的阻挡表面764之间的接触防止第二杠杆 720的逆时针旋转,由此将第一和第二杠杆710和720保持在图12所示的位置 上。
参照图10、 12、 13、 14、 15A、 15B和16,描述纸盘9C的安装中辅助机 构70的操作。图13是当将纸盘9C拉回馈纸装置50中时的辅助机构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当将纸盘9C插入馈纸装置50时,啮合突起71接触锁止 杠杆760的释放表面761。当纸盘9C进一步在纸盘9C的安装方向上移动时, 锁止杠杆760的释放表面761被啮合突起71推压来绕旋转轴763逆时针旋转 锁止杠杆760,由此释放第二杠杆720来逆时针旋转,使得啮合突起71与第二 杠杆720的啮合部分723啮合。结果,由于拉力F3 (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 772和合力),第二杠杆720和第一杠杆710逆时针移动。此外,由于连接弹簧 773的复原的力F2,第二杠杆720相对于第一杠杆710逆时针移动。如图13 所示,当啮合齿721啮合旋转齿轮751时,旋转阻尼器750向第二杠杆720施 加扭矩Fr。因此,当由于在纸盘9C中存储少量纸状物导致纸盘9C总重量很小 时,向纸盘9C提供减少的滑动负载来增加拉力F3的速度,此时增加旋转阻尼 器750的扭矩Fr,使得以降低的速度将纸盘9C拉回到馈纸装置50中。因此, 当由于在纸盘9C中存储大量纸状物导致纸盘9C总重量很大时,向纸盘9C提 供增加的滑动负载来降低拉力F3的速度,此时减少旋转阻尼器750的扭矩Fr, 由此防止纸盘9C不能被拉回到馈纸装置50中。
因此,当旋转阻尼器750促使以恒定速度将纸盘9C拉入到馈纸装置50 时,如图14所示,在纸盘9C的安装一侧的第二杠杆720的侧表面接触释放突 起31。然后,由于按压第二杠杆720的第一杠杆710的啮合凸缘711的力F3 (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第二杠杆720绕释放突起731顺时 针旋转。然后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齿721从旋转阻尼器750的旋转齿轮751分 离。此外,连接弹簧773伸展来产生复原的力F2。当连接弹簧772的复原力F2等于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F3时,第二杠杆720停止旋转, 返回到图IO的状态。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当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时,第二杠杆720 接触用作释放组件的释放突起731,以在拉入纸盘9C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相 对于第一杠杆710旋转第二杠杆720。因此,释放牵引啮合突起71的力,使得 将图7所述的推压装置130的推压力施加到纸盘9C来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 9C。结果,图5所述的停止器126a接触阻挡组件95的阻挡表面95a,由此合 适地限定纸盘9C的位置。
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使用辅助机构70,纸盘9C可以被合适 地附连到馈纸装置50。因此,甚至当由于组装错误导致推压装置130具有很小 的推压力来将纸盘9C推压到阻挡表面95a时,可以牢固地将纸盘9C安装在馈 纸装置50中,由此在工作状态下,防止将纸盘9C从馈纸装置50中拉出。
由于辅助机构70自动将纸盘9C拉到预定的安装位置,因此,甚至当推 压装置130是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组件时,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组件的力从馈 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也不会导致出现操作低下的情况。纸盘9C可以自动地 被拉入馈纸装置50,由此增加实用性。
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多个推压组件,也就是,第一弹簧771和 第二弹簧772产生拉力F3。如果单个推压组件产生拉力,则随着纸盘9C被拉 入馈纸装置50,拉力降低。因此,当在馈纸装置50附近产生力F3时,为了将 纸盘9C拉入到馈纸装置50,需要使用具有大弹簧系数的弹簧。如果提供大弹 簧系数,则辅助机构70处于图12所示的状态,第一杠杆710、基部730、锁 止杠杆760等经受实质的应力,从而导致损伤或变形。
图15A是图解从开始拉纸盘9C 一直到结束时,第一和第二弹簧771和772 的拉力的图。图15B是图解从开始拉纸盘9C 一直到结束时,第一和第二弹簧 771和772的拉力的合力的图。
如图15B所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多个推压组件,也就是第一 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产生拉力F3,因此,可以从拉纸盘9C开始一直到结 束为止,通过基本上均匀的力来拉纸盘9C。也就是,如图15A所示,当第一弹 簧771产生最大拉力(逆时针旋转第一杠杆710的力)时,第二弹簧772产生 减少第一弹簧771的拉力的力(顺时针旋转第一杠杆710的力),由此从拉纸 盘9C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利用基本上均匀的力来拉纸盘9C。因此,与使用单个推压组件的情况相比,使用多个推压组件,也就是,第一弹簧771和第二
弹簧772产生可以防止对馈纸装置50的部件产生损害的拉力。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推压组件130使用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组件。替 代地,推压装置130可以使用诸如片弹簧、橡胶、树脂之类的弹性组件。
此外,当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当用户错误地推压锁止杠杆760 时,解锁第二杠杆720,使得第一杠杆710和第二杠杆720旋转并摆动到安装 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纸盘9C在纸盘9C的安装方向上移动时,用作啮合 组件的啮合突起71在拉出方向上接触用作抓握部分的啮合部分723以外的第 二杠杆720的侧表面。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第一杠杆710的啮合凸 缘711啮合第二杠杆720的啮合槽722,因此第二杠杆720避开啮合突起71 的运动轨迹。因此,如图16所示,当啮合突起71在拉出方向上接触啮合部分 723以外的第二杠杆720的侧表面时,可以在纸盘9C的安装方向上进一步推压 纸盘9C,第二杠杆720避开啮合突起71的运动轨迹,以在安装方向上移动纸 盘9C。因此,即使当将纸盘9C从馈纸装置50拉出时锁止杠杆760被解锁,也 可以将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然后,如图10所示,当啮合突起71在拉 出方向上通过第二杠杆720的部分,并且与啮合部分723啮合时,由于连接弹 簧773的弹力导致第二杠杆720向啮合突起71的运送轨迹移动。
当辅助机构70被设置在侧框架F的自闭合(self-closing)机构中时, 包括第二转印单元14、两面单元30之类的侧框架F比纸盘9C更重。因此当辅 助机构130被设置在侧框架F的自闭合机构中时,为了合适地拉侧框架F,通 过改变第一弹簧771附连到第一弹簧调节器741的位置或第二弹簧72附连到 第二弹簧调节器772的位置来调节拉力F3。因此,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由于 辅助机构70可以针对要被移动的单元适当地调节拉力,因此辅助机构70可以 合适地拉各种单元。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辅助机构70用于拉纸盘9C。然而,替代地,当通 过打开外壳来从打印机500的主体移除用光的处理卡盒时,辅助机构70可以 用于处理卡盒(例如,图像形成单元1Y)的附连,并且通过将卡盒从前到后滑 动来将新的卡盒附连到打印机500的主体。替代地,在更换调色剂瓶40Y、 40M、 40C和40K中,辅助机构70可以用于附连调色剂瓶40Y、 40M、 40C和40K。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辅助机构70包括释放机构,也就是图10所述的 释放突起731,用于释放用来将图1所示的纸盘拉入馈纸装置50中的力。因此,当通过拉力将纸盘9C拉入到馈纸装置50的预定位置时,用作释放组件的释放
突起731释放拉力,使得拉力不作用到附连到馈纸装置50的纸盘9C。因此, 图5所述的停止器126a可以通过图7所述的推压装置130的推压力接触阻挡 组件95,由此合适地定位纸盘9C。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当辅助机构70将图3所述的可开闭侧框架F拉到 安装位置时,释放突起731释放用于将侧框架F拉到安装位置的力。因此,按 压组件施加按压辊轴(如,设置在两面单元30中的图3所述的辊轴12Aa和12Ba 等)的力来促使侧框架旋转来打开,使得停止器31的停止器表面31b接触阻 挡组件32来合适地限定侧框架F的位置。因此,图1所述的一对运送辊轴12A 和12B可以在它们之间维持合适的夹持压力,由此合适地运送转印纸。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辅助机构70包括第一杠杆710和第二杠杆720, 第一杠杆710可以相对于辅助机构70转动,并且在将纸盘9C拉入馈纸装置50 的方向上被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推压,并且第二杠杆720具有啮合部 分723,并且被第一杠杆710支撑并可相对于第一杠杆710转动。辅助机构70 还包括释放突起731,其在纸盘9C被拉入到馈纸装置50中时接触第二杠杆720 来促使第二杠杆720在与用来将纸盘9C拉入到馈纸装置50中的方向相反的方 向上转动。因此,不将作为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合力的拉力施加到 与第二杠杆720的啮合部分723啮合的啮合突起71,由此释放用于将纸盘9C 拉入馈纸装置50的拉力。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包括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簧772的多个推 压组件在将纸盘9C拉入馈纸装置50的方向上推压第一杠杆710,因此在开始 拉纸盘9C 一直到结束为止,将恒定的拉力施加到纸盘9C。
此外,辅助机构70进一步包括图10所述的速度依赖旋转阻尼器750,用 于根据拉第一杠杆710的速度增加和降低用来降低纸盘移动速度的负载。因此, 当纸盘9C具有小的滑动阻力并且通过拉力具有大的移动速度时,速度依赖旋 转阻尼器750增加负载来降低纸盘9C的移动速度,由此防止纸盘9C用过大的 力附连到辅助装置50。相反,当纸盘9C具有大的滑动阻力并且通过拉力具有 很小的移动速度时,速度依赖旋转阻尼器750降低负载,使得纸盘9C可以平 滑地附连到辅助装置50。
此外,当用户将纸盘9C推入馈纸装置50或从其拉出纸盘9C时,速度依 赖旋转阻尼器750的负载不作用在纸盘9C上。因此,用户可以平滑地将纸盘9C推入馈纸装置50或从其拉出纸盘9C,由此改善打印机500的实用性。
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杠杆720包括啮合齿721,该啮合齿 721与旋转阻尼器750 (用作速度依赖阻尼器)的旋转齿轮751啮合,并且从 旋转阻尼器50的旋转齿轮751分离。当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啮合 突起71向纸盘9C施加用于将纸盘9C拉出馈纸装置50的力,以促使啮合齿721 从旋转齿轮751分离。因此,当从馈纸装置50拉出纸盘9C时,旋转阻尼器750 的负载不作用在纸盘9C上。相反,当纸盘9C被拉入馈纸装置50时,啮合突 起71不向纸盘提供用于将纸盘9C拉出馈纸装置50的力,以促使啮合齿721 与旋转齿轮751啮合。因此,当将纸盘9C拉入馈纸装置50时,可以将旋转阻 尼器750的负载施加到纸盘9C。
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由于辅助机构70包括用于调节对纸盘9C的拉力 的第一和第二弹簧调节器741和742,可以根据要移动的单元的类型调节拉力。
此外,纸盘9C被拉入到馈纸装置50时,当啮合突起71接触第二杠杆720 的啮合部分723以外的第二杠杆720的区域时,由于第二杠杆720被第一杠杆 710支撑,因此即使当第二杠杆720在纸盘9C附连到馈纸装置50之后的位置 上,由于啮合突起71在纸盘9C的安装方向上对第二杠杆720施力,使得第二 杠杆720避开啮合突起71的移动轨迹。
此外,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推压组件,也就是第一弹簧771和第二弹 簧772是弹簧,因此以较低成本获得拉力。
由于辅助装置70用于拉纸盘9C,因此用户可以平滑地将纸盘9C附连到 馈纸装置50,使得可以在馈纸装置50中恰当地定位纸盘9C。
由于辅助装置70用于拉图l所述的可开闭两面单元30,因此,两面单元 30可以被合适地定位在打印机500中,由此改善两面单元30的实用性。
已经参照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 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而这并不背离本发明 的宗旨和范围。上述组成元件的数量、位置、形状和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 施例,而是可以修改为适于实现本发明的数量、位置、形状等。因此,应该理 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与这里描述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实现本发明。 例如,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将不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元件和/或特征相互 组合和/或相互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辅助在主体装置的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可伸缩单元的移动的辅助机构,包括推压装置,用于向其中单元伸出的打开位置推压所述可伸缩的单元;停止器机构,用于控制和释放所述可伸缩单元的缩回,以定位到所述单元被缩回的闭合位置,所述停止器机构包括停止器和与所述停止器接触的阻挡组件;设置在所述可伸缩单元中的啮合组件;抓握组件,用于与所述啮合组件啮合;和释放组件,用于当将所述可伸缩单元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释放牵引所述可伸缩单元的力。
2. —种用于辅助在主体装置的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可开闭单元的移动的辅助机构,包括推压装置,用于向其中所述单元伸出的打开位置推压所述可开闭单元;停止机构,用于控制和释放可开闭单元的打开,所述停止器机构包括停止器和与所述停止器接触的阻挡组件;设置在所述可开闭单元中的啮合组件;抓握组件,用于与所述啮合组件啮合;和释放组件,用于在将所述可开闭单元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释放牵引所述可开闭单元的力。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可旋转组件,将所述第一可旋转组件向所述闭合位置推压;和由所述第一可旋转组件支撑的第二可旋转组件,和其中,当将所述可伸縮单元移动到闭合位置时,所述释放组件接触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来促使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旋转组件、在与闭合位置相反的方向上转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机构,进一步包括多个推压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可旋转组件推压到所述闭合位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机构,进一步包括速度依赖阻尼器,用于根据所述可伸縮单元的縮回的速度增加或减少用于降低所述可伸縮单元的移动速度的负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机构,其中,当所述可伸縮单元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时,所述速度依赖阻尼器的负载不作用在所述可伸縮单元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所述速度依赖阻尼器包括旋转齿轮,并且根据所述旋转齿轮的扭矩增加或降低所述负载,其中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包括啮合齿来啮合所述旋转齿轮以及从所述旋转齿轮分离,当所述可伸縮单元被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转动且所述啮合齿啮合所述旋转齿轮,并且当向所述可伸縮单元施力来将其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向回转动且所述啮合齿与所述旋转齿轮分离。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机构,进一步包括拉力调节器,用于调节牵引所述可伸縮单元的力。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机构,其中当所述可伸縮单元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啮合组件接触所述抓握部分以外的、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的区域,并且所述啮合组件向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施加朝向所述可伸縮单元的所述闭合位置的力,使得所述第二可旋转组件避开所述啮合组件的移动轨迹。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机构,其中所述多个推压组件包括弹簧。
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机构,其中所述可伸縮单元是纸盘
1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机构,其中其中所述可开闭单元是两面单元。
13.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机构,其中所述主体装置是图像形成设备。
14.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辅助机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从保存记录媒体的盘中馈送记录媒体的纸状物的馈纸装置,所述盘可以縮回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
15.—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辅助机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纸状物运送路径,用于将纸状物运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和两面单元,所述两面单元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可开闭,所述两面单元包括重新馈送路径,用于将承载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纸状物运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在主体装置的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可伸缩单元的移动的辅助机构,包括推压装置、停止器机构、啮合组件、抓握部分和释放组件。推压装置向其中单元伸出的打开位置推压可伸缩的单元。停止器机构控制和释放所述可伸缩单元的缩回,以定位到所述单元被缩回的闭合位置,并且包括停止器和阻挡组件。啮合组件被设置在可伸缩单元中。抓握组件,用于与啮合组件啮合。当将所述可伸缩单元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时,释放组件释放牵引所述可伸缩单元的力。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625533SQ20091014026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三木克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