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81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块及其背板的制作方法
背光模块及其背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背板,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分体式设计的背光模 块及其背板。
背景技术
现今,为了方便组装及运送,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量产 制造上通常将许多零件预先组装成模块(module),例如由背光源及扩散板等构成的背光 (back light)模块等。随着显示器需求量的上升,背光模块的技术开发在近些年来日益重要,市场上常 见的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采用一体式设计或者分体式设计。参见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 分体式背光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块包含模块前框10、玻璃层20、胶 框30、光学膜片组件40以及背板50等。这种分体式背光模块因组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 起来不仅费工而且费时,此外,由于其结构中大量依赖胶框的使用,而随着液晶显示器面板 的种类与尺寸不断增加,所述背光模块的胶框30的尺寸与材料也随之增加,因为各种不同 尺寸的胶框30无法共用,因此,为了生产这些胶框30也必须不断的开发新的模具,造成所 述胶框30使用材料的增加,也增加了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同时所述背光模块开发成本及 时间的增加,也提高了所述胶框30的物料管理复杂度。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背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 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背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 明减少了胶框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背板,其对于背板的设计整合了 传统背板以及左右胶框的功能,使得背光模块的结构进一步简化,且增强了装配后的稳固 性。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板,所述背板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设置于一背光模块的底层;以及二折弯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的二对边上,用以支撑所述背光模块的一 光学膜片组件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之上的一玻璃层。再者,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一玻璃层,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的上表面;一光学膜片组件,设置于所述玻璃层的下方,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与所述玻璃层平 行,且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与所述玻璃层之间存在一间隙空间;一背板,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和二折弯结构,所述背板主体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 的底层,所述折弯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的二对边上,用以支撑所述玻璃层和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以及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与所述背板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折弯结构至少包含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以 及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背板主体平齐并相连,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 行,且所述支撑面的二对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边以及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边相 连。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边为第一平面的外侧边,所述第二 平面的一侧边为第二平面的内侧边,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为锐角。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还包含一模块前框,所述模块前框用以固 定所述玻璃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的背板主体的另二对边上还各包含一胶框 条,所述胶框条用以支撑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背板主体的对边上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折弯结构, 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对左右胶框的大量使用,不仅节约了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同时简化了 背光模块的结构,使其更加紧凑稳固,适宜产业上的大量应用。

图1是现有的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沿图2中A-A方向的简要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 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侧视图,其中本发明较佳 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主要应用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领域,背光 模块100主要包含一玻璃层110,设置于背光模块100的上表面;一光学膜片组件310,设 置于玻璃层110的下方,光学膜片组件310与玻璃层110平行,且光学膜片组件310与玻璃 层110之间存在一间隙空间,以夹设一间隔件210 ;—背板400,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410和 一对折弯结构411,背板主体410设置于背光模块100的底层,折弯结构411 一体成型对称 设置于背板主体410的二对边上,用以支撑玻璃层110和光学膜片组件310 ;以及一反射片 510,设置于光学膜片组件310与背板400之间。具体而言,背光模块100通常是由玻璃层110、光学膜片组件310、反射片510、背 光源灯管810、背板400等组成,其中,玻璃层110与光学膜片组件310平行设置,且二者之 间存在一间隙空间,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间隙空间可夹设一间隔件210,所述间隔 件210优选是由橡胶等弹性缓冲材料制成的板体。光学膜片组件310包含例如扩散板、扩 散片及棱镜片等。反射片510设置于光学膜片组件310与背板400之间,并于近边缘处倾
4斜,用以反射背光源灯管810产生的背光源光线。背光源灯管810利用一灯管支撑架910 支撑固定在反射片510的上方。背光源灯管810例如是冷阴极萤光灯管(CCFL),但并不限 于此。光学膜片组件310 (例如扩散板、扩散片及棱镜片等)位于背光源灯管810及灯管支 撑架910的上方。请继续参照图2,背板400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410和二个折弯结构411,背板主 体410设置于背光模块100的底层,折弯结构411则一体成型对称设置于背板主体410的二 对边上,用以支撑玻璃层110和光学膜片组件310。其中,每个折弯结构411至少包含一第 一平面411a、一第二平面411b以及一支撑面411c,第一平面411a与背板主体410平齐并 相连,第二平面411b与第一平面平行411a,且支撑面411c的二对边分别与第一平面411a 的一侧边以及第二平面411b的一侧边相连。作为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与支撑面411c连接的第一平面411a的侧边为第一平 面411a的外侧边,与支撑面411c连接的第二平面411b的侧边为第二平面411b的内侧边, 且支撑面411c与第一、第二平面411a、411b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这样,折弯结构411 就形成了一个倒Z字型,所述形状既节省材料,也相对稳固,如图2中所示,反射片510设置 于背板400与光学膜片组310之间,并于近边缘处倾斜,此时,倾斜的反射片部分与背板400 的折弯结构411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所述结构不易发生滑动或位移现象。当然,支撑面411c也可以同时连接第一平面411a的外侧边和第二平面411b的外 侧边,支撑面411c与第一、第二平面411a、411b的夹角也可为直角或钝角等,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只要能够适合背光模块100的形状且能够支撑光学膜片组件 310和玻璃片110即可。背板主体410与折弯结构411 一体成型,这样既节约了材料,也使得组装后背光模 块100的结构更加结实稳固。如图3及4所示,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简要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较佳 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还包含一模块前框 610,所述模组前框610用以固定玻璃层110 ;背光模块100的背板主体410的另二对边还 各包含胶框条710,所述胶框条710用以支撑固定光学膜片组件310的另二对边。同时所述 胶框条710也夹设于光学膜片组件310与玻璃层110之间。由此,本发明通过对背板400的改良设计,在背板主体410的对边上分别设置了起 支撑作用的折弯结构411,确实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必须使用的左右胶框部分。也就是,所述 二胶框条710与所述背板400的二折弯结构411实际上提供的功能就等同于现有一体成型 的胶框(如图1的胶框30),但相较之下,本发明已更进一步简化了胶框的构造及减少了胶 框的材料,同时提高了其稳固程度。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 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 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设置于一背光模块的底层;以及二折弯结构,一体成型对称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的二对边上,用以支撑所述背光模块的一光学膜片组件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之上的一玻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弯结构至少包含一第一平面、 一第二平面以及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背板主体平齐并相连,所述第二平面与所 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支撑面的二对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边以及所述第二平面 的一侧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边为第一平面的外 侧边,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边为第二平面的内侧边,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第二平面之 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4.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至少包含一玻璃层,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的上表面;一光学膜片组件,设置于所述玻璃层的下方;一背板,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和二折弯结构,所述背板主体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的底 层,所述折弯结构一体成型对称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的二对边上,用以支撑所述玻璃层和 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以及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与所述背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弯结构至少包含一第一 平面、一第二平面以及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背板主体平齐并相连,所述第二平面 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支撑面的二对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边以及所述第二 平面的一侧边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边为第一平面 的外侧边,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边为第二平面的内侧边,且所述支撑面与所述第一、第二平 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含一模块前框,所 述模块前框用以固定所述玻璃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的背板主体的另二对 边上还各包含一胶框条,所述胶框条用以支撑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及其背板,所述背板至少包含一背板主体,设置于背光模块的底层;以及二折弯结构,一体成型对称设置于所述背板主体的二对边上,用以支撑所述背光模块的一光学膜片组件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件之上的一玻璃层。本发明用于分体式设计的液晶背光模块上,不仅节省了胶框的使用数量,且简化了背光模块的结构,同时提高了其稳固程度。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1893210SQ20101023081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
发明者俞刚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