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0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其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其 中设置的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加热时间或首张打印时间 短、装置高速化场合,也难以产生定影不良的定影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1)。详细地说,专利文献1等的定影装置由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与定影带内周 面局部或全部对向地、固定设置的大致呈圆筒状的金属部件(对向部件),用于加热金属 部件、内设在金属部件的加热器,与定影带压接形成夹持部的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 等构成。并且,通过加热器加热金属部件,由金属部件加热定影带,朝着夹持部运送的 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在夹持部受到热和压力,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置通过定影带与加压辊压接、形成夹持 部的固定部件(第一对向部件),以及加强固定部件的加强部件的定影装置。上述专利文献1等的定影装置在宽度方向尺寸小的记录介质(小尺寸纸)连续通 纸场合等,定影带的非通纸区域的表面温度过度升温。这种现象因加热器加热的管状金 属部件系低热容量、热响应性高的部件,热量从金属部件迅速传导到与该金属部件接近 的定影带,与其他方式定影装置相比,尤其明显。并且,若发生这种现象,则在定影带 的非通纸区域存在产生热破损的可能性。再有,如专利文献1等定影装置那样,在金属部件内部设置加强部件场合,加 热器配置在由加强部件分割的金属部件内部狭小空间,加热器和金属部件的内周面的对 向距离短,因此,与加热器最接近的金属部件内周面的非通纸区域易产生过度升温。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08-1584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加热时间或首 张打印时间短、装置高速化场合,也不产生定影不良等、定影带的非通纸区域难以发生 过度升温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研究得知,若定影带和金属部件的间隔量设定 为不超过Imm程度,当设置温度检测机构(接触型温度传感器),使其与管状金属部件 的内周面相接场合,能通过该温度检测机构灵敏度良好地高精度地检测定影带的表面温度。本发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定影装置包括环状定影带,具有可挠性,朝着所定方向移动,加热熔融调色剂像;固定部件,固定设置在上述定影带的内周面侧,通过该定影带与加压回转体压 接,形成运送记录介质的夹持部;金属部件,固定设置为在除上述夹持部的位置与上述定影带的内周面对向,加 热上述定影带,且通过固定设置在其内周面侧的加热机构被加热;以及加强部件,固定设置在上述金属部件的内周面侧,与上述固定部件相接,加强 该固定部件;其中,上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上述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第一加热器, 以及加热上述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二加热器;上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沿着上述金属部件内周面并列设置,与该内周面 对向。(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热器和上述金属部件内周面的对向距离与上述第二加热器和上述金 属部件内周面的对向距离相等。(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表面温度;以及第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定影带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表面温度;在与宽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时,上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第二温度检测机构配 设为双方互相重合,同时,配设为不通过第一加热器或第二加热器,相对第一加热器和 第二加热器,通过上述金属部件及上述定影带对向。(4)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强部件配设为将上述金属部件内部分为二个空间;上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配设在上述二个空间之中位于相对上述夹持部为 上述定影带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空间。(5)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根据运送到上述夹持部的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分别控制上述第一加热 器及上述第二加热器的接通/断开。
(6)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部件为大致呈圆筒形的管。(7)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热器和上述第二加热器互相平行,且宽度方向不重复地错开配置。(8)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_(7)中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谓“通纸区域”定义为在图像形成装置通纸的记录介质的宽度 方向(与通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范围,所谓“非通纸区域”定义为“通纸区域”范围 外的区域。又,在本发明中,所谓“宽度方向”定义为相对记录介质的通纸方向垂直的方向。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并列设置加热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第一加热器,以及加热金属 部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二加热器,沿着金属部件内周面且与该内周面对向,因此, 能提供即使加热时间或首张打印时间短、装置高速化场合,也不产生定影不良等、定影 带的非通纸区域难以发生过度升温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的定影装置的构成图。
图3是从宽度方向看图2定影装置的图。
图4是表示夹持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内设在金属部件的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的配列的放大图。
图6 (a)是从宽度方向看第一加热器的图,图6(b)是从宽度方向看第二加热器的 图。
图7是表示另一定影装置局部的图,其中,图7(a)表示第一加热器和金属部件 内周面的对向距离与第二加热器和金属部件内周面的对向距离不相等场合,图7(b)表示 相对第一加热器,通过第二加热器、金属部件、定影带对向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 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 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各图中,相同或相当部件用相同符号表示,重复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
参照图1-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参照图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构成及动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1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列型彩色打印机。瓶收纳部 101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上方,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对应的四个 调色剂瓶102Y、102M、102C、102K装卸自如(更换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瓶收纳部101。
在瓶收纳部101下方配设中间转印单元85。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 色)对应的成像部4Y、4M、4C、4K并列设置,与该中间转印单元85的中间转印带78 对向。
在各成像部4Y、4M、4C、4K分别配设感光体鼓5Y、5M、5C、5K。又,在感 光体鼓5Y、5M、5C、5K周围,分别配设充电部75Y、75M、75C、75K,显影部76Y、 76M、76C、76K,清洁部77Y、77M、77C、77K,消电部(没有图示)等。并且,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实行成像处理(充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 序,清洁工序),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形成各色图像。
感光体鼓5Y、5M、5C、5K由没有图示的驱动电机驱动按图1顺时钟方向回 转。并且,在充电部75位置,使得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均已带电(充电工序)。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从曝光部3发出的激光L的照射位 置,通过在该位置的曝光扫描,形成与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曝光工序)。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显影装置76对向的位置,在该位 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各色调色剂像(显影工序)。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中间转印带78及一次转印偏压辊 79Y、79M、79C、79K的对向位置,在该位置,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调色剂 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8上(一次转印工序)。此时,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残 存少量的未转印调色剂。
此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清洁部77的对向位置,在该位 置,残存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由清洁部77的清洁刮板机械回 收(清洁工序)。
最后,感光体鼓5Y、5M、5C、5K表面到达与没有图示的消电部的对向位置, 在该位置,除去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残留电位。
这样,结束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实行的一连串的成像处理。
此后,经显影工序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像叠合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8上。这样,在中间转印带78上形成彩色图像。
在此,中间转印单元85由中间转印带78、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 79C、79K、二次转印支撑辊82、中间转印清洁部80等构成。中间转印带78由3个辊 82-84架设支承,同时,通过驱动一个辊82回转,朝着图示箭头方向环状移动。
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和感光体鼓5Y、5M、5C、5K之间 夹着中间转印带78,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并且,对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 79K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
并且,中间转印带78朝着箭头方向移动,顺序通过各一次转印偏压辊79Y、 79M、79C、79K的一次转印夹持部。这样,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各色调色 剂像叠合在中间转印带78上进行一次转印。
此后,各色调色剂像叠合转印的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与二次转印辊89的对向位 置。在该位置,二次转印支撑辊82与二次转印辊89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78,形成二次 转印夹持部。并且,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8的四色调色剂像转印到运送到该二次转印夹持 部位置的记录介质P上。此时,在中间转印带78上残存没有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未转 印调色剂。
此后,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中间转印清洁部80位置。并且,在该位置,回收中 间转印带78上的未转印调色剂。
这样,结束在中间转印带78上实行的一连串的转印处理。
在此,运送到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的记录介质P从配设在装置本体1下方的供纸 部12经由供纸辊97以及定位辊98等运送。
更详细地说,在供纸部12收纳多张叠合的转印纸等记录介质P。并且,若驱动 供纸辊97朝着图1所示逆时钟方向回转,则最上面的记录介质P朝着定位辊对98间供6
运送到定位辊对98的记录介质P在停止回转的定位辊对98的辊夹持部位置一时 停止。然后,与中间转印带78上的彩色图像一致,驱动定位辊对98回转,将记录介质 P朝着二次转印夹持部运送。这样,在记录介质P上转印所希望的彩色图像。此后,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位置转印彩色图像的记录介质P向着定影部20位置运 送。接着,在该位置通过定影带21及加压辊31的热和压力,将表面转印的彩色图像定 影在记录介质P上。此后,记录介质P经排纸辊对99的辊之间,排出到装置外。通过排纸辊对99 排出到装置外的记录介质P作为输出图像顺序码放在堆置部100上。这样,结束图像形成装置的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处理。下面参照图2-图6详细说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的定影装置20的构成及 动作。如图2-图4所示,定影装置20由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21 (带部件)、固定部 件26、金属部件22 (加热部件)、加强部件23、作为加热手段的第一加热器25A及第二 加热器25B (热源)、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31、温度传感器40、隔热部件27、撑条部 件28等构成。在此,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21是具有可挠性的薄型环状带,朝着图2所示箭 头方向(逆时钟方向)回转(移动)。定影带21从内周面21a侧(与固定部件26的滑接 面),顺序叠层基材层、弹性层、脱模层,其整体厚度设定为Imm以下。在本发明中,
“设定为Imm以下”表示设定为小于或等于lmm(以下皆同)。定影带21的基材层的层厚为30-50 μ m,以镍,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聚酰亚胺等 树脂材料形成。定影带21的弹性层的层厚为100-300 μ m,以硅酮橡胶,发泡性硅酮橡胶,氟橡 胶等橡胶材料形成。通过设置弹性层,不会形成夹持部的定影带21表面的微小凹凸,向 记录介质P上的调色剂像T传递均一热量,抑制发生柚子表皮状图像。 定影带21的脱模层的层厚为10-50 μ m,以PFA (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 醚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聚醚亚胺,PES (聚醚砜树脂)等材料形 成。通过设置脱模层,确保相对调色剂T (调色剂像)的脱模性(剥离性)。又,定影带21的直径设定为15_120mm。在本实施形态1中,定影带21的内 径设定为30mm。在定影带21内部(内周面侧)固定设置固定部件26、二个加热器25A、25B (加 热手段)、金属部件22、加强部件23、隔热部件27、撑条部件28等。
在此,固定部件26被固定,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21a滑接。并且,固定部件 26通过定影带21与加压辊31压接,形成运送记录介质P的夹持部。参照图3,固定部 件26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支承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将在后文详细说明固定部 件26结构。参照图2,金属部件22 (加热部件)大致为圆筒体,在除夹持部的位置,形成与 定影带21的内周面对向,在夹持部位置,形成通过隔热材料27保持固定部件26。参照 图3,金属部件22在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支承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又,在金 属部件22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定影带21偏移(宽度方向移动)的制止偏移凸缘29。
并且,形成大致呈管状的金属部件22由加热器25的辐射热加热,再加热定影带 21(热传递)。即,金属部件22由加热器25直接加热,通过金属部件22,定影带21被 加热器25间接加热。为了良好地维持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较好的是,金属部件22的 厚度设定为0.1mm以下。作为金属部件22的材料,可以使用不锈钢、镍、铝、铁等金属热传导体(具有 热传导性的金属),其中,单位体积的热容量比(密度X比热)比较小的铁素体系不锈钢 很合适。在本实施形态1中,作为金属部件22的材料,使用铁素体系不锈钢SUS430。 又,将金属部件22的厚度设定为0.1mm。第一加热器25A和第二加热器25B分别是卤素加热器或石墨加热器,其两端部 固定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参照图3)。并且,通过由装置本体1的电源部进行输 出控制的第一加热器25A、第二加热器25B (加热手段)的辐射热加热金属部件22。进 而,通过金属部件22在除去夹持部的位置整体加热定影带21,从得到加热的定影带21表 面,热量施加到记录介质P的调色剂像T。由热敏元件等构成的温度传感器40A、40B设 置为与定影带21表面对向,第一加热器25A、第二加热器25B的输出控制根据上述温度 传感器40A、40B检测到的带表面温度实行。又,通过这种第一加热器25A、第二加热 器25B的输出控制,能使得定影带21温度(定影温度)设定在所希望的温度。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加热器25A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第二加 热器25B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又,第一温度传感器40A检测定影带21 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表面温度(定影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定影带21的宽度 方向端部的表面温度(定影温度)。关于第一加热器25A、第二加热器25B、第一温度传 感器40A、第二温度传感器40B将在后文详细说明。这样,本实施形态的定影装置20不是仅仅局部加热定影带21 —部分,而是通过 金属部件22,沿着周向大致整体加热定影带21,因此,即使装置高速化场合,也能充分 加热定影带21,能抑制发生定影不良。即,能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加热定影带21, 加热时间及首张打印时间缩短,同时实现装置小型化。在此,大致呈管状的金属部件22被固定设置为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除夹持部 的位置)隔开间隔对向。定影带21和金属部件的间隔量A(除去夹持部位置的间隔)设 为Omm < A^lmm。由此,金属部件22和定影带21滑接面积变大,抑制定影带21磨 耗加速的不良状况,同时能抑制因金属部件22和定影带21过于离开引起定影带21加热 效率降低的不良状况。再有,通过金属部件22设置在定影带21附近,某种程度上维持 具有可挠性的定影带21的圆形姿势,因此,能减轻因定影带21变形引起的劣化/破损。又,在定影带21的内周面21a,在双方部件21、22之间涂布氟润滑脂等润滑 剂,使得金属部件22和定影带21即使滑接也能减轻定影带21磨耗。在本实施形态中,金属部件2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呈圆形,但是,金属部件 22的截面形状既可以形成为多边形,也可以在金属部件22的周面设有狭缝。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用于加强形成夹持部的固定部件26强度的加强部件23 固定设置在定影带21的内周面侧。参照图3,加强部件23的宽度方向长度形成为与固 定部件26相同,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支承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43上。并且,加强部 件23通过固定部件26及定影带21与加压辊31相接,抑制在夹持部固定部件26受到加压辊31的加压力发生大变形的不良状况。在本实施形态中,加强部件23为板状部件, 其将金属部件22内部大体上分为二个空间。
该加强部件23为了满足上述功能,优选用不锈钢或铁等机械强度高的金属材料 形成。
又,加强部件23的与加热器25对向面的局部或全部,也可以设有隔热材料,或 施以镜面处理。由此,从加热器25向着加强部件23的热量(加热加强部件23的热量) 用于金属部件22的加热,进一步提高定影带21 (金属部件22)的加热效率。
参照图2,在夹持部位置与定影带21外周面相接的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 31,直径为30mm,系在中空结构的金属芯32上形成弹性层33。加压辊31 (加压回转 体)的弹性层33用发泡性硅酮橡胶、硅酮橡胶、氟橡胶等材料形成。也可以在弹性层 33的表层设置由PFA、PTFE等构成的薄脱模层。加压辊31与定影带21压接,在双方 部件之间形成所希望的夹持部。又,参照图3,在加压辊31上,设有与没有图示的驱动 机构的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45,驱动加压辊31朝着图2所示箭头方向(顺时钟方向)回 转。又,加压辊3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轴承42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定影装置20的侧板 43上。也可以在加压辊31内部,设置卤素加热器等的热源。
用发泡性硅酮橡胶等海绵状材料形成加压辊31的弹性层33场合,能减小作用在 夹持部的加压力,因此,能进一步减轻加热部件22产生的挠曲。再有,提高加压辊31 的隔热性,定影带21的热量难以移动到加压辊31侧,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定影带21的直径形成为与加压辊31直径大致相等,但 是,定影带21直径也可以形成为比加压辊31直径小。这种场合,夹持部的定影带21的 曲率半径比加压辊31的曲率半径小,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易与定影带21分离。
参照图4,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21a滑接的固定部件沈系在基体层2 上形成 表面层^a。固定部件沈与加压辊31的对向面(滑接面)按照加压辊31的曲率形成为 凹状。由此,记录介质P按加压辊31的曲率从夹持部送出,因此,能抑制定影工序后的 记录介质P吸附在定影带21上不分离那样的不良状况。
在本实施形态中,使得形成夹持部的固定部件沈的形状形成为凹状,但是也可 以使得形成夹持部的固定部件26的形状形成为平面状。即,固定部件沈的滑接面(与 加压辊31对向的面)可以形成为平面形状。由此,夹持部的形状相对记录介质P的图像 面大致平行,提高定影带21和记录介质P的密接性,因此,定影性得到提高。再有,夹 持部出口侧的定影带21的曲率变大,因此,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能很容易地与定 影带21分离。
又,作为形成固定部件沈的基体层^b的材料,用具有某种程度刚性的材料 (例如高刚性金属或陶瓷等)形成,即使受到加压辊31的加压力也不会发生大的挠曲。
通过弯曲加工金属板形成大致呈管状的金属部件22由于能使得其壁厚薄,能缩 短加热时间。但是,金属部件22本身刚性小,因此,有时不能抵抗加压辊31的加压力, 发生挠曲或变形。若管状金属部件22变形,则会产生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夹持宽度,定影 性低下的问题。对此,在本实施形态中,除了薄壁的金属部件22,设置高刚性的固定部 件26,形成夹持部,能防止发生上述那样的问题。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固定部件沈和第一加热器25A、第二加热器25B (加热手段)之间设置隔热部件27。详细地说,在固定部件26和金属部件22之间,设置隔热 部件27,以包覆固定部件26的除滑接面的面。作为隔热部件27的材料,可以使用隔热 性良好的海绵状橡胶或具有空隙的陶瓷等。在本实施形态1中,定影带21和金属部件22大致全周接近,因此,即使加热待 机时(打印动作待机时)也能沿着周向无温度不勻地加热定影带21。因此,接受打印要 求后,能迅速实行打印动作。此时,在以往的请求方式的定影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 第2884714号公报)中,若在夹持部在加热待机时使得加压辊变形状态下给与热量,则因 加压辊的橡胶材质会发生热劣化,缩短加压辊寿命,或加压辊发生永久压缩形变(橡胶 的永久压缩形变因加热施加到橡胶变形而增大)。并且,若加压辊发生永久压缩形变,加 压辊局部成为凹下状态,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夹持宽度,会发生定影不良或回转时产生异吊首。与此相反,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固定部件26和金属部件22之间设置隔热部件 27,因此,加热待机时金属部件22的热量难以到达固定部件26。因此,能减轻加热待机 时在加压辊31变形状态下被加热到高温的不良状态,能抑制产生上述问题。再有,为了减小固定部件26和定影带21的摩擦阻力,涂布在双方部件之间的润 滑剂因夹持部的高压条件,再加上高温条件下使用,发生劣化,存在定影带21产生打滑 等不良状况的可能性。与此相反,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固定部件26和金属部件22之间设置隔热部件 27,因此,金属部件22的热量难以到达夹持部的润滑剂。因此,能减轻润滑剂高温劣 化,能抑制产生上述问题。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固定部件26和金属部件22之间设置隔热部件27,因 此,固定部件26被隔热,不会在夹持部积极地向定影带21加热。因此,送入夹持部的 记录介质P的温度在从夹持部送出时变低。即,在夹持部出口,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的 调色剂像的温度变低,调色剂粘性降低,相对定影带21的调色剂粘结力小的状态下,记 录介质P从定影带21分离。因此,定影工序刚结束后的记录介质P能防止卷绕在定影带 21上引起堵塞的不良状况,还能抑制调色剂对定影带21的固结。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参照图4,设置撑条部件28,从内周面侧保持金属部件 22的插入设有固定部件26的凹部。大致呈管状的金属部件22系对0.1mm厚的不锈钢板施以弯曲加工形成。因此, 通过弯曲加工将不锈钢板加工成所希望的管状,在该状态下,因回弹力朝直径变大方向 打开,不能形成所希望的管形状。并且,若金属部件22因回弹力而打开,则与定影带21 内周面接触,会损伤定影带21,或因与定影带21接触不勻,引起定影带21加热不勻。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抑制产生这种不良状态,用撑条部件28固定金属部件22的形成开 口部的凹部(弯曲部),抑制金属部件22的因回弹力引起的变形。具体地说,一边抵抗 回弹力地保持施以弯曲加工的金属部件22的形状,一边从金属部件22的内周面侧将撑条 部件28压入凹部。在此,为了提高金属部件22的加热效率,金属部件22的壁厚优选设定为0.2mm 以下。如上所述,通过弯曲加工金属板形成大致呈管状的金属部件22由于能使得其壁
10厚薄,能缩短加热时间。但是,金属部件22本身刚性小,因此,若加压辊31的加压力作用在金属部件22上,不能抵抗其加压力,发生挠曲或变形。并且,若管状金属部件22 变形,则会产生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夹持宽度,定影性低下的问题。对此,在本实施形态 中,在薄壁的金属部件22上设置凹部(插入设置固定部件26的部分),使得该凹部离开 夹持部,构成为加压辊31的加压力不直接作用在金属部件22上,能防止发生上述那样的 问题。下面,简单说明上述构成的定影装置20的通常时动作。若接通装置本体1的电源开关,则电力供给加热器25A、25B,同时,驱动加压 辊31按图2箭头所示方向开始回转。由此,因与加压辊31之间的摩擦力,定影带21也 按图2箭头R2所示方向从动动作(回转)。此后,从供纸部12供给记录介质P,在二次转印辊89位置,在记录介质P上载 置(转印)未定影彩色图像。载置未定影图像T(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P受没有图示的 导向板导向,沿着图2箭头YlO所示方向运送,送入处于压接状态的定影带21和加压辊 31的夹持部。然后,因受金属部件22(加热器25A、25B)加热的定影带21加热,以及由加强 部件23加强的固定部件26和加压辊31的挤压力,调色剂像T定影在记录介质P表面上。 此后,从夹持部送出的记录介质P沿着箭头Yll方向运送。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定影装置20的特征结构及动作。参照图2、图5、图6,在本实施形态的定影装置20中,设置作为加热手段的二 个加热器(第一加热器25A及第二加热器25B)。第一加热器25A的主体部(加热器部)与金属部件22内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 La对向,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La。第二加热器25B的主体部(加热器 部)与金属部件22内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Lb对向,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两端 部Lb。第一加热器25A和第二加热器25B沿着内周面并列设置,与金属部件22内周面 对向。通过这种构成,根据运送到夹持部的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尺寸,分别控制第 一加热器25A、第二加热器25B接通/断开,能不加热金属部件22的非通纸区域,仅仅 加热通纸区域,难以产生定影带21的非通纸区域的过度升温。尤其,金属部件22内部由加强部件23分为二个空间,各空间非常狭。并且, 在该狭小的一个空间,即使欲设置沿着宽度方向分割为多个加热器部的加热器,加热器 配线密集在狭小空间内,构成上不合适。加热器配线参照图6,较好的是,从装置的宽度 方向两端部向着外侧延伸设置。因此,如本实施形态那样,不是设置沿着宽度方向分割 为多个加热器部的加热器,而是沿着周向并列设置在宽度方向中央部La形成加热器部的 第一加热器25A,以及在宽度方向两端部Lb形成加热器部的第二加热器25B。在此,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设定为可通纸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是 A3纵向尺寸(长度方向为运送方向)。并且,将第一加热器25A的加热范围La和第二 加热器25B的加热范围Lb合在一起的范围(La+2Lb)设定为A3纵向尺寸(约297mm)。 又,第一加热器25A的加热范围La设定为A4纵向尺寸(约210mm)。并且,作为最大尺寸的A3纵向尺寸的记录介质P通纸场合,从电源部向第一加热器25A及第二加热器25B供给电力,通过二个加热器25A,25B加热金属部件22 (定 影带21)的全域La,Lb。又,A4纵向尺寸的记录介质P通纸场合,从电源部向第二加 热器25B的电力供给停止,从电源部仅向第一加热器25A供给电力,仅仅由第一加热器 25A加热金属部件22 (定影带21)的通纸区域La。再有,比A4尺寸小的记录介质通纸 场合,实行与A4纵向尺寸通纸时相同的控制,比A4纵向尺寸大、比A3纵向尺寸小的记 录介质通纸场合,实行与A3纵向尺寸通纸时相同的控制。
又,根据上述记录介质P的尺寸对二个加热器25A,25B的控制,系根据检测定 影带1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0A(第一温度检测手段)和检测宽度 方向端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0B(第二温度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合适地进行接通 /断开控制。例如,A3纵向尺寸的记录介质P通纸时,分别对二个加热器25A,25B进 行接通/断开控制,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40A及第二温度传感器40B平衡良好地检测所 希望的温度(定影温度)。
在本实施形态中,从定影带21冷状态启动装置时(例如早晨最初加热时),不管 记录介质P的尺寸,从电源部向第一加热器25A及第二加热器25B供给电力,使得启动 时间缩短。
这样,根据记录介质P的尺寸(运送到夹持部的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尺寸)分 别进行接通/断开控制,即使通纸的记录介质P的尺寸变化,也能减轻与各自的非通纸区 域相当的金属部件22(定影带21)的局部的过度升温。在此,记录介质P的尺寸可以用 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记录介质P的运送路径的没有图示的尺寸检测传感器检测。并且, 根据该尺寸检测传感器的信息,确定被控制的加热器。
也可以考虑与A3尺寸及A4尺寸以外的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P对应,在金属部 件22内部设置至少三个加热器。但是,如本实施形态那样,小型定影装置20因加强部 件23使得金属部件22内的设置空间进一步狭小化,从配置角度、成本角度考虑,仅仅设 置二个加热器25A,25B是合适的。
在此,参照图5及图6,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加热器25A和金属部件22内周 面的对向距离W,和第二加热器25B和金属部件22内周面的对向距离W相等。详细地 说,第一加热器25A和第二加热器25B相对金属部件22内周面的轨迹,并列设置在同心 圆(图5用虚线表示的假想圆)上。
由此,能使得由第一加热器25A加热的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温度和 由第二加热器25B加热的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温度均一化。即,如图7(a) 所示,第一加热器25A和金属部件22内周面的对向距离,和第二加热器25B和金属部件 22内周面的对向距离不相等场合,和加热器的对向距离短的区域(图7(a)场合,为由第 二加热器25B加热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加热温度高,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 产生偏差。与此相反,在本实施形态中,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难以产生偏 差,能输出定影不勻小的良好的定影图像。
又,参照图2及图5,在本实施形态中,加强部件23配设为将金属部件22内部 分为大致二个空间。并且,第一加热器25A和第二加热器25B配设在由加强部件23分 开的二个空间之中位于夹持部上游侧(相对夹持部为定影带21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空 间。
夹持部上游侧成为定影带21的伸展侧(张力大侧),与夹持部下游侧相比,定影 带21和金属部件22的间隔量比较小(整体设定为较小的间隔量变得更小)。由此,金属 部件22的热量易有效地传递到定影带21,因此,将加热器25A,25B设置在夹持部上游 侧的空间。又,将加热器25A,25B设置在夹持部上游侧场合,与设置在夹持部下游侧场合 相比,定影带21的带表面到达夹持部前的温度降低难以发生,容易控制定影温度。又,参照图5,图6等,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二个温度传感器40A,40B。作 为第一温度检测手段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0A构成为与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向, 检测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表面温度。与此相反,作为第二温度检测手段的第二 温度传感器40B构成为与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端部对向,检测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端部 的表面温度。并且,在与宽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时,第一温度传感器140A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140B配设为双方的传感器140A,140B互相重合,同时,配设为不通过第一加热器125A 或第二加热器125B,相对第一加热器125A和第二加热器125B,通过金属部件122及定 影带121对向。S卩,第一温度传感器140A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0B不配设为如图7(b)所 示,相对第一加热器125A,通过第二加热器125B,金属部件122,定影带121对向,而 是配设为相对第一加热器125A及第二加热器125B,仅仅通过金属部件122,定影带121 对向。通过这种构成,其他加热器射出的光(红外线)不会被遮断,由第一加热器 125A或第二加热器125B射出的光(红外线)直接加热金属部件122的部分,通过第一温 度传感器40A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0B能检测与该部分对应的定影带121的表面温度,因 此,能正确检测定影带121的各区域的表面温度。因此,如前文说明那样,能根据记录 介质P的尺寸控制二个加热器25A,25B的接通/断开,精度良好地实现定影带21的宽 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均一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与金属部件22的内周面对向,且沿着该内周面, 并列设置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第一加热器25A,以及加热金属部件22的 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二加热器25B,因此,即使加热时间或首张打印时间短、定影装置 20高速化场合,也不产生定影不良等,能减轻定影带21的非通纸区域的过度升温。在本实施形态1中,作为定影带21,使用多层结构的定影带21,但也可以使用 由聚酰亚胺、聚酰胺、氟树脂、金属等构成的环状定影薄膜作为定影带。并且,这种场 合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温度检测手段,使用接触型的温度传感器40A, 40B(热敏元件),但是,也可以使用非接触型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元件)作为温度检测手 段。并且,这种场合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定影装置包括环状定影带,具有可挠性,朝着所定方向移动,加热熔融调色剂像; 固定部件,固定设置在上述定影带的内周面侧,通过该定影带与加压回转体压接, 形成运送记录介质的夹持部;金属部件,固定设置为在除上述夹持部的位置与上述定影带的内周面对向,加热上 述定影带,且通过固定设置在其内周面侧的加热机构被加热;以及加强部件,固定设置在上述金属部件的内周面侧,与上述固定部件相接,加强该固 定部件;其中,上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上述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第一加热器,以及 加热上述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二加热器;上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沿着上述金属部件内周面并列设置,与该内周面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热器和上述金属部件内周面的对向距离与上述第二加热器和上述金属部 件内周面的对向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表面温度;以及 第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上述定影带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表面温度; 在与宽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看时,上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第二温度检测机构配设为 双方互相重合,同时,配设为不通过第一加热器或第二加热器,相对第一加热器和第二 加热器,通过上述金属部件及上述定影带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强部件配设为将上述金属部件内部分为二个空间;上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配设在上述二个空间之中位于相对上述夹持部为上述 定影带的移动方向上游侧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运送到上述夹持部的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分别控制上述第一加热器及 上述第二加热器的接通/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部件为大致呈圆筒形的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热器和上述第二加热器互相平行,且宽度方向不重复地错开配置。
8.—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设有金属部件(22),其固定设置为在除夹持部的位置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对向,加热定影带(21),且通过固定设置在其内周面侧的加热机构被加热。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第一加热器(25A),以及加热金属部件(2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二加热器(25B)。该第一加热器(25A)和第二加热器(25B)沿着金属部件(22)内周面并列设置,与该内周面对向。提供即使加热时间或首张打印时间短、装置高速化场合,也不产生定影不良等、定影带的非通纸区域难以发生过度升温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2023546SQ201010284428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5日
发明者下川俊彦, 今田高广, 吉川政昭, 吉永洋, 山口嘉纪, 岩谷直毅, 德田哲生, 池渊丰, 田卷俊太郎, 石井贤治, 藤本一平, 进士晃, 长谷岳诚, 长谷川健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