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25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驱动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连接部件,该部件通常应用在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 上以便为成像设备提供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上。这里,成像设备是指诸如复印机、打印机、 传真机等这样的设备,该设备用于使用电摄影或静电记录装置方法形成图像。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静电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通常使用细颗粒的调色 剂作为显影剂。显影剂是非常细小的颗粒,存储在一个可与静电成像设备相分离的显影剂 容器中。显影剂容器在未安装到静电成像设备中时处于密封状态,安装到静电成像设备中 后,显影剂容器的出粉口被打开,以向静电成像设备供应显影剂。美国专利US6879789公开了一种采用筒形结构的显影剂容器,该显影剂容器的前 端设有驱动连接部件,该驱动连接部件具有钩状的锁定突起,此种钩状的锁定突起与成像 设备的显影剂入口处的驱动部分配合时,先在径向方向进行变形,锁定突起进入驱动部分 的锁定孔中,然后在径向方向回弹,待锁定突起与锁定孔完全配合后,再进行动力传输。经 使用发现,这种驱动连接部件的动力传输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动力传输可靠性的驱动连接部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与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相配合的驱动 连接部件,该驱动连接部件包括了底座和沿该底座的轴向向外凸伸的驱动力接收部,所述 驱动力接收部包含有驱动力接收臂,所述驱动力接收臂具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支撑臂和沿 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并可绕自身的固定端在周向上发生弹性弯曲变形的悬臂,所述固定端 与所述支撑臂的外端连为一体,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形成有锁定突起,所述锁定突起上具有 驱动力接收面。本实用新型延长了驱动力接收臂的变形力臂,可增加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并使此 处尺寸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连接部件的显影剂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当中的驱动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驱动连接部件与成像装置的驱动部分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驱动连接部件与成像装置的驱动部分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连接部件的显影剂容器1,包括一个大致
3为圆柱状的瓶体7,瓶体7的颈部前端设有驱动连接部件3,瓶体7的前部设有用来保护驱 动连接部件3的瓶盖2,瓶盖2在使用时打开。在瓶体7的颈部设置有一个出粉口、一个用 来开启和关闭该出粉口的环状盖4和一个能够驱动环状盖4关闭出粉口的弹簧6,该环状盖 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碳粉外漏的密封海绵,侧壁设有一对滑槽,从而使出粉口盖4在外 力作用下打开及在外力失去时关闭出粉口。瓶体7内部设置有用于搅拌送粉的搅拌架。瓶 体7的后部有一个底座10和一个圆盖11。参见图2至图4,该驱动连接部件3由底座31和沿该底座31的轴向向外凸伸的驱 动力接收部32构成,驱动连接部件3通过其底座31密封地紧固连接于瓶体7颈部的前端, 从而使驱动连接部件3与瓶体7的颈部成为同轴的一个整体。所述驱动力接收部32包括 了两个呈反“7”字形的驱动力接收臂33、34,两个驱动力接收臂33、34关于驱动连接部件 3的轴线旋转对称,此外,在两个驱动力接收臂33、34的周向间隙中还设置有两根横截面呈 “V”字形的定位柱,用于在驱动连接部件3与成像装置的驱动部分5配合时提供定位。由于 两个驱动力接收臂33、34形状相互对称,现以其中一个驱动力接收臂33为例,对其结构进 行具体说明。该驱动力接收臂33包括了连接于底座31并沿轴向延伸的支撑臂331以及沿 周向延伸的悬臂332,该悬臂332的固定端与支撑臂331的外端连为一体,该悬臂332的自 由端形成有一个呈三角形的锁定突起333。沿轴线方向看,该悬臂332大致呈圆弧状。支撑 臂331连接于底座31的部分的宽度由外向里逐渐增大,增加了其接收来自于驱动部分5的 周向驱动力的承载能力。在驱动力接收部32与驱动部分5配合的过程中,支撑臂331具有 较强的刚度而基本不发生变形,而悬臂332则具有较好的挠度,它可以绕其固定端在圆周 方向发生弹性弯曲变形。悬臂332及其锁定突起333的前端形成有导入斜面334,该导入斜面334与驱动部 分5入口处的斜面53的配合,使得驱动力接收部32得以顺利地进入到驱动部分5内,进入 的过程中,悬臂332在圆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当锁定突起333进入驱动部分5的锁定孔51 中,然后悬臂332在其自身弹性作用下回弹并与锁定孔51完全配合。当驱动部分5绕逆时 针方向(从驱动连接部件3向驱动部分5看)从旋转时,锁定突起333的驱动力接收面339 抵靠在锁定肋54的配合面55上,使驱动连接部件3接收来自于驱动部分5的旋转驱动力。锁定突起333的后端形成有拉出斜面335,使得驱动连接部件3可以在沿轴向的外 力作用下从驱动部分5中分离。而悬臂332的后端也形成有倒角斜面336,以避免悬臂332 被驱动部分5入口处的圆环部分52的直角边挂住而难以使驱动连接部件3从驱动部分5 中拉脱。此外,悬臂332的后端还形成有一挡板337,此挡板337通过圆环部分52内侧面的 阻挡作用可防止悬臂332在与锁定孔51配合时向外变形过大而导致驱动连接部件3无法 被拉脱。该挡板337与支撑臂331之间设置有一缺口 338,其作用是增加悬臂332的挠度, 使悬臂332易于发生弹性变形以装入或松脱。以下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显影剂容器1被装入成像设备的显影剂容 器托架上,旋转成像设备的操作手柄,使显影剂容器托架带动显影剂容器1向成像设备的 内部运动,同时,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5朝向显影剂容器1运动。首先,驱动连接部件3上 的锁定突起333与驱动部分5中的圆环部分52形成接触。然后,继续使显影剂容器1与驱 动部分5相向运动,圆环部分52压迫锁定突起333,使得悬臂332以其固定端为中心绕周向 弹性变形,从而使锁定突起333能够配合到驱动部分5中的锁定孔51中,锁定突起333的驱动力接收面339抵靠在驱动部分5的锁定肋54的配合面55上,使驱动连接部件3接收 来自于驱动部分5的旋转驱动力。与此同时,环状盖4被成像设备内部机构一端顶推,与显 影剂容器1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打开出粉口,显影剂容器1进入使用工况。显影剂容器1内 的显影剂耗尽时,只需将显影剂容器1稍微用力向外抽出,即可实现驱动连接部件3与驱动 部分5的分离。 权利要求一种驱动连接部件,可与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相配合,该驱动连接部件包括了底座和沿该底座的轴向向外凸伸的驱动力接收部,该驱动力接收部包含有驱动力接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臂具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支撑臂和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并可绕自身的固定端在周向上发生弹性弯曲变形的悬臂,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外端连为一体,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形成有锁定突起,所述锁定突起上具有驱动力接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臂有两个,所述 两个驱动力接收臂关于所述底座的轴线旋转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臂呈反“7”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力接收臂的周向 间隙中还设置有两根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呈“V”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连接于 所述底座的部分的宽度由外向里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及其锁定 突起的前端形成有与所述驱动部分入口处的斜面相配合的导入斜面,所述锁定突起的后端 形成有可使得该驱动连接部件在轴向外力作用下从所述驱动部分中分离的拉出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后端形成有倒角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后端形 成有一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具有一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与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相配合的驱动连接部件,该驱动连接部件包括了底座和沿该底座的轴向向外凸伸的驱动力接收部,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包含有驱动力接收臂,所述驱动力接收臂具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支撑臂和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延伸的悬臂,所述悬臂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臂的外端连为一体,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形成有锁定突起,所述锁定突起上具有驱动力接收面;所述悬臂具有可绕其固定端在周向上发生弹性弯曲变形的挠度。本实用新型延长了驱动力接收臂的变形力臂,可增加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并使此处尺寸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1662686SQ20102012203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林龙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