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控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88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区域可控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区域可控背光源,属于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液晶面板中用于提供照明光的部件,区域可控背光源是指背光源的部分 发光区域可以根据显示的需要被单独控制为点亮或熄灭的一种背光源。现有区域可控背光源主要采用侧入式和直下式这两种方式实现。其中,侧入式 区域背光源技术使用传统的导光板结构,将从侧面入射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发出的光引导到各个发光区域,形成区域面光源进行发光。由于导光板 体积厚重且组装困难,因此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背光模组中。而直下式区域可控背 光源中为每个发光区域分别配置LED面光源进行直下式照明,由于需要保持混光距离,因 此体积也比较大,仍然难以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背光源模组。另外,上述两种区域可控背光源还共同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每一个发光区域分别 位于液晶面板上的不同位置,并且在各个发光区域处分别配置有相应的LED灯,为了实现 区域控制,需要为各个发光区域分别配置驱动电路,以控制相应LED灯的点亮或熄灭。由于 这些发光区域在空间位置上相对独立分隔,所配置的驱动电路也需要与相应发光区域的位 置相适应,因此,这些驱动电路难以集中设置,造成电路设计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区域可控背光源,用以减小体积且便于电路设计。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区域可控背光源,其中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纤发光单元构成的光纤发光面板及至少一个照明灯,每个所述光纤 发光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发光部和导光部,所述发光部形成一个面状发光区域,所述导 光部延伸至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一侧边缘,所述导光部的端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照明 灯。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照明灯设置于灯条上,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光纤发光面板 的所述一侧边缘。可选地,所述发光部呈螺旋状盘布,形成所述面状发光区域。可选地,所述发光部为侧发光光纤,该侧发光光纤的内部材料中布设有扩散粒子。可选地,所述导光部的端面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照明灯发出的光耦合至所述导光 部的光锥。可选地,每个所述光纤发光单元中的导光部的端面处设置有多个所述照明灯。可选地,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底面还进一步设置有反射膜。可选地,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顶面还设置有扩散膜。可选地,所述扩散膜的顶面还设置有棱镜膜。可选地,所述照明灯为发光二极管。[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由于采用光纤发光面板进行发光,体积小、结构 轻薄,因此可以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背光源模组;并且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导光部12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发光部1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区 域可控背光源至少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纤发光单元构成的光纤发光面板10及至少一个照 明灯20,每个所述光纤发光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发光部11和导光部12,所述发光部11 形成一个面状发光区域,所述导光部12延伸至所述光纤发光面板10的一侧边缘,所述导光 部12的端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照明灯20。其中,所述照明灯20可以设置于灯条21上,该灯条21设置于所述光纤发光面板 10的所述一侧边缘。通过将照明灯20设置于灯条21上,有利于方便照明灯20的安装。以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照明灯20设置在所述导光部12的端面处,具体地,该照明灯20可以 为发光二极管,用于向导光部12内射入照明光。为了将所述照明灯20发出的光耦合至所 述导光部12,还可以在所述导光部12的端面上连接光锥13。如图所示,由于光锥13外壁 材料的折射率高于内部材料的折射率,因此,由照明灯20发出的光进入光锥13后基于全反 射原理传输进入导光部12,以实现光耦合;该导光部12具体可以为导光光纤,其外壁材料 的折射率也高于内部材料的折射率,从而也能够基于全反射原理将光传导到发光部11。如图3所示,发光部11和导光部12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可以采用透明胶14等材 料粘合在一起。如前所述,导光部12将来自于照明灯20的光传导到发光部11,此后,光线 在发光部11内进行传输。其中,所述发光部11具体可以为侧发光光纤,以避免发光区域中 出现异常亮点。如前所述,光纤外壁材料的折射率通常高于内部材料的折射率,以便为全反射创造条件,但是,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光线从发光部11射出以实现光源的功能,该侧发光光纤 的内部材料中还布设有扩散粒子15。这些扩散粒子15的折射率与侧发光光纤内部材料的 折射率不同,例如可以为玻璃珠、气泡等。当发光部11内部的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扩散粒子 15上时,破坏了侧发光光纤原有的全反射条件,使光线射出发光部11外部,从而实现照明。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发光部11可以呈螺旋状盘布从而形成面状发光区域。至 少一个光纤发光单元均具有上述类似的结构,通过控制各个光纤发光单元对应的照明灯20 的点亮和熄灭来控制发光部11的点亮和熄灭,从而实现了区域可控的背光源。本实施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由于采用光纤发光面板进行发光,体积小、结构轻 薄,因此可以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背光源模组。另外,由于本实施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中设置导光部延伸至所述光纤发光面板 的一侧边缘,并将相应的照明灯设置于该边缘,因此,用于控制这些照明灯的驱动电路也可 以集中设置于该边缘附近,从而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 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纤发光单元中的导光 部12的端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照明灯20。本实施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通过为每个光纤发光单元中的导光部配置至少一 个照明灯,当进行区域控制时,可以通过点亮或熄灭部分照明灯来改变一个光纤发光单元 中的发光部的亮度,从而可以使区域背光分区更为精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功耗。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 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所示,该光纤发光面板10的底面还可以进一步设 置有反射膜50,用于将光纤发光面板10向底面发出的光反射回顶面,以提高光线的利用 率。另外,所述光纤发光面板10的顶面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扩散膜30,该扩散膜30用于 对光纤发光面板10发出的光进行扩散处理,使得由扩散膜30发出的光更加均勻,从而改善 画面品质。另外,所述扩散膜30的顶面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棱镜膜40,该棱镜膜40用于把由 扩散膜30发出的光向可视角范围内汇聚,从而增加光纤发光单元的可视范围内的亮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纤发光单元构成的光纤发 光面板及至少一个照明灯,每个所述光纤发光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发光部和导光部,所 述发光部形成一个面状发光区域,所述导光部延伸至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一侧边缘,所述 导光部的端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照明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照明灯设置于 灯条上,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所述一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呈螺旋状盘布,形 成所述面状发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为侧发光光纤,该 侧发光光纤的内部材料中布设有扩散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的端面上连接有 用于将所述照明灯发出的光耦合至所述导光部的光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纤发光单元中的 导光部的端面处设置有多个所述照明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底面还 进一步设置有反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顶面还 设置有扩散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的顶面还设置有 棱镜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所述的区域可控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为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区域可控背光源,其中包括由至少一个光纤发光单元构成的光纤发光面板及至少一个照明灯,每个所述光纤发光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发光部和导光部,所述发光部形成一个面状发光区域,所述导光部延伸至所述光纤发光面板的一侧边缘,所述导光部的端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照明灯。本实用新型所述区域可控背光源由于采用光纤发光面板进行发光,体积小、结构轻薄,因此可以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背光源模组;并且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844304SQ20102054338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6日
发明者尹大根, 王贺陶, 郑效盼, 陈吉, 高海阔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