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56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兼有上述功能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公知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处理包括在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过程,通过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对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使其可视像化的过程,通过转印装置将显影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使其载置图像的过程,通过定影装置使得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过程。上述定影装置上配置由对向辊或带或上述组合构成的定影回转体,夹入记录介质,施加热及压力,使得上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作为典型的定影装置一例,可以列举使用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在图1的定影装置140R1中,加热辊2内藏作为热源的加热器1,定影辊3表层设有橡胶层,定影带5架设在上述加热辊2和定影辊3上,通过弹性赋能,张力辊4使得定影带5具有张紧力,加压辊 6R与该定影带5相接,上述定影带5及加压辊6R起着作为定影回转体的功能,到达定影装置的转印有调色剂的记录介质7进入通过定影带5和加压辊6R相接形成的定影夹持部,在记录介质7通过定影夹持部的过程中,对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加压及加热,进行定影处理。对于这种型式的定影装置,提出过缩短从接通电源到可实行形成图像状态的等待时间、也大幅度减少待机时消耗电力的定影装置,并且得到了实用化。其作为薄膜加热方式 (请求定影方式)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140R2中, 作为发热体的陶瓷加热器13通过支架11保持在撑条12,在陶瓷加热器13和加压辊6R之间夹持耐热性薄膜(定影薄膜)14,形成定影夹持部,将形成载置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导入该定影夹持部的薄膜14和加压辊6R之间,通过和薄膜14 一起夹持运送,将陶瓷加热器的热量通过薄膜给与记录介质,同时通过定影夹持部的加压力,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热压定影在记录介质表面。这种薄膜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作为陶瓷加热器及薄膜,可以使用低热容量部件构成请求型装置,并且,可以仅仅在图像形成装置实行形成图像时,对作为热源的陶瓷加热器通电,使其成为发热到所定的定影温度的状态,实现快速开始性,待机时也能实现节省电力。但是,在薄膜加热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在耐久性以及起着作为定影带功能的定影薄膜的温度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即,因固定的作为热源的陶瓷加热器和定影薄膜内面产生滑擦,耐磨耗性不充分,若长时间运转,则反复摩擦的面变粗糙,摩擦阻力增大,产生定影薄膜的带移动成为不稳定,或定影装置的驱动转矩增大等现象。其结果,产生记录介质的运送打滑,发生图像偏移,或关于驱动齿轮的应力增大,最坏场合,产生引起齿轮破损的不良状态。又,仅仅在定影夹持部局部加热薄的定影薄膜,因此,当回转的薄膜回到夹持部入口时,薄膜成为最冷状态,尤其,若高速回转,则存在易发生定影不良的问题。
作为解决回转移动的薄膜内面和固定部件即加热器之间的滑动性问题的结构,可以列举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其包括表面弹性变形且回转的加热定影辊,在与该加热定影辊接触状态下可移动的环形带,以及加压垫,该加压垫非回转地配置在该环形带的内侧, 使得上述环形带与上述加热定影辊压接,上述加压垫使得上述加热定影辊表面弹性变形, 通过上述环形带在上述加热定影辊和上述加压垫之间形成带夹持部。并且,在上述加压垫的表层,使用浸渗PTFE(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片材(PTFE浸渗玻璃纤维布)作为低摩擦片材(片材状滑动材料),由此,提高滑动性。但是,在这种加压带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即使在使得润滑剂处于推压垫和环形带之间的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因加热定影辊热容量大, 升温迟,存在加热时间长的问题。于是,本发明人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环状带或薄膜状的定影部件,朝所定方向移动,加热并熔融调色剂像,且该定影部件具有可挠性;加热部件,对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形成,固定配置为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由热源通过隔热材加热定影部件;加压部件,与定影部件压接,形成运送记录介质的定影夹持部。更好的是,除了加热部件,另外设置相接部件,与加压部件形成定影夹持部,确保充分宽的定影夹持部。但是,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结构中,受加压部件推压的作为夹持部形成部件的相接部件在带定影部件的轴线方向挠曲,有时在相接部件挠曲同时,会引起金属制加热部件 (例如金属管)挠曲,尤其,在夹持部形成部件的挠曲量易变大,轴线方向中央区域难以挠曲,成为凸状场合,若产生挠曲,则存在带定影部件内面和金属制加热部件之间的间隙越在轴线方向端部越大的问题。若带定影部件内面和金属制加热部件之间的间隙过大,则妨害热传导,因此,若间隙成为所定程度以上,则带定影部件的温度难以上升,加热时间变迟,不能确保定影性(课题1)。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上述问题。图4是从截面看作为本发明基础的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定影装置140,图6是从上方看该定影装置140。加压辊6通过薄膜状薄的带定影部件 31推压在夹持部形成部件32。此时,因加压辊6的推压力,夹持部形成部件32和支承体 33—起挠曲,在挠曲量大的轴线方向中央区域有时不能得到所定的夹持宽度。于是,为了在中央区域确保夹持部宽度也达到所定宽度,如图7所示,考虑将夹持部形成部件32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设为凸的形状,例如,图7(b)的标号32A所示。在图7(b)中,标号32B表示夹持部形成部件32的端部。通过将其设为这种形状,中央区域设有凸出高度,以便消除某种大小的挠曲量,即使因加压体推压,支承体挠曲,形成定影夹持部的面也能平坦化,能得到所定的夹持部宽度。即,中央设为凸的肋形状的夹持部形成部件32如图8所示,在加压辊6没有加压状态下,在端部区域,成为与作为加热部件的金属管34R稍稍离开的状态, 通过施加推压力,如图9所示,在形成定影夹持部的面保持平坦的状态下,与支承体33 —起挠曲。通过这种结构,理应能使得轴线方向中央区域和端部区域的定影夹持部宽度成为所定宽度,能在所定温度下得到良好的定影性。但是,此时,存在朝着带定影部件31的端部方向,带内面和金属管34R之间的间隙变大的问题。图10表示带定影部件31的端部位置的截面。卤素加热器35加热金属管34R,将热量传递到带定影部件31,进行加热,在上述结构的专利文献4记载的定影中,若带内面和金属管34R之间的间隙变得过大,则热量传递受到阻害,带定影部件31的温度不能上升到所希望的温度。即,在带定影部件31的两端部发生定影不良。图11表示从上方看这种状态的图。夹持部形成部件32的中央设为凸状,在夹持部形成面被加压的状态下成为平坦化。此时,夹持部形成部件32和支承体33 —起与金属管34R—体化,产生变形(挠曲)。图示表示因该作用金属管34R沿着轴线方向挠曲状态。 但是,带定影部件31周长在中央和端部相同,因此,在金属管34R挠曲的中央区域成为合适的间隙,与此相反,在端部,在形成夹持部的对向侧,间隙变大,产生上述问题(课题1详细说明)。又,仅仅带内面和金属管34R的中央区域接近场合,产生在端部方向润滑剂积存问题。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定影装置结构中,将金属管和带内面的间隙设定为小,施加到管和带之间的润滑脂等的润滑剂沿着周向循环,防止夹持部形成部件磨耗,并且,减轻带回转时的负荷。但是,如图10所示,若间隙异常大,则润滑剂不能依靠粘性随着带回转而循环, 在那里发生润滑脂积存。若润滑剂循环受到阻害,则夹持部形成部件磨耗,其结果,定影单元耐久性劣化(课题幻。又,中央的润滑脂被挤向端部侧,因此,产生从带端部泄漏润滑脂的不良状况(课题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440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力6四0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21398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34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各课题的技术手段、消除上述各不良状态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定影装置,用于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环形带状定影部件,朝所定回转方向移动;加热部件,设置在由上述定影部件形成的环内侧,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加热该定影部件;夹持部形成部件,设置在由上述定影部件形成的环内侧,且由上述加热部件支承, 包括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设在夹持部形成部件中央的增厚的中央凸部,向着加热部件凸出;以及加压部件,通过定影部件对夹持部形成部件加压,以便在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形成使得载置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通过的定影夹持部;所述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加热部件具有与上述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凸部相对应的锥形状,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加热部件从增大直径的端部向着缩小直径的中央形成锥形状。(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系对金属薄板进行加工,制作成筒状体;所述加热部件包括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设置在加热部件中央的中央部,以及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设置在加热部件端部的端部;
加热部件的直径从端部向着中央部减少。(3)在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凸部具有足够的高度,足以抵消夹持部形成部件因受到加压部件施加的压力引起的弯曲,并且,加热部件的端部的直径和加热部件的中央部的直径之间的差异与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凸部的高度相等,以便使得上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和上述加热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沿着定影部件的轴线方向大致相同。(4)在上述技术方案( 或C3)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的筒状金属薄板能弹性变形,以便形成锥形状,使得加热部件的端部的直径比加热部件的中央部的直径大。(5)在上述技术方案(1)-03)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支承部件,设置在由定影部件形成的环内侧,支承加热部件,该支承部件包括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延伸的槽,具有锥形状,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槽的端部直径比槽的中央部直径大;加热部件包括凹部,其起着定影夹持部的作用,收纳夹持部形成部件,凹部嵌入支承部件的槽中。(6)在上述技术方案(1)-03)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凸缘,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设置在加热部件的端部,该凸缘包括嵌入加热部件的锥形状部,以便保持加热部件的锥形状。(7)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技术方案(1)-(6)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按照本发明,能避免作为定影部件的环形带的内面和筒状加热部件的间隙向着端部变大而引起从加热部件向环形带的热传导产生障害导致发生定影不良。上述间隙成为将加热部件的热向环形带传递时的热阻,加压部件推压夹持部形成部件形成定影夹持部时, 通过本发明结构,能避免伴随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变形引起沿着轴线方向在端部的间隙比中央部大很多,确保良好的热传导,能实现良好的定影。按照本发明的结构,热传导在轴线方向中央部和端部相等,不会发生热分布不勻,当润滑剂存在于上述间隙场合,润滑剂在上述间隙中良好地润滑,因其作用,伴随带回转,润滑剂时常供给夹持部形成部件,能得到良好的耐久性,也能抑制润滑剂泄漏。


图1是表示以往的带定影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公知的请求式定影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关于加压回转体和定影回转体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与图4对应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平面图。图7是用于专利文献4记载的定影装置的使得轴线方向中央区域厚的夹持部形成部件,其中,(a)表示截面,(b)表示侧面。
图8是用于说明专刹文献4记载的定影装置的课题的图,表示推压前的加压辊和夹持部形成部件、金属管的关系(省略带),其中,(a)表示截面,(b)表示平面。图9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4记载的定影装置的课题的图,表示推压时的加压辊和夹持部形成部件、金属管的关系(省略带),其中,(a)表示截面,(b)表示平面。图10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4记载的定影装置的课题的图,表示推压时的带端面位置的截面。图11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4记载的定影装置的课题的图,表示推压时的加压辊和夹持部形成部件、金属管、定影带的关系,其中,(a)表示截面,(b)表示平面。图12是包含构成本发明特征部分的中央锥形的金属管的部分(省略带)推压前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截面,(b)表示平面。图13是包含构成本发明特征部分的中央锥形的金属管的部分推压时的示意图, 其中,(a)表示截面,(b)表示平面。图14是表示中央锥形的金属管的调制方法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中央锥形的金属管的调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整体机构与以往基本相同,在感光体周围,设有对于形成图像必要的装置,例如,设有充电手段,曝光手段,显影手段等,若是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容易地理解整体构成及动作。若简单说明结构,则在图3中,图像形成装置900在其内部大致中央配置右侧朝下的架设在多个辊上的中间转印带100,驱动其沿着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在中间转印带100的下方,沿着中间转印带100的带面,排列着处理卡盒(除了色不同,其他结构相同),上述处理卡盒分别具有感光体110a,110b,110c, IlOd,配置为与中间转印带100下侧的面接触。在感光体110a,110b, 110c, IlOd的周围,设有专用的充电辊以及清洁单元。并且,与处理卡盒相对应,附设分别使用不同调色剂色的显影单元。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00上方的调色剂补给用调色剂瓶160a,160b, 160c, 160d分别充填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调色剂,从那里经过没有图示的运送路径,向各色显影单元补给所定的补给量。又,在处理卡盒下方,安装写入单元190。写入单元190由按各色准备的激光二极管(LD)方式的四个光源,用六面的多面镜及多面镜电机构成的一组多面镜扫描器,配置在各光源的光路的fθ透镜、长圆筒形透镜等的透镜及反光镜构成。从激光二极管射出的激光通过多面镜扫描器偏转扫描,照射在感光体110a,110b,110c, IlOd上。在与各感光体110a,110b, 110c, IlOd对向位置,分别配置一次转印辊130a,130b, 130c, 130d,感光体 110a, 110b, 110c, IlOd和一次转印辊 130a, 130b, 130c, 130d夹着中间转印带100,将形成在感光体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00上。一次转印辊130a, 130b,130c, 130d与没有图示的电源连接,对一次转印辊施加所定电压。在中间转印带100的一方端部由架设辊支承部分的外侧,压接二次转印辊150。二次转印辊与没有图示的电源连接,对该二次转印辊施加所定电压。二次转印辊150和中间转印带100的接触部为二次转印部,中间转印带100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纸上。在中间转印带100的另一方端部由架设辊支承部分的外侧,设有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120,用于清洁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00的表面。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设有供纸单元180,载置纸,向着二次转印部输送纸。在二次转印部上方,设有与本发明特别有关的定影装置140,将纸上的调色剂像半永久地定影在纸上。图4是抽出该定影装置140的加压回转体和定影回转体的部分详细表示的截面图,图5是其立体图,在图4和图5中,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6通过定影带31 与夹持部形成部件32相接。金属管34接近定影带31的带内周面固定设置,定影带31配置为与上述金属管34滑擦(金属管外径和定影带31内径相差例如Imm以下),夹持部形成部件32通过用于确保加热效率的隔热材36,保持在金属管34,保持夹持部形成部件32的金属管34的一部分支承在固定设置的支承体33上。较好的是,在金属管34和定影带31 之间,涂布硅油或氟润滑脂等润滑剂,使得金属管34和定影带31即使滑接也能减轻定影带 31磨耗。对铝、铁、不锈钢等薄金属板(在本例中为SUQ弯曲加工形成的金属管34,如图6 所示,其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凸缘41固定支承在定影装置140的侧板40。图示金属管34 的截面为圆形,但是,也可以是椭圆、多角形、或其他截面形状(不管哪种场合都应该理解为筒状),在金属管34的周面也可以设有缝隙。在夹持部形成部件32和定影带31之间也可以存在网状润滑片材37。由内藏在金属管34的卤素加热器35加热金属管34,且通过金属管34加热定影带31,使用热敏元件38进行温度调整。使得金属管34升温的热源并不局限于卤素加热器,也可以是IH,电阻发热体,石墨加热器等。在图4及图5中,定影夹持部形成凹形状,但是,也可以是平坦形状或其他形状。但是,定影夹持部形状设为凹形状,纸前端的排出方向靠近加压辊,伴随提高分离性、抑制发生堵塞的效果。定影带31是具有可挠性的薄型环状带,系在用镍或SUS等金属材料或聚酰亚胺等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材上,顺序叠合硅酮橡胶那样的弹性层,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或PTFE(聚四氟乙烯)的脱模层,其整体厚度设定为Imm以下。弹性层并非必须,若没有这种弹性层,热容量变小,虽然能提高定影性,但当压塌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时,带表面的微妙的凹凸转印在图像上,在图像实心部会产生残留柚子表皮状痕迹的不良状况,为了改善上述现象,较好的是,将硅酮橡胶层设为IOOym以上的厚度。加压辊6系在中空结构的金属辊上与定影带一样(虽然厚度不同)形成硅酮橡胶层,为了得到脱模性,在表面设置脱模层(PFA或PTFE层)。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机等驱动源通过齿轮,将驱动力传递到加压辊6使其回转,由于在定影夹持部推压,带动定影带 31回转。又,通过弹簧等将加压辊6朝着定影带侧推压,压塌橡胶层使其变形,具有所定的夹持宽度。加压辊6也可以是实心辊,但中空辊热容量小,很台适。又,也可以在加压辊6 设置商素加热器等加热源。硅酮橡胶层可以是实心橡胶,但是,在加压辊内部没有加热器场合,也可以使用海绵橡胶。海绵橡胶隔热性高,定影带热难以逸失,更理想。支承体33固定设置在金属管34内部,支承夹持部形成部件32,该支承体33的宽度方向长度形成为至少与夹持部形成部件32、金属管34相同,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固定支承在定影装置140的侧板40,为了防止卤素加热器35加热,可以在支承体33表面进行隔热处理或施以镜面处理,抑制能量消耗,使得加热器的辐射热等也用于加热金属管34。图12和图13表示本发明最大特征。图12系取除定影带31、隔热材、卤素加热器等,表示推压前状态,图13表示加上定影带31,表示推压后状态,各图的(a)表示侧面,各图的(b)表示从上方看的状态。金属管34的厚度为0.1-0. 2mm,金属管34和定影带31的内周的间隙最大为0.5mm。在本实施例中,定影带31的内径设为Φ30πιπι。此时,如图13所示,夹持部形成部件32的中央区域为相对端部具有0. 6mm肋高的凸形状,当通过加压辊6 施加推压负荷场合,使得定影夹持部的形成面成为平坦。使用这种夹持部形成部件32,对夹持部形成部件32施加推压负荷时,在定影带31 的轴线方向中央区域,与金属管34之间具有0. 5mm的间隙。在以往的直线形状的金属管构成中,端部间隙扩展为1. 1mm,产生加热不足问题。如图12所示,通过使得金属管34的端部 34B的截面形状比金属管34的中央部34A大,即,金属管34向着端部,使得直径增加,通过这种结构,能确认具有改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端部的直径与中央区域相比大0.6mm。通过这种结构,推压时金属管端部与定影带31的间隙缩小0. 6mm,中央和端部的间隙能大致相同。实现上述结构时,为了在组装状态下使得金属管34的端部外径大,可以通过将零件单品形状加工成锥形状实现,在本发明涉及的构成的定影装置中,用0. Imm左右的薄金属形成加热部件,因此,加工后具有回弹力,不容易精度良好地加工成锥形状。又,回弹量具有偏差,因此,若欲提高精度,零件成品率低,结果,成本上升。于是,作为另一种形成方法,提出以下方法从平坦薄板进行弯曲加工,使其成为圆筒状,得到以往那样的不设置锥形状、直线的圆筒状金属管,使得金属管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用的凹部34H向着端部变大,弹性变形,进行组装,形成锥形状。具体地说,当将金属管弯曲加工成圆筒状场合,通过利用朝着回复到平坦薄板方向所产生的弹性力,形成锥形状。作为一例,如图14所示,沿着长度方向,将支承体33的槽33r加工为锥形状,即,槽33r的中央部33rA比端部33rB狭小,使得金属管34的开口凹部34H形状仿照该槽,通过拧紧螺钉等进行组装,实现金属管34的锥形状。或者如图15所示,将伴随锥形状45A的凸缘部件45插入金属管34的端部34B,根据其插入量,使其追随锥形状大小,也能任意进行调整,扩展金属管34的端部外径。图示为了简单化,表示凸缘部件45较短,但是,为了在推压时实现一定的夹持部宽度,与金属管34 长度相比,当然需要具有合适的长度。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140),用于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包括 具有可挠性的环形带状定影部件(31),朝所定回转方向移动;加热部件(34),设置在由上述定影部件(31)形成的环内侧,与定影部件(31)的内周面对向,加热该定影部件(31);夹持部形成部件(32),设置在由上述定影部件(31)形成的环内侧,且由上述加热部件 (34)支承,包括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设在夹持部形成部件(3 中央的增厚的中央凸部(32A),向着加热部件(34)凸出;以及加压部件(6),通过定影部件(31)对夹持部形成部件(3 加压,以便在定影部件(31) 和加压部件(6)之间形成使得载置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通过的定影夹持部(N); 所述定影装置(140)的特征在于加热部件(34)具有与上述夹持部形成部件(3 的凸部(32A)相对应的锥形状,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加热部件(34)从增大直径的端部向着缩小直径的中央形成锥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140),其特征在于 加热部件(34)系对金属薄板进行加工,制作成筒状体;所述加热部件(34)包括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设置在加热部件(34)中央的中央部(34A),以及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设置在加热部件(34)端部的端部(34B); 加热部件(34)的直径从端部(34B)向着中央部(34A)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140),其特征在于夹持部形成部件(3 的凸部(32A)具有足够的高度,足以抵消夹持部形成部件(32) 因受到加压部件(6)施加的压力引起的弯曲,并且,加热部件(34)的端部(34B)的直径和加热部件(34)的中央部(34A)的直径之间的差异与夹持部形成部件(32)的凸部(32A)的高度相等,以便使得上述定影部件(31)的内周面和上述加热部件(34)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线方向大致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影装置(140),其特征在于加热部件(34)的筒状金属薄板能弹性变形,以便形成锥形状,使得加热部件(34)的端部(34B)的直径比加热部件(34)的中央部(34A)的直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14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支承部件(33),设置在由定影部件(31)形成的环内侧,支承加热部件 (34),该支承部件(3 包括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延伸的槽(33r),具有锥形状,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槽(33r)的端部(33rB)直径比槽(33r)的中央部(33rA)直径大;加热部件(34)包括凹部(34H),其起着定影夹持部(N)的作用,收纳夹持部形成部件 (32),凹部(34H)嵌入支承部件(33)的槽(33r)中。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14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凸缘(45),沿着定影部件(31)的轴向,设置在加热部件(34)的端部,该凸缘0 包括嵌入加热部件(34)的锥形状部G5A),以便保持加热部件(34)的锥形状。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900),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1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包括环形带状定影部件;加热部件,设置在由定影部件形成的环内侧,与定影部件的内周面对向,加热该定影部件;夹持部形成部件,设置在由定影部件形成的环内侧,且由加热部件支承,包括设在中央的增厚的中央凸部,向着加热部件凸出;以及加压部件,通过定影部件对夹持部形成部件加压,在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加热部件具有与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凸部相对应的锥形状,沿着定影部件的轴向,加热部件从增大直径的端部向着缩小直径的中央形成锥形状。能避免定影部件的内面和筒状加热部件的间隙向着端部变大而引起从加热部件向环形带的热传导产生障害导致定影不良。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163032SQ2011100273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5日
发明者进士晃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