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容器、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容器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7935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剂容器、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容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剂容器、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容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现有的使用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消耗的显影剂的容器和用于存储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回收的显影剂的容器。这些显影剂容器通常构造为是可移除且可更换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134452描述了与包括显影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有关的技术。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134452 (
,
、图22、图23)说明了如下一种结构当已经安装了色调剂盒(Ky至Kk中的一个)时,用于打开/闭合色调剂盒的色调剂供给端口 123的供给端口闸板141的前端在布置在主体上的弹性臂86的前端处与翼片形前接合部分87接合,由此限制供给端口闸板141的移动。借助于专利文献1 中说明的技术,当拉出色调剂盒(Ky至Kk中的一个)时,从色调剂盒向下突出的臂开口突出部139接触从弹性臂86向上突出的臂开口接合部分88。因此,弹性臂86弹性变形,并且前接合部分87与供给端口闸板141分离,以使供给端口闸板141变得可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当开闭部件打开和闭合时泄漏到所述开闭部件和装置之间的间隙中的显影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显影剂容器,包括收容部分,其能够在其中收容显影剂,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 ;开闭部件,其由所述收容部分支撑为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和在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被接合部分,其沿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收容部分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装置上的方向,当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所述装置中时,所述被接合部分通过与所述装置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被接合部分包括沿着所述安装方向以规律的节距设置的凸出部和凹入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对应于形成在所述接合部分上的凹入部和凸出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被接合部分能够与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的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以规律的节距设置的凸出部和凹入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偏移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被布置为沿所述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偏移的凸出部和凹入部,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以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的节距相同的节距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收容部分包括分离接触部分,所述分离接触部分对应于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上的分离被接触部分,当所述收容部分沿着移除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开闭部件朝向所述闭合位置移动时, 所述分离接触部分通过与所述分离被接触部分接触而沿着远离所述被接合部分的方向移动所述接合部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被接合部分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朝向所述开闭部件一侧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包括下游表面和上游表面,所述下游表面沿所述安装方向处于下游侧,所述上游表面沿所述安装方向处于上游侧,所述下游表面沿着朝向下游并远离所述接合部分向的方向延伸, 所述上游表面沿着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或者沿着朝向下游并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延伸。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及显影剂容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包括旋转的图像保持部件;显影装置,其对已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形成可见图像;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所述表面转印到介质上;以及定影装置,其对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进行定影;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收容部分,其能够在其中收容显影剂,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 ;开闭部件,其由所述收容部分支撑为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和在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被接合部分,其沿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收容部分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方向,当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时,所述被接合部分通过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接合部分移动限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附近从而面向所述开闭部件的侧部,所述接合部分移动限制部分对所述接合部分沿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安装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基于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位置对准件,其设置为与所述开闭部件的相对侧表面对应,所述相对侧表面与设置有所述被接合部分的侧表面相对,当安装了所述显影剂容器时,所述位置对准件通过与所述相对侧表面接触而使所述开闭部件的位置对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一种显影剂容器控制方法,包括将显影剂收容在收容部分中,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 ;将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装置中;当将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到所述装置中时,将开闭部件从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移动至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所述开闭部件受到所述收容部分的支撑;以及当将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到所述装置中时,通过将被接合部分与所述装置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所述被接合部分沿着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到所述装置上的安装方向而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借助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六方面和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与没有在侧表面上设置被接合部分的情况相比,减少了在打开和闭合开闭部件时泄漏到开闭部件和装置之间的间隙中的显影剂。借助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凸出部和凹入部与凹入部和凸出部接合,从而防止了脱离。
借助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被接合部分能够与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中任意一个接合,从而与仅设置一个接合部分的情况相比,进一步减少了显影剂的泄漏。借助于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收容部分沿着移除方向移动时,解除了对开闭部件的移动的限制。借助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当收容部分沿着安装方向移动时,即使被接合部分与接合部分接触,被接合部分也能够沿着安装方向移动,并且当收容部分沿着移除方向移动时,防止被接合部分与接合部分脱离。借助于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与不设置接合部分移动限制部分的情况相比,抑制了接合部分的偏移和开闭部件的偏移。借助于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与不设置位置对准件的情况相比,抑制了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之间的不充分接合。


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视图;图3示出了当前盖打开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图4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的透视图;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图5A示出了透视图,并且图5B示出了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6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的平面图;图7A至7C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图7A示出了内闸板锁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图7B示出了内闸板锁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并且图7C示出了内闸板锁的接合齿的放大视图;图8示出了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9示出了在外闸板处于打开位置且内闸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10示出了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11示出了在已从图10中所示的状态移除内闸板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12A和12B示出了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已移除的状态下的色调剂盒,图12A示出了左前仰视透视图,并且图12B示出了右后仰视透视图;图13A和1 示出了形成在色调剂盒中的连接孔,图13A示出了左前仰视透视图, 并且图1 示出了右后仰视透视图;图14A至14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孔部分的剖视图,图14A示出了沿着图8中的线XIVA-XIVA截取的剖视图,图14B示出了沿着图9中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并且图14C示出了已从图14A中所示的状态移除内闸板的状态;
图15A至15G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图15A示出了透视图,图 15B示出了沿图15A中的箭头XVB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C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C 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D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D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E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E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F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F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并且图15G示出了沿图15F中的箭头XVG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6A和16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16A示出了俯视透视图, 并且图16B示出了沿图16A中的箭头XVIB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A至17H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17A示出了后仰视透视图,图17B示出了前俯视透视图,图17C示出了沿图17B中的箭头XVIIC的方向看到的视图, 图17D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D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E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E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F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F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 17G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G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并且图17H示出了沿图17G中的箭头XVIIH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8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的外开闭突起部、板簧部分和外锁槽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9A和19B示出了安装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的步骤,图19A示出了在将色调剂盒插入到盒保持器中之前的状态,并且图19B示出了色调剂盒已经从图 19A中所示的状态向后插入到盒保持器中并且外开闭突起部已经到达螺旋形槽的前端的状态;图20A和20B示出了安装色调剂盒的随后步骤,图20A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19A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外闸板部分打开的状态,并且图20B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0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解锁突起部接触滑动件突起部的前侧的状态;图21A至21D示出了安装色调剂盒的随后步骤,图21A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0B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解锁突起部向左推动滑动件突起部的状态,图21B示出了图21A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21C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1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内闸板锁位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状态,并且图21D示出了图21C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22A至22D示出了安装色调剂盒的随后步骤,图22A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1C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解锁突起部已移动到滑动件突起部后方的位置的状态, 图22B示出了图22A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22C示出了色调剂盒已从图22k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安装已经完成的状态,并且图22D示出了图22C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23A至23C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23A示出了外闸板已从图18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的状态,并且图2 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3A中所示的状态倾斜的状态,并且图23C示出了倾斜之前和之后的板簧部分;图24A和24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24A示出了外闸板从图 23B中所示的状态解锁的状态,并且图24B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4A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的状态;图25A和25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图25A示出了外闸板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的状态,并且图25B示出了外闸板从图 25A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间板闭合位置进一步移动并且推压突起部已经开始接触被推压突起部的状态;图26A和26B示出了继图25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26A示出了外闸板已经从图 25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间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推压突起部已经推动被推压突起部的状态,并且图26B示出了外闸板已经从图2队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推动突起部已经过被推压突起部的位置的状态;图27示出了继图26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其中外闸板已经从图26B中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图28A至28C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图28A示出了外闸板正在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的状态,图28B示出了外闸板已经从图28k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前导轨开始接触外锁片的状态, 并且图28C示出了前导轨的后端表面由外锁片引导并且外闸板正在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的状态;图^A和29B示出了继图^C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29A示出了板簧部分开始接触弹簧接触突起部的状态,并且图29B示出了外闸板已经从图^A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进一步移动并且恰在外锁槽与外锁片接合之前的状态;图30A和30B示出了继图29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30A示出了外闸板已经从图^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外锁槽与外锁片接合的状态,并且图30B示出了沿箭头XXXB的方向看到的图30A的视图;图3IA和3IB示出了继图30A和图30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3IA示出了外闸板已经到达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并且图31B示出了从箭头XXXIB的方向看到的图31A 的视图;图32A和32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对错误装配的防止措施,图32A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已被错误装配的状态,并且图32B示出了设置有错误装配防止部件的构造;图33A至33C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图33A示出了透视图, 图3 示出了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彼此分离的状态,并且图33C示出了沿箭头 XXXIIIC的方向看到的图33A的视图;图34A和34B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图34A示出了平面图,并且图34B示出了沿着图34A中的线XXXIVB-XXXIVB截取的剖视图;图35A至35D示出了在内闸板锁移动的同时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的状态,图35A示出了上锁部与内闸板的锁定部分接合的状态,图35B示出了下锁部与内闸板的锁定部分接合的状态,图35C示出了内闸板锁正在朝向解锁位置移动的状态,并且图35D 示出了内闸板锁已移动到解锁位置的状态;以及图36A至36C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移除限制部,图36A示出了未安装内闸板的状态,图36B示出了安装了内闸板的状态,并且图36C示出了图36A中的移除限制部件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易于理解,将图中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分别定义为X轴方向、Y 轴方向和Z轴方向。由箭头X、-X、Y、-Y、Z和-Z表示的方向将分别称为前方、后方、右方、 左方、上方和下方,或者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在各图中,内部带有点的小圆圈表示从图面的后侧指向前侧的箭头,并且内部带有叉的小圆圈表示从图面的前侧指向后侧的箭头。为了易于理解,对于下面的说明不是必需的部件未示于图中。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参考图1,用作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实例的打印机U在其下侧前部中包括用作介质收容部分实例的供纸托盘TR1。用作记录介质实例的记录纸张S放置在供纸托盘TRl上。在打印机U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作输出部分实例的输出托盘TI h,已经记录有图像的纸张S输出到所述输出部分上。在打印机U的右前部中形成有用作开闭部分实例的前盖Ula,在对收容有显影剂的色调剂盒TC进行操作时打开和闭合所述开闭部分。 色调剂盒TC用作如下面将说明的可移除部件的实例以及显影剂容器的实例。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视图。参考图2,打印机U包括打印机主体Ul,打印机主体Ul用作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实例以及装置的实例。打印机主体Ul包括控制器C,其用作控制单元的实例;图像处理器 GS,其由控制器C控制;激光驱动电路DL,其用作潜像形成电路的实例;以及电源E。电源E 向用作充电器实例的充电辊CR、用作显影部件实例的显影辊( 、用作转印部件实例的转印辊Tr等提供电压。图像处理器GS将从用作外部信息发送装置的实例的计算机输入的打印信息转换成用于形成潜像的图像信息,并且在预定定时将图像信息输出到激光驱动电路DL。激光驱动电路DL根据已输入到其中的输入图像信息将驱动信号输出到潜像形成装置LH。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潜像形成装置LH为LED头,其中用作潜像写入元件实例的LED沿左右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在打印机主体Ul的后部中,支撑有用作旋转的图像保持部件实例的感光体PR。在感光体ra的周围,沿感光体ra旋转的方向布置有用作充电器实例的充电辊cr、潜像形成装置LH、显影装置G、用作转印装置实例的转印辊Tr和用作用于图像保持部件的清洁器实例的感光体清洁器CL。参考图2,充电辊CR朝向且接触用作用于清洁充电辊CR表面的充电器清洁器实例的充电辊清洁器CRc。显影装置G包括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V。在显影剂容器V中布置有显影辊 Ga,其面向感光体冊;一对运送部件( 和Ge,其搅拌且传送显影剂;供给部件Gd,其将已由运送部件( 和Gc搅拌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 ;以及厚度控制部件Ge,其控制显影辊( 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厚度。用作供给部分实例的显影剂供给端口 Vl形成在显影剂容器V的上前表面中。用作显影剂供给通道实例的显影剂供给通道V3连接至显影剂供给端口 VI。用作显影剂运送部件实例的供给螺旋推运器V4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剂供给通道V3中。用作可拆除地安装有色调剂盒TC的安装部件实例的盒保持器KH连接至显影剂供给通道V3的前端,并且显影剂从色调剂盒TC供给到显影剂供给通道V3。因此,当供给螺旋推运器V4随着显影装置G 消耗显影剂而被驱动时,显影剂从色调剂盒TC供给到显影装置G。充电辊CR在充电区域Ql中对旋转的感光体ra的表面进行充电。利用由潜像形成装置LH发射的潜像形成光线在潜像形成区域Q2中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 在显影区域Q3中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形成用作可见图像实例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辊Tr在感光体I^R和转印辊Tr面向彼此的转印区域Q4中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用作介质实例的记录纸张S上。用作清洁部件实例的清洁刮板CB在用作清洁区域实例的清洁区域Q5 (其位于转印区域Q4的下游)中从感光体PR的表面去除残留色调剂,并且将残留色调剂回收到感光体清洁器CL中。用作飞散防止部件实例的薄膜密封件FS布置在感光体I3R朝向清洁刮板CB的一侧上,并且薄膜密封件FS防止已回收到感光体清洁器CL中的色调剂溢出到外部。参考图2,在打印机主体Ul的下部中,用作介质拾取部件实例的拾取辊Rp布置在供纸托盘TRl中。记录纸张S由拾取辊Rp拾取,并且由用作介质分离部件实例的分离辊Rs 逐张地分离。分离辊Rs包括阻滞辊和供纸辊。然后,记录纸张S被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H 传送并且在预定定时由配准辊Rr传送到转印区域Q4。用作定时控制部件实例的配准辊Rr 沿纸张传送方向布置在转印区域Q4的上游。由控制器C控制的电源E向转印辊Tr施加转印电压,并且转印辊Tr将色调剂图像从感光体I3R转印到正经过转印区域Q4的记录纸张S上。在色调剂图像被定影之前,在转印区域Q4中已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被传送到定影装置F。定影装置F包括用作定影部件实例的一对定影辊1 和Fp,并且所述一对定影辊冊和Fp在定影区域Q6中彼此挤压。在定影区域Q6中,所述一对定影辊1 和Fp 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已传送到定影装置F的记录纸张S上。已经形成有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S由用作介质引导部件实例的纸张引引导件SGl和SG2引导,并且由用作输出部件实例的输出辊Rl输出到打印机主体Ul的上表面上的输出托盘TI h。盒保持器KH的说明图3示出了当前盖打开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参考图1和图3,当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的前盖Ula从图1中所示的正常位置移动到图3中所示的操作位置时,用作显影剂容器实例的色调剂盒TC和用作用于支撑色调剂盒TC的容器支撑件实例的盒保持器KH暴露在外。参考图3,盒保持器KH由打印机主体Ul支撑,并且盒保持器KH包括用作前表面部件的实例的前板1。在前板1中形成供色调剂盒TC插入和移除的开口 la。图4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KH的透视图。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图5A示出了透视图,并且图5B示出了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6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的平面图。参考图4至图6,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KH包括筒状的保持器主体2, 保持器主体2从开口 Ia向后延伸并且用作支撑件主体的实例。保持器主体2包括布置在其下部中的半圆筒形下部加和形成在下部加上方的矩形筒状上部2b。在下部加和上部 2b的内侧形成内表面2c。用于外闸板的开闭槽的说明在内表面2c中形成用作第二开闭部件的开闭部分实例的开闭槽3。开闭槽3从保持器主体2的前端向后延伸。参考图6,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开闭槽3包括前槽部分 3a、螺旋形槽部分北和后槽部分3c。用作通道实例的前槽部分3a在色调剂盒TC插入和移除的方向上从开闭槽3的前端向后延伸。用作开闭接触部分实例的螺旋形槽部分北沿着内表面2c向左后方倾斜地延伸。用作第二通道实例的后槽部分3c从螺旋形槽部分北的上端向后延伸。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开闭槽3包括连接部分3d,前槽部分3a在所述连接部分3d处连接至螺旋形槽部分北。在连接部分3d中,远离螺旋形槽部分北的右槽内表面3e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用作突起部实例的隆起部: 形成在靠近螺旋形槽部分: 的左槽内表面3f上。隆起部池相对于由在图6中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虚线所表示的假想线 3g而从开口 Ia的位置向右突出。在图6中,用作存储介质读取器实例的CRUM读取器4支撑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持器主体2的左上端部上。供给端口的说明参考图5和图6,在保持器主体2的下部加的后端处,用作第一开口部分实例的供给端口部分6形成为从下部加的内表面2c突出。用作第一开口实例的供给端口 6a形成在供给端口部分6的中部中。供给端口 6a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显影剂供给通道V3 的上游端。用作第一开闭部件的止挡件实例的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形成在供给端口部分 6的前端处。用作第二开口引导部分实例的保持器侧引导件7形成在供给端口部分6的左侧和右侧上。保持器侧引导件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从高度大于供给端口部分6的高度的左右侧壁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向内延伸。用作第一开闭部件的保持部分实例的内闸板保持部分8形成在供给端口部分6的前部中。内闸板保持部分8的高度大于内表面2c的高度并且小于供给端口部分6的高度。 内闸板保持部分8包括引导肋部8a和凹槽Sb。用作摩擦减小部分实例的引导肋部8a形成在内闸板保持部分8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部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凹槽8b在引导肋部8a 的左侧和右侧上形成为向下凹陷。用作位置对准件实例的间隙减小壁9形成为从内闸板保持部分8的右端向上突
出ο在内闸板保持部分8的前端处,倾斜表面11形成为从内闸板保持部分8向内表面 2c倾斜。参考图6,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倾斜表面11形成为向左后方倾斜。倾斜表面 11的倾斜度对应于螺旋形槽部分北的倾斜度,以使操作员可以通过小的力来插入和移除色调剂盒TC。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倾斜表面11具有重叠区域11a,在所述重叠区域Ila 中,倾斜表面1 Ia的沿前后方向的前部与螺旋形槽部分: 的沿前后方向的后部的一部分重叠。用作接合部分移动限制部分实例的锁侧壁12形成为从内闸板保持部分8的左端向上延伸。用作接合部分的通道实例的锁通孔1 形成在锁侧壁12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部。
内闸板锁的说明图7A至图7C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图7A示出了内闸板锁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图7B示出了内闸板锁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并且图7C示出了内闸板锁的接合齿的放大视图。用作接合部分引导部分实例的锁引导件13在锁通孔1 的左侧上形成为向左延伸。参考图6至图7C,用作第一开闭部件的移动限制部件实例的内闸板锁14支撑在锁引导件13中。内闸板锁14包括用作移动限制部件的被引导部分实例的锁滑动件16,并且锁滑动件16由锁引导件13的内表面支撑为可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因此,内闸板锁14被支撑为可在用作移动限制位置实例的锁定位置和用作移动容许位置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内闸板锁14处于图7A中所示的锁定位置时,锁滑动件16的右端表面接触锁侧壁12的左表面, 并且因此内闸板锁14被锁定。移动容许位置位于如图7B所示的锁定位置的左方。用作接合部分实例的锁主体17形成在锁滑动件16的右端处。锁主体17向右延伸且能够通过锁通孔1 伸入到内间板保持部分8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锁主体17 构造为与锁通孔1 的内表面相接触且由所述内表面引导。凹入部17a和向右突出的凸出部17b以规则的节距形成在锁主体17的右端表面上,以使得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锁主体17的右端表面为锯齿形状。参考图7C,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凸出部17b具有前表面17c,前表面17c关于向后方向(色调剂盒TC的插入方向)形成在凸出部17b的上游侧。前表面17c朝向内闸板保持部分8的内部沿右后方向倾斜。凸出部17b具有后表面17d,后表面17d连接至前表面17c且形成在凸出部17b的下游侧。后表面17d沿左前方向倾斜。后表面17d相对于左右方向的角度小于前表面17c的角度。后表面17d可以沿左前方向倾斜或者可以与左右方向平行。参考图7A至图7C,用作分离接触部分的实例的滑动件突起部18形成为从锁滑动件16的左上表面向上突出。滑动件突起部18包括前引导表面18a、中引导表面18b和后引导表面18c。用作第一分离引导部分的实例的前引导表面18a沿右后方向倾斜。用作第二分离引导部分的实例的中引导表面18b从前引导表面18a的后端向后延伸。用作第三分离引导部分的实例的后引导表面18c沿左后方向从中引导表面18b的后端倾斜。在锁滑动件16的左端处,用作具有筒状形状的推动保持部分实例的弹簧保持部分19形成为向左延伸。用作分离推动部件的支撑部分实例的弹簧支撑部分21形成在下部加的下表面上。保持在弹簧保持部分19中的用作推动部件实例的卷簧22布置在弹簧支撑部分21和锁滑动件16的左表面之间。因此,锁滑动件16总是被向右推动,并且通过卷簧22的弹力朝向锁定位置推动内间板锁14。推动部件不限于卷簧22,并且可以使用诸如弹性橡胶等形成的任何推动部件。色调剂盒的说明图8示出了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9示出了在外闸板处于打开位置且内闸板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
图10示出了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11示出了在已从图10中所示的状态移除内闸板的状态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已移除的状态下的色调剂盒,图12A示出了左前仰视透视图,并且图12B示出了右后仰视透视图。参考图8至图12B,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包括用作容器主体实例的盒主体31。盒主体31具有与保持器主体2的内表面2c对应的筒状形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与保持器主体2类似,盒主体31包括半圆筒形的下壁部分31a、与下壁部分31a的上部一体形成的矩形筒状上壁部分31b、布置在后端处的板状后壁部分31c和布置在前端处的板状前壁部分31d。待供给到显影装置G的显影剂收容到由壁部分31a至31d包围的盒主体31的内部。用作操作部分实例的手柄32布置在盒主体31的前端处。操作员握持手柄32以使色调剂盒TC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连接孔部分33用作第二开口部分的实例和第一开闭部件的支撑部分的实例,该连接孔部分33形成为从盒主体31的下壁部分31a的后端向下延伸。用作向下敞开的第二开口的实例的连接孔33a形成为从连接孔部分33的中部向后延伸。在连接孔部分33的左右端处,用作第一开闭部件的引导部分实例的一对内闸板引导件3 形成为沿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从连接孔部分33的上端突出。图13A和图1 示出了形成在色调剂盒中的连接孔,图13A示出了左前仰视透视图,并且图1 示出了右后仰视透视图。参考图12A和图13A,用作打开限制部分实例的外锁片34形成为从连接孔部分33 的前端表面33c的左端向前突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锁片34呈直角三角形形状并且包括右端表面3 和锁引导表面34b。用作限制部分主体实例的右端表面3 从连接孔部分33的前端表面33c向前延伸。用作限制引导部分实例的外锁引导表面34b从右端表面34a的前端沿左后方向倾斜。用作泄漏防止部件实例的连接孔密封件36支撑在作为连接孔部分33的外表面的下表面上。对应于连接孔33a的开口 36a形成在连接孔密封件36的中部。参考图12A至图13B,用作分离接触部分实例的解锁突起部37形成在连接孔部分 33的左侧的位置处。解锁突起部37在与内间板锁14的滑动件突起部18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为向下突出。解锁突起部37包括前被弓I导表面37a、中被引导表面37b和后被弓|导表面 37c。用作第一分离被引导部分实例的前被引导表面37a从其前端沿左后方向倾斜。用作第二分离被引导部分实例的中被引导表面37b从前被引导表面37a的后端向后延伸。用作第三分离被引导部分实例的后被引导表面37c从中被引导表面37b的后端沿右后方向倾斜。用作第二开闭部件的止挡件实例的外闸板右止挡件38在连接孔部分33的右侧的位置处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像壁一样地延伸。用作突起部实例的肋部39在解锁突起部37左侧的位置处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从而防止下面将说明的内闸板51暴露。用作收容部引导部分的实例的外闸板前引导件41在解锁突起部37左前侧的位置处形成为在盒主体31的半圆筒形外周表面的周向上延伸。外闸板前引导件41包括直立壁 41a和弧形板41b。直立壁41a从盒主体31的外周表面沿径向延伸。弧形板41b从直立壁 41a的外端向前延伸。图14A至图14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孔部分的剖视图,图14A示出了沿着图8的线XIVA-XIVA截取的剖视图,图14B示出了沿着图9的线XIVB-XIVB截取的剖视图,并且图14C示出了已从图14A中所示的状态移除内闸板的状态。参考图8至图11、图12B、图13B、图14A和图14C,用作收容部引导部分的实例的外闸板后引导件42形成为从盒主体31的后端向后突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后引导件42形成在盒主体31的下壁部分31a的后端和上壁部分31b的后端处。外闸板后引导件42形成为后壁部分31c与下壁部分31a的后端和上壁部分31b的后端之间的台阶。参考图12B和图13B,用作被推动部件实例的弹簧接触突起部43形成为从后壁部分31c的下端部向后突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弹簧接触突起部43呈直角三角形形状并且包括弹簧引导部分43a和右端部分43b。用作引导部分实例的弹簧引导部分43a沿右后方向倾斜。右端部分4 从弹簧引导部分43a的右端向前延伸。用作驱动传输部件实例的联轴器44可旋转地支撑在后壁部分31c的中部上。当色调剂盒TC安装在打印机主体Ul中时,联轴器44与用作驱动传动部件的实例并且布置在盒保持器KH的后端部处的另一联轴器接合,从而传输驱动力。已知的运送部件(未示出) 布置在盒主体31中,并且,当盒主体31的后端由联轴器44支撑且转动被传输时,运送部件朝向连接孔33a传送盒主体31中的显影剂。参考图8至图12B,用作存储介质实例的CRUM 46支撑在上壁部分31b的左后端上与CRUM读取器4对应的位置处。CRUM 46存储与在色调剂盒TC中是否存留有显影剂有关的信息。当安装了色调剂盒TC时,CRUM 46电连接至CRUM读取器4,并且能够读取和写入
fn息ο内闸板的说明图15A至15G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图15A示出了透视图,图 15B示出了沿图15A中的箭头XVB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C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C 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D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D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E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E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5F示出了沿图15B中的箭头XVF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并且图15G示出了沿图15F中的箭头XVG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参考图9、图10、图14和图15,用作第一开闭部件实例的内闸板51支撑在连接孔部分33上。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51包括用作开闭部件主体实例的内闸板主体 51a。内间板主体51a具有板状形状、朝向连接孔部分33的外表面并且通过使连接孔密封件36弹性变形而与连接孔密封件36紧密地接触。前端壁51b形成为从内间板主体51a的前端向上延伸。在内闸板主体51a的左端和右端中的每一个处,用作第一开闭部件的被引导部分实例的内导轨5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内导轨52由内闸板引导件3 支撑为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导轨52包括内间板侧壁5 和被引导部分 52b。用作侧部实例的内闸板侧壁5 从内闸板主体51a的左右两端向上延伸并且布置在内闸板引导件33b的外侧。被引导部分52b从内闸板侧壁52a的上端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延伸,并且构造为与内闸板引导件33b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由所述上表面引导。因此,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51支撑为在内导轨52由内闸板引导件 33b引导时,内闸板51能够相对于连接孔33a在内闸板闭合位置和内闸板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内闸板51处于图9中所示的用作第一闭合位置实例的内闸板闭合位置时,内闸板51 闭合连接孔33a。当内闸板51处于图10中所示的用作第一打开位置实例的内闸板打开位置时,连接孔33a被打开。在左侧的内闸板侧壁5 的后部中,用作被接合部分实例的内闸板锁定部分53形成为能够与内闸板锁14的锁主体17接合。参考图7C和图15A至图15G,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定部分53具有凸出部53a和凹入部53b,凸出部53a和凹入部53b以规律的节距形成为能够与锁主体17的凹入部17a和凸出部17b接合,从而内闸板锁定部分53 为锯齿形状。因此,如图7C中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定部分53的凸出部 53a的后表面53c形成为沿右后方向倾斜以便与凸出部17b的前表面17c和后表面17d对应,并且前表面53d形成为沿左前方向倾斜。参考图14A至图15G,用作第二开闭部件引导部分的实例并且用作移除限制部件的实例的外闸板延伸引导件讨形成为从内闸板主体51a的前端壁51b的上表面突出。外闸板延伸引导件M的高度小于内导轨52的上端的高度。当内闸板51处于内闸板闭合位置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延伸引导件讨布置在盒主体31的外闸板前引导件 41的弧形板41b的延长线上。用作被推压部分实例的被推压突起部56从前端壁51b的前表面的下部向前突出。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被推压突起部56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内间板主体51a的中部并且具有向前突出的三角形形状。用作错误装配防止部件实例的接合凹槽57在前端壁51b的右端部中形成为向左凹进。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合凹槽57包括前接合部分57a和后接合部分57b。前接合部分57a从其前端沿左后方向倾斜。后接合部分57b从前接合部分57a的后端沿右后方向倾斜。外闸板的说明图16A和图16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16A示出了俯视透视图,并且图16B示出了沿图16A中的箭头XVIB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A至图17H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17A示出了后仰视透视图,图17B示出了前俯视透视图,图17C示出了沿图17B中的箭头XVIIC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D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D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E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E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图17F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F的方向看到的视图, 图17G示出了沿图17C中的箭头XVIIG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并且图17H示出了沿图17G中的箭头XVIIH的方向看到的视图。参考图8至图10、图16和图17,用作第二开闭部件实例的外闸板61支撑在盒主体31的内闸板51的外侧。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包括用作第二开闭部件主体的实例的半圆筒形外闸板主体61a。外闸板主体61a沿着盒主体31的下壁部分31a延伸。用作第二开闭部件的开闭接触部分实例的外开闭突起部62形成为从外闸板主体61a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外开闭突起部62构造为装配到形成在保持器主体2中的开闭槽3 中且沿着开闭槽3被引导。前侧部61b和后侧部61c形成为分别从外闸板主体61a的前端和后端向上延伸。左侧部61d从外闸板主体61a的左端向上延伸。用作第二开闭部件的被引导部分实例并且用作用于防止移除的被限制部件实例的前导轨63形成为从前侧部61b的上端向后延伸。前导轨63构造为与外闸板前引导件41 和外闸板延伸引导件M的上表面相接触且沿着外闸板前引导件41和外闸板延伸引导件M 的上表面被引导。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前导轨63形成为从前侧部61b的右端延伸到前侧部61b的中部。前导轨6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盒主体31的外闸板右止挡件38 和外闸板前引导件41之间的距离。用作第二开闭部件的被引导部分实例的后导轨64形成在后侧部61c的上端处。当从右侧看时后导轨64呈有角的U形,并且该后导轨64构造为与外闸板后引导件42的上表面相接触且由外闸板后引导件42的上表面引导。前导轨63和后导轨64构成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的外导轨63+64。因此,外闸板61由外导轨63+64支撑为能够在图8所示的用作第二闭合位置实例的外闸板闭合位置和图9和图10中所示的用作第二打开位置实例的外闸板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外闸板61处于外闸板闭合位置时,连接孔33a 被双重闭合。当外闸板61处于外闸板打开位置时,连接孔33a被打开,并且内闸板51暴露在外。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导轨63+64相对于外闸板前弓丨导件41、外闸板后引导件42 和外闸板延伸引导件M在前后方向上支撑为具有所谓的间隙或游隙。因此,外导轨63+64 支撑为使得允许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隙和倾斜并且从而防止与盒主体31脱离。参考图16B和图17D,用作推压部分实例的推压突起部66形成为从前侧部61b的内表面的右端部向内(即,向后)突出。推压突起部66布置在与内闸板51的被推压突起部56对应的位置处。当外闸板61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推压突起部66能够通过在外间板闭合位置的上游的位置处接触被推压突起部56而朝向内闸板闭合位置推压内闸板51。当外闸板61处于外闸板闭合位置时,推压突起部66处于被推压突起部56右侧的位置且与被推压突起部56分离。参考图16A至图17D,用作打开限制部分实例的外锁槽67形成在前导轨63的左后端部中。外锁槽67在与外锁片34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为向前凹进。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锁槽67具有如下尺寸当外闸板61处于外闸板闭合位置时,所述尺寸允许外锁片34 被保持在所述外锁槽67中。外锁片34的右端表面3 与外锁槽67接合,因此外闸板61被固定(即锁定)在外间板闭合位置处。隆起部分67a形成为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锁槽67右侧的位置处,即在沿外闸板61的闭合方向的下游侧上从前导轨63的后端突出。参考图16A至图17H,用作推动部件实例的板簧部分68形成在后侧部61c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部与盒主体31的弹簧接触突起部43对应的位置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部分68包括在左端处的基端部分68a、从基端部分68a向右延伸且具有板状形状的板簧主体68b和从板簧主体68b的右端向前倾斜的倾斜部分68c。用作第一推动部分实例的上游接触部分68d形成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倾斜部分68c的前端处。上游接触部分68d布置在如下位置处当外间板61沿其闭合方向位于外闸板闭合位置的上游时,上游接触部分68d接触弹簧接触突起部43。用作第二推动部分实例的闭合接触部分68e形成在倾斜部分68c和板簧主体68b之间的边界处。闭合接触部分68e布置在如下位置处当外间板61处于外间板闭合位置时,闭合接触部分68e接触弹簧接触突起部43。图18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的外开闭突起部、板簧部分和外锁槽之间的位置关系。参考图18,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中,当色调剂盒TC插入到盒保持器KH中时,作为来自螺旋形槽部分北的反作用力的打开力69作用于与螺旋形槽部分北接触的外开闭突起部62。由于打开力69,外闸板61向图18中的右方滑动到外锁片34与外锁槽67接合以锁定外闸板61的位置。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可以由于外导轨63+64的间隙而倾斜。当打开力69作用于外开闭突起部62上时,朝向顺时针方向的力围绕如图23A中所示的外锁片34接触外锁槽67的接触位置而作用于外闸板61上。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锁槽67位于沿打开力69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69a的下游,即在图18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的下游位置处。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部分68与弹簧接触突起部43接触的接触部分沿图18中的顺时针方向位于假想线69b的上游位置处,从而不干涉外间板61的倾斜,所述假想线69b是连接外锁槽67与外锁片34接触的接触位置和打开力69作用于外开闭突起部62上的施力点的假想线。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U中,显影装置G在显影区域 Q3中对形成在感光体I3R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并且显影装置G中的显影剂被消耗。随着显影装置G中的显影剂被消耗,色调剂盒TC中的供给螺旋推运器V4和运送部件依据消耗的量而被驱动,并且从色调剂盒TC供给显影剂。当色调剂盒TC中的显影剂已经耗尽或者色调剂盒TC存在故障时,将色调剂盒TC 从打印机主体Ul中沿前后方向拉出,并且用新的色调剂盒TC来更换。盒安装的说明图19A和图19B示出了安装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的步骤,图19A示出了在将色调剂盒插入到盒保持器中之前的状态,并且图19B示出了色调剂盒已经从图 19A中所示的状态向后插入到盒保持器中并且外开闭突起部已经到达螺旋形槽的前端的状态。参考图19A和图19B,当色调剂盒TC从前侧插入到盒保持器KH中时,外闸板的外开闭突起部62装配到开闭槽3中,并且随着色调剂盒TC向后移动,外开闭突起部62沿着开闭槽3的前槽部分3a向后移动。如图19B中所示,随着色调剂盒TC向后移动,外开闭突起部62经过前槽部分3a并且接触到螺旋形槽部分北。图20A和图20B示出了安装色调剂盒的随后步骤,图20A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19B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外闸板部分打开的状态,并且图20B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0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解锁突起部接触滑动件突起部的前侧的状态。当色调剂盒TC从图19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时,外开闭突起部62沿着螺旋形槽部分北被向左引导。如图20A中所示,随着外开闭突起部62向左移动,外闸板61 沿着盒主体31的外周表面向左移动。因此,外闸板61从外闸板闭合位置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
当色调剂盒TC从图20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时,向下暴露的内闸板51 后端接触倾斜表面11且被沿着倾斜表面11朝向内间板保持部分8被引导。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倾斜表面11不是沿着内间板51的后端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而是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从而内闸板51的后端不与倾斜表面11形成表面接触,而是随着色调剂盒TC 的插入而该后端从右到左逐渐地与倾斜表面11形成接触。因此,减小了内闸板51和倾斜表面11之间接触时的冲击的影响,并且抑制了插入色调剂盒TC所需的力的急剧增加。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倾斜表面11的倾斜度对应于螺旋形槽部分北的倾斜度, 从而当外闸板61打开时外闸板61从保持器主体2接收到的反作用力和当内闸板51接触倾斜表面11时内闸板51接收到的反作用力均指向左前方,并且色调剂盒TC接收到向左推动色调剂盒TC的力。因此,当色调剂盒TC已经安装时,CRUM 46与布置在CRUM 46左侧的位置处的CRUM读取器4可靠地接触。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倾斜表面11在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具有重叠区域11a,该重叠区域Ila与螺旋形槽部分北在前后方向上的后部重叠。与不设置重叠区域Ila的情况相比,盒保持器KH以及具有两个闸板51和61的色调剂盒TC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被缩短了。当色调剂盒TC从图20A中所示的状态向后插入时,如果由于相对于连接孔部分 33的间隙等而使得内闸板51相对于内闸板保持部分8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或者内闸板51的取向倾斜,则内闸板51的右表面接触间隙减小壁9,并且因此内闸板51的取向被校正。因此,与不设置间隙减小壁9的情况相比,防止了可由内闸板51和内闸板锁14之间的接合不充分等引起的安装故障。参考图20A和图20B,当色调剂盒TC从图20A的状态向后插入时,如图20B中所示,外开闭突起部62到达后槽部分3c,并且外闸板61移动到打开位置。此时,内闸板51在接触引导肋部8a的同时在内闸板保持部分8中向后移动。因此,与不设置引导肋部8a的情况相比,减小了摩擦,并且在不引起用于插入色调剂盒TC的力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插入色调剂盒TC。在连接孔部分33与供给端口部分6的内间板止挡件表面6b接触之前,解锁突起部37的后被引导表面37c与内闸板锁14的滑动件突起部18的前引导表面18a接触。图21A至图21D示出了安装色调剂盒的后续步骤,图2IA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0B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解锁突起部向左推动滑动件突起部的状态,图21B示出了图21A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21C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1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内闸板锁位于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状态,并且图21D示出了图21C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当色调剂盒TC从图20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时,解锁突起部37向后移动,并且内闸板锁14随着后被引导表面37c和前引导表面18a彼此接触而克服卷簧22的弹力向左移动。因此,如图21A和图21B中所示,中引导表面18b和中被引导表面37b彼此接触,内闸板锁14移动到解锁位置,并且锁主体17移动而远离内闸板保持部分8。当色调剂盒TC从图21A和图21B中所示的状态向后插入时,如图21C和图21D所示,色调剂盒TC的连接孔部分33的后端接触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并且内闸板51保持在内闸板保持部分8中。在这种状态下,解锁突起部37的前被引导表面37a与滑动件突起部 18的后引导表面18c相接触,并且锁主体17处于从解锁位置朝向锁定位置移动的状态。
18
图22A至图22D示出了安装色调剂盒的后续步骤,图22A示出了色调剂盒从图2IC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解锁突起部已移动到滑动件突起部后方的位置的状态, 图22B示出了图22A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图22C示出了色调剂盒已经从图22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并且安装已经完成的状态,并且图22D示出了图22C中的内闸板锁的放大视图。当色调剂盒从图21C和图21D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插入时,解锁突起部37移动到滑动件突起部18的后引导表面18c后方的位置,这如图22A和图22B所示,并且内闸板锁14移动到锁定位置。当内闸板锁14已经移动到锁定位置时,锁主体17与内闸板锁定部分53接合,并且内闸板51沿前后方向固定,即锁定。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C中所示,锁主体17和内闸板锁定部分53构造为使得突起部17b的后表面17d沿左前方向倾斜并且凸出部53a的前表面53d沿左前方向倾斜。因此,即使由于解锁突起部37或滑动件突起部18的制造误差或装配误差而使得在内闸板锁定部分53到达锁主体17之前锁主体17尚未退避到解锁位置或者在内间板51的后端到达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之前锁主体17已经返回到锁定位置,随着色调剂盒TC插入, 凸出部53a的前表面53d沿左前方向而向锁主体17的凸出部17b的前表面17c施力,由此力的向左分量作用于锁主体17上。因此,内闸板锁14向左移动到解锁位置,并且通过使得凸出部53a越过内闸板锁14的凸出部17b而允许凸出部53a向前移动。当色调剂盒TC从图22A和图22B中所示的状态向后移动时,内闸板51接触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并且内间板锁14被锁定,内间板51的移动停止,并且连接孔部分33在由供给端口部分6的保持器侧引导件7引导的同时向后移动。也就是说,内闸板51相对于连接孔33a移动,并且内闸板51从内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到内闸板打开位置。当色调剂盒TC已经移动到盒保持器KH的后端时,如图22C中所示,内闸板51移动到内闸板打开位置,连接孔33a和供给端口 6a彼此连接,并且完成色调剂盒TC的安装。 因此,色调剂盒TC能够将显影剂供给到打印机主体Ul中。借助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通过执行向后插入色调剂盒TC的一次操作,外闸板61和内闸板51 二者均打开,并且连接孔33a和供给端口 6a彼此连接。因此,与需要插入色调剂盒并且随后打开闸板的两次操作的现有结构相比,简化了色调剂盒的插入操作。借助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当打开和闭合外闸板61时,内闸板 51引导外闸板61。如果内闸板51不引导外闸板61,则打开/闭合外闸板61的操作可能变得不稳定。如果用于引导外闸板61的引导部件不是设置到内闸板51中而是设置到盒主体 31中,则引导部件可能干涉内闸板51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由此不可使用两个闸板51和61, 或者引导部件可使得色调剂盒TC的结构复杂。相反地,借助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内闸板 51的延伸引导件M弓丨导外闸板61,以使外闸板61的移动稳定,内闸板51和延伸引导件M 形成一体,由此简化了色调剂盒TC的结构,并且不需要可能干涉内闸板51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的引导部件。移除盒的说明当在色调剂盒TC中的显影剂已耗尽之后移除色调剂盒TC时,将色调剂盒TC从图 22C中所示的状态拉出。此时,内闸板锁14锁定内闸板51,因此限制了内闸板51的向后移动。因此,如果例如闸板在拉出方向上的下游端被夹紧,则由于制造误差等原因在被夹紧部分和闸板之间必然产生在取出闸板的方向上延伸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当拉出色调剂盒时,闸板可能在下游方向上偏移,从而在间板和供给端口部分之间可能出现空隙并且显影剂可能从空隙泄漏。相反地,借助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内闸板51在与移除色调剂盒TC的前后方向相对的横向上的移动受限制,从而在内闸板51在前后方向上不出现空隙。因此,当拉出色调剂盒TC时,内闸板51不易于与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分离,并且在内闸板51和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之间不易于出现空隙。因此,当连接孔部分33经过内闸板51和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上方的空间时,防止显影剂通过连接孔33a向下流动且积聚在该空隙中。因此,防止内闸板51被溢出的显影剂弄脏,并且抑制弄脏盒保持器KH和色调剂盒TC。而且,防止弄脏操作员和放置有打印机U的地板。特别地,如图7C中所示,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锁主体17和内闸板锁定部分 53中,凸出部17b的后表面17d在右前方向上倾斜,并且凸出部53a的后表面53c在左后方向上倾斜。因此,随着色调剂盒TC被向前拉出,凸出部53a的后表面53c在右后方向上向锁主体17的凸出部17b的后表面17d施加力,由此力的右向分量作用于锁主体17上。因此,内闸板锁14接收到使内闸板锁14进一步向右移动的力,并且没有朝向解锁位置推动内闸板锁14的力作用于内闸板锁14上。因此,即使由当色调剂盒TC向前移动时的摩擦产生了可使内闸板51向前移动的力,力在使得内闸板锁14和内闸板锁定部分53成为彼此接合的方向上作用,由此内闸板51未被解锁并且内闸板51的移动受到限制。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锁侧壁12布置在锁主体17的前侧和后侧上。因此,即使向后的力施加到锁主体17上,锁侧壁12接触锁主体17并且抑制锁主体17倾斜或掉落。因此,与不设置锁侧壁12的情况相比,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内闸板51的移动。参考图22A,当色调剂盒TC已经从图22A中所示的状态拉出到图22C中所示的状态时,内闸板51相对于连接孔33a移动,并且内闸板51闭合连接孔33a。在这种状态下,解锁突起部37的前被引导表面37a移动到滑动件突起部18的后引导表面18c的后侧,并且内闸板锁14保持在锁定位置处。当色调剂盒TC从图22k中所示的状态拉出到图21C中所示的状态时,解锁突起部 37接触内闸板锁14的滑动件突起部18,并且内闸板锁14开始朝向解锁位置移动。因此, 内闸板锁14与内闸板51分离,并且内闸板51被解锁。因此,内闸板51变得易于向前移动,并且随着色调剂盒TC被向前拉出,内闸板51 —体地向前移动,这如图21A和图20B中所示。当色调剂盒TC从图20B中所示的状态被拉出时,已经由后槽部分3c引导的外开闭突起部62如图20A中所示经过螺旋形槽部分北,并且外闸板61沿着盒主体31向右(即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当色调剂盒TC从图20A中所示的状态被进一步拉出时,外开闭突起部62沿着螺旋形槽部分北移动,并且外闸板61闭合内闸板51的外侧并且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 这如图19B中所示。此时,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盒保持器KH包括在螺旋形槽部分北的前端处向右突出的隆起部3h,从而向右(即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推动外开闭突起部62。 因此,与不设置隆起部池的情况相比,外闸板61易于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降低了出现半打开状态的可能性,所述半打开状态为外闸板61没有完全地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当色调剂盒TC从图19B中的状态被进一步拉动时,色调剂盒TC从打印机主体Ul 中移除,这如图19A中所示。因此,借助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执行向前拉出色调剂盒 TC的一次操作,外闸板61和内闸板51 二者依次闭合,并且连接孔33a被闭合。因此,与需要两次操作的结构相比,简化了色调剂盒的拉出操作。而且,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中,内闸板51的开闭方向与外闸板 61的开闭方向相交。当两个闸板的开闭方向相同时,需要在比内闸板的移动范围大的范围内移动外闸板,从而外闸板的移动距离变大,这导致了色调剂盒TC的尺寸增大的问题。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闸板51和61在彼此相交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可以减小了色调剂盒TC的尺寸。当打开外闸板时的移动的说明图23A和图2 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23A示出了外闸板从图18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的状态,并且图2 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3A中所示的状态倾斜的状态,并且图23C示出了倾斜之前和之后的板簧部分。当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TC从打印机主体Ul中移除时,如图18所示,板簧部分68由于弹簧接触突起部43的推动而弹性变形,并且外间板61被向后推动。因此,外锁片34与外闸板61的外锁槽67接合。因此,如图23A中所示,如果当例如操作员等触碰外闸板61时使得可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而向左移动外闸板61的外力作用于外闸板61 上时,外锁槽67和外锁片34的右端表面3 彼此接触,以使外闸板61的转动受到限制。如图18中所示,当色调剂盒TC被插入到盒保持器KH中且外闸板61的外开闭突起部62接触螺旋形槽部分北时,指向左前方向的打开力69施加到外开闭突起部62上。打开力69的前向分量被板簧部分68产生的向后推动外闸板61的力抵消。因此,打开力69的左向分量作用于外闸板61上,并且外闸板61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直到外锁槽67和外锁片;34的右端表面3 彼此接触,这如图23A中所示。也就是说,间隙被减小,直到外闸板61接触外锁片34。当外闸板61移动到图23A中所示的位置时,如上所述,由于外锁槽67和外锁片34 之间的接触,外闸板61的移动受到限制。参考图18和图23A,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锁槽67接触外锁片34的接触点沿顺时针方向位于打开力69的延长线69a的下游。当在图 23A中所示的状态下产生打开力69时,外闸板61接收到使外闸板61围绕外锁槽67和外锁片34之间的接触点转动的力。因此,在外锁槽67保持与外锁片34接触的同时,外闸板61 变得在图18和图23B中的顺时针方向上倾斜。如图23B中所示,外闸板61变得倾斜,直到外闸板61的后导轨64的左端接触外闸板后引导件42。在图23B中所示的状态下,随着外闸板61变得倾斜,外锁槽67沿右前方向(即在远离外锁片34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外锁槽67和外锁片34之间的接合变得松动。参考图23B,随着外闸板61变得倾斜,板簧部分68的基端部分68a也变得倾斜并向前移动。参考图23C,实线表示了外闸板61倾斜之前的板簧部分68,并且两点划线表示了外闸板61倾斜之后的板簧部分68。也就是说,相对于在图23C中以虚线和点划线表示的板簧部分68不弹性变形的状态,在外间板61倾斜之前的板簧部分68的弹性变形量小于在外闸板61倾斜之后的板簧部分68的弹性变形量。因此,在图23B中所示的状态下,由板簧部分68产生的向后推动外闸板61的力小于在图23A中所示的状态下的力。在图23B中所示的状态下,当打开力69作用于外闸板61上时,向左移动以及倾斜受到限制的外闸板61抵抗板簧部分68的推动力且由于该力的前向分量而向前移动。此时,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板簧部分68产生的向后推动外闸板61的推动力减小,以使向前移动外闸板61所需的力小于当推动力不减小时的力。因此,当插入色调剂盒TC时,对操作员作用的负荷和插入阻力减小。此时,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3B中所示,随着外闸板61变得倾斜,外锁槽 67和外锁片34之间的接合程度降低,以使外锁槽67可以借助于外闸板61的小幅前向移动而与外锁片34分离。也就是说,当外闸板61向前移动时的板簧部分68的变形量减小,因此对操作员作用的负荷和插入阻力减小。图24A和图24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图24A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3B中所示的状态解锁的状态,并且图24B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4A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的状态。参考图2 和图24A,当外闸板61由于打开力69而向前移动时,如图24A中所示, 外锁槽67与外锁片34脱离,并且外闸板61解锁。参考图24A和图MB,在图24A中所示的状态下,允许外闸板61向左(即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并且由于打开力69的左向分量而使外闸板61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这如图24B中所示。当闭合内闸板时的移动的说明参考图22k和图21C,当从打印机主体Ul中移除色调剂盒TC时,内闸板51移动到内闸板51闭合连接孔33a的内闸板闭合位置。然而,由于部件的制造误差或装配误差,可能发生内闸板51不完全地位于内闸板闭合位置的情况,并且尽管连接孔33a被闭合而内闸板51未完全闭合。特别地,如果内闸板锁14与内闸板51分离的时间设定为与内闸板51到达内闸板闭合位置的时间相同,由于制造误差,内闸板锁14分离的时间可能会迟于内闸板51到达内闸板闭合位置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当拉出色调剂盒TC时,如果内闸板51趋于从内闸板闭合位置进一步向前移动,内闸板未解锁,并且不可拉出色调剂盒TC。因此,设定为在内闸板51到达内闸板闭合位置之前使得内闸板锁14与内闸板51分离,并且在内闸板51完全闭合之前色调剂盒TC向前移动。图25A和图25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图25A示出了外闸板正在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的状态,并且图25B示出了外闸板已从图25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间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推压突起部已开始接触被推压突起部的状态。参考图25A,如果当内闸板51未完全闭合时色调剂盒TC被拉出,则外闸板61的外开闭突起部62接触螺旋形槽部分北,并且外闸板61开始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参考图25B,随着外闸板61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外闸板61的推压突起部66接触内闸板 51的被推压突起部56。此时,外闸板61的板簧部分68的端部68a开始接触弹簧接触突起部43,并且板簧部分68开始弹性变形。图和图26B示出了继图25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26A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5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间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推压突起部已经推动被推压突起部的状态,并且图26B示出了外闸板从图2队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推压突起部已经过被推压突起部的位置的状态。当外闸板61从图25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如图
中所示,被推压突起部56的前端接触推压突起部66的后端,以使内闸板51朝向内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因此,随着外闸板61转动,内闸板51到达内闸板闭合位置。特别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被推压突起部56与推压突起部66接触时,板簧部分68与弹簧接触突起部43相接触并且弹性变形,从而力沿着使得外间板61向后移动的方向(即朝向内闸板闭合位置)施加到内闸板51上。因此,利用板簧部分68的推动力使内闸板51移动到内闸板闭合位置,从而与板簧部分68的推动力不施加到内闸板51上的结构相比,内闸板51可靠地移动到内闸板闭合位置。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被推压突起部56布置内闸板51的沿左右方向的中部。如果被推压突起部56布置在沿左右方向的端部处,则当被推压突起部56被推压时,内间板51 受到使内闸板51旋转和倾斜的力,从而将内闸板51移动到内闸板闭合位置的力不能有效地传递到内闸板51,并且内闸板51可能无法到达内闸板闭合位置。相反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被推压突起部56布置在内闸板51沿左右方向的中部,从而将内闸板51移动到内闸板闭合位置的力有效地传递到内闸板51,由此内闸板51易于移动到内闸板闭合位置。图27示出了继图26A和图26B之后的状态,其中外闸板已从图^B中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参考图26A和图^B,当外闸板61从图^A中所示的状态移动时,推压突起部66 经过被推压突起部56的位置,并且推压突起部66和被推压突起部56之间的接触被释放, 这如图26B中所示。如图27中所示,即使外闸板61由于板簧部分68的推动力而向后移动, 被推压突起部56仍保持与推压突起部66分离,从而防止外间板61如图23中所示倾斜。色调剂盒TC可能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振动,并且内闸板51可能受到朝向内闸板打开位置的力。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外闸板61覆盖内闸板51并且外锁片34锁定外闸板61,因此防止内闸板51打开。特别地,当内闸板51开始朝向内闸板打开位置移动时,被推压突起部56立即接触外间板61的前侧部分61b,以使得在连接孔 33a在外闸板61的内侧打开之前内闸板51的移动受限制。外闸板移动的说明图28A至图28C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图28A示出了外闸板正在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的状态,图28B示出了外闸板从图 28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前导轨开始接触外锁片的状态,并且图28C示出了前导轨的后端表面由外锁片引导并且外闸板正在朝向外闸板打开位置移动的状态。为了便于理解外闸板61的移动,在图28A至图3IB中未示出内闸板51。参考图28A至图^C,当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外闸板61的前导轨63由外闸板前引导件41和外闸板延伸引导件M引导并且向右移动。参考图^B,如果外闸板61在向后偏移的同时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则前导轨63的右端由外锁片34的外锁引导表面34b引导并且向前移动,S卩,间隙减小。因此,当外闸板61从图^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如图^C中所示,前导轨63的后端表面在由外锁片34引导的同时向右移动。图29A和图29B示出了继图^C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29A示出了板簧部分开始接触弹簧接触突起部的状态,并且图29B示出了外闸板从图^A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恰在外锁槽与外锁片接合之前的状态。当外闸板61在由外锁片34引导的同时从图28C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如图^A中所示,板簧部分68的上游接触部分68d开始接触弹簧接触突起部43 并且板簧部分68开始弯曲。也就是说,板簧部分68开始弹性变形,从而开始产生向后推动外闸板61的弹力。在图29A和图29B中,当外闸板61从图^A中所示的状态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如图^B中所示,外锁片34在外锁槽67前方的位置处与前导轨63的隆起部分67a 接触。因此,外闸板61移动以便向前偏移,板簧部分68的弯曲程度随着外闸板61向前移动而增大,并且所产生的弹力增加。图30A和图30B示出了继图^B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30A示出了外闸板从图^B 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并且外锁槽与外锁片接合的状态,并且图 30B示出了从箭头XXXB的方向看到的图30A的视图。当外闸板61从图^B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时,如图30A 和图30B中所示,外锁片34与外锁槽67接合。此时,如图^B中所示,板簧部分68产生大的弹力并且向后推动外闸板61。因此,例如,即使色调剂盒TC被快速拉出并且外闸板61 快速地朝向外间板闭合位置移动,外锁片34也能与外锁槽67可靠地接合,从而锁定外闸板 61。图31A和图31B示出了继图30A和图30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31A示出了外闸板已到达外闸板闭合位置的状态,并且图31B示出了从箭头XXXIB的方向看到的图31A 的视图。参考图30A和图30B,此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尚未到达外闸板闭合位置,并且在外闸板61的右端和外闸板右止挡件38之间存在空隙。关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部分68,如图30B中所示,倾斜部分68c与弹簧接触突起部43相接触,并且闭合接触部分68e不与弹簧接触突起部43相接触。因此,在图30B中所示的状态下,倾斜部分68c从弹簧接触突起部43接收到的反作用力71具有右向分量,由此外闸板61接收到向右(即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的力。因此,弹簧接触突起部43被沿着倾斜部分68c的表面引导,并且外闸板61从图 30A中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图31A中所示的位置,并且外闸板61到达外闸板闭合位置。在图 31A和图31B中所示的状态下,外锁片34与闭合接触部分68e相接触。与外锁片34与倾斜部分68c接触的情况相比,板簧部分68的弯曲程度小,并且产生的弹力小。如果外锁片34 接触板簧主体68b的在闭合接触位置68e和基端部分68a之间的部分,则板簧部分68的弯曲程度增大并且产生大的弹力,以使外锁片34返回到产生较小弹力的闭合接触位置68e。 因此,借助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外闸板61自然地保持在外闸板闭合位置处,以使得外锁片34与由板簧部分68产生的弹力最小的闭合接触位置68e接触。
防止外闸板移除的功能的说明通过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外闸板61的后导轨64从图12A和图12B中所示的状态装配到外闸板后引导件42中,将外闸板61安装在盒主体31上。此时,如图14C所示,内闸板51未安装在连接孔部分33上,从而可以安装外闸板61,而不引起前导轨63和内闸板51之间的干涉。而且,如图29A至图31B中所示,当不存在内闸板51时,可以安装外闸板61,而不引起前导轨63和外闸板前引导件41之间的干涉。图11示出了外闸板61已从该状态移动到外闸板打开位置的状态。在图11中所示的状态下,外闸板61的后导轨64装配到外闸板后引导件42中,并且前导轨63装配到外闸板前引导件41中,从而防止从盒主体31中移除外闸板61。当外闸板61处于外闸板打开位置时,通过从盒主体31的前侧安装内闸板51并且将内闸板51从图10中所示的内闸板打开位置移动到图9中所示的内闸板闭合位置,可以将内闸板51安装至连接孔部分33。当外闸板61从图9中所示的内闸板51已经安装在盒主体31上的状态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时,外闸板61如图8中所示被闭合。此时,如图14A中所示,外闸板61的前导轨63由内闸板51的延伸引导件M支撑。因此,如图14A和图14C中所示,当内闸板51 被安装时,外闸板61接触内闸板51的延伸引导件M,并且防止处于外闸板闭合位置的外闸板61从盒主体31中移除。因此,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51弓丨导外闸板61并防止外闸板61被移除。因此,内闸板51执行如下三个功能打开/闭合连接孔33a、引导外闸板61以及防止外闸板61被移除。防止内闸板错误装配功能的说明图32A和图32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对错误装配的防止操作,图32A 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已经错误装配的状态,并且图32B示出了未设置错误装配防止部件的构造。参考图10和图9,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51从前侧安装至连接孔部分 33。然而,内闸板51可能错误地从后侧安装,即可能错误装配。在这种情况下,内闸板51 的前端壁51b接触连接孔部分33的后端并且停止。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该状态下, 接合凹槽57布置在该接合凹槽57与外间板61的后导轨64和后侧部61c干涉的位置处。 因此,如果外闸板61在内闸板51如图32A中所示已经错误装配的情况下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则后导轨64与接合凹槽57接合,并且外闸板61不能够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参考图32B,对于不设置接合凹槽57的结构,当后导轨64接触内闸板51的角部分 01时并且如果外闸板61具有间隙等,则后导轨64可以越过角部分01并且外闸板61可以朝向外闸板闭合位置移动。也就是说,外闸板61可以在内闸板错误装配的状态下被闭合。 为了防止这样,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合凹槽57包括前接合部分57a和后接合部分 57b。当后导轨64与接合凹槽57接合时,后导轨64被引导向凹槽的中部,从而后导轨64 不在使得后导轨64与接合凹槽57脱离的方向上移动。因此,降低了外闸板61在内闸板51 错误装配的状态下闭合的可能性。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图33A至图33C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图33A示出了透视图,图3 示出了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彼此分离的状态,并且图33C示出了沿箭头 XXXIIIC的方向看到的图33A的视图。图34A和图34B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图34A示出了平面图, 并且图34B示出了沿着图34A中的线XXXIVB-XXXIVB截取的剖视图。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对应的部件将由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述方面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并且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它方面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参考图33A至图34B,用作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开闭部件的移动限制部件实例的内闸板锁81包括用作第一接合部分的实例的上锁部82。内闸板锁81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间板锁14的厚度的一半。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上锁部82包括上部锁滑动件8 和一对左右互锁突起部82b。上部锁滑动件8 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锁滑动件16的厚度的一半。用作移动限制互锁部分的实例的互锁突起部82b分别呈圆柱形形状,布置在上锁部82的左侧和右侧上,并且从上部锁滑动件82a的下表面突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上锁部82包括第一上部锁主体 82c、滑动件突起部82d、上弹簧保持部分8 和由弹簧支撑部分21支撑的上卷簧82f。除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厚度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的厚度的一半之外,这些部件分别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14的锁主体17、 滑动件突起部18、弹簧保持部分19、弹簧支撑部分21和卷簧22相同。用作第二接合部分的实例并且与上锁部82具有相同厚度的下锁部83布置在上锁部82的下方附近。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锁部83包括布置为与上锁部82的上部锁滑动件8 相对的下部锁滑动件83a。用作移动限制互锁部分的实例的一对互锁凹槽83b 形成在下部锁滑动件83a中。互锁凹槽8 布置在下部锁滑动件83a的左侧和右侧上,以便与互锁突起部82b对应且各自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狭槽状形状。下锁部83包括下锁主体83c、下弹簧保持部分8 和由弹簧支撑部分21支撑的下卷簧83f。这些部件分别与上锁主体82c、上弹簧保持部分8 和上卷簧82f相同。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锁部83的下锁主体83c中,凹入部83cl和凸出部 83c2分别具有与上锁主体82c的凹入部82cl和凸出部82c2相同的形状,并且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与凹入部82cl和凸出部82c2偏移。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构成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81。 图35A至图35D示出了在内闸板锁移动的同时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的状态,图35A示出了上锁部与内闸板的锁定部分接合的状态,图35B示出了下锁部与内闸板的锁定部分接合的状态,图35C示出了内闸板锁正在朝向解锁位置移动的状态,并且图 35D示出了内闸板锁已经移动到解锁位置的状态。 参考图35A至图35D,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锁81中,当解锁突起部 37不与滑动件突起部82d接触时,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可沿左右方向移动。因此,如图 35A和图35B中所示,根据内间板51的锁定部分53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中的一个与锁定部分53接合且锁定内间板51,并且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中的另一个接触锁定部分53的外表面。
26
当解锁突起部37接触滑动件突起部82d时,如图35C和图35D中所示,随着内闸板锁81向左移动,上锁部82的互锁突起部82b接触下锁部83的互锁凹槽83b的左端表面, 并且使下锁部83向左移动。也就是说,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在互锁的同时移动到解锁位置。因此,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中的无论哪个与锁定部分53接合,锁定均被释放。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在具有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的打印机U中,内闸板锁81的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的凸出部/凹槽的节距彼此不同。因此,即使由于制造误差等或者内闸板锁定部分53的位置变化导致内闸板51存在个体差异,在内闸板51与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接触时,上锁部82和下锁部83中的一个也可以与内闸板51的内闸板锁定部分53接合。因此, 即使内闸板51存在个体差异,也可以减小内闸板51和内闸板止挡件表面6b之间的空隙。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图36A至图36C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移除限制部分,图36A示出了未安装内闸板的状态,图36B示出了安装了内闸板的状态,并且图36C示出了图36A中的移除限制部件的放大视图。在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的说明中,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对应的部件将由相同的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述方面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并且在其它方面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参考图36A至图36C,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作移除限制部分的收容部分实例的槽部分86在盒主体31的沿左右方向的侧部上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用作移除限制部分的互锁部件实例的互锁臂87在槽部分86中支撑为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互锁臂87包括用作互锁部件主体的实例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臂主体87a。 用作被引导部分实例的一对前后引导狭槽87b在臂主体87a中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用作由槽部分88支撑的引导部件实例的横向引导销88贯穿引导狭槽87b。因此,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互锁臂87被支撑为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用作接触部分实例的内闸板接触部分87c在臂主体87a的后端处形成为向上延伸。用作升降部分实例的凸轮面87d在臂主体87a的前端处形成为在向前向下方向上倾斜。用作向前推动互锁臂87的推动部件实例的卷簧89支撑在臂主体87a的后端和槽部分86的后端表面之间。移除限制部件91布置在臂主体87a的前上表面上。用作被引导部分实例的一对前后竖直引导狭槽91a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移除限制部件91中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作引导部件实例的竖直引导销92贯穿竖直引导狭槽91a。参考图36C,用作推动部件实例的卷簧93布置在竖直引导销92和竖直引导狭槽91a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卷簧93 向上推动移除限制部件91。因此,移除限制部件91由竖直引导销92和竖直引导狭槽91a支撑为能沿上下方向移动。通常,通过卷簧93的弹力向上推动移除限制部件91。用作移除限制部分实例的移除限制肋91b在移除限制部件91的下端处形成为向前延伸从而与外闸板61的前导轨63对应。第三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U中,在安装内闸板51之前, 如图36A中所示,已通过卷簧89的弹力使得互锁臂87向前移动并且移除限制部件91处于槽部分86中的不受限制位置处。因此,在该状态下,在安装内闸板51之前,可以在外闸板闭合位置处安装或移除外闸板61。当安装了内闸板51时,如图36B所示,内闸板接触部分87c接触内闸板51并且被向后推动。因此,卷簧89和93弹性变形,互锁臂87向后移动,并且移除限制部件91被凸轮面87d推到移除限制部件91向下突出的移除限制位置。因此,当内闸板51在外闸板61 处于外闸板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被安装时,移除限制部件91向下突出,并且当外闸板61移动到外闸板闭合位置时,外闸板61与前导轨63接合。因此,限制沿向下方向移除外闸板61。变型例本发明不限于上面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之内以多种方式进行变型。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HOl)至 (H019)进行说明。(HOl)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机U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然而,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可以为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装置并且可以为用于形成多色图像的装置。(H0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收容待供给到显影装置G的显影剂的色调剂盒TC被用作显影剂容器的实例。然而,显影剂容器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为例如用于收容从感光体清洁器CLp或带清洁器CLb回收的显影剂的废色调剂箱,或者可以为收容显影剂的可移除显影装置G。(H0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改变色调剂盒TC和盒保持器KH的形状。(H0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改变开闭槽3的形状。例如,前槽部分 3a可以省略,并且螺旋形槽部分北可以从前端延伸,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螺旋形槽部分北的角度等。隆起部池可以省略。(H0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改变CRUM读取器4和CRUM 46的结构和位置。用于在CRUM读取器4和CRUM 46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不限于有线(接触型)方法,并且可以为无线方法。(H0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引引导肋部8a、间隙减小壁9、倾斜表面 11和锁侧壁12。倾斜表面11的角度可对应于螺旋形槽部分北的角度。所述角度可以大于或小于螺旋形槽部分北的角度,或者可以大到使倾斜表面11在水平方向上延伸。重叠区域Ila可以省略。闸板可以布置在供给端口 6a中。(H07)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滑动件突起部18和解锁突起部37的形状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形状,并且可以进行适当地改变。例如,中引导表面18b和中被引导表面37b可以省去。(H08)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肋部39可以省略。(H09)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闸板前弓丨导件41和外闸板后引导件42和外导轨 63+64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这些部件的位置、尺寸和长
/又寸。
(HOlO)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引导外闸板61的延伸引导件M可以设置到内闸板51上。然而,延伸引导件M可以省去或者可以设置到盒主体31上。(HOll)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锁定外闸板61的机构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中说明的外锁片34和外锁槽67的组合,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该机构的位置和结构。例如, 锁片和锁槽之间的关系可以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关系相反,或者锁片和锁槽可以不布置在外闸板61的前侧上而是布置在外闸板61的后侧上。可以设置或者也可以省略隆起部分 67a。可以设置或者也可以省略用于锁定外闸板61的机构和用于限制内闸板51的移动的机构。(H01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合凹槽57用作错误装配防止部件。然而,接合凹槽57的形状、位置、尺寸等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进行适当地改变。可以设置或者也可以省略错误装配防止部件。(H01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改变外开闭突起部62的形状、尺寸、 位置等。例如,如果螺旋形槽部分北足够宽以引导整个外闸板61,则可以省略外开闭突起部62。(H01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闸板51的内闸板锁14和锁定部分53的结构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并且可以进行适当地改变。例如,凹入部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当如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进行安装时,允许凹入部越过凸出部,并且当进行移除时,允许凹入部与凸出部接合。可选择地,凹入部可以具有在安装和移除过程中允许凹入部越过凸出部的形状。凹入部和凸出部可以规则的节距形成以便具有锯齿形状。可选择地, 例如,内闸板锁和锁定部分中的一个可以为锯齿形状,并且另一个可以仅具有一个凸出部, 或者内闸板锁和锁定部分中的一个可以具有多个凸出部而另一个可以具有多个凹入部。(H01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内闸板51的延伸引导件M还可用作外闸板61的移除限制部分。然而,这不限于此,并且移除限制部件可以布置在与内闸板51的延伸引导件M不同的位置处。可选择地,例如,可以在盒主体31上设置具有搭扣配合结构且能够装配到外闸板61的前导轨63上的移除限制部件。可以在外闸板61上设置移除限制部分或者也可以省略。(H01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部分68和弹簧接触突起部43的形状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形状,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它们的位置和形状。例如,倾斜部分68c 可以形成在板簧部分68中或者也可以省略。可选择地,可以在盒主体31上设置板簧部分, 并且可以在外闸板61上设置弹簧接触突起部。可以设置或者也可以省略板簧部分68和弹簧接触突起部43。(H017)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利用被推压突起部56和推压突起部66来推压内闸板51。可以适当地改变被推压突起部56和推压突起部66的位置、形状、尺寸等。例如, 被推压突起部56可以布置在内间板51的沿左右方向的一端处或者布置在内间板51的下表面上,并且被推压突起部56的形状可以是除了三角形之外的形状,诸如梯形。被推压突起部56和推压突起部66可以推动内间板或者也可以省略。(H018)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闸板61可以在被打开以减小操作力增大的同时而倾斜。然而,外闸板61的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外闸板61可以向前移动以解锁,然后可以向左移动。也就是说,外导轨63+64和各个引导件41、42和M之间的间隙或游隙可以省略。 (HO 19)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同时设置内闸板51和外闸板61。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只设置内闸板51和外闸板61中的一个。当仅使用外闸板61时,需要使外闸板61紧密地封闭连接孔33a。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面的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人能够为实现各种实施例理解本发明和各种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应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剂容器,包括收容部分,其能够在其中收容显影剂,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 ;开闭部件,其由所述收容部分支撑为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和在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被接合部分,其沿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收容部分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装置上的方向,当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所述装置中时,所述被接合部分通过与所述装置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包括沿着所述安装方向以规律的节距设置的凸出部和凹入部, 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对应于形成在所述接合部分上的凹入部和凸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能够与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的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以规律的节距设置的凸出部和凹入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偏移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被布置为沿所述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偏移的凸出部和凹入部,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以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的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的节距相同的节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收容部分包括分离接触部分,所述分离接触部分对应于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上的分离被接触部分,当所述收容部分沿着移除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开闭部件朝向所述闭合位置移动时,所述分离接触部分通过与所述分离被接触部分接触而沿着远离所述被接合部分的方向移动所述接合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朝向所述开闭部件一侧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包括下游表面和上游表面,所述下游表面沿所述安装方向处于下游侧, 所述上游表面沿所述安装方向处于上游侧,所述下游表面沿着朝向下游并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游表面沿着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或者沿着朝向下游并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朝向所述开闭部件一侧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包括下游表面和上游表面,所述下游表面沿所述安装方向处于下游侧, 所述上游表面沿所述安装方向处于上游侧,所述下游表面沿着朝向下游并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游表面沿着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或者沿着朝向下游并远离所述接合部分的方向延伸。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包括旋转的图像保持部件;显影装置,其对已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形成可见图像;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保持部件的所述表面转印到介质上;以及定影装置,其对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进行定影;以及显影剂容器,其包括收容部分,其能够在其中收容显影剂,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 ;开闭部件,其由所述收容部分支撑为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和在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被接合部分,其沿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收容部分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方向,当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时,所述被接合部分通过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接合部分移动限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附近从而面向所述开闭部件的侧部, 所述接合部分移动限制部分对所述接合部分沿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安装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位置对准件,其设置为与所述开闭部件的相对侧表面对应,所述相对侧表面与设置有所述被接合部分的侧表面相对,当安装了所述显影剂容器时,所述位置对准件通过与所述相对侧表面接触而使所述开闭部件的位置对准。
10.一种显影剂容器控制方法,包括将显影剂收容在收容部分中,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 ;将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装置中;当将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到所述装置中时,将开闭部件从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移动至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所述开闭部件受到所述收容部分的支撑;以及当将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到所述装置中时,通过将被接合部分与所述装置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所述被接合部分沿着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到所述装置上的安装方向而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剂容器、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容器控制方法,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收容部分,其能够在其中收容显影剂,所述收容部分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开口;开闭部件,其由所述收容部分支撑为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和在所述开闭部件将所述开口闭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被接合部分,其沿安装方向设置在所述开闭部件的侧表面上,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收容部分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装置上的方向,当所述收容部分安装在所述装置中时,所述被接合部分通过与所述装置的接合部分接合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移动。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467023SQ20111019503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积田敏和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