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99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同时兼有这些装置的功能的复合机等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同时兼有这些装置的功能的复合机等采用电子照片方式的成像装置中,部分装置搭载以显影单元和感光体单元一体构成的单元体即处理卡
品.ο上述成像装置中因调色剂用完或感光体单元等部位的劣化,需要定期交换处理卡盒。另外在一些采用LED光源作为曝光装置的成像装置中,交换处理卡盒时需要打开位于成像装置主体上方的上盖。上述成像装置中的LED通常被设置在处理卡盒取出通道上。为此在现有技术中, 用上述交换方法进行处理卡盒交换时,需要打开成像装置主机上方的上盖,或者在打开的同时使LED从搭载位置退出,才能从成像装置主机中取出处理卡盒。对此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3-25580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将构成曝光装置的LED构成为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以便于取出处理卡盒。但是在电子照片方式的成像装置中,针对调色剂或纸粉等造成的充电辊污染会引起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一般设有清扫充电辊的清洁部件。清洁部件通常为薄片形部件,例如以发泡聚酯胺、发泡聚酯等发泡材料、或者毛毡等形成。该清洁部件一般构成为与充电辊 (充电体)相接触。但是长期使用清洁部件会降低其清洁性能。对此,专利文献2 (JP特开平3-126961 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在成像装置主机一侧设置充电辊,而在包括感光体在内的处理卡盒中设置充电辊清洁部件,每当交换处理卡盒时,便可以交换新的充电辊清洁部件。进而,专利文献3 (JP特开2001-222160号公报)还公开了在上述成像装置中交换感光体单元时,需要从装置主机上拆下显影剂容器即调色剂罐。而现有成像装置中的处理卡盒和调色剂罐各自独立设置,并可在装置主机上装卸。此时,在成像装置中设有档在前面的前盖,需要打开该前盖,才能将处理卡盒以及调色剂罐从前方拉出。上述现有的成像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采用使LED退出之后从主机中取出处理卡盒的方式,LED的退出轨迹上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而主机内部无法有效提供这样的空间。而且,每次交换处理卡盒都会使得LED暴露到主机以外,使LED可能受到污染或损伤。其二,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 LED在处理卡盒上装卸的结构。该结构在装卸时沿长度方向滑动LED。由于LED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为此该结构在装卸LED时需要打开主机侧盖,或者保证主机内部具有能够使得LED在长度方向上移动的空间。如果在主机侧面装卸LED,则用户需要从主机上表面以及侧面的两侧展开操作,这不但加大了交换作业时的设
4置面积,而且会降低操作性能。而如果在主机内部设置移动LED的空间时,则难以有效利用主机内部空间,反而会引起装置大型化。此外,LED的装卸操作不但会使得处理卡盒交换变得更加费时费工,而且可能使LED受到损伤。其三,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结构中,充电辊清洁部件被设置于处理卡盒中,此时,需要同时交换感光体单元和充电辊清洁部件,这样,对于具有使用寿命较长的感光体的机种来说,延长交换周期会导致清洁性能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分开交换充电清洁辊和感光体单元,将充电清洁辊置于交换频率较高的调色剂卡盒或显影单元中。然而,在一般的处理卡盒与曝光装置的结构中, 清洁部件、调色剂卡盒或显影单元通常会遮挡从曝光装置射往感光体的曝光光路,因此无法在调色剂卡盒或显影单元中设置充电装置清洁部件。其四,在上述专利文献3公开的结构中,处理卡盒和调色剂卡盒可相互独立装卸, 为此该结构需要打开前盖。这样,装置主机周围需要保持可供前盖开闭的空间,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在某些情况下,虽然无法保证前盖开闭空间但还是可以设置装置。也就是说,被设置在这种场地装置在交换处理卡盒或调色剂卡盒时,需要移动到能够提供前盖开闭空间的场所来进行交换操作。而装置如果被设置在每当交换操作时便要移动的场所,其操作性之差是不言而喻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能够有效利用曝光装置退出时的曝光装置的移动空间,实现装置主机的小型化。具体为,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感光体单元交换时对曝光装置发生干涉的成像装置,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比感光体单元交换周期更短的周期来交换充电辊或充电体的清洁部件的成像装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设置空间小且感光体单元交换操作相对简单的成像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用光源作为曝光装置, 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其中在成像装置主机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至少包括所述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曝光装置退出机构,该曝光装置退出机构使得所述显影剂容器、所述感光体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单元能够在与所述感光体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装卸,并使得所述曝光装置在作用位置和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 该作用位置是指该曝光装置发挥光源作用的位置,该退出位置是指该曝光装置退出所述作用位置时的位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离开该显影剂容器的初始搭载位置、或者被从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上拆下的状态下,借助于所述曝光装置退出机构使得所述曝光装置退出,以拆下所述感光体单元。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用光源作为曝光装置, 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其中,在成像装置主机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至少包括所述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显影剂容器、或者该显影剂容器与显影装置构成为独立于感光体单元并可以在成像装置主机上装卸的装卸体,在该装卸体被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中的搭载状态下,该装卸体被设置在与所述曝光装置发射的光的发射方向成180°的相反一侧的区域中,而且在所述装卸体上设置用于清洁感光体单元中的充电体的清洁部件。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中,在成像装置主机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至少包括所述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保持显影剂容器的保持体以及变位机构,该变位机构使得所述保持体在搭载状态与取出允许状态之间改变位置,该搭载状态是指显影剂容器搭载于所述成像装置主机内部的状态,该取出允许状态是指该显影剂容器能够被从该成像装置主机上拆下的状态,在该取出允许状态下,所述显影剂容器与感光体单元分离,允许在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上装卸所述感光体单元。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有利于成像装置中的感光体单元的拆下或安装操作的稳定进行。而且在拆下或安装操作中感光体单元不干涉曝光装置,防止曝光装置受到损伤。在交换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时不需要曝光装置退出,减少了曝光装置外露次数,从而降低了污染损伤的可能性。进而,在交换显影剂容器或感光单元时,不需要从成像装置主机上拆下曝光装置,减少了操作者误致曝光装置受到损伤的危险性。此外,显影剂容器、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可以在大致与感光体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装卸,进行单向交换操作,有利于提高交换操作性能。进而该单向交换操作有利于减小包括交换时的操作面积在内的成像装置设置面积的减小。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效果在于,可使得清洁部件的交换或维修的周期比感光体的交换周期短,有效防止充电体(充电辊)的污染,提高成像质量。也就是说,在长期使用无需交换感光体的成像装置中,也能够多次交换清洁部件,长期维持充电体(充电辊)清洁性能。而且,曝光装置不妨碍装卸体的装卸动作,有利于装卸体装卸动作的稳定进行。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效果在于,感光体单元的交换操作不会受到显影剂容器的妨碍,有利于提高操作性能。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显影剂容器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显影容器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使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曝光装置处于退出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感光体单元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成像装置的显影剂容器离开初始搭载位置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显影剂容器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显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曝光装置处于退出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图9所示的成像装置在处理卡盒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显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6
图13是图12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曝光装置处于退出状态的示意图。图14是显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成像装置中的要部放大图。图16是图14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显影剂容器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中的要部放大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显影剂容器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9是显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显影剂容器被拆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1是显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成像装置的侧视图。图23是图21所示的成像装置在可以拆下显影剂容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标记说明10 保持体,16 支持部件,20、20a、20b、20c、20d 感光体单元,22、22a、22b、22c、22d 感光体,31、31a、31b、31c、31d显影单元,36、36a、36b、36c、36d LED, 37曝光装置退出机构, 41、41a、41b、41c、41d 显影剂容器,51 上盖,51a外盖,51b 侧盖,56 摇动体,80、80a、80b、80c、 80d清洁部件,81、81a、81b、81c、81d遮挡部件,100成像装置主机,M变位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成像装置结构的示意图(第一实施方式)。该成像装置的主机100中搭载分别收纳各色调色剂的四台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41a、41b、 41c、41d、显影单元31a、31b、31c、31d、感光体单元20a、20b、20c、20d等部件。标记尾部的字母a、b、c、d表示结构相同部件但使用的调色剂颜色不同的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如果不涉及颜色,则仅以数字标记如31、20来表示显影单元、感光体单元。感光体单元20中具备感光体220加、2213、22(3、22(1),该感光体22周围设有清洁刮刀23 (23a、23b、23c、23d)以及充电辊21 (21a、21b、21c、21d)。该清洁刮刀23刮去经过初级转印之后留在感光体22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充电辊21与感光体22表面相接触。这些部件一体形成。成像装置中,LED36(36a、36b、36c、36d)构成对感光体22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各个LED36借助于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在图1所示状态即各个LED36位于能够发挥光源作用的作用位置、与图4所示状态即各个LED36位于退出作用位置的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 LED为具备发光元件和圆柱透镜等元件的光写入头。该LED中的发光元件有节能、使用寿命长、以及小型等优点。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包括摇动体56,该摇动体56通过枢轴55与成像装置主机 100枢接,该摇动体56上以规定间距设置各个LED36a、36b、36c、36d。如图1等所示,摇动体56从图1所示的水平状态,按照箭头A所示方向摇动,成为图4所示的略呈铅直状态,而后,从该略铅直状态起按照箭头B所示方向摇动,返回到水平状态。摇动体56位于水平状态时上述LED36处于起光源作用的作用位置,而略呈铅直状态则为退出该作用位置的退出位置。此外,优选设置限制摇动体56摇动的未在此图示的限制部件。再者,摇动体56被设置为摇动动作不会妨碍到显影单元31或感光体单元20等。中间转印带观构成为与感光体22相接触或分离,该中间转印带观架绕在驱动辊 26、从动辊27以及初级转印辊四(四£1、四13、四(3、四(1)的周围并进行循环移动。显影单元31包括显影辊32和供给辊33以及框架34等。显影辊的金属芯受到未图示偏压电源对其施加的负电位偏压。感光体单元20的充电辊21上受到其他偏压电源对其施加直流负电位的偏压电压。为此,与显影单元31配合的感光体22、接触该感光体22的清洁刮刀23以及充电辊21构成成像部(感光体单元)。也就是说,20a、20b、20c、20d分别为第一成像部、第二成像部、第三成像部、第四成像部,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中搭载四个成像部。第一成像部20a中的清洁刮刀23a清扫感光体2 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充电辊 21a对受到清洁后的感光体2 表面充电,进行初始化,使感光体2 表面成为电位均等的高电位。而后,LED36基于图像数据对感光体2 进行选择性曝光。这样,上述均等带电的高电位感光体2 表面受到曝光,发生电位衰减的低电位部和保持初始状态的高电位部便构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1a进行显影处理,将调色剂移动到上述静电潜像中的低电位部或高电位部,形成调色剂图像。感光体22a转动输送,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观上。配合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观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该中间转印带观与感光体22b之间的接触部的时刻,第二成像部进行上述相同动作,显影单元31b对感光体22b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形成调色剂图像,而后,感光体22b转动输送,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观上,与该中间转印带观上的调色剂图像重合。也就是说,在中间转印带观上各种单色调色剂图像重合形成具有多种颜色的彩色调色剂图像。配合时机用一对输送辊61等从供纸盒60向第二转印装置(次级转印辊)39提供记录纸或OHP薄片等未图示记录媒体。对第二转印装置39施加高电位使中间转印带观与第二转印装置39之间产生电位差,这样,中间转印带观表面的单色或彩色调色剂图像便被转印到记录媒体上。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媒体离开中间转印带观后,定影器65将调色剂图像融熔并固定到记录媒体上,而后该记录媒体由排纸装置66排到装置主机100上表面上的排纸盘中。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媒体上之后,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清扫中间转印带观, 去除留在其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并回收到调色剂回收装置67中。经过清扫后的中间转印带观预备下一次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主机100的上部设有主机上盖51。该主机上盖51通过设于摇动体56的枢轴阳上方的枢轴52而被设置在装置主机100上。为此,上盖51在图1所示状态即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被盖住的状态、与图2所示状态即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呈开放状态之间发生位置变动。也就是说,通过以枢轴52为中心按箭头Al方向摇动主机上盖 51,来使得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被盖住状态变为图2等所示的开口部开放状态。相反,通过按箭头Bl方向摇动上盖51,开口部开放状态便成为图1所示的开口部关闭状态。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成像装置中的感光体单元20的交换方法。首先说明在如图1所示地搭载了各个单元的状态下拆下感光体单元20的方法。
从图1所示状态起,按箭头Al方向摇动主机上盖51,使得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 IOOa如图2所示呈开放状态。在此状态下,通过开口部100a,沿着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箭头Z方向,从装置主机100取出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41a、41b、 41c、41d。而后如图3所示,通过开口部100a,按箭头Z方向拆下显影单元31。在此,只要拆下需要交换的显影单元31便可,而不需要拆下所有的显影单元。在图3中仅拆下显影单元 31a0而后,如图4所示,用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使曝光装置中的LED36成为退出状态。 具体为沿箭头A方向摇动摇动体56,以便拆下感光体单元20 (在此为20a)。进而如图5所示,通过开口部100a,沿着大致垂直于感光体22排列方向的方向即箭头Z方向,从装置主机 100拆下感光体单元20a。以下说明安装感光体单元20a的方法。该方法即为相反地实行上述感光体单元的拆下操作。首先,如图4和图5所示,按箭头Al方向摇动主机上盖51,使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呈开放状态,同时按箭头A方向摇动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的摇动体56,使LED 出于退出状态。在此状态下,在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且向着与箭头Z相反的方向安装感光体单元20a。按图3的箭头B所示方向摇动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上的摇动体56,使得LED36成为作用状态。而后,在沿着与箭头Z相反方向安装显影装置31之后,沿着大致与感光体22 的排列方向相垂直且向着与箭头Z相反方向安装显影剂容器(即调色剂卡盒)41,进而按箭头B方向摇动主机上盖51,使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呈关闭状态,结束感光体单元 20a的安装动作。如上所述,本发明在使得LED36退出之前可以拆下显影剂容器41,为此,能够在 LED36退出轨迹上设置显影剂容器41,而且能够增加显影剂容器41的容量。用于电子照相方式成像装置的消耗品中调色剂的交换次数最多。如果将显影剂容器构成为可单独交换,则该显影剂容器的交换次数最多。而在现有方式中每次交换显影剂容器都必须使得LED退出,这样必然增大LED受到损伤的危险性。对此,本发明能够实行安全的感光体单元20的装卸作业。而且在装卸操作时感光体单元20不会对曝光装置发生干涉,因而防止了曝光单元受到损伤。在交换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41时不需要曝光装置退出,减少了曝光装置从成像装置外露的机会,从而减少曝光装置受到污染或损伤的可能性。进而,在交换显影剂容器41或感光体单元20时,不需要从成像装置中拆下曝光装置, 为此,减少了操作者误致曝光装置受到损伤的危险性。本发明可在曝光装置退出时的一部分退出轨迹上安装显影剂容器41以及显影单元31,有效利用了成像装置主机100中用于曝光装置退出的空间。通过对比该能够有效利用空间的装置和不能够利用空间的装置可知,在收纳显影剂的量为相同量情况下,前者即利用空间一方的装置主机的高度较小,从而实现了装置小型化(密集化)。显影剂容器41、感光体单元20以及显影单元31可在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装卸,而且这些交换操作在单一方向进行,这不但有利于提高这些交换操作性能,而且还能够减小包括交换面积在内的成像装置主机100的设置面积。本发明具备支持曝光装置的摇动体56,稳定了曝光装置的退出动作,同时稳定了感光体单元20的装卸动作。而在曝光装置中采用LED36,则有利于曝光装置发挥LED节能、 使用寿命长以及小型化等各种优点。上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拆下显影剂容器41之后需要使得LED36退出。为此, 优选设置锁定机构,用以阻止附设有LED36的摇动体56在显影剂容器41被拆之后以外的期间中发生摇动。这是因为,如图2或图3等所示,沿着箭头Al方向摇动主机上盖51形成开放状态时,如不取出显影剂容器41而使得LED36退出时,LED36与显影剂容器41之间有可能发生接触或碰撞,导致LED36受到损伤等。在图6所示的成像装置中,主机上盖51上设置可装卸的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41 (第二实施方式)。因此,显影剂容器41与主机上盖51 —体摇动。为此,图6所示的成像装置在拆下感光体单元20等时,摇动主机上盖51,使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呈开放状态,显影剂容器41随着盖主机上盖51的摇动,离开初始搭载位置。在此状态下,可以沿着箭头X方向从主机上盖51上拆下显影剂容器41。此后的操作如上述图3至图5所示,拆下显影单元31之后使曝光装置即LED36成为退出状态,取出感光体单元20。至于安装感光体单元20a,可按相反顺序实行上述操作。利用图6所示成像装置可以发挥与图1所示成像装置相同的效果。图6所示成像装置的长处在于,能够装卸显影单元31或感光单元20a而不必从主机上盖51上拆下显影剂容器41。而且,图6所示的成像装置中能够同时实行主机上盖51的打开动作和调色剂卡盒 41的移动动作,这使得交换作业变得更加简便。此外,图6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容器 41随着主机上盖51的摇动而移动,为此在从成像装置主机100上拆下显影剂容器41时, 如上所述,是在图6所示状态下沿着箭头X方向取出显影剂容器4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 所示,在离开初始搭载位置的状态时,显影剂容器41仍然是在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沿着箭头Z方向移动。因此在图6所示的成像装置中也是沿着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拆下显影剂容器41。图7所示成像装置中,线硬即容器41与显影单元31 —体构成(第三实施方式)。 即显影单元31的箱体34与显影剂容器41被置于同一个箱体之中。该一体化装置被称为 DTM42。下面说明在图7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感光体单元20的交换方法。首先说明感光体单元的拆除方法。如图8所示,按箭头Al方向摇动主机上盖51使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呈开放状态,而后沿箭头Z方向拆下DMT42。接着,借助于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使构成曝光装置的LED36成为退出状态。也就是说,在箭头A方向上摇动摇动体56以便于拆下感光体单元20 (在此为20a),而后通过开口部IOOa沿箭头Z方向从装置主机中拆下感光体单元20a。安装感光体单元20时的操作顺序与上述相反。根据以上所述,图7所示的成像装置与图1等所示的成像装置具有相同的效果,而且,显影剂容器41和显影单元31 —体构成方便使用。上述图7以及图8所示的成像装置中也优选设置锁定机构,用以阻止附设有LED36 的摇动体56在DTM42被拆之后以外的期间中发生摇动,造成LED36损伤。图9所示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单元31和感光体单元20 —体构成为处理卡盒43G3a、4;3b、43C、43d)(第四实施方式)。以下说明图9所示成像装置中处理装置的交换方法。首先,在箭头Al方向上摇动主机上盖51,使装置主机100的开口部IOOa呈开放状态,而后如图10所示,沿着箭头Z方向取出显影剂容器41,接着在箭头A方向上摇动摇动体56,使得LED36处于退出状态。而后,如图11所示,拆下处理卡盒43。至于安装处理卡盒43,其操作顺序与拆除相反。利用图9所示成像装置可以发挥与图1所示成像装置相同的效果。而且,该成像装置具有显影单元31和感光体单元20 —体化便于使用的优点。此外,优选一体构成的显影单元31和感光体单元20可以分离,这样有利于提高各个单元交换的作业效率。图9所示成像装置不需要使LED36退出,但如果拆下处理卡盒43,仍然会有LED36 与处理卡盒43接触乃至碰撞的危险。为此,优选设置锁定机构,用于阻止处理卡盒43在 LED36退出之后以外的期间中被拆除。图12所示的成像装置中在铅直方向上设置感光体单元20(第五实施方式)。为此,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41、显影装置31以及中间转印带观等也均沿着铅直方向设置。该成像装置主机100上设有位于侧面的侧开口部100b,该侧开口部IOOb受到侧盖 70遮盖。也就是说,侧盖70借助于下部的的枢轴71在箭头Cl、Dl方向上摇动。此时的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中包括摇动体73,该摇动体73的枢轴72位于侧盖 70的枢轴71的附近。如图12所示,当摇动体73位于铅直方向的状态下,LED36处于作用位置,而如图13所示,当摇动体73位于水平状态,则LED36为退出位置。即摇动体借助于枢轴72在C、D方向上摇动。以下说明图12所示成像装置中感光体单元20的交换方法。首先说明感光体单元 20的拆除方法。在图12所示状态下,以枢轴71为中心按箭头Cl方向摇动侧盖70,使侧开口部IOOb呈开放状态。而后,经由侧开口部IOOb取出图13所示的显影剂容器41 (在此状态下LED36未退出)。接着,经由侧开口部IOOb沿着箭头X方向即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取出显影单元31之后,以枢轴72为中心在箭头C方向上摇动摇动体73,使LED36处于退出位置。而后经由侧开口部IOOb沿着箭头X方向取出感光体单元20。安装感光体单元20时的操作顺序与上述相反。根据以上所述,图12所示的成像装置与图1等所示的成像装置具有相同的效果。 此外,该成像装置中也优选设置锁定机构,用以阻止附设有LED36的摇动体56在显影剂容器41被拆之后以外的期间中发生摇动。在上述实施例中曝光装置中的所有LED36需要同时退出,除此之外,多个曝光装置LED36还可以独立设置,在作用位置和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这样曝光装置能够独自改变位置,有利于提高操作性能。在图14所示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上附设清洁部件80a、 80b、80c、80d以及遮挡部件81a、81b、81c、81d(第六实施方式)。清洁部件80以发泡聚酯胺或发泡聚酯等海绵材料或刷辊等构成。在显影剂容器 41安装到装置主机100中的状态下,清洁部件80接触或者以压力接触充电体即充电辊21,
11刮落吸附在充电辊21上的调色剂或纸粉等异物。遮挡部件81为金属或树脂构成的遮挡板。在显影剂容器41安装到装置主机100 中的状态下,该遮挡部件81位于清洁部件80与LED36之间,防止清洁部件80刮落的调色剂等异物飞散到LED36。换言之,遮挡部件81起到防止调色剂等污染LED36的作用。此外,该成像装置中还具备如图15所示的推压装置85,在显影剂容器41安装到装置主机100中的状态下,该推压装置85将清洁部件80推向充电体即充电辊21,并与充电辊 21接触。如图15所示,推压装置85为附设在主机上盖51上的弹性部件86,如线圈弹簧等。 当主机上盖51关闭时,弹性部件86的弹性作用力使显影剂容器推压充电辊21。LED36设于遮挡部件81和显影辊32之间。为此,显影剂容器41被设置在与LED36 发射光束的发射方向成180°的相反一侧的区域中。当主机上盖51处于开放状态下,弹性部件86的推压被解除,能够如图16所示,按箭头Z方向取出显影剂容器41。此时不需要移动LED36。相反,在取出状态下,沿着与箭头 Z相反方向将显影剂容器41插入装置主机,便可将显影剂容器41安装到装置主机中。在插入显影剂容器41时也不需要移动LED36。如上所述,显影剂容器41能够在大致与感光体22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装卸。为此,将显影剂容器41称为装卸体90。在图14至图16所示的成像装置中,清扫部件80被设置在装卸体90上,这样,清扫部件80的交换或维修的周期将短于感光体单元20的交换周期,为此,有效防止充电体即充电辊21发生污染,改善成像质量。换言之,可以在采用使用期间长且很少交换的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装置中频繁交换清洁部件80,长期维持对充电体即充电辊21的清洁能力。而且, 装卸体90位于与曝光装置发射的光束方向成180°的相反一侧的区域内,不会妨碍曝光装置的曝光。进而还有利于稳定装卸体90的装卸动作。上述曝光装置在成像装置主机100中的搭载位置使得装卸上述装卸体90时不需要移动该曝光装置,有利于装卸体90在上述位置的稳定设置,成像装置设计性能优异。在大致与感光体22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装卸上述装卸体90,不仅有利于提高装卸体90的装卸性能,而且还有望提高装卸体90中的显影剂容器41等的交换或保养性能。进而有利于减小装卸操作所要空间,实现装置的紧凑化。设置推压装置85有利于稳定清洁部件80与充电体之间的接触状态或在压力作用下的接触状态,有利于提高清洁性能。在具有遮挡部件81的成像装置中,用清洁部件80刮除调色剂等异物,避免这些异物吸附到曝光装置上,防止曝光装置污染。在装卸体90被安装到成像装置主机100上的状态下,还可以在清洁部件80和曝光部件之间设置遮挡部件81,以此防止清洁部件80刮落的调色剂等附着到曝光部件上。图17显示成像装置中各个显影剂容器41分别与显影单元31 —体构成的DTM42 之中的DTM42a(第七实施方式)。也就是说,在图17的情况下,以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容器 41和显影单元31 —体构成的DTM42即为装卸体90。显影剂容器41的箱体34中收纳显影辊32和供给辊33。此时,显影剂容器41的箱体34上附设有清洁部件80和遮挡部件81。另外还将
12LED36设于遮挡部件81和显影辊32之间。为此,显影剂容器41位于与LED36发射的光束方向成180°的相反一侧的区域中。当主机上盖51为开放状态时,弹性部件86的压力被解除,便能够如图18所示地按箭头Z方向取出显影剂容器41。此时不需要移动LED36。相反,在取出状态下,沿着与箭头Z相反方向将显影剂容器41插入装置主机,便可将显影剂容器41安装到装置主机中。在插入显影剂容器41时也不需要移动LED36。具备图17和图18所示的装卸体的成像装置同样可以发挥与图14至16所示的成像装置相同的效果。在图14以及图17省略了显示,但在上述成像装置中也优选设置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用以在取出感光体单元20时使得曝光装置中的LED36成为退出状态。此时的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为图1等所示的摇动体56,该摇动体56以枢轴55为中心进行摇动。同时优选设置锁定机构,用以阻止在除了拆除装卸体90之后的期间内LED3退出。图19所示的成像装置与前述图12所示的成像装置相同,其中的感光体单元20沿铅直方向设置(第八实施方式)。为此,显影剂容器(调色剂卡盒)41a、41b、41c、41d、显影单元31a、31b、31c、31d以及中间转印带28也均设置在铅直方向上。该成像装置的显影剂容器的箱体34a、34b、34c、34d中分别附设有清洁部件80a、 80b、80c、80d以及遮挡部件81a、81b、81c、81d。各个遮挡部件81和显影辊32之间分别设有 LED36,为此,显影剂容器41位于与LED36发射的光束方向成180°的相反一侧的区域中。在此,按照箭头Cl方向摇动侧盖70,成为图20所示的开放状态,便可沿箭头X方向取出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相反,在侧面开放状态下,沿着与箭头X相反方向将显影剂容器41插入装置主机,便可将显影剂容器41安装到装置主机100中。上述成像装置中也优选在侧盖70上设置弹性部件,用以在与箭头X方向相反方向上推压显影剂容器41。设置弹性部件有利于稳定清洁部件80与充电体之间的接触状态或在压力作用下的接触状态,有望提高清洁性能。如上所述,图19和图20所示的成像装置同样可以发挥与图14等所示的成像装置相同的效果。在图19以及图20省略了显示,但在这些成像装置中也优选利用曝光装置退出机构在取出感光体单元20时使得曝光装置中的LED36成为退出状态。此时的曝光装置退出机构以摇动体73构成。同时优选设置锁定机构,用以阻止在除了取出显影剂容器41 之后的期间内LED3退出。图21和图22显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上附设有可以装卸的保持体(调色剂罐保持盖)10 (第九实施方式)。该成像装置主机100上还设有用于盖住上方开口部的主机上盖51。该主机上盖51包括外盖51a和内盖51b。外盖51a包括矩形上壁11以及从该上壁11周围下垂的周壁12。内盖51b包括以收纳室15a、15b、15c、15d构成的块体形的收纳器,收纳器中的收纳室15a、15b、15c、15d 中分别收纳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在图23所示状态下,可以沿着收纳器长度方向从收纳室15拉出显影剂容器41,从而从收纳室15a、15b、15c、15d中取出显影剂容器41a、 41b、41c、41d。相反,在取出状态下,沿着收纳器长度方向将各台显影剂容器41a、41b、41c、 41d分别收纳到各个收纳室15a、15b、15c、15d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当成像装置主机100的主机上盖51关闭,上方开口部处于关
1闭状态时,收纳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的保持体10为收纳状态,即内盖51a被收纳在外盖51a内。这样,在收纳状态下,通过连通部14a、14b、14c、14d,显影剂容器41a、41b、 41c、41d中的显影剂分别被提供到感光体单元20a、20b、20c、20d。该主机上盖51经由具备支持部件16的变位机构M与成像装置主机100枢接。也就是说,变位机构M的支持部件16包括枢轴16a、以及附设于成像装置100并支承枢轴16a 的支持体16b和16c,外盖51a和内盖51b可围绕枢轴16a、在箭头A3、B3和箭头A4、B4方向上摇动。如图21和图22所示,成像装置主机100中上方开口部关闭状态为显影剂容器41 被安装到成像装置主机内部的搭载状态。从该状态,如图23所示地按箭头A3方向摇动外盖51a,成为外盖开放状态,在此外盖开放状态下,按箭头A4方向摇动内盖51b,便成为可以从成像装置主机100中取出显影剂容器41的取出允许状态。图23显示了用户用手H手动操作的状态。这样,在取出允许状态下,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与包括显影单元31a、 31b、31c、31d以及感光体单元20a、20b、20c、20d在内的处理卡盒43a、43b、43c、43d分离。在上述情况下,可以对各台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以及各台感光体单元 20a、20b、20c、20d进行交换操作,而且,各台交换操作可以独立进行。即在图23所示的显影剂容器取出允许状态下,各台显影剂容器41a、41b、41c、41d可以单独交换,交换操作时不受处理卡盒43a、43b、43c、43d的影响。与此相对,各台处理卡盒43a、43b、43c、43d也可以单独交换,交换操作时不受感光体单元20a、20b、20C、20d的影响。在图21 图23所示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容器41能够在不受感光体单元20影响的情况下进行交换操作,有利于提高操作性能。通过变位机构M得到的取出允许状态为从搭载状态起显影剂容器41向上方开放的状态。这样便不必在成像装置周围确保用于进行显影剂容器41或感光体单元20的交换作业的空间。变位机构M包括支持部件16,用于枢轴支承保持体摇动。该支持部件16使得保持体10在受其支承的状态下能够摇动,在搭载状态和取出允许状态之间转换。主机上盖51盖住成像装置主机100的上方开口部,为包括外盖51a和内盖51b的双重结构,保持体10构成为该内盖51b。该结构有利于保护成像装置主机100内部。内盖51b在外盖51a开放状态下才能进行开闭操作,也就是说,内盖51b必须在外盖51a处于开放状态下操作,这样便能够防止用户在无意之中误将显影剂容器41等从成像装置主机100中取出。图21 图23所示的成像装置具有多个显影剂容器41,所有显影剂容器41均由保持体10保持,通过操作保持体10,所有显影剂容器41在一体搭载状态和取出允许状态之间转换,该结构操作性能优越。对于图21 图23所示的成像装置中的每一个显影剂容器,能够进行单独交换,因此,可以只交换需要交换的显影剂容器。还可以不按照显影剂容器41的设置顺序进行交换操作,为此,用户能够从便于交换的显影剂容器开始交换操作。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对本发明作种种更改。电子照相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均涉及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在图12 图19 的成像装置中,既可以如图6所示地在侧盖70上附设显影剂容器41,也可以将显影剂容器 41和显影单元31 —体形成,或者将显影单元31和感光体单元20 —体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用光源作为曝光装置,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其中,在成像装置主机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至少包括所述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曝光装置退出机构,该曝光装置退出机构使得所述显影剂容器、所述感光体单元以及所述显影单元能够在与所述感光体的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装卸,并使得所述曝光装置在作用位置和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该作用位置是指该曝光装置发挥光源作用的位置,该退出位置是指该曝光装置退出所述作用位置时的位置,在所述显影剂容器离开该显影剂容器的初始搭载位置、或者被从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上拆下的状态下,借助于所述曝光装置退出机构使得所述曝光装置退出,以拆下所述感光体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容器以及/或者所述显影单元可以被搭载到所述曝光装置退出时通过的一部分轨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可以拆分的所述感光体单元和所述显影单元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容器和所述显影单元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装置退出机构具备支持所述曝光装置的摇动体,通过该摇动体的摇动,该曝光装置在所述作用位置与所述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台所述曝光装置,各台曝光装置可以独立地在所述作用位置与所述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
7.一种成像装置,用光源作为曝光装置,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其中,在成像装置主机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至少包括所述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显影剂容器、或者该显影剂容器与显影装置构成为独立于感光体单元并可以在成像装置主机上装卸的装卸体,在该装卸体被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中的搭载状态下,该装卸体被设置在与所述曝光装置发射的光的发射方向成180°的相反一侧的区域中,而且在所述装卸体上设置用于清洁感光体单元中的充电体的清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中,所述曝光装置被搭载到不需要移动该曝光装置便能够装卸所述装卸体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推压所述清洁装置的推压装置, 在所述装卸体被搭载到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中的搭载状态下,该推压装置使得所述清洁部件与所述充电体相接触、或者以压力接触所述充电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 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遮挡部件,在所述装卸体被搭载到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中的搭载状态下,该遮挡部件遮挡在所述清洁部件和所述曝光装置之间。
11.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在成像装置主机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至少包括所述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以及显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保持显影剂容器的保持体以及变位机构,该变位机构使得所述保持体在搭载状态与取出允许状态之间改变位置,该搭载状态是指显影剂容器搭载于所述成像装置主机内部的状态,该取出允许状态是指该显影剂容器能够被从该成像装置主机上拆下的状态,在该取出允许状态下,所述显影剂容器与感光体单元分离,允许在所述成像装置主机上装卸所述感光体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变位机构形成的所述取出允许状态为开放所述搭载状态下的所述显影剂容器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构具有支持部件, 该支持部件用枢轴支承所述保持体的摇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 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盖住所述成像装置主机的上放开口部的主机上盖,该主机上盖为包括外盖和内盖的双重结构,该内盖以所述保持体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盖被打开的状态下,可以进行所述内盖的开闭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1 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台所述显影剂容器,所有显影剂容器均由所述保持体保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单独进行所述显影剂容器的交换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不按照所述显影剂容器的设置顺序来进行该显影剂容器的交换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利用曝光装置退出时的移动空间以实现小型化、且防止曝光装置在感光体单元交换时受到干涉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用光源作为曝光装置,在感光体(22)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成像装置主机(100)上可装卸地搭载显影剂容器(41)、至少包括感光体(22)的感光体单元(20)以及显影单元(31),其中具备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其使得曝光装置在发挥光源作用的作用位置、与退出该作用位置时的退出位置之间改变位置,在显影剂容器(41)离开其初始搭载位置、或者被从成像装置主机上拆下的状态下,借助于曝光装置退出机构(37),来使曝光装置退出,以拆下感光体单元(20)。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2467026SQ2011103358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久保田智广, 吉田知史, 喜多信彦, 大吉浩文, 村松武流, 桥本晴央, 清水义之, 滨田学, 福岛辰生, 荒泽信一, 藤田雅也, 钓谷翔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