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38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导光板,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超薄导光板。
背景技术
随科技发展,背光模组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导光板作为背光模组的重要部件,对其自身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光源发出的光束在导光板传输时,大部分会在导光板内部损耗,仅有小部分光束经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所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导光板技术以寻求减少光束在导光板中传播的损耗,提高导光板出光效果。一种现有技术的导光板,如图1所示,导光板10包括入光面11及连接于入光面11 的底面13,所述底面13上设置有网点100,所述网点100之间的间距相同,网点100直径不同。该种导光板10的网点100由于网点100直径不同,会造成部分光线损失,光利用率低, 无法满足导光板10的出光亮度及均勻度要求。且网点100直径大小需沿远离入光面11方向由大到小排布,以保证导光板10的出光亮度均勻,但此种网点100制程复杂,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导光板。一种超薄导光板,所述超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连接于所述入光面的底面,所述底面设有多个网点,网点为圆形。所述网点直径相同,所述网点沿远离入光面的方向由疏到密排布。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亮度高、功耗低、出光均勻。
图1是先前技术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导光板20,超薄导光板20包括入光面21 及连接于所述入光面21的底面23,所述底面23设有多个网点200。所述网点200为圆形。 所述网点200直径相同,所述网点200沿远离入光面21的方向由疏到密排布。所述网点 200直径为0. 02毫米至1毫米。所述网点200的末端与所述底面23的之间的距离为0. 02 毫米至0. 05毫米。所述超薄导光板20长边尺寸最大为300毫米。本实用新型的网点200沿远离入光面21的方向由疏到密排布,保证超薄导光板20 的出光亮度均勻,提高光利用效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连接于所述入光面的底面,所述底面设有多个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直径相同,所述网点沿远离入光面的方向由疏到密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超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直径为0.02毫米至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超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的末端与所述底面的之间的距离为0. 02毫米至0. 0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超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导光板长边尺寸最大为30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导光板,所述超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及连接于所述入光面的底面,所述底面设有多个网点,网点为圆形。所述网点直径相同,所述网点沿远离入光面的方向由疏到密排布。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亮度高、功耗低、出光均匀。
文档编号G02B6/00GK202110305SQ20112014435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莫水强 申请人:深圳宝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