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37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反光膜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材料由于其卓越的逆反射性能,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车辆被动安全防护装置、标志牌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领域。
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1日、公开号为CN101561523、名称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利用光敏树酯成型微棱镜的反光膜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的主要步骤是在树脂薄膜上涂覆光敏树脂,经干燥、加热模压, 再通过UV光照射快速固化,使涂覆了光敏树脂的树脂薄膜及光敏树脂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最后层压膜被冷却,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
公开日为2010年3月17日、公开号为CN101672939、名称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的发明专利披露了采用上述方法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生产设备包括环形带状模具、加热模压装置、冷却装置、涂覆装置、干燥装置和UV固化装置,环形带状模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凸出状的连续精密微棱镜阵列结构,涂覆装置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涂覆光敏树酯;涂覆了光敏树酯的树酯薄膜通过所述的干燥装置进行干燥;然后将树酯薄膜上涂覆有光敏树酯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带状模具的外表面通过所述的加热模压装置进行加热、模压,使所述的光敏树酯填满凸起的微棱镜结构的间隙;在光敏树酯与环形带状模具的外表面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紧密啮合的情况下,利用UV固化装置固化光敏树酯,并使其牢固附着于树酯薄膜上、与树酯薄膜形成不可分离的一体,涂覆了光敏树酯的树酯薄膜、固化后的光敏树酯及成型于其上的微棱镜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所述的层压膜经过冷却装置处理,即形成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通过上述方法和设备制得的反光膜,需经过金属镀层,或者经过超声波焊接技术或热熔焊接技术在其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后,再在金属镀层或底膜一侧复合上压敏胶,才可制成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标识或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领域的微棱镜型反光膜。而且经蒸镀有金属反射层和经封合有一层底膜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领域。通过上述方法和设备形成的微棱镜结构虽然具有优异的硬度和抗划伤、及耐热、 耐溶剂性能,且产品一致性好,但是,由于光敏树酯的种类比较少,性能特殊,一般价格都很高;而且光敏树酯在涂覆、干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溶剂排放,UV光在照射光敏树酯让其固化时,也会导致光敏树酯中的部分单体外逸、在空气中产生臭氧,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光敏树酯在固化后,分子之间交联成网状,表面致密,极性很低,虽然能够在微棱镜一侧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但却很难利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所述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因此不利于反光膜的后续加工和使用,反光膜的应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而采用热熔树酯成型微棱镜就可克服上述缺陷,所述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树酯薄膜上涂覆有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模具的外表面,所述环形模具沿封闭回路往复运动,带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然后对树酯薄膜、热熔树酯和环形模具同步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由于热熔树酯的分子呈线性结构,活泼程度高,极性强,很容易在微棱镜一侧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或利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因此利用热熔树酯成型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更优异的后续加工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此外,热熔树酯的选择面更广,生产成本也更低;而且,对固态的热熔树酯用热熔涂覆或热熔挤出的方式操作,只是简单的物理熔融,并无任何排放,生产过程也更环保。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热熔树酯成型微棱镜从而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设备,通过本设备生产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更优异的后续加工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此外,热熔树酯的选择面更广,生产成本更低,生产过程也更环保。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和模压装置,所述的圆筒模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所述的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将热熔树酯涂覆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然后将树酯薄膜上涂覆有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的外表面,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 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热熔树酯成型微棱镜阵列结构的生产反光膜的设备。 通过本设备生产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更优异的后续加工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此外,热熔树酯的选择面更广,生产成本也更低。而且由于所述的生产设备不需要干燥装置和 UV固化装置,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还可明显提高生产速度,增加工作效率,生产过程也更环保。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圆筒模具是一中空的刚性辊,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其内部通冷却介质。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好,因此冷却效果好。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外置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于圆筒模具远离树酯薄膜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冷却装置使热熔树酯冷却后,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0015]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冷却装置为喷冷气的装置。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冷却装置为中空的刚性辊,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其内部通冷却介质。上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圆筒模具上、远离树酯薄膜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压辊,所述的压辊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分离前,和圆筒模具紧密啮合。而且压辊还可使层压膜和圆筒模具模具之间呈合适的剥离角度。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的传送装置,背衬膜和涂覆有热熔树酯的树酯薄膜一起通过模压装置。背衬膜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树酯薄膜在模压过程中的形变,并避免树酯薄膜未涂覆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被划伤。所述的背衬膜是可以剥除的。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之前先在树酯薄膜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的涂覆装置。使用偶合剂可以增加树酯薄膜和热熔树酯间的粘结性能和粘结强度。所述的偶合剂的涂覆装置可采用
公开日为2010年3月17日、公开号为CN101672939、名称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的发明专利以及公告日为2010年7月14日、公告号为CN2015M643U、名称为“用于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涂覆装置”和公告日为 2010年7月14日、公告号为CN2015M642U、名称为“一种用于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涂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披露的任一种形式。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包括投料口、螺杆挤出机和挤出模头,所述的热熔树酯经由投料口投入螺杆挤出机中,经螺杆挤出机塑化后,热熔树酯熔融成流体,从所述挤出模头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对于熔体粘度较大,熔融温度较高的热熔树酯,比较适合采用此种热熔挤出的方式进行涂覆。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还包括投料仓,所述的投料仓位于投料口的正上方。使用投料仓可以保证投料口的进料压力,保证可靠的持续供料;同时,投料仓通常带有干燥功能,可以将热熔树酯中的潮气烘干,从而保证涂覆热熔树酯时没有气泡、针孔等异常情况产生。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还包括熔体计量泵,所述的熔体计量泵位于螺杆挤出机和挤出模头之间。经加装熔体计量泵后,可以让螺杆挤出机运转更平稳、向挤出模头供料更稳定,同时保证挤出模头的出料压力恒定,从而有效改善涂覆时漏涂、气泡、及成型材料厚度不勻的现象。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挤出模头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 50CM。在采用热熔挤出方式的涂覆装置中, 因为螺杆挤出机的供料压力比较大而且恒定,热熔树酯从挤出模头被挤出后,不容易立即收缩,而且挤出模头的温度也比较高,所以挤出模头和模压装置的距离相对大一些。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挤出模头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CM。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涂覆装置包括熔胶桶、输送泵、输送管道和热熔涂布头。所述的热熔树酯在熔胶桶中被加热到熔融温度, 使其变成熔融的流体,然后被输送泵经由输送管道输送至热熔涂布头,从热熔涂布头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对于熔体粘度较小,熔融温度较低的热熔树酯, 比较适合采用此种热熔涂覆的方式进行涂覆。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热熔涂布头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0. 5 20CM。在采用热熔涂布方式的涂覆装置中,供料压力相对较小,热熔树酯从热熔涂布头中挤出后容易收缩,热熔涂布头的温度也较低,所以热熔涂布头和模压装置的距离相对小一些。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热熔涂布头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CM。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压合辊的数量为1 3个,设于圆筒模具靠近树酯薄膜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间隙。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压合辊的数量为 2个。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圆筒模具的外表面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是用化学腐蚀、激光雕刻或用金刚石刀具切削而成。上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所述圆筒模具的外表面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的采用光敏树酯作微棱镜阵列结构的成型材料的生产设备不同,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干燥装置、UV固化装置和冷却装置,所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还可明显提高生产速度,增加工作效率。2、生产成本更低由于光敏树酯种类少,性能特殊,价格都很高,通常超过100元/ kg,而热熔树酯的价格则比较便宜,一般不超过50元/kg。3、微棱镜成型材料的选择面更加广泛在现有技术中是采用光敏树酯作微棱镜的成型材料的,但是光敏树酯对施工和存贮都有比较苛刻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可供选择的种类不多;而热熔树酯只要适合热熔涂覆或热熔挤出操作就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方法中的微棱镜成型材料,所以选择面广泛。4、更有利于反光膜的后续加工和使用在反光膜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一侧,如果没有起保护作用的金属反射层或底膜,经积灰或其他任何异物污染后,都会影响其反光性能,因此反光膜从环形模具上剥离下来后,需要用蒸镀的方式在微棱镜一侧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或利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底膜和微棱镜阵列结构之间形成蜂窝状密封气囊结构,这样该微棱镜型反光膜才能被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标识或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领域。而光敏树酯在固化后,分子之间交联成网状,表面致密,极性很低,很难在其上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成型蜂窝状密封气囊结构。而利用热熔树酯成型的微棱镜结构,由于树酯的分子呈线性结构,活泼程度高,极性强,则很容易在微棱镜阵列结构和底膜之间形成蜂窝状密封气囊结构,所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有着更优异的后续加工性能。[0037]5、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经蒸镀有金属反射层和经封合有一层底膜的微棱镜型反光膜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领域。现有技术中采用光敏树酯作为微棱镜的成型材料,虽然能够在微棱镜一侧表面蒸镀一层金属反射层,但却很难利用超声波、高周波或热熔等现有焊接技术在所述层压膜微棱镜一侧表面封合一层底膜,所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领域。6、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光敏树酯在涂覆、干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溶剂排放,UV光在照射光敏树酯让其固化时,也会导致光敏树酯中的部分单体外逸、在空气中产生臭氧,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本实用新型对固态树酯用热熔涂覆或热熔挤出的方式操作,只是简单的物理熔融,并无任何排放。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和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偶合剂的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图1、图2和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7所示,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模压装置和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所述的圆筒模具2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圆筒模具2是一中空的刚性辊,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其内部通冷却介质。所述的圆筒模具2上、远离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压辊8,所述的压辊8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12,然后将树酯薄膜1上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该反光膜可从圆筒模具2上剥离。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设于圆筒模具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0050]作为优选,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是用化学腐蚀、激光雕刻或用金刚石刀具切削而成。如图1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 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如图1、图6和图7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投料口 31、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 33,所述的热熔树酯12经由投料口 31投入螺杆挤出机32中,经螺杆挤出机32塑化后,热熔树酯12熔融成流体,从所述挤出模头33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投料仓34,所述的投料仓34位于投料口 31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熔体计量泵35,所述的熔体计量泵35位于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33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模头33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 5 50CM。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模头33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CM。实施例2如图2和图7所示,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模压装置和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所述的圆筒模具2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圆筒模具2远离树酯薄膜 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外置的喷冷气的装置51,喷冷气的装置51使热熔树酯12冷却后,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1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所述的圆筒模具2上、远离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压辊8,所述的压辊8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12,然后将树酯薄膜1上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该反光膜可从圆筒模具2上剥离。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设于圆筒模具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如图2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 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如图2、图6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投料口 31、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33,所述的热熔树酯12经由投料口 31投入螺杆挤出机32中,经螺杆挤出机32塑化后,热熔树酯12熔融成流体,从所述挤出模头33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投料仓34,所述的投料仓34位于投料口 31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熔体计量泵35,所述的熔体计量泵35位于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33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模头33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 5 50CM。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模头33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CM。实施例3如图3和图7所示,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模压装置和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所述的圆筒模具2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圆筒模具2远离树酯薄膜1 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外置的内部通冷却介质的中空的刚性辊52,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作为冷却装置的刚性辊52 —方面可使热熔树酯冷却后,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另一方面还可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12,然后将树酯薄膜1上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该反光膜可从圆筒模具2上剥离。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设于圆筒模具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如图3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 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如图3、图6和图7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投料口 31、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 33,所述的热熔树酯12经由投料口 31投入螺杆挤出机32中,经螺杆挤出机32塑化后,热熔树酯12熔融成流体,从所述挤出模头33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投料仓34,所述的投料仓34位于投料口 31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所述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熔体计量泵35,所述的熔体计量泵35位于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33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模头33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 50CM。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模头33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CM。实施例4如图1和图7所示,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模压装置和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所述的圆筒模具2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圆筒模具2是一中空的刚性辊,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其内部通冷却介质。所述的圆筒模具2上、远离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压辊8,所述的压辊8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12,然后将树酯薄膜1上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该反光膜可从圆筒模具2上剥离。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设于圆筒模具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是用化学腐蚀、激光雕刻或用金刚石刀具切削而成。如图1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 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如图1、图6和图7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如图1和图5所述,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熔胶桶3A、输送泵!3B、输送管道3C和热熔涂布头3D。所述的热熔树酯12在熔胶桶3A中被加热到熔融温度,使其由固体变成熔融的流体,然后被输送泵3B经由输送管道3C输送至热熔涂布头3D,从热熔涂布头3D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D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 0. 5 20CM。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D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CM。实施例5如图2和图7所示,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模压装置和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所述的圆筒模具2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圆筒模具2远离树酯薄膜 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外置的喷冷气的装置51,喷冷气的装置51使热熔树酯12冷却后,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1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所述的圆筒模具2上、远离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压辊8,所述的压辊8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12,然后将树酯薄膜1上涂覆有热熔
1树酯12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该反光膜可从圆筒模具2上剥离。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设于圆筒模具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如图2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 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如图2、图6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如图2和图5所述,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熔胶桶3A、输送泵!3B、输送管道3C和热熔涂布头3D。所述的热熔树酯12在熔胶桶3A中被加热到熔融温度,使其由固体变成熔融的流体,然后被输送泵3B经由输送管道3C输送至热熔涂布头3D,从热熔涂布头3D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D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 0. 5 20CM。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D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CM。实施例6如图3和图7所示,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模压装置和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所述的圆筒模具2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圆筒模具2远离树酯薄膜1 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外置的内部通冷却介质的中空的刚性辊52,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作为冷却装置的刚性辊52 —方面可使热熔树酯冷却后,热熔树酯的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另一方面还可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涂覆一层热熔树酯12,然后将树酯薄膜1上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通过所述的模压装置进行模压,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涂覆了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及热熔树酯层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该层压膜即为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该反光膜可从圆筒模具2上剥离。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设于圆筒模具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如图3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如图3、图6和图7作为优选,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如图3和图5所述,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熔胶桶3A、输送泵!3B、输送管道3C和热熔涂布头3D。所述的热熔树酯12在熔胶桶3A中被加热到熔融温度,使其由固体变成熔融的流体,然后被输送泵3B经由输送管道3C输送至热熔涂布头3D,从热熔涂布头3D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D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 0. 5 20CM。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D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CM。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包括圆筒模具(2 )、热熔树酯(12 )的涂覆装置(3 )和模压装置,所述的圆筒模具(2 )有一个内表面(21)和一个外表面(22),其外表面(22)带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模具(2)是一中空的刚性辊,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其内部通冷却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外置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设于圆筒模具(2)远离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冷却装置使热熔树酯(12)冷却后,热熔树酯(12)的一侧表面和树酯薄膜(1)形成牢固粘结,另一侧表面的微棱镜阵列结构同时被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为喷冷气的装置(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为中空的刚性辊(52),由钢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其内部通冷却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模具(2)上、远离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压辊(8),所述的压辊(8)使层压膜在和圆筒模具(2)分离前,和圆筒模具(2)紧密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往模压装置中输送背衬膜(6)的传送装置(61),背衬膜(6)和涂覆有热熔树酯(12)的树酯薄膜(1) 一起通过模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被涂覆上热熔树酯(12)之前先在树酯薄膜(1)的该侧表面涂覆一层偶合剂(13)的涂覆装置(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包括投料口(31)、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 (33),所述的热熔树酯(12)经由投料口(31)投入螺杆挤出机(32)中,经螺杆挤出机(32) 塑化后,热熔树酯(12)熔融成流体,从所述挤出模头(33)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投料仓(34),所述的投料仓(34)位于投料口(31)的正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树酯(12)的涂覆装置(3)还包括熔体计量泵(35),所述的熔体计量泵 (35)位于螺杆挤出机(32)和挤出模头(33)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模头(33)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 50C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模头(33)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15C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装置(3)包括熔胶桶(3A)、输送泵(3B)、输送管道(3C)和热熔涂布头 (3D);所述的热熔树酯(12)在熔胶桶(3A)中被加热到熔融温度,使其变成熔融的流体,然后被输送泵(3B )经由输送管道(3C )输送至热熔涂布头(3D ),从热熔涂布头(3D )中挤压出来,涂覆到所述树酯薄膜(1)的一侧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4)位于模压装置的上方,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0. 5 20C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涂布头(34)和模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2C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压装置包括压合辊(41),压合辊(41)的数量为1 3个,设于圆筒模具 (2)靠近树酯薄膜(1)入口端的一端外表面,所述的压合辊(41)使呈熔融状态的热熔树酯 (12)在压力作用下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23)的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辊(41)的数量为2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23)是用化学腐蚀、激光雕刻或用金刚石刀具切削而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模具(2)的外表面(22)由一侧表面具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镍片拼装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圆筒模具生产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反光膜的设备。现有技术用光敏树酯作为微棱镜成型材料存在选择面窄、生产成本高、后续加工性能差和应用范围窄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筒模具、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和模压装置,圆筒模具有内、外表面,外表面有呈凹陷状的连续微棱镜阵列结构,热熔树酯的涂覆装置将热熔树酯涂覆在树酯薄膜的一侧表面,树酯薄膜的该侧表面紧贴于圆筒模具的外表面,通过模压使热熔树酯填满凹陷的微棱镜阵列结构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用热熔树酯成型微棱镜阵列结构,制成的反光膜后续加工性能更优异、应用范围更广泛;该设备不需要干燥和UV固化装置,加工成本低,可明显提高生产速度,生产过程更环保。
文档编号G02B5/124GK202177713SQ20112023065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日
发明者吴伟斌, 王宏, 胡智彪, 胡智雄, 蓝庆东 申请人: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