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19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螺旋供料器(screwfeeder)供给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装置、例如使用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通过搅拌显影剂来使载体和调色剂摩擦带电。利用摩擦带电使调色剂静电附着在载体表面,附着有调色剂的载体磁性吸引到显影辊的表面。被磁性吸引而形成刷(brush)状的显影剂通过显影辊的旋转而被输送,在中途利用尖端高度限制板(穂高規制板)限制输送量之后,对形成在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辊设置成其外周的一部分从显影容器露出,通过朝一个方向旋转而将吸引在该显影辊的外周面的显影剂输送到与感光鼓表面对置的区域(显影区域),并将用于显影之后残留的显影剂回收到显影容器内。在此,作为高效地进行显影剂的搅拌和显影剂朝显影辊的输送这两个作业的部件,例如多使用一对螺旋供料器。第一螺旋供料器的第一螺杆轴设置成在上述显影容器内与显影辊平行地对置。第二螺旋供料器的第二螺杆轴设置成与第一螺杆轴平行。在上述显影容器内,除了两个螺杆轴的两端部分对置的部分以外的两个螺杆轴之间由间隔壁划分。即,间隔壁的两端侧形成为使得显影剂能够在两个螺杆轴之间流通的开口部。两个螺杆轴借助设置在显影容器的外部的马达等驱动源而旋转,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输送显影剂。所输送的显影剂在各个螺杆轴的下游端部无处可去而经由对应的开口部朝另一方的螺杆轴侧流入,因此,显影剂在显影容器内循环。进而,在第二螺杆轴的下游侧端部补给调色剂,显影剂在由第二螺杆轴输送期间被充分地搅拌,而后朝第一螺杆轴侧流入。利用第一螺杆轴遍及显影辊的全长供给所流入的显影剂。两个螺杆轴的一端部突出至显影容器外部,以便接收来自上述驱动源的动力。显影容器的供螺杆轴突出的显影容器部分形成为圆筒部,该圆筒部的内表面形成为圆筒状,突出侧端部附近的螺杆轴部分由固定于上述圆筒部的轴承轴支承而旋转自如。然而,伴随着所形成的图像的高画质化的要求,存在调色剂的粒径变得更小的倾向。因此,担心调色剂经由轴承与螺杆轴外周之间的极其微小的间隙而朝显影容器外部(显影装置外部)漏出。特别是在轴承存在于显影剂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情况下,由显影剂造成的压力较高,因此这个问题较为显著。为了防止该情况,以往,在上述圆筒部内,且是在比上述轴承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设置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由合成橡胶等构成,且呈圆环状。上述密封部件的外径比上述圆筒部的内径大,内径比螺杆轴的外径小。通过将该密封部件压入上述圆筒部与螺杆轴,密封部件弹性变形而牢固地紧密贴合在圆筒部以及螺杆轴,由此来确保密封性。
然而,调色剂因螺杆轴与密封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摩擦热而熔融之后固化,形成较大的颗粒,其中的一部分混入显影容器的供显影剂流通的内部,会产生招致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降低的情况。并且,固化后的调色剂会使螺杆轴的旋转转矩增大。特别是在因处理速度的高速化而需要朝显影辊供给更多的调色剂,由此螺杆轴的转速增高,并且由于要求定影装置节省电力而降低调色剂的融点的情况下,上述问题显著。为了应对该情况,在日本特开平4 - 291282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装置中,在比上述密封部件更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以与螺杆轴不接触的方式设置呈圈状的厚度为100 μ m的片状材料来作为分隔部件,想要借此来防止调色剂进入上述密封部件。并且,在日本特开2000 - 250309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装置中,采用在更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设置有与上述密封部件相同的密封部件的双重密封构造。然而,在日本特开平4 一 291282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装置中,虽然能够利用分隔部件阻止大多数调色剂进入密封部件,但由于分隔部件与螺杆轴不接触,因此调色剂也会从该间隙缓缓地进入,最终到达密封部件。因此,在密封部件中,熔融的调色剂固化,螺杆轴的旋转转矩增大。并且,在日本特开2000 - 250309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装置中,虽然能够利用距离轴承较远一侧的密封部件来阻止调色剂流入距离轴承较近一侧的密封部件,但由于远侧的密封部件的结构与近侧的密封部件的结构相同,因此,在远侧的密封部件中还是 会产生因调色剂的熔融、固化而导致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因摩擦热而导致的调色剂的熔融、固化,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调色剂的漏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显影装置具有螺旋供料器,通过该螺旋供料器旋转而将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朝显影辊输送,并且,上述显影装置具有如下结构使构成上述螺旋供料器的螺杆轴的一端部从上述显影容器突出至外部,以便承受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显影装置具备轴承,该轴承在上述显影容器内对上述螺杆轴的突出的端部侧进行轴支承;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位于比上述轴承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且与上述螺杆轴的外周紧密接触,用于防止显影剂从上述轴承与螺杆轴之间的间隙漏出至显影容器的外部;以及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位于比上述第一封部件更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以紧密接触的状态环绕安装于上述螺杆轴,且在该螺杆轴占据规定的长度,因上述螺杆轴的旋转而在上述第二密封部件与上述螺杆轴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上述第一密封部件与上述螺杆轴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并且,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密封部件由纤维材料形成。在该情况下,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纤维材料是毛毡。此外,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密封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密封部件设置在轴承室内,上述轴承室具有圆筒状内表面、且上述轴承设置在上述轴承室内,上述轴承室与供显影剂流通的显影剂容器内部由具有供上述螺杆轴贯通的窗孔的间隔壁分隔,上述第二密封部件呈筒状,且以其一端面被推压于上述间隔壁而被压缩的状态安装于上述螺杆轴。
或者,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密封部件是通过在呈圆筒状的基材的内周面植入纤维而形成的。 并且,上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螺杆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上述第一密封部件与上述第二密封部件之间设置有隔离件,该隔离件用于防止上述第二密封部件的构成材料被卷入上述第一密封部件与上述螺杆轴的外周面之间。此外,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密封部件涂敷有氟系润滑剂,或者在上述第二密封部件浸透有氟系润滑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显影装置。根据如上构成的显影装置,由于在位于比第一密封部件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的第二密封部件与螺杆轴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因此,与使用与第一密封部件相同的部件作为第二密封部件的上述以往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在第二密封部件产生的摩擦热抑制地较低。结果,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调色剂的熔融、固化。并且,由于第二密封部件以紧密接触的状态环绕安装于螺杆轴,且在螺杆轴占据规定的长度,因而能够防止调色剂进入第一密封部件,由此能够防止调色剂的漏出。


图I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串列型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图2是构成上述串列型打印机的成像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在图2中沿着F — F线剖开后的显影单元的剖视图的一部分。图4中,Ca)是第二螺杆轴的支承构造部分的放大剖视图,(b)是示出第一密封部件、第二密封部件安装于第二螺杆轴之前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在变形例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对第二螺杆轴进行轴支承的滑动轴承、以及该滑动轴承的附近的剖视图。图6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螺杆部件的立体图。标号说明26 :显影单元;42 :显影容器;44 :显影辊;48 :第一螺旋供料器;50 :第二螺旋供料器;52 :第一螺杆轴;54 :第二螺杆轴;80 :滑动轴承;84 :第一密封部件;86、90 :第二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串列型打印机10 (以下仅称作“打印机10”)的简要结构的图。另外,虽然在此采用打印机为例,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如图I所示,打印机10是所谓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打印机10包括水平地架设在框体12的内部、且沿着箭头A的方向行进的转印带14 ;沿着转印带14的行进方向排列设置的四个成像单元16C、16M、16Y、16K ;与各个成像单元对应设置的一次转印辊18C、18M、18Y、18K ;以及二次转印单元20,使利用各个成像单元16C、16M、16Y、16K形成的各个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像暂时重叠转印到转印带14,而后转印到记录片S从而形成彩色图像。成像单元16(、16厘、16¥、161(分别以像载置体即感光鼓22(、22厘、22¥、221(作为中心,具有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单元24C、24M、24Y、24K和显影单元26C、26M、26Y、26K。在成像单元16C、…、16K的下方配置有曝光单元28,朝各个感光鼓22C、…、22K射出经过光调制后的激光LB。在利用带电单元24C、…、24K使沿着箭头B的方向旋转的感光鼓22C、…、22K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之后,利用上述激光LB进行曝光,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利
用显影单元26C.....26K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另外,各个显影单元26C、…、26K
与激光的光调制颜色成分对应地朝感光鼓22C、…、22K供给C (青)、M (品红)、Y (黄)、K(黑)的调色剂作为显影剂。
形成于各个感光鼓22C、…、22Κ的调色剂像承受在一次转印辊18C、…、18Κ与感光鼓22C、…、22Κ之间产生的电场的作用而被依次转印到行进的转印带14上。另一方面,对于利用搓纸辊32从供纸盒30送出的记录片S,根据转印带14上的调色剂像到达二次转印单元20的时刻而利用定位辊34朝二次转印单元20输送上述记录片S。二次转印单元20向记录片S上转印重叠在转印带14上的调色剂像。在利用定影装置36对记录片S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之后,利用排出辊38将记录片S朝排纸托盘40排出。图2中示出成像单元的剖视图。另外,由于针对每个颜色分别设置的四台成像单元16C、16Μ、16Υ、16Κ的结构均相同,因此,在之后的说明以及在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省略C、Μ、Y、K的标号。如上所述,成像单元16以感光鼓22为中心而在其周围配置有带电单元24、显影单元26。显影单元26是单元型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26具有显影容器42,该显影容器42收纳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以下仅称作“显影剂”。在图2中未图示)。显影单元26还具有显影辊44,该显影辊44设置成其外周的一部分从显影容器42露出。以后述方式被搅拌而摩擦带电、从而在其表面附着有调色剂后的载体磁性吸引到显影辊44的表面。被磁性吸引而形成为刷状的显影剂(未图示)由沿着箭头E的方向旋转的显影辊42输送,在中途利用尖端高度限制板46限制输送量之后,被输送到与感光鼓22的表面对置的区域(显影区域),对形成在感光鼓22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之后残余的显影剂借助旋转的显影辊44回收到显影容器42内。显影单元26具有用于进行显影剂的搅拌和朝显影辊44输送显影剂的第一螺旋供料器48以及第二螺旋供料器50。构成第一螺旋供料器48的第一螺杆轴52设置成与显影辊44平行地对置,构成第二螺旋供料器50的第二螺杆轴54设置成与第一螺杆轴52平行。图3中示出在图2中沿着穿过第一螺杆轴52的轴心与第二螺杆轴54的轴心的F-F线切断后的显影单元26的剖视图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在显影容器42内收纳有显影剂D。在显影容器42平行地设置有第一螺杆轴52和第二螺杆轴54。显影容器42内部由分隔壁58划分(分隔),该分隔壁58设置成在第一以及第二螺杆轴52、54的端部部分对置的部分残留有开口部56。另外,在两个螺杆轴52、54的图3中未显示的另一端部部分对置的部分,也开设有开口部(即,未由分隔壁58分隔)。当第二螺杆轴54旋转时,显影剂D沿着该第二螺杆轴54的轴心被朝箭头G的方向输送。由第二螺杆轴54输送的显影剂D的去路最终由显影容器42的间隔壁60阻挡,通过开口部56流入第一螺杆轴52侧。流入第一螺杆轴52侧后的显影剂D借助旋转的第一螺杆轴52沿着该第一螺杆轴52的轴心被朝箭头J的方向输送。由此,显影剂被供给到与第一螺杆轴52平行配置的显影辊44 (在图3中未图示)的表面。另外,在与图3中未显示的另一方的上述开口部对应的第二螺杆轴54的端部,补给用于补偿通过显影被消耗的调色剂的新的调色剂。所补给的调色剂由旋转的第二螺杆轴54边搅拌边输送,在达到开口部56之前的期间成为充分带电的状态,并被朝显影辊44供给。 第一螺杆轴52以及第二螺杆轴54的一端部从显影容器42朝外部突出,以便承受上述旋转所需要的动力。进而,在第一螺杆轴52的突出端部部分设置有齿轮单元62,该齿轮单元62通过沿轴线方向排列设置两个齿轮构成。齿轮单元62整体呈大致圆筒状、且具有形成在其外周的第一直齿轮64以及第二直齿轮66。齿轮单元62的端部的直径缩小,该缩径部62A插入形成于用于遮盖显影容器42的侧端的罩板68的轮毂(boss)孔70,并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在第二螺杆轴54的突出端部部分设置有直齿轮72,直齿轮72与第二直齿轮66啮

口 ο进而,当动力从未图示的马达经由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传递过来从而第一直齿轮64旋转时,第一螺杆轴52、第二直齿轮66旋转。伴随着第二直齿轮66的旋转,与该第二直齿轮66啮合的直齿轮72旋转,从而第二螺杆轴54旋转。第一螺杆轴52与第二螺杆轴54的从显影容器42突出的上述端部侧经由轴承被支承于显影容器42,以便能够顺利地承受来自上述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基于轴承的对螺杆轴的支承构造针对两个螺杆轴52、54的任一个均相同,因此以第二螺杆轴54的支承构造为代表进行说明。图4(a)中示出第二螺杆轴54的上述支承构造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并且,图4(b)中示出后述的第一密封部件84、第二密封部件86安装于第二螺杆轴54之前的状态。另外,在图4 (a)、(b)中,省略了直齿轮72的图示。显影容器42具有轴承室74,该轴承室74具有呈圆筒状的内表面。轴承室74和供显影剂D流通的显影容器42的内部76由具有供第二螺杆轴54贯通的窗孔78的间隔壁60分隔。对第二螺杆轴54进行轴支承的滑动轴承80是具有凸缘部82的套筒轴承,由聚缩醛、氟树脂、尼龙或其他合成树脂构成。此外,氟树脂的动摩擦系数为O. 15 O. 25。在滑动轴承80 —体地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84。第一密封部件由合成橡胶、EPDM(乙丙橡胶)、硅胶、氟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构成。其中,由于四氟乙烯树脂(PTFE)在耐高温性、磨损特性方面特别优秀,因此是理想的材料。第一密封部件84呈环状,其径向的外侧的一半形成为平板状,内侧的一半形成为锥状(以下将该内侧的一半称作“锥部”)。上述形成为平板状的部分在进行滑动轴承80的嵌件成型时一体地固定于滑动轴承80。另外,呈圆筒状的以80A表示的空洞部分是用于防止成型时产生的缩痕的所谓减胶(减薄)。
在安装于第二螺杆轴54之前,第一密封部件84的内径(锥部内径)比第二螺杆轴54 (的直线部)的直径小。在将滑动轴承80安装于第二螺杆轴54时,第一密封部件84被压入第二螺杆轴54,上述锥部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而扩大。如图4 (a)所示,锥部内表面借助其复原力而与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紧密接触,在此,阻止显影剂(调色剂)进入滑动轴承80的内周与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之间的间隙,防止显影剂(调色剂)朝显影容器42的外部漏出。另外,由于滑动轴承80被压入轴承室74,滑动轴承80的外周面与轴承室74的内周面紧密贴合,因此显影剂(调色剂)不会从这部分朝显影容器42的外部漏出。在第二螺杆轴54还安装有呈圆筒状的第二密封部件86,该第二密封部件86位于比第一密封部件84更靠显影容器42的内部的位置。第二密封部件86由纤维材料、亦即毛毡构成。安装于第二螺杆轴54之前的第二密封部件86的内径比第二螺杆轴54的(直线部的)外径小。该内径与该外径的差设定在如下范围在将第二密封部件86压入第二螺杆轴54后的状态下,第二密封部件86的内周面推压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面的推压力小于第一密封部件84推压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面的推压力。 并且,第二密封部件86的外径比轴承室74的内径略大。在安装滑动轴承80之前,将第二密封部件86嵌入并环绕安装在第二螺杆轴54。其次,将滑动轴承80压入第二螺杆轴54,直至凸缘部82与轴承室74的开口部的周缘74A抵接。在此,在将滑动轴承80的除去凸缘部82后的长度设为LI,将安装前的第二密封部件86的长度设为L2,将轴承室74的纵深设为L3的情况下,满足L2 < (L3 — LI)的关系。由此,在滑动轴承80的上述压入完毕后的状态(安装状态)下,第二密封部件86处于在滑动轴承80的端面与轴承室74的内壁之间被压缩的状态。在该压入完成状态(安装状态)下,第二密封部件86以紧密接触状态环绕安装于第二螺杆轴54,占据该第二螺杆轴54的规定长度。在此,如果安装状态下的第二密封部件86的在第二螺杆轴54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过短,则无法确保对显影剂(调色剂)的密封性,如果过长,则会导致轴承室74的纵深、第二螺杆轴54的长度无用地增大,进而招致显影装置整体的大型化。由此,优选将上述规定的长度设为能够确保第二密封部件86对显影剂(调色剂)的密封性的必要最小限度的长度。另外,该长度能够通过实验等容易地求得。由于如上构成的第二密封部件86与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以及间隔壁60的表面紧密接触,因此能够尽可能防止显影剂(调色剂)到达第一密封部件84。由此,能够防止因在第二螺杆轴54的旋转中与第二螺杆轴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而发热量大的第一密封部件84处的调色剂的熔融。并且,由于第二密封部件86由纤维材料(例如毛毡的动摩擦系数为O. 2 O. 3)构成,因此其动摩擦系数小于由弹性材料(例如合成橡胶的动摩擦系数约为O. 75)构成的第一密封部件84的动摩擦系数,并且,如上所述,第二密封部件86推压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的力小于第一密封部件86推压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的力。因此,在第二螺杆轴54的旋转中,在第二密封部件86与第二螺杆轴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第一密封部件84与第二螺杆轴5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在第二密封部件86产生的摩擦热也低于在第一密封部件84产生的摩擦热。结果,与利用和第一密封部件相同的弹性材料构成第二密封部件的情况(日本特开2000 - 250309号公报)相比较,能够抑制在该第二密封部件产生的调色剂的熔融、固化。(变形例I)图5示出在变形例I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中对第二螺杆轴54进行轴支承的滑动轴承80、以及该滑动轴承80的附近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变形例I中,在第一密封部件84与第二密封部件86之间设置有隔离件88。隔离件88由合成树脂构成、且呈环状,该隔离件88防止在因与第二螺杆轴54的摩擦而在第二密封部件86产生散乱的情况下该散乱的部分被卷入第一密封部件84。在隔离件88的内周面与第二螺杆轴54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上述散乱无法通过的程度的小间隙。(变形例2) 图6示出在变形例2中使用的第二密封部件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与上述第二密封部件86相同,变形例2所涉及的第二密封部件90整体呈圆筒状。第二密封部件90由在呈圆筒状的基材92的内表面植入合成树脂纤维94而成的植毛材料构成。例如,第二密封部件90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作为基材92的合成树脂片的单面以均匀的厚度涂敷粘接剂,在所涂敷的粘接剂中植入无数合成树脂纤维,之后使上述粘接剂硬化,将粘接剂硬化后的制品切割成带状,将该带卷成环状,并利用粘接剂将两端部彼此固定。例如,可以使用丙烯纤维作为合成树脂纤维。在该情况下,可以将植毛密度设为2000根/ 25mm2。并且,可以使用尼龙纤维作为合成树脂纤维。由于如上构成的第二密封部件90的与第一以及第二螺杆轴52、54的外周接触的部分(紧密接触的部分)也由纤维材料构成,因此,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密封部件84相t匕,在两个螺杆轴52、54旋转中产生的摩擦力小,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二密封部件86 (图4)相同的效果。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方式。(I)此外,为了降低摩擦力,也可以在上述由毛毡构成的第二密封部件86、由植毛材料构成的第二密封部件90涂敷氟系润滑剂,或者使之浸透有氟系润滑剂。例如,毛毡自身的动摩擦系数如上所述为O. 2 O. 3,但若使之浸透有氟系润滑剂,则能够使动摩擦系数降低至O. I。(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与轴承一体的部件来作为第一密封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相对于轴承独立的密封部件。(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滑动轴承作为螺杆轴的轴承,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滚动轴承。本发明所涉及的显影装置例如可以作为在打印机、复印机等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装置适当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 该显影装置具有螺旋供料器,通过该螺旋供料器旋转而将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朝显影棍输送, 并且,所述显影装置具有如下结构使构成所述螺旋供料器的螺杆轴的一端部从所述显影容器突出至外部,以便承受来自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 所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具备 轴承,该轴承在所述显影容器内对所述螺杆轴的突出的端部侧进行轴支承; 第一密封部件,该第一密封部件位于比所述轴承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且与所述螺杆轴的外周紧密接触,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轴承与螺杆轴之间的间隙漏出至显影容器的外部;以及 第二密封部件,该第二密封部件位于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更靠显影容器的内部的位置,以紧密接触的状态环绕安装于所述螺杆轴,且在该螺杆轴占据规定的长度,因所述螺杆轴的旋转而在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与所述螺杆轴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螺杆轴的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由纤维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材料是毛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设置在轴承室内,所述轴承室具有圆筒状内表面、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室内,所述轴承室与供显影剂流通的显影容器内部由具有供所述螺杆轴贯通的窗孔的间隔壁分隔,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呈筒状,且以其一端面被推压于所述间隔壁而被压缩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螺杆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是通过在呈圆筒状的基材的内周面植入纤维而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杆轴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之间设置有隔离件,该隔离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构成材料被卷入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所述螺杆轴的外周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密封部件涂敷有氟系润滑剂,或者在所述第二密封部件浸透有氟系润滑剂。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影装置。
全文摘要
与以往相比能抑制在密封部件产生的摩擦热导致的调色剂的熔融、固化,能有效防止调色剂漏出的显影装置具有在显影容器内对第二螺杆轴(54)的从显影容器突出的端部侧进行轴支承的滑动轴承(80);比滑动轴承靠显影容器的内部(76),与第二螺杆轴外周紧密接触,防止显影剂从滑动轴承与第二螺杆轴之间的间隙漏出至显影容器的外部的第一密封部件(84);比第一密封部件更靠显影容器的内部,以紧密接触的状态环绕安装在第二螺杆轴,且在第二螺杆轴占据规定的长度的第二密封部件(86),因第二螺杆轴旋转而在第二密封部件与第二螺杆轴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螺杆轴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890436SQ2012102533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木下健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