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40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预定的定时供应所容纳的纸张的供纸部的打印机、数码复合机、复印机、传真机装置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容纳多张纸张的供纸部(例如,纸盒)。图像形成装置运送从供纸部供应的纸张,并在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为了进行纸张运送,在运送路径上设有辊等。这里,有时存在如下情况由于辊上的滑动或辊的摩擦而引起运送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供纸或纸张运送发生延迟。由于供纸或纸张运送的延迟,图像形成装置的生产效率降低。关于这一点,公知有即使辊的运送能力下降,也试图确保生产效率的纸张运送装置。具体来说,公知有如下纸张运送装置,所述纸张运送装置在纸张运送部中具有检·测纸张的有无的纸张传感器,并进行如下控制检测纸张供应时的从供纸开始信号到纸张传感器检测到纸张前端为止的时间T,在连续供应两张以上的纸张的情况下,将检测时间T和预先确定的预定值TO进行比较,使第2张之后的纸张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T-TO的时间。根据该构成,使得供纸开始定时提前T-TO的时间,防止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时)导致的辊的滑动的增大、纸张线速的下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在比图像形成部靠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设有校准部(校准辊对)。校准部以恰当的定时送出纸张。另外,例如,校准部用于修正纸张的偏斜(歪斜)。具体来说,使纸张前端碰上停止状态的校准部。然后,在纸张后端侧继续进行纸张运送而形成挠曲。通过被挠曲的纸张的弹性,纸张前端沿着校准部的压印部,从而矫正纸张的偏斜。以往,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纸张的弯曲停止校准部,通过比供纸辊或校准部位于I级上游侧的进行运送的辊(中间辊),继续进行纸张的后端侧的运送。另外,在上述的纸张运送装置中,只基于检测时间T使供纸开始定时提前。然而,在供纸部中的纸张位置可能有偏差。例如有如下情况下一个纸张由于摩擦被之前送出的纸张带出,从下一个纸张的前端位置靠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状态被供纸。一旦从供纸部的纸张的前端位置靠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状态被供纸,则纸张提早到达校准部。于是,即便纸张运送产生延迟,该延迟也通过纸张从靠近下游侧的位置开始被供纸、运送而被消除。其结果是,能够判断出纸张运送没有延后或提前。在根据如上所述的纸张运送装置的方法进行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中,完全没有考虑由于受到供纸部的纸张的前端位置的偏差的较大影响的、被运送的纸张的纸张间隔。因此,存在无法正确地判断纸张到达校准部的延迟或提前的问题。另外,上述的纸张运送装置的修正受到供纸部的纸张的前端位置的偏差的较大影响。在这样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中,存在纸张间隔变得过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考虑纸张间隔来正确地判断到达校准部的延后、提前,基于正确的判断结果,修正供纸开始定时,使纸张始终以恰当的定时到达校准部,以确保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校准部,所述校准部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运送纸张;供纸部,所述供纸部容纳多张纸张且包括供纸旋转体,所述供纸部使所述供纸旋转体旋转来将纸张向所述校准部送出;检测体,所述检测体设置在所述校准部的纸张运送方向上游侧,并且用于检测纸张是否到达所述校准部;计时部,所述计时部对测量时间和纸张间隔时间进行计时,其中,所述测量时间是从来自所述供纸部的第2纸张的供纸开始到所述检测体检测出所述第2纸张的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所述纸张间隔时间是从所述检测体检测出作为所述第2纸张的紧接之前的纸张的第I纸张的通过开始到检测出所述第2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以及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参照预先确定的作为所述测量时间的基准的基准测量时间和所述测量时间,并且参照预先确定的作为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基准的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和所述纸张 间隔时间,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并基于所确定的修正内容来使所述供纸部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或延后。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考虑纸张和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并综合地正确地判断纸张运送的延后、提前的基础上,修正供纸开始定时。


图I是示出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示意性的截面左侧视图;图2是示出打印机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打印机中的纸张的弯曲形成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纸张到达的延后、提前的判定的概念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传感器和纸张的弯曲形成的说明图;图11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图I 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利用图I 图7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然而,记载在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配置等各要素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是说明示例。(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举例说明电子照相方式的数码打印机100。图I是示出打印机100的简要结构的示意性的截面左侧视图。如图I所示,操作面板I (相当于输入部)设置在打印机100的正面上方。并且,操作面板I具有显示打印机100的状态或各种消息的液晶显示部11 (相当于通知部)。在操作面板I上还设有用于进行打印机100的各种功能的设定(例如,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尺寸或纸张厚度的设定)等的操作键12、随着打印机100的状态(作业执行中或错误发生等)而点亮或熄灭的指示器13 (相当于通知部)等。 并且,如图I所示,在打印机100主体的内部下方配置有供纸部2。供纸部2包含有可插入拔出的纸盒21。能够将多张纸张P积载在纸盒21中。并且,供纸部2中设有供纸辊22 (相当于供纸旋转体)。并且,供纸辊22与被积载的纸张P中位于最上方的纸张P接触并进行旋转驱动。通过该供纸辊22的驱动,纸张P被从纸盒21送出。运送部3连接在供纸部2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运送部3将从供纸部2供应的纸张P向图像形成部6运送。在运送部3从上游侧开始配置有操纵部31、中间辊对4(相当于旋转体)、校准辊对5 (相当于校准部)。有时存在以下情况由于纸张之间的摩擦、伴随摩擦的静电、或者伴随纸张吸湿的吸附等主要原因,从供纸部2重叠送出两张以上的纸张P (叠送)。运送部3的操纵部31防止纸张叠送。操纵部31包含一对辊。操纵部31的上侧的上方辊32向将纸张P运送到图像形成部6方向的方向旋转驱动。另一方面,下侧的下方辊33向将纸张P送回供纸部2的方向旋转。下方辊33将被叠送的纸张P送回供纸部2,消除纸张P的叠送。中间辊对4向校准辊对5和图像形成部6运送纸张P。并且,校准辊对5对纸张P的偏斜进行校正(详细后述)。并且,校准辊对5计量与在图像形成部6中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之间的定时,将纸张P运送到图像形成部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中设有校准传感器SI(相当于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设置在中间辊对4的下游侧,并且设置在校准辊对5的上游侧并位于其附近。例如,校准传感器SI用于计量纸张P到达校准辊对5的附近或校准辊对5开始旋转的定时。基本上,在校准传感器SI检测到纸张到达之后,校准辊对5经过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Wl之后开始旋转。说明图像形成部6中的调色剂像形成。在图像形成部6中设有以预定的速度旋转并承载调色剂像的感光鼓61。带电部62使感光鼓61以固定的电位带电。并且,曝光部63基于从计算机200(参照图2)等向打印机100发送的图像数据或印刷中的设定数据,使激光L照射到感光鼓61。由此,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61上。显影部64向静电潜像提供调色剂。由此,调色剂像被显影。并且,设置有与感光鼓61压接的转印辊65。当调色剂像和纸张P进入到转印辊65和感光鼓61之间的压印部时,转印用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65。由此,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定影部7a设置在图像形成部6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下游。定影部7a包括内置有发热体71的加热辊72、以及与加热辊72压接而形成压印部的加压辊73。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纸张P被送到定影部7a,并且纸张P进入到压印部。由此,对完成转印的纸张P进行加热、加压,调色剂被定影在纸张P上。然后,纸张P通过排出运送部7b被运送到上方,被排出到主体的最上部的排出盘74。另外,在排出运送部7b设有进行旋转驱动以将纸张P朝向排出盘74运送的运送辊对75和排出辊对76。(打印机100的硬件构成)接下来,基于图2,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的硬件构成。图2是示出打印机1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在其内部具有控制部8。控制部8进行整体支配、通信控制、图像处理,对打印机100的各部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8是包含CPU 81、图像处理部82等的基板。并且,控制部8与存储装置83 (相当于存储部)连接。存储装置83是ROM、RAM、闪
存R0M、HDD等的非易失性和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的组合。例如,存储装置83存储打印机100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等。另外,CPU 81是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 81基于存储在存储装置83中的控制程序和设定数据进行打印机100的各部的控制和运算。图像处理部82是包含ASIC、图像处理用RAM等的电路。图像处理部82与设定匹配地对图像数据实施放大、缩小、浓度变换、数据形式变换等的各种图像处理。然后,图像处理部82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曝光部63。曝光部63接收该图像数据并进行扫描、曝光,在感光鼓61上形成静电潜像。另外,控制部8与操作面板I连接。控制部8识别在操作面板I完成的输入。另夕卜,控制部8识别操作键12的输入内容。例如,控制部8识别通过操作面板I的操作键12完成的纸张尺寸或纸张种类(厚度)的设定。另外,控制部8对操作面板I中的液晶显示部11或指示器13的显示进行控制。例如,当发生了卡纸等错误时,控制部8使指示器13点売,表不发生了错误。另外,控制部8与I/F部84 (相当于输入部)连接。I/F部84是用于经由网络或电缆与作为印刷数据的发送源的计算机200 (例如,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等)等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进行印刷的图像数据和印刷中的设定数据。打印机100基于输入到I/F部84的来自计算机200的图像数据或在印刷中的设定数据进行印刷。I/F部84接收的数据还包括指定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尺寸或纸张种类(厚度)的数据。I/F部84接收指定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尺寸或纸张种类的输入。在打印机100内部,为了控制与图像形成相关的部分(引擎部90、例如,供纸部2、运送部3、图像形成部6、定影部7a、排出运送部7b),而在打印机内设有引擎控制部9 (相当于判定部、驱动控制部)。例如,引擎控制部9是包含引擎CPU 91、存储器92、计时部93等的基板。引擎CPU 91是基于存储器92内的程序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92是存储与图像形成相关的控制用的程序和数据的ROM或RAM。例如,供纸部2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用的程序和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92中。计时部93对与控制相关的时间进行计时。另外,计时也能通过引擎CPU 91进行。引擎控制部9基于存储器92内的与印刷相关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对引擎部9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恰当地进行图像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独立于控制部8而设有专门对进行图像形成的部分进行控制的引擎控制部9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引擎控制部9和控制部8整合,使控制部8负责引擎控制部9的功能、处理。引擎控制部9负责如下与印刷相关的控制通过进行使供纸部2、运送部3、图像形成部6、定影部7a、排出运送部7b中的各种旋转体旋转的马达等的开/关等来进行纸张供应、纸张运送控制;图像形成部6中的调色剂像形成控制;定影部7a中的定影温度控制等。如图2所示,例如,关于纸张运送,运送部3设有上述的校准传感器SI、中间辊对
4、校准辊对5。并且,设有提供使这些旋转体旋转的驱动力的运送马达34。引擎控制部9控制运送马达34的旋转,在需要运送纸张P时,使运送马达34旋转。例如,校准传感器SI是光传感器。作为光传感器可以使用具有向运送部3照射光的发光部、以及接收从纸张P反射的光的受光部的反射型光传感器。另外,作为光传感器也可以使用具有发光部、受光部、以及与运送过来的纸张P接触运动的执行器的透光型光传感器。例如,透光型光传感器当纸张P不处于到达、通过的过程中时,执行器遮挡从发光部到受光部的光,当纸张P处于到达、通过的过程中时,改变执行器的位置使光从发光部到达·受光部,从而输出改变。另外,只要能检测到纸张P的到达、通过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传感器,而不限于光传感器。如上所述,校准传感器SI在检测到纸张P的存在时和没有检测纸到张P的存在时切换输出(输出电压值)。然后,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被输入到引擎控制部9。引擎控制部9基于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例如,根据是高(High)还是低(Low)),能够识别纸张是否到达了校准传感器SI的设置位置、到达的纸张P是否通过了该位置。并且,设有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该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切换从运送马达34到校准辊对5的驱动力传递的连接和断开。引擎控制部9使运送马达34旋转,以使得校准棍对5和中间棍对4以预先确定的速度旋转。并且,引擎控制部9对校准棍用电磁离合器51发出指示旋转/停止的信号,控制校准辊对5的旋转。引擎控制部9在使校准辊对5旋转时,使运送马达34旋转并使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成为接通状态。由此,校准辊对5旋转。另一方面,引擎控制部9在使校准辊对5停止时,停止运送马达34、或者使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成为断开状态。由此,校准辊对5保持停止状态。另外,还设有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该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切换从运送马达34到中间辊对4的驱动力传递的连接和断开。引擎控制部9对中间辊对4用电磁离合器发出指示旋转/停止的信号,控制中间辊对4的旋转。引擎控制部9在使中间辊对4旋转时,使运送马达34旋转并使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成为打开状态。由此,中间辊对4旋转。另一方面,引擎控制部9在使中间辊对4停止时,停止运送马达34、或者使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成为断开状态。由此,中间辊对4停止。另外,例如,如图2所示,在供纸部2中与供纸相关地设有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来自运送马达34的驱动力经由多个齿轮被传递到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 (也可以独立地设置供纸辊用的马达)。并且,引擎控制部9在需要提供纸张P时使运送马达34旋转。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用于切换从运送马达34到供纸辊22的驱动力传递的连接/断开。引擎控制部9对供纸辊22用电磁离合器发出指示旋转/停止的信号,控制供纸辊22的旋转。引擎控制部9在使供纸辊22旋转时,使运送马达34旋转并使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成为接通状态。由此,供纸辊22旋转。另一方面,引擎控制部9在使供纸辊22停止时,停止运送马达34、或者使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成为断开状态。由此,供纸辊22停止。(纸张P的弯曲形成)接下来,利用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纸张P的弯曲形成。图3是用于说明打印机100中的纸张P的弯曲形成的说明图。具体地说,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从供纸部2到图像形成部6 (感光鼓61和转印辊65)的运送路径的图。并且,在图3中,从纸张运送方向上游侧开始示出供纸辊22、操纵部31、中间辊对4、校准传感器SI、校准辊对5、图像形成部6。另外,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各部件的大小的比率、各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与实际不同。在打印机100中,引擎控制部9使纸张P碰上校准辊对5,并使中间辊对4进行纸 张运送,从而使纸张P弯曲。因此,利用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中的纸张P的弯曲形成。引擎控制部9使供纸辊22和中间辊对4旋转,将纸张P朝向校准辊对5运送。并且,引擎控制部9基于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识别对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到达。当纸张P到达了校准传感器SI时,引擎控制部9预先使校准辊对5成为停止状态。由此,纸张P的前端碰上校准辊对5。然后,引擎控制部9使校准辊对5保持停止,并且使中间辊对4继续进行纸张运送。其结果是,通过被弯曲的纸张P的弹性,纸张P的前端沿着校准辊对5的压印部。由此,矫正纸张P的偏斜。并且,中间辊对4与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到达检测和校准辊对5的停止、旋转无关地继续进行旋转。换言之,只要没有出现纸张间隔过窄等特别事项的情况下,中间辊对4就从印刷作业中的第一张到最后一页的纸张运送完成为止继续旋转。并且,当从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经过了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W1,则引擎控制部9使校准辊对5旋转。并且,形成纸张P的弯曲,即使校准辊对5旋转而送出纸张P,中间辊对4也不停止。由此,消除由于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的响应速度的个体差异、和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的经年劣化导致的响应速度的劣化等的在中间辊对4而引起的纸张P弯曲量的偏差。并且,引擎控制部9与校准辊对5的旋转开始对应地开始图像形成部6中的图像形成。由此,能够将调色剂像可靠地转印到纸张P内的目标位置。(定时和时间计测)接下来,利用图3和图4,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各部件的驱动的定时和用于修正供纸开始定时的时间计测。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首先,图4中的最上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发出的指示供纸棍22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高(High)表示旋转、低(Low)表示停止。接收该信号,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切换从运送马达34到供纸辊22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连接和释放。图4中的第二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发出的指示中间棍对4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高(High)表示旋转、低(Low)表示停止。接收该信号,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切换从运送马达34到中间辊对4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连接和释放。另外,图4中的从上数第三级的图表示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变化。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校准传感器SI在检测出了纸张P的存在时输出高(High),在没有检测出纸张P的存在时输出低(Low)。另外,各传感器的正负逻辑也可以是相反的。图4中的最下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发出的指示校准棍对5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高(High)表示旋转、低(Low)表示停止。接收该信号,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切换从运送马达34到校准辊对5的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连接和释放。接下来,随着时间的经过来说明时序图。首先,为了进行纸张运送,引擎控制部9使供纸辊22旋转(图4中的tl时间点)。然后,在纸张运送过程中(I个印刷作业结束为止)中,引擎控制部9使中间辊对4持续旋转(将对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信号维持为高 (High))ο从供纸部2提供的纸张P通过中间辊对4被运送。其结果是,纸张P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引擎控制部9识别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变化,由此识别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 (图4中的t2时间点)。然后,从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开始经过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Wl (图4中的t2和t3之间的期间)为止,引擎控制部9将校准辊对5保持为停止状态。由此,在任何时候,纸张P都被弯曲相同程度。并且,当从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开始经过弯曲形成时间Wl时,引擎控制部9使校准辊对5旋转(图4中的t3时间点)。当连续进行印刷时,重复进行供纸一到达校准传感器SI —等待时间内待机(通过弯曲形成时间Wl内待机来弯曲形成)一校准辊对5旋转(ON)。接下来,说明用于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计时。测量从发出指示开始供纸辊22的开始旋转的信号(供纸开始指示信号)到检测出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为止的时间(测量时间Tl、图4中的tl t2的时间)。另外,测量从通过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通过(纸张后端检测)到检测出下一个纸张的到达(纸张前端检测)为止的时间(纸张间隔时间T2、图4中的t0 t2的时间)。例如,引擎控制部9的计时部93进行对测量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的计时。并且,例如,引擎控制部9作为判定部来发挥功能,利用所测量的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确定针对纸张到达校准辊对5的延后、提前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纸张到达的延后、提前的判定的概要)接下来,利用图5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纸张到达的延后、提前的判定。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纸张到达的延后、提前的判定的概念的说明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供纸开始(ON) 检测出到达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P称作“第2纸张”、在第2纸张的紧接之前被运送的纸张P (第2纸张的前方位置的纸张P)称作“第I纸张”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以第I纸张一第2纸张的顺序被运送。利用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以及测量了测量时间Tl的纸张P(第2纸张)和测量的测量时间Tl的纸张P的前一张的纸张P (第I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T2,来确定是否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和修正量。
具体来说,引擎控制部9根据从第2纸张的供纸开始信号到第2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所用的时间(测量时间)是否大于作为基准的测量时间(基准测量时间Rl),来分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和修正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利用以下的记号(符号)来分情况进行说明。Tl :测量时间(从第2纸张的供纸开始信号到检测出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为止的实际测量的时间)Rl :基准测量时间(理论上的、理想的测量时间)T2 :纸张间隔时间(从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第I纸张的通过开始到检测出第2纸张的到达为止的实际测量的时间)R2 :基准纸张间隔时间(理论上的、理想的纸张间隔时间)
[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的情况(T1-R1> O的情况)]首先,引擎控制部9基于以下的式(I),判定第2纸张(相对于第I纸张位于后方的纸张)是否相对于基准测量时间Rl延后。(式DTl-Rl(实际测量的测量时间-基准测量时间)若Tl-Rl > O (Tl > R1、若(式I)的计算结果为正的值),则引擎控制部9判定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然后,基于该第2纸张的判定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和修正量。在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的情况下(T1-R1 >0的情况下),接下来,引擎控制部9进行以下的(式2)的运算。(式2)T2-R2 (实际测量的纸张间隔时间-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并且,若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大于理想的纸张间隔(若T2-R2 > 0、T2> R2),则引擎控制部9决定将供纸辊22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T2-R2)大小。通过该引擎控制部9的修正内容的设定,引擎控制部9对于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以与第2纸张时相比提前了(T2-R2)大小的供纸开始定时使供纸辊22进行供纸(更早开始供纸)。另外,一旦提前供纸开始定时,则第2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变窄,因此,例外地可以在第2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的纸张之间的关系中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中将基准纸张间隔时间缩短T2-R2大小(在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的再下一个纸张之间的关系中,恢复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另一方面,若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与理想的纸张间隔相同或小于理想的纸张间隔(若T2-R2 < O、Τ2 < R2),则引擎控制部9决定不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无法修正)。通过该引擎控制部9的修正内容的设定,引擎控制部9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以与第2纸张时相同的供纸开始定时使供纸辊22进行供纸。接下来,利用图5,分案例说明当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时(T1-R1>0的情况)的修正。首先,图5中的(I)是如下案例 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的情况(T1-R1 > O的情况)、且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T2大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T2-R2 > O)。在该情况下,与先前的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变大,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本身也比基准延后。因此,能够断定第2纸张发生了延后。因此,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将供纸开始定时提前T2-R2大小。并且,试图消除从供纸开始到纸张到达校准辊对5的延后。另外,若直接将供纸开始定时提前相当于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和基准测量时间Rl之间的差的程度,则第2纸张之后的纸张中的纸张间隔可能变得过窄。然而,将供纸开始定时提前了 T2-R2,因此成为考虑了纸张的纸张间隔的修正量。并且,确保第2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为固定量。接下来,图5中的⑵是如下案例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的情况(T1-R1 > O的情况)、且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T2与基准相同或小于基准(T2-R2 ( O)。在该情况下,一旦第2纸张到达校准辊对5的时间比基准延后,则通常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应当变大。但是,若纸张间隔窄,则不可能将提早供纸开始定时判断为恰当的修正。因此,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使其供纸开始定时与第2纸张相同。[第2纸张提前到达的情况(T1-R1( O的情况)]引擎控制部9基于以下的式(I)进行运算,若运算结果是(Tl-Rl) ^0(T1
若(式I)的计算结果为负的值),则引擎控制部9判定第2纸张比基准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并且,基于该第2纸张的判定结果,确定是否需要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和修正量。在第2纸张的到达提前的情况下(T1-R1 ( O的情况),接下来,引擎控制部9进行以下的(式3)、(式4)的运算。(式3)Rl-Tl (基准计测时间-实际测量的计测时间相当于第I值)此外,在该情况下,(式3)的计算结果取O或正的值。(式4)R2_T2(实际测量的纸张间隔时间-基准纸张间隔时间相当于第2值)然后,若(Rl-Tl) ( (R2_T2)(若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变窄的幅度大于等于第2纸张到达校准辊对5的定时的偏差),则通过该引擎控制部9的修正内容的设定,引擎控制部9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以与第2纸张时相同的供纸开始定时使供纸辊22进行供纸(不进行修正)。另外,此时,由于(Rl-Tl) —定取正的值,因此(R2-T2)也取正的值。因此,在该情况下,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另一方面,若(Rl-Tl) > (R2-T2)(若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的错开幅度小于第2纸张到达校准辊对5的定时的偏差),则引擎控制部9使修正量根据情况而不同。具体地说,若(Rl-Tl) > (R2-T2)且R2彡T2 (R2-T2彡O、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相同、或者纸张间隔比基准窄),则引擎控制部9以比第2纸张时延后(Rl-Tl)-(R2-T2)的供纸开始定时使供纸辊22进行供纸。另外,若(Rl-Tl) > (R2-T2)且R2 < T2 (R2-T2 < O、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大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纸张间隔比基准宽),则引擎控制部9以比第2纸张时延后(Rl-Tl)+ (T2-R2)的供纸开始定时使供纸辊22进行供纸。接下来,利用图5,分案例说明当第2纸张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时(T1-R1 ( O的情况)的修正。首先,图5中的(3)是如下案例存在第2纸张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的情况(T1-R1 ( O的情况)、且(Rl-Tl) ( (R2-T2)。在该情况下,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的变窄幅度大于等于第2纸张到达校准辊对5的定时的偏差。在该情况下,由于纸张间隔变窄,因此,考虑载放在供纸部2上的第2纸张的前端位置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偏离等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使其供纸开始定时与第2纸张相同。接下来,图5中的(4)是如下案例存在第2纸张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的情况(T1-R1 ( O的情况)、(Rl-Tl) > (R2-T2)、且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大于或等于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T2 (R2 ^ T2)。在该情况下,与先前的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变窄(根据R2彡T2)。并且,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本身也比基准提前。因此,认为第2纸张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 (供纸开始定时提前)。因此,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使供纸开始定时比第2纸张时延迟(R1-T1)-(R2-T2),使得纸张以恰当的定时到达校准辊对5。另外,若直接将供纸开始定时延后相当于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和基准测量时间Rl之间的差的程度,则可能第2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变得过宽、修正量过多。然而,作为(R1-T1、正的值)-(R2-T2、正的值)而使修正量比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和基准测量时间Rl的差小R2-T2,因此,成为考虑了纸张的纸张间隔的修正量,第2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不会过宽。接下来,图5中的(5)是如下案例是第2纸张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的情况(T1-R1 ( O的情况),且(Rl-Tl) > (R2-T2),并且第I纸张和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T2大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 (T2 > R2)。在该情况下,与先前的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变宽(根据T2>R2),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本身也比基准提前。因此,认为即使提前第2 纸张的下一个纸张的供纸开始定时也没有问题。因此,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将供纸开始定时比第2纸张时延后(Rl-Tl)+ (T2-R2)。由此,使纸张以恰当的定时到达校准辊对5。虽说纸张P从某点运送到某点运送所用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供纸开始信号到检测出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相对于基准存在延后、提前,但并不能说一定在纸张运送中产生了延后、提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中,观察着纸张间隔来确定修正的必要性和修正量。由此,能够严密地判断纸张运送的延后、提前。其结果是,严密地修正供纸部2中的供纸开始定时。并且,即使在不使中间辊对4停止、而只用校准辊对5来修正纸张P的弯曲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使纸张P以恰当的定时到达校准辊对5,从而使纸张P的弯曲量恒定。由此,实现稳定的纸张运送。在这里,以往暂时停止中间辊4,而调整校准辊对5中的纸张P的弯曲量。但是,由于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的连接和释放的响应速度的误差或个体差异或经年劣化,纸张P的弯曲量有时有偏差。因此,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中,在纸张运送过程中(I个印刷作业完成为止),引擎控制部9使中间辊对4持续旋转(将对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的信号维持为高(High))。但是,如果过分提前供纸开始定时,则有时出现如下程度的纸张间隔拥堵无法确保相当于在校准辊对5的下游侧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的时间(以下,将该时间称作“必要纸张间隔时间Pt”)。另外,若纸张间隔过分拥堵,则有时成为卡纸的原因。另外,若纸张间隔过分拥堵,则有时也无法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的恰当的位置。并且,有时第2纸张提前到达的情况(T1-RK0的情况)由过分提前了供纸开始定时而引起的。因此,当第2纸张提前到达时(T1-R1 ( O的情况),只在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必要纸张间隔时间Pt的情况下,引擎控制部9可以使供纸开始定时延后。例如,表示必要纸张间隔时间Pt的数据被存储在引擎控制部9的存储器92中。并且,引擎控制部9在第2纸张提前到达时(T1-R1 ( O的情况),根据纸张间隔时间T2是否小于必要纸张间隔时间Pt,确认纸张间隔是否变得小于在校准辊对5的下游侧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时间)(纸张间隔时间是否过短)。并且,引擎控制部9仅在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必要纸张间隔时间Pt的情况下,延后供纸开始定时。(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流程)接下来,基于图6、图7,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流程的一个例子。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用数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首先,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中,观察着纸张间隔时间T2判定有无修正的必要性和修正量。因此,图6的开始是连续运送两张以上的纸张P的印刷作业的开始时。换言之,是从计算机200接收两页以上的图像数据作为在印刷中使用的数据、并开始印刷作业的时间点。·
当开始印刷作业时,引擎控制部9确认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P (步骤#1)。换言之,引擎控制部9确认在印刷中使用哪种纸张P。具体地说,引擎控制部9确认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厚度或纸张种类。例如,根据纸张厚度,纸张的弹性的强弱不同。若如厚纸那样弹性强,则存在强力摩擦运送部3中的导向部件、运送速度下降的情况。于是,例如,厚纸的从供纸开始信号到检测出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为止的时间比普通纸或薄纸长。另外,进行运送的部件旋转所需的负荷或滑动程度也根据纸张厚度或纸张表面的状态而不同。例如,纸张表面被涂层的纸张P (例如,光面纸)比没有涂层的通常的OA纸张(普通纸)难以滑动。如上所述,根据纸张种类,从供纸开始信号到检测出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为止的时间不同,纸张间隔时间T2也可以不同。因此,在存储器92中存储有与纸张厚度或纸张表面的状态等对应地确定了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用数据。图7是该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用数据的概念性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例如,与纸张厚度对应地确定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另外,虽然有时将纸张厚度用平方米重量(g/m2)来表示,但是由于销售多种多样的厚度的纸张,因此将哪种厚度的纸张处理为普通纸、厚纸、薄纸,如何确定普通纸、厚纸、薄纸的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利用打印机100的生产商(申请人)所推荐的普通纸、厚纸、薄纸来进行实际测量,来确定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另外,也可以针对现在正在流通的普通纸、厚纸、薄纸中的每一个,进行统计求出平均的普通纸、厚纸、薄纸的厚度,并基于平均确定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另夕卜,对于铜版纸也是同样的,对于铜版纸也既可以利用打印机100的生产商(申请人)所推荐的铜版纸,也可以进行统计求出平均的铜版纸的厚度来确定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另外,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也可以根据纸张尺寸而不同。因此,如图7所示,也可以按照纸张尺寸与纸张种类对应地确定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并且,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种类、尺寸也可以输入到操作面板I中来设定。在操作面板I中进行的纸张种类、尺寸的设定输入内容经由控制部8传递到引擎控制部9。引擎控制部9能够识别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种类、尺寸。另外,发送图像数据的计算机200中安装有用于使用打印机100的打印机驱动软件。并且,也可以在打印机驱动软件的基础上设定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种类、尺寸。并且,被设定的纸张种类、尺寸也可以作为印刷中的设定数据而被发送给打印机100 (I/F部84)。换言之,引擎控制部9也可以基于来自计算机200的与印刷相关的设定数据,来识别、确认纸张种类、尺寸。并且,引擎控制部9参照被存储在存储器92中的供纸开始定时用数据,根据纸张种类(厚度等)读出在供纸开始定时修正中使用的基准测量时间和基准纸张间隔时间(步骤 #2)。接下来,引擎控制部9发出指示供纸开始的信号,提供第I张纸张P (步骤#3)。并且,引擎控制部9使中间辊对4旋转,进行纸张向校准辊对5的运送和弯曲形成(步骤#4)。然后,引擎控制部9在经过了弯曲形成时间Wl之后,使校准辊对5旋转(步骤#5)。然后,引擎控制部9发出指示开始下一个纸张P (第2纸张)的供纸的信号,进行 下一个纸张P的供纸,并开始对下一个纸张P的测量时间Tl进行计时(步骤#6)。另外,引擎控制部9与从校准辊对5送出的纸张P (第I纸张)的后端通过同时地开始对纸张间隔时间T2进行计时(步骤#7)。并且,引擎控制部9在下一个纸张P (第2纸张)到达之前停止校准辊对5 (步骤#8)。最终,通过纸张P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引擎控制部9识别到达了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P (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以及紧接之前被运送过来的纸张P(第I纸张)和到达了校准传感器SI的第2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时间T2(步骤#9)。然后,引擎控制部9基于上述的各式,确定针对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是否需要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以及将供纸开始定时提前还是延后、当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时的修正量(修正内容)(步骤#10)。然后,引擎控制部9基于所确定的修正内容,提前或延后在第2纸张的下一个供纸的纸张P的供纸开始定时,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调整)(步骤#11)。换言之,引擎控制部9将供纸辊22的旋转开始定时比当前延后或提前。另外,当判定为不进行修正时,不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在这里,引擎控制部9也可以使得比第2纸张的供纸时提前或延后供纸开始定时的量比求出的(确定的)修正量更小。载置在供纸部2上的纸张P的前端位置有时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偏移。例如,当因叠送而被重叠运送的纸张P通过操纵部31向供纸部2方向返回时、或者由于纸张P的摩擦力而与供纸相伴随地纸张P被向操纵部31方向拖出时,有时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偏移。若载置在供纸部2上的纸张P的前端位置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偏移,则纸张P提前到达校准辊对5。例如,若供纸辊22和操纵部31之间的运送所用的时间为IOOms左右,则在O IOOms左右的范围中能够出现作为测量时间Tl的差。因此,一旦用所确定的修正量来修正定时,则纸张间隔有时变得过窄。因此,在步骤#11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中,也可以用比所确定的修正量小的范围进行修正。并且,当修正供纸开始定时时,引擎控制部9即使确定提前供纸开始定时,也可以只在确保纸张之间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的范围内进行提前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在这里,当连续进行3张以上的纸张运送时,当进行第3张以后的供纸时,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并且,当提前了供纸开始定时时,可能纸张间隔变窄。例如,当以本流程图的循环进行多次提前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时,有时纸张间隔变窄。于是,当在通过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之后、保持使中间辊对4旋转来等待弯曲形成时间Wl之后、立即开始校准辊对5的旋转时,则可能出现在校准辊对5的下游侧(图像形成部6或定影部7a)无法确保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的情况。例如,当无法确保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时,来不及调色剂像的形成而可能产生对纸张P的调色剂像的转印位置的偏移。另外,也可能后面的纸张P从后面撞上前面的纸张P而产生卡纸。因此,例如,引擎控制部9在(纸张间隔时间T2-弯曲形成时间Wl) < 七时(其中,Pt相当于在校准辊对5的下游侧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的时间),利用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暂时使中间辊对4停止。然后,引擎控制部9从中间辊对4的停止开始等待Pt-(纸张间隔时间T2-弯曲形成时间Wl)之后,使校准辊对5以及中间辊对4旋转。如上所述,引擎控制部9在校准辊对5的下游确保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之后,使校准辊对5旋转,送出到达校准辊对5并发生了弯曲的纸张P (步骤#12)。这可以通过测量纸张间隔来实现。另外,也可以使中间辊对4停止,来在校准辊对5下游确保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 隔。然而,也可以是当连续地进行印刷时,不停止中间辊4,而如上所述的那样,只在第2纸张提前到达了的情况(T1-R1 ( O的情况)、且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必要纸张间隔时间Pt的情况下,引擎控制部9延后供纸开始定时,在校准辊对5的下游确保最低限度必要的纸张间隔。接下来,引擎控制部9确认是否对于应当供纸的所有纸张P完成了供纸(步骤#13)。若已经完成(步骤#13的“是”),则引擎控制部9随着纸张运送或图像形成的完成而使运送马达34停止,并使供纸辊22、中间辊对4、校准辊对5等各种旋转体停止(步骤#14) ο然后,本控制终结(结束)。另一方面,若没有完成(步骤#13的“否”),则返回步骤#6。由此,在第2张以后的纸张P对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进行计时,反馈地修正已到达校准辊对5的纸张P的下一个纸张P的供纸开始定时。(关于纸张运送延后的通知)接下来,利用图1,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关于纸张运送延后的通知。如上所述,以避免纸张P与校准辊对5的旋转开始定时相比过于延后到达或提前到达的方式修正供纸开始定时。然而,若存在中间辊对4、供纸辊22的寿命以上的摩擦损耗或未清扫,则不管几次修正供纸开始定时,纸张也总是延后到达校准辊对5。因此,引擎控制部9对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进行计数,确认是否能够确保作为预先确定的基准的每单位时间的基准印刷张数。基准印刷张数是规格上规定的,且在多数情况下例如A4纸张(也可以是信纸尺寸。以下相同)30张/分钟、A4纸张40张/分钟、A4纸张60张/分钟这样、以PPM (Page per Minute,每分钟的张数)的形式规定。例如,引擎控制部9 (的计时部93)对从第I张的供纸开始到用设置在排出辊对76附近的排出检测传感器S2(参照图I)检测出排出印刷作业中的最后一张纸张P为止的时间(印刷所需时间)进行计时。例如,引擎控制部9将作业中的总印刷张数除以(印刷所需时间[秒]/60[秒]),来求出每一分钟的印刷张数。另外,排出检测传感器S2是检测纸张P的到达、通过的光传感器。并且,排出检测传感器S2的输出被输入到引擎控制部9中,引擎控制部9识别纸张排出。
如果当即使以预先确定的次数提前供纸开始定、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也没达到基准印刷张数时,无法通过供纸开始定时修正来实现生产效率的维持。并且,中间辊对4、供纸辊22可能存在异常。因此,引擎控制部9在即使以预先确定的次数提前供纸开始定时、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也没达到基准印刷张数时,利用操作面板I的液晶显示部11、指示器13来进行促使确认中间辊对4、供纸辊22的通知。例如,引擎控制部9在液晶显示部11上显示表示意为促使确认中间辊对4、供纸辊22的文字或错误代码。或者,引擎控制部9使指示器13点亮熄灭,通过发光来通知意为促使确认中间辊对4、供纸辊22。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包括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6;朝向图像形成部6运送纸张P的校准部(校准辊对5);容纳多张纸张P并包含供纸旋转体(供纸辊22)、使供纸旋转体旋转来将纸张P向校准部送出的供纸部2 ;与校
准部比设置在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并用于检测针纸张是否到达校准部的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对从来自供纸部2的第2纸张的供纸开始到检测体检测第2纸张的到达为止的测量时间Tl、以及从检测体检测出作为第2纸张的紧接之前的纸张P的第I纸张的通过到检测出第2纸张到达为止的纸张间隔时间T2进行计时的计时部93 ;以及参照预先确定的作为测量时间Tl的基准的基准测量时间Rl和测量时间Tl、并参照预先确定的作为纸张间隔时间T2的基准的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和纸张间隔时间T2来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的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供纸部2基于判定部所确定的修正内容来使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或延迟。由此,能够在考虑纸张和纸张之间的纸张间隔、并综合地正确地判断纸张运送的延后和提前的基础上,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另外,“基准测量时间R1”是当没有延后、提前时的预先确定的理想的测量时间Tl。“基准测量时间R1”是例如将测量运送时间的两点间的距离除以在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中通过设计或规格来预先确定的纸张运送速度来获得的时间。另外,“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是当没有延后、提前时的预先确定的作为理想的纸张间隔的时间。例如,“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是将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中通过设计或规格来预先确定的纸张P和纸张P之间的距离(纸张间隔)除以预先确定的纸张运送速度来获得的时间。另外,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在从测量时间Tl中减去了基准测量时间Rl的值大于O时(当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时),若纸张间隔时间T2大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若从纸张间隔来看也可明确第2纸张相对于第I纸张延后),则作为修正内容确定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相当于从纸张间隔时间T2减去了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的时间,若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等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虽然第2纸的张延后到达,但是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变窄),则作为修正内容确定不进行修正。由此,能够考虑纸张间隔来正确地判断伴随纸张运送中的延迟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的必要性。具体地说,若看出第2纸张的到达延后(测量时间Tl-基准测量时间Rl > O)、且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比基准宽(纸张间隔时间T2-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 > O),则可以作为第2纸张存在延后来进行提前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另一方面,若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小于等于基准(若纸张间隔变窄、纸张间隔时间T2-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 ( O),则不进行修正。若在第2纸张存在延后,则通常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应当变宽,但是,若纸张间隔变窄了,则不能将提前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判断为是恰当的修正(例如,一旦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则第2纸张和第2纸张的下一个纸张P之间的纸张间隔可能变得十分狭窄)。因此,当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等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时,将不进行修正确定为修正内容。另外,若单纯地进行将供纸开始定时提前相当于测量时间Tl和基准测量时间Rl的偏移的时间的修正,则有时纸张间隔变得过窄,但是,供纸部2基于从纸张间隔时间T2减去了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的时间(基于纸张间隔)来修正供纸开始定时,从而能够防止纸张间隔变得过窄。另外,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在从测量时间Tl减去了基准测量时间Rl的值为小于等于O时(当第2纸张到达校准部(校准辊对5)的到达没有延后或者提前到达时),求出从基准测量时间Rl减去了测量时间Tl的第I值(基准测量时间Rl-测量时间Tl)、以及从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减去了纸张间隔时间T2的第2值(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纸张间隔时间T2),若第2值大于等于第I值(若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变窄的幅度大于 等于第2纸张针对校准部的纸张到达定时的偏移),则作为修正内容而确定不进行修正,若第I值大于第2值(当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的偏移量小于第2纸张针对校准部的纸张到达定时的偏移时),则作为修正内容而确定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延后。由此,由此,能够考虑纸张间隔来正确地判断伴随纸张运送中的提前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的必要性。具体地说,若看出第2纸张的到达提前(测量时间Tl-基准测量时间Rl ( O)、且第2值大于等于第I值(第I值<第2值),则可以认为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变得十分狭窄。可以认为如上所述的那样大的第2纸张的提前是由于供纸部2的纸张P的前端位置从靠近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状态开始进行第2纸张的供纸等导致的,并且认为最好避免修正。因此,若第2值大于等于第I值(第I值<第2值),则不进行修正。另一方面,若第2值小于第I值(第I值>第2值),则纸张间隔的偏差小于第2纸张到达中的与基准之间的偏差,因此进行延后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另外,还具有旋转体(中间辊对4),所述旋转体(中间辊对4)将从供纸部2供应的纸张P向校准部(校准辊对5)运送,并在运送多张纸张P的期间持续旋转,当所测量的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在校准部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必要的纸张间隔时,旋转体暂时停止旋转,旋转体和校准部等待至成为必要的纸张间隔之后开始纸张运送。由此,即便在连续的纸张运送中、不停止中间辊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中,也能够使得纸张P的弯曲形成和校准部(校准辊对5)对纸张P的送出与开始匹配,能够使纸张P以恰当的定时到达校准部。例如,若由于各辊的经时间的劣化等而产生纸张P的延后,则提前供纸开始定时,确保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的生产效率(PPM)。其结果是,使得纸张P的弯曲量恒定,不发生卡纸或印刷延后等,而能够满足被要求的运送能力。另夕卜,当提前供纸开始定时时,纸张间隔可能变窄。于是,若在从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检测纸张到达开始等待弯曲形成时间之后、校准部(校准辊对5)马上进行纸张运送,则有可能出现如下情况在校准部的下游以小于必要的纸张间隔的间隔送出纸张P。于是,来不及图像形成,可能产生纸张P中的图像形成位置偏移、纸张P的拥堵(卡纸)这样的问题。然而,旋转体(中间辊对4)暂时停止旋转,旋转体和校准部等待至必要的纸张间隔之后,开始纸张运送。由此,很好的利用纸张间隔测量,能够在确保在校准部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必要的纸张间隔的基础上送出纸张P。另外,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只在所测量的纸张间隔时间T2小于在校准部(校准辊对5)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必要的纸张间隔时,使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延后。由此,只要能够确保必要的最小的纸张间隔,就能够不使供纸开始定时延后,以使得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不会下降,并能够只在供纸开始定时过分提前无法确保必要的最小的纸张间隔时使供纸定时延后。另外,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在每当对纸张间隔时间T2计时时确定修正内容,供纸部2在每当判定部确定修正内容时提前或延后供纸开始定时。由此,当纸张P被连续运送时,供纸部2通过反馈来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因此,纸张P能够以恰当的定时到达校准部(校准辊对5)。另外,还包括驱动控制部(引擎控制部9),所述驱动控制部(引擎控制部9)发出表示开始供纸旋转体(供纸辊22)的旋转的供纸开始信号,计时部93将从发出供纸开始信号到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检测到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作为测量时间Tl来进行计时,基·准测量时间是从发出供纸指示信号到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检测到纸张到达为止的作为基准预先确定的时间。由此,从对供纸部2发出供纸开始信号(供纸ON信号)到检测体检测到纸张前端为止的时间作为测量时间Tl而被计时。由此,能够基于纸张运送所需要的时间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另外,还包括输入部(操作面板I和I/F部84),所述输入部接收设定被容纳在供纸部2中的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厚度的输入,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与被设定输入的纸张厚度对应地切换基准测量时间以及纸张间隔时间T2。由于滑动的程度或运送中的负荷不同,因此根据纸张种类(厚度或材质)纸张运送速度不同。例如,即使用相同的方式驱动与运送相关的部件,在运送厚纸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运送普通的办公用纸张P所需要的时间长。但是,根据该构成,能够与纸张种类匹配地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另外,还包括对每单位时间的的印刷张数进行计数的计数部(例如,引擎控制部9)、以及进行通知的通知部(液晶显示部11、指示器13),当即便供纸部2将供纸开始定时以预先确定的次数提前、计数部所计数的每单位时间的的印刷张数也没有达到基准印刷张数时,通知部进行促使对供纸部2、旋转体(中间辊对4)以及校准部(校准辊对5)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进行确认的通知,其中,所述基准印刷张数是预先确定的作为基准的每单位时间的的印刷张数。若即便重复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纸张P到达校准部还是延后,则存在如下可能进行供纸或运送的部件发生故障、或者部件的摩擦损耗相当严重。因此,根据该构成,能够使用户认识到进行与运送相关的部件检查、确认的必要性。(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利用图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实际使用打印机100时,存在突发地发生纸张运送的延后的情况。如果进行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则能够应对突发的纸张运送的延后。然而,纸张运送延后(针对校准辊对5的到达延后)是由于供纸辊22或中间辊对4的摩擦损耗等而引起的,从而显现随时间变化的倾向。在该情况下,若不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则始终无法满足规格、设计上的每单位时间的的印刷张数(例如,PPM)。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每当测量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时修正了供纸开始定时,然而,从减轻引擎控制部9中的处理负荷的观点和应对随时间变化的纸张运送延后的观点来说也存在如下情况如果进行多张纸张P的印刷,求出多张纸张P中的在校准辊对5的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并基于平均来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则是充分的。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连续的纸张运送中,针对每一张对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进行计时,每当对纸张间隔时间T2进行计时时修正了供纸开始定时。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印刷多张纸张P,在预先确定的时间点求出测量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该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的时间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但是,打印机100的构成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基本的想法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共同点可以参考第一实施方式的记载,因此,除了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之外,省略对共同点的说明、图示。 例如,存储器92(也可以是存储装置83)存储用于求出测量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的测量结果数据。例如,存储器92作为测量结果数据而存储多张的、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以及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T2。然后,引擎控制部9在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时,基于各纸张P的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来分别求出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或者,引擎控制部9在每当测量第2纸张的测量时间Tl以及第I纸张和第2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T2时,分别求出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然后,存储器92作为测量结果数据按照多张的各纸张P的种类或尺寸来存储测量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在这里,在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时间点可以任意确定。例如,可以每当印刷预定张数时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另外,预定张数可以任意确定(例如,10张、500张、1000张等),只要是能够掌握纸张运送的延后、提前的倾向的张数即可。或者,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时间点可以是为了补充纸张而取出了供纸部2的纸盒21的时间点。当纸盒21内没有纸张时,用户为了补充纸张而取出纸盒21。例如,在纸盒21中能够装500张左右的普通纸。另外,普通纸的包装很多情况下通常以500张为单位进行。因此,若取出了纸盒21,则表示进行了 500张左右的印刷。因此,引擎控制部9识别纸盒21的插入拔出。并且,引擎控制部9可以在每当印刷预定张数时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具体来说,为了识别纸盒21的取出、安装,例如,引擎控制部9与用于检测纸盒21的取出、安装的插入拔出检测传感器S3 (参照图1,例如联锁开关,相当于插入拔出检测体)连接。插入拔出检测传感器S3在纸盒21被取出的状态和被安装的状态下输出不同(例如,高(High)和低(Low))。例如,插入拔出检测传感器S3的输出被输入到引擎控制部9中(参照图2)。由此,引擎控制部9能够识别纸盒21的取出、安装(插入拔出)。或者,一旦纸张运送发生延后,则作为通常的倾向容易发生卡纸(拥堵)。因此,引擎控制部9也可以在发生了卡纸时修正供纸开始定时。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时间点可以是在纸张运送中发生了卡纸(纸张拥堵)的时间点。卡纸也可能是由于供纸开始定时而发生的(纸张间隔过窄等)。因此,一旦发生卡纸,则引擎控制部9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具体地说,发生卡纸的检测例如通过引擎控制部9来进行。在运送部中设有检测纸张的到达和通过的传感器(以下,称作“纸张传感器”)。例如,也可以将校准传感器Si、排出检测传感器S2、或后述的供纸传感器S4用作纸张传感器(参照图2)。此外,也可以在定影部7a设置纸张传感器(定影传感器S5、参照图I)。例如,引擎控制部9在从供纸开始信号开始在各允许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纸张到达或通过,则识别卡纸的发生,其中,各允许时间是针对各纸张传感器(校准传感器Si、排出检测传感器S2、供纸传感器S4、定影传感器S5,相当于卡纸检测部)预先确定为应当检测到纸张到达的时间、或者预先确定为应当检测到纸张通过的时间。另外,引擎控制部9在使校准辊对5旋转之后、通过校准传感器SI在预先确定为纸张P通过所需的允许时间内没有检测出纸张通过,则识别卡纸的发生。接下来,利用图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图8中的开始是满·足了预先确定的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条件的时间点。例如,如上所述,从开始打印机100的使用、或者先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后开始印刷了预定张数、或者纸盒21的插入拔出、或发生卡纸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成为条件。一旦满足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执行条件,则引擎控制部9基于测量结果数据分别求出测量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步骤#21)。然后,引擎控制部9基于各时间的平均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确定有无修正必要性、提前还是延后供纸开始定时、修正时的修正量(修正内容),修正供纸开始定时(步骤#22)。然后,引擎控制部9删除存储器92的计测结果数据(步骤#23),结束本控制。另外,存储器92的计测结果数据也可以不删除。另外,存在容纳在供纸部2中的纸张的尺寸或种类被改变的情况。因此,存储器92可以针对当前容纳在供纸部2中的尺寸或种类的纸张来存储多张的测量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并且,可以在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预先确定的时间点,利用与被容纳在供纸部2中的纸张尺寸或种类对应的基准测量时间、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和各平均值,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由于旋转体(中间辊对4)的摩擦损耗等,随着累计运送张数增加,显现纸张运送中发生延后的倾向。因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包括存储多张的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T2和测量时间Tl的测量结果数据的存储部(存储器92、存储装置83),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求出多张的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和测量时间Tl的平均值,并基于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和测量时间Tl的平均值来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由此,能够应对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运送能力的延后倾向来修正(提前)供纸开始定时。另外,供纸部2包括容纳多个纸张P的纸张容纳体以及用于检测纸张容纳体(纸盒21)的插入拔出的插入拔出检测体(插入拔出检测传感器S3),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在检测出纸张容纳体的插入拔出时,求出多张的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和测量时间Tl的平均值,基于纸张间隔时间T2的平均值和测量时间Tl的平均值来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由此,能够与根据固定张数的印刷来进行的纸张P补充的定时匹配地修正供纸开始定时。另外,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100)包括检测纸张的运送路径中的卡纸发生的卡纸检测部(校准传感器SI、排出检测传感器S2、供纸传感器S4、定影传感器S5),判定部(引擎控制部9)在检测出了纸张的卡纸时,求出多张的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测量时间的平均值,基于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测量时间的平均值来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由此,能够修正供纸开始定时,以使得不发生由供纸开始定时引起的纸张P的卡纸。(第三实施方式)接下来,利用图9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0)。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中,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对于第I张纸张P,在纸张P的弯曲形成之后,使中间辊对4停止,并使中间辊对4和校准辊对5同时旋转。换言之,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为了在校准辊对5送出纸张P之前设置能够吸收纸张运送的延后的时间,针对第I张纸张P,暂时停止中间辊对4。然后,在第2张以后,不停止中间辊对4。但是,打印机100的构成或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基本的想法可以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共同点可以援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记载,因此,除了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之外,省略对共同点的说明、图示。利用图9说明该运送方式。首先,图9中的最上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发出的指示供纸辊22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图9中的第二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发出的指示中间辊对4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图9中的从上数第三级的图表示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变化。图9中的最下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发出的指示校准辊对5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这些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相同。接下来,按照时间的经过来说明时序图。首先,为了运送第I张纸张,引擎控制部9使供纸辊22旋转(图9中的t5时间点)。然后,伴随第I张的供纸,引擎控制部9使中间辊对4旋转(图9的t6时间点)。从供纸部2提供的纸张P通过中间辊对4被运送的结果,纸张P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引擎控制部9识别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变化,识别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 (图9中的t7时间点)。然后,引擎控制部9在从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开始经过了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Wl (图9中的t7和t8的期间)为止,保持校准辊对5停止的状态,使中间辊对4旋转。由此,纸张P被弯曲。然后,一旦从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开始经过了弯曲形成时间W1,则引擎控制部9使中间辊对4停止(图9中的t8时间点)。然后,引擎控制部9使校准辊对5和中间辊对4旋转(图9中的t9时间点)。由此,即使第I张纸张延后到达校准辊对5,引擎控制部9也通过减少t8 t9的期间,可以不延后校准辊对5的旋转开始。之后,在第2张以后,中间辊对4被持续旋转,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基于纸张间隔时间T2和运送的测量时间Tl进行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100)中,旋转体(中间辊对4)在运送作业的第I张纸张的过程中暂时停止,而在第2张以后直到运送作业中剩余的所有纸张P为止持续旋转,校准部(校准辊对5)在从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经过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Wl之后,开始纸张运送。由此,针对只印刷I张的印刷作业的情况、或者进行多张的印刷的印刷作业中的第I张的纸张P,设置在校准部(校准辊对5)中的等待时间,改变校准部或旋转体的停止时间(等待时间)来吸收纸张到达的延后,校准部能够以与校准部之后的图像形成相匹配的定时送出纸张P。(第四实施方式)接下来,利用图10以及图11,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图10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传感器S4和纸张P的弯曲形成的说明图。图11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在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中,作为测量时间Tl说明了以下的例子将从引擎控制部9发出使供纸辊22旋转的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的接通(ON)信号(供纸开 始信号)到校准传感器SI检测到纸张P的到达为止的时间用作测量时间Tl。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中间棍对4和供纸棍22之间设置供纸传感器S4,计时部93对从供纸传感器S4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到校准传感器SI检测到纸张P的到达为止的时间作为测量时间Tl进行计时。此外,打印机100的构成或供纸开始定时修正的基本的想法可以与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的共同点可以援用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的记载,因此,除了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之外,省略对共同点的说明、图示。首先,利用图10,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供纸传感器S4的设置位置。如图10所示,在中间辊对4的纸张运送方向的上游侧设有供纸传感器S4。例如,供纸传感器S4是光传感器,在检测出纸张P的存在时和没有检测出时输出电压值不同。并且,供纸传感器S4的输出被输入到引擎控制部9中。引擎控制部9基于供纸传感器S4的输出,识别对供纸传感器S4的纸张到达或通过。更加具体来说,例如,如图10所示,供纸传感器S4能够设置在操纵部31的附近且在操纵部31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接下来,利用图11,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用于修正各部件的驱动的定时以及供纸开始定时的时间计测。图11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00中的供纸和纸张运送的时序图。首先,图11中的最上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发出的指示供纸辊22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图11中的第三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发出的指示中间辊对4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图11中的从上数第四级的图表示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变化。图11中的最下级的图表示引擎控制部9向校准辊用电磁离合器51发出的指示校准辊对5的旋转的开始/停止的信号。这些与图4相同。并且,图11中的第二级的图表示供纸传感器S4的输出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供纸传感器S4在检测出了纸张P的存在时输出高(High),在没有检测出纸张P的存在时输出低(Low)。接下来,按照时间的经过来说明时序图。首先,为了运送张,引擎控制部9使供纸辊22旋转(图11中的tlO时间点)。然后,在纸张运送过程中引擎控制部9使中间辊对4持续旋转(将对中间辊用电磁离合器41的信号维持为高(High))。另外,如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针对第I张纸张P停止中间辊对4。从供纸部2提供的纸张P通过操纵部31并被向中间辊对4运送。其结果是,纸张P到达供纸传感器S4。引擎控制部9识别供纸传感器S4的输出变化,识别出纸张到达供纸传感器S4(图11中的til时间点)。到达了供纸传感器S4的纸张P通过中间辊对4被运送,最终,纸张P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引擎控制部9识别校准传感器SI的输出变化,识别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 (图11中的tl2时间点)。然后,引擎控制部9在从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开始经过了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Wl (图11中的tl2和tl3的期间)为止,保持校准辊对5停止的状态。由此,在任何时候使纸张P弯曲相同程度。然后,一旦从纸张到达校准传感器SI开始经过了弯曲形成时间W1,则引擎控制部9使校准辊对5旋转(图11中的tl3时间点)。·接下来,说明为了进行供纸开始定时修正而被测量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测量从供纸传感器S4的纸张到达检测开始到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到达检测为止的时间(测量时间Tl、图11中的til tl2的时间)。另外,测量从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通过检测(纸张后端检测)开始到下一个纸张到达检测(纸张前端检测)为止的时间(纸张间隔时间T2、图11中的tl4 tl2的时间)。例如,引擎控制部9的计时部93对测量时间Tl和纸张间隔时间T2进行计时。然后,例如,引擎控制部9利用所测量的测量时间Tl (从供纸传感器S4的纸张到达检测开始到校准传感器SI的纸张到达检测为止的时间)和纸张间隔时间T2,来判定对校准辊对5的纸张到达的延后、提前。具体地说,纸张运送的延后、提前的判断和利用了计测时间Tl、纸张间隔时间T2、基准计测时间R1、基准纸张间隔时间R2的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当从供纸传感器S4检测出纸张到达(ON)到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ON)为止的时间作为测量时间Tl时,基准测量时间也可以以与从供纸传感器S4检测出纸张到达(ON)到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ON)为止的时间匹配的方式设定。或者,一旦将从供纸传感器S4检测出纸张到达(ON)到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ON)为止的时间作为测量时间Tl、将基准测量时间作为R1,可以使供纸开始定时提前相当于Tl-Rl的差的量(T1-R1为负时,不进行修正)。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100)包括设置在旋转体(中间辊对4)和供纸部2之间并检测纸张P的到达、通过的供纸检测体(供纸传感器S4),计时部93对从供纸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到检测体(校准传感器SI)检测出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作为测量时间Tl进行计时,基准测量时间是作为从供纸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到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为止的基准而预先确定的时间。由此,能够减少测量时间Tl受到的被载放在供纸部2上的纸张P的前端位置的摇晃而产生的影响,能够对从供纸开始到将纸张运送到校准部(校准辊对5)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计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修正供纸开始定时。接下来,说明其他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例子引擎控制部9既是判定纸张到达的提前、延后并求出偏移时间的判定部,也是向供纸辊用电磁离合器23发出信号控制供纸辊22的驱动(旋转/停止)的驱动控制部,也是计数部。但是,判定部、驱动控制部、计数部的功能也可以由引擎控制部9以外的部分负责(例如,控制部8或专用的电路、芯片等)。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施加各种改变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供纸部,所述供纸部以预定的定时供应所容纳的纸张,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校准部,所述校准部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运送纸张; 供纸部,所述供纸部容纳多张纸张且包括供纸旋转体,所述供纸部通过使所述供纸旋转体旋转来将纸张向所述校准部送出; 检测体,所述检测体被设置在所述校准部的纸张运送方向上游侧,并且用于检测纸张是否到达所述校准部; 计时部,所述计时部对测量时间和纸张间隔时间进行计时,其中,所述测量时间是从来自所述供纸部的第2纸张的供纸开始到所述检测体检测出所述第2纸张的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所述纸张间隔时间是从所述检测体检测出作为所述第2纸张的紧接之前的纸张的第I纸张的通过开始到检测出所述第2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以及 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参照预先确定的作为所述测量时间的基准的基准测量时间和所述测量时间、并参照预先确定的作为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基准的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和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基于所确定的修正内容来使所述供纸部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或延后。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在从所述测量时间减去所述基准测量时间后的值大于O时,若所述纸张间隔时间大于所述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则作为所述修正内容确定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提前从所述纸张间隔时间减去所述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后的时间的量,若所述纸张间隔时间小于等于所述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则作为所述修正内容而确定不进行修正。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在从所述测量时间减去所述基准测量时间后的值小于等于O时,求出从所述基准测量时间减去所述测量时间的第I值以及从所述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减去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第2值,若所述第2值大于等于所述第I值,则作为所述修正内容而确定不进行修正,若所述第I值大于所述第2值,则作为所述修正内容而确定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延后。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只在测量的所述纸张间隔时间小于在所述校准部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必要的纸张间隔时间时,将供纸开始定时比当前的供纸开始定时延后。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将从所述供纸部供应的纸张向所述校准部运送,并在运送多张的纸张的期间持续旋转, 在测量的所述纸张间隔时间小于在所述校准部的纸张运送方向下游侧必要的纸张间隔时间时, 所述旋转体暂时停止旋转, 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校准部等待到成为必要的纸张间隔之后开始纸张运送。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部在每当对所述纸张间隔时间进行计时时确定所述修正内容,所述供纸部在每当所述判定部确定所述修正内容时提前或延后供纸开始定时。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多张纸张的所述纸张间隔时间和所述测量时间的测量结果数据, 所述判定部求出多张纸张的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所述测量时间的平均值,并基于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所述测量时间的平均值来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部具有容纳多张纸张的纸张容纳体、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纸张容纳体的插入拔出的插入拔出检测体, 当检测出了所述纸张容纳体的插入拔出时,所述判定部求出多张纸张的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所述测量时间的平均值,并基于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所述测量时间的平均值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卡纸检测部,所述卡纸检测部检测纸张的运送路径中的卡纸的发生, 当检测出了纸张的卡纸时,所述判定部求出多张纸张的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所述测量时间的平均值,并基于所述纸张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和所述测量时间的平均值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驱动控制部,所述驱动控制部发出表示使所述供纸旋转体的旋转开始的供纸开始信号, 所述计时部对从所述供纸开始信号被发出开始到所述检测体检测到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时来作为所述测量时间, 所述基准测量时间是作为从所述供纸开始信号被发出开始到所述检测体检测到纸张到达为止的基准而预先确定的时间。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供纸检测体,所述供纸检测体被设置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供纸部之间并检测纸张的到达、通过, 所述计时部对从所述供纸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到所述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时来作为所述测量时间, 所述基准测量时间是作为从所述供纸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到所述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为止的基准而预先确定的时间。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体在作业的第I张的纸张的运送过程中暂时停止,并在第2张以后直到运送作业中的剩余的所有纸张为止持续旋转, 所述校准部在从所述检测体检测出纸张到达开始经过了预先确定的弯曲形成时间之后开始纸张运送。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输入部,所述输入部接收设定被容纳在供纸部中的在印刷中使用的纸张的厚度的输入, 所述判定部与设定输入的纸张的厚度对应地切换所述基准测量时间以及所述纸张间隔时间。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计数部,所述计数部对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进行计数;以及 通知部,所述通知部进行通知, 当即使所述供纸部以预先确定次数将供纸开始定时提前、所述计数部所计数的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也没有到达基准印刷张数时,所述通知部进行促使确认所述供纸部、所述旋转体以及所述校准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通知,其中,所述基准印刷张数是预先确定的作为基准的每单位时间的印刷张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以预定的定时供应纸张的供纸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包括将从供纸部供应的纸张向图像形成部的运送的校准部、检测纸张是否到达校准部的检测体、对从第2纸张的供纸开始到检测体检测出第2纸张的纸张到达为止的测量时间、以及从检测体检测出作为第2纸张的紧接之前的纸张的第1纸张的通过开始到检测出第2纸张到达为止的纸张间隔时间进行计时的计时部、参照基准测量时间和测量时间且参照基准纸张间隔时间和纸张间隔时间来确定供纸开始定时的修正内容的判定部,判定部基于所确定的修正内容来修正供纸开始定时。根据本发明,能够以恰当的定时进行供纸。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902177SQ20121027005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丸田正晃, 中村了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