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7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液晶显示设备,尤其涉及该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较小尺寸的液晶显示模组中,往往采用上铁壳和下铁壳的组装方式来固定夹在二者间的液晶模组。具体来说,可在上铁壳设置多个卡槽,以及在下铁壳中与卡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多个卡勾,当液晶模组上方的上铁壳向下移动并靠近下铁壳时,下铁壳中的卡勾扣合到对应的卡槽中,进而对液晶模组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然而,由于下铁壳中的卡勾数量较多,在制程エ艺中的尺寸很难控制为彼此一致,这样将会造成卡勾与卡槽间的组装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匹配。例如,一些卡勾可顺利地滑入·对应的卡槽实现互卡固定,而另ー些卡勾因制程上所造成的尺寸差异,无法顺利地滑入对应的卡槽。另ー方面,在重新组装时,不仅拆解铁壳较为困难,而且拆解过程中形成的鉄屑还会影响液晶屏的品质。此外,上铁壳和下铁壳在制作时还会剪裁掉大量的原材料,造成相当的铁料浪费。有鉴于此,如何设计ー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既能够方便组装和节省原材料,而且拆解重工较为容易,避免产生过多的鉄屑,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ー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大量节约铁料成本的铁壳结构。依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该铁壳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一水平部和一第一竖直部;以及一第二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二水平部和一第二竖直部,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拼接成一矩形框,该矩形框的面积与液晶模组的尺寸相配合,其中,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螺纹孔,第二竖直部远离第二水平部的一端具有ー圆孔,藉由ー螺钉穿设圆孔从而与螺纹孔进行螺丝锁附。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竖直部远离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具有ー卡勾,第二水平部远离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具有ー卡槽,其中,卡勾与卡槽相扣合以进行互卡固定。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与第二竖直部形成一第一接触面,第二水平部与第一竖直部形成一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平行于第二接触面。进ー步,第一接触面相对于第一水平部具有ー倾角,该倾角为ー锐角或ー钝角。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各自的内侧设有一沟槽,藉由该沟槽来容置液晶模组的边框。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还包括一矩形开ロ部,来自外部的柔性线路板穿过矩形开ロ且电性连接至该液晶模组。采用本发明的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将该铁壳结构中相互分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为L型,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因此,既可节省原材料和方便组装,又不必担心过多的卡勾所引起的尺寸一致性问题。此外,该铁壳结构的拆解重工更容易,可避免产生大量的鉄屑,因而不会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特性。·


读者在參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图I不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固定液晶ネ旲组的铁壳结构不意图;图2示出图I中的铁壳结构的上铁壳的展开状态图;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的俯视图;图4A示出图3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固定的不意图;以及图4B示出图3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掲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參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下面參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图I不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固定液晶I旲组的铁壳结构不意图。參照图I,该铁壳结构包括一上铁壳10和一下铁壳20,液晶模组嵌设在上铁壳10与下铁壳20之间。更具体地,上铁壳10的侧边设置有多个卡槽102,例如,这些卡槽102间隔均匀地分布在侧边上,以便使上铁壳10和下铁壳20更可靠地卡扣在一起。此外,下铁壳20靠近中间的位置还可开设ー缺ロ,该缺ロ的宽度可等于或略大于柔性线路板22的宽度,从而液晶模组能够藉由柔性线路板22电性连接至外部的控制模组。如前所述,虽然图I的铁壳结构可很好地利用上铁壳10和下铁壳20将液晶模组牢固地夹持在二者之间,但是,下铁壳中的卡勾,也可称为凸耳(图中未示出),的数量较多,在制程エ艺中的尺寸很难控制为彼此一致,这样将会造成卡勾与卡槽102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匹配。例如,一些卡勾可顺利地滑入对应的卡槽102实现互卡固定,而另ー些卡勾因制程上所造成的尺寸差异,无法顺利地滑入对应的卡槽102。此外,上铁壳10和下铁壳20在制作时还会剪裁掉大量的原材料,造成相当的铁料浪费,进而导致铁壳结构的总体成本较高。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图I中的铁壳结构的铁料构成情形,图2示出图I中的铁壳结构的上铁壳的展开状态图。參照图2,该铁壳结构的上铁壳10为ー环框状,该环框的长度为A,宽度为B,整个铁料的使用面积为A*B。然而,为了容置并露出上铁壳10下方的液晶面板(例如,液晶面板对应的长度为a,宽度为b),需要将面积为a*b的中心区域裁剪棹。如此ー来,铁料的实际使用面积大致为A*B_a*b,因而浪费的铁料面积为a*b,这将会造成铁壳结构的成本较高。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铁料耗费较大的问题,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的俯视图。參照图3,本发明的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接件30和一第二连接件40,其中,该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呈L型结构。·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0具有一第一水平部301和一第一竖直部303。第二连接件40具有一第二水平部401和一第二竖直部403。第二连接件40与第一连接件30拼接成一矩形框,该矩形框的内框面积与液晶模组的尺寸相配合。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30的第一水平部301与第二连接件40的第二竖直部403相连接,第一连接件30的第一竖直部303与第二连接件40的第一水平部401相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采用螺丝锁附和卡勾扣合相混合的方式予以固定。例如,第一连接件30的第一水平部301与第二连接件40的第二竖直部403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30的第一竖直部303与第二连接件40的第二水平部401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又如,第一连接件30的第一水平部301与第二连接件40的第二竖直部403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30的第一竖直部303与第二连接件40的第二水平部401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301与第二竖直部403形成一接触面S2,第二水平部401与第一竖直部303形成一接触面SI。接触面S2与接触面SI相互平行。此外,接触面S2相对于第一水平部301具有ー倾斜角度,接触面SI相对于第二水平部401亦具有该倾斜角度。在此,该倾斜角度可以为ー锐角或ー钝角,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30与第二连接件40的接触面既不为水平方向,也不为竖直方向。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各自的内侧设有ー沟槽(未示出),藉由该沟槽来容置液晶模组的边框。例如,可将沟槽的槽深设置与液晶模组的边框相等或略大于液晶模组的边框尺寸。此外,还可在第一水平部301的沟槽设置一矩形开ロ部,使得外部的柔性线路板穿过该矩形开ロ从而电性连接至液晶模组。图4A示出图3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固定的示意图。图4B示出图3的铁壳结构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固定的示意图。參照图3与图4A,第一竖直部303远离第一水平部301的一端(亦即,第一竖直部303与第二水平部401相连接的该端),具有ー卡勾305,而第二水平部401远离第二竖直部403的一端(亦即,第二水平部401与第一竖直部303相连接的该端),具有ー卡槽405。藉由卡勾305与卡槽405相扣合对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进行互卡固定。參照图3与图4B,第一水平部301远离第一竖直部303的一端(亦即,第一水平部301与第二竖直部403相连接的该端),具有一螺纹孔407,而第二竖直部403远离第二水平部401的一端(亦即,第二竖直部403与第一水平部301相连接的该端),具有ー圆孔(图中未示出)。藉由ー螺钉穿设该圆孔从而与螺纹孔407进行螺丝锁附以便对第一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40进行固定。采用本发明的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将该铁壳结构中相互分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为L型,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因此,既可节省原材料和方便组装,又不必担心过多的卡勾所引起的尺寸一致性问题。此外,该铁壳结构的拆解重工更容易,可避免产生大量的鉄屑,因而不会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特性。上文中,參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壳结构包括 一第一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一水平部和一第一竖直部;以及 一第二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二水平部和一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拼接成一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面积与所述液晶模组的尺寸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具有一圆孔,藉由一螺钉穿设所述圆孔从而与所述螺纹孔进行螺丝锁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具有一卡勾,所述第二水平部远离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一端具有一卡槽,其中,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相扣合以进行互卡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竖直部形成一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水平部与所述第一竖直部形成一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平行于所述第二接触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具有一倾角,所述倾角为一锐角或一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各自的内侧设有一沟槽,藉由所述沟槽来容置所述液晶模组的边框。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还包括一矩形开口部,来自外部的柔性线路板穿过所述矩形开口且电性连接至所述液晶模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模组的铁壳结构,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一水平部和一第一竖直部;以及一第二连接件,呈L型结构,具有一第二水平部和一第二竖直部,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拼接成一矩形框,该矩形框的面积与液晶模组的尺寸相配合,其中,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水平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竖直部藉由螺丝锁附方式进行连接,以及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水平部藉由卡勾扣合方式进行连接。采用本发明,将该铁壳结构中相互分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藉由螺丝锁附和卡勾扣合的混合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既可节省原材料和方便组装,又不必担心过多的卡勾所引起的尺寸一致性问题。
文档编号G02F1/13GK102791101SQ20121028896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郑忠明 申请人: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