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剥离构件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34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剥离构件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剥离构件以及一种设置有该纸剥离构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纸剥离构件由预定支撑构件以可拆卸方式支撑,该预定支撑构件被设置成面向旋转体的外周表面,并且该纸剥离构件将纸张从旋转体的外周表面剥离。
背景技术
为了将纸张从诸如感光鼓、转印辊、定影辊等的旋转体的外周表面剥离,常常使用纸剥离构件。常规纸剥离构件每个包括尖锐形剥离钉以及保持该剥离钉的保持构件,并且常规纸剥离构件每个以如下方式被设置:使得剥离钉的末端部利用压力与旋转体的外周表面接触(例如,参考日本专利待审公开特开2001-255683公告)。由于该原因,当末端部因在剥离许多纸张的过程中与旋转体摩擦而被磨掉时,更换剥离钉变得必要。然而,利用尚未设有覆盖剥离钉的构件的常规纸张剥离构件,已经经历的是,在执行剥离钉的更换的时候,当由于差错而使剥离构件掉落时,剥离钉容易变形和/或受损。此夕卜,在常规纸张剥离构件中,由于在执行剥离钉的更换时剥离钉的整个部分是露出的,所以需要维护操作员高度注意他或她的安全。虽然也可构思生产具有剥离钉从保持构件的突出量缩短的剥离钉,但是该钉的制造是困难的,因为剥离钉越短,则在诸如嵌件注塑等的制造过程中保持该剥离钉就变得越困难。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纸剥离构件和设有该纸剥离构件的图像形成设备,在执行剥离钉的更换的时候,该纸剥离构件能够防止剥离钉变形和/或受损以及提高操作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纸剥离构件由预定支撑构件以可拆卸方式支撑,该预定支撑构件被设置成面向旋转体的外周表面,并且该纸剥离构件将纸张从该外周表面剥离。该纸剥离构件包括尖锐形剥离钉、保持构件和覆盖构件。该保持构件被构造成能够附接到支撑构件并且能够从支撑构件拆卸,并且以使得剥离钉朝向所述外周表面延伸的方式保持剥离钉。该覆盖构件被构造成能够从保持构件拆卸,并且在该覆盖构件附接到保持构件的状态下,该覆盖构件在剥离钉所延伸的延伸方向上覆盖剥离钉的至少一部分。在该构造中,设有在延伸方向上覆盖剥离钉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构件,并且该覆盖构件被构造成能够附接到保持构件并且能够从保持构件拆卸。由于该原因,能够利用附接到保持构件的覆盖构件,也就是说,能够利用剥离钉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由覆盖构件覆盖的至少一部分来执行剥离钉的更换。因此,在执行剥离钉的更换的时候,剥离钉从覆盖构件的突出量缩短。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设有具有如上所提及的构造的纸剥离构件。这使得能够利用附接到保持构件的覆盖构件来执行剥离钉的更换,也就是说,利用剥离钉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由覆盖构件覆盖的至少一部分来执行剥离钉的更换。本发明使得能够防止剥离钉变形和/或受损,以及在剥离钉的更换被执行时提高操作员的安全性。


图1是示出设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剥离构件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大体构造的附图。图2是示出纸剥离构件连同其邻接构件的附图。图3A和图3B是纸剥离构件的前视图,其中图3A示出该纸剥离构件的分离视图,并且图3B是示出覆盖构件附接到保持构件的状态的附图。图4A和图4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的前视图,其中图4A示出该纸剥离构件的分离视图,并且图4B是示出覆盖构件附接到保持构件的状态的附图。图5A和图5B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的前视图,其中图5A示出该纸剥离构件的分离视图,并且图5B是示出覆盖构件附接到保持构件的状态的附图。图6A和图6B是示出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支撑构件的附图,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被应用到该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图6A是该支撑构件的顶视图,并且图6B是该支撑构件的前视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的保持构件的附图,其中图7A是该保持构件的截平面图,并且图7B是该保持构件的前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的覆盖构件的附图,其中图8A是该覆盖构件的顶视图,并且图8B是该覆盖构件的前视图。图9A和图9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附接到支撑构件的过程的附图,其中图9A是该过程的顶视图,并且图9B是该过程的前视图。图1OA和图1O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附接到支撑构件的另一过程的附图,其中图1OA是该另一过程的顶视图,并且图1OB是该另一过程的前视图。图1lA和图1l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附接到支撑构件的又一过程的附图,其中图1lA是该又一过程的顶视图,并且图1lB是该又一过程的前视图。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附接到支撑构件的再一过程的附图,其中图12A是该再一过程的顶视图,并且图12B是该再一过程的前视图。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附接到支撑构件的又另一过程的附图,其中图13A是该又另一过程的顶视图,并且图13B是该又另一过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10所应用到的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图像读取部200、图像形成部300和纸供给部400。图像读取部200获取电信号,该电信号取决于在文档的图像平面处反射的光的光量;并且在已经在电信号上执行了各种图像处理之后,该电信号一次性被存储作为装备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内存段中的图像数据,并且该电信号在需要出现时被输入到图像形成部300。图像形成部300包括处理部30。处理部30包括感光鼓31、静电充电器32、曝光装置33、显影装置34、转印单元35、清洁器36以及定影单元37。感光鼓31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感光层,并且朝向预定的方向转动。静电充电器32将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充电到预定的静电势。曝光装置33基于图像数据向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投射光。这使得静电潜影由于感光层的光电传导效应而形成在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显影装置34对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供应调色剂,从而使得静电潜影在调色剂图像中可见。转印单元35被设置在感光鼓31的下方,并且该转印单元35包括转印带35A和转印辊35B。转印带35A在多个辊上方经过,并且被该多个辊拉紧而形成环的形状,并且该转印单元35具有预定的电阻率。转印辊35B设置在转印带35A的环状移动路径的内侧上,从而通过利用压力将转印带35A夹在转印辊35B与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之间而使转印辊35B与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相接触。当调色剂图像被转印时,预定的转印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35B。将转印电压施加到转印辊35B使得在转印带35A和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彼此面对的转印位置处形成转印场,从而使得调色剂图像在被转印到经过该转印位置的纸张上的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生成。清洁器36将剩余的调色剂从已经完成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移除。在转印辊35B和围绕感光鼓31的清洁器36之间设置纸剥离构件10。沿纸张输送方向将定影单元37设置在转印位置的下游侧上。定影单元37具有加热辊37A和加压辊37B。定影单元37使得不固定的调色剂图像在通过热量和压力而固定到定影单元37上的纸张上生成。图像已经形成在其上的纸张被接纳在纸接纳托盘38中。纸供给部400包括纸供给盒401、402、403、404以及手动供给纸托盘405。纸供给部400将来自纸供给盒401、402、403、404或手动供给纸托盘405中的任一个的纸张一张接一张地供应到处理部30。对于纸,普通纸、相纸或诸如OHP膜的纸记录介质等可以作为示例。如图2中所示,转印电场形成在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和转印带35A面对彼此的转印位置处。从纸供给部400提供的纸张被供应到转印位置,并且在该转印位置,纸张利用压力与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相接触。在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生成的调色剂图像由转印电场转印到纸张上。因为纸张通过其经过转印电场而充电,所以该纸张易于被吸着到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纸剥离构件10将以静电方式被吸着到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上的纸张从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剥离。在面向在转印辊35B和清洁器36之间的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支撑构件20。纸剥离构件10由支撑构件20可拆卸地支撑。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除剥离钉40之外,纸剥离构件10还包括保持构件50和覆盖构件60。剥离钉40是针状金属物体,因此采取尖锐形状。因为剥离钉40由金属制成,所以该剥离钉40抵抗与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因摩擦而引起的磨损的持久性是高的。保持构件50大体上采取板状形状,并且具有配合孔51、第一孔52和第一肋53。保持构件50被构造成可附接到支撑构件20并且可从支撑构件20拆卸。保持构件50将剥离钉40的基端部保持在配合孔51的相对侧上的边缘部处。通过使得配合孔51配合在支撑构件20的引导轴上,以如下方式将纸剥离构件10附接到支撑构件20:使得剥离钉40朝向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延伸。纸剥离构件10被构造成可围绕该引导轴摆动,并且被诸如弹簧的未图示出的弹性构件推动,使得剥离钉40利用压力接触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第一肋53设置在剥离钉40的附近,并且被形成为与方向91平行地延伸,剥离钉40朝向该方向91延伸。作为一个不例,第一肋53设置在保持构件50的两个侧面上。第一孔52在延伸方向92上设置在第一肋53的下游侧上的端部附近,该延伸方向92是覆盖构件60附接到保持构件50的方向并且是与延伸方向91相反的方向。覆盖构件60由弹性树脂制成,并且该覆盖构件60具有一对保持部61、62(虽然保持部62未图示出)以及连接部63。面对彼此的保持部61、62分别由连接部63支撑,该连接部63在保持部61、62的在附接方向92上的上游侧上的端部处。保持部61、62每个设有引导槽64,第一肋53滑动通过该引导槽64,并且该引导槽64由第一肋53引导。另外,一个保持部61设有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中的第一突起部65。此外,连接部63设有针孔66,剥离钉40可穿透该针孔66。通过在使得引导槽64在第一肋53上滑动的同时,使剥离钉40穿过针孔66并且相对于保持构件50朝向附接方向92移动覆盖构件60,使得该对保持部61、62通过弹性力夹持保持构件50,这使得第一突起部65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中。通过将第一肋53配合在引导槽64中,并且通过将第一突起部65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中,覆盖构件60附接到保持构件50。另一方面,由于覆盖构件60是弹性的,所以通过使该对保持部61、62朝向导致彼此的分离的方向弯曲并且将第一突起部65从第一孔52中拉出,然后通过使覆盖构件60相对于保持构件50朝向延伸方向91移动来将覆盖构件60从保持构件50拆卸。因为剥离钉40在覆盖构件60附接到保持构件50的情况下穿过针孔66,所以剥离钉40在延伸方向91上的一部分从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所有方向由覆盖构件60覆盖。也就是说,剥离钉40在延伸方向91上的该部分在其整个周边上由覆盖构件60覆盖。由于覆盖构件60被构造成可附接到保持构件50并且可从保持构件50拆卸,所以可以利用附接到保持构件50的覆盖构件60,也就是说,利用剥离钉40的在延伸方向91上的由覆盖构件60覆盖的部分来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因此,在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的时候,剥离钉40从覆盖构件60的突出量缩短。因此,在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的时候,不仅能够防止剥离钉40变形和/或受损,而且可以提高操作员的安全性。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除覆盖构件60A附接到保持构件50A的方向之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IOA以与纸剥离构件10相同的方式被构造。在纸剥离构件IOA中,保持构件50A的第一肋53A被设置成沿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竖直方向延伸。作为一个示例,两个第一肋53A被设置成夹着第一孔52。覆盖构件60A采取向下敞开的U形截面。引导槽64A被设置成沿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竖直方向延伸从而由第一肋53A引导。作为一个不例,两个引导槽64A被设置成夹着第一突起部65。在纸剥离构件IOA中,覆盖构件60A从上侧附接到保持构件50A。剥离钉40在该剥离钉40在延伸方向91上的一部分处从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三个方向由覆盖构件60A覆盖。另外,在纸剥离构件IOA中,可以利用附接到保持构件50A的覆盖构件60A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并且因此利用剥离钉40的在延伸方向91上的由覆盖构件60A覆盖的部分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除覆盖构件60B附接到保持构件50B的方向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IOB以与纸剥离构件IOA相同的方式被构造。在纸剥离构件IOB中,保持构件50B的第一肋53B被设置成沿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竖直方向延伸。作为一个示例,两个第一肋53B被设置成夹着第一孔52。覆盖构件60B采取向上敞开的U形截面。引导槽64B被设置成沿着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竖直方向延伸从而由第一肋53B引导。作为一个不例,两个引导槽64B被设置成夹着第一突起部65。在纸剥离构件IOB中,覆盖构件60B从下侧附接到保持构件50B。剥离钉40在该剥离钉40在延伸方向91上的一部分处从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三个方向由覆盖构件60B覆盖。另外,在纸剥离构件IOB中,可以利用附接到保持构件50B的覆盖构件60B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并且因此利用剥离钉40的在延伸方向91上的由覆盖构件60B覆盖的部分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随后,使用图6A至图13B,对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纸剥离构件IOC所应用到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进行解释。这里,在图6A至图13B中,为了解释的方便,存在由实线示出隐线的部分。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支撑构件20C具有引导轴21C、第二突起部22C和第二肋23C,该引导轴21C、第二突起部22C和第二肋23C分别朝向方向93的上游侧突起,保持构件50C在该方向93上附接到支撑构件20C并且该方向93垂直于延伸方向91。第二肋23C沿延伸方向91延伸。第二肋23C具有在安装方向93上的上游侧上的肋23C的边缘部处的倾斜部24C。倾斜部24C具有以如下方式倾斜的倾斜度:使得在该倾斜部24C上的点在方向92上朝向下游侧行进地越多则在该倾斜部24C上的该点在安装方向93上朝向下游侧行进地越多,覆盖构件60C在该方向92上附接到保持构件50C并且该方向92是与延伸方向91相反的方向。 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保持构件50C大体上采取板状形状,并且具有配合孔51C、第一孔52C、第一肋53C和第二孔54C。保持构件50C保持剥离钉40的基端部。配合孔51C被构造成在配合在支撑构件20C的引导轴21C上的同时沿安装方向93滑动。将配合孔51C配合在引导轴21C上使得保持构件50C被附接到支撑构件20C ;并且将配合孔51C从引导轴21C中拉出使得保持构件50C离开支撑构件20C。第一肋53C设置在剥离钉40的附近,并且被形成为与剥离钉40的延伸方向91平行地延伸。第一肋53C设置在保持构件50C的两个侧面上。
第一孔52C在附接方向92上设置在第一肋53C的在下游侧上的端部的附近。第二孔54C设置在附接方向92上的第一孔52C的下游侧上。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覆盖构件60C由可弹性地变形的树脂制成,该覆盖构件60C可附接到保持构件50C并且可从保持构件50C拆卸,并且该覆盖构件60C具有一对保持部61C、62C以及连接部63C。保持部61C、62C在该保持部61C、62C的在附接方向92上的上游侧上的端部处分别由连接部63C支撑,并且该保持部61C、62C在连接部63C的在附接方向92上的下游侧上面对彼此。保持部61C、62C每个均设有引导槽64C,第一肋53C滑动通过该引导槽64C,并且该引导槽64C由第一肋53C引导。另外,一个保持部61C设有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C和第二孔54C中的第一突起部65C。第一突起部65C被构造成可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C中,其中覆盖构件60C覆盖剥离钉40在延伸方向91上的整个部分。连接部63C具有针孔66C,剥离钉40可穿透该针孔66。另外,连接部63C具有一对舌部69C,该对舌部69C从形成针孔66C的部分朝向在附接方向92上的上游侧突起。在覆盖构件60C附接到保持构件50C的状态下,该对舌部69C从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两个相反的方向覆盖剥离钉40。此外,覆盖构件60C具有按压部67C和滑动部68C。按压部67C从保持部61C朝向上侧以舌形状延伸,并且在附接方向92上的按压部67C的上游侧上的边缘部对应于滑动部68C。第一突起部65C设置在按压部67C的下侧上,并且当按压部67C被按压时,第一突起部65C也移位。如图9A和图9B中所示,通过在使得引导槽64C在第一肋53C上滑动的同时,使剥离钉40穿过针孔66C并且使覆盖构件60C相对于保持构件50C朝向附接方向92移动,使得该对保持部61C、62C通过弹性力夹持保持构件50C,这使得第一突起部65C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C中。这将覆盖构件60C带入第一附接状态,在该第一附接状态中该覆盖构件60C覆盖剥离钉40的在延伸方向91上的整个部分。第一孔52C、第一突起部65C、第一肋53C和引导槽64C被包括在第一保持机构中,该保持机构使得保持构件50C将覆盖构件60C保持在第一附接状态下。在第一附接状态下,剥离钉40穿过针孔66C ;因此,剥离钉40的在延伸方向91上的至少一部分由覆盖构件60C从垂直于延伸方向91的所有方向覆盖。也就是说,剥离钉40的在延伸方向91上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其整个周边上由覆盖构件60C覆盖。因为在保持构件50C附接到支撑构件20C以及从支撑构件20C拆卸该保持构件50C时,剥离钉40在延伸方向91上的整个部分由覆盖构件60C覆盖,所以在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的时候,不仅可以进一步防止剥离钉40变形和/或受损,而且还可以使操作员的安全性提高更多。如图1OA和图1OB中所示,通过将保持构件50C的配合孔5IC配合在支撑构件20C的引导轴21C上,以及通过在使得配合孔51C在引导轴21C上滑动的同时,在第一突起部65C弹性地配合在第一孔52C中的状态下使保持构件50C相对于支撑构件20C朝向在安装方向93上的下游侧移位,使得覆盖构件60C的按压部67C被支撑构件20C的第二突起部22C按压并且然后在按压部67C与保持构件50C分离的方向上移位,并且因此,覆盖构件60C的第一突起部65C脱离保持构件50C的第一孔52C。
如图11A、图1 IB、图12A和图12B中所示,随着保持构件50C相对于支撑构件20C进一步移位到在安装方向93上的下游侧,覆盖构件60C的滑动部68C在支撑构件20C的第二肋23C的倾斜部24C上滑动,并且因此,覆盖构件60C相对于保持构件50C移位到在附接方向92上的下游侧,而第一引导槽64C由肋53C引导。如图13A和图13B中所示,这使得覆盖构件60C的第一突起部65C弹性地配合在保持构件50C的第二孔54C中,并且因此,将覆盖构件60C带入第二附接状态,在该第二附接状态中剥离钉40的末端部从覆盖构件60C露出,从而使得纸剥离构件IOC准备好将纸张从感光鼓31的外周表面剥离。以该方式,在纸剥离构件IOC附接到支撑构件20C的情况下,能够在不执行其它操作的情况下将纸剥离构件IOC的状态从剥离钉40的末端部由覆盖构件60C覆盖的状态改变到剥离钉40的末端部露出的状态,从而改进可操作性。第二突起部22C、按压部67C、第二肋23C的倾斜部24C以及滑动部68C被包括在移位机构中,该移位机构使得随着保持构件50C相对于支撑构件20C移位到在安装方向93上的下游侧,覆盖构件60C相对于保持构件50C从第一附接状态移位到第二附接状态,在该第二附接状态中剥离钉40的末端部从覆盖构件60C露出。第二孔54C、第一突起部65C、第一肋53C和引导槽64C被包括在第二保持机构中,该第二保持机构使得保持构件50C将覆盖构件60C保持在第二附接状态下。此外,纸剥离构件10、10A、10B、10C并不限于被构造成将纸张从感光鼓31剥离的纸剥离构件,因此纸剥离构件可以被构造成将纸张从加热辊37A和/或转印辊35B剥离;并且甚至该构造仍旧能够产生如上所述的如下效果:在执行剥离钉40的更换的时候,不仅可以防止剥离钉40变形和/或受损,而且还可以提高操作员的安全性。实施例的以上解释在任何方面仅是说明性的,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非以上实施例指示。此外,意图是,就等同原则的意义或范畴而言,等同于权利要求的所有改变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纸剥离构件,所述纸剥离构件由预定的支撑构件以可拆卸方式支撑,所述预定的支撑构件被布置成面向旋转体的外周表面,并且所述纸剥离构件将纸张从所述外周表面剥离,所述纸剥离构件包括: 尖锐形剥离钉;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能够从所述支撑构件拆卸,并且所述保持构件以使得所述剥离钉朝向所述外周表面延伸的方式保持所述剥离钉;以及 覆盖构件,所述覆盖构件被构造成能够从所述保持构件拆卸,并且在所述覆盖构件附接到所述保持构件的状态下所述覆盖构件在所述剥离钉所延伸的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剥离钉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剥离构件,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第一孔;并且 由弹性树脂制成的所述覆盖构件包括能够弹性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孔中的第一突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剥离构件,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还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肋;并且 所述覆盖构件还包括由所述第一肋引导的引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剥离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肋被设置为与所述延伸方向平行。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剥离构件; 第一保持机构,所述第一保持机构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将所述覆盖构件保持在第一附接状态下,在所述第一附接状态下,所述覆盖构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覆盖所述剥离钉的整个所述部分; 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使得所述覆盖构件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从所述第一附接状态移位到第二附接状态,在所述第二附接状态下,随着所述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构件移位到在所述保持构件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安装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剥离钉的末端部从所述覆盖构件露出;以及 第二保持机构,所述第二保持机构使得所述保持构件将所述覆盖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二附接状态下。
全文摘要
纸剥离构件和图像形成设备。一种纸剥离构件,该纸剥离构件由支撑构件以可拆卸方式支撑,该支撑构件被设置成面向感光鼓的外周表面,并且该纸剥离构件将纸张从该外周表面剥离。该纸剥离构件包括尖锐形剥离钉、保持构件和覆盖构件。该保持构件被构造成能够从支撑构件拆卸,并且以使得该剥离钉朝向所述外周表面延伸的方式保持该剥离钉。该覆盖构件被构造成能够从该保持构件拆卸,并且在该覆盖构件附接到该保持构件的状态下该覆盖构件在剥离钉的延伸方向上覆盖该剥离钉的至少一部分。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3092021SQ2012104281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山内浩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