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46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特别是一种减少发光二极管LED使用量、降低成本的从短边单侧入光的导光板,属于拍摄装置的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光板设计原理源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高科技产品。用光学级压克力(PMMA)/PC为基材,运用LCD显示屏及笔记本电脑的背光模组技术,透过网点(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电脑对网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制造成型。产品采用光谱分析原理与数码UV印刷技术相结合并在恒温、恒湿、无尘的环境条件下制作而成,具有超薄、超亮、导光均匀、节能、环保、无暗区、耐用、不易黄化、安装维修简单快捷等优点;通常的导光板使用长边单侧入光,这样的导光板需要使用更多的发光二极管LED,因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发光二极管LED使用量、降低成本的从短边单侧入光的导光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网点群,靠近光源处的网点小;远离光源处网点大。优选的,所述靠近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的间隔大;所述远离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的间隔小。优选的,靠近光源处网点的密度约为150000至200000个/平方米;远离光源处网点的密度约为200000至250000个/平方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板上,靠近光源处的网点小而稀疏,远离光源处的网点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网点,其辉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网点,其辉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边单侧入光,进而减少了发光二极管LED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光传播路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网点在靠近光源处的分布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网点在远离光源处的分布图;其中1、网点;2、冷阴极管;3、亚克力;4、扩散片;5、棱镜片;6、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网点群,靠近光源处的网点I小;远离光源处网点I大;所述基材为亚克力3。所述靠近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I的间隔大;所述远离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I的间隔小;所述靠近光源处网点I的密度约为150000个/平方米;所述远离光源处网点I的密度约为200000个/平方米。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板的应用实例,包含冷阴极管2、亚克力3、扩散片4、棱镜片5、反射片6,所述冷阴极管2设置在亚克力3的短边处;所述扩散片4设置在亚克力3的上方;所述棱镜片5设置在扩散片4的上方;所述反射片6设置在亚克力3的下方;所述亚克力3的下表面印刷有网点群;在靠近所述冷阴极管2处的网点I较小,并且较为稀疏,密度约为150000个/平方米;在远离所述冷阴极管2处的网点I较大,并且较为密集,密度约为200000个/平方米。如图I所示,当冷阴极管2发光时,光线进入亚克力3内,一部分光线穿过亚克力3的上表面并经过扩散片4、棱镜片5产生折射光线传出;另一部分光线由亚克力3下表面的网点I或反射片6产生反射光线,再从亚克力3的上表面传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板上,靠近光源处的网点小而稀疏,远离光源处的网点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网点,其辉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网点,其辉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边单侧入光,进而减少了发光二极管LED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成本。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网点群,其特征在于靠近光源处的网点(I)小;远离光源处网点(I)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I)的间隔大;所述远离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I)的间隔小。
3.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靠近光源处网点(I)的密度约为150000至200000个/平方米;远离光源处网点(I)的密度约为200000至250000个/平方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网点群,靠近光源处的网点小;远离光源处网点大;所述靠近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的间隔大;所述远离光源处的相邻的网点的间隔小;靠近光源处网点的密度约为150000至200000个/平方米;远离光源处网点的密度约为200000至250000个/平方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板上,靠近光源处的网点小而稀疏,远离光源处的网点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网点,其辉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网点,其辉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边单侧入光,进而减少了发光二极管LED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2B6/00GK202710777SQ20122030529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左启群, 贾笑辉 申请人:苏州佳宏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