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779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作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述结构具有包含组分(具有预定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和电荷输送物质的基体,和包含组分(包含具有预定的硅氧烷部位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区域。
【专利说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
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 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要装载在电子照相设备中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含有机光导电物质(电荷 产生物质)的有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下称作“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是已知的。在电子 照相工艺中,例如显影器、充电部件、清洁刮板、纸张和转印构件等多种构件(以下也称作 “接触构件”)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表面接触。从而,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需要降低因与 这些接触构件等的接触应力导致的图像劣化发生。特别地,随着近来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耐久性方面的改进,需要持续对于降低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接触应力导致的图像劣化的效 果。
[0003]关于持续的接触应力降低(减轻),专利文献I提出通过采用在分子链中结合具有 娃氧烧结构的娃氧烧树脂在表面层中形成基体-区域结构(matrix-domain structure)的 方法。所述方法指出,使用其中结合特定硅氧烷结构的聚酯树脂,从而不仅获得持续的接触 应力降低,而且在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期间,获得电位稳定性(变动的抑制)。
[0004]同时,提出将分子链中具有硅氧烷结构的硅氧烷改性树脂添加至电子照相感光构 件的表面层。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提出包含结合有特定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这些文献报道了例如在使用初期在因感光部件的表面润滑性和脱模性 导致的耐溶剂开裂性(solvent cracking resistance)方面改进的效果。
[0005]引文列表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布W02010/008095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H06-075415
[000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199688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不仅具有持续的接触应力降低,而且在 重复使用期间具有电位稳定性。然而,作为本发明人进一步进行研究的结果,他们发现需要 进一步改进。更具体地,基于专利文献I中的发现,他们使用结合有特定硅氧烷结构的聚碳 酸酯树脂,尝试获得相同的效果;然而,当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时,在表面层中难以形成有效 的基体-区域结构。另外,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持续接触应力降低和重复使用期间的电位 稳定性均需要改进。
[0012]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具有由主链中结合特定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与具有不含硅氧烷结构的特定结构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形成的表面层。引用的文献2还公开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耐溶剂开裂性和耐调色剂粘附性方面获得改进。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接触应力持续降低效果方面存在不足。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具有由在主链和末端结合特定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与不含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形成的表面层。 所述文献还公开了改进初始使用期间的润滑性。然而,根据专利文献3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持续接触应力降低效果方面不足。持续接触应力降低效果低的原因大致为根据专利文献3的结合有硅氧烷结构的树脂具有高表面迁移性。
[001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不仅确保与接触构件等的接触应力持续降低,而且还确保在重复使用期间的电位稳定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上述目的可通过以下发明实现。
[0016]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
[0017]支承体,
[0018]设置在支承体上并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
[0019]设置在电荷产生层上并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
[0020]其中,电荷输送层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区域结构具有:
[0021]包含组分a的区域;和
[0022]包含组分P和电荷输送物质的基体。
[0023]组分a是具有下式(A)所示重复结构单元、下式(B)所示重复结构单元和下式 (C)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聚碳酸酯树脂 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不小于5质量%且不大于40质量% ;相对于聚碳酸酯A的总质量, 下式(B)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小于10质量%且不大于30质量% ;和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下式(C)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小于25质量%且小于85质量%。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设置在所述支承体上并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设置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并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的电荷输送层,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基体-区域结构,所述基体-区域结构具有:包含组分a的区域,和包含组分3和电荷输送物质的基体;其中,所述组分a是具有下式(A)所示重复结构单元、下式(B)所示重复结构单元和下式(C)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A,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不小于5质量%且不大于40质量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A的总质量,下式(B)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小于10质量%且不大于30质量和相对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总质量, 下式(C)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小于25质量%且小于85质量%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电荷输送层中所有树脂的总质量,所述电荷输送层中硅氧烷部位的含量不小于I质量%且不大于20质量%。
3.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设备主体上,其中所述处理盒一体地支承: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装置。
4.一种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施涂电荷输送层涂布液形成电荷输送层的步骤,和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涂布液包 含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3和所述电荷输送物质。
【文档编号】G03G5/05GK103460140SQ201280018036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奥田笃, 大垣晴信, 野口和范, 村井潮, 志田和久, 姉崎隆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