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41237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2年3月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45911号并主张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45911号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全文并入。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视角特性方面显示出极好特性的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广泛使用的TN(扭曲向列型)系统可以提供高对比度,但是由于液晶分子轴由于垂直电场而升高,因此电存在TN系统的视角依赖性极大的问题。近年来,对通过TV(电视机)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的大型监视器从任意方向获得相同图像质量具有强烈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当前主要采用诸如IPS(平面内切换或共面转换)和FFS(边缘场切换)的系统,通过所述系统,通过施加基本上平行于衬底的横向电场,液晶在几乎平行于衬底的平面中旋转。这些横向电场系统通过使用横向电场使水平配向的向列液晶的分子轴在平行于衬底的平面内旋转。通过横向电场系统,可以抑制根据液晶分子轴的上升基于视角方向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变化。因此,可以提高视角特性。然而,即使在横向电场系统的情况下视角特性也不完美,并且细微偏移基于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和偏光板的吸收轴的方向而产生。尤其在FFS的情况下,当从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的倾斜视场看时电压-透射率变化到或移到低压侧。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该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在黑色显示时通过抑制当从倾斜视场看时的透射率即使当从任意视角看时也可以获得精细的黑色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平行于彼此的两个透明绝缘基板;夹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所述液晶被配向在大致平行于基板的方向上,并且大致平行于基板的横向电场被施加到液晶;区域I和区域II,在所述区域I和区域II中,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彼此正交;具有吸收轴的两个偏光板,吸收轴彼此正交并与区域I和区域II的初始配向方向中的任一个相匹配,偏光板中的每一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基板外侧;第一光学补偿层,所述第一光学补偿层设置在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与液晶层之间,补偿层在与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光学各向异性;第二光学补偿层,所述第二光学补偿层设置在基板中的一个与设置在该基板侧的偏光板之间,所述补偿层在平行于偏光板的吸收轴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光学各向异性;和第三光学补偿层,所述第三光学补偿层设置在第二光学补偿层与最靠近第二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之间,补偿层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光学各向异性。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A-A′截得的剖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配向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显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6A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相关技术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6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相关技术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6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相关技术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7A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相关技术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7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相关技术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7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相关技术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8是显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的视图;图10是显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11是显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12是显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13A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13B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14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视角特性相比较的视图;图15是显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6是显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配向状态的平面图;图17是显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8是沿着图17的线A-A′截得的剖视图;图19是显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像素的配向状态的平面图;图20是显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21是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的视图;图22是显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元件的布局的剖视图;图23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的视图;图24是显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效果的图;图25是显示其中一个像素的液晶的配向方向被分成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的相关技术1的平面图;图26A是显示由相关技术1实现的电压-亮度特性的视角特性的改进的示例的曲线图;图26B是显示由相关技术1实现的电压-亮度特性的视角特性的改进的示例的曲线图;图27A是显示使亮度从典型的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黑色显示中的倾斜视场增加的因素的图;图27B是显示使亮度从典型的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黑色显示中的倾斜视场增加的因素的图;图28是显示抑制从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的黑色显示中的倾斜视场的亮度增加的相关技术2的剖视图;图29A是显示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的原理的图;图29B是显示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的原理的图;图30A是显示根据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的改进的示例的视图;图30B是显示根据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的改进的示例的视图;图31A是显示当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用于图25所示的相关技术1时所产生的问题的原因的图;图31B是显示当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用于图25所示的相关技术1时所产生的问题的原因的图;以及图32是显示当图28所示的相关技术2用于图25所示的相关技术1时产生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恶化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示例性实施例”)。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大致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图中的形状被示出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地进行理解,使得附图的尺寸和比例不需要对应于实际尺寸和比例。首先,图25显示了抑制上述电压-透射率特性的变化或位移的相关技术1(未公开)。在相关技术1中,FFS模式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被分成两个区域39a、39b,区域39a的液晶61a的初始配向方向62a被设定成正交于区域39b的液晶61b的初始配向方向62b,条状电极63a的延伸方向被设定成正交于条状电极63b的延伸方向,使得横向电场42a变成正交于横向电场42b,并且条状电极63a与初始配向方向62a之间形成的角度和条状电极63b与初始配向方向62b之间形成的角度相等。图25公开了初始配向方向62b的倾斜视场40、在正交于初始配向方向62a的方向上的倾斜视场40、初始配向方向62a的倾斜视场41、正交于初始配向方向62b的倾斜视场41、入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3、出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4等。由此,当通过使用横向电场42a、42b旋转液晶61a、61b改变透射率时,在保持两个区域39a、39b的液晶61a、61b的方向的正交状态的同时,液晶61a和61b可以旋转。如图26A所示,在区域39b中,当从初始配向方向62b的倾斜视场40看时,电压-透射率特性变化到或移到低电压侧。相反,当从在正交于初始配向方向62b的方向上的倾斜视场41看时电压-透射率特性变化到或移到高电压侧。这在区域39a中也是相同的。同时,通过如图26B所示组合两个区域39a和39b,两个区域39a和39b的视角特性是同等的或被平均化。因此,可以使所述视角特性即使当从初始配向方向62a、62b和正交于初始配向方向62a、62b的方向看时也能够接近几乎等同于前视图或正面的视角特性的特性。同时,虽然在黑色显示时从倾斜视场的特性在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中相对良好,但是众所周知,当从与正交偏光板吸收轴成45度的方向上的倾斜视场看时黑色透射率稍微增加。图27显示了该状态。图27A公开了入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3、出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4、相对于吸收轴43、44形成45度角的方向64等。图27B公开了入射侧偏光板的偏光轴56、出射侧偏光板的偏光轴57等。通常,在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设置在其吸收轴43、44彼此正交的两个偏光板之间,使得初始配向方向与吸收轴43、44中的任一个相匹配(图27A)。在这种状态下,当从与两个偏光板的吸收轴43、44的方向形成45度角的方向64从与基板法线方向倾斜的视场看时,两个偏光板的偏光轴56、57的方向没有彼此正交。这在如上所述的黑色显示时导致透射率增加。在要求提供高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理想的是抑制从倾斜视场的黑色亮度的这种增加。以下描述图28所示的用于实现所述期望的相关技术2(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平11-133408(专利文献1))。图28公开了入射侧偏光板43a、入射侧偏光板43a的吸收轴43、出射侧偏光板44a、出射侧偏光板44a的吸收轴44、A板45、C板46、液晶47a、液晶47a的初始配向方向47、液晶层47b、两个透明绝缘基板48、两个配向膜49等。首先,液晶47a的初始配向方向47被设置成与入射侧偏光板43a的吸收轴43相匹配。A板45和C板46依A板45和C板46的顺序从靠近液晶层47b的一侧设置在出射侧偏光板44a与液晶层47b之间,并且出射侧偏光板44a的吸收轴44被设置成正交于初始配向方向47。A板45是在正交于初始配向方向47的方向上表现出正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相位补偿层。C板46是在正交于基板48的方向上表现出正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相位补偿层。图29A公开了入射侧偏光板43a的吸收轴43、出射侧偏光板44a的吸收轴44、A板45的轴方向50、C板46的轴方向51。图29B公开了当从倾斜视场看时垂直于光线的A板45的正常光方向52、垂直于光线的C板46的正常光方向53、穿过液晶47a之后的偏光方向54、穿过A板45和C板46之后的偏光方向55、入射侧偏光板43a的偏光轴56和出射侧偏光板44a的偏光轴57。通过以上述方式设置每一层的光轴并优化每一个要素的参数,由于如图29A和图29B所示入射侧偏光板43a的透射轴的方向与感测光线的液晶指向矢的光线的短轴的方向相匹配,因此当从相对于偏光板43a、44a的吸收轴43、44形成45度角的方向在倾斜视场中看时,透射过入射侧偏光板43a的光按照原样透射过液晶层47b。进一步地,光的偏光方向通过位于液晶层47b与出射侧偏光板44a之间的A板45和C板46旋转并被改变到几乎正交于出射侧的透射轴的方向。因此,光几乎被出射侧偏光板44a遮住,使得可以抑制漏光。图30A显示了没有设置相位补偿层的情况的黑色视角特性,而图30B显示了设置为C板46和A板45的组合的相位偏光层的情况的黑色视角特性。图30A和图30B显示了在液晶配向方向被设定为90度方向的情况下当指定视角的方位角(0度至360度)和极角(0度至80度)时黑色显示的等亮度分布。在没有设置相位补偿层的图30A的特性中,在45度方位角和60度极角的附近,等亮度分布大约为0.55cd/m2。同时,在设置相位补偿层的图30B的特性中,等亮度分布最大大约为0.073cd/m2。因此,可以显著地抑制倾斜视场中的黑色亮度。要注意的是图30A和图30B显示了等亮度曲线(nit),并且“nit”是与“cd/m2”相同的量纲。也可以通过设置等效双轴光学补偿层的层来实现通过A板45和C板46的组合进行的偏光轴的这种转换。然而,在相关技术1的情况下,即,在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被设定为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的情况下,即使通过使用与相关技术2的情况相同的光学布局也不能改善倾斜视场的黑色特性。图31A和图31B显示了这种状态。图31A显示了入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3、出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4、A板的轴方向50、和C板的轴方向51。图31B显示了垂直于光线的A板的正常光方向52、垂直于光线的C板的正常光方向53、穿过液晶之后的偏光方向54、穿过A板和C板之后的偏光方向55、入射侧偏光板的偏光轴56、以及出射侧偏光板的偏光轴57。首先,穿过入射侧偏光板的光的偏光方向变成p′方向。在液晶层的初始配向方向为两个正交方向的情况下,所述方向中的一个被设置成正交于入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3的方向。通过初始配向方向,液晶指向矢的短轴的方向不与方向p′相匹配。因此,穿过液晶层的光的偏光轴的方向变成为在不同于方向p′的方向上。在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常是设置具有几乎等价于λ/2板的延迟的延迟的液晶层以最大化当从前面看时的白色透射率。在液晶层的延迟被设定为λ/2的这种情况下,偏光方向被改变到与和方向a′相匹配的液晶指向矢的短轴的方向对称的方向。由于穿过A板和C板的光的偏光方向如图31A和图31B所示顺时针旋转,因此穿过A板和C板的光的偏光方向变化到或移到远离正交于a′的出射侧偏光板的吸收轴44的方向的方向。因此,由A板和C板构成的光学补偿层逆向地增加透射率,从而提供如图32所示的黑色视角特性。在图32所示的特性中,倾斜视场的黑色亮度为1.1cd/m2,与图30A所示的其中没有采用相位补偿的情况相比较,该黑色亮度恶化。即,即使当采用相关技术1和相关技术2时,也不能抑制区域中的一个的黑视角。因此,整体上,存在不能获得通过相位补偿的作用使黑色显示视角特性良好的问题。因此,以下示例性实施例1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正交配向的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横向电场式液晶显示装置在黑色显示时通过抑制当从倾斜视场看时的透射率而使得即使当从任意视角看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黑色显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即,在图1至图5中的一些中公开了在这里的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图1显示了用作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的光学功能的主要要素的结构(其说明被部分省略)。图2是一个像素的平面图。图3显示了沿图2的线A-A′截得的剖视图。图4显示了像素的显示区域中的初始配向方向被划分的状态。图5显示了通过划分获得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以下,通过随后的制造过程详细地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首先,50nm的ITO(氧化铟锡)作为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沉积在由第一玻璃基板构成的透明绝缘基板20上,并且平面共用电极1的图案形成在ITO上。进一步地,250nm的铬(Cr)作为第一金属层沉积在其上,并且扫描线3和共用信号布线2的图案形成在铬上。随后,400nm的氮化硅(SiNx)作为栅极绝缘膜13被沉积,200nm的非晶态氢化硅或硅烷(siliconhydride)(a-Si:H)和50nm的n型非晶态氢化硅或硅烷(n-a-Si:H)以堆叠方式作为薄膜半导体层6被沉积,并且通过仅在TFT(薄膜晶体管)部分中留下薄膜半导体层6以成为像素的开关元件来执行图案化。此外,250nm的铬作为第二金属层被沉积,并且数据线4、TFT的源极电极7s以及漏极电极7d、和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像素电极5的一部分案化形成在铬上。随后,通过使TFT的源极电极7s和漏极电极7d作为掩模移除n型非晶态氢化硅或硅烷(n-a-Si:H)薄膜半导体层6。然后,150nm的氮化硅(SiNx)作为保护绝缘薄膜14被沉积,并且在氮化硅的一部分中形成用于连接像素电极5的通孔8。进一步地,40nm的ITO作为第二透明电极沉积在其上,并且在ITO上形成像素电极5的图案。像素电极5是条状图案连接在两个端部9处的形式。条状电极的宽度被设定为3μm,并且条状形式的电极之间的缝隙的宽度被设定为6μm。在作为像素的上半部分的区域II中,条状电极在从水平方向(扫描线3的延伸方向)逆时针旋转8度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条状电极在像素的下半部分的区域中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延伸。TFT阵列基板28通过上述方法制造。进一步地,黑色矩阵17通过使用黑色树脂(resinblack)形成在由第二玻璃基板构成的透明绝缘基板21上。RGB(红色、绿色和蓝色)的颜色层18以规定图案形成在其上,并且外涂层19形成在其上。可以通过照射偏振光配向的配向膜11形成在外涂层19上,并且执行光配向处理以便形成图4所示的区域I和区域II,在所述区域I和区域II,初始配向方向29和31相互垂直。在液晶分子的端部处具有反应基(reactivegroup)的反应介晶基元(reactivemesogen)被涂布到其整个表面,UV(紫外线)被照射到整个显示部分,其周边部分被保持为未露出或未曝光,通过显影液移除未露出或未曝光部分,并且进一步执行曝光/焙烧以形成表现出配向设定在图4所示的方向上的单轴光学各向异性的层(第一光学补偿层),即,盒内(in-cell)延迟部10。这里要注意的是盒内延迟部10的延迟程度被设定为150nm。通过上述方法,滤色器基板30被制造而成。通过照射光可以配向的配向膜15和16形成在以上述方式形成的TFT阵列基板28和滤色器基板30两者上,并且执行光配向处理以形成图4所示的区域I和区域II。此时,盒内延迟部10的各向异性轴和液晶12的初始配向方向29、31被设定为在区域I和区域II中的每一个内相同。在图4的上半部分中条状像素电极5在从水平方向(扫描线3的延伸方向)逆时针旋转8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区域II中,初始配向方向31被设定在水平方向上。同时,预倾斜角度在TFT阵列基板28和滤色器基板30两者中都被设定为0度。进一步地,在图4的下半部分中条状像素电极5在从纵向方向(垂直于扫描线3的延伸方向的方向)逆时针旋转8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区域I中,初始配向方向29被设定在纵向方向上。此时,预倾斜角度在TFT阵列基板28和滤色器基板30两者中都被设定为0度。这里要注意的是角度被设定成使得图4的上半部分中的区域II的初始配向方向31和下半部分中的初始配向方向29变成相互正交。进一步地,区域I的面积和区域II的面积被设定成几乎相等。这使得更加容易使区域I和区域II彼此相互补偿,使得可以获得在电压-亮度特性中由视角引起的波动和变色较少且对称性良好的良好视角特性。进一步地,密封材料被涂敷到TFT基板28和滤色器基板30以使TFT基板28和滤色器基板30相互层叠,并且表现出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12被插入和密封。这里要注意的是液晶12的属性值被设定为Δε=5.5,Δn=0.100,并且柱状间隔器的高度被控制,使得液晶层12a的厚度d为4.0μm。此时,液晶层12a的延迟由Δn和d的乘积给出,其中Δn和d的乘积被设定为400nm。该值被设定为稍微大于550nm(绿色光的主波长)的1/2的值。通过该值,层厚度deff变成大约270nm至300nm,从而提供良好的显示,其中液晶12通过所述层厚度deff有效地移动。层厚度变成大约270nm至300nm的理由在于通过边缘场构成的横向电场在构成电极的基板20侧较强,而在相对的基板21侧较弱,使得基板20侧的液晶12主要移动,而基板21侧的液晶12仅少量移动。作为通过使用反应介晶基元形成的表现出单轴光学各向异性的层的盒内延迟部10的150nm的延迟和液晶层12a的40nm的延迟在相同的方向上,其总共变成550nm的延迟。因此,在为作为可见光区域的中心的绿色的典型的波长的550nm处,异常光变成具有与正常光的波长几乎相同长度的延迟。同时,偏光板22、23在两侧层叠在基板20、21的外侧,使得偏光板22、23的偏光轴变得彼此正交。这里要注意的是TFT阵列基板28侧的偏光板22的吸收轴26的方向被设定为与区域I的初始配向方向29相同。在滤色器基板30侧的偏光板23与基板21之间,第二光学补偿层(外侧A板24)和第三光学补偿层(C板25)从基板21侧依第二光学补偿层和第三光学补偿层的顺序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补偿层在正交于区域I的初始配向方向29的方向上在平行于平面内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所述第三光学补偿层在与基板21正交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此时,TAC(三乙酰纤维素或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cellulose)层33用作用于支撑C板25和外侧A板24的基板。用于TAC层33的是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表现出负单轴各向异性的类型。在以下提供的说明中,TAC层33的延迟与C板25的延迟一起被描述为C板25的延迟。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在基板21与出射侧偏光板23之间的外侧A板24的延迟被设定为128nm,而C板25的延迟被设定为68nm。通过将背光和驱动电路装到以上述方式制造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完成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图3显示了背光的入射方向60。在以上述方式获得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将电场施加在像素电极5与共用电极1之间时,液晶12在区域I和区域II两者中顺时针旋转。在区域I和区域II中,液晶12的初始配向方向29和31彼此正交,并且初始配向方向29、31与电场之间形成的角度几乎相等。因此,在保持彼此正交的状态的同时,区域I中的液晶12和区域II中的液晶12旋转。因此,由于通过将区域I和区域II设计成具有相同大小的面积来使视角特性相互补偿,因此可以显著地抑制作为通过使用图25和图26描述的单独的区域I和区域II中的每一个中的问题的电压-透射率特性的变化或位移。接下来,描述通过使用液晶12的初始配向状态显示黑色的情况。在区域I和区域II两者中,入射侧偏光板22的吸收轴26和出射侧偏光板23的吸收轴27彼此正交,并且夹在入射侧偏光板22与出射侧偏光板23之间的液晶12a、为光学补偿层的盒内延迟部10、A板24和C板25平行于吸收轴26和27中的任一个或正交于基板20、21。因此,当从前面观看显示表面时可将透射率抑制得较低,使得可以获得良好的黑色显示。接下来,考虑从相对于偏光板22、23两者的吸收轴26、27形成45度角的方向上的倾斜视场看时的情况。这里要定义的是在入射侧偏光板22的吸收轴26的方向上的单位矢量是p,出射侧偏光板23的吸收轴27的单位矢量是a,区域I的指向矢的方向是n1,区域II的指向矢的单位矢量是n2,设置在出射侧偏光板23与基板21之间的外侧A板24的光轴的方向是ap,C板25的方向是cp,以及光线的方向是s。假设在垂直于光线s的方向上的入射侧偏光板22的透射轴是p′,出射侧偏光板23的透射轴是a′,区域I的指向矢的正常光的轴的方向是n1′,区域II的指向矢的正常光的轴的方向是n2′,A板24的正常光的轴的方向是ap′,以及C板的正常光的轴的方向是cp′,则可以获得以下等式:p’=p×sa’=a×sn1’=n1×sn2’=n2×sap’=ap×scp’=cp×s首先,在区域I中,透射过入射侧偏光板22的光的偏光轴变成p′的方向。由于p=n1且p′=n1′,因此所述偏光轴与液晶层12a和盒内延迟部10的正常光的方向相同,使得光按照原样透射过液晶层12a。随后,当光透射过A板24时,所述光由于ap′受到延迟,并当透射过C板25时由于cp′进一步受到延迟。因此,p′的方向的偏光轴旋转到正交于出射侧偏光板23的透射轴a′的偏光轴pp1′的方向。因此,透射过出射侧偏光板23的光正在被吸收。因此,可以将透射率抑制得较低,使得可以实现良好的黑色显示。这是与相关技术2的原理相同的原理,相关技术2中光学补偿层通过该原理抑制从倾斜视场的黑色显示的光泄露。同时,在区域II中,透射过入射侧偏光板22的光的偏光轴也变成p′的方向。这里要注意的是区域II的指向矢的n2的方向垂直于p,使得n2′和p′不相同。因此,当透射过液晶层12a时,透射过入射侧偏光板22的偏振光的偏光轴由于液晶12的延迟而变化。当液晶层12a的延迟对应于λ/2并没有盒内延迟部时,穿过液晶层12a的光改变到与n2′对称的方向p″。随后穿过A板24的光由于ap′受到延迟并当穿过C板25时由于cp′进一步受到延迟。因此,p″的方向上的偏振光转向pp2′的方向。由于pp2′相反地远离正交于a′的方向,因此A板24和C板25的光学补偿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来自倾斜视场的黑色的透射率增加,使得不能获得良好的黑色显示。白显示的情况的延迟适于大约为300nm至400nm。因此,由于仅通过液晶层的情况类似于以上情况,因此与相关技术2的情况一样仅通过液晶层的延迟不能获得来自倾斜视场的良好的黑色显示。同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在与液晶层12a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光学各向异性的盒内延迟部10设置在液晶盒(liquidcrystalcell)中。因此,除液晶层12a的用于获取白显示所需要的300nm至400nm的延迟之外,液晶层12a和盒内延迟部10的总延迟可以增加到500nm至600nm。因此,在为作为可见光区域的中心的绿色的典型的波长的550nm附近,异常光变成具有几乎与正常光的波长相同的长度的延迟。因此,透射过的异常光相对于正常光受到一个波长的延迟,使得偏光方向返回到几乎p′的方向。因此,与区域I的情况一样,穿过设置在出射侧偏光板23与基板21之间的A板24和C板25的光转向pp1′的方向。因此,光被出射侧偏光板23吸收,使得透射率被抑制得较低。延迟变成大于具有蓝色的波长的波长,且延迟变成小于具有红色的波长的波长。因此,透射率整体上被抑制得较低,同时与区域I的情况下比较,所述透射率稍微增加。图6A显示了在没有设置盒内延迟部、外侧A板和C板的情况下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图6B显示了在仅设置外侧A板和C板的情况下区域II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两幅图都显示了在区域I中的液晶的初始配向方向被设定为90度的情况下当指定视角的方位角(0度至360度)和极角(0度至80度)时黑色显示的等亮度分布。在图6A中倾斜视场的最大黑色亮度大约为0.56cd/m2,而在图6B中倾斜视场的最大黑色亮度大约为1.1cd/m2。通过设置外侧A板24和C板25,可以显著地提高区域I中黑视角特性。同时,在区域II中,当在没有设置盒内延迟部10的状态下设置外侧A板24和C板25时,视角特性相反地恶化。图6C显示了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当设置盒内延迟部10时区域II的黑视角特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累加液晶层12a的延迟和盒内延迟部10的延迟获得的550nm的延迟,可以显著地提高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并使倾斜视场的最大黑色亮度为0.30cd/m2。在实际像素中,区域I和区域II中的每一个都由1/2部分构成。因此,通过区域I和区域II的平均获得在黑色显示时来自倾斜视场的透射率。图7A显示了在外侧A板24、C板25和盒内延迟部10没有设置在基板21与偏光板23之间的情况下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图7B显示了在仅外侧A板24和C板25设置在基板21与偏光板23之间而没有设置盒内延迟部10的情况下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进一步地,图7C显示了在具有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在图7A中来自倾斜视场的最大黑色亮度为0.56cd/m2,在图7B中来自倾斜视场的最大黑色亮度为0.57cd/m2,以及在图7C中来自倾斜视场的最大黑色亮度为0.16cd/m2。因此,可以看出可以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获得来自倾斜视场的良好的黑色显示。来自倾斜视场的黑色亮度的上述特性是在每一个光学布局中的黑色亮度的视角分布的相对比较,并且其中使用相同的背光源。当背光的亮度等变化时,即使相对关系没有改变,亮度本身的绝对值也会改变。由于区域I的初始配向方向29和区域II的初始配向方向31相互正交,因此在区域I与区域II之间的边界中存在一部分,在所述部分中,初始配向方向29和31中的每一个变化90度。在黑色显示时,所述部分的初始配向方向面向不同于偏光板22和23的偏光轴的方向,从而产生漏光。因此,期望屏蔽该部分中的光。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共用信号配线2设置在该部分中来屏蔽光。因此,能够以高精度仅对需要的区域进行光屏蔽,使得在不使数值孔径恶化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充分的光屏蔽。进一步地,不透明金属层的电势等于共用电极1的电势,使得在不产生电扰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显示。尽管具有等于共用电极1的电势的电势的不透明金属层设置在TFT阵列基板28侧以抑制漏光,但是还可以通过设置不透明金属层以具有等于像素电极5的电势的电势来获得相同的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将黑矩阵17设置在滤色器基板30侧来屏蔽区域I与区域II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光。进一步地,图4显示了扩大到相邻像素之间的部分的区域I和II的平面图。如图4所示,参见图2和3,在数据线4附近,配向方向设定在与区域I的配向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即,相对于数据线4的延伸方向成8度角度的方向上。因此,由附图的横向方向上产生的、在数据线4与像素电极5之间产生的电场可以使液晶12的移动较小。因此,在滤色器基板30侧在数据线4附近屏蔽光的黑矩阵17的宽度可以减小,使得可以获得较宽的数值孔径。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区域I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配向的区域存在于区域II的两侧。因此,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光屏蔽层通过连接到共用电极1而被设置。这使得可以获得具有高数值孔径和良好对比度的显示。当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照射光来划分配向时,难以完全用线来划分光照射区域。因此,通过在区域之间具有大约2μm至3μm的重叠部分来执行光照射以便在像素中没有因为没有照射光而未进行配向的任何区域。因此,在像素内没有未完全配向的部分。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双划分配向。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区域I和II中的每一个中条状像素电极5与液晶12的初始配向方向29、31之间的角度被设定为8度,但是可以通过将角度设定在5度到10度范围内来获得几乎等效的良好显示。进一步地,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将角度设定在2度与20度之间并包括2度和20度来获得比较好的显示。如所述的,可以根据像素的形状和尺寸适当地设计初始配向方向29、31和条状像素电极5的延伸方向。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优点,可以获得一种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在初始配向状态下的液晶配向被设置成正交的两个区域,并且通过所述横向电场型液晶显示装置,即使当在黑色显示时从倾斜视场看时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显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以下参照图8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从基板21侧依外侧A板24和C板25的顺序将外侧A板24和C板25设置在出射侧偏光板23与基板21之间来抑制光从倾斜视场泄露。与通过叠置外侧A板24和C板25获得的相位补偿的效果相同的效果还可以通过用如图8所示的为作为第四光学补偿层的双轴光学补偿层的双轴补偿层32替换该部分来实现。作为支撑基板的TAC层33设置在双轴补偿层32与偏光板23之间。TAC层33在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上表现出负延迟。因此,表现出几乎等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双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光学参数通过考虑到这一点由模拟来得到,并且具有基于此的光学参数的双轴补偿层32如图8所示设置。双轴补偿层32的主轴的方向被限定为在基板21的平面内方向上平行于偏光板23的吸收轴27的方向、与其垂直的方向以及垂直于基板21的方向。因此,如图9所示,可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一样获得良好的黑色显示视角依存性。通过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特性,来自倾斜视场的黑色显示的最大亮度通过使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源相同的背光源而成为0.13cd/m2,这是与图7C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黑色显示视角特性几乎等效的特性。(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0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从基板21侧依外侧A板24和C板25的顺序将外侧A板24和C板25设置在出射侧偏光板23与基板21之间来抑制从倾斜视场的光泄露。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外侧第二光学补偿层的A板24和作为第三光学补偿层的C板25设置在入射侧偏光板22与基板20之间。作为所述顺序,在垂直于基板20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各向异性的C板25从入射侧偏光板22侧设置,并且进一步地,设置在入射侧偏光板22的吸收轴26的方向上表现出单轴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外侧A板24。采用相应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量相同的量作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