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238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了实现对热的有效利用而提供一种有效地配置反射构件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定影带(21);夹持形成构件(24,其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抵接;对向构件(22),其在与夹持形成构件(24)相向而对的位置处抵接到定影带(21)的外周面上;支持构件(25),其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支持夹持形成构件(24);加热机构(23),其从定影带(21)的内周侧来加热定影带(21),并在定影带(21)的外周侧,在其圆周方向上支持构件(25)接近定影带(21)的位置中,设置有对来自于定影带(21)侧的辐射热进行反射的反射构件(27)。
【专利说明】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记录媒介上进行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以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对载置在用纸等记录媒介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当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成像动作开始,并且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用纸上时,该用纸通过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定影构件和对向构件之间的夹持部后,载置在用纸上的调色剂就会被加热熔融后使得图像得到定影。
[0003]另外,在这种定影装置中,为了抑制不必要的向装置外的热的扩散,并提高保温效果来进行热的有效利用,提案有在定影构件的外周侧设置对辐射热进行反射的反射构件或遮热构件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0004]上述反射构件或遮热构件如果从抑制热扩散的角度来说,以配设在定影构件的较宽的范围中为好。然而,在定影构件的外周侧里,因为需要设置对定影构件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或将纸张从定影构件分离的分离构件等,在避免干涉而发挥这些构件的功能时,就难以在大范围内配设反射构件等。尤其是随着近年来装置的小型化,在零件的配置为高密度化的构成中,因为难以确保零件的配置空间,难度就更为突出。由此,关于反射构件等的配置,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能够有效利用热的有效的配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_230293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1000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为了实现对热的有效利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配置反射构件的定影装置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定影带;夹持形成构件,其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抵接;对向构件,其在与所述夹持形成构件相向而对的位置处抵接到所述定影带的外周面上;支持构件,其在所述定影带的内周侧支持所述夹持形成构件;加热机构,其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侧来加热定影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影带的外周侦牝在其圆周方向上所述支持构件接近所述定影带的位置中,设置有对来自于所述定影带侧的辐射热进行反射的反射构件。
[0009]根据本发明,将反射构件优先设置在定影带的外周侧,在其圆周方向上的支持构件与定影带接近的位置,即用于有效利用来自于支持构件的热的位置里。由此,就能够将支持构件放出的热通过反射构件来有效地反射后赋予到定影带上,并实现热的有效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要构成图。
[0011]图2所示是搭载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0012]图3所示是使得遮蔽构件向退避位置移动后的状态图。
[0013]图4所示是所述定影装置的斜视图。
[0014]图5所示是遮蔽构件的支持构造的示意图。
[0015]图6所示是遮蔽构件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0016]图7所示是遮蔽构件的形状和卤素发热管的发热部和用纸尺寸的关系图。
[0017]图8所示是使得遮蔽构件向遮蔽位置移动后的状态图。
[0018]图9所示是遮蔽构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9]图10所示是使得遮蔽构件向遮蔽位置移动后的状态图。
[0020]图11所示是从定影装置上方看到的平面图。
[0021]图12所示是遮蔽构件和外侧反射构件具有倾斜面的构成示意图。
[0022]图13所示是将外侧反射构件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或重叠位置中时的构成示意图。
[0023]图14所示是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的定影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0024]图15是从图14所示箭头BI方向看到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0025]图16是沿着图15所示Cl-Cl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中央断面图。
[0026]图17是沿着图15所示Dl-Dl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端部断面图。
[0027]图18所示是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的定影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0028]图19是从图18所示箭头B2方向看到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0029]图20是沿着图19所示C2-C2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中央断面图。
[0030]图21是沿着图19所示D2-D2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端部断面图。
[0031]图22所示是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的定影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0032]图23是从图22所示箭头B3方向看到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0033]图24是沿着图23所示C3-C3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中央断面图。
[0034]图25是沿着图23所示D3-D3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端部断面图。
[0035]图26所示是可以适用本发明的其他的定影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各图面中,对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状的构件或构成零件等的构成要素,只要能够判别,就通过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经过一次说明后省略其再次的说明。
[0037]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及动作。
[0038]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是彩色激光打印机,在该装置本体的中央设置有四个成像部4Y、4M、4C、4K。各成像部4Y、4M、4C、4K除了收容有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以外,其他的构成都是相同的。
[0039]具体来说就是,各成像部4Y、4M、4C、4K包括有作为像载置体的鼓状的感光体5,和对感光体5的表面进行带电的带电装置6,和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5的表面上的显影装置7,以及对感光体5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8等。还有,在图1中,仅对黑色的成像部4k包括的感光体5、带电装置6、显影装置7、清洁装置8赋予符号,对于其他的成像部4Y、4M、4C省略了其符号。
[0040]在各成像部4Y、4M、4C、4K的下方配设有对感光体5的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装置9。曝光装置9包括有光源、多面镜、f-θ透镜、反射镜等,并根据图像数据来将激光照射到各感光体5的表面。
[0041]另外,在各成像部4Y、4M、4C、4K的上方还配设有转印装置3。转印装置3包括了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30、作为一次转印机构的四个一次转印辊31、作为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36、二次转印支撑辊32、清洁支撑辊33、张紧辊34、带清洁装置35。
[0042]中间转印带30是环状的带,通过二次转印支撑辊32、清洁支撑辊33及张紧辊34来被张紧架设。这里,是通过二次转印支撑辊32的回转驱动,来使得中间转印带30在图的箭头所示方向上作环绕移动(回转)的。
[0043]四个一次转印辊31分别与各感光体5 —起将中间转印带30夹入其间后来形成一次转印夹持。另外,在各一次转印辊31中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并在各一次转印辊31上施加有规定的直流电压(DC)及/或交流电压(AC)。
[0044]二次转印辊36和二次转印支撑辊32 —起将中间转印带30夹入其间后来形成二次转印夹持。另外,与一次转印辊31同样地,二次转印辊36也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并在二次转印辊36上施加有规定的直流电压(DC)及/或交流电压(AC)。
[0045]带清洁装置35包括有与被配设为与中间转印带30抵接的清洁刷和清洁刮板。从该带清洁装置35伸出的未图示的废调色剂移送管被连接到未图示的废调色剂收容器的进口部里。
[0046]在打印机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有罐收容部2,并在罐收容部2中可以装卸地安装了收容有补给用的调色剂的四个调色剂罐2Y、2M、2C、2K。在各调色剂罐2Y、2M、2C、2K和上述各显影装置7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补给路径,并借助于该补给路径来将调色剂从各调色剂罐2Y、2M、2C、2K向各显影装置7进行补给。
[0047]另一方面,在打印机本体的下部,设置了收容有作为记录媒介的用纸P的供纸盘10,或从供纸盘10来搬出用纸P的供纸辊11等。还有,记录媒介除了普通纸以外,还包括有厚纸、明信片、信封、薄纸、涂敷纸(涂层纸或铜版纸等)、描图纸、OHP片材等。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以设置有手动的给纸机构。
[0048]在打印机本体内还配设有用于将用纸P从供纸盘10通过二次转印夹持后向装置外排出的搬送路径R。在搬送路径R中比二次转印辊36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的上游侧中,配设有作为时机辊的一对对位辊12,其在计算搬送时机后将用纸P向二次转印夹持搬送。
[0049]另外,在比二次转印辊36的位置更靠用纸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里,配设了用于对被转印到用纸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20。更进一步地,在比定影装置20更靠搬送路径R的用纸搬送方向的下游侧里,配设有用于将用纸向装置外排出的的一对排纸辊13。另外,在打印机本体的上面部设置有用于堆垛被排出到装置外的用纸的排纸盘14。
[0050]接着,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本动作。当成像动作开始时,各成像部4Y、4M、4C、4K中的感光体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图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被回转驱动,并且各感光体5的表面通过带电装置6被均匀带电为规定的极性。在被带电的各感光体5表面上分别照射了来自于曝光装置9的激光后,就在各感光体5的表面上形成了静电潜像。这时,在各感光体5上曝光的图像数据是将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等颜色数据后的单色的图像数据。在如此形成在感光体5上的静电潜像中,通过从各显影装置7供给来的调色剂,静电潜像就作为调色剂像被显像化(可视图像化)了。
[0051]另外,当成像动作开始时,二次转印支撑辊32在图的反时针转动方向上被回转驱动,并使得中间转印带30在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上环绕移动。另外,通过在一次转印辊31上施加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并经稳定电压或稳定电流控制了的电压,在各一次转印辊31和各感光体5之间的一次转印夹持中形成有转印电场。
[0052]之后,随着各感光体5的回转,当感光体5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一次转印夹持时,就通过形成在上述一次转印夹持中的转印电场,来使得各感光体5上的调色剂像被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如此一来,就在中间转印带30的表面上载置了全彩色的调色剂像了。另外,没有被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各感光体5上的调色剂将通过带清洁装置8来除去。然后,各感光体5的表面通过未图示的除电装置来得到除电,并使得表面电位得到初始化。
[0053]在打印机的下部,供纸辊11开始回转驱动,并且用纸P从供纸盘10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中。被送出到搬送路径R中的用纸P通过对位辊12来一旦停止搬送。
[0054]之后,在规定的时机下开始对位辊12的回转驱动,并对应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夹持里时的时机,来将用纸P朝向二次转印夹持搬送。这时,在二次转印辊36中施加有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由此就在二次转印夹持中形成了转印电场。然后,通过转印电场,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就被一起转印到用纸P上了。另外,这时候没有被完全转印到用纸P上的中间转印带30上的残留调色剂会通过带清洁装置35来除去,被除去的调色剂被搬送和回收到废调色剂收容器去。
[0055]之后,用纸P被朝向定影装置20搬送,并通过定影装置20来将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该用纸P上。然后,用纸P通过排纸辊13被排出到装置外后,被堆垛在排纸盘14上。
[0056]以上的说明虽然是在用纸上形成全彩色图像时的图像形成动作,但也可以是使用4个成像部4Y、4M、4C、4K中的某一个来形成单色图像,或使用2个或3个的成像部后来形成2色或3色的图像。
[0057]图2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断面图。
[0058]以下,根据图2来说明定影装置20的构成。
[0059]如图2所示地,定影装置20包括有作为定影构件的定影带21、作为与定影带21的外周面抵接的对向构件的加压辊22、作为加热定影带21的加热机构的卤素发热管23、从定影带21的内周侧与加压辊22抵接后来形成夹持部N的夹持形成构件24、作为支持夹持形成构件24的支持构件的支撑25、使得卤素发热管23的辐射热向定影带21反射的内侧反射构件26、对于从定影带21侧向外侧放射的辐射热进行反射的外侧反射构件27、对于从卤素发热管21向定影带27的加热进行遮蔽的遮蔽构件28、作为检测定影带2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的温度传感器29、对定影带21的异常温度上升进行检测的异常温度检测机构37以及使得用纸从定影带21分离的分离构件38等。
[0060]上述定影带21是由薄且具有可挠性的环状的带构件(也包括膜材)来构成的。详细来说就是,定影带21是由内周侧的基材和外周侧的脱模层来构成的,所述基材由镍或SUS等的金属材料或聚酰亚胺(PI)等的树脂材料形成,所述脱模层由四氟乙烯与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酸的共聚物(PFA)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来形成。另外,在基材和脱模层之间,也可以借助于硅橡胶、发泡性硅橡胶或由氟素橡胶等的橡胶材料形成的弹性层。
[0061]另外,没有弹性层时虽然因热容量减小而提高了定影性,但在将未定影图像压碎后定影时,带表面上的微小凹凸被转印到图像里后,就有可能在图像的实心(solid)部里产生光泽不均。为了防止这一点,以设置厚度为80 μ m以上的弹性层为好。通过设置厚度为80 μ m以上的弹性层,就能够通过弹性层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微小凹凸,因而就能够避免光泽不均的发生。
[006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定影带21的低热容量化,是使得定影带21薄且小口径化的。具体来说就是,将构成定影带21的基材、弹性层、脱模层的各自的厚度分别设定在20-50 μ m、80-300 μ m、3_50 μ m的范围里,并将全体的厚度设定在Imm以下。另外,定影带21的直径设定在20-40_里。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低热容量化,优选的是将定影带21全体的厚度设定在0.2mm以下,更好的是设定在0.16mm以下。另外,定影带21的直径以在30mm以下为好。
[0063]上述加压棍22包括有芯棒22a,和由设置在芯棒22a的表面上的发泡性娃橡胶、娃橡胶或由氟素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22b,以及由设置在弹性层22b的表面上的PFA或PTFE等构成的脱模层22c。加压辊22通过未图示的加压机构来朝向定影带21侧被加压,并借助于定影带21与夹持形成构件24抵接。在该加压辊22和定影带21压接的部位中,通过加压辊22的弹性层22b被按压变形,就形成了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夹持部N。还有,定影构件和对向构件不局限于相互压接的情况,也可以不进行加压而是单单的接触。
[0064]另外,加压辊22是通过设置在打印机本体里未图示的马达等的驱动源来回转驱动的。
[0065]当加压辊22回转驱动时,其驱动力就在夹持部N处传递到定影带21中,并使得定影带21作从动回转。
[0066]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辊22是实心的辊,但也可以是中空的辊。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加压辊22的内部配设卤素发热管等的加热源。另外,弹性层22b虽然是实心的硬橡胶,但在加压辊22的内部没有加热机构时,也可以采用海绵橡胶。而海绵橡胶因为其绝热性高,定影带21的热不容易被夺去,所以更为优选。
[0067]所述卤素发热管23设置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里,并被构成为通过设置在打印机本体里的电源部的输出控制后来发热。该输出控制是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29对定影带21的表面温度的测量结果来进行的。通过这种卤素发热管23的输出控制,就能够将定影带21的温度(定影温度)设定在所需的温度里了。还有,也可以设置检测加压辊2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省略图示),并通过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预测定影带21的温度,从而代替检测定影带21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68]另外,异常温度检测机构37对定影带21的温度变成规定温度以上的异常温度时进行检测。作为异常温度检测机构37可以采用双金属或形状记忆合金等的机械式检测方式的恒温器。恒温器在定影带21的温度升高到规定温度(例如250°C )以上时,恒温器的内部接点就会打开后来切断对卤素发热管23的供电,并强制地停止加热。由此,就能够防止引起定影带21的热损伤程度的过度升温。另外,当恒温器检测到异常温度时,也可以是发出警告。
[0069]还有,恒温器相对于检测对象可以是接触方式或非接触方式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在恒温器以外,也可以采用红外线放射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来作为异常温度检测机构37。
[0070]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设置有两根卤素发热管23,但是,对应于打印机所使用的用纸的尺寸等,卤素发热管23的根数也可以是一根或三根以上。另外,作为加热定影带21的加热机构,在卤素发热管以外,也可以采用碳素发热管等的红外线发热器。
[0071]上述夹持形成构件24包括有底座垫241和被设置在底座垫241与定影带21相向而对的面上的低摩擦性的滑动片材240。底座垫241沿着定影带21的轴方向或加压辊22的轴方向被配设为长尺状。通过底座垫241受到的加压辊22的加压力,夹持部N的形状就得到了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部N的形状是平坦形状的,但也可以是凹形状或其他的形状。滑动片材240被设置为用来降低定影带21回转时的滑动摩擦。还有,当底座垫241本身是由低摩擦性的构件来形成时,也可以采用没有滑动片材240的构成。
[0072]底座垫241由耐热温度在200°C以上的耐热性构件来构成,以防止在调色剂定影温度范围内因热而导致的夹持形成构件24的变形,并确保稳定的夹持部N的状态后来实现输出画质的稳定化。作为底座垫241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醚砜树脂(PES)、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醚醚酮(PEEK)等一般的耐热性树脂。
[0073]另外,底座垫241是通过支撑25来被固定支持的。由此,来防止因加压辊22的压力而在夹持形成构件24中产生的弯曲,并在加压辊22的轴方向上获得均匀的夹持宽度。支撑25为了满足防止夹持形成构件24的弯曲的功能,以不锈钢或铁等的机械强度高的金属材料来形成为好。
[007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支撑25的强度,支撑25的构成是从在用纸搬送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基底部25a开始,具有朝着加压辊22的抵接方向(图2的左侧)延伸的竖立部25b。如此,通过在支撑25中设置竖立部25b,支撑25就具有在加压辊22的加压方向上延伸的横长的断面,断面系数变大后,就能够提高支撑25的机械强度。由此,即使是在采用小口径的定影带21的构成中,也能够提高支撑25的机械强度。
[0075]另外,在图2中,将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搬送方向的中央Q和加压辊22的回转中心O的假想直线作为L时,竖立部25b就在该假想直线L的图的上侧的空间内延伸。因为竖立部25b在这样的位置里延伸,各卤素发热管23为了避免与支撑25的干涉,所以是被配设在假想直线L的图中下侧里的。还有,反过来,虽然也可以将卤素发热管23配设在假想直线L的上侧,并将竖立部25b配设在假想直线L的下侧,但将卤素发热管23配设在假想直线L的下侧时,由于定影带21在进入夹持部N的跟前(夹持部N的上游侧)能够加热,所以效率就好。
[0076]上述内侧反射构件26在定影带21的内周侧被固定支持在支撑25上后与卤素发热管23相向而对。通过该内侧反射构件26来将卤素发热管23放射出来的辐射热(或光)向定影带21反射后,就能够抑制热量向支撑25等的传递,并在有效加热定影带21的同时实现节能化。作为内侧反射构件26的材料可以采用铝或不锈钢等。尤其是在铝制的基材中采用辐射率低(反射率高)的银来真空蒸镀时,就可以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
[0077]外侧反射构件27被配设在定影带21的外周侧,是将从定影带21侧向外侧放射的辐射热向定影带21反射的构件。作为外侧反射构件27的材料可以采用与内侧反射构件26同样的材料。
[0078]上述遮蔽构件28是将厚度为0.lmm-1.0mm的薄板状的构件形成为沿着定影带21的内周面为圆弧状的断面形状后来构成的。因为遮蔽构件28需要有耐热性,所以其素材以采用铝、铁、不锈钢等的金属材料或陶瓷为好。遮蔽构件28根据需要可以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区域中,具有卤素发热管23与定影带21直接相向而对地来加热的直接加热区域,和在卤素发热管23与定影带21之间介在有遮蔽构件28以外的构件(内侧反射构件26、支撑25、夹持形成构件24等)的非直接加热区域,但在需要热遮蔽时,就如图2所示地,将遮蔽构件28配设到直接加热区域侧的遮蔽位置中。
[0079]另一方面,在不需要热遮蔽时,就如图3所示地,可以将遮蔽构件28向非直接加热区域侧的退避位置移动,并使得遮蔽构件28向内侧反射构件26或支撑25的背侧退避。
[0080]图4所示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斜视图。
[0081]如图4所示地,在定影带21的两端部中分别插入有作为带保持构件的法兰构件40,并且,定影带21通过该法兰构件40被保持为可以回转。另外,各法兰构件40、卤素发热管23及支撑25被固定支持在定影装置20的未图示的一对侧板上。
[0082]图5所示是遮蔽构件的支持构造的示意图。
[0083]如图5所示地,遮蔽构件28是借助于被安装在法兰构件40上的圆弧状的滑动构件41来得到支持的。具体来说就是,设置在遮蔽构件28的端部上的突起28a被插入到设置在滑动构件41中的孔部41a里后,遮蔽构件28就被安装到滑动构件41上了。另外,在滑动构件41中还设置有凸部41b,通过将该凸部41b插入到设置在法兰构件40中的圆弧状的槽部40a里,滑动构件41就可以沿着槽部40a滑动移动了。由此,遮蔽构件28就与滑动构件41 一体地可以在法兰构件40的圆周方向上回转移动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法兰构件40及滑动构件41是由树脂来构成的。
[0084]还有,在图5中显示的仅是一方的端部的支持构造,另一方的端部也同样地借助于法兰构件41来被保持为可以回转移动。
[0085]图6所示是遮蔽构件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0086]如图6所示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遮蔽构件的驱动机构28,包括有驱动源的马达42,和由多个的传递齿轮43、44、45构成的齿轮列。齿轮列中的一端侧的齿轮43被连结到马达42中,而另一端侧的齿轮45被连结到设置在滑动构件41的圆周方向上的齿轮部41c 上。
[0087]由此,当马达42驱动时,其驱动力就借助于齿轮列来传递到滑动构件41中,并使得遮蔽构件28来回转移动。
[008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驱动机构仅设置在遮蔽构件28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侧里,并从遮蔽构件28的一侧赋予驱动力的。虽然可以采用从遮蔽构件28的两端侧来分别赋予驱动力的构成,但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地,通过单侧驱动,就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并实现成本降低或轻量化。还有,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在装置本体和定影装置的任何一个中。
[0089]以下,参照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基本动作。当打印机本体的电源开关被启动后,在电力被供给到卤素发热管23里的同时,加压辊22开始在图2中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回转驱动。由此,定影带21就通过与加压辊22的摩擦力在图2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上作从动回转了。
[0090]之后,通过上述图像形成工序而载置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在得到未图示的导向板的引导的同时在图2的箭头Al方向上被搬送,并被送入处于压接状态的定影带21及加压辊22的夹持部N中。然后,通过由卤素发热管23加热的定影带21的热,和定影带21与加压辊22之间的加压力,调色剂图像T就被定影到用纸P的表面上了。
[0091]定影有调色剂图像T的用纸P从夹持部N开始在图2中的箭头A2的方向上被搬出。这时,通过使得用纸P的先端接触到未图示的分离构件38的先端上,用纸P就从定影带21上被分离了。之后,被分离后的用纸P如上所述地,通过排纸辊被排出到机体外后,被堆垛到排纸盘上。
[0092]图7所示是遮蔽构件的形状和卤素发热管的放热部及用纸尺寸之间的关系图。首先,根据图7来详细说明遮蔽构件28的形状。
[0093]如图7所示地,本实施方式的遮蔽构件28具有为了遮蔽卤素发热管23来的热而设置在两端部里的一对遮蔽部48,和与遮蔽部48彼此连结的连结部49。另外,两遮蔽部48的之间是使得卤素发热管23的热不经遮蔽地放出的开口部50。
[0094]另外,在各遮蔽部48相互相向而对的内侧边缘上,形成有相对于遮蔽构件28的回转方向为平行的直边部51,和相对于其回转方向为倾斜的倾斜部52。在图7中,将遮蔽构件28向遮蔽位置回转移动的一侧作为遮蔽侧Y时,各倾斜部52是被连续地设置在直边部51的遮蔽侧Y里,并互相朝着遮蔽侧Y为分开地来倾斜的。由此,开口部50朝着其遮蔽侧Y后,在直边部51之间以相同的宽度来形成,而在倾斜部52之间以宽度扩展地来形成。
[0095]接着,对卤素发热管的发热部和用纸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0096]如图7所示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是对应于用纸尺寸来变更加热区域的,所以是使得各卤素发热管23的发热部的长度或配设位置为不同的。两根卤素发热管23中的一方(图的下侧)的卤素发热管23的发热部23a被配设在长边方向中央部侧,而另一方(图的上侧)的卤素发热管23的发热部23b则分别被配设在长边方向两端部侧。在该例中,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被配设在对应于中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2的范围里,而两端部侧的发热部23b则被配设在中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2以上的包括大尺寸及特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W4的范围里。
[0097]另外,在遮蔽构件28的形状和用纸尺寸的关系中,各直边部51相对于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的端部被配设在宽度方向内侧附近,并且,各倾斜部52被配设在跨越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的端部的位置里。
[0098]还有,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用纸尺寸可以例举如下,中尺寸为书信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215.9mm)或A4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210_),大尺寸为双倍书信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279.4mm)或A3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297_),特大尺寸为A3扩展(通过纸张宽度为329_)等。但是,用纸尺寸例并不局限于此。另外,这里所说的中尺寸、大尺寸、特大尺寸显示的是各尺寸之间的相对的关系,也可以用小尺寸、中尺寸、大尺寸等来表示。
[0099]以下,对每一种用纸尺寸时的卤素发热管的控制和遮蔽构件的控制进行说明。
[0100]首先,在对图7所示中尺寸用纸P2进行通过纸张时,是通过仅使得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发热后,来仅对对应于中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2的范围加热。另外,在对特大尺寸用纸P4进行通过纸张时,是在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之外,还使得两端部侧的发热部23b也发热后,来对对应于特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4的范围加热。
[0101]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卤素发热管23的加热范围仅对应于中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2和特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4。因此,在对大尺寸用纸P3进行通过纸张时,仅使得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发热时,会使得所需范围得不到加热、而使得中央部侧和两端部侧的各发热部23a、23b都发热时,被加热的范围就会超过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假如在中央部侧和两端部侧的各发热部23a、发热部23b都发热的状态下来对大尺寸用纸P3进行通过纸张,就会在比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更靠外侧的非通过纸张区域中产生定影带21的温度过度上升的问题。
[0102]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大尺寸用纸P3进行通过纸张时,是如图8所示地,将遮蔽构件28向遮蔽位置移动的。由此,因为通过两端部侧的遮蔽部48能够覆盖从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的端部附近开始靠外侧的范围,所以就能够在非通过纸张区域中抑制定影带21的温度上升。
[0103]另外,在不再需要热遮蔽的时候,例如定影处理结束时,或定影带21的非通过纸张区域的温度在规定的阈值以下时,就将遮蔽构件28返回退避位置。如此,通过根据需要来使得遮蔽构件28向遮蔽位置移动,就能够在不降低通过纸张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定影。
[010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遮蔽部48里设置有倾斜部52,通过变更遮蔽构件28的回转位置,就能够通过遮蔽部48来调整覆盖发热部23b的范围。例如,当通过纸张页数或通过纸张时间增加时,因为非通过纸张区域中的定影带21的温度具有容易上升的倾向,当通过纸张页数到达规定页数或通过纸张时间到达规定时间时,通过使得遮蔽构件28在覆盖和遮掩两端部侧的发热部23b的方向上回转,就能够更好地抑制温度上升。
[0105]另外,图9所示是遮蔽构件27的其他实施方式。
[0106]在图9所示的遮蔽构件28中,两端部侧的遮蔽部48分别形成为具有两个阶梯部的形状。也就是说,各遮蔽部48是由长尺寸方向上宽度较小的小遮蔽部48a和长尺寸方向上宽度较大的大遮蔽部48b来构成。大遮蔽部48b彼此借助于连结部49来连结,小遮蔽部48a被连续地设置在大遮蔽部48b的遮蔽侧Y里。另外,小遮蔽部48a的相互对向的内侧边缘以及大遮蔽部48b的相互对向的内侧边缘是朝着遮蔽侧y为相互分开地倾斜的倾斜部52a、52b,这里,并不形成上述图7所示遮蔽构件28那样的直边部51的。
[0107]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使用小尺寸用纸P1、中尺寸用纸P2、大尺寸用纸P3及特大尺寸用纸P4等四种用纸。作为该实施方式中的用纸尺寸例可以是,小尺寸为明信片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100mm)、中尺寸为A4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210_)、大尺寸为A3尺寸(通过纸张宽度为297_)、特大尺寸为A3扩展(通过纸张宽度为329_)。但是,用纸尺寸例并不局限于此。
[0108]这里,小尺寸用纸Pl的通过纸张宽度Wl是比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的长度要小的范围。另外,在与遮蔽构件28的形状的关系中,大遮蔽部48b的各倾斜部52被配设在跨越小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l的端部的位置里,小遮蔽部48a的各倾斜部52被配设在跨越大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3的端部的位置里。还有,小尺寸以外的用纸尺寸(中、大、特大)和各发热部23a、23b的位置关系因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0109]在对小尺寸用纸Pl通过纸张时,是仅使得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来发热的。但这时候,由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加热的范围因为超过了小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1,所以就如图10所示地,是将遮蔽构件28移动到遮蔽位置里的。由此,由于通过两个大遮蔽部48b能够覆盖从小尺寸的通过纸张宽度Wl的端部附近开始朝向外侧的范围,所以就能够抑制非通过纸张区域中的定影带21的温度上升。
[0110]还有,在对其他尺寸的用纸(中、大、特大)进行通过纸张时,对于卤素发热管23和遮蔽构件28的控制与上述实施方式是相同的。这时候,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遮蔽部48的功能是由小遮蔽部48a来实现的。
[0111]另外,图9所示实施方式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遮蔽部48同样地,因为在小遮蔽部48a和大遮蔽部48b里分别设置有倾斜部52a、52b,通过变更遮蔽构件28的回转位置,就能够通过各遮蔽部48a、48b来调整覆盖各发热部23a、23b的范围。
[0112]图11所示是从图2的上方来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平面图。如图11所示地,温度传感器29被设置有两个来分别对应于卤素发热管23的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和端部侧(图面右侧)的发热部23b。
[0113]外侧反射构件27在该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V被设定为要长于卤素发热管23的发热长度(中央部侧和端部侧的各发热部23a、23b的合计长度)X。由此,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就能够有效地反射来自于定影带21侧的辐射热了。更进一步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反射构件27的长度V还被设定为比夹持部N的长度U要来得长。如此,通过设定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反射构件27的长度V,就在夹持部N的全范围中对辐射热进行反射,并对夹持部N的长度方向上的温度不均的发生进行抑制。
[0114]另外,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的外侧反射构件27的长度Z,详细来说就是图2所示外侧反射构件27与定影带21的外周面相向而对的圆弧状反射面27a的长度Z,是在卤素发热管23的发热长度X的范围中被设定为同一长度的。由此,就能够将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的热反射而朝向定影带21的加热效果在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上均勻地赋予,从而能够抑制温度不均的发生。
[0115]另外,该圆周方向中的外侧反射构件27的长度Z只要分别在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上的发热长度Xa的范围和端部侧的发热部23b上的发热长度Xb的范围中是相同长度即可。因此,根据各发热部23a、23b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等,在中央部侧的发热部23a上的发热长度Xa的范围和端部侧的发热部23b上的发热长度Xb的范围中,既可以使得圆周方向中的外侧反射构件27的长度Z互为不同,也可以相同。
[0116]另外,将外侧反射构件27的反射面27a和定影带21的外周面的间距G(参照图2)在反射面27a的整个区域上设定为相同。由此,就能够抑制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的温度不均的发生。
[0117]以下,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外侧反射构件的配置进行说明。
[0118]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因为采用卤素发热管23来作为加热机构,所以与采用能够进行局部加热的陶瓷加热管等的阻抗发热体不同的是,来自于加热机构的热会扩散到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但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定影带类型的定影装置因为在定影带21内配设了夹持形成构件24或支撑25等,所以来自于卤素发热管23的热也会赋予到这些构件上。因此,如果被赋予到夹持形成构件24或支撑25等上的热没有被利用而是被放热的话,该部分的热能就会损失。
[0119]另一方面,支撑25在被配设在定影带21内的构件中,因为热容量比较高,所以从卤素发热管23发出的热会积蓄在支撑25中。于是,关注于这一点并为了有效利用被存储在支撑25中的热,在本发明中,是将外侧反射构件27设置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中支撑25接近(或邻近)定影带21的位置中的。具体来说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地,因为支撑25相对于定影带21是与图的上侧接近地来配设的,所以是将外侧反射构件27与定影带21的上侧相向而对地来配设的。
[0120]如上所述,通过将外侧反射构件27设置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支撑25接近(或邻近)定影带21的位置里,就能够将外侧反射构件27配置为接近于蓄热较多的支撑25。由此,就能够将支撑25放出的辐射热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来有效地反射后赋予到定影带21上,并实现热的有效利用。
[0121]一般地,定影带型的定影装置在卤素发热管23的加热停止时,定影带21的温度会急剧地下降。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因为在加热停止后还能够将积蓄在支撑25中的热赋予到定影带21上,所以就能够抑制定影带21的温度降低。由此,就能够更迅速地进行之后的定影带21的温度上升(启动动作)。另外,即使在定影处理时,因为外侧反射构件27能够将支撑25放出的辐射热反射后赋予到定影带21上,所以还能够实现运行时的节能化。
[012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因为在定影带21内设有遮蔽构件28,所以最好的是还能够对遮蔽构件28放射的辐射热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构件28和外侧反射构件27的至少一部分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位置及轴方向位置中是相互重合的(参照图2、图3)。由此,就能够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将遮蔽构件28放出的辐射热反射后赋予到定影带21上。
[0123]只是,遮蔽构件28因为被构成为可以向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移动,当遮蔽构件28移动时,与外侧反射构件27重叠的范围就会改变。尤其是如图3所示地,在遮蔽构件28向支撑25的里侧退避的位置中,遮蔽构件28和外侧反射构件27重叠的范围会增大。反过来,当遮蔽构件28向遮蔽的方向移动时重叠的范围会减少,为了更有效利用热,可以是无论遮蔽构件28移动到哪一个移动位置中,遮蔽构件28和外侧反射构件27的至少一部分都相互重合。还有,在遮蔽构件28向遮蔽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即使遮蔽构件28和外侧反射构件27不重叠,只要至少在遮蔽构件28所退避的位置中与外侧反射构件27相重叠,这时候就能够有效利用遮蔽构件28放射的辐射热。
[0124]另外,如图12所示地,在遮蔽构件28具有相对于定影带21的轴方向为倾斜的倾斜面28c时,也可以使得外侧反射构件27的两端部侧与遮蔽构件28的倾斜面28c对应地来倾斜。也就是说,在外侧反射构件27的两端部侧中设有与遮蔽构件28的倾斜面28c相向而对的倾斜面27c。这时,比起不使得外侧反射构件27的两端部侧为倾斜的构成来,能够接近相对于遮蔽构件28的倾斜面28c的外侧反射构件27的两端部的位置,所以就能够有效地反射遮蔽构件28来的辐射热。还有,外侧反射构件27的倾斜面27c和遮蔽构件28的倾斜面28c即使在轴方向位置处不是重叠的位置,只要(借助于定影带21)相互相向而对即可。也就是说,遮蔽构件28和外侧反射构件27只要是能够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来将遮蔽构件28的热向定影带21反射的配置,并不一定要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位置及轴方向位置中被配置为相互重合。
[012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带21在从夹持部N的出口至进口的路径中,从其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分离构件38、外侧反射构件27、温度传感器29、异常温度检测机构37,并使得它们互不干涉地来配置。这里,外侧反射构件27和温度传感器29虽然是相邻的,但以外侧反射构件27和温度传感器29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在互为不同的位置里为好。
[0126]假如将两者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或重叠位置里,为了温度传感器29能够检测定影带21的表面温度,就如图13所示地,必须在设置温度传感器29的位置处,在外侧反射构件27中设置开口部27b。但是,如此一来,在外侧反射构件27中形成开口部27b时,由于该部分不能够反射辐射热,就有可能在定影带21的宽度方向上发生温度不均。因此,通过将外侧反射构件27和温度传感器29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不同位置里后,就可以不设置上述的开口部27b,从而就能够防止宽度方向上的温度不均的发生。
[012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将遮蔽构件28构成为可以移动,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将遮蔽构件28固定为不移动。
[0128]以下,对于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28的定影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所示是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28的定影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图15是从图14所示箭头BI方向看到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16是沿着图15所示Cl-Cl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中央断面图,图17是沿着图15所示Dl-Dl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端部断面图。
[0129]在图14至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将遮蔽构件28分别设置在定影带21的轴方向两端部侧里。各遮蔽构件28具有被配置在卤素发热管23和定影带21之间的第一的遮蔽部53和被配置在卤素发热管23和支撑25之间的第二的遮蔽部54,以及安装在支撑25上的安装部55 (参照图17)。
[0130]第一的遮蔽部53沿着定影带21被形成为弧状或圆弧状的曲面形状,并对从卤素发热管23朝向定影带21的热进行遮蔽。第一的遮蔽部53比起最大通过纸张区域来更被配置在轴方向端部侧的非通过纸张区域里(参照图15)。通过将第一的遮蔽部53配置在这样的位置里,就能够抑制轴方向端部侧的非通过纸张区域中定影带21的过度的温度上升。
[0131]第二的遮蔽部54在第一的遮蔽部53的圆周方向一端部(图17中的下端部)中被一体地设置,并通过沿着支撑25弯折的三个平面形状来构成。另外,第二的遮蔽部54也和第一的遮蔽部53同样地,比起最大通过纸张区域来是被配置在轴方向端部侧里的。通过如此配置的第二的遮蔽部54,从卤素发热管23向支撑25的端部的热就得到遮蔽了。
[0132]安装部55在第一的遮蔽部53的圆周方向另一端部(图17中的上端部)中被一体地设置,并通过螺丝等来被安装到支撑25 (图17所示上侧的竖立部25b的上面)上。由此,遮蔽构件28相对于支撑25就被固定了。
[0133]另外,第一的遮蔽部53的一部分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位置及轴方向位置中是与外侧反射构件27相互重合地来配置的。两者的重叠区域以图15中的符号J以及图17中的符号K来表示。如此,通过将第一的遮蔽部53和外侧反射构件27配置为相互重合,就能够将第一的遮蔽部53放出的辐射热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来反射后赋予到定影带21上,从而实现热的有效利用。
[0134]图18所示是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28的定影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斜视图,图19是从图18所示箭头B2方向看到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0是沿着图19所示C2-C2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中央断面图,图21是沿着图19所示D2-D2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端部断面图。
[0135]在图18至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图14至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是使得外侧反射构件27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增大的。具体来说就是,在图14至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将外侧反射构件27配置在从定影带21的上部开始至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间部的跟前为止的区域中,在图18至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将外侧反射构件27配置在从定影带21的上部开始跨越中间部后直到下部附近为止的区域中的。如此,通过增大外侧反射构件27,因为扩大了外侧反射构件27对热进行反射的区域(尤其是如图21所示地因为遮蔽构件28和外侧反射构件27在圆周方向的重合区域K增大),所以就能够进一步实现热的有效利用。
[0136]只是,在圆周方向增大外侧反射构件27时,会使得外侧反射构件27与温度传感器29的检测位置重叠。于是,是在外侧反射构件27的中央部形成开口部27b,并通过该开口部27b使得温度传感器29能够对定影带21的表面温度进行检测。还有,其他的构成因为与图14至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0137]图22所示是具有固定式的遮蔽构件28的定影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图23是从图22所示箭头B3方向看到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4是沿着图23所示C3-C3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中央断面图,图25是沿着图23所示D3-D3线来切断后的定影装置的轴方向端部断面图。
[0138]在上述图18至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将外侧反射构件27从定影带的一端部侧开始向另一端部侧连续地配置的,而在图22至图2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将外侧反射构件27仅分别配置在定影带21的轴方向两端部侧中的。除此之外都与图18至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
[0139]这时,通过各外侧反射构件27,就能够对定影带21的轴方向两端部侧中的热进行有效利用。一般地,在最大通过纸张区域的端部侧中,因为不对非通过纸张区域进行热的赋予,所以较多的是减弱发热管的发热量,这种情况下,最大通过纸张区域的端部侧定影带中的定影带的温度就会有降低的倾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外侧反射构件27至少配置在端部侧里,并对朝向定影带21的热进行反射,就可以提高定影带的端部侧的温度,从而获得良好的定影性。
[0140]另一方面,当遮蔽构件28从定影带21的一端部侧开始向另一端部侧被连续地配置时,或者被配置在两端部侧里的遮蔽构件28相互连结时,能够降低一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处的遮蔽构件28的温度的不均,并能够在轴方向上均匀地加热定影带21。另外,通过使得各遮蔽构件28相互连结,就能够作为一体的物件来对待,还能够使得安装操作变得容易。
[0141]还有,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上述图14至图25所示的各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也能够适用可动式的遮蔽构件来代替固定式的遮蔽构件。
[0142]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
[0143]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定影装置外,还可以适用于例如图26所示的定影装置等里。如此,卤素发热管23的根数或配置、夹持形成构件24、支撑25、内侧反射构件26的形状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增加各种变更。在这样构成的定影装置中,通过将外侧反射构件27设置在定影带21的圆周方向上支撑25接近(或邻近)定影带21的位置里,就能够通过外侧反射构件27来有效地反射从支撑25放出的辐射热后赋予到定影带21中。还有,在图2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设置遮蔽构件28,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设置可动式或固定式的遮蔽构件28。另外,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局限于打印机,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等。
[0144]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外侧反射构件接近于蓄热较多的支撑来配设,就能够对支撑放出的热进行有效的利用。另外,通过将外侧反射构件优先配置在能够有效利用热的位置里,尤其是即使在小型化或高密度化的装置的有限的空间内来有效地配置外侧反射构件,就能够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同时来提供热效率好的定影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环状的定影带; 夹持形成构件,其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抵接; 对向构件,其在与所述夹持形成构件相向而对的位置处抵接到所述定影带的外周面上; 支持构件,其在所述定影带的内周侧支持所述夹持形成构件; 加热机构,其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侧来加热定影带,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影带的外周侧,在其圆周方向上的所述支持构件接近所述定影带的位置中,设置有对来自于所述定影带侧的辐射热进行反射的反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影带和所述加热机构之间设置对来自于该加热机构的辐射热进行遮蔽的遮蔽构件,并将所述反射构件配置为将所述遮蔽构件放射的辐射热向所述定影带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反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定影带的圆周方向位置上相互重口 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遮蔽构件固定为不能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构件被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定影带的圆周方向上移动,并至少在所述遮蔽构件向所述反射构件侧移动的状态下,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反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定影带的圆周方向位置上相互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无论所述遮蔽构件移动至哪一个位置,所述遮蔽构件和所述反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定影带的圆周方向位置上相互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检测所述定影带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定影带的外周侧的其圆周方向上不同于所述反射构件的位置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定影带的圆周方向上的所述反射构件的长度在所述加热机构的发热长度范围中设定为相同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反射构件的反射面和所述定影带的外周面的间隔在所述反射面的全区域中设定为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反射构件的长度设定为长于所述加热机构的发热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定影带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反射构件的长度设定为长于通过所述定影带和所述对向构件的抵接而形成的夹持部的长度。
12.—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4166331SQ20141019075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6日
【发明者】吉川政昭, 关贵之, 荒井裕司, 吉永洋, 民部隆一, 濑下卓弥, 田卷俊太郎, 山本武志, 今田高广, 后藤创, 斋藤一哉, 池渊丰, 下川俊彦, 汤浅周太郎, 山地健介, 铃木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