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364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多个点光源以及一框架。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本体、一定位结构以及多个第一微结构。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一入光面、连接入光面的一上表面以及连接入光面与上表面的至少一侧表面。定位结构位于侧表面,其中上表面具有一第一消除区,第一消除区邻近并环绕定位结构。第一微结构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消除区以外的上表面。点光源面对入光面。导光板通过定位结构配合框架的一定位件而定位于框架内。另揭示一种应用上述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
【专利说明】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与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电子产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显示装置,例如是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已为设计者关注的焦点。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及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其中部分种类的显示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功能,因而将背光模块设置在此类显示面板的下方以提供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
[0003]现今的显示装置多已朝向窄边框(slimborder)的设计进行发展。为使显示装置达到窄边框的需求,除了显示面板中用以配置周边线路的非显示区(non-display reg1n)需尽量窄化之外,背光模块也须随之调整设计。背光模块所使用导光板(light guideplate,LGP)与光源(light source) 一同配置在组装框架内,其中导光板与组装框架之间通常会配置支撑柱(supporting pin)或支撑块(supporting block),以支撑并将导光板定位于框架内。因此,导光板的边缘外型须符合上述的支撑结构,例如是在导光板的边缘配置符合支撑结构的凹部,方能达成上述作用。然而,当应用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模块进行出光时,背光模块容易在导光板的上述凹部的周围产生喷光现象,也即背光模块通过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容易受到凹部的干涉而在凹部处产生出光不均的现象。如此,背光模块的出光效果不佳,导致应用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容易产生斜纹(mura)缺陷,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O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均匀的显示效果。
[0006]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板、多个点光源以及一框架。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本体、一定位结构以及多个第一微结构。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一上表面以及至少一侧表面。入光面连接上表面,且侧表面连接入光面与上表面。定位结构位于侧表面,其中上表面具有一第一消除区,第一消除区邻近并环绕定位结构。第一微结构沿一第一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消除区以外的上表面。点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一侧并面对入光面,其中点光源适于朝向导光板发射光线,点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并经由上表面射出。导光板配置在框架上,其中框架具有一定位件,导光板通过定位结构配合定位件而定位于框架内。
[0007]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一背光模块以及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配置在背光模块上,并且面对上表面,其中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与环绕显示区的一非显示区,第一消除区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周边,且第一消除区在非显示区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一消除区在显示区的正投影面积。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本体还包括一下表面,下表面相对于上表面,并连接入光面与侧表面,而导光板还包括多个第二微结构,配置在下表面。第一微结构包括沿第一轴向延伸的多个条状微结构,且第一轴向垂直于入光面,而第二微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微结构,点状微结构分布于下表面。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微结构配置于整个下表面。
[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下表面具有一第二消除区。第二消除区邻近并环绕定位结构,而第二微结构配置在第二消除区以外的下表面。
[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消除区的面积小于第一消除区的面积。
[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结构包括一定位凹部,位于侧表面并贯穿上表面与下表面。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凹部与第一消除区之间具有一棱边,且棱边具有一第一参考点。第一参考点为棱边的一中心点或一折点,且第一参考点相对于侧表面所在的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棱边的其他局部相对于平面的距离。
[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除区从第一参考点沿垂直于第一轴向的一轴向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介于10毫米(mm)与50毫米之间。
[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除区从第一参考点沿与第一轴向夹45度角的两轴向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之间分别具有一第二距离与一第三距离,第二距离与第三距离分别介于14毫米与70毫米之间。
[00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除区从第一参考点沿垂直于第一轴向的一轴向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之前距离5毫米处具有一第二参考点。第一消除区从第二参考点沿第一轴向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一第四距离,第四距离至少为I毫米。
[00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除区从第一参考点沿第一轴向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一第五距离,第五距离至少为5毫米。
[00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表面具有一第一区与位于第一区与第一消除区之间的一第二区。在第一区内的第一微结构的高度相同,而在第二区内的第一微结构的高度小于在第一区内的第一微结构的高度,且往靠近第一消除区的方向逐渐降低。
[00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微结构远离上表面的一顶部与对应于第一消除区的局部上表面共平面。
[00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区相邻于第一区的一边界至第二区相邻于第一消除区的另一边界在垂直于第一轴向的一轴向上具有一第六距离,第六距离介于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00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于第一区的第一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平均高度,位于第二区的第一微结构具有一第二平均高度,第二平均高度与第一平均高度的比值介于0.1至0.8之间。
[002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除区相邻于第一微结构的一边界为一波型曲线。波型曲线具有至少一波峰与至少一波谷,波型曲线相对于侧表面在波峰处具有一最小距离,且波型曲线相对于侧表面在波谷处具有一最大距离,而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的差值介于I毫米至40毫米之间。
[0023]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在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配置第一微结构与第一消除区,第一消除区邻近并环绕位于导光板本体的侧表面的定位结构,而第一微结构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消除区以外的上表面。换言之,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仅有第一消除区内未配置第一微结构。如此,当导光板搭配面对入光面的点光源,并通过第一微结构导引光线从上表面出光时,第一消除区可避免定位结构的周围产生喷光现象,而应用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可避免因背光模块在定位结构处的喷光现象而产生斜纹(mura)缺陷。据此,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均匀的显示效果。
[0024]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8]图4A是图1的导光板的局部仰视示意图。
[0029]图4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仰视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5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32]图7是图5的导光板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0033]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4]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35]图10是图9的导光板沿B-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0036]图11是图9的导光板沿C-C’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0037]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0038]图13是图12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39]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分解图。
[0040]图15是图14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41]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2]50:显示装置
[0043]52:显示面板
[0044]52a:显示区
[0045]52b:非显示区
[0046]54:光学膜片
[0047]100、200、300:背光模块
[0048]110、110a、110b、210、210a、210b、310:导光板
[0049]112,212,212a,312:导光板本体
[0050]1122,2122,3122:入光面
[0051]1124,2124,3124:上表面
[0052]1124a,2124a,3124a:第一消除区
[0053]1126,2126,3126:侧表面
[0054]1128,2128:下表面
[0055]1128a,2128a:第二消除区
[0056]114,214,314:定位结构
[0057]114a、114b、314a:棱边
[0058]116、216、316:第一微结构
[0059]118,218:第二微结构
[0060]120,220,320:点光源
[0061]130,230,330:框架
[0062]132、332:定位件
[0063]2124b:第一区
[0064]2124c:第二区
[0065]Al:第一轴向
[0066]A2:第二轴向
[0067]D11、D12、D13:第一距离
[0068]D21、D22、D23:第二距离
[0069]D31、D32、D33:第三距离
[0070]D41、D42、D43:第四距离
[0071]D51、D52、D53:第五距尚
[0072]D6:第六距离
[0073]D7UD72:最大距离
[0074]D81:最小距离
[0075]hi:第一平均高度
[0076]h2:第二平均高度
[0077]P11、P12、P13:第一参考点
[0078]P21、P22、P23:第二参考点
[0079]t、tl、t2: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8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包括导光板110、多个点光源120以及框架130,其中导光板110与点光源120配置在框架130上。导光板110包括导光板本体112、定位结构114以及多个第一微结构116。导光板本体112具有两入光面1122、上表面1124、两侧表面1126以及下表面1128(标示于图4A)。两入光面1122彼此相对,并连接上表面1124。两侧表面1126彼此相对,并连接两入光面1122与上表面1124。下表面1128相对于上表面1124,并连接入光面1122与侧表面1126。点光源120配置于导光板110的相对两侧并分别面对两入光面1122,其中点光源120适于朝向导光板110发射光线。点光源120所发射的光线从入光面1122进入导光板110,并经由上表面1124射出。点光源12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 LED)光源或是其他适用的点光源,且其他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也可采用例如是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Iamp7CCFL)等线光源作为发光源,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008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10的定位结构114位于其中一侧表面1126,而框架130具有定位件132。因此,导光板110可通过定位结构114配合定位件132而定位于框架130内。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114例如是定位凹部,位于其中一侧表面1126并贯穿上表面1124与下表面1128。此时,定位件132可以是一定位柱,对应于作为定位结构114的定位凹部。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可以是一定位凸部,而定位件可为一定位开口,以让定位凸部穿入定位开口而使导光板定位于框架中。由此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制定位结构与定位件的类型。
[0082]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112的上表面1124具有第一消除区1124a。第一消除区1124a邻近并环绕定位结构114。第一微结构116沿第一轴向Al延伸且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消除区1124a以外的上表面1124。换言之,导光板本体112的上表面1124仅有第一消除区1124a内未配置第第一微结构116。如此,当点光源120提供光线至导光板110时,配置在上表面1124上的第一微结构116可以引导光线从上表面1124出光,且条状的第一微结构116可以搭配点光源120而控制背光模块100的出光区域。举例而言,当背光模块100仅其中一些点光源120发光时,点光源120的光线受到沿第一轴向Al延伸的第一微结构116的引导而从上表面1124的局部出光。如此,第一微结构116可使从上表面1124出光的光线具有指向性。此时,由于第一消除区1124未配置第一微结构116,可有效避免定位结构114周围产生喷光现象。换言之,本发明在上表面1124邻近定位结构114之处设置不具有第一微结构116的第一消除区1124a,可避免光线经由第一微结构116的引导而从第一消除区1124a射出,进而受到定位结构114的干涉而产生喷光现象。据此,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
[0083]具体而言,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116例如是多个条状微结构。条状微结构呈现直线形,且沿第一轴向Al延伸,而所述的第一轴向Al垂直于入光面1122。换言之,入光面1122可视为是平行于第二轴向A2,而第二轴向A2垂直于第一轴向Al。此外,侧表面1126平行于第二轴向A2而垂直于入光面1122,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位结构114的定位凹部与第一消除区1124a之间具有棱边114a,且棱边114a具有第一参考点P11。棱边114a可视为是定位结构114与第一消除区1124a的交界线。本实施例的棱边114a为一平滑曲线,并朝向导光板本体112的中间区域凹入。第一参考点Pll为棱边114a的中心点,且第一参考点Pll相对于侧表面1126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棱边114a的其他局部相对于所述平面的距离。换言之,第一参考点Pll可视为是呈现往内凹入的棱边114a的最低点并位于棱边114a的中心。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除区1124a从第一参考点Pll沿垂直于第一轴向Al的第二轴向A2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116之前距离5毫米(mm)处具有第二参考点P21。第二参考点P21位于第一消除区1124a内,且沿着第二轴向A2与第一参考点Pll距离5毫米。如此,在以上述条件定义第一参考点Pll与第二参考点P21之后,可通过第一参考点Pll与第二参考点P21定义本实施例的第一消除区1124a的配置条件。
[00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除区1124a从第一参考点Pll沿垂直于第一轴向Al的第二轴向A2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116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l I,第一距离Dll介于10毫米与50毫米之间。换言之,前述位于第一消除区1124a内且与第一参考点Pll距离5毫米的第二参考点P21不接触第一微结构116。此外,第一消除区1124a从第一参考点Pll沿与第一轴向Al夹45度角的两轴向(如图2箭头所示)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116之间分别具有第二距离D21与第三距离D31,第二距离D21与第三距离D31分别介于14毫米与70毫米之间。再者,第一消除区1124a从第二参考点P21沿第一轴向Al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116之间具有第四距离D41,且第一消除区1124a从第一参考点Pll沿第一轴向Al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116之间具有第五距离D51,其中第四距离D41至少为I毫米,而第五距离D51至少为5毫米。由此可知,第一消除区1124a在多个方向上均具有一适当尺寸而形成一环状区域,以环绕在定位结构114的周围。如此,定位结构114与第一微结构116间隔一适当距离,进而有效改善背光模块100在定位结构114处产生的喷光现象。
[0085]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图3所示出的导光板IlOa与前述的导光板110具有类似的结构与作用,其主要差异在于,导光板IlOa的定位结构114与第一消除区1124a之间的棱边114a呈现「U」型线,其系由两条平行于第二轴向A2的直线与一条平行于第一轴向Al的横线所构成,且上述的横线与直线的连接处为圆弧线。此时,上述的横线相对于侧表面1126所在的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棱边114a的其他局部相对于平面的距离,也即横线上的各点均可视为是棱边114a所呈现的「U」型线的最低点。如此,第一参考点Pll定义为棱边114a上的中心点,仍符合前述「第一参考点Pll相对于侧表面1126所在的一平面的距离大于棱边114a的其他局部相对于平面的距离」的条件。由此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制定位结构与第一消除区之间的棱边所呈现的线形,其可依据需求作调整。
[0086]图4A是图1的导光板的局部仰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4A,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10还包括多个第二微结构118,配置在导光板本体112的下表面1128,且第二微结构118不同于第一微结构116。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第一微结构116为沿第一轴向Al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的条状微结构。如此,本实施例的第二微结构118可为多个点状微结构,而作为第二微结构118的点状微结构分布于下表面1128。如此,当点光源120发射光线至导光板110时,第二微结构118可将从入光面1122折射至下表面1128的光线引导至上表面1124,以使光线从上表面1124出光。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二微结构118是用于引导光线至上表面1124,而第一微结构116是用于控制光线从上表面1124的局部出光。类似地,本实施例的下表面1128具有第二消除区1128a。第二消除区1128a邻近并环绕定位结构114,而第二微结构118配置在第二消除区1128a以外的下表面1128。换言之,导光板本体112的下表面1128仅有第二消除区1128a内未配置第第二微结构118。如此,可有效避免定位结构114周围产生喷光现象。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消除区1128a的面积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的面积,且第二消除区1128a在导光板本体11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消除区1124a在导光板本体112上的正投影内。如此,可避免背光模块100在定位结构114的周围产生明显的売暗条纹。
[008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消除区1128a的定义方式类似于上述第一消除区1124a的定义方式。具体而言,定位结构114与第二消除区1128a之间具有棱边114b,且棱边114b具有第一参考点P12。棱边114b可视为是定位结构114与第二消除区1128a的交界线,且棱边114b与棱边114a的线形相同。第一参考点P12为棱边114b的中心点,且第一参考点P12相对于侧表面1126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棱边114b的其他局部相对于所述平面的距离。此外,第二消除区1128a从第一参考点P12沿第二轴向A2至邻近的第二微结构118之前距离5毫米处具有第二参考点P22。第二参考点P22位于第二消除区1128a内且不接触第二微结构118。如此,在以上述条件定义第一参考点P12与第二参考点P22之后,可通过第一参考点P12与第二参考点P22定义本实施例的第二消除区1128a的配置条件。
[0088]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消除区1128a从第一参考点P12沿第二轴向A2至邻近的第二微结构118之间具有第一距离D12,且第一距离D12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的第一距离DlI。此外,第二消除区1128a从第一参考点P12沿与第一轴向Al夹45度角的两轴向(如图4A箭头所示)至邻近的第二微结构118之间分别具有第二距离D22与第三距离D32,其中第二距离D22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的第二距离D21,且第三距离D32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的第三距离D31。再者,第二消除区1128a从第二参考点P22沿第一轴向Al至邻近的第二微结构118之间具有第四距离D42,且第二消除区1128a从第一参考点P12沿第一轴向Al至邻近的第二微结构118之间具有第五距离D52,其中第四距离D42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的第四距离D41,而第五距离D52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的第五距离D51。如此,第二消除区1128a在多个方向上均具有一适当尺寸,以环绕在定位结构114的周围,而使定位结构114与第二微结构118间隔一适当距离,进而有效改善背光模块100在定位结构114处产生的喷光现象。
[0089]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112的下表面1128可省略配置第二消除区1128a。举例而目,请参考图4B,其中图4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局部仰视不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4B的导光板IlOb与前述的导光板110具有类似的结构与作用,其主要差异在于,导光板IlOb不具有第二消除区1128a。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二微结构118配置于整个下表面1128。由此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二消除区1128a的配置与否,其可依据需求作选择。
[0090]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不意图。图6是图5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5与图6,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0包括导光板210、多个点光源220以及框架230。点光源220与框架230的结构与作用可参考前述的点光源120以及框架130,在此不多加赘述。导光板210包括导光板本体212、定位结构214以及多个第一微结构216,其中导光板本体212具有两入光面2122、上表面2124、两侧表面2126以及下表面2128(标不于图7),定位结构214位于其中一侧表面2126,而第一微结构216平行配置在第一消除区2124a以外的上表面2124。导光板210的结构与作用类似于前述的导光板110,其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距离D41为第二参考点P21至入光面2122之间的距离,且第五距离D51为第一参考点Pll至入光面2122之间的距离。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一消除区2124a为一条状区域。第一消除区2124a从第一参考点Pll至两入光面1122之间均未配置第一微结构116,且第一消除区2124a从第二参考点P21至两入光面1122之间均未配置第一微结构116。由此可知,在前述的第一消除区的设置条件下(第一距离Dll至第五距离D51),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消除区的形状。
[0091]图7是图5的导光板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5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212的上表面2124具有第一区2124b与位于第一区2124b与第一消除区2124a之间的第二区2124c。第一微结构216位于第一区2124b与第二区2124c,而第一消除区2124a上未配置第一微结构21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2124c相邻于第一区2124b的边界至第二区2124c相邻于第一消除区2124a的另一边界在第二轴向A2上具有第六距离D6,第六距离D6介于5毫米至50毫米之间。换言之,第六距离D6可视为是第二区2124c在第二轴向A2上的宽度,但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二区2124c的尺寸。
[0092]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212具有固定厚度t。在第一区2124b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相同,而在第二区2124c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小于在第一区2124b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且往靠近第一消除区216a的方向逐渐降低。上述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是指第一微结构216远离上表面2124的一顶部至其所对应的上表面2124之间的距离。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二区2124c位于第一区2124b与第一消除区2124a之间而相较于第一区2124b更邻近第一消除区2124a,故位于第二区2124c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从第一区2124b朝向第一消除区2124a递减,可以降低第一微结构216与第一消除区2124a之间的高度落差。此外,位于第一区2124b的第一微结构216具有第一平均高度hl,位于第二区2124c的第一微结构216具有第二平均高度h2,第二平均高度h2与第一平均高度hi的比值介于0.1至0.8之间。如此,第一微结构216与第一消除区2124a之间的高度落差不明显,可避免背光模块200在第一消除区2124a的周围产生明显的亮暗条纹而影响出光效果。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二平均高度h2与第一平均高度hi的比值,其可依据需求作调整。
[0093]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5与图8,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10a与图7导光板210具有类似的结构与作用,其主要差异在于,导光板210a的导光板本体212a不具有固定厚度,但各第一微结构216远离上表面2124的一顶部与对应于第一消除区2124a的局部上表面共平面。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10a的导光板本体212a在第一区2124b具有厚度tl,且在第一消除区2124a具有厚度t2,其中厚度tl小于厚度t2,且导光板本体212a在第二区2124c的厚度从第一区2124b朝向第一消除区2124a递增。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区2124b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相同,而在第二区2124c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小于在第一区2124b内的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且往靠近第一消除区216a的方向逐渐降低,以使各第一微结构216远离其所在的上表面2124的顶部与第一消除区2124a所在的上表面2124共平面。如此,虽然本实施例的导光板本体212a不具有固定厚度,且第一微结构216的高度也不一致,但导光板210a具有固定的厚度,且第一微结构216高度不一致的设计同样可以降低第一微结构216与第一消除区2124a之间的高度落差,而避免背光模块200在第一消除区2124a的周围产生明显的亮暗条纹。此外,图5至图7所示出的导光板210与图8所示出的导光板210a也可在导光板本体212或212a的下表面2128配置第二微结构(未示出),其配置方式可如前述的第二微结构128分布在第二消除区1228a之外的下表面1228,或者分布在整个下表面1228,在此不多加赘述。
[0094]图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导光板沿B-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图9的导光板沿C-C’剖线的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9至图1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10b类似于图5至图7所示的导光板210,其主要差异在于,图7的导光板210的第一消除区2124a相邻于第一微结构216的边界为一直线,而图9的导光板210b的第一消除区2124a相邻于第一微结构216的边界为一波型曲线。所述第一消除区2124a相邻于第一微结构216的边界可视为是第一消除区2124a与第二区2124c的交界线。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10b的第一消除区2124a与第二区2124c的交界线为波型曲线。所述波型曲线具有至少一波谷与至少一波峰,例如是导光板210b在图9的B-B’剖线与C-C’剖线处所示。其中,导光板210b的波型曲线在图9的B-B’剖线具有波谷,波型曲线相对于侧表面2126在波谷处具有最大距离D71。相对地,导光板210b的波型曲线在图9的C-C’剖线具有波峰,波型曲线相对于侧表面2126在波峰处具有最小距离D81。在本实施例中,最小距离D81与最大距离D71的差值介于I毫米至40毫米之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此夕卜,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212a的下表面2128配置有第二微结构218,第二微结构218位于第二消除区2128a以外的下表面2128,且第二消除区2128a相邻于第二微结构218的边界也可为波型曲线。如此,第二消除区2128a与第二微结构218之间的波型曲线也在波谷处具有最大距离D72,且在波峰处具有最小距离(未标示于图11),其中图11所示的第二消除区2128a在C-C’剖线上的最小距离为零,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此外,由于第二消除区2128a的面积小于第一消除区2124a的面积,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消除区2128a的最大距离D72小于第一消除区2124a的最大距离D71,且第二消除区2128a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消除区2124a的最小距离D81,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0095]经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制位于上表面的第一消除区与位于下表面的第二消除区的形状,其可以是环绕在定位结构周边的一环状区域,也可以是连接两入光面的一条状区域,且第一消除区相邻于第一微结构的边界以及第二消除区相邻于第二微结构的边界可以是直线或是波型曲线,其可依据需求作选择。此外,下表面也可省略配置第二消除区,而使第二微结构分布在整个下表面。再者,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沿平行于入光面的平面上的剖面轮廓(例如是图7与图8所示出的第一微结构216的剖面轮廓)均以弧形为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的剖面轮廓也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拋物线形、三角形或矩形等形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如此,上述的各种实施例通过第一消除区的设计而降低背光模块在定位结构处产生喷光现象的机率,以使背光模块具有均匀的出光。
[0096]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导光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2与图13,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300包括导光板310、多个点光源320以及框架330。点光源320与框架330的结构与作用可参考前述的点光源120以及框架130,在此不多加赘述。导光板310包括导光板本体312、定位结构314以及多个第一微结构316,其中导光板本体312具有两入光面3122、上表面3124、两侧表面3126以及下表面(未标示)。导光板310的结构与作用类似于前述的导光板110,其主要差异在于,定位结构314位于其中一侧表面3126上并邻近其中一入光面3122。换言之,定位结构314位于导光板本体312的角落。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314例如是定位凹部,而框架330的定位件332为一定位块,对应于作为定位结构314的定位凹部。作为定位件332的定位块位于框架330的侧壁与侧表面3126之间,并且延伸至框架330的另一侧壁与入光面3122之间,以避免导光板310或点光源320因背光模块300摇晃而碰撞框架330。
[0097]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312的上表面3124具有第一消除区3124a,且第一消除区3124a邻近并环绕定位结构314,而第一微结构316平行配置在第一消除区3124a以外的上表面3124。第一消除区3124a的定义方式类似于前述的第一消除区1124a。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位结构314的定位凹部与第一消除区3124a之间具有棱边314a,且棱边314a为一折线,其是由一条平行于第一轴向Al的横线与相对于所述横线的一斜线所构成。棱边314a具有第一参考点P13。第一参考点P13为棱边314的一折点,且第一参考点P13相对于侧表面3126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棱边314a的其他局部相对于所述平面的距离。此外,第一消除区3124a从第一参考点P13沿第二轴向A2至邻近的第一微结构316之前距离5毫米处具有第二参考点P23。如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消除区3124a的定义方式可参照前述的第一消除区1124a的定义方式,先定义出第一距离D13、第二距离D23、第三距离D33、第四距离D43与第五距离D53,而第一距离D13、第二距离D23、第三距离D33、第四距离D43与第五距离D53的条件可参照前述的第一距离D11、第二距离D21、第三距离D31、第四距离D41与第五距离D51,在此不多加赘述。据此,第一消除区3124a在多个方向上均具有一适当尺寸,以环绕在定位结构314的周围,而使定位结构314与第一微结构316间隔一适当距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312的下表面也可配置第二微结构(未示出),其可配置于整个下表面,也可以配置在第二消除区以外的下表面,且第二消除区的面积小于第一消除区3124a的面积,其可参考前述有关第二微结构118与第二消除区1128a的说明。如此,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300可降低其在定位结构314处产生的喷光现象的机率。
[0098]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分解图。图15是图14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图14至图15,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50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100以及显示面板52。显示面板52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或其他适用的显示面板,本发明不限制显示面板52的种类。显示面板52配置在背光模块100上,并且面对上表面1124。如此,背光模块100的点光源120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110的引导而从上表面1124射出,并穿过显示面板52,以使显示装置50显示图像。具体而言,显示面板52具有显示区52a与环绕显示区52a的非显示区52b。显示区52a对应于显示面板52中用以显示图像的构件(例如是像素结构),而非显示区52b对应于显示面板52中会影响视觉效果的构件(例如是周边线路)。如此,当显示面板52、背光模块100与其他适当的构件组装成显示装置50,例如是组装至未示出的组装框架时,显示区52a可用来显示图像。此时,背光模块100的第一消除区1124a与第二消除区1128a对应于显示面板52的周边,如图15的虚线所示(图15省略示出图2的第一微结构116与图4A的第二微结构118)。
[009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除区1124a在非显示区52b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一消除区1124a在显示区52a的正投影面积,且第二消除区1128a在非显示区52b中。具体而言,第一消除区1124a的大部分局部位于显示区52a,而一小部分局部位于非显示区52b。如此,第一消除区1124a可在降低背光模块110产生喷光现象。此外,由于第二微结构118 (示出于图4A)是用于引导光线至上表面1124,故第二微结构118在一局部的配置与否会影响背光模块100在所述局部的出光结果。因此,第二消除区1128a优选地是位于非显示区52b中,而使第二微结构118至少对应于整个显示区52a,以确保背光模块100所射出的光线可以进入整个显示区52a,且在显示区52a与非显示区52b的交界处不会产生明显的亮度落差。由此可知,背光模块100所产生的光线在对应于整个显示区52a处都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再者,显示装置50还包括多个光学膜片54。光学膜片54配置于背光模块100的导光板I1与框架130(示出于图1)之间、配置于导光板110与显示面板52之间,或者配置于显示面板52上,且光学膜片54的种类例如是扩散片、棱镜片、偏振片、增亮片或者反射片等适用的光学膜片。换言之,显示装置50可依据需求选择光学膜片54的种类与位置,也可选择不设置光学膜片54,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此外,前述的背光模块200与300也可应用于图14与图15所述的显示装置50,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如此,显示装置50可避免因背光模块100、200或300在定位结构处的喷光现象而产生斜纹缺陷。据此,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具有均匀的显示效果。
[0100]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块在导光板本体的上表面配置第一微结构与第一消除区,其中第一消除区邻近并环绕位于导光板本体的侧表面的定位结构,且第一微结构配置在第一消除区以外的上表面。此外,导光板本体的下表面配置有第二微结构,第二微结构配置在第二消除区以外的下表面或整个下表面,其中第二微结构不同于第一微结构,且第二消除区小于第一消除区。如此,当导光板搭配点光源,并通过第一微结构与第二微结构导引光线从上表面出光时,第一消除区可避免定位结构的周围产生喷光现象,而应用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可避免因背光模块在定位结构处的喷光现象而产生斜纹缺陷。据此,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均匀的显示效果。
[0101]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包括: 一导光板本体,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一上表面以及至少一侧表面,该入光面连接该上表面,且该侧表面连接该入光面与该上表面; 一定位结构,位于该侧表面,其中该上表面具有一第一消除区,该第一消除区邻近并环绕该定位结构;以及 多个第一微结构,沿一第一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配置在该第一消除区以外的该上表面; 多个点光源,配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并面对该入光面,其中所述点光源适于朝向该导光板发射光线,所述点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从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板,并经由该上表面射出;以及 一框架,该导光板配置在该框架上,其中该框架具有一定位件,该导光板通过该定位结构配合该定位件而定位于该框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板本体还包括一下表面,该下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并连接该入光面与该侧表面,而该导光板还包括多个第二微结构,配置在该下表面,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沿该第一轴向延伸的多个条状微结构,且该第一轴向垂直于该入光面,而所述第二 微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微结构,所述点状微结构分布于该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配置于整个该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下表面具有一第二消除区,该第二消除区邻近并环绕该定位结构,而所述第二微结构配置在该第二消除区以外的该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消除区的面积小于该第一消除区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定位凹部,位于该侧表面并贯穿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定位凹部与该第一消除区之间具有一棱边,且该棱边具有一第一参考点,该第一参考点为该棱边的一中心点或一折点,且该第一参考点相对于该侧表面所在的一平面的距离大于该棱边的其他局部相对于该平面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消除区从该第一参考点沿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一轴向至邻近的该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介于10毫米(mm)与50晕米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消除区从该第一参考点沿与该第一轴向夹45度角的两轴向至邻近的该第一微结构之间分别具有一第二距离与一第三距离,该第二距离与该第三距离分别介于14毫米与70毫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消除区从该第一参考点沿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一轴向至邻近的该第一微结构之前距离5毫米处具有一第二参考点,该第一消除区从该第二参考点沿该第一轴向至邻近的该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一第四距离,该第四距离至少为I毫米。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消除区从该第一参考点沿该第一轴向至邻近的该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一第五距离,该第五距离至少为5毫米。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上表面具有一第一区与位于该第一区与该第一消除区之间的一第二区,在该第一区内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高度相同,而在该第二区内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高度小于在该第一区内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高度,且往靠近该第一消除区的方向逐渐降低。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各该第一微结构远离该上表面的一顶部与对应于该第一消除区的局部该上表面共平面。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二区相邻于该第一区的一边界至该第二区相邻于第一消除区的另一边界在垂直于该第一轴向的一轴向上具有一第六距离,该第六距离介于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位于该第一区的所述第一微结构具有一第一平均高度,位于该第二区的所述第一微结构具有一第二平均高度,该第二平均高度与该第一平均高度的比值介于0.1至0.8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消除区相邻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一边界为一波型曲线,该波型曲线具有至少一波峰与至少一波谷,该波型曲线相对于该侧表面在该波峰处具有一最小距离,且该波型曲线相对于该侧表面在该波谷处具有一最大距离,而该最小距离与该最大距离的差值介于I毫米至40毫米之间。
1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范围I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背光模块;以及 一显示面板,配置在该背光模块上,并且面对该上表面,其中该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与环绕该显示区的一非显示区,而该第一消除区对应于该显示面板的周边,且该第一消除区在该非显示区的正投影面积小于该第一消除区在该显示区的正投影面积。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049297SQ20141030895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陈明伦, 徐明君, 钟炜竣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