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输送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430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片材输送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片材输送单元包括:阻挡部,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通过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在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部上游的待机位置抵接于片材的前端,来校正片材的歪斜;以及偏置部,其使所述阻挡部偏置,以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所述偏置部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待机位置被转动到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片材的夹持位置期间从所述偏置部对所述阻挡部施加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在所述抵接部通过被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片材推动而从所述夹持位置转动期间的偏置力的增加率。
【专利说明】 片材输送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被配置为在校正片材的歪斜(skew)的同时输送该片材的片材输送单元,以及包括该片材输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上,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配设有如下的片材输送单元,该片材输送单元被配置为在校正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的片材的歪斜的同时输送该片材,从而没有倾斜地在该片材上形成图像。例如,国际公开第2011/04866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片材输送单元,该片材输送单元包括在与片材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置(bias)的阻挡构件,并且通过使片材的前端抵接于该阻挡构件的抵接面来校正歪斜。
[0003]国际公开第2011/048668号公报中记载的片材输送单元包括在一个方向上转动的阻挡构件。阻挡构件在被片材推动而转动之后,被偏置部偏置,使得抵接面被定位于待机位置。偏置部包括偏置弹簧,在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时在阻挡构件中生成对片材的反作用力,并且在片材的后端通过之后,生成用于将下一抵接面定位于待机位置的力。
[0004]然而,因为上述的片材输送单元通过偏置弹簧的偏置力,来生成当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时的反作用力,所以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如果偏置力大,则当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时,片材的前端可能出现凹痕等创伤。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即如果偏置力大,则当片材按压并转动阻挡构件时,片材的输送被延迟。同时,优选增大偏置部的偏置力,以便在片材的后端通过之后,将阻挡构件可靠地定位于待机位置。因此,通过由偏置部使阻挡构件偏置的结构,很难既实现防止片材的凹痕及延迟,又实现阻挡构件向待机位置的可靠返回。


【发明内容】

[000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片材输送单兀,该片材输送单兀包括:输送棍对,其输送片材;阻挡部,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通过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在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部的上游的待机位置抵接于片材的前端,来校正片材的歪斜,所述抵接部通过被片材推动,而转动到准许片材通过的退回位置;以及偏置部,其使所述阻挡部偏置,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所述偏置部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待机位置被转动到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片材的夹持位置期间从所述偏置部施加至所述阻挡部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在所述抵接部通过被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片材推动而从所述夹持位置转动期间所述偏置力的增加率。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片材输送单元,该片材输送单元包括:转动轴;阻挡构件,其被附装至所述转动轴,并且包括多个抵接构件,所述多个抵接构件从所述阻挡构件的外周面沿外径方向突出,并且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设;凸轮,其被附装至所述转动轴,所述凸轮在自身的外周面上与各抵接构件相对应地包括多组抵抗凸轮面和驱动凸轮面,所述抵抗凸轮面在所述阻挡构件通过被抵接于所述抵接构件的片材推动而在转动方向上转动时,生成经由所述转动轴抵抗所述阻挡构件的转动的力,并且所述驱动凸轮面针对所述阻力凸轮面连续地形成,并生成在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阻挡构件的力;以及偏置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接触的凸轮接触构件,以及使所述凸轮接触构件向所述凸轮偏置的偏置构件,其中,所述阻力凸轮面包括第一凸轮面及第二凸轮面,所述凸轮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一凸轮面滑动接触,直到所述阻挡构件转动预定角度为止,并且在所述阻挡构件转动多于所述预定角度时,所述凸轮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二凸轮面滑动接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凸轮接触构件的压力角小于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凸轮接触构件的接触角的方式形成。
[000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被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总体结构的截面图。
[0009]图2是本实施例的歪斜校正部的透视图。
[0010]图3是图2中所示的歪斜校正部的侧面图。
[0011]图4A例示了本实施例的偏置部(bias port1n)的偏置凸轮。
[0012]图4B是例示凸轮的高度与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0013]图5A例示了通过使片材抵接于阻挡构件的抵接构件而将阻挡构件转动了角度Θ I的状态。
[0014]图5B例示了阻挡构件被转动角度Θ 2的状态。
[0015]图6A例示了本实施例的输送导向件被刚度低的片材转动的状态。
[0016]图6B例示了输送导向件被刚性片材转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将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多功能打印机等包括片材输送单元,该片材输送单元具有歪斜校正单元,该歪斜校正单元被配置为校正片材的歪斜。下面的实施例将通过例示电子照相彩色激光束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10来进行说明,该电子照相彩色激光束打印机10包括具有歪斜校正部(歪斜校正单元)的片材输送部(片材输送单元)。首先,将参照图1来说明该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总体结构。
[0018]如图1所示,打印机10包括给送片材S的片材给送部2、输送从片材给送部2给送的片材S的片材输送部3,以及图像形成部4,该图像形成部4在由片材输送部3输送来的片材S上形成图像。打印机10还包括排出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的排出辊对11、用以堆叠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托盘12、能够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13,以及控制上述这些部分和单元的控制部14。
[0019]片材给送部2包括储存片材S的片材给送盒20、给送储存在片材给送盒20中的片材S的给送棍21,以及分离输送部22,该分离输送部22在逐张分离的同时输送由给送棍21给送的片材S。
[0020]片材输送部3包括输送由分离输送部22输送来的片材S的第一输送棍对(片材输送部)30,以及歪斜校正部100,该歪斜校正部100校正由第一输送辊对30输送来的片材S的歪斜。请注意,稍后将详细描述歪斜校正部100。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通过例示第一输送棍对30来说明片材输送部3,但是,片材输送部并不限于棍对,只要片材输送部被配置为能够输送片材即可。
[0021]图像形成部4包括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4种颜色图像的4个处理盒40Y、40M、40C及40Κ,以及基于图像信息来照射激光束的激光扫描器单元41。处理盒40Y包括用以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42Y,以及使在感光鼓42Y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器43Y。请注意,因为除了要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之外,4个处理盒40Y至40K是以相同的方式构造的,所以,在此将省略对处理盒40M至40K的说明。图像形成部4还包括用以对感光鼓42Y至42K的调色剂图像进行一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带44,以及将感光鼓42Y至42K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4的一次转印辊45Y、45M、45C及45K。图像形成部4还包括将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片材S上的二次转印辊46,以及对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定影的定影部47。
[0022]接下来,将说明在按上述方式构造的打印机10的控制部14的控制下的打印作业(图像形成作业)。
[0023]响应于依照通过未示出的操纵部进行的设置而执行的打印作业的开始,激光扫描器单元41基于通过图像读取单元13或外部个人计算机等输入的图像信息,将激光束照射至感光鼓42Y至42K。此时,预先以负电位使感光鼓42Y至42K带电,并且通过激光束的照射,在感光鼓42Y至42K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被显影器43Y至43K反转显影,并且带负电的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像上。由此,在感光鼓42Y至42K上,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⑷的调色剂图像。
[0024]通过向一次转印辊45Y至45K施加正偏压,将感光鼓42Y至42K上形成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从感光鼓42Y叠加并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4。由旋转驱动的中间转印辊44,把被叠加并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4的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输送到二次转印辊46。
[0025]与调色剂图像形成操作并行地,由给送辊21及分离输送部22,将储存在片材给送盒20中的片材S逐张地给送到第一输送辊对30,并且第一输送辊对30以预定的定时,将由此给送的片材S输送到歪斜校正部100。歪斜校正部100在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同时,将片材S输送到二次转印棍46与中间转印带44之间的转印夹持部(transfer nip)。通过向二次转印辊46施加正偏压,将中间转印带44上的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至由此输送到转印夹持部的片材S。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输送到定影部47,并且通过在定影部47处施加的热量及压力来定影调色剂图像。
[0026]之后,由排出辊对11将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排出到排出托盘12。请注意,在片材S的两面均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在片材S被反转辊对15反转的状态下,将片材S输送到双面输送路径16。在通过双面输送路径16之后,片材S被再次输送到图像形成部4,并且重复上述的图像形成操作。
[0027]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图6来具体说明上述的歪斜校正部(歪斜校正单元)100。首先,将参照图2至图4来说明歪斜校正部100的结构。
[0028]如图2及图3所示,歪斜校正部100包括导向从第一输送辊对30输送的片材S的输送导向部(导向部)110,以及校正被导向来的片材S的歪斜的旋转阻挡部120。歪斜校正部100还包括使旋转阻挡部120偏置的偏置部130,以及输送歪斜已经被校正的片材S的第二输送棍对(输送棍对)140。
[0029]输送导向部110包括能够以旋转轴114为中心转动的导向体111、使导向体111偏置的导向偏置弹簧112,以及限制导向体111的转动的制动件113。导向体111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包括转动轴114,该转动轴114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转动轴114被打印机10的机架17可转动地支撑。导向偏置弹簧112使导向体111从导向体111的片材导向面Illa的相反侧偏置。制动件113以面向片材导向面Illa的方式被配设在机架上,并且通过抵接于片材导向面111a,来限制被导向偏置弹簧112偏置的导向体111的转动,从而将导向体111定位于其初始位置。
[0030]在预定方向上转动的旋转阻挡部120包括多个阻挡构件(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121,以及用以将多个阻挡构件121固定的阻挡轴123。多个阻挡构件121大致以相等的间隔被固定至阻挡轴123,并且在其圆周方向上配设有3个抵接构件124a、124b及124c。多个阻挡构件121以使得各个阻挡构件121的抵接构件124a至124c间的间隔(相位)同步的方式被固定至阻挡轴123。亦即,抵接构件124a至124c在圆周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被配设,使得抵接构件124a至124c从阻挡构件121的外周面在外径方向上突出。3个抵接构件124a至124c分别配设有被片材S的前端抵接的抵接面125a、125b及125c。抵接面125a至125c以如下的方式被配设,即,使得当抵接构件124a至124c各自位于后述的待机位置时,抵接面125a至125c位于第二输送棍对140的夹持部的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请注意,虽然通过例示具有3个抵接构件124a至124c的阻挡构件121来说明本实施例,但是,抵接构件的数量并不限于3个。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由多个抵接构件124a至124c形成被片材抵接的阻挡构件121的抵接部。此外,阻挡轴123即旋转轴以阻挡轴承129为媒介,被机架17可旋转地支撑。
[0031]亦即,待机位置是阻挡构件121/抵接构件124a至124c的如下角位置,在该角位置,抵接面125a位于第二输送棍对140的夹持部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并且沿输送导向部110被导向的片材S的前端能够抵接于抵接面125a,如图3中所示。夹持(nip)位置是阻挡构件121/抵接构件124a至124c的如下角位置,在该角位置,片材S的前端被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并且,退回(recede)位置是阻挡构件121/抵接构件124a至124c的如下角位置,在该角位置,抵接构件从片材输送路径退回,使得片材S能够通过。凸轮部136b及136c被形成为与凸轮部136a相同的形状,因而在下文中将省略其说明。
[0032]偏置部130包括偏置弹簧131,以及将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转换为转动力的转换部132。转换部132包括被机架17可摆动地支撑的偏置臂133、在偏置臂133的前端被可转动地支撑的凸轮从动件134,以及与凸轮从动件134接触(摩擦接触)的偏置凸轮(凸轮)135。偏置臂133以被大致配设在偏置臂13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部的转动轴133a为中心,被机架17可摆动地支撑,并且被配置为使得随着偏置臂133的基端部被偏置弹簧131偏置,被配设在偏置臂133的前端的凸轮从动件134与偏置凸轮135接触。亦即,偏置臂133及偏置弹簧131组成偏置机构,该偏置机构使凸轮从动件134(即与凸轮的外周面接触的凸轮接触构件)向偏置凸轮135的外周面偏置。
[0033]偏置凸轮135被固定至阻挡轴123,并且与多个阻挡构件121 —起转动。亦即,偏置凸轮135与多个阻挡构件121同轴,并且与多个阻挡构件121 —起转动。如图4A所示,偏置凸轮135包括与抵接构件124a至124c相同数量的凸轮部136a、136b及136c。凸轮部136a至136c形成在圆周方向上,使得凸轮部136a至136c的相位与抵接构件124a至124c等同。亦即,抵接构件124a至124c以如下的方式被布置,即使得抵接构件124a至124c随凸轮部136a至136c的形状联动地转动。具体而言,抵接构件124a与凸轮部136a联动地转动,抵接构件124b与凸轮部136b联动地转动,并且抵接构件124c与凸轮部136c联动地转动。
[0034]凸轮部136a包括第一凸轮面137a、第二凸轮面138a及第三凸轮面139a,并且通过改变凸轮的各个面的高度来改变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具体而言,围绕作为凸轮部136a的偏置凸轮135的外周面,与各个抵接构件124a至124c相对应地配设了多组凸轮面,即作为阻力凸轮面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凸轮面137a及138a,以及作为驱动凸轮面的第三凸轮面139a。
[0035]亦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凸轮面137a及138a形成阻力凸轮面,该阻力凸轮面在片材抵接于抵接构件124a至124c时,在抵抗阻挡构件121通过阻挡轴123的转动的方向上生成力。第三凸轮面139a从阻力凸轮面连续地形成,并且形成驱动凸轮面,该驱动凸轮面在转动方向上生成转动阻挡构件121的力。换言之,第一及第二凸轮面137a及138a是抵抗凸轮面,该抵抗凸轮面在阻挡构件被输送的片材推动而在预定转动方向上转动时,将偏置弹簧131的力转换为抵抗阻挡构件121的转动的力,并且,第三凸轮面139a是驱动凸轮面,该驱动凸轮面把偏置弹簧131的力转换为在预定转动方向上转动阻挡构件121的力。
[0036]在此,第一凸轮面137a是从凹部h0到改变点M的凸轮面。第二凸轮面138a是从改变点M到顶点部(上止点(dead point))h3的凸轮面。当凸轮从动件134与第一凸轮面137a接触时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当凸轮从动件134与第二凸轮面138a接触时的偏置力的增加率。亦即,第一凸轮面137a的凸轮面的倾角小于第二凸轮面138a的倾角。请注意,偏置力的增加率是相对于凸轮部136a的转动量(角度)、由偏置弹簧131施加至阻挡构件121的力的增加率。第三凸轮面139a是从顶点部h3到下一凹部h0的凸轮面。亦即,在阻挡构件121转动预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后述的角度Θ I)期间与凸轮从动件134滑动接触的第一凸轮面137a以如下的方式形成,即,使得当阻挡构件121转动多于预定角度时,第一凸轮面137a与凸轮从动件134的压力角(最大压力角)β (参见图5Α)小于第二凸轮面138a与凸轮从动件134滑动接触的压力角。在此请注意,压力角β是凸轮和从动件(凸轮从动件)的公法线相对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的角(在从动件的运动方向与凸轮被推进的方向之间形成的角)。亦即,第一凸轮面137a是如下的凸轮面,该凸轮面在进入第二输送辊对140的夹持部之前可能歪斜的片材通过抵接于阻挡构件121而被校正时,与凸轮从动件134接触,并且第二凸轮面138a是如下的凸轮面,该凸轮面在该校正之后、阻挡构件121通过被由第二输送辊对140输送的片材推动而转动时,与凸轮从动件134接触。然后,第一凸轮面137a以使得与第二凸轮面138a相比需要更小的转动力矩来转动凸轮部136a/阻挡构件121的方式形成。
[0037]具体而言,在直到抵接构件124a从待机位置转动到夹持位置为止的、阻挡构件121的转动角度Θ I期间,凸轮从动件134与第一凸轮面137a接触。如图4A及图4B所示,因为在阻挡构件121从待机位置(对应于凹部h0处的凸轮高度)转动到夹持位置(对应于hi处的凸轮高度)期间,第一凸轮面137a与凸轮从动件134接触,所以倾角α I (参见图4Β)小。亦即,当阻挡构件121在转动角度Θ I之内、通过被第一输送辊对30输送的片材S推动而转动时,从偏置部130对阻挡构件121施加的偏置力的增加率降低,使得偏置力适度增加。请注意,如果凸轮从动件134位于凹部h0处,则抵接构件124a被定位于待机位置,使得偏置凸轮135不因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而转动。
[0038]第二凸轮面138a对应于阻挡构件121的转动角度Θ2,在该转动角度Θ2期间,抵接构件124a从夹持位置(对应于hi处的凸轮高度),转动到片材S的后端通过的刚好之前的位置(对应于h2处的凸轮高度)。如图4A及图4B所示,到顶点部h3的第二凸轮面138a的倾角α 2大于转动角度Θ I期间的倾角(α 2> α I),使得在抵接构件124a被由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的片材S推动期间,凸轮的顶点部h3变高。亦即,与转动角度Θ I期间相比,在转动角度Θ 2期间偏置部130施加至阻挡构件121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增大,以便在片材S的后端通过时,将下一抵接构件124b可靠地定位于待机位置。
[0039]请注意,无需多言,偏置力(转动力)在凸轮的顶点部h3处增加最多,并且偏置弹簧131的偏置方向从顶点部h3发生改变。当凸轮从动件134位于第一凸轮面137a或第二凸轮面138a时,偏置部130对抵接阻挡构件121的片材生成反作用力。当凸轮从动件134与第三凸轮面139a接触时,偏置部130的偏置力依据阻挡构件121的转动方向而作用于阻挡构件121的方向,从在此之前的方向逆转。亦即,在阻挡构件121 —直被片材推动而转动的方向上,阻挡构件121被转动。
[0040]在从片材S的后端通过的刚好之前的位置起直到下一抵接构件124b位于待机位置为止、阻挡构件121的转动角度是Θ 3期间,凸轮从动件134与第三凸轮面139a接触。如图4A及图4B所示,第三凸轮面139a的凸轮高度从刚好之前的位置(h2处的凸轮的高度)返回到待机位置(h0处的凹部处的凸轮高度),使得下一抵接构件124b被定位于待机位置。亦即,如果第三凸轮面的倾角被假设为- α 3,则α 2>a D-a 3的关系成立。
[0041]第二输送辊对140被配设在第一输送辊对30的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并且包括被划分为多个棍的输送棍141,以及被划分为与输送棍141相同数量的多个输送滚动构件142,并且与输送辊141压力接触。多个输送辊141被安装至与阻挡轴123平行运转的旋转轴143。旋转轴143被机架17可转动地支撑。多个输送滚动构件142被阻挡轴123可转动地支撑,并且跟从多个输送辊141的旋转。请注意,在多个输送滚动构件142之间,布置了上述的多个阻挡构件121。
[0042]接下来,将参照图3及图5,来说明由按上述方式构造的歪斜校正部100进行的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操作。
[0043]当片材S被第一输送棍对30输送时,片材S与导向体111的片材导向面Illa接触,并且在片材导向面Illa上滑动的同时,被导向阻挡构件121的抵接构件124a。此时,导向体111的位置由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中一者是当片材S的前端与片材导向面Illa接触时施加至导向体111的片材S的接触力,另一者是导向偏置弹簧112的偏置力。由此,片材S的前端对抵接构件124a的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也被确定。亦即,与片材S的刚度相对应地,来确定片材S对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请注意,稍后将详细描述与片材S的刚度相对应的片材S的抵接位置。
[0044]接下来,当片材S的前端抵接于位于待机位置的抵接构件124a的抵接面125a时,片材S形成环,如图3所示。通过形成环,片材S的前端与抵接面125a —致,并且片材S的歪斜由此被校正。然后,当片材S的压力超过由偏置部130在图5A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上生成的偏置力时,阻挡构件121开始在图5A中所示的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
[0045]此时,偏置凸轮135的第一凸轮面137a以使得在转动角度Θ I期间、由偏置部130引起的并被施加至阻挡构件121的偏置力的增加率降低的方式形成。因此,当片材S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125a时,阻挡构件121在抵抗偏置力的同时变得容易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使得对片材S的前端的冲击被缓和。这种布置使得能够防止片材S的前端出现凹痕等缺陷。这种布置还使得在片材S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125a时,阻挡构件121能够被容易地转动到夹持位置,从而使得能够防止片材S的输送被延迟,或者防止片材S停滞。
[0046]当阻挡构件121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并且片材S被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时,阻挡构件121被由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的片材S按压,并且在抵抗偏置部130的偏置力的同时,进一步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第二凸轮面138a以如下的方式形成,S卩,使得直到凸轮从动件134通过被由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的片材S推动而到达顶点部h3为止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大于直到片材S被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为止的偏置力的增加率。第二凸轮面138a还以如下的方式形成,S卩,使得在转动角度Θ 2期间由偏置部130引起的并被施加至阻挡构件121的偏置力的增加率,比在转动角度Θ I期间大。因此,能够在阻挡构件121被片材S按压期间,增大转动阻挡构件121的转动力(对偏置力的阻力)。这种布置使得能够在凸轮从动件134跨越顶点部h3之后,增大由偏置部130引起的、用于将下一抵接构件124b定位于待机位置的转动力。
[0047]当阻挡构件121通过被由第二输送辊对140夹持的片材S推动而转动、并且沿偏置凸轮135的第二凸轮面138a移动的凸轮从动件134移动过顶点部h3时,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依据阻挡构件121的旋转方向而作用于阻挡构件121的方向,从箭头A的方向改变为箭头B的方向。当作用于阻挡构件121的偏置力的方向改变为箭头B的方向时,通过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已在箭头B的方向上被片材S推动并转动的阻挡构件121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此时,因为第二凸轮面138a以使得在转动角度Θ 2期间偏置力的增加率提高的方式形成,所以,顶点部h3处的凸轮高度增高,并且偏置力增加,如图5B所示。由于这一原因,在跨越顶点部h3之后,阻挡构件121利用由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产生的强的转动力,而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
[0048]当阻挡构件121通过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而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时,抵接构件124a向退回位置转动,并且下一抵接构件124b向待机位置转动。然后,下一抵接构件124b在与片材S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待机,直到片材S通过为止。请注意,下一抵接构件124b在与片材S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待机的状态对应于如下的状态,即抵接构件124b从待机位置起转动转动角度Θ 1+ Θ 2,并且凸轮从动件134与凸轮高度h2的位置接触(参见图4A及图4B)。之后,随着片材S的后端通过下一抵接构件124b,阻挡构件121通过偏置弹簧131的偏置力而在箭头B的方向上转动。然后,随着凸轮从动件134与凹部h0接合,抵接构件124b被定位于待机位置。歪斜校正部100在每次片材S被输送来时重复该操作,并且在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同时输送片材S。
[0049]接下来,将参照图6A及图6B,来说明与片材S的刚度相对应的片材抵接位置。
[0050]如图6A及图6B中所示,从阻挡构件121的旋转中心到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的距离rb,长于从阻挡构件121的旋转中心到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的距离rc (rb>rc)。此夕卜,当随着片材S抵接于距离rb的抵接位置、抵接构件124a已从待机位置转动到夹持位置时的转动角度Θ b,小于当随着片材S抵接于距离rc的抵接位置、抵接构件124a已转动到夹持位置时的转动角度Θ c ( Θ c> Θ b)。
[0051]在此,在距离rb(前端侧)处的抵接位置将称为第一抵接位置126b,并且在距离rc (基端侧)处的抵接位置将称为第二抵接位置126c。在片材S抵接于第一抵接位置126b的情况下的片材给送位置的凸轮高度hb,低于在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情况下的片材给送位置的凸轮高度hc(hc>hb)。因此,在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情况下,相对于待机位置(凹部h0的凸轮高度被假设为h0)的凸轮高度的变动量大(he - h0>hb - h0)。
[0052]用凸轮高度的变动量与偏置弹簧131的弹簧常数的乘积,来表示阻挡构件121的压力。由于这一原因,在片材S抵接于第一抵接位置126b的情况下的在夹持位置的阻挡压力F1,小于在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情况下的在夹持位置的阻挡压力F2(F2>F1)。
[0053]通过这种布置,在片材S刚性较小(刚度低)的情况下,因为导向体111的转动量小,所以随着片材S抵接于第一抵接位置126b的附近,能够以弱的力来转动阻挡构件121。结果,能够防止片材S或片材S的输送停滞。同时,通过这种布置,在片材刚性大(刚度高)的情况下,因为导向体111的转动量大,所以随着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附近,能够以强的力来转动阻挡构件121。由此,能够通过配设按上述方式构造的输送导向部110,来适当地校正片材S的歪斜,而无需改变如下的设置,诸如待输送的片材S的每单位刚度(例如,基重)的片材导向位置(抵接位置)等。
[0054]如上所述,通过在进行歪斜校正的、从待机位置到夹持位置过程中缓慢地增加偏置力,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能够防止片材S的前端出现凹痕等缺陷。打印机10还能够防止片材S由于偏置力的突然增加而被输送到夹持位置。此外,因为能够通过缓慢地增加偏置力来增大初始偏置力,所以能够刚好在待机位置之后校正歪斜。通过从夹持位置到片材S通过的刚好之前的位置增大偏置力的增加率,还能够确保将阻挡构件121的抵接构件124a可靠地定位于待机位置所需的偏置力。
[0055]如上所述,通过配设阻挡构件121,并且通过采用用以改变偏置力的增加率的偏置凸轮135,打印机10能够校正片材S的歪斜而不会在片材的前端出现凹痕等缺陷,并且能够将下一抵接构件124可靠地定位于待机位置。
[0056]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效果,仅仅是例举了本发明带来的最合适的效果,并且,本发明产生的效果并不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
[0057]例如,虽然通过例示偏置弹簧131及转换部132作为偏置部而说明了本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配置。偏置部还可以被配置为如下,即通过使用弹簧常数不同的多个偏置弹簧,而由多个偏置弹簧减小施加至阻挡构件的偏置力的增加率。
[0058]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偏置臂133、凸轮从动件134及偏置凸轮135而说明了转换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配置。转换部可以被配置为使得通过使用连杆及齿轮等,将偏置弹簧的偏置力转换为转动力。
[0059]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例示了通过在一个方向上转动而将抵接构件移动到待机位置的阻挡构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配置。阻挡构件还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已从待机位置移动到退回位置的抵接构件往复移动,以返回到待机位置。
[0060]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所述范围涵盖所有的此类变形例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输送单兀,该片材输送单兀包括: 输送棍对,其输送片材; 阻挡部,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通过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在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部的上游的待机位置抵接于片材的前端,来校正片材的歪斜,所述抵接部通过被片材推动而转动到准许片材通过的退回位置;以及 偏置部,其使所述阻挡部偏置,以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所述偏置部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待机位置被转动到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片材的夹持位置期间从所述偏置部对所述阻挡部施加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在所述抵接部通过被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片材推动而从所述夹持位置转动期间所述偏置力的增加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所述偏置部对抵接于所述抵接部并使所述阻挡部转动的片材生成反作用力,并且随着片材的后端通过所述阻挡部,施加转动所述阻挡部的力,以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所述偏置部包括偏置弹簧,以及将所述偏置弹簧的偏置力转换为转动所述阻挡部的力的转换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转换部包括与所述阻挡部一起转动的凸轮,以及在被所述偏置弹簧偏置的同时与所述凸轮接触的凸轮从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轮面及第二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对应于所述阻挡部从所述待机位置到所述夹持位置的转动角度,并且所述第二凸轮面对应于在所述抵接部通过被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片材推动而从所述夹持位置转动期间所述阻挡部的转动角度;并且 所述第一凸轮面的倾角被减小为小于所述第二凸轮面的倾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所述凸轮包括第三凸轮面,在通过所述阻挡部被由所述输送辊对夹持的片材按压、所述凸轮从动件移动过上止点之后,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第三凸轮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凸轮转换所述偏置弹簧的偏置力,以使得在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第三凸轮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偏置弹簧的、就所述阻挡部的转动方向作用在所述阻挡部上的偏置力的方向,与在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第一凸轮面及所述第二凸轮面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偏置弹簧的、就所述阻挡部的转动方向作用于所述阻挡部的偏置力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所述阻挡部的所述抵接部包括沿所述阻挡部的周向配设并与片材接触的多个抵接构件,并且 其中,当位于所述待机位置的一个抵接构件通过被片材施压而开始转动时,所述阻挡部转动,直到下一抵接构件被定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在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所述一个抵接构件并且该抵接构件转动之后,所述阻挡部进入所述抵接构件与片材的表面接触的状态,并且阻挡部转动直到随着片材的后端通过所述阻挡部、下一抵接构件通过所述偏置部的偏置力而被定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该片材输送单元还包括导向部,该导向部将片材的前端导向至位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抵接部,所述导向部以使得片材的刚度越低、则越接近所述抵接部的前端的方式导向片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所述导向部包括能够以与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旋转轴为中心转动的导向体、使所述导向体从所述导向体的导向片材的片材导向面的相反侧偏置的导向偏置弹簧以及制动件,该制动件抵接于所述片材导向面并限制被所述导向偏置弹簧偏置的所述导向体的转动, 其中,通过由片材按压所述导向体的片材导向面,所述导向体在抵抗所述导向偏置弹簧的偏置力的同时转动,由此确定片材导向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其中,偏置部包括与所述阻挡部一起转动的凸轮、偏置弹簧以及在被所述偏置弹簧偏置的同时与所述凸轮接触的凸轮从动件, 其中,所述凸轮包括抵抗凸轮面和驱动凸轮面,所述抵抗凸轮面在所述阻挡部通过被输送的片材推动而在预定转动方向上转动时,将所述偏置弹簧的力转换为抵抗所述阻挡部的转动的力,并且所述驱动凸轮面将所述偏置弹簧的力转换为在所述预定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阻挡部的力。
12.—种片材输送单兀,该片材输送单兀包括: 转动轴; 阻挡构件,其被附装至所述转动轴,并且包括多个抵接构件,所述多个抵接构件从所述阻挡构件的外周面沿外径方向突出并且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设; 凸轮,其被附装至所述转动轴,所述凸轮在自身的外周面上与各抵接构件相对应地包括多组抵抗凸轮面和驱动凸轮面,所述抵抗凸轮面在所述阻挡构件通过被抵接于所述抵接构件的片材推动而在转动方向上转动时,生成经由所述转动轴抵抗所述阻挡构件的转动的力,并且所述驱动凸轮面针对所述阻力凸轮面连续地形成,并生成在所述转动方向上转动所述阻挡构件的力;以及 偏置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接触的凸轮接触构件,以及使所述凸轮接触构件向所述凸轮偏置的偏置构件, 其中,所述阻力凸轮面包括第一凸轮面及第二凸轮面,所述凸轮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一凸轮面滑动接触,直到所述阻挡构件转动预定角度为止,并且在所述阻挡构件转动多于所述预定角度时,所述凸轮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二凸轮面滑动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凸轮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凸轮接触构件的压力角小于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凸轮接触构件的接触角的方式形成。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单元;以及 图像形成部,其被配置为在从所述片材输送单元给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345602SQ201410366723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中村淳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