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36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片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光学膜片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该光学膜片包括基底、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以及多个微扩散结构。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多个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突出高度,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减少而减少。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并不需使用上扩散片,可避免产生光学膜片之间的刮擦伤问题,还可减少光学膜片的组装时间以及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
【专利说明】光学膜片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0001]本发明是一件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1年11月11日;原申请号为:201110364794.6 ;原发明创造名称为:光学膜片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至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

【背景技术】
[0003]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的能力,背光模块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图像。目前液晶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型电脑、数字相机及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因此带动背光模块及其相关零组件的需求持续成长。一般来说,提供显示画面的用途的液晶显示器,其背光模块通常会包括扩散片、增亮膜(册?)、上扩散片以及发光源。目前,液晶显示器的潮流驱势大多已经将传统的冷阴极管光源置换成较省电的发光二极管([£0)光源。
[0004]然而,发光二极管是点光源,并非如传统的冷阴极管为线光源,因此发光二极管之间相互间隔地排列会造成光源分散不均的问题,而这也是造成发光二极管产生热点(只於如於)现象的主因。另外,为了提高辉度,背光模块常会水平放置增亮膜,但增亮膜又具有裂像(加叫6的功效,因此也间接地将热点现象变得更严重。再者,在降低成本与材料整合的趋势下,背光模块常会把上扩散片与增亮膜整合成一张复合膜,因此也间接地造成雾化效果变差,同样也使热点现象的问题渐趋严重,还造成使用者可轻易地观察到亮暗不均的现象。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为了遮蔽热点而把胶框扩大,但此作法却又会造成显示区域变小,或是面板模块的尺寸变大。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一种光学膜片,其主要是通过控制光学膜片的膜面雾度分布状况,进而调整光学膜片的中心辉度与热点边缘的雾度,使得光学膜片能够同时兼具扩散以及集光作用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光学膜片可在不影响辉度的情况下,使整个背光模块的中心亮度能够保持原先应有的辉度,并同时对于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点现象又能达到显著的雾化效果。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包括:
[0007]一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0008]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
[0009]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0010]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0011]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多个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突出高度,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减少而减少;
[0012]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的10%?50%。
[0013]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具有一垂直高度,所述平均突出高度小于该垂直高度的80%。
[0014]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减。
[0015]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平滑表面,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由该第二侧朝向该第一侧渐减。
[0016]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该第二侧与该中线之间。
[0017]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增。
[0018]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微扩散结构呈圆球型或多角型。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0020]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相连接;
[0021]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一入光面排列;
[0022]一扩散片,设置于该出光面上;以及
[0023]一光学膜片,包括:
[0024]一基底,设置于该扩散片上,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0025]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
[0026]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0027]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0028]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多个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突出高度,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减少而减少;
[0029]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的10%?50%。
[003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包括:
[0031]一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0032]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
[0033]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0034]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0035]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密度,该平均密度为单位面积上所包括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数量,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密度减少而减少;
[0036]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的10%?50%。
[0037]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减。
[0038]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平滑表面,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由该第二侧朝向该第一侧渐减。
[0039]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该第二侧与该中线之间。
[0040]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增。
[0041]于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微扩散结构呈圆球型或多角型。
[0042]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0043]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相连接;
[0044]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一入光面排列;
[0045]一扩散片,设置于该出光面上;以及
[0046]一光学膜片,包括:
[0047]一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0048]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
[0049]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0050]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0051]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密度,该平均密度为单位面积上所包括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数量,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密度减少而减少;
[0052]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的10%?5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3]图1为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图。
[0054]图2为示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图。
[0055]图3为不出图1中的光学膜片其中的一第一棱镜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0056]图4A为示出图1中的光学膜片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是采用图3中的第一棱镜结构。
[0057]图4B为示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58]图4C为示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59]图4D为示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0]图4E为不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1]图5A为不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2]图5B为不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3]图5C为不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4]图为不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5]图5E为不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6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67]1、3:背光模块10:导光板
[0068]10a:第一入光面100b:出光面
[0069]10c:第二入光面102:反光图案
[0070]12:第一发光二极管14:扩散片
[0071]16a:光学膜片160:基底
[0072]160a:第一侧160b:第二侧
[0073]164:第二棱镜结构18:第二发光二极管
[0074]36a、36b、36c、36d、36e:光学膜片
[0075]362、562:第一棱镜结构362a、562a:微扩散结构
[0076]56a、56b、56c、56d、56e:光学膜片
[0077]S:突出高度V2:垂直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78]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示出。
[0079]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一种背光模块。更具体地说,其主要是通过采用本发明可同时兼具扩散以及集光功能的光学膜片,进而可节省额外多加一上扩散片的传统作法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换言之,本发明所提出的背光模块并不需使用上扩散片,因此采用传统多层光学膜片架构的背光模块可减少光学膜片的堆叠数量,除了可避免产生光学膜片之间的刮擦伤问题,还可减少光学膜片的组装时间以及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
[0080]请参照图1。图1为示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I的侧视图。
[0081]如图1所不,于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I包括导光板10、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扩散片14以及光学膜片16a。背光模块I的导光板10具有第一入光面10a与出光面100b。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与出光面10b相连接。背光模块I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沿着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水平地排列。由于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I的侧视图,因此仅示出一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2。背光模块1的扩散片14设置于导光板10的出光面1006上。背光模块1的光学膜片163设置于扩散片14上。换言之,背光模块1的扩散片14与光学膜片16&由下而上依序排列堆叠于导光板10的出光面100)3上方。另外,背光模块1的导光板10底部还设置有反光图案102。借此,在背光模块1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发射的光通过第一入光面1003而进入导光板10之后,光随即会被位于导光板10底部的反光图案102反射而通过出光面100)3离开导光板10,并依序通过扩散片14与光学膜片16&而离开背光模块1。
[0082]请参照图3以及图4八。图3为示出图1中的光学膜片16&其中的一第一棱镜结构362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八为光学膜片16&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米用图3中的第一棱镜结构362。
[0083]如图1所不,于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的光学膜片163包括基底160以及多个第一棱镜结构362。光学膜片16&的基底160设置于背光模块1的扩散片14上,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1603及第二侧160匕基底160的第一侧1603与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位于同一侧,并邻近第一发光二极管12。光学膜片163的第一棱镜结构362设置于基底160上。光学膜片363的第一棱镜结构362沿着第一发光二极管12的排列方向延伸,并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3朝向第二侧1606排列。邻近发光二极管12的区域的第一棱镜结构362的扩散程度会大于远离发光二极管12的区域的第一棱镜结构362的扩散程度。于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63包括多个微扩散结构362^光学膜片363的微扩散结构362^!设置于第一棱镜结构362的表面上,致使每一第一棱镜结构362具有光扩散程度。本实施例中用以调整第一棱镜结构362的扩散程度的手段,可通过改变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而达成。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由第一侧1603朝向第二侧1606渐减(亦即,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03渐减)。
[0084]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每一微扩散结构3623具有突出高度3。突出高度3可定义为每一微扩散结构3623距离第一棱镜结构362的表面最远的垂直高度。第一棱镜结构362所形成的多个微扩散结构3623中,每个微扩散结构3623具有特定突出高度3,而将同一条第一棱镜结构362上的多个微扩散结构3623的特定突出高度3取得平均值后,则为该第一棱镜结构362上的微扩散结构362?的平均突出高度&11。换言之,每一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随各自的微扩散结构3623的平均突出高度&11减少而减少。换言之,若第一棱镜结构362上的微扩散结构3623具有较大的平均突出高度&II,除了代表微扩散结构362^的尺寸较大,也代表第一棱镜结构362具有较大的光扩散能力。由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2正对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因此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会发生于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之处。通过使最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亦即,基底160的第一侧160^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上的微扩散结构3623具有最大的平均突出高度&11,并使微扩散结构3623的平均突出高度&11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03(亦即,基底160的第二侧1604渐减,除了可有效地对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产生雾化效果而不明显,还可使得由光学膜片363射出的光具有连续的品味。
[0085]同样不于图3,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362具有垂直高度V〗。为了避免第一棱镜结构362由于光扩散程度过大而造成光学膜片363射出的光的品味不佳,每一微扩散结构362a的平均突出高度Sm最好小于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垂直高度V2的80%,进而同时对热点达到雾化的效果,并使光学膜片36a射出的光具有较佳的品味。
[0086]同样示于图4A,于本实施例中,位于基底160中线C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上的微扩散结构362a的平均突出高度Sm,大体上为位于基底160第一侧160a的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微扩散结构362a的平均突出高度Sm的10%?50%,亦即位于第一侧160a (第一入光面100a)微扩散结构362a的平均突出高度Sm大于位于中线C的微扩散结构362a。由于微扩散结构362a的光扩散程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a渐减的梯度较为缓和,因此使用者在观察由光学膜片36a射出的光时,会感觉光具有较平滑的品味。另外,为方便说明,本说明书仅以于同一棱镜结构中具有相同粒径的微扩散结构362a来说明平均突出高度Sm与分布情况的关系,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同一第一棱镜结构362中可具有不同粒径的微扩散结构362a以形成平均突出高度Sm。
[0087]请参照图4B。图4B为示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36a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88]如图4B所不,于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a渐减的梯度对于光学膜片36b射出的光的品味影响并不显著时,光学膜片36b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也可集中于基底160的第一侧160a与中线C之间。换句话说,位于第一侧160a(第一入光面100a)微扩散结构362a的平均突出高度Sm大于位于中线C的微扩散结构362a,且位于中线C的棱镜结构可不具有微扩散结构362a。借此,具有较少第一棱镜结构362数量的光学膜片36b,于制造上具有容易加工的优点,并且光学膜片36b的制造良率也可获得提升。
[0089]如图4A与图4B所不,光学膜片36a与光学膜片36b除了基底160与第一棱镜结构362之外,同样包括多个第二棱镜结构164。第二棱镜结构164设置于基底160上。每一第二棱镜结构164具有平滑表面。换言之,第二棱镜结构164不具有微扩散粒子或其他可具有雾化功能的微结构。由于第二棱镜结构164的平滑表面并不具有雾化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造成的热点现象的功能,因此第二棱镜结构164可由基底160远离第一发光二极管12的第二侧160b朝向邻近第一发光二极管12的第一侧160a排列。
[0090]请参照图4C。图4C为示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36a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91]如图4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之间,并且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之间的数量,是由基底160的第二侧160b朝向第一侧160a渐减。于本实施例中,靠近第一入光面10a区域的棱镜结构的平均突出高度Sm大于其他区域或是中线C,此平均突出高度Sm可解释为多条第一棱镜结构362(即区域内)所形成而得,非单一第一棱镜结构362,亦即,平均突出高度Sm随着各区域距离第一入光面10a越远而递减。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36c,是通过使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之间的数量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a朝向第二侧160b渐增,作为使由光学膜片36c射出的光具有较平滑的品味的手段,其所能达成的视觉效果类似于使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a渐减的作法。
[0092]请参照图4D。图4D为示出图4A中的光学膜片36a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93]如图4D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36d适于应用至图2中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的背光模块3。由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2正对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18正对导光板10的第二入光面100。,因此第一发光二极管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会分别发生于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与第二入光面100(3之处。通过使最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亦即,基底160的第一侧1604与第二入光面100“亦即,基底160的第二侧1606)的第一棱镜结构362具有最大的光扩散程度(使微扩散结构3623具有最大平均突出高度&11),并使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分别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与第二入光面100(3朝向基底160的中线渐减,除了可有效地对第一发光二极管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产生雾化效果而不明显,还可使得由光学膜片36(1射出的光具有连续的品味。
[0094]请参照图42。图42为示出图4八中的光学膜片363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95]如图4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之间,并且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之间的数量,是分别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3与第二侧1606朝向中线0渐增。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366,是通过使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362之间的数量分别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3与第二侧1606朝向中线渐增,作为使由光学膜片366射出的光具有较平滑的品味的手段,其所能达成的视觉效果类似于使第一棱镜结构362的光扩散程度分别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与第二入光面10(^朝向基底160的中线0渐减的作法。
[0096]请参照图5八。图5八为不出图4八中的光学膜片36^1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97]如图5八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棱镜结构562上采用同一粒径的微扩散结构5621并且每一第一棱镜结构562上的微扩散结构5623具有平均密度。平均密度可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包括的微扩散结构5623的数量。每一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光扩散程度随各自的微扩散结构5623的平均密度减少而减少。换言之,若第一棱镜结构562上的微扩散结构5623具有较大的平均密度,即代表第一棱镜结构562具有较大的光扩散能力。由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2正对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因此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会发生于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之处。通过使最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亦即,基底160的第一侧160^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上的微扩散结构5623具有最大的平均密度,并使微扩散结构5623的平均密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03(亦即,基底160的第二侧1604渐减,除了可有效地对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产生雾化效果而不明显,还可使得由光学膜片563射出的光具有连续的品味。
[0098]同样示于图5八,于本实施例中,位于基底160中线0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上的微扩散结构5623的平均密度,大体上为位于基底160第一侧1603的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微扩散结构5623的平均密度的10%?50%,亦即,位于第一侧160&区域的微扩散结构5628的平均密度大于位于中线0区域的微扩散结构5623。由于微扩散结构5623的光扩散程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03渐减的梯度较为缓和,因此使用者在观察由光学膜片563射出的光时,会感觉光具有较平滑的品味。
[0099]请参照图58。图58为示出图5八中的光学膜片563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100]如图5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光扩散程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3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03渐减的梯度对于光学膜片566射出的光的品味影响并不显著时,光学膜片566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也可集中于基底160的第一侧160&与中线C之间。借此,具有较少第一棱镜结构562数量的光学膜片56b,于制造上具有容易加工的优点,并且光学膜片56b的制造良率也可获得提升。
[0101]如图5A与图5B所不,光学膜片56a与光学膜片56b除了基底160与第一棱镜结构562之外,同样包括多个第二棱镜结构164。第二棱镜结构164设置于基底160上。每一第二棱镜结构164具有平滑表面。由于第二棱镜结构164的平滑表面并不具有雾化第一发光二极管12所造成的热点现象的功能,因此第二棱镜结构164可由基底160远离第一发光二极管12的第二侧160b朝向邻近第一发光二极管12的第一侧160a排列。
[0102]请参照图5C。图5C为示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56a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103]如图5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之间,并且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之间的数量,是由基底160的第二侧160b朝向第一侧160a渐减。于本实施例中,靠近第一入光面10a区域的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平均密度大于其他区域或是中线C,此平均密度可解释为多条第一棱镜结构562(即区域内)所形成而得,非单一第一棱镜结构562,亦即,平均密度随着各区域距离第一入光面10a越远而递减。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56c,是通过使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之间的数量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a朝向第二侧160b渐增,作为使由光学膜片56c射出的光具有较平滑的品味的手段,其所能达成的视觉效果类似于使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光扩散程度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往远离第一入光面10a渐减的作法。
[0104]请参照图图为示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56a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105]如图所不,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56d适于应用至图2中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的背光模块3。由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2正对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0a,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18正对导光板10的第二入光面100c,因此第一发光二极管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会分别发生于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与第二入光面10c之处。通过使最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亦即,基底160的第一侧160a)与第二入光面10c (亦即,基底160的第二侧160b)的第一棱镜结构562具有最大的光扩散程度(使微扩散结构562a具有最大平均密度),并使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光扩散程度分别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与第二入光面10c朝向基底160的中线C渐减,除了可有效地对第一发光二极管12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8所造成的热点现象产生雾化效果而不明显,还可使得由光学膜片56d射出的光具有连续的品味。
[0106]请参照图5E。图5E为示出图5A中的光学膜片56a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107]如图5E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之间,并且第二棱镜结构164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之间的数量,是分别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a与第二侧160b朝向中线C渐增。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56e,是通过使位于任两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562之间的数量分别由基底160的第一侧160a与第二侧160b朝向中线C渐增,作为使由光学膜片56e射出的光具有较平滑的品味的手段,其所能达成的视觉效果类似于使第一棱镜结构562的光扩散程度分别由邻近导光板10的第一入光面10a与第二入光面10c朝向基底160的中线C渐减的作法。
[0108]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362、562上的微扩散结构362a、562a可呈圆球型或多角型,但并不以此为限。
[0109]于一实施例中,为了于图3至图52中的第一棱镜结构362、562上分别制造出微扩散结构3623、5623,可于光学膜片363?566的制造工具-加工轮的表面上进行喷砂工艺,并可因应所需的微扩散结构3623、5623的形状而采用圆形砂材或多角型砂材,借以于转印后于基底160上制作出分别具有微扩散结构36215623的第一棱镜结构362、562。或者,也可于加工轮的表面上进行激光雕刻工艺,同样可于转印后于基底160上分别制作出具有微扩散结构3623、5623的第一棱镜结构362、562。
[0110]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光学膜片主要是通过控制光学膜片的膜面雾度分布状况,进而调整光学膜片的中心辉度与热点边缘的雾度,使得光学膜片能够同时兼具扩散以及集光作用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光学膜片可在不影响辉度的情况下,使整个背光模块的中心亮度能够保持原先应有的辉度,并同时对于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点现象又能达到显著的雾化效果。另外,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主要是通过采用本发明可同时兼具扩散以及集光功能的光学膜片,进而可节省额外多加一上扩散片的传统作法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换言之,本发明所提出的背光模块并不需使用上扩散片,因此采用传统多层光学膜片架构的背光模块可减少光学膜片的堆叠数量,除了可避免产生光学膜片之间的刮擦伤问题,还可减少光学膜片的组装时间以及背光模块的整体厚度。
[0111]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膜片,包括: 一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多个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突出高度,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减少而减少; 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的10%?50%。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具有一垂直高度,所述平均突出高度小于该垂直高度的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平滑表面,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由该第二侧朝向该第一侧渐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该第二侧与该中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增。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微扩散结构呈圆球型或多角型。
8.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相连接; 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一入光面排列; 一扩散片,设置于该出光面上;以及 一光学膜片,包括: 一基底,设置于该扩散片上,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多个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突出高度,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减少而减少; 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突出高度的10%?50%。
9.一种光学膜片,包括: 一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密度,该平均密度为单位面积上所包括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数量,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密度减少而减少; 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的10%?5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片,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平滑表面,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由该第二侧朝向该第一侧渐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该第二侧与该中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结构位于任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之间的数量,是分别由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朝向该中线渐增。
14.如权利要求9-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微扩散结构呈圆球型或多角型。
15.—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与该出光面相连接; 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一入光面排列; 一扩散片,设置于该出光面上;以及 一光学膜片,包括: 一基底,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多个第一棱镜结构,设置于该基底上,并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排列;以及多个微扩散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表面上,致使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光扩散程度;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的所述光扩散程度由该第一侧朝向该第二侧渐减;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结构中的每一个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具有一平均密度,该平均密度为单位面积上所包括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数量,所述光扩散程度中的每一个随对应的该平均密度减少而减少; 其中,该基底的中央具有一中线,该中线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位于该中线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大体上为位于该第一侧的该第一棱镜结构上的所述微扩散结构的该平均密度的10%?50%。
【文档编号】G02B5/04GK104460113SQ20141081236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4日
【发明者】林义文, 郗任远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