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25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源,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包括有导光板、点状光源、线状光源和面状光源,所述点状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正下方。达到了背光源高亮度和超薄的效果,进而可能使显示屏在强光下能够清楚地显示;还由于背光源的厚度尺寸很薄尺,进而降低了安装了背光源设备的整体厚度。
【专利说明】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源,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

【背景技术】
[0002]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屏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屏的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屏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
[0003]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
[0004]LED (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低发热的优点,但是其亮度较低。
[0005]线状光源CCFL (冷阴极荧光管)的亮度高、寿命长。
[0006]面状光源VFD (扁平荧光灯)的亮度高、均匀性好。
[0007]背光源应用于手机设备上时,在室外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存在亮度低的缺点,无法看清楚显示屏,进而导致无法操作手机,严重影响了对手机的用户体验。
[0008]导光板起到将点、线和面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背光源亮度较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
[0011](2)技术方案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包括有导光板、点状光源、线状光源和面状光源,所述点状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正下方。
[0013]优选地,所述点状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为扁平荧光灯。
[0014]优选地,在所述导光板的右侧还设置有倾斜入射式线光源,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射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板的入射角为10度、15度、18度、25度或30度。
[0015]优选地,所述点状光源有4个,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后侧。
[0016]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0.5_4mm。
[0017]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lmm、l.5mm、2mm、3mm和3.5mm。
[0018]工作原理:当背光源处于一般状态下时,只点亮点状光源。当背光源处于强光照射状态下时,同时点亮点状光源和线状光源。当背光源处于极强光照射状态下时,例如:夏天室外阳光照射下的中午时间,同时点亮点状光源、线状光源和面状光源。为了在反光状态,还能够清楚地看清楚显示屏,同时点亮点状光源、线状光源、面状光源和倾斜入射式线光源,从而实现了背光源高亮度的目的。把导光板做的更薄,相比现有的导光板更薄,又实现了超薄的目的。
[0019](3)有益效果
[0020]达到了背光源高亮度和超薄的效果,进而可能使显示屏在强光下能够清楚地显示;还由于背光源的厚度尺寸很薄尺,进而降低了安装了背光源设备的整体厚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的标记为:1-导光板,2-点状光源,3-线状光源,4-面状光源,5-倾斜入射式线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28]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31]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32]所述点状光源2有4个,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
[0033]实施例3
[0034]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35]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36]所述点状光源2有4个,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
[0037]所述导光板I的厚度为0.5_4mm。
[0038]实施例4
[0039]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40]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41]所述点状光源2有4个,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
[0042]所述导光板I的厚度为1mm、1.5mm、2mm、3mm和3.5mm。
[0043]实施例5
[0044]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45]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46]如图3所示,在所述导光板I的右侧还设置有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射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板I的入射角为10度、15度、18度、25度或30度。
[0047]实施例6
[0048]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49]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50]如图3所示,在所述导光板I的右侧还设置有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射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板I的入射角为10度、15度、18度、25度或30度。
[0051]所述导光板I的厚度为0.5_4mm。
[0052]实施例7
[0053]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包括有导光板1、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和面状光源4,所述点状光源2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0054]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0055]如图3所示,在所述导光板I的右侧还设置有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射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板I的入射角为10度、15度、18度、25度或30度。
[0056]所述导光板I的厚度为1mm、1.5mm、2mm、3mm和3.5mm。
[005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光板(I)、点状光源(2)、线状光源(3 )和面状光源(4 ),所述点状光源(2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所述线状光源(3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前侧,所述面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线状光源(3)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面状光源(4)为扁平荧光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I)的右侧还设置有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为冷阴极荧光管,所述倾斜入射式线光源(5)射出的光线射入所述导光板(I)的入射角为10度、15度、18度、25度或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光源(2)有4个,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I)的厚度为0.5-4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I)的厚度为I謹、1.5謹、2謹、3謹和3.5謹。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3927596SQ20142028600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海萍, 李海兵, 林娜, 刘光伟 申请人:井冈山市海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