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2577发布日期:2019-09-24 21:2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目前便携式电子产品已逐渐充斥于生活中,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MP3播放器等。而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通常会具有一小型显示屏,其面板可能为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平面显示器(OLED)、横向电场效应显示面板(In panel switching,IPS)或其他常见的平面显示器。IPS显示面板具有可视角度大、色彩还原准确等优点,同时IPS显示面板表面较硬,不会因受到压力引起色差变化,所以成为高级触控屏幕的首选。如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均使用了IPS显示面板,因此大部分智能手机也均采用IPS显示面板。

IPS显示面板的液晶是共面转换型。IPS显示面板以其上一薄膜晶体管基板(TFT substrate)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以让IPS显示面板的液晶是共面转换,从而让薄膜晶体管基板(TFT substrate)下方的背光模组的光线通过IPS显示面板的液晶。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下方存在一支撑层,以让背光模组、薄膜晶体管基板(TFT substrate)、液晶层、彩色滤光基板(CF substrate)等置放于其上。IPS显示面板也可以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结合,以构成触控显示面板。然而,显示面板所产生的噪声会影响触控感应的敏感度。因此,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结构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为提供一触控显示面板结构,其可以减少一金属的支撑层,以此降低系统成本。同时,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接地可与该系统固定支撑层电气连接,进而降低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噪声。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构,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一彩色滤光基板、一第一偏光层、一背光模组、一导电层。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划分为一显示工作区域及一非显示工作区域,其上在该显示工作区域具有多条栅极扫描线、及多条源极资料线。该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形成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上。该彩色滤光基板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平行地设置,以夹置一液晶层于该二基板之间。该第一偏光层位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面对于液晶层的另一侧的表面。该背光模组位于该第一偏光层的面对于液晶层的另一侧的表面。该导电层位于该背光模组的面对于液晶层的另一侧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构的叠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叠层示意图。

符号说明:

触控显示面板结构100

薄膜晶体管基板110 彩色滤光基板120

液晶层130 第一偏光层140

背光模组150 导电层160

系统固定支撑层170 遮蔽层180

第二偏光层190 柔性印刷电路板200

导电银胶210 触控感应电极111

红色彩色滤光片121 蓝色彩色滤光片123

绿色彩色滤光片125 黑矩阵127

导电胶层161 接地连接垫117

接地119 控制器203

栅极扫描线113 源极资料线115

显示工作区域250 非显示工作区域260

走线211。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构100的叠层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结构10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TFT substrate)110、一彩色滤光基板(CF substrate)120、一液晶层130、一第一偏光层140、一背光模组150、一导电层160、一遮蔽层180、一第二偏光层190、一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200、及一导电银胶210。

一并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基板110及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平面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划分为一显示工作区域250及一非显示工作区域260,其上在该显示工作区域250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未图示)、多条栅极扫描线113、及多条源极资料线115。该栅极扫描线113与该源极资料线115交接处有一个薄膜晶体管。其中,该多条栅极扫描线113及多条源极资料线115的设置是对于一般平面显示器所公知的,故其作用在此不再说明。如图2所示,在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上的该显示工作区域250以外部分则为该非显示工作区域260。在一实施例中,在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上布设有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1。如图2所示,该多个触控感应电极111可设置于该显示工作区域250或该非显示工作区域260。

再请参照图1,该彩色滤光基板120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以平行成对的配置将一液晶层130夹置于二基板120及110之间。该彩色滤光基板120面对该液晶层130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红色彩色滤光片121、蓝色彩色滤光片123、绿色彩色滤光片125及黑矩阵(black matrix)127。

该第一偏光层140位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的面对于液晶层130的另一侧的表面。该背光模组150位于该第一偏光层140的面对于液晶层130的另一侧的表面。可以了解的是,背光模组150可以是由导光板、扩散片、光源等零组件所构成。在图示中,为避免过度复杂,仅以单层表示。

该导电层160位于该背光模组150的面对于液晶层130的另一侧的表面。在一实施例中,该导电层160可以是一导电铜箔或一导电布,也可以是其它适合的导电材料。在一实施例中,该导电铜箔的厚度可以是小于0.1毫米(mm),而该导电布的厚度可以是小于0.15毫米(mm)。

该遮蔽层180位于该彩色滤光基板120的面对于液晶层130的另一侧的表面。该第二偏光层190位于该遮蔽层180的面对于液晶层130的另一侧的表面。该遮蔽层为一透明导电材料。该透明导电材料选自: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氧化锌锡、导电高分子以及碳纳米管。

该遮蔽层180经由一导电银胶210电气连接至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的一接地连接垫117。

再请参照图2,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进一步具有多个接地119及一控制电路203。该接地连接垫117经由一走线211与接地119其中的两个电气连接,进而连接至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上控制器203的一接地(图未示)。该控制器203可以是作为显示控制器,提供显示的相关资料及控制信号至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以进行显示动作。该控制器203具有一接地信号,并连接至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上的该接地。该接地连接垫117直接延伸至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边缘与导电层160接触,使该接地连接垫117及该导电层160连接至该接地119,进而与该控制器203的接地信号电气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该控制器203可为一触控传感器所取代,以提供及接收触控的控制信号及相关资料至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以进行触控侦测。在又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器203可为一显示及触控传感器。该显示及触控传感器可提供显示的相关资料及控制信号至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以进行显示动作,同时也可提供及接收触控的控制信号及相关资料至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以进行触控侦测。

图3为本发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结构100的另一实施例的叠层示意图。其与图1主要差别于该导电层160进一步连接至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一接地119,而使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接地可与该系统固定支撑层170电气连接。同时该触控显示面板结构100进一步具有一系统固定支撑层170。该系统固定支撑层170位于该导电层160的面对于液晶层130的另一侧的表面。该导电层160与该系统固定支撑层170之间有一导电胶层161,以将该导电层160与该系统固定支撑层170粘着并电气连接。

由前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一金属的支撑层,以降低系统成本。也即本发明形成导电层160取代原本支撑层,不但可达到遮蔽效果,也可以使面板及手持装置更轻薄。同时,该柔性印刷电路板200的接地可与该系统固定支撑层170电气连接,进而降低柔性印刷电路板200上的噪声。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