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078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面板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逐渐成为一种高可靠性的液晶显示面板设计方案。由于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需要将触控功能整合到液晶显示面板中,其中触控感应线需要增加其他的金属线来实现,因此使得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比较一般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大为提高,同时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程序较为复杂且制作效率也较为低下。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程序较为简单且制作效率也较高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的制作程序较为复杂且制作效率较为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数据线、扫描线、触控感应线以及由所述数据线、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触控感应线交错形成的像素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与一条数据线、一条触控感应线以及两条扫描线相邻,且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从相邻的所述数据线获取数据信号,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从两条所述扫描线同时获取扫描信号;与同一所述数据线连接的同一行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不同的扫描线;

其中所述触控感应线和所述数据线处于所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同一金属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同一所述数据线分别与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分别与本行的扫描线和上一行的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分别与本行的扫描线和下一行的扫描线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当向上一行的扫描线输入高电平信号且向本行的扫描线输入低电平信号时,对应的第一像素单元接收所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

当向上一行的扫描线输入低电平信号且向本行的扫描线输入高电平信号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接收所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所述触控感应线,所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所述数据线。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所述触控感应线,所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所述数据线。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感应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像素单元、蓝色像素单元以及绿色像素单元,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的类型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缓冲层;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薄膜晶体管的沟道;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栅绝缘层、栅极以及扫描线,其中所述栅极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间绝缘层,并在所述间绝缘层上形成源极通孔以及漏极通孔;

在所述基板上沉积金属层,并通过对所述金属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在所述间绝缘层上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触控感应线以及数据线;所述源极通过所述源极通孔与所述沟道一侧连接,所述漏极通过所述漏极通孔与所述沟道的另一侧连接;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数据线连接;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有机膜层以及触控感应电极,并在所述有机膜层上形成触控通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触控通孔与所述触控感应线连接;以及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钝化层以及像素电极,并在所述钝化层和所述有机膜层上形成像素电极通孔,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像素电极通孔与所述漏极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基板上制作缓冲层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基板对应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位置制作遮光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均为透明金属电极。

相较于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通过将触控感应线和数据线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简化了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程序,提高了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的制作程序较为复杂且制作效率较为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扫描驱动信号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数据线11、扫描线、触控感应线13以及由数据线11、扫描线以及触控感应线13交错形成的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可包括红色像素单元、蓝色像素单元以及绿色像素单元,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像素单元的类型相同。

其中每个像素单元与一条数据线11、一条触控感应线13以及两条扫描线相邻,且每个像素单元从相邻的数据线11获取数据信号,每个像素单元从两条扫描线同时获取扫描信号,与同一数据线11连接的同一行的两个像素单元对应至少一条不同的扫描线。

请参照图1,同一数据线11分别与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连接,第一像素单元分别与本行的扫描线和上一行的扫描线连接,第二像素单元分别与本行的扫描线和下一行的扫描线连接。当向上一行的扫描线输入高电平信号且向本行的扫描线输入低电平信号时,对应的第一像素单元接收数据线11的数据信号;当向上一行的扫描线输入高电平信号且向本行的扫描线输入高电平信号时,对应的第二子像素单元接收数据线11的数据信号。在图1中,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10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触控感应线13,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数据线11。触控感应线13的延伸方向与数据线1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本优选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10均在像素单元间隙处设置触控感应线13以及数据线11,即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10只具有正常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半的数据线11,同时另一半设置数据线11的位置用于设置触控感应线13,因此触控感应线13和数据线11可处于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10的同一金属层,从而简化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门板的制作程序,提高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本优选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使用时,首先当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如图2所示输入扫描信号,图2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扫描驱动信号时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t1时间段,扫描线g1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2处于低电平状态;

t2时间段,扫描线g1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2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3处于低电平状态;

t3时间段,扫描线g2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3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4处于低电平状态;

t4时间段,扫描线g3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4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5处于低电平状态;

t5时间段,扫描线g4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5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6处于低电平状态;

t6时间段,扫描线g5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6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7处于低电平状态;

t7时间段,扫描线g6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7处于高电平状态。

在t1时间段内,扫描线g1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2处于低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11、像素单元S13……以及像素单元S1(2n+1)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一行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

在t2时间段内,扫描线g1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2处于高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22、像素单元S24……以及像素单元S2(2n+2)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二行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导通,上述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同时由于扫描线g2处于高电平,扫描线g3处于低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21、像素单元S23……以及像素单元S2(2n+1)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二行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导通,上述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

在t3时间段内,扫描线g2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3处于高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32、像素单元S34……以及像素单元S3(2n+2)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三行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导通,上述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同时由于扫描线g3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4处于低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31、像素单元S33……以及像素单元S3(2n+1)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三行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导通,上述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

在t6时间段内,扫描线g5处于低电平状态,扫描线g6处于高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62、像素单元S64……以及像素单元S6(2n+2)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六行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导通,上述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同时由于扫描线g6处于高电平状态,扫描线g7处于低电平状态,像素单元S61、像素单元S63……以及像素单元S6(2n+1)对应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均导通,即第六行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导通,上述像素单元通过相应的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过程。

当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接收触控信号时,如图1所示的触控感应线均匀的分布在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上,其可较好的将触控操作的位置信号发送至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器,以便其及时快速的判断出触控操作的位置,从而进行触控操作反馈。

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可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401,提供一基板31;

步骤S402,在基板31对应薄膜晶体管的位置制作遮光层32;

步骤S403,在基板上制作缓冲层33;

步骤S404,在基板33上制作薄膜晶体管的沟道34;

步骤S405,在基板33上制作栅绝缘层35、栅极36以及扫描线,其中栅极36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

步骤S406,在基板33上制作间绝缘层37,并在间绝缘层37上形成源极通孔以及漏极通孔;

步骤S407,在基板33上沉积金属层,并通过对金属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在间绝缘层37上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极38、薄膜晶体管的漏极39、触控感应线3A以及数据线;源级38通过源极通孔与沟道34一侧连接,漏极39通过漏极通孔与沟道34另一侧连接;其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38与对应的数据线连接;

在本步骤中,触控感应线3A和数据线均处于同一金属层,从而简化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门板的制作程序,提高该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步骤S408,在基板33上制作有机膜层3B以及触控感应电极3C,并在有机膜层3B上形成触控通孔,触控感应电极3C通过触控通孔与触控感应线3A连接;

步骤S409,在基板33上制作钝化层3D以及像素电极3E,并在钝化层3D和有机膜层3B上形成像素电极通孔,像素电极3E通过像素电极通孔与漏极39连接;其中触控感应电极3C和像素电极3E均匀透明金属电极。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

请参照图5至图7,图5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三个优选实施例中,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均设置触控感应线,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均设置数据线。这里仅仅是像素单元内部的两个薄膜晶体管与扫描线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请参照图8至图11,图8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七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八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四个优选实施例中,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奇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触控感应线,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偶数列的像素单元间隙设置数据线。上述四个优选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像素单元内部的两个薄膜晶体管与扫描线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由于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线两侧均可连接像素单元,因此将第一列设置为触控感应线,可以比较好的确保每条数据线均可以连接到两列的像素单元,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线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通过将触控感应线和数据线设置在同一金属层,简化了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程序,提高了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内嵌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的制作程序较为复杂且制作效率较为低下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