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08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

目前,医生对人们体内的细胞或者其他肉眼看不到的一些细小物体,需要在显微镜下进一步的观察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结果。但现有的显微镜实验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载物台对被检测物体不具有相应的固定方法,从而降低了检测精度,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座和载物台,所述安装底座一侧垂直向上安装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中部设有伸缩杆,所述载物台通过第一固定件安装在支撑座下部,且载物台与安装底座平行设置,所述载物台中部设有一个圆形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两侧载物台上设有压片,所述载物台顶部安装设有物镜,所述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所述物镜安装在镜筒底端上。

优选的,所述镜筒内部空腔,且镜筒顶部设有目镜,所述目镜与镜筒相通,所述镜筒底部安装的转换器与镜筒转动连接,所述物镜与镜筒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压片通过螺柱固定在载物台一侧,所述螺柱与压片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镜筒后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粗准焦旋钮和细准焦旋钮,且支撑臂上设有调节旋钮。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中部安装设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与载物台上设有的通光孔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载物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安装底座、11 反光镜、2 支撑座、21 伸缩杆、22 第一固定件、23 第二固定件、24 调节旋钮、3 载物台、31 通光孔、32 压片、4 镜筒、5 目镜、6 转换器、7 物镜、8 支撑臂、81 粗准焦旋钮、82 细准焦旋钮、9 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支撑座2和载物台3,所述安装底座1一侧垂直向上安装设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中部设有伸缩杆21,所述载物台3通过第一固定件22安装在支撑座2下部,且载物台3与安装底座1平行设置,所述载物台3中部设有一个圆形通光孔31,所述通光孔31两侧载物台3上设有压片32,所述载物台3顶部安装设有物镜7,所述物镜7安装在转换器6上,所述物镜7安装在镜筒4底端上。

本实用新型改进在于:该生命科学医疗实验检测装置,通过镜筒4内部空腔,且镜筒4顶部设有目镜5,所述目镜5与镜筒4相通,所述镜筒4底部安装的转换器6与镜筒4转动连接,所述物镜7与镜筒4内部相通,从而载物台3上的放置的被测物体能够通过反光镜11将图像反射到目镜5上,便于实验人员观看,通过压片32通过螺柱9固定在载物台3一侧,所述螺柱9与压片32之间设有弹簧,从而能够将被测物体紧固载物台3上,有利于检测进度的提高,通过镜筒4后部设有支撑臂8,所述支撑臂8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23与支撑座2连接,所述支撑臂8上设有粗准焦旋钮81和细准焦旋钮82,且支撑臂2上设有调节旋钮24,从而能够将镜筒4固定在支撑座2上,并且能够对支撑座2的长度进行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