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级微结构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904阅读:10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级微结构扩散板。



背景技术:

光扩散板又称匀光板,扩光板,具有高光扩散性、高透光率和能够很好地遮挡光源等特征,是LED照明和平板显示领域重要的零部件。光扩散板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能够阻挡光的通过,一般情况下,光扩散板的光扩散性越好,透光率越低。目前的扩散板大多采用V型凹槽、U型凸槽等单一形状的折射结构,而通过改变微结构的形状来实现扩散性能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且越复杂的结构生产成本越高、生产设备精密程度要求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匀光度极佳的单层扩散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级微结构扩散板,包括扩散粒子层与折射层;所述扩散粒子层与折射层热压成型;所述扩散粒子层为PS扩散板材;所述折射层为由发泡PS制备的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未与扩散粒子层连接的表面遍布橘皮纹。发泡PS材料内部存在的气泡相当于起到二次折射的作用,且微结构表面的橘皮纹也能够使得入射光的入射角度更加分散,有利于提高出射光的柔和性。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PS的密度为0.6-0.8g/cm3,密度过小则微结构的成型工艺难度将会增加,为密度过大又不能显著的提高扩散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折射层厚度为扩散粒子层厚度的1/20-1/30。

进一步的,所述折射层为紧密排布有半椭球形凸点的微结构层或是金字塔形微结构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微结构层的发泡成型以及表面橘皮化的结构,能够使得在不增加扩散板层数及厚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光分散的均匀性,并能使得出射光更为柔和,能够有效防止眩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扩散粒子层,2、折射层,21、橘皮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学级微结构扩散板,包括扩散粒子层1与折射层2;所述扩散粒子层1与折射层2热压成型;所述扩散粒子层1为PS扩散板材;所述折射层2为由发泡PS制备的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未与扩散粒子层1连接的表面遍布橘皮纹21。发泡PS材料内部存在的气泡相当于起到二次折射的作用,且微结构表面的橘皮纹21也能够使得入射光的入射角度更加分散,有利于提高出射光的柔和性。

所述发泡PS的密度为0.7g/cm3,密度过小则微结构的成型工艺难度将会增加,为密度过大又不能显著的提高扩散效果。

所述折射层2厚度为扩散粒子层1厚度的1/20。

所述折射层2为金字塔形微结构层。

本实施例的透光率在71-74%之间,相对雾度大于93%。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