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89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模组,且特别涉及背光模组及其在显示装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应市场的需求,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多元化。目前发展出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由于它能够产生宽广的可视角度,因此可以提升视觉效果。一般的曲面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组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前方的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组主要包含具有弧度的背板、具有弧度的光源、以及平面导光板,其中光源与导光板均设置在背板中。

然而,由于导光板以弯曲成符合背板的弧度的方式放置在背板中,因此这会导致导光板翘起而无法完全贴合到背板中,由此将导致背光模组在后续安装胶框时破坏导光板,或导光板干涉到光源而造成导光板与光源的毁损。

为了避免导光板翘起,一般利用大面积的胶带等黏固件来黏固导光板。但是,大面积的胶带往往会严重影响导光板的光学效果,且不利于重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中的导光板可稳固在背板上,以维持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出光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含背板、凸柱、导光板、固定件以及光源。凸柱设置在背板上,其中,凸柱具有槽孔。导光板设置在背板中,且套设在凸柱上。导光板具有光学面。固定件具有头部以及与头部连接的杆部。其中,杆部穿过槽孔并固定在凸柱上,且头部抵靠导光板的光学面。光源邻设于导光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凸柱与背板一体成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凸柱插设并固定在背板的底部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背板的底部具有凹陷部。其中,凸柱设置在凹陷部中。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背光模组还包含反射片。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与背板之间,其中反射片套设在凸柱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背板包含底部,其中,底部为弧状。凸柱设置在弧状底部的最低位置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光源包含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凸柱靠近光源设置,且位于对应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前述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前方。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在背板上设置凸柱来使导光板套设在其上,且通过将固定件插设在凸柱的方式,来迫紧并固定导光板,以提升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导光板靠近入光面的一侧利用凸柱以及固定件来取代传统的胶带或其他黏固件,故不需要使用胶带或其他黏固件来黏固导光板,从而避免因胶带黏固效果不佳或胶带面积太大而对导光板的入光效果产生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凸柱及固定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故凸柱以及固定件的设置,也不会影响到发光单元的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参照并结合附图做出下列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侧视图;

图2A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A-A剖线所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5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参考了附图中的方向。因此,所使用的方向用语用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A,其中,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侧视图,图2A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A-A剖线所剖切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100主要包含背板110、凸柱120、导光板130、固定件140以及光源150(如图3所示)。凸柱120设置在背板110上。导光板130位于背板110中,且套设在凸柱120上。光源150邻设于导光板130,并提供可进入到导光板130中的光线。

请参照图2A及图2B,其中,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凸柱120具有槽孔121,槽孔121主要用来设置固定件140。如图2B所示,固定件140具有头部141以及与头部141连接的杆部142。杆部142穿过槽孔121并固定在凸柱120中,且头部141抵靠导光板130。也就是说,在导光板130套设在凸柱120上后,可以通过将固定件140的杆部142插设到凸柱120中并使杆部142与凸柱120之间产生一定紧迫力的方式,使固定件140的头部141压抵导光板130,以达到固定导光板130的目的。

在一个例子中,导光板130具有光学面131,且该光学面131为出光面。在一个较佳的例子中,当导光板130套设在凸柱120上时,凸柱120的顶面可与导光板130的光学面131齐平。藉此,可以确保当固定件140固定在凸柱120上时,固定件140的头部141同时贴合并压制凸柱120的顶面以及导光板130的光学面131,以达到稳固导光板130的效果。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凸柱120的顶面不一定与导光板130的光学面131齐平,在允许的公差内,凸柱120的顶面亦可略高于或略低于导光板130的光学面131。本实施方式的凸柱120的设计主要在于使得当固定件140的杆部142插设到凸柱120中时具有足够的紧迫力。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B,本实用新型的背板110为弧形背板,且背板110的底部110a为弧状。因此,当导光板130放置在背板110中时,导光板130可沿着背板110的底部110a的弧度放置。因此,为了避免导光板130位于弧状底部110a的最低位置处的部分翘起,可以将凸柱120设置在背板110的弧状底部110a的最低位置处,并利用固定件140来固定导光板130。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还包含反射片160,且反射片160设置在导光板130的下方并套设在凸柱120上,由此达到将从导光板130的底面出光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30的目的。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凸柱120通过插设的方式固定在背板110上。在一个例子中,背板110具有凹陷部111,且凸柱120设置在凹陷部111中。应理解,凹陷部111的设计主要在于容设长度较长的凸柱120,以增加导光板130套设在凸柱120上的稳固性。

另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3,其中,图3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50邻设于导光板130的入光面132。光源150包含电路板15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51上的多个发光单元153,其中,发光单元153与电路板151电性连接。在一些例子中,发光单元153可为发光二极管。在本实施例中,凸柱120及固定件140靠近光源150设置,且位于对应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153之间。藉此,可通过固定件140来直接固定导光板130靠近光源150的一侧,而不会影响到光源150所产生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30的光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凸柱120与固定件140的设计,可以省略胶带等黏固件,由此避免胶带等黏固件对导光板130靠近入光面132的一侧的光学效果产生影响。

在一些例子中,因为导光板130远离入光面132的一侧较不会影响到光源150出光的光学效果,故可直接使用胶带等黏固件来将导光板130远离入光面132的一侧固定在背板1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使用固定件140与凸柱120的设计,同样来达到将导光板130远离入光面132的一侧固定在背板110上的目的。

应理解,前述实施例的背板110具有凹陷部111的设计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其他例子中,背板亦可有不同结构的设计。请参照图4,其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200的结构与图1至图4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大致上相同,差异仅在于背光模组200的背板210并不具有凹陷部的设计,但亦可达到与前述相同的功效,故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凸柱120直接插设并固定在背板110(或背板210)上的设计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其他例子中,凸柱亦可与背板一体化成型。请参照图5,其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图5所示的背光模组300的结构与图1至图4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大致上相同,差异仅在于背光模组300的背板310与凸柱320为一体化成型设计,但同样可达到与前述相同的功效,故在此不再赘述。

另请参照图6,其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装置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0包含如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100以及显示面板410。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410设置在背光模组100的前方,且经由背光模组100出光的光线可射入显示面板410中,以达到显示的目的,故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具有背板110的背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400中仅用以示范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其他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例如背光模组200与背光模组300亦可应用于显示装置中,并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由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在背板上设置凸柱来使导光板套设在其上,且通过将固定件插设在凸柱中的方式,来迫紧并固定导光板,以提升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导光板靠近入光面的一侧利用凸柱以及固定件来取代传统的胶带或其他黏固件,故不需要使用胶带或其他黏固件来黏固导光板,从而避免因胶带黏固效果不佳或胶带面积太大而对导光板的入光效果产生影响。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凸柱及固定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之间,故凸柱以及固定件的设置,也不会影响到发光单元的出光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实施方式进行如上公开,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符号说明】

100 背光模组

110 背板

111 凹陷部

110a 底部

120 凸柱

121 槽孔

130 导光板

131 光学面

132 入光面

140 固定件

141 头部

142 杆部

150 光源

151 电路板

153 发光单元

160 反射片

200 背光模组

210 背板

300 背光模组

310 背板

320 凸柱

400 显示装置

410 显示面板

A 放大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