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80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备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给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但实际中这必须和偏光板配合)。

目前,液晶显示设备正在向超薄和曲面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超薄曲面市场正在不断增长。但市场上最薄的曲面设备厚度也在5mm以上。如图1所示,现有液晶显示器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包括外框1'、胶框2'和前框3',该三种边框对液晶屏4'、背板8'、导光板6'、反射片7'以及光学膜片5'进行组装固定,胶框2'设置于外框1'和前框3'之间,背板8'与外框1'相互卡接,光学膜片5'、导光板6'和反射片7'设置在胶框2'和背板8'之间,由胶框2'和背板8'夹持固定;液晶屏4'设置于前框3'和胶框2'之间,通过胶框2'和前框3'的夹持进行固定。该结构的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在7.6mm左右。与希望达到的5mm以下的厚度仍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改进现有的液晶显示器,降低显示器的厚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能够降低现有液晶显示器的厚度,满足市场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边框结构和显示结构,所述边框结构由外框和与所述外框连接的中框组成,所述外框位于所述显示结构的侧边,所述显示结构由液晶屏、光学膜片和导光板组成,所述中框位于液晶屏和所述导光板之间,且所述液晶屏和所述导光板分别粘贴在所述中框的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液晶屏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并与所述导光板粘接。简化了边框的结构,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整体液晶显示器得到简化,从而能够降低液晶显示器的厚度,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液晶屏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射涂层,所述导光板的其他五个面上涂覆有防漏光涂层,用于防止所述导光板漏光。反射涂层保证获得相应的反射效果,防漏光涂层避免导光板与边框结构之间产生漏光现象。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的宽度与所述显示结构的厚度相同。避免外框增加显示器的厚度。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的宽度为3.6-3.8mm。液晶显示器能够达到4mm以下的厚度,厚度降低程度大。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为钢化玻璃导光板。使得该液晶显示器获得支撑,保证强度能够得到满足。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晶屏通过强力双面胶粘贴在所述中框上。连接牢固稳定。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通过强力双面胶与所述中框粘接。连接牢固稳定。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通过透明胶粘合。实现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连接,透明胶占用空间小。

作为上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学膜片包括相互叠设的棱镜片和散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晶显示器,简化了边框的结构,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整体液晶显示器得到简化,从而能够降低液晶显示器的厚度,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框;2'、胶框;3'、前框;4'、液晶屏;5'、光学膜片;6'、导光板;7'、反射片;8'、背板;

1、外框;2、中框;3、液晶屏;4、光学膜片;5、导光板;6、反射涂层;7、防漏光涂层;8、强力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边框结构和显示结构,边框结构由外框1和与外框1连接的中框2组成,外框1位于显示结构的侧边,显示结构由液晶屏3、光学膜片4和导光板5组成,中框2位于液晶屏3和导光板5之间,且液晶屏3和导光板5分别粘贴在中框2的相对的两个面上,光学膜片4设置在液晶屏3和导光板5之间并与导光板5粘接。

该液晶显示器中的边框结构和显示结构的部件减少,之前通过边框或边框与背板之间配合夹持固定的部件均改为粘贴,简化了边框的结构,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整体液晶显示器得到简化,从而能够降低液晶显示器的厚度,满足市场需求。

如图3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导光板5远离液晶屏3的一面上涂覆有反射涂层6,导光板5的其他五个面上涂覆有防漏光涂层7,用于防止导光板5漏光。由于该显示器中没有了反射片,为了达到反射的需求,直接在相应的导光板5的位置上涂覆反射涂层6,以保证获得相应的反射效果,显示器中取消了背板和反射片,导光板5与边框之间的配合存在间隙,会产生漏光现象,为了避免漏光则可以通过在导光板5上涂覆防漏光涂层7。

外框1的宽度与显示结构的厚度相同,避免外框1增加显示器的厚度。外框1的宽度为3.6-3.8mm,例如外框1的宽度可以为3.65mm、3.70mm、3.75mm。

该实施例中导光板5为钢化玻璃导光板5,避免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氯乙烯的导光板5,使得该液晶显示器获得支撑,保证强度能够得到满足。

液晶屏3通过强力双面胶8粘贴在中框2上,导光板5通过强力双面胶8与中框2粘接。通过粘接连接到中框2上,能够避免使用其他占用空间较大的连接结构,并且通过强力双面胶8粘接能够保证液晶屏3或导光板5的组装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导光板5与光学膜片4之间通过透明胶粘合,避免使用其他的结构固定光学膜片4,能够减少显示结构的厚度。

该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4包括相互叠设的棱镜片和散光片。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