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25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享有于2016年1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01884号的优先权权益、以及于2016年10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07855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在此所述的实施方式涉及背光装置,以及包括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智能手机、个人助理设备(pad)、平板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的显示装置,正在广泛地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重叠地配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并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面状照明装置(背光装置)。现有的背光装置具有:反射层、导光板(光导)、光学片、作为光源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通过树脂制的矩形框状的框架。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彼此重叠地层叠配置并嵌入框架中。由此,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由框架保持及定位。

另外,提出了将框架嵌入金属板制的容纳壳体(背光盖),并且进一步将反射层、导光板、光学片配置于框架的空洞部的结构。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随着显示区域的大型化,不断地被要求进一步的窄边框化及薄型化。然而,在上述的背光装置的框架的宽度、厚度等的尺寸正在逼近通过射出成型能够形成的极限尺寸,已难以应对这种要求。

另外,随着窄边框化,背光装置的有效照明区域与液晶显示有效区域的公差变小。因此,当将背光装置安装到液晶显示装置时,液晶显示有效区域偏离到有效照明区域之外,其结果显示品质可能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实施方式,背光装置包括:框状的框架,通过透明的树脂形成;第一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第一面,并具有光扩散性;第二扩散粘着层,设于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并具有光扩散性;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一扩散粘着层而粘附于所述框架;导光板,在所述框架内载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以及光源,配置于所述框架内,并向所述导光板射入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a是示意性示出设于框架的扩散性粘着层的扩散性的分布的图。

图6b是示意性示出设于框架的扩散性粘着层的扩散性的分布的图。

图7是概略性示出背光装置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背光装置的制造工序中片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在片材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分别形成扩散粘着层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打孔框架的内窗(内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在一方的扩散粘着层粘附反射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在所述制造工序中,通过打孔形成外形的背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19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的立体图。

图20是沿着图19的线c-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1是第一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22是第二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方式。

所需说明的是,本公开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容易想到的适当变更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另外,附图有时为了使说明更加清楚而与实际的方式相比对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性地加以表示,其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并非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于与在已出现的图中描述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适当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是分别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侧以及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液晶显示装置10例如能够组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便携式电话、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机、电子辞典、电视装置、汽车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中进行使用。

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有源矩阵型的平板状的液晶显示面板12(liquidcrystaldisplaypanel(lcdpanel))、重叠地配置于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2的一平板面的显示面12a并覆盖整个该显示面的覆盖面板14、以及与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2的另一平板面的背面侧相对配置的背光单元(背光装置)20。

图4是沿着图1的线a-a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1的线b-b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3至图5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2包括:矩形平板状的第一基板sub1、与第一基板sub1相对配置的矩形平板状的第二基板sub2、以及设于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的液晶层lq。第二基板sub2的周缘部通过密封材料se而贴合于第一基板sub1。在第二基板sub2的表面粘附有偏光板pl1,形成了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在第一基板sub1的表面(液晶显示面板12的背面)粘附有偏光板pl2。偏光板pl2在俯视观察下具有比第一基板sub1的外形尺寸稍大的尺寸,并覆盖第一基板sub1的整个表面。此外,俯视观察是指从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状态。

在液晶显示面板12中,在俯视观察显示面12a的状态下,成为密封材料se的内侧的区域上设有显示区域(有效显示区域(activearea))da。在该显示区域da上显示图像。另外,在该显示区域da的周围设有边框区域(非显示区域)ed。显示区域呈矩形,边框区域呈矩形框状。液晶显示面板12是通过使来自背光单元20的光选择性地透过至显示区域da而显示图像的透过型。液晶显示面板12能够采用各种显示模式。例如,既可以具有对应于主要利用大致平行于基板主面的电场的横电场模式的构成,也可以具有对应于主要利用大致垂直于基板主面的电场的纵电场模式的构成。

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基板sub1的短边侧的端部接合有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22,其从液晶显示面板12向外延伸。在fpc22上安装有驱动ic芯片21等的半导体元件作为供给对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2所需的信号的信号供给源。

如图1至图5所示,覆盖面板14例如通过玻璃板或丙烯酸系的透明树脂等而形成为矩形平板状。覆盖面板14具有比液晶显示面板12的尺寸(宽度、长度)大的宽度以及长度。由此,覆盖面板14在俯视观察下具有比液晶显示面板12大的面积。在覆盖面板14的背面(液晶显示面板12侧的面,或者与观察者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周缘部形成有框状的遮光层rs。在覆盖面板14中,与显示区域da相对的区域之外的区域通过遮光层rs遮光。此外,遮光层rs可以形成在覆盖面板14的表面(显示面)。

覆盖面板14的背面(下表面)通过具有光透过性的或者由透明的粘合剂或粘着剂例如光学用透明树脂构成的粘着片ad来粘附于偏光板pl1。由此,覆盖面板14在整个面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此外,粘着片ad形成与偏光板pl1相同的尺寸,并整列地粘附于偏光板pl1。此外,也能够采用将粘着剂涂敷于偏光板pl1以及其周边的构成来代替粘着片ad。

覆盖面板14的周缘部(periphery)比液晶显示面板12的外周缘(periphery)向外侧突出。覆盖面板14的长边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长边具有预定的间隔(withaprescribedgap)地处于大致平行的状态。覆盖面板14的短边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短边具有预定的间隔地处于大致平行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面板14的长边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长边的间隔、即覆盖面板14的长边一侧周缘部的宽度形成得比覆盖面板14的短边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短边的间隔、即覆盖面板的短边侧周缘部的宽度小。

此外,覆盖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也能够采用使角部圆弧化的构成。此时,可采用的是无需将全部角部圆弧化,而仅使一个或两个角部圆弧化的构成。另外,也能够采用覆盖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仅任一个的角部圆弧化的构成、以及使任一角部均圆弧化的构成这二者。

如图3至图5所示,背光单元20包括:粘附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背面的矩形的框架16、粘附于该框架16的背面的反射片re、配置在框架16内的多个光学部件、以及供给向光学部件入射的光的光源单元30。

框架16由厚度t1为0.40mm(400μm)以下,例如由0.10mm~0.25mm(100μm~255μm)的密封材料构成。框架16的外形在俯视观察下比液晶显示面板12的外形稍大,且比覆盖面板14的外形小。能够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或者透明的树脂片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薄片来作为密封材料。此外,此处使用的树脂密封材料是将厚度设为100μm~300μm左右的薄片、设为包含厚度比100μm薄的隔膜、薄膜等。

如后文所述,框架16通过对树脂密封材料打孔加工而形成,并具有预定的尺寸。另外,框架16在整周形成相同的厚度t1,没有厚度方向(通过截面观察时的z方向)的凹凸。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6的厚度(密封材料的厚度)t1设为0.188mm(188μm)或0.25mm(250μm)。框架16具有第一面sf1和第二面sf2。第二面sf2是面向(facing)液晶显示面板12的表面,第一面sf1是与第二面sf2相反(opposedto)一侧的下表面。

框架16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长边部(longwisebar)16a、16b、以及彼此相对的一对短边部(sidelongbar)16c、16d。各长边部16a、16b的宽度w1形成0.6mm(600μm)以下,例如0.4mm~0.5mm(400μm~500μm)。一短边部16c的宽度w2与宽度w1同样地形成0.6mm(600μm)以下,例如0.4mm~0.5mm(400μm~500μm)。另外,另一短边部16d的w3与宽度w2同样地形成0.6mm(600μm)以下,例如0.4mm~0.5mm(400μm~500μm)。此外,短边部16d的宽度w3也可以形成比w2宽度大。另外,在该另一短边部16d的内侧缘侧设有多个凹部17。

另外,在下文中,存在将一短边部称为上边部(upsidebar),将另一短边部称为下边部(downsidebar)的情况。另外,也存在将一对长边部称为左右边部(right-and-leftbars)的情况。另外,也存在将左右边部和上边部合起来称为除去下边部的三边部的情况。

在框架16的下表面(第一面)sf1上形成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另外,在框架16的上表面(第二面)sf2上形成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如图4所示,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通过分别在透明的粘着剂(binder)中混入与该粘着剂的折射率不同的多个微珠b的具有光扩散性的粘着剂而形成。能够使用例如由丙烯酸、聚苯乙烯、聚酯、环氧树脂、乙烯基聚合物等构成的粘着剂、uv固化粘着剂等来作为粘着剂。另外,能够使用光透过性的空洞硅石粒子、玻璃粒子、或者合成树脂制的粒子来作为微珠b。另外,使用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甲基戊烯树脂等的热可塑性树脂、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的低聚物和/或丙烯酸酯系的单体等构成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等的电磁放射线固化了的树脂等透明性良好的材料来作为形成微珠的透明的材料。或者,除树脂之外,如果是透明的可以为玻璃、陶瓷等。扩散粘着层的光扩散性可以通过调整微珠b的含有量、微珠b的折射率等适当地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光扩散性da比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光扩散性db大。此处光扩散性db是设于长边部16a、16b及短边部16c上的整个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光扩散性,而不管该部分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通过几层构成。

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厚度t2形成为例如0.01mm~0.06mm(10μm~60μm),长边部16a、16b及上边部16c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厚度t3形成为0.01mm~0.06mm(10μm~60μm)。由此,框架16、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厚度的合计例如在成为最大厚度的长边部16a、16b及上边部16c侧形成为0.32mm~0.52mm(320μm~520μm)。

在一对长边部16a、16b中,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分别具有与长边部16a、16b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并且至少框架16的外侧面(externalsurface)和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外侧面(externalsurface)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外侧面(externalsurface)为同一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内侧面(internalsurface)侧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内侧面(internalsurface)侧也与框架16的内侧面(internalsurface)为同一面。或者,在框架16的长边部16a、16b的之间观察的情况下,长边部16a、16b之间的内径尺寸(internaldimension)与设于各个长边部16a、16b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间的内径尺寸(internaldimension)与第二扩散粘着层24b之间的内径尺寸(internaldimension)相等。同样地,长边部16a、16b之间的外径尺寸与设于各长边部16a、16b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间的外径尺寸(externaldimension)及设于第二扩散粘着层24b之间的外径尺寸(externaldimension)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16的短边部16c、16d中,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分别具有与短边部16c、16d的宽度w2、w3相同的宽度,框架16和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外侧面彼此、内侧面彼此分别为同一面。框架16和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外侧面彼此、内侧面彼此分别为同一面。或者,在框架16的短边部16c、16d的之间观察的情况下,短边部16c、16d之间的内径尺寸与设于各个短边部16c、16d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之间的内径尺寸及设于第二扩散粘着层24b之间的内径尺寸相等。同样地,短边部16c、16d的外径尺寸与设于各短边部16c、16d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之间的外径尺寸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之间的外径尺寸相等。

作为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材的两面上使用具有粘着层的双面胶。各粘着剂层的厚度能够通过变更各基材的厚度而容易地调整。

此外,除去下边部的三边部16a、16b、16c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形成得比下边部16d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厚,例如形成为约2倍的厚度。此时,三边部16a、16b、16c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能够采用两层层叠与下边部16d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相同厚度的粘着层。另外,通过使下边部16d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比长边部16a、16b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薄,从而形成用于通过后述的光源单元30的fpc32的间隙。

另外,如图6a示意性所示,能够调整微珠b的含有量,以使在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内部的设于上边部16c的部分的光扩散性比设于左右边部16a、16b上的部分的光扩散性低。同样地,还能够调整微珠b的含有量,以使在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内部的设于上边部16c的部分的扩散性比设于左右边部16a、16b上的部分的扩散性低。

或者,如图6b示意性所示,可以调整微珠b的含有量,以使设于左右边部16a、16b上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光扩散性从下边部16d向上边部16c逐渐升高。同样地,可以调整微珠b的含有量,以使设于左右边部16a、16b上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光扩散性从下边部16d向上边部16c逐渐升高。

另外,可以调整使如图6a所示的构成和图6b所示的构成相组合的构成、即使上边部16c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光扩散性低于左右边部16a、16b中任一位置的光扩散性。例如,采用在上边部16c的光扩散性低于在左右边部16a、16b的最靠近光源的位置的光扩散性的构成。或者,采用使上边部16c的光扩散性低于在左右边部16a、16b的最远离光源的位置的光扩散性的构成。而且,采用使在左右边部16a、16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光扩散性与上边部16c的光扩散性相同的构成。

此外,在图6a、图6b中,通过微珠b的个数来表示各扩散粘着层的光扩散性的差异,但适当采用通过变更光扩散性应不同的微珠b的粒径或粒径分布、或者采用折射率/透射率等不同的材料等来用于变更光扩散性的方法。

另外,通过在成为与反射片re相对的框架16的背面实施白点印刷等,从而也能调整该框架16的透光性。此时,通过使该白点印刷的点的密度在光源单元30从近处向远处逐渐由疏至密地变化,从而能够在框架16包括与来自光源单元30的距离对应的透光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反射片re通过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粘附于框架16的下表面sf1,并覆盖框架16的下表面侧。反射片re使用膜厚为200μm以下,优选50μm~90μm,反射率为90%以上,优选为95%以上的反射片。另外,在通过框架16的长边部16a、16b之间的间隔观察的情况与在框架16的短边部16c、16d之间的间隔观察的情况的任一个中,反射片re形成为具有与框架16的外形尺寸相等的大小的矩形。另外,反射片re的外侧面和框架16的外侧面排列成齐平,不是任一方相对于任一另一方突出的状态。

背光单元20具有作为容纳在框架16内的光学部件的在俯视观察下矩形的导光板lg以及重叠地配置于导光板lg上的光学片os。而且,背光单元20包括光源单元30。光源单元30沿着导光板lg的一侧面(入射面)ef而设置,并向该导光板lg射出光。

导光板lg由具有透光性的极薄的树脂片形成矩形,且呈正方体状。导光板lg包括作为射出面的第一主面s1、该第一主面s1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s2以及连接第一主面s1与第二主面s2的入射面ef。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光板lg的短边侧的一侧面作为入射面ef。导光板lg具有在俯视观察下比框架16的内径尺寸(internaldimensions)稍小且比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稍大的外形。关于导光板lg的板厚,与光源单元30相对的一侧面(入射面)侧的厚度最厚,作为与该一侧面正相反一侧的另一侧面侧的厚度最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该另一侧面的厚度设为例如0.2mm~0.5mm(200μm~500μm)左右的厚度来作为导光板lg的厚度。根据本实施方式,框架16的厚度t1形成为比导光板lg的最薄的部分的厚度更薄。并且,导光板lg的板厚和光学片os类的厚度的合计与框架16的厚度t1和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厚度t2、t3的合计大致相等。即,导光板lg及光学片os的厚度的合计形成为例如0.36mm~0.52mm(360μm~520μm)。并且,能够使用板厚为0.2mm(200μm)以下的极薄的导光板lg。在第二主面s2与反射片re相对的状态下,导光板lg重叠地载置于反射片re。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与框架16的短边部16d相对。导光板lg的另一侧面分别留有0.05mm~0.2mm(50μm~200μm)程度的微小间隙地与框架16的短边部16c、长边部16a、16b相对。

光学片os具有透光性,重叠地载置于导光板lg的第一主面s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片os,例如使用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扩散片os1以及棱镜片os2。扩散片os1和棱镜片os2依次重叠地载置于导光板lg的第一主面s1上。各光学片os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与导光板lg的宽度相同的宽度以及比导光板lg的长度稍短的长度。另外,各光学片os形成为比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稍大的尺寸。光学片os的除光源侧的侧缘之外的至少三个侧缘留有预定的间隙(0.1mm~0.5mm)(withapredeterminedgap)地与框架16直接相对(facingdirectly)。并且,光学片os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背面留有微小的间隙地相对。由此,光学片os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整个显示区域da相对。

如图3及图5所示,光源单元30包括:细长的带状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32和安装在该fpc32上的光源。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光源,例如使用以预定的间隔排列作为点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34的光源。多个led34各自具有射出面34a、以及垂直于射出面34a的安装面34b。多个led34沿着fpc32的长度方向(与框架16的短边部平行的方向),彼此以预定的间隔排列地设置。各led34使安装面34b与fpc32相对的状态下而被安装。另外,fpc32具有从一侧缘延伸的连接端部32a(参照图3)。

fpc32的一长边部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而重叠于短边部16d,另一长边部位于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侧的端部上。由此,多个led34配置在框架16的短边部16d和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之间。各led34的射出面34a与入射面ef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led34配置在短边部16d的凹部17内。各led34高度(厚度)lh优选为例如0.4mm(400μm)以下,更优选为0.3mm(300μm)以下。

此外,能够采用作为线光源的荧光管或阴极射线管来作为光源。或者,能够采用极细密地配置由有机el构成的光源的线光源或面光源来作为光源。

如图5所示,第四粘着剂层例如双面胶37在光学片os2的光源侧的端部(end)和fpc32的光学片侧的端部粘附。另外,在光源侧最下部的光学片os1的端部比光学片os2的端部从光源侧延伸出,并粘附于双面胶37。由此,光学片os1、os2通过双面胶37而接合于fpc32。

而且,如图3及图5所示,细长的带状的第三粘着剂层,例如双面胶36重叠地粘附在fpc32上及光学片os的端部上。

如上述构成的背光单元20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背面相对地配置,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及双面胶36而安装在液晶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

即,框架16的左右长边部16a、16b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分别粘附于偏光板pl2的长边一侧端部。由此,左右边部16a、16b成为沿着偏光板pl2的长边的状态。框架16的上边部16c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而粘附于偏光板pl2的短边侧端部。由此,上边部16c成为沿着偏光板pl2的短边的状态。由此,该三边部(threebars)16a、16b、16c在俯视观察下位于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边框区域ed重叠的位置。并且,这三边部(threebars)16a、16b、16c在与偏光板pl2的侧面的同一面排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除光源侧之外的框架16的三边中,能够采用使偏光板的端部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部为同一面的构成、或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部的内侧的构成。

安装于框架16的下边部16d的fpc32通过双面胶36不是粘附在偏光板pl2,而是粘附在液晶显示面板12的第一绝缘基板sub1的背面侧。由此,下边部16d及光源单元30位于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边框区域ed及覆盖面板14的遮光层rs重叠的位置。

fpc32经由连接端部32a而连接于fpc22(参照图2)。由此,经由fpc22及fpc32而向led34通上驱动电流。自led34射出的光从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入射至导光板lg内,并在导光板lg内传播。该光暂且从第二主面s2射出后被反射片re反射,并再次入射到导光板lg内。在通过了这样光路之后,来自led34的光从第一主面(射出面)s1向液晶显示面板12侧射出。射出的光通过光学片os扩散之后照射至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

而且,从导光板lg的入射面ef之外的侧面漏出的光入射到框架16的左右边部16a、16b以及上边部16c,并在框架16内传播。另外,该光从框架16的下表面sf1射出到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后被反射片re反射,并再次入射到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框架16内。在通过了这样的光路之后,并再次入射到框架16的光在第二扩散粘着层24b扩散,从该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射出到液晶显示面板12侧,并照射液晶显示面板12的周缘部。该周缘部是指包括边框区域,边框区域和显示区域的边界及其周边。这样,框架16、第一以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a、24b作为将导光板lg的周边漏出的光导光到液晶显示面板12侧的辅助性光源部而发挥作用。如上所述,背光单元20能够从导光板lg的整个第一主面s1、以及位于导光板lg的周围的框架16向液晶显示面板12射出光。因此,例如,即使在斜着观察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面12a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显示区域da的周边部变暗等的不良状况。其结果,能够实现比以往更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即,在与光源单元30相邻的边部之外的其它三边部,能够实质上将包含框架16的背光单元20的外形设为有效照明区域,能够实现更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10。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框架16构成为通过树脂密封材料形成,但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透明的树脂模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框架16作为辅助光源使用。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背光单元(背光装置)2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图7是示意性示出制造装置的一例以及整个制造工序的图,图8至图12是分别示意性示出各制造工序的片材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制造装置包括:分别卷绕长尺的片状的材料的多个辊rp、ra1、ra2a、ra2b、rs1、rs2、rr、沿着输送路cp输送从这些辊引出的片材的一对第一输送辊80a、80b、一对第二输送辊82a、82b、卷绕隔板而回收的回收辊rc、对移动输送路cp的片材打孔加工的第一打孔加工机p1、以及第二打孔加工机p2等。

多个辊包括用于形成框架的片材,例如卷绕pet片50的辊rp、卷绕第一扩散粘着层的辊ra1、分别卷绕第二扩散粘着层的辊ra2a、ra2b、以及分别卷绕隔板的辊rs1、rs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扩散粘着层、第二扩散粘着层,仅使用扩散粘着层,或使用基材+粘着剂。此外,作为扩散粘着层也可以使用双面胶。另外,各辊的宽度与背光单元的短边之间的尺寸相等。仅辊ra2b具有比其它辊稍小的宽度。

如图7所示,首先,通过使从辊rp、ra1、ra2a、ra2b、rs1、rs2引出的片材,例如pet片50、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第二扩散粘着层24b1、第二粘着层24b2、隔板通过一对输送辊80a、80b间而输送,从而彼此层叠和粘附。即,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pet片50的整个下表面(第一面)粘附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另外,在pet片50的上表面(第二面),在整个面粘附第二粘着层24b1,并且,在其基础上,除去沿着一侧部的预定区域的区域粘附第二扩散粘着层24b2。这些第一扩散粘着层24a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b2通过隔板覆盖与粘贴在pet片50的面的相对侧的面。

接着,如图7及图10所示,通过第一打孔加工机(金属模具等)p1,一起打孔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片材50、第二扩散粘着层24b1、24b2以及隔板,依次形成相当于框架的内部形状(内孔)的矩形的内孔52a、52b。接着,剥离第一扩散粘着层24a上的隔板,通过回收辊rc卷曲回收。在该状态下,如图7及图11所示,将从辊rr引出的反射片re粘附于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的整个面。这些片材50、扩散粘着层、反射片re通过一对输送辊82a、82b之间,并沿着输送路cp输送。

其后,如图7及图12所示,通过第二打孔加工机(金属模具等)p2,一起打孔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片材50、第二扩散粘着层24b1、24b2、第二扩散粘着层24b2上的隔板、反射片re,从一并形成框架16、反射片re、各扩散粘着层24b1、24b2的外形。由此,依次制作出设置有反射片re以及各扩散粘着层24b1、24b2的框架16。接着,如图7所示,通过在形成的框架16上安装并固定导光板lg、光学片os、光源单元30而得到背光单元20。此外,导光板lg、光学片os、光源单元30可以预先通过扩散粘着层例如双面胶彼此接合,从而单元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打孔厚度为0.4mm(400μm)以下,例如厚度为0.15mm~0.25mm(150μm~255μm)的薄的片材来形成背光的框架16。由此,得到在通过射出成型的模具中难以制作的、薄且边部的宽度小的框架16。通过使用该框架16,能够廉价地实现更加薄型的窄边框的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能够使框架16的厚度为0.2mm以下,边部的宽度为0.45mm以下,能够容易地实现薄型窄边框化。而且,通过框架16变薄,能够使用板厚为0.2mm以下的极薄的导光板,得到更加薄型的背光装置。

另外,通过将薄片、薄片上的扩散粘着层24a、24b及反射片re和框架16一起打孔加工,能够使扩散粘着层24a、24b的宽度、反射片re的外形尺寸与框架16高精度地一致。

作为比较例,讨论以下构成:首先通过单体形成框架,其后,再将扩散粘着层粘附或涂敷于该框架。在比较例的情况下,若框架的各边部的宽度显著地变窄形成,则难以将扩散粘着层设于各边部的上下面,扩散粘着层从各边部突出。这样突出来的粘着剂不仅对后面的工序造成不良影响,若附着于背光装置的其它构成,则导致背光装置的发光性能的降低。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装置中,扩散粘着层24a、24b的宽度与框架16的边部的宽度一致,并且使扩散粘着层24a、24b的侧面(侧缘)与框架16的侧面(侧缘)齐平于同一面。作为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背光装置的尺寸精度。而且,将薄片50、扩散粘着层24a、24b以及反射片re通过所谓辊对辊工艺一体化后,对它们一起进行打孔加工。通过该工艺,实现制造工序的简化以及大量生产。另外,提高各部件的精度,而且,减小分别形成它们时所需的各部件之间的公差。其结果,本实施方式能够有助于薄型化及窄边框化。

接着,说明其它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及背光装置。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省略或简化其详细的说明,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背光单元20的光学片os经由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而粘附于框架16的第二面sf2。光学片os与导光板lg留有间隙地相对。光学片os包括经由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而粘附于框架16的上表面sf2的扩散片os1、以及重叠地配置在该扩散片os1上的棱镜片os2。另外,棱镜片os2抵接于液晶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即面接触于偏光板pl2的整个面。此外,偏光板pl2通过含有微珠的扩散粘着层40而粘附于第二基板sub2的背面。

在框架16的左右边部16a、16b以及上边部16c,框架16的外侧面和扩散片os以及棱镜片os2的侧面为同一面。而且,在该三边部16a、16b、16c中,外侧面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的侧面和第一及第二绝缘基板sub1、sub2的侧面排列在同一面。左右边部16a、16b的宽度w1及上边部16c的宽度w2分别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边框区域ed的宽度一致。由此,该三边部16a、16b、16c在俯视观察下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边框区域ed重叠。

此外,扩散片os1的凹凸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填埋,在扩散片os1和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界面,折射率之差减小,从而降低了在界面的光扩散。但是,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的光扩散性,能够使来自框架16的光向光学片os良好地射出。

根据如上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无需考虑框架和光学片之间的公差。其结果,能够将作为光源发挥作用的框架16配置在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2的更靠内侧,即配置在相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接近有效显示区域da的的位置。由此,能够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更进一步的窄边框化。另外,即便在将扩散片及棱镜片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一体化的情况下,通过在偏光板pl2和液晶显示面板12的第二绝缘基板sub2之间的扩散粘着层40保持光扩散功能,从而抵消扩散片os1的扩散功能的减少,能够减少从覆盖面板14侧观察时的显示不均匀。扩散粘着层40通过设为不从偏光板pl2突出的尺寸,从而防止不需要的光回绕。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如图15及图16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光源发挥作用的框架16配置为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2更靠内侧,即深入到有效显示区域da侧。框架16的一对长边部16a、16b以及与光源单元30相反侧的短边部16c在液晶显示面板12的厚度方向中,位于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边框区域(非显示区域)ed重叠的位置,并且至少一部分,这里是与导光板lg相对的内侧缘部位于重叠于有效显示区域da的位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装置10的其它构成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相同。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第三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作为光源发挥作用的框架16,能够将该框架16配置在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2而与有效显示区域da重叠的位置的内侧。由此,能够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更进一步的窄边框化。而且,也可以框架16和有效显示区域da重叠地设置,所以当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背光单元20向液晶显示面板12贴偏。由此,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组合型或制造性。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如图17及图18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背光单元20的反射片re具有比框架16的外周缘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延伸端部ree。该延伸端部ree向覆盖面板14侧弯曲,粘附于框架16的外侧面及液晶显示面板12的外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16的一对长边部16a、16b及短边部16c中,通过反射片re的延伸端部覆盖框架16的外侧面、第一以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a、24b的外侧面、以及液晶显示面板12的外侧面。由此,从框架16的外侧面、第一以及第二扩散粘着层24a、24b的侧面、以及光学片os的侧面漏出的光在反射片re的延伸端部ree反射,返回到框架16内以及第一、第二扩散粘着层24a、24b内,能够照射至液晶显示面板12侧。由此,能够提高背光单元20的光利用效率。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装置10的其它构成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第五实施方式)

图19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0是沿着图19的线c-c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极薄,能够使液晶显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向面外的方向弯曲。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装置10的长边一侧的两端部构成为向下方,即背光装置20侧弯曲的弯曲部ca。

在一例中,覆盖面板14的长边一侧两端部预先向背光装置20侧弯曲成形。并且,包含偏光板pl1、pl2的液晶显示面板12通过由光学用透明树脂形成的粘着片ad粘附于覆盖面板14。由此,液晶显示面板12的长边一侧的两端部沿着覆盖面板14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12的长边一侧的两端部延伸到与覆盖面板14的长边一侧的两端缘同一面的位置。弯曲部ca的弯曲程度例如曲率半径能够任意调整。

在背光单元20中,光学片(扩散片)os1载置于导光板lg上,配置在框架16的内侧。光学片(棱镜片)os2载置于光学片os1上,另外,光学片os2的周缘部经由第二扩散粘着层24b而粘附于框架16的第二面sf2。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片os2的尺寸形成为比框架16的外形尺寸稍小。由此,光学片os2的长边一侧的侧缘位于框架16的长边部16a、16b的外侧缘的内侧。

背光单元20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平坦部相对地设置。导光板lg及光学片os1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显示区域da相对。光学片os2的周缘部即与框架16重叠的部分通过透明的扩散粘着层40而粘附于偏光板pl2。由此,背光单元20粘附于液晶显示面板12。扩散粘着层40含有微珠,并具有光扩散性。另外,在偏光板pl2中,扩散粘着层40在从与框架16相对的位置到与片材se的内缘相对的位置设于偏光板pl2的表面。

覆盖面板14及液晶显示面板12的弯曲部ca超过框架16的长边一侧的两侧缘而延伸至外侧,覆盖框架16的外侧面16f并且斜着与该外侧面16f相对。另外,背光单元20形成平板状,没有突出到弯曲部ca。在该状态下,通过安装背光单元20,框架16的外侧面与弯曲部ca相对。

根据如上构成的第五实施方式,通过使液晶显示面板12的长边一侧的两端部弯曲而设为弯曲部ca,能够实现面板设计的多样化,并且可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使用范围的扩大。另外,通过使液晶显示面板12的两侧缘部超过框架16延伸到覆盖面板14的侧缘,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12的有效显示区域da扩大区域da2。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将位于导光板lg的周围的框架16作为向液晶显示面板12侧照射光的辅助光源部而发挥作用,也能够从框架16向位于导光板lg的外侧的显示区域da2照射光。因此,将显示区域da2作为有效显示区域利用,能够显示图像。这样,在液晶显示面板12的长边一侧的两侧缘部,能够实质上将包含框架16的背光单元20的外侧设为有效照明区域,能够实现更窄周缘的液晶显示装置10。

并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弯曲部不限于长边一侧的两侧部,可以为使整个液晶显示装置弯曲的构成。

(第一变形例)

图21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框架16作为宽幅,使框架16的一部分沿着液晶显示面板12弯曲的构成。

如图21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框架16的长边部16a、16b分别宽幅地形成,从导光板lg的侧面附近延伸到液晶显示面板12的片材se的内缘附近。反射片re的端部通过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粘附于框架16的下表面sf1,覆盖框架16的下表面sf1。光学片(棱镜片)os2的端部通过第二扩散粘着层24b粘附于框架16的上表面sf2,覆盖框架16的上表面sf2。在本变形例中,反射片re的侧面及光学片os2的侧面和框架16的外侧面为同一面。

上述框架16及光学片os2的周缘部通过具有光扩散性的扩散粘着层40而粘附于液晶显示面板12的偏光板pl2。由此,框架16、反射片re的周缘部、光学片os2的周缘部沿着液晶显示面板12弯曲,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弯曲部ca以及显示区域da2相对。根据第一变形例,通过弯曲部ca及显示区域da2的全部区域设置作为辅助光源发挥作用的框架16,能够向显示区域da2照射更多的光。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框架16作为辅助光源发挥作用,不会妨碍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另外,由于在显示区域da2照射来自辅助光源的光,可知比显示区域da亮度稍低。另一方面,由弯曲部ca形成的显示区域da2使用在用于将显示区域da作为主窗口时的子窗口的辅助性使用。在作为这种辅助性的用途而使用显示区域da2的情况下,即便在比显示区域da亮度低的状态下也能有效地利用。

(第二变形例)

图22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在本变形例中,仅光学片os2的周缘部延伸到液晶显示面板12的片材se的附近,通过扩散粘着层40粘附于偏光板pl2。框架16的长边部16a、16b、第一扩散粘着层24a、第二扩散粘着层24b以及反射片re的周缘部形成为比光学片os2稍短,延伸到片材se的附近。

在这种构成中,从框架16射出的光通过光学片os2以及扩散粘着层40扩散,能够照射到整个显示区域da2。另外,由于能够使背光单元20的宽度减小,从而有助于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化。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实际上,在此描述的新颖的方法和系统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面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描述的各种结构及制造工序来适当进行设计变更所能实施的全部的结构及制造工序只要包含本发明的宗旨,则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也能够采用能够不首先将液晶显示面板安装在覆盖面板,容纳到容纳于背光单元的容纳壳体内之后,在覆盖面板与容纳壳体的周缘一起安装的构成。另外,也能够采用不使液晶显示面板粘结于覆盖面板,而在容纳壳体内可稍移动的构成。而且,也能够采用将背光单元固定于液晶显示面板,并将这些彼此固定的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面板容纳于容纳壳体的构成。

另外,关于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得到的其它的作用效果从本说明书的记载明确的,或者关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当然理解为通过本发明得到的。

背光单元的光学片不局限于两张,可根据需要而增减。液晶显示面板、背光单元的构成部件以及框架的外部形状及内部形状不限定于矩形,也可以使外部行政或内径中一方或两方是俯视观察下多边形、圆形、椭圆形及组合它们而成的形状等其它形状。构成部件的材料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能够进行各种选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