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心加强件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79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线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中心加强件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FTTx(Fiber-to-the-x,光纤接入)建设的快速扩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区和办公楼采用光纤接入方式进行上网。目前的FTTx部署方案都是将大芯数光缆与局域网光缆和引入光缆连接,然后导入终端用户。这种部署方案采用的光缆一般为中心加强件光缆,加强件位于缆芯的最中央,周围环绕松套管,因此一般松套管数量较多,松套管中的光纤数量也较多,其缆重一般较大,在不同用户端进行分支接入时较难开剥和熔接,影响施工效率。此外光缆直径大,难以在现有的狭窄管道中进行布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开剥和连接、敷设效率高且结构紧凑,横截面小,容易在现有的狭窄管道中进行布线的非中心加强件光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中心加强件光缆,包括:

护套层;

至少两个加强件,其设于所述护套层内,且每一个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护套层内的非中心位置;

至少一个松套管,其设于所述护套层内,所述护套层套设在所述加强件和松套管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松套管内设有光纤,所述松套管和光纤之间填充有阻水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水单元为纤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水单元为阻水纱或阻水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加强件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护套层为阻燃护套层或耐火护套层。

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容易开剥和连接、敷设效率高且结构紧凑,横截面小,容易在现有的狭窄管道中进行布线的非中心加强件光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中心加强件光缆,包括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内设有至少两个加强件和至少一个松套管,所述护套层套设在所述加强件和松套管上,两个所述加强件相互抵持并偏置设置,且两个所述加强件将所述护套层内部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收容空间,所述松套管设于较大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松套管至少抵持在两个所述加强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松套管内设有光纤,所述松套管和光纤之间填充有阻水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水单元为纤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水单元为阻水纱或阻水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由于采用非中心加强件结构,光缆中只设置一根松套管,并非常规光缆的多根松套管环绕加强件,在引入终端用户时,光缆容易开剥和连接,可简单快捷地掏接出松套管,大幅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敷设效率。此外,由于松套管数量减少,使得光缆结构紧凑,横截面小,容易在现有的狭窄管道中进行布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非中心加强件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层,2-加强件,3-松套管,31-光纤,32-阻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非中心加强件光缆,包括护套层1、加强件2和松套管3。

护套层1套设在加强件2和松套管3上,加强件2至少有两个,松套管3至少一个,光缆整体横截面呈圆形。松套管3和加强件2均位于护套层1内,其中每一个加强件2位于护套层1内的非中心位置。本发明中的松套管3为一个,加强件2为两个,本发明由于采用非中心加强件结构,光缆中只设置一根松套管3,并非常规光缆的多根松套管环绕加强件,在引入终端用户时,光缆容易开剥和连接,可简单快捷地掏接出松套管3,大幅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敷设效率。此外,由于松套管3数量减少,使得光缆结构紧凑,横截面小,容易在现有的狭窄管道中进行布线。

本发明中的加强件2的外径和类型可根据光缆机械性能的要求和横截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可以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或是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KFRP)。

本发明中的松套管3内设有2-12根光纤31,松套管3和光纤31之间填充阻水单元32。根据光纤31的数量,松套管3的外径为1.20mm~2.3mm,光纤31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可以为2~12芯。光纤31的直径为250μm,可以是单模光纤,也可以是多模光纤,全部采用全色谱颜色标识。光纤31在松套管3内是松弛的,保持一定的余长。相对于常规中心加强件光缆结构,本发明的非中心加强件光缆结构紧凑,横截面小,可节省现有管道资源,扩大通信管道的容纤率。

阻水单元32根据光缆敷设环境要求,可以采用半干式或是全干式阻水结构,半干式结构的阻水单元32为纤膏,全干式结构的阻水单元32为阻水纱或阻水粉。根据光缆具体使用需求,护套层1可以是阻燃护套层或耐火护套层。

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中心加强件光缆,包括护套层1,护套层1内设有至少两个加强件2和至少一个松套管3,护套层1套设在加强件2和松套管3上,两个加强件2相互抵持并偏置设置,当两个加强件2的圆心和护套层1的圆心共线时为居中设置,非居中设置的其他情形就是偏置设置。且两个加强件2将护套层1内部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收容空间,松套管3设于较大的收容空间内,且松套管3至少抵持在两个加强件2上。

加强件2的外径和类型可根据光缆机械性能的要求和横截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可以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或是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KFRP)。

松套管3内设有2-12根光纤31,松套管3和光纤31之间填充阻水单元32。根据光纤31的数量,松套管3的外径为1.20mm~2.3mm,光纤31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可以为2~12芯。光纤31的直径为250μm,可以是单模光纤,也可以是多模光纤,全部采用全色谱颜色标识。光纤31在松套管3内是松弛的,保持一定的余长。相对于常规中心加强件光缆结构,本发明的非中心加强件光缆结构紧凑,横截面小,可节省现有管道资源,扩大通信管道的容纤率。

阻水单元32根据光缆敷设环境要求,可以采用半干式或是全干式阻水结构,半干式结构的阻水单元32为纤膏,全干式结构的阻水单元32为阻水纱或阻水粉。根据光缆具体使用需求,护套层1可以是阻燃护套层或耐火护套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