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6年2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33989号优先权权益,在此引用该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在标牌用途等显示装置中为了扩大而将多个显示装置如平铺那样排列地显示的多显示器系统。在这样的多显示器系统中,由于在存在于显示装置间的框状的非显示部分(边框)中显示图像间断,因此寻求显示品质的改善。因此,要求显示装置的各自的窄边框化。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实施方式,提供了显示装置包括:主像素,具有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的多个副像素;第一像素块,与所述主像素邻接;第二像素块,与所述第一像素块邻接,并与所述第一像素块相互电连接;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主像素以及所述第一像素块,所述主像素、所述第一像素块以及所述第二像素块位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外缘部,所述第一像素块比所述主像素更靠近所述外缘部,并且,所述第二像素块比所述第一像素块更靠近所述外缘部,所述第二像素块在俯视观察中与所述驱动部重叠。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显示装置dsp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区域a中的一结构例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示出显示面板pnl的截面的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区域a中的另一结构例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区域a中的其他结构例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示出区段sg的一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区段sg的动作的时序图的图。
图8是示出主像素px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主像素px中的像素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sub1的截面的图。
图11是示出像素块b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像素块b11~b13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3a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3b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主像素px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主像素px中的像素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像素块b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像素块b11以及b12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像素块b21以及b22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20a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0b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多显示器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另外,公开只不过是一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确保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容易想到的适当变更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为了使说明更明确,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时附图会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的情况,但只不过是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在各图中,有时关于连续配置的相同或类似的要素而省略符号。此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有时对关于已出现的图而在与上述的要素发挥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要素中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显示装置dsp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在图中,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相互交叉,在一例中,相互正交。此外,将从相对由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限定的x-y平面正交的法线方向识别显示装置dsp称为俯视观察。
显示装置dsp具备显示面板pnl、驱动部dr等。显示面板pnl在一例中形成为具有沿第一方向x的一对短边s1和s2、以及沿第二方向y的一对长边l1和l2的长方形状,但其形状并不限于图示出的例子,也可以是其他多角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等的形状。
显示面板pnl具备第一基板sub1以及第二基板sub2。第一基板sub1以及第二基板sub2由密封件se贴合。密封件se沿短边s1和s2、以及长边l1和l2分别配置。显示面板pnl在密封件se的内侧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显示区域da将在下文详述,具备主像素、疑似地作为显示像素而发挥功能的像素块等。第一基板sub1在显示区域da中具备信号线s、扫描线g、用于供给未图示的各种电压的布线、电源线等。多个信号线s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多个扫描线g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
驱动部dr具有驱动主像素、像素块的功能。驱动部dr具备位于由密封件se所包围的内侧的外围电路cr1~cr4。外围电路cr1~cr4配置于第一基板sub1,位于显示区域da内的周缘部。在一例中,外围电路cr1沿短边s1配置,具备信号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cr2沿长边l1配置,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极性反转电路、公共(common)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cr3沿短边s2配置,具备保护电路等。外围电路cr4沿长边l2配置,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极性反转电路、公共驱动电路等。信号线s与外围电路cr1以及cr3电连接。扫描线g与外围电路cr2或cr4电连接。另外,驱动部dr进一步地也可以具备驱动定时(timing)产生电路、电源电路等。
在图示出的例子中,显示面板pnl具备驱动ic芯片cp。驱动ic芯片cp安装于沿短边s1的第一基板sub1的安装部mt。驱动ic芯片cp具备构成驱动部dr的各种电路的一部分。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区域a中的一结构例的放大俯视图。
在显示区域da配置有主像素px以及像素块b。在图中,主像素px以及像素块b分别以四角示出。在四角之中图示出圆标记的主像素px以及一部分的像素块b具备由驱动部dr驱动的像素电路。由于在四角之中未图示出圆标记的像素块b不具备像素电路,因此与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相互电连接。
主像素px在图中以中空的四角示出,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呈矩阵状配置。
作为像素块b,例如包括有像素块b11~b13、像素块b21~b23、像素块b31~b36、像素块b41~b46等。
像素块b11~b13在图中以向右下降斜线的四角示出,沿第一方向x排列,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11相当于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以下,有时简单地称为第一像素块),并与主像素px邻接。像素块b12以及b13位于比像素块b11更邻近密封件se(或者显示区域da的外缘部)的一侧。像素块b12以及b13均相当于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以下,为了与第一像素块进行区分,有时称为第二像素块以及第三像素块)。像素块b12与像素块b11邻接,并与像素块b11相互连接。像素块b13与像素块b12邻接,并与像素块b12相互连接。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像素块b11比主像素px更靠近显示区域da的外缘部dax,像素块b12比像素块b11更靠近外缘部dax,此外,像素块b13比像素块b12更靠近外缘部dax。另外,外缘部dax以及day均相当于密封件se面向显示区域da的内缘部bma。
像素块b21~b23在图中以向右上升斜线的四角示出,沿第二方向y排列,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2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并与主像素px邻接。像素块b22以及b23位于比像素块b21更邻近密封件se的一侧。像素块b22以及b23分别相当于第二像素块以及第三像素块。像素块b22与像素块b21邻接,并与像素块b21相互连接,像素块b23与像素块b22邻接,并与像素块b22相互连接。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像素块b21比主像素px更靠近显示区域da的外缘部day,像素块b22比像素块b21更靠近外缘部day,此外,像素块b23比像素块b22更靠近外缘部day。
在显示区域da的角部cn中,像素块b31~b36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1相当于具备像素电路的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32~b36均相当于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例如,像素块b3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33或者b3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像素块b31~b33沿第一方向x排列,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2以及b34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3以及b35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像素块b35与像素块b33以及b34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5以及b36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
像素块b41~b46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1相当于具备像素电路的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42~b46均相当于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例如,像素块b4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43或者b4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像素块b41~b43沿第二方向y排列,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2以及b44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4以及b45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像素块b45与像素块b43以及b44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5以及b46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
外围电路cr1以及cr2的一部分位于显示区域da。像素块b12以及b13在俯视观察中与外围电路cr2重叠。此外,像素块b22以及b23在俯视观察中与外围电路cr1重叠。在角部cn中,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像素块b32以及b33与外围电路cr2重叠,像素块b42~b45与外围电路cr1重叠。
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在显示区域da与密封件se之间配置有伪电极dm。伪电极dm配置于图1所示的第一基板sub1,与省略图示的恒定电位的电源线电连接。在此的电源线是指例如与公共驱动电路连接的公共电位的电源线。在图示出的例子中,伪电极dm在俯视观察中与外围电路cr1以及cr2重叠。此外,伪电极dm位于外缘部dax以及day与密封件se之间。这样的伪电极dm用于离子性杂质的导入等而设置,但也可以省略。
遮光层bm配置于图1所示的第二基板sub2,与密封件se以及伪电极dm重叠。只是,遮光层bm不与任一像素块b重叠。
接下来,说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的显示面板pnl的结构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dsp的一例,公开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选择性地反射外部光、辅助光这样的来自显示面侧的入射光而显示图像。
图3是示出显示面板pnl的截面的图。在此,在显示区域da中的显示面板pnl的截面中,仅图示出需要说明的结构。显示面板pnl具备第一基板sub1、第二基板sub2、液晶层lc以及光学元件od。
第一基板sub1具备第一绝缘基板10、像素电极pe、第一取向膜al1等。像素电极pe位于第一绝缘基板10的与第二基板sub2对置的一侧。像素电极pe相当于反射电极,包括由铝、银等的具有光反射性的金属材料所形成的反射层。像素电极pe除了反射层还能够适用层叠有透明导电层的结构。透明导电层由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像素电极称为反射电极。第一取向膜al1覆盖像素电极pe。另外,虽然未图示,但第一基板sub1在第一绝缘基板10与像素电极pe之间除了上述的扫描线、信号线等的各种布线之外,还具备上述的外围电路、像素电路等的各种电路。也就是说,像素电极pe位于各种布线、各种电路之上。
第二基板sub2具备第二绝缘基板20、遮光层bm、滤色器(colorfilter)层cf、涂敷层oc、公共电极ce、第二取向膜al2等。遮光层bm位于第二绝缘基板20的与第一基板sub1对置的一侧。遮光层bm在图示出的显示区域da中与相邻的像素电极pe的间隙对置。此外,遮光层bm也配置于图2所示的那样的显示区域da的外侧。滤色器层cf位于第二绝缘基板20的与第一基板sub1对置的一侧,它们的一部分与遮光层bm重叠。滤色器层cf包括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蓝色滤色器等。红色滤色器配置于显示红色的副像素等的区域。绿色滤色器配置于显示绿色的副像素等的区域。蓝色滤色器配置于显示蓝色的副像素等的区域。另外,滤色器层cf进一步地也可以包括其他颜色的滤色器,在一例中,也可以包括配置于显示白色的副像素的白色的滤色器或者透明层。涂敷层oc覆盖滤色器层cf。公共电极ce位于涂敷层oc的与第一基板sub1对置的一侧。公共电极ce与多个像素电极pe对置。公共电极ce由ito、iz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第二取向膜al2覆盖公共电极ce。
另外,在第二基板sub2中,在显示相互不同的颜色的副像素的边界,由于通过使不同的颜色的多个滤色器层叠而能够降低透射率,因此也可以省略遮光层bm。在单色显示类型的显示面板pnl中,省略滤色器层cf。
液晶层lc保持于第一基板sub1与第二基板sub2之间,包括位于第一取向膜al1与第二取向膜al2之间的液晶分子lm。
光学元件od位于与第二基板sub2的和液晶层lc相接的面的相反侧。光学元件od例如具备散射层fs、相位差板rt、偏光板pl等。散射层fs粘接于第二绝缘基板20,相位差板rt层叠于散射层fs,偏光板pl层叠于相位差板rt。另外,光学元件od的结构并不限于图示出的例子。
散射层fs是使来自指定方向的入射光散射的各向异性散射层。在图示出的例子中,散射层fs具有几乎不使来自图中的光源ls一侧的入射光散射而透射并使指定方向也就是说像素电极pe中的反射光散射的功能。另外,用于防止扩散范围的扩大、彩虹色等的目的而优选散射层fs层叠多块。相位差板rt具有作为1/4波长板的功能。在一例中,相位差板rt是层叠有1/4波长板和1/2波长板的层叠体,以降低波长依赖性并在利用于彩色显示的波长范围内得到期望的相位差的方式构成。
在这样的显示面板pnl中,邻近光源ls的一侧相当于显示面侧。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光学元件od的表面相当于显示面,但在光学元件od的表面配置有盖部件的情况下,盖部件的表面相当于显示面。
图2所示的主像素px以及像素块b均具备上述的像素电极pe以及滤色器层cf。例如,在图2的像素块b12具备图示出的像素电极pe的情况下,外围电路cr2位于第一绝缘基板10与像素电极pe之间。与外围电路重叠的位置的像素电极不直接与像素电路连接,但在不与外围电路重叠的位置和连接于像素电路的其他像素电极相互连接。因此,即使是与外围电路重叠的位置的像素电极,也能够经由邻接的像素电极来驱动。
这样,在与外围电路重叠的位置配置有作为反射电极的像素电极,从而在与外围电路重叠的区域也能够选择性地反射从显示面侧所入射的光,对显示有贡献。因此,不仅不与外围电路重叠的区域而且至与更邻近密封件se的外围电路重叠的区域都能够扩展显示区域da。由此,显示装置dsp的窄边框化成为可能。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区域a中的另一结构例的放大俯视图。
将图4所示的结构例与图2所示的结构例比较,在不设置伪电极这一点上不相同。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像素块b11~b14相互电连接。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像素块b21~b24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14及b24均配置于与密封件se邻接的位置。
像素块b31~b39相互电连接。另外,关于像素块b31~b36的连接关系,正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像素块b33以及b37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5以及b38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像素块b38与像素块b35以及b37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8以及b39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37~b39均配置于与密封件se邻接的位置。
像素块b41~b50相互电连接。另外,关于像素块b41~b46的连接关系,正如参照图2所说明的那样。像素块b43以及b47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5以及b48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像素块b48与像素块b45以及b47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8、b49以及b50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电连接。像素块b47~b50均配置于与密封件se邻接的位置。
像素块b12~b14、b32、b33以及b37在俯视观察中与外围电路cr2重叠。像素块b22~b24、b42~b45、b47以及b48在俯视观察中与外围电路cr1重叠。遮光层bm与密封件se重叠,而不与像素块b11~b14、b21~b24、b31~b39以及b41~b50中的任一重叠。遮光层bm的宽度与密封件se在同等以上,在图示出的例子中,遮光层bm比密封件se宽度宽。只是,图示出的结构例中的遮光层bm的宽度比图2所示的结构例细。也就是说,外缘部dax以及day比图2所示的结构例更接近密封件se。位于显示区域da的像素块之中、位于最外端的像素块b37~b39、b47~b50等,比图2所示的结构例更接近密封件se。这些最外端的像素块与密封件se的间隔比一个像素块的宽度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进一步地能够将显示区域da扩展至与密封件se邻近的区域。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dsp的区域a中的其他结构例的放大俯视图。
将图5所示的结构例与图4所示的结构例比较,在不设置遮光层这一点上不相同。关于像素块与外围电路的位置关系,与图4所示的结构例是同样的。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与图4所示的结构例同样地能够扩展显示区域da。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构成上述的主像素px以及像素块b的区段(segment)sg的一结构例。另外,在此的像素块b相当于上述的像素块之中具备像素电路的第一像素块。在此的区段sg是相当于在主像素px以及第一像素块b的各个中被独立地驱动的最小单位。例如,主像素px具备分别显示红色、绿色、蓝色的副像素,副像素的各自由面积不同的多个区段sg构成。第一像素块b也同样地由面积不同的多个区段sg构成。
区段sg具备液晶电容clc以及像素电路cr。液晶电容clc表示在像素电极pe与公共电极ce之间产生的液晶层的电容成分。像素电极pe与像素电路cr电连接。公共电极ce与像素电极pe对置,与未图示的公共驱动电路电连接,并被施加公共电压vcom。
像素电路cr具备三个开关部sw1~sw3以及锁存部lt。开关部sw1例如由单一的n沟道mos晶体管构成。开关部sw1其一端与信号线s电连接,其另一端与锁存部lt电连接。开关部sw1的接通(on)以及断开(off)由从扫描线g供给的扫描信号控制。即,开关部sw1从包含于图1所示的外围电路cr2或cr4的扫描线驱动电路经由扫描线g被赋予扫描信号φv而成为接通(闭)状态,并导入从包含于图1所示的外围电路cr1或cr3的信号线驱动电路经由信号线s供给的数据(与灰度对应的信号电位)sig。
锁存部lt具备相互反向并联连接的反相器iv1以及iv2。反相器iv1以及iv2分别例如由cmos反相器构成。锁存部lt保持(锁存)与由开关部sw1导入了的数据sig相对应的电位。即,锁存部lt作为能够保持数据的存储器部而发挥功能。
开关部sw2以及sw3分别例如由使n沟道mos晶体管以及p沟道mos晶体管并联地连接的转换开关构成,但也能够使用其他结构的晶体管来构成。向开关部sw2的一端赋予与公共电压vcom反相的电压xfrp。向开关部sw3的一端赋予与公共电压vcom同相的电压frp。开关部sw2以及sw3各自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与像素电极pe电连接并成为像素电路cr的输出节点nout。开关部sw2以及sw3根据锁存部lt的保持电位的极性而任意一方成为接通状态。由此,在向公共电极ce施加有公共电压vcom的液晶电容clc中,向像素电极pe施加同相的电压frp或反相的电压xfrp。
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图6所示的区段sg的动作的时序图的图。在此,以在对液晶层lc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下适用了显示黑的常黑模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像素电路cr中,在对开关部sw1赋予了扫描信号φv的定时,导入供给到信号线s的数据sig,由锁存部lt保持与导入了的数据sig相对应的电位。在导入了相当于逻辑“0”的数据sig的情况下,锁存部lt的保持电位成为负极性。在该情况下,开关部sw2是断开(开)状态,开关部sw3成为接通(闭)状态,对像素电极pe施加与公共电压vcom同相的电压frp。由此,像素电极pe的像素电位变得与公共电极ce的公共电压vcom同等。因此,不对液晶层lc施加电压,而区段sg显示黑。
另一方面,在像素电路cr中,在导入了相当于逻辑“1”的数据sig的情况下,锁存部lt的保持电位成为正极性。在该情况下,开关部sw3是断开(开)状态,开关部sw2成为接通(闭)状态,对像素电极pe施加与公共电压vcom反相的电压xfrp。由此,在像素电极pe的像素电位与公共电极ce的公共电压vcom之间产生电位差。也就是说,向液晶层lc施加电压。因此,透射过液晶层lc的光被调制,并由于其一部分对显示有贡献,因此区段sg显示白。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区段sg内置的存储器部,以使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适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其他结构。
正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区段sg在像素电路cr内具有能够保持数据的存储器部,这样的结构有时被称为mip(memoryinpixel,像素内存)方式。根据这样的结构,存储器部能够存储二进制的数据(逻辑“1”/逻辑“0”),基于该二进制数据能够数字地实现灰度表现。作为使用了这样的二进制数据的灰度表现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由多个区段sg构成一个副像素并由多个区段sg的面积的组合来实现灰度显示的面积灰度法(anareagradationmethod)。在此,作为一例,“面积灰度法”是指由以20、21、22……2n-1这一方式对面积比进行了加权的n个区段sg来实现2n个灰度表现的灰度表现方式。
根据这样的mip方式,由于使用保持于存储器部的数据来实现副像素的灰度表现,因此不需要在帧周期中执行将反映了灰度的信号电位写入每个像素的写入动作。因此,能够降低显示装置dsp的耗电。
此外,存在只想改写显示于显示区域da的显示画面之中一部分的主像素px这一需求。在该情况下,只要部分地改写构成主像素px的各区段sg的信号电位即可。即,仅向需要改写的主像素px传送数据,关于不要改写的主像素px则不再需要传送数据。因此,由于能够减少数据传送量,因此也具有能够谋求显示装置dsp的进一步的省电这一优点。
此外,在适用了mip方式的结构中,根据锁存部lt的保持电位的极性而开关部sw2以及sw3的任意一方成为接通状态,从而对像素电极pe施加同相的电压frp或反相的电压xfrp。由此,由于总是向区段sg施加恒定电压,因此能够抑制阴影。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适用的主像素px的结构例。
图8是示出主像素px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主像素px是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的各自的长度大致相等的正方形状。主像素px具有四个副像素p1~p4。副像素p1~p4各自的面积大致相等。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副像素p1~p4的各自是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的各自的长度大致相等的正方形状。副像素p1以及副像素p2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副像素p3以及副像素p4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此外,副像素p1以及副像素p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副像素p2以及副像素p4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副像素p1~p4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在一例中,副像素p1显示绿色(g),副像素p2显示红色(r),副像素p3显示蓝色(b),副像素p4显示白色(w)。另外,与图8所示的副像素p1~p4对应的颜色是一例,分别对应的颜色也可以是别的颜色。只是,优选蓝色(b)以及白色(w)的副像素相邻。进一步地,优选红色(r)以及绿色(g)的副像素相邻。
在主像素px中,副像素p1~p4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关于各副像素的结构,在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另外,在此,以副像素p1为例进行说明,省略关于其他副像素的详细说明。
即,副像素p1具备用于实现三比特的灰度显示的三个区段sg11~sg13。区段sg11相当于副像素p1中的位于中央部的四角形的区域。区段sg12位于比区段sg11更靠主像素px的中央侧。区段sg12相当于具有与副像素p2邻接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部分和与副像素p3邻接并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部分的l字形的区域。区段sg12的面积比区段sg11的面积大。区段sg13位于比区段sg11更靠主像素px的周缘侧。区段sg13相当于具有沿区段sg11以及sg12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分别延伸的部分的l字形的区域。区段sg13的面积比区段sg12的面积大。区段sg11、区段sg12以及区段sg13的面积比例如是1:2:4(=20:21:22)。另外,区段sg11~sg13的面积比的组合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区段sg11是相当于三比特的面积灰度中的最下位的比特(例如20)的显示区域。区段sg13是相当于三比特的面积灰度中的最上位的比特(例如22)的显示区域。区段sg12是相当于三比特的面积灰度中的中间的比特(例如21)的显示区域。由这些区段sg11~sg13的组合而使三比特的面积灰度显示成为可能。
同样地,副像素p2具备区段sg21~sg23,副像素p3具备区段sg31~sg33,副像素p4具备区段sg41~sg43。
接下来,说明与各区段sg对应的像素电路cr的布局的一例。在此,像素电路cr为形成于图中的由单点划线所示的区域,省略其具体的结构的图示,但只要能够实现图6所示的等效电路,也可以是任意的结构。此外,图示出的像素电路cr均具有相同结构。在一例中,一个像素电路cr形成于由相邻的两根信号线s和相邻的两根扫描线g所划分的区域,但并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由用于供给电压frp或者电压xfrp的布线等的其他布线来划分。
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像素电路cr11~cr13以及像素电路cr21~cr2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像素电路cr11~cr13与副像素p1对应地配置,像素电路cr21~cr23与副像素p2对应地配置。像素电路cr31~cr33以及像素电路cr41~cr4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像素电路cr31~cr33与副像素p3对应地配置,像素电路cr41~cr43与副像素p4对应地配置。
接下来,说明各像素电路cr与像素电极pe的连接关系。副像素p1具备位于区段sg11~sg13各自的像素电极pe11~pe13。像素电极pe11具有与区段sg11的形状对应的四角形的形状,由连接部ct11而与像素电路cr12电连接。像素电极pe12具有与区段sg12的形状对应的l字形的形状,由连接部ct12而与像素电路cr13电连接。像素电极pe13具有与区段sg13的形状对应的l字形的形状,由连接部ct13而与像素电路cr11电连接。像素电极pe11、像素电极pe12以及像素电极pe13的面积比例如是1:2:4(=20:21:22)。
同样地,在副像素p2中,像素电极pe21由连接部ct21而与像素电路cr22电连接,像素电极pe22由连接部ct22而与像素电路cr21电连接,像素电极pe23由连接部ct23而与像素电路cr23电连接。在副像素p3中,像素电极pe31由连接部ct31而与像素电路cr32电连接,像素电极pe32由连接部ct32而与像素电路cr33电连接,像素电极pe33由连接部ct33而与像素电路cr31电连接。在副像素p4中,像素电极pe41由连接部ct41而与像素电路cr42电连接,像素电极pe42由连接部ct42而与像素电路cr41电连接,像素电极pe43由连接部ct43而与像素电路cr43电连接。
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主像素px中的像素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副像素p1具备与像素电极pe11~pe13分别对置的滤色器cf11~cf13。滤色器cf11~cf13是绿色滤色器。
同样地,副像素p2具备与像素电极pe21~pe23的各个对置的滤色器cf21~cf23,副像素p3具备与像素电极pe31~pe33的各个对置的滤色器cf31~cf33,副像素p4具备与像素电极pe41~pe43的各个对置的滤色器cf41~cf43。滤色器cf21~cf23是红色滤色器,滤色器cf31~cf33是蓝色滤色器,滤色器cf41~cf43是白色滤色器或者透明层。在各滤色器之间配置有图中斜线所示的遮光层bm。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副像素p1~p4的颜色与图8所示的颜色不同的情况下,只要改变各自的滤色器的颜色即可。
图10是示出图3所示的第一基板sub1的截面的图。在此,示出了图6所示的开关部sw1以及成为输出节点nout的节点电极en和像素电极pe的截面。
开关部sw1具备半导体层sc、栅极电极ge、相当于源极/漏极的第一电极e11以及第二电极e12。半导体层sc位于第一绝缘基板10之上,由第一绝缘膜11覆盖。栅极电极ge位于第一绝缘膜11之上,由第二绝缘膜12覆盖。第一电极e11以及第二电极e12位于第二绝缘膜12之上,分别与半导体层sc接触,并由第三绝缘膜13覆盖。栅极电极ge、第一电极e11以及第二电极e12分别与图6所示的扫描线g、信号线s以及锁存部lt电连接。
节点电极en是与图6所示的开关部sw2以及sw3各自的另一端连接的电极。节点电极en位于第二绝缘膜12之上,由第三绝缘膜13覆盖。像素电极pe位于第三绝缘膜13之上,由第一取向膜al1覆盖。像素电极pe经由贯通第三绝缘膜13的接触孔ch而与节点电极en接触。经由这样的接触孔ch而使像素电极pe与节点电极en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参照图8所说明的连接部ct。
第一绝缘膜11以及第二绝缘膜12由硅氮化物、硅氧化物等的无机系材料形成。第三绝缘膜13由树脂等的有机系材料形成。另外,不仅开关部sw1而且包括节点电极en的像素电路cr也位于第一绝缘基板10与第三绝缘膜13之间。此外,虽然省略详情,但外围电路cr1~cr4具备与开关部sw1同样的n沟道mos晶体管以及p沟道mos晶体管而构成,并位于第一绝缘基板10与第三绝缘膜13之间。另外,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开关部sw1是栅极电极ge位于比半导体层sc更靠上方的顶栅(topgate)型,但也可以是栅极电极ge位于比半导体层sc更靠下方的底栅(bottomgate)型。此外,图示出的开关部sw1是一个栅极电极ge与半导体层sc对置的单栅构造,但也可以是两个栅极电极ge与半导体层sc对置的双栅构造。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适用的像素块b的结构例。
图11是示出像素块b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在此,说明图2所示的像素块b11~b13的一结构例。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1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1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13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11具备像素电路cr51~cr53和反射电极re1~re3。在此,像素电路cr51~cr53为形成于图中的由单点划线所示的区域,省略其具体的结构的图示,但只要能够实现图6所示的等效电路,也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像素电路cr51~cr53与图8所示的表示白色的副像素p4的像素电路cr41~cr43是相同结构,能够保持白显示用的数据而构成。也就是说,像素块b11基于在绿色、红色、蓝色以及白色之中作为反射率最高的颜色的白色的副像素的灰度数据而被驱动。
反射电极re1位于像素块b11的中央部,具有四角形的形状,其一部分ea在与像素电路cr52重叠的区域延伸。反射电极re1由连接部ct1而与像素电路cr52电连接。反射电极re2位于反射电极re1的外侧,包围反射电极re1的同时具有在与像素块b12邻接的位置具有开口部op2的c字形的形状。反射电极re2由连接部ct2而与像素电路cr51电连接。反射电极re3位于反射电极re2的外侧(或者,像素块b11的周缘部),包围反射电极re2的同时具有在像素块b12与开口部op2之间具有开口部op3的c字形的形状。反射电极re3由连接部ct3而与像素电路cr53电连接。在这样的像素块b11中,反射电极re1、反射电极re2以及反射电极re3的面积比例如是1:2:4(=20:21:22)。
像素块b12不具备像素电路而具备反射电极re4~re6。反射电极re4位于像素块b12的中央部,具有四角形的形状。反射电极re5位于反射电极re4的外侧,包围反射电极re4的同时在与像素块b11以及b13邻接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口部op5。反射电极re6位于反射电极re5的外侧(或者,像素块b12的周缘部),包围反射电极re5的同时在与像素块b11以及b13邻接的位置分别具有开口部op6。在这样的像素块b12中,反射电极re4、反射电极re5以及反射电极re6的面积比例如是1:2:4(=20:21:22)。
反射电极re3以及re6由跨越像素块b11以及像素块b12的连接部c36而相互连接。反射电极re2以及re5由通过像素块b11的开口部op3以及像素块b12的开口部op6的连接部c25而相互连接。反射电极re1以及re4由通过像素块b11的开口部op2和op3以及像素块b12的开口部op5和op6的连接部c14而相互连接。
同样地,像素块b13不具备像素电路而具备反射电极re7~re9。关于详情虽然省略,但反射电极re6以及re9由跨越像素块b12以及像素块b13的连接部c69而相互连接。反射电极re5以及re8由通过像素块b12的开口部op6以及像素块b13的开口部op9的连接部c58而相互连接。反射电极re4以及re7由通过像素块b12的开口部op5和op6以及像素块b13的开口部op8和op9的连接部c47而相互连接。
另外,上述的像素块b11~b13的连接关系也能够适用于像素块b21~b23的连接关系。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像素块b11~b13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像素块b11被大致相等面积地四分割,在各自的区域具备滤色器cf1~cf4。在一例中,滤色器cf1~cf4分别是绿色(g)、红色(r)、蓝色(b)、白色(w)的滤色器。在图示出的像素块b11中,滤色器cf1位于左上的区域,滤色器cf2位于右上的区域,滤色器cf3位于左下的区域,滤色器cf4位于右下的区域。这些滤色器cf1~cf4均与反射电极re1~re3对置。
同样地,在像素块b12以及b13中也分别配置有滤色器cf1~cf4。像素块b12的滤色器cf1~cf4均与反射电极re4~re6对置,像素块b13的滤色器cf1~cf4均与反射电极re7~re9对置。在各像素块之间以及各滤色器之间配置有图中斜线所示的遮光层bm。
这样,根据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结构例,在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11中,正如上述那样,基于与白色的副像素同样的灰度数据而使像素块b11的整体被驱动。配置于像素块b11的滤色器cf1~cf4均以相等面积地配置,并分别与反射电极re1~re3对置。因此,像素块b11能够实现白、黑或灰这样的非彩色的灰度显示。此外,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12以及b13中的各反射电极与像素块b11的反射电极分别电连接,并基于向像素块b11的像素电路供给的灰度数据而与像素块b11同样地被驱动。因此,像素块b12以及b13与像素块b11同样地能够实现非彩色的灰度显示。
图13a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像素块b31、b32以及b34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13a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3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3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3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31以及b32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像素块b32以及b34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
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31与图11所示的像素块b11同样地构成,具备未图示的像素电路以及反射电极re11~re13。反射电极re11~re13的形状与图11所示的反射电极re1~re3的形状是相同的。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32与图11所示的像素块b12同样地构成,具备反射电极re14~re16。反射电极re14~re16的形状与图11所示的反射电极re4~re6的形状是相同的。
像素块b34具备单一的反射电极re17。即,反射电极re17具有与像素块b34的形状对应的四角形的形状。反射电极re17与在邻接的像素块b32中具有最大的面积(或者,具有与最上位比特对应的面积)的反射电极re16电连接。反射电极re16以及re17由跨越像素块b32以及像素块b34的连接部c1617而相互连接。
像素块b34被大致相等面积地四分割,在各自的区域具备滤色器cf1~cf4。这些滤色器cf1~cf4均与反射电极re17对置。滤色器cf1~cf4的各个与反射电极re17对置的面积大致相等。
另外,关于像素块b35以及b36,与像素块b34同样地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在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34中,反射电极re17由于与和邻接的像素块b32的最上位比特对应的反射电极re16连接,因此与反射电极re16同样地被驱动。也就是说,像素块b34与像素块b32的最上位比特结合而能够实现一比特的灰度显示。
这样,在角部cn中,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彼此的电连接可能变得复杂,但正如本结构例,一个像素块具备单一的反射电极,并与邻接的像素块的最上位比特对应的反射电极连接,从而能够实现至少一比特的灰度显示,能够在显示区域中对显示有贡献。
图13b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像素块b31、b32以及b44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44与像素块b42连接,但在此,作为与像素块b31连接的要素来说明。在图13b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3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3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4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31以及b32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像素块b31以及b44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省略关于像素块b31以及b32的说明。
像素块b44具备单一的反射电极re18。即,反射电极re18具有与像素块b44的形状对应的四角形的形状。反射电极re18与在邻接的像素块b31中具有最大的面积(或者,具有与最上位比特对应的面积)的反射电极re13电连接。反射电极re13以及re18由跨越像素块b31以及像素块b44的连接部c1318而相互连接。
像素块b44被大致相等面积地四分割,在各自的区域具备滤色器cf1~cf4。这些滤色器cf1~cf4均与反射电极re18对置。滤色器cf1~cf4的各个与反射电极re18对置的面积大致相等。
另外,关于像素块b45以及b46,与像素块b44同样地构成。
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得到与图13a所示的结构例同样的效果。
图14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像素块b41、b42以及b44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4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4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4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41以及b42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像素块b42以及b44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
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41与图13a的像素块b31同样地构成,具备未图示的像素电路以及反射电极re11~re13。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42具备反射电极re14~re16。反射电极re14与反射电极re11连接,反射电极re15与反射电极re12连接,反射电极re16与反射电极re13连接。
像素块b44具备单一的反射电极re18。即,反射电极re18具有与像素块b44的形状对应的四角形的形状。反射电极re18与在邻接的像素块b42中具有最大的面积(或者,具有与最上位比特对应的面积)的反射电极re16电连接。反射电极re16以及re18由跨越像素块b42以及像素块b44的连接部c1318而相互连接。
像素块b44被大致相等面积地四分割,在各自的区域具备滤色器cf1~cf4。这些滤色器cf1~cf4均与反射电极re18对置。滤色器cf1~cf4的各个与反射电极re18对置的面积大致相等。
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得到与图13a所示的结构例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主像素px以及像素块b的双方具有与三比特对应的结构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下,关于主像素px以及像素块b的双方具有与两比特对应的结构的情况,说明其一例。另外,对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说明,符号相同是指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要素。
首先,说明主像素px的结构例。
图15是示出主像素px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主像素px是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的各自的长度大致相等的正方形状。主像素px具有三个副像素p1~p3。副像素p1~p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副像素p1~p3的各自的面积大致相等。副像素p1~p3的各自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和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的比是1:3。副像素p1~p3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在一例中,副像素p1显示红色(r),副像素p2显示绿色(g),副像素p3显示蓝色(b)。
在主像素px中,副像素p1~p3的各自具有用于实现两比特的灰度显示的同样的结构。关于各副像素的结构,在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另外,在此,以副像素p1为例进行说明,省略关于其他副像素的详细说明。
副像素p1具备像素电路cr61以及cr62、像素电极pe611、pe62以及pe612。在此,像素电路cr61以及cr62由图中的单点划线示出。像素电极pe611、pe62以及pe612均具有相等的面积,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像素电极pe611以及pe612由中继电极rl61电连接。中继电极rl61由连接部ct61而与像素电路cr61电连接。像素电极pe62由连接部ct62而与像素电路cr62电连接。也就是说,在副像素p1中,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的三个像素电极之中位于中央部的像素电极pe62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像素电极pe611以及pe612分别被独立驱动。像素电极pe611以及像素电极pe612的总面积与像素电极pe62的面积的面积比例如是2:1(=21:20)。
同样地,在副像素p2中,中继电极rl63将像素电极pe631以及pe632电连接,由连接部ct63而与像素电路cr63电连接。像素电极pe64由连接部ct64而与像素电路cr64电连接。在副像素p3中,中继电极rl65将像素电极pe651以及pe652电连接,由连接部ct65而与像素电路cr65电连接。像素电极pe66由连接部ct66而与像素电路cr66电连接。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主像素px中的像素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副像素p1具备与像素电极pe611、pe62以及pe612分别对置的滤色器cf1。副像素p2具备与像素电极pe631、pe64以及pe632分别对置的滤色器cf2。副像素p3具备与像素电极pe651、pe66以及pe652分别对置的滤色器cf3。滤色器cf1是红色滤色器,滤色器cf2是绿色滤色器,滤色器cf3是蓝色滤色器。在各滤色器之间配置有图中斜线所示的遮光层bm。
接下来,说明像素块b的结构例。
图17是示出像素块b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在此,说明图2所示的像素块b11以及b12的一结构例。
像素块b11具备像素电路cr71以及cr72、反射电极re111~re113、re121~re123、re131~re133和中继电极rl71。在此,像素电路cr71以及cr72由图中的单点划线示出。在图示出的例子中,像素电路cr71以及cr72与图15所示的表示绿色的副像素p2的像素电路cr63~cr64是相同结构,能够保持绿显示用的数据而构成。也就是说,像素块b11基于在绿色、红色以及蓝色之中作为反射率最高的颜色的绿色的副像素的灰度数据而被驱动。
在像素块b11中,反射电极re111~re113位于图中的上侧,反射电极re121~re123位于图中的中央部,反射电极re131~re133位于图中的下侧。反射电极re111~re113、re121~re123、re131~re133均具有相同形状,并具有相同的面积。反射电极re111~re11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连接。反射电极re121~re12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连接。反射电极re131~re13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连接。
中继电极rl71将反射电极re112以及re132电连接,由连接部ct71而与像素电路cr71电连接。反射电极re122由连接部ct72而与像素电路cr72电连接。在这样的像素块b11中,反射电极re111~re113以及re131~re133的总面积与反射电极re121~re123的面积的面积比例如是2:1(=21:20)。
像素块b12不具备像素电路而具备反射电极re141~re143、re151~re153、re161~re163。反射电极re141~re14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连接,与反射电极re111~re113位于同一直线上。反射电极re143与反射电极re111连接。反射电极re151~re15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连接,与反射电极re121~re123位于同一直线上。反射电极re153与反射电极re121连接。反射电极re161~re163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并相互连接,与反射电极re131~re133位于同一直线上。反射电极re163与反射电极re131连接。在这样的像素块b12中,反射电极re141~re143以及re161~re163的总面积与反射电极re151~re153的面积的面积比例如是2:1(=21:20)。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像素块b11以及b12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像素块b11被大致相等面积地三分割,在各自的区域具备滤色器cf1~cf3。在一例中,滤色器cf1~cf3分别是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滤色器。在图示出的像素块b11中,滤色器cf1位于左侧的区域,滤色器cf3位于右侧的区域,滤色器cf2位于滤色器cf1以及cf3之间。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111、re121、re131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112、re122、re132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113、re123、re133对置。
同样地,在像素块b12中也分别配置有滤色器cf1~cf3。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141、re151、re161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142、re152、re162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143、re153、re163对置。在各像素块之间以及各滤色器之间配置有图中斜线所示的遮光层bm。
这样,根据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结构例,在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11中,正如上述那样,基于与绿色的副像素同样的灰度数据而使像素块b11的整体被驱动。配置于像素块b11的滤色器cf1~cf3均以相等面积地配置,并分别与反射电极对置。因此,像素块b11能够实现白、黑或灰这样的非彩色的灰度显示。此外,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12中的各反射电极与像素块b11的反射电极分别连接,并基于向像素块b11的像素电路供给的灰度数据而与像素块b11同样地被驱动。因此,像素块b12与像素块b11同样地能够实现非彩色的灰度显示。
图19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像素块b21以及b22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像素块b21具备像素电路cr81~cr83、反射电极re211~re213、re221~re223、re231~re233。在此,像素电路cr81~cr83在图中由单点划线示出,反射电极re211~re213、re221~re223、re231~re233在图中由虚线示出。像素电路cr81~cr83与图15所示的像素电路cr61、cr63、cr65分别是相同结构。也就是说,像素块b21关于绿色、红色以及蓝色的各自而基于最上位比特的灰度数据被驱动。
在像素块b21中,反射电极re211~re213位于图中的左侧,反射电极re221~re223位于图中的中央部,反射电极re231~re233位于图中的右侧。反射电极re211~re213、re221~re223、re231~re233均具有相同形状,并具有相同的面积。反射电极re211~re21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并相互连接,由连接部ct81而与像素电路cr81电连接。反射电极re221~re22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并相互连接,由连接部ct82而与像素电路cr82电连接。反射电极re231~re23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并相互连接,由连接部ct83而与像素电路cr83电连接。
像素块b22不具备像素电路而具备反射电极re241~re243、re251~re253、re261~re263。反射电极re241~re24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并相互连接,与反射电极re211~re213位于同一直线上。反射电极re241与反射电极re213连接。反射电极re251~re25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并相互连接,与反射电极re221~re223位于同一直线上。反射电极re251与反射电极re223连接。反射电极re261~re26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并相互连接,与反射电极re231~re233位于同一直线上。反射电极re261与反射电极re233连接。
在像素块b21中,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211~re213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221~re223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231~re233对置。
在像素块b22中,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241~re243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251~re253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261~re263对置。在各像素块之间以及各滤色器之间配置有图中斜线所示的遮光层bm。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在具备与绿色、红色以及蓝色对应的像素电路cr81~cr83的像素块b21中,能够显示八灰度的颜色。此外,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22中的各反射电极与像素块b21的反射电极分别连接,并基于向像素块b21的像素电路cr81~cr83供给的灰度数据而与像素块b21同样地被驱动。因此,像素块b22与像素块b21同样地能够显示八灰度的颜色。
图20a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一结构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像素块b31、b32以及b34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20a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3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3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3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31以及b32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像素块b32以及b34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
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31与图17所示的像素块b11同样地构成,具备未图示的像素电路以及反射电极re311~re313、re321~re323、re331~re333。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32与图17所示的像素块b12同样地构成,具备反射电极re314~re343、re351~re353、re361~re363。
像素块b34具备反射电极re371~re379。反射电极re371~re379的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邻接的电极彼此相互连接,实质上作为单一的反射电极re37而发挥功能。反射电极re374与在邻接的像素块b32中和最上位比特对应的反射电极re362连接。
在像素块b34中,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371~re373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374~re376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377~re379对置。
另外,关于像素块b35以及b36,与像素块b34同样地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在不具备像素电路的像素块b34中,反射电极re37由于与和邻接的像素块b32的最上位比特对应的反射电极re362连接,因此与反射电极re362同样地被驱动。也就是说,像素块b34与像素块b32的最上位比特结合而能够实现一比特的灰度显示。
图20b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像素块b31、b32以及b44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44与像素块b42连接,但在此,作为与像素块b31连接的要素来说明。在图20b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3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3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4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31以及b32在第一方向x上邻接,像素块b31以及b44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省略关于像素块b31以及b32的说明。
像素块b44具备反射电极re381~re389。反射电极re381~re389的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邻接的电极彼此相互连接,实质上作为单一的反射电极re38而发挥功能。反射电极re384与在邻接的像素块b31中和最上位比特对应的反射电极re332电连接。
在像素块b44中,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381~re383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384~re386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387~re389对置。
另外,关于像素块b45以及b46,与像素块b44同样地构成。
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得到与图20a所示的结构例同样的效果。
图21是示出图2所示的角部cn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像素块b41、b42以及b44中的反射电极与滤色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像素块b41相当于第一像素块,像素块b42相当于第二像素块,像素块b44相当于第三像素块。
像素块b41以及b42在第二方向y上邻接,像素块b42以及b44在上第一方向x邻接。
虽然未详述,但像素块b41与图20a的像素块b31同样地构成,具备反射电极re311~re313、re321~re323以及re331~re333。
像素块b44具备反射电极re381~re389。反射电极re381~re389的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邻接的电极彼此相互连接,实质上作为单一的反射电极re38而发挥功能。
像素块b42具备反射电极re391~re399。反射电极re391~re399的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邻接的电极彼此相互连接,实质上作为单一的反射电极re39而发挥功能。
反射电极re394与在邻接的像素块b41中和最上位比特对应的反射电极re332电连接。反射电极re388与反射电极re392电连接。
在像素块b42中,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391~re393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394~re396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397~re399对置。在像素块b44中,滤色器cf1与反射电极re381~re383对置,滤色器cf2与反射电极re384~re386对置,滤色器cf3与反射电极re387~re389对置。
在这样的结构例中,也得到与图20a所示的结构例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所说明的显示装置dsp的适用例。
图22是示出多显示器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图示出的多显示器系统具备影像信号输出装置vd以及显示装置dsp1~dsp4。影像信号输出装置vd经由线缆而与显示装置dsp1~dsp4分别连接。显示装置dsp1~dsp4均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sp相同地构成。显示装置dsp1~dsp4分别具备显示区域da1~da4和安装部mt1~mt4。
在图示出的例子中,显示装置dsp1~dsp4以各自的安装部不配置于邻接的显示装置间的那样的朝向排列。即,显示装置dsp1以及dsp2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显示装置dsp3以及dsp4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显示装置dsp1以及dsp3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显示装置dsp2以及dsp4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只是,显示装置dsp1以及dsp3以各自的显示区域da1以及da3相邻的方式配置,安装部mt1以及mt3均不位于显示区域da1以及da3之间。同样地,显示装置dsp2以及dsp4也以各自的显示区域da2以及da4相邻的方式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显示装置dsp1~dsp4各自的显示区域da1~da4邻近并相邻。并且,各自的显示装置dsp1~dsp4正如上述那样由于被窄边框化,因此能够缩小相邻的显示区域da1~da4的间隔。因此,能够使显示区域da1~da4间的显示图像的间断不容易识别,能够改善显示品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
另外,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欲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宗旨中,同时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同等的范围内。
在以下附记由在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结构而得到的显示装置的一例。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像素,具有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的多个副像素;第一像素块,与所述主像素邻接;第二像素块,与所述第一像素块邻接,并与所述第一像素块相互电连接;以及驱动部,驱动所述主像素以及所述第一像素块,所述主像素、所述第一像素块以及所述第二像素块位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外缘部,所述第一像素块比所述主像素更靠近所述外缘部,并且,所述第二像素块比所述第一像素块更靠近所述外缘部,所述第二像素块在俯视观察中与所述驱动部重叠。
(2)根据(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像素块包括像素电路和与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反射电极,所述第二像素块包括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反射电极。
(3)根据(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像素块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一反射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的第二反射电极,所述第二像素块包括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电连接的第三反射电极和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电连接的第四反射电极。
(4)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面积大。
(5)根据(4)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四反射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三反射电极的面积大。
(6)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像素块邻接并与所述第二像素块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块,所述第三像素块、所述第二像素块以及所述第一像素块沿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像素块比所述第二像素块更靠近所述外缘部,所述第三像素块包括与所述第四反射电极电连接的第五反射电极,所述第四反射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三反射电极的面积大。
(7)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像素块邻接并与所述第二像素块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块,所述第二像素块沿所述第一像素块的第一方向邻接,所述第三像素块沿与所述第二像素块的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邻接,所述第三像素块包括与所述第四反射电极电连接的第五反射电极,所述第四反射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三反射电极的面积大。
(8)根据(7)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四反射电极比所述第三反射电极更邻近所述第五反射电极。
(9)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与所述第一像素块邻接并与所述第一像素块相互电连接的第三像素块,所述第二像素块沿所述第一像素块的第一方向邻接,所述第三像素块沿与所述第一像素块的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邻接,所述第三像素块包括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电连接的第五反射电极,所述第二反射电极的面积比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面积大。
(10)根据(9)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反射电极比所述第一反射电极更邻近所述第五反射电极。
(11)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分别包括能保持与二进制的灰度对应的数据的存储器部。
(12)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块的中央部,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外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像素块邻接的开口部,所述第一反射电极通过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第三反射电极电连接。
(13)根据(3)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块的中央部,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的外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二像素块邻接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三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块的中央部,所述第四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反射电极的外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部邻接的第二开口部,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并将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第三反射电极电连接。
(14)根据(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包括所述驱动部;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以及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贴合,所述驱动部位于由所述密封件所包围的内侧,所述第二像素块比所述第一像素块更邻近所述密封件。
(15)根据(14)中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基板在与所述密封件重叠且不与所述第二像素块重叠的位置包括遮光层。
(16)根据(14)中所述的显示装置,在所述外缘部与所述密封件之间包括与恒定电位的电源线电连接的伪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