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45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在彩膜基板上方设置有上偏光片,在阵列基板下方设置有下偏光片。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占用的厚度较大,不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以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或第一取向层;和/或,

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或第二取向层;

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每个所述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

在每个所述像素区域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所述第一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包括偏光材料,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40%。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平坦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取向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15%至40%。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为具有可溶性基团的各向异性化合物。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的化合物骨架为偶氮类色素骨架,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可溶性基团为碱性基团,所述碱性基团为氨基、硫基、吡咯基或吡唑基,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酸性基团为羧基、磷酸或磺基。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包括偏光材料,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40%。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取向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15%至40%。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为具有可溶性基团的各向异性化合物。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的化合物骨架为偶氮类色素骨架,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可溶性基团为碱性基团,所述碱性基团为氨基、硫基、吡咯基或吡唑基,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酸性基团为羧基、磷酸或磺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将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中现有的层结构与偏光层复用,减少了偏光片的设置,从而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另外,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外的偏光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暗态斜视漏光比较明显,而本实施例中的偏光层因为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减小了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善了暗态斜视漏光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偏光片贴合过程中,若使用人工撕离保护膜,产能相对低下,若采用机台自动撕离则存在部分撕离掉片和破片问题,影响良率,本实施例中将偏光层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无需额外设置盒外的偏光片,因此能够相对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产能和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偏光层的一种俯视图;

图6是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偏光层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偏光层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光层,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或第一取向层;和/或,阵列基板朝向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层,第二偏光层复用为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或第二取向层;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彩膜基板1朝向阵列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光层101,第一偏光层101复用为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12位于第一偏光层101靠近阵列基板2的一侧,第一取向层13位于第一平坦层12靠近阵列基板2的一侧,其中,第一取向层13用于使彩膜基板1和阵列基板2之间的液晶具有特定初始取向,第一偏光层101在液晶盒内实现上偏光片的功能,并且复用为彩色滤光层,实现滤光功能,彩色滤光层包括不同颜色的彩色树脂图案,第一平坦层12用于填充彩色图案之间的间隙,使形成有彩色滤光层后的彩膜基板表面较为平坦。第二偏光层201位于阵列基板1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而在阵列基板1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填充在阵列基板1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图中未示出)等结构后带来的表面间隙的第二平坦层,使形成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等结构后的阵列基板表面较为平坦,本实施例中第二偏光层201复用为第二平坦层,用于实现下偏光片的功能以及阵列基板上的平坦层功能,第二取向层22位于第二偏光层201靠近彩膜基板1的一侧,其功能与第一取向层13相同,用于使液晶具有特定初始取向。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仅示意了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色滤光层,第二偏光层复用为第二平坦层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在另外一些实现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设置为: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或第一取向层,同时,第二偏光层复用为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或第二取向层,例如图1和图2中的结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彩膜基板1朝向阵列基板2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有彩色滤光层11、第一偏光层101和第一取向层13,其中第一偏光层101复用为第一平坦层,阵列基板2朝向彩膜基板1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二偏光层201和第二平坦层21,其中第二偏光层201复用为第二取向层;或者,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或第一取向层,同时,第二偏光层为独立于第二平坦层和第二取向层的层结构,例如图3中的结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彩膜基板1朝向阵列基板2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有彩色滤光层11、第一平坦层12和第一偏光层101,其中第一偏光层101复用为第一取向层,阵列基板2朝向彩膜基板1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二取向层22、第二偏光层201和第二平坦层21;或者,第一偏光层为独立于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和第一取向层的层结构,同时,第二偏光层复用为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或第二取向层;或者,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或第一取向层,同时,不设置第二偏光层,而在阵列基板远离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下偏光片;或者,不设置第一偏光层,而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上偏光片,同时,第二偏光层复用为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或第二取向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将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中现有的层结构与偏光层复用,减少了偏光片的设置,从而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另外,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外的偏光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暗态斜视漏光比较明显,而本实施例中的偏光层因为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减小了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善了暗态斜视漏光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偏光片贴合过程中,若使用人工撕离保护膜,产能相对低下,若采用机台自动撕离则存在部分撕离掉片和破片问题,影响良率,本实施例中将偏光层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无需额外设置盒外的偏光片,因此能够相对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产能和良率。

可选地,结构一,如图4和图5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偏光层的一种俯视图,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域3,每个像素区域3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例如,每个像素区域3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域31、第二子像素区域3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33;在每个像素区域3中,第一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内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第二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内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这种结构下,相邻子像素区域的光不会相互透过,因此可以改善色偏。另外,在彩膜基板1上,相邻的子像素区域之间可以设置有黑矩阵4,用于遮挡阵列基板上不能正常用于显示的部分和子像素边缘的漏光,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子像素区域的偏光层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不会在相邻子像素之间漏光,因此黑矩阵4可以设置为更小的尺寸,只需要保证能够遮挡阵列基板上不能正常显示的部分即可,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除了如图5所示的同一子像素列区域34具有相同的偏光轴方向外,还可以设置为,如图6所示,图6是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偏光层的另一种俯视图,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同一子像素列区域34内,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区域分别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图6中的实施例能够同时在子像素列方向和行方向改善色偏。

可选地,结构二,如图7和图8所示,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个像素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偏光层的俯视图,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域3,第一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区域3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第二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区域3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第一偏光层可以在整体上只具有两种偏光轴方向,这种结构下,配合左右眼偏振方向不同的偏光眼镜可以实现3D显示效果,例如,左眼的偏光镜片具有第一偏光轴方向,右眼的偏光镜片具有第二偏光轴方向,第一偏光轴方向为第一偏光层在左右相邻的两个像素区域3中的一种偏光轴方向,第二偏光轴方向为第一偏光层在上述左右相邻的两个像素区域3中的另一种偏光轴方向,以保证在用户佩戴该偏光眼镜时,左眼只能看到整个显示器中一半的像素区域,右眼只能看到整个显示器中另一半的像素区域,从而通过左眼和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来实现3D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地,除了上述两种结构,还可以有其他结构,例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整个第一偏光层具有相同的偏光轴方向,并且整个第二偏光层具有相同的偏光轴方向。

具体地,对于整个偏光层具有相同的偏光轴方向的结构,其偏光层的具体制作方法可以为,采用湿式成膜法,将偏光材料与溶剂(彩色滤光层材料、平坦层材料或取向层材料)混合作为涂布液,将其涂布在基板上,通过干燥完成色素材料的定向。对于结构一或结构二,其偏光层的成膜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分区涂布的过程,例如,以结构一为例,如图4所示,首先对第一种材料采用整面涂布,再刻蚀清洗掉多余部分,仅在第一子像素区域31对应的部分形成第一种材料的第一偏光层和/或第二偏光层,从而,同理依次在第二子像素区域32和第三子像素区域33对应的部分形成第二种材料和第三种材料的偏光层,不同区域之间的材料不同,从而实现区域间不同偏光方向。

可选地,在第一偏光层中,偏光材料为具有可溶性基团的各向异性化合物。

可选地,偏光材料的化合物骨架为偶氮类色素骨架,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可溶性基团为碱性基团,碱性基团为氨基、硫基、吡咯基或吡唑基,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酸性基团为羧基、磷酸或磺基。

可选地,第一偏光层包括偏光材料,该偏光材料在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40%,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第一偏光层所复用的层的原本功能。

可选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偏光材料在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彩色滤光功能。

可选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第一平坦层,偏光材料在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平坦层的平坦功能。

可选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彩膜基板的第一取向层,偏光材料在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15%至40%,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液晶初始配向功能。

可选地,在第二偏光层中,偏光材料为具有可溶性基团的各向异性化合物。

可选地,偏光材料的化合物骨架为偶氮类色素骨架,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可溶性基团为碱性基团,碱性基团为氨基、硫基、吡咯基或吡唑基,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酸性基团为羧基、磷酸或磺基。

可选地,第二偏光层包括偏光材料,偏光材料在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40%,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第二偏光层所复用的层的原本功能。

可选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偏光材料在第二偏光层21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平坦层的平坦功能。

可选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阵列基板的第二取向层,偏光材料在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15%至40%,在此种配比下,可以保证偏光功能和液晶初始配向功能。

如图9所示,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400。

该液晶显示面板400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触摸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液晶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将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中现有的层结构与偏光层复用,减少了偏光片的设置,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另外,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外的偏光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暗态斜视漏光比较明显,而本实施例中的偏光层因为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减小了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善了暗态斜视漏光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偏光片贴合过程中,若使用人工撕离保护膜,产能相对低下,若采用机台自动撕离则存在部分撕离掉片和破片问题,影响良率,本实施例中将偏光层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无需额外设置盒外的偏光片,因此能够相对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产能和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