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062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晶注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晶注入设备一般是通过将液晶分子从上往下滴入至液晶盒中的方式来注入液晶分子的。

在注入液晶分子的过程中,上述传统的液晶注入设备所输出的液晶分子容易偏离液晶盒中的液晶注入接口,这会造成液晶分子浪费。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其能避免液晶分子在注入到液晶盒的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形成枪体;b、在所述枪体的一端形成液晶分子输入口,所述液晶分子输入口用于接收液晶分子;c、在所述枪体的另一端形成液晶分子输出口,所述液晶分子输出口用于输出液晶分子;d、在所述枪体内设置液晶分子输送通道,所述液晶分子输送通道连通所述液晶分子输入口和所述液晶分子输出口;e、将液晶注入接头、阀门和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体中。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e包括:e1、将所述液晶注入接头设置在所述液晶分子输出口处;e2、将所述阀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液晶分子输送通道内;e3、将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体内。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阀门相连。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阀门。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分子输送通道开启或关闭。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液晶注入接头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液晶分子输入口相嵌套。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液晶注入接头包括壳体、液晶注入管和调整构件。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在所述步骤e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f、形成所述液晶注入管;g、形成所述调整构件;h、将所述液晶注入管的至少一部分嵌套于所述调整构件内;i、形成所述壳体;j、将所述调整构件嵌套于所述壳体内。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液晶注入管包括管体和卡设部。

在上述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f包括:f1、形成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f2、在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间设置所述卡设部。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避免液晶分子在注入到液晶盒的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液晶注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液晶注入器中的液晶注入接头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液晶注入器中的液晶注入接头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图4中将液晶注入接头、阀门和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体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图4中形成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的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所制造的液晶注入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液晶注入器中的液晶注入接头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液晶注入器中的液晶注入接头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图4中将液晶注入接头、阀门和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体中的步骤的流程图,图6为图4中形成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步骤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液晶注入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步骤401)、形成枪体101。

b(步骤402)、在所述枪体的一端形成液晶分子输入口1011,所述液晶分子输入口用于接收液晶分子。

c(步骤403)、在所述枪体的另一端形成液晶分子输出口1012,所述液晶分子输出口用于输出液晶分子。

d(步骤404)、在所述枪体内设置液晶分子输送通道1013,所述液晶分子输送通道连通所述液晶分子输入口和所述液晶分子输出口。

e(步骤410)、将液晶注入接头102、阀门103和控制开关104设置在所述枪体中。

所述步骤e包括:

e1(步骤501)、将所述液晶注入接头设置在所述液晶分子输出口处。具体地,所述液晶注入接头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液晶分子输入口相嵌套。

e2(步骤502)、将所述阀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液晶分子输送通道内。

e3(步骤503)、将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枪体内,并且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阀门相连,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分子输送通道开启或关闭。

所述液晶注入接头用于向显示面板中待注入液晶分子的液晶注入接口注入液晶分子。

所述液晶注入接头包括壳体、液晶注入管和调整构件。

所述壳体设置为管状。

在所述步骤e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f(步骤405)、形成液晶注入管。

g(步骤406)、形成调整构件。

h(步骤407)、将所述液晶注入管的至少一部分嵌套于所述调整构件内。

i(步骤408)、形成壳体。

j(步骤409)、将所述调整构件嵌套(套接)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液晶注入管包括管体和卡设部,所述步骤f包括:

f1(步骤601)、形成所述液晶注入管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

f2(步骤602)、在所述管体的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间设置卡设部。所述卡设部可以是扣环(例如,c型扣环)或凸环,所述扣环或所述凸环扣接(固定)在所述液晶注入管上,并且所述扣环或所述凸环的扣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之间。

所述步骤g包括:

g1、在所述调整构件中形成容纳室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室相连。

g2、在所述容纳室内设置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可例如为弹簧。

所述步骤h包括:

h1、将所述液晶注入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卡设部设置于所述容纳室内,所述液晶注入管的第一末端露出于所述调整构件以及所述壳体外。

h2、将所述液晶注入管的第二末端穿过所述弹性构件,其中,所述卡设部与所述弹性构件接触,即,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卡设部与所述第二末端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调整构件内,所述卡设部用于将所述液晶注入管的至少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容纳室内。

所述第一末端用于与显示面板中待注入液晶分子的液晶注入接口相抵接,并用于向所述液晶注入接口输出液晶分子。所述第二末端用于与液晶输送管连接,并通过所述液晶输送管接收液晶分子。

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调整构件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具体地,在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中,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对应的形状为六边形,与所述调整构件的外壁对应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六边形。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

所述步骤g还包括:

g3、在所述调整构件的外壁上设置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壳体上所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调整构件上所处的位置对应。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拼接。例如,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壳体的内壁所对应的内角,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调整构件的外壁所对应的外角,所述内角和所述外角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内角和所述外角相拼接。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所述调整构件的外壁上的导轨,所述滑槽和所述导轨相嵌套。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有利于防止所述壳体和所述调整构件中的任意一者环绕所述液晶注入接头所对应的轴转动。

此外,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使得所述壳体和所述调整构件相脱离或相结合,具体地,在所述调整构件从所述壳体脱离的过程中,所述调整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相对滑动,在所述调整构件与所述壳体结合的过程中,所述调整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相对滑动。

所述调整构件用于调整所述弹性构件的初始压缩量,以使所述液晶注入管露出于所述壳体外部的长度处于预定范围内,从而使得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第一末端与待注入液晶分子的液晶注入接口充分抵接。

所述调整构件包括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步骤g1包括:

g11、形成所述第一调整件。

g12、形成所述第二调整件。

所述步骤g11包括:

g111、在所述第一调整件上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第一内腔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整件的相对的两端。

所述步骤g12包括:

g121、在所述第二调整件中设置第一嵌入部。

所述步骤g2为:

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往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所述弹性构件。

所述步骤g还包括:

g4、将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组合为一体。

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调整件背向所述第二调整件的一端处,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调整件面向所述第二调整件的一端处。所述第一内腔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开口之间。所述第一嵌入部位于所述第二调整件面向所述第一调整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嵌入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嵌入到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内腔构成(围成)所述容纳室。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顶面与所述弹性构件接触,即,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顶面和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卡设部将所述弹性构件夹在中间。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横截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的半径对应。

所述步骤g11还包括:

g112、在所述第一内腔设置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中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位。

所述步骤g12还包括:

g122、在所述第二调整件的所述第一嵌入部的外壁设置第二螺纹。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相匹配,即,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螺距、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调整件和所述第二调整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耦合为一体。

所述第二调整件还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一容纳通道,所述步骤g12还包括:

g123、在所述第一嵌入部的所述顶面上设置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第二末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g124、在所述第二调整件中形成所述第一容纳通道,所述第一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所述第一容纳通道用于容纳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第二末端以及所述液晶注入管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调整构件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调整所述弹性构件的初始压缩量:在所述调整构件脱离所述壳体的情况下(从所述壳体中取出所述调整构件),固定所述第一调整件、所述第二调整件中的任意一者,绕所述液晶注入管所对应的轴,旋转所述第一调整件、所述第二调整件中的另外一者,以使所述第二调整件的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顶面与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卡设部的距离为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初始压缩量对应。例如,固定所述第一调整件,绕所述液晶注入管的长度方向所对应的轴,旋转第二调整件,使得所述第一调整件和所述第二调整件在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配合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顶面和所述卡设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其中,初始压缩量与预压缩量对应,预压缩量是指所述弹性构件在工作前预先被压缩的距离,例如,如该参数设为0,则弹性构件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f还包括:

f3、在所述液晶注入管内设置磁铁块,或者,在所述卡设部内设置所述磁铁块。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k、在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线圈,所述壳体嵌套于所述线圈内,或者,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所述线圈。所述线圈用于产生电磁场,以使所述磁铁块带动所述液晶注入管在所述电磁场所对应的电磁作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液晶注入管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所述调整构件嵌套(套接)于所述壳体内后,所述壳体支撑所述第二调整件,具体地,所述第二调整件由所述壳体的内壁或内部底面支撑。所述第二调整件支撑所述第一调整件和所述液晶注入管。

由于所述弹性构件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弹性会发生衰减,所述弹性构件长度可能会缩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对所述弹性构件的压缩量进行微调,以补偿由于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缩短所造成的所述液晶注入管无法与待注入液晶分子的液晶注入接口充分地抵接的缺陷。本发明有利于灵活地对所述弹性构件的压缩量进行调节,实现了对所述弹性构件的长度衰减的补偿。

所述调整构件还用于调整所述液晶注入管的初始抵接位置(长度)。其中,所述初始抵接位置可以指: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第一末端(或者所述第二末端、所述卡设部)在沿所述液晶注入管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壳体伸出的位置(长度)。

为此,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整构件还包括第三调整件。所述步骤g1还包括:

g13、形成所述第三调整件。

所述步骤g还包括:

g5、将所述第三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组合为一体。

在所述调整构件嵌套(套接)于所述壳体内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l、将所述第三调整件卡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调整件由所述壳体支撑,具体地,所述第三调整件由所述壳体的内壁或内部底面支撑。所述第三调整件支撑所述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和所述液晶注入管。

所述步骤g3包括:

g131、在所述第三调整件中设置第二内腔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三调整件面向所述第二调整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二开口相连。

所述步骤g12还包括:

g125、在所述第二调整件中设置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的横截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横截面的半径对应。

所述步骤g5为:

将所述第二嵌入部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嵌入到所述第二内腔内。

所述步骤g12还包括:

g126、在所述第二调整件的所述第二嵌入部的外壁设置第三螺纹,所述第四螺纹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中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部位。

所述步骤g3还包括:

g132、在所述第二内腔设置第四螺纹。

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相匹配,即,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的螺距、旋转方向相同。

所述第二调整件和所述第三调整件通过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耦合为一体。

所述调整构件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调整所述液晶注入管的初始抵接位置:在所述调整构件脱离所述壳体的情况下(从所述壳体中取出所述调整构件),固定所述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三调整件中的任意一者,绕所述液晶注入管所对应的轴,旋转所述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三调整件中的另外一者,以使所述第二调整件的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三调整件的底面的距离为第二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二预定距离与所述初始抵接位置和/或所述初始压缩量对应。例如,固定所述第二调整件,绕所述液晶注入管的长度方向所对应的轴,旋转第三调整件,使得所述第二调整件和所述第三调整件在所述第三螺纹和所述第四螺纹的配合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调整件的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三调整件的底面的距离为第二预定距离。

所述步骤l为:

将所述第三调整件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具体地,所述第三调整件和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螺孔。所述步骤l为:

将所述第三调整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固定为一体。

或者,所述第三调整件和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扣、弹簧扣凹槽中的一者,所述步骤k为:

将所述第三调整件通过弹簧扣和弹簧扣凹槽固定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簧扣、所述弹簧扣凹槽相互扣合。

在所述步骤j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m、调节所述弹性构件的预压缩量。

所述步骤m包括:

m1、先将所述第一调整件(外套筒)抬离。

m2、固定所述第一调整件(上套筒)与所述第三调整件(下套筒)。

m3、旋转所述第二调整件(中套筒),使其沿所述液晶注入管所对应的轴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弹性构件的预压缩量。

在旋转所述第二调整件时,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三调整件相对所述第二调整件作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三调整件在所述液晶注入管所对应的轴的方向的相对移动为零(因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内螺纹的螺距相等),因此可以实现只调节所述弹性构件的预压缩量而不改变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整体高度的目的。

在所述步骤j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n、调整所述液晶注入管的初始抵接位置。

所述步骤n包括:

n1、抬起所述第一调整件。

n2、固定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调整件。

n3、旋转所述第三调整件,即可调整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整体高度而不改变所述弹性构件的预压缩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调整所述弹性构件的预压缩量和所述液晶注入管的初始抵接位置,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所述液晶注入管能够与待注入液晶分子的液晶注入接口充分抵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步骤g12还包括:

g127、在所述第二调整件中设置第三内腔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调整件背向所述第一调整件的一端处。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三内腔相连,所述第三内腔与所述第一容纳通道相连。

所述步骤g3包括:

g133、在所述第三调整件中设置第三嵌入部。所述第三嵌入部的横截面的半径与所述第三开口的横截面的半径对应。

g134、在所述第三调整件中设置第二容纳通道,所述第二容纳通道在所述第三调整件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容纳通道在所述第二调整件上的位置对应。

所述步骤g5为:

将所述第三嵌入部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嵌入到所述第三内腔内。

所述步骤g12还包括:

g128、在所述第三内腔内设置第五螺纹。

所述步骤g3包括:

g134、在所述第三调整件的所述第三嵌入部的外壁设置第六螺纹。

其中,所述第五螺纹和所述第六螺纹相匹配,即,所述第五螺纹和所述第六螺纹的螺距、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调整件和所述第三调整件通过所述第五螺纹和所述第六螺纹耦合为一体。

所述步骤g3包括:

g135、在所述第三嵌入部的顶面上设置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所述第二容纳通道用于容纳所述液晶注入管的所述第二末端和所述液晶注入管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避免液晶分子在注入到液晶盒的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