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电控防窥膜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061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电控防窥膜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防窥膜的结构及制备方法。采用透明导电膜搭配pdlc制备防窥膜,显示器或车用及建筑用防窥膜生产领域,该防窥膜可通过电源控制是否需要开启防窥功能。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乐趣。但是,在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泄密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现有的电子产品屏幕可视角度大,对于个人而言,如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的安全性缺乏保障,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机密也可能被偷窥,面临着极大的泄露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光学膜来降低这些由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而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

目前主要是在液晶显示屏的表面覆盖一层防窥膜来达到防窥效果,现有防窥膜结构主要是由pet层、树脂底层、uv树脂层构成。树脂底层的一面设有pet层,另一面铺设有图案结构的uv树脂单元;图案结构的uv树脂单元包括有竖向和/或长方体或棱柱体,或阶梯结构的长方体或棱柱体,或倾斜设置的长方体或棱柱体,或相互交叉倾斜设置的长方体或棱柱体,或为凸环结构体,各uv树脂单元平行设置在树脂底层的表面上。

市场上虽有防窥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但此类防窥膜普遍具有

透光率差、防窥功能不能调节等缺陷。绝大部分防窥膜专利仅仅公开普通防窥膜的结构及制造工艺,该防窥效果不具备可调功能,由于防窥膜中添加吸光材料,会严重影响透光率。电致防窥膜,采用电致变色材料作为吸光物质,要实现电致变色必须要有el离子导体层、ec电致变色层以及ce离子储存层,膜材整体结构的要求导致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过高。

已有的中国专利cn201410460170.8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防窥膜,该防窥膜采用点至变色材料作为吸光材料起到电控可调效果。但该防窥膜使用电至变色材料需搭配离子库层及离子传输层来实现变色效果,材料变色条件的局限性导致该种防窥膜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防窥膜结构与传统防窥膜结构相似,工艺简单。且采用透明导电薄膜作为防窥膜基材,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作为吸光材料,通过调节电压可实现不同程度的防窥效果。

一种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电控防窥膜,该电控防窥膜包含透明基材层、透明导电层、基底树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两层透明基材层内均贴附有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内设置有基底树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所述的基底树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均为等同的梯形状,基底树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在两层透明导电层间横向上交错并排设置,且基底树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纵向上交叉设置。

所述透明基材层为柔性薄膜,包括但不限于pmma、tac、pp或pe;所述透明导电层为ito、ato、纳米银或聚噻吩通过溅射法或涂布法使其附着在透明基材表面;所述基底树脂层为透明uv树脂,其组成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其组成由液晶分子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其中高分子聚合物为由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过聚合而成,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折射率与液晶分子的纵向折射率接近或相同。

基于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电控防窥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透明导电基材上制备出带结构的树脂层:采用表面带有所需微结构的滚轮模具将透明uv树脂胶水压合在透明导电基材的导电层表面,并同时采用uv光进行照射,将透明uv树脂进行固化,然后将带有结构树脂层的导电基材从模具表面进行剥离。

在结构层中填充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pdlc):将带有结构树脂层的导电基材的结构面与不带结构的透明导电基材的导电层面相对,在两层基材之间加入液态的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然后通过表面光滑的镜面轮压合后进行uv光照固化。

所述的结构可以为星形、y字形、圆形、矩形等。

本发明与传统防窥膜相比,采用透明导电基材作为防窥膜的底材,且其填充的吸光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可以通过在透明电极上施加不同电压达到不同的防窥效果,实现防窥的电控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防窥膜结构,其中,1.透明基材层,2.透明导电层,3.基底树脂层,4.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图2为本发明所述防窥膜在断电状态下工作原理图:断电时pdlc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混乱,从而使pdlc层呈现高雾度状态,从而具有防窥效果。

图3为本发明所述防窥膜在通电状态下工作原理图:通电时pdlc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pdlc层呈现透明状态,从而不起防窥作用。

图4为防窥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其中,1’卷膜,2’供胶器,3’uv灯,4’表面有结构的轮子,5’表面光滑的轮子,6’收卷,7’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防窥膜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透明基材层、透明导电层、基底树脂层和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所述透明基材层为柔性薄膜,包括但不限于pmma、tac、pp、pe等;

所述透明导电层可以是ito、ato、纳米银或聚噻吩等通过溅射法或涂布法使其附着在透明基材表面。

所述基底树脂层为透明uv树脂,其组成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等。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其组成由液晶分子以及高分子聚合物构成,其中聚合物折射率与液晶分子的纵向折射率接近或相同。

因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中液晶分子混乱排列,导致液晶分子与聚合物折射率不同而呈现高雾度低平行光透过率,起到阻挡大角度平行光的透过,从而具有防窥效果,如图2。

图2为本发明所述防窥膜在断电状态下工作原理图:断电时pdlc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混乱,从而使pdlc层呈现高雾度状态,从而具有防窥效果。

当在透明导电层两端通电,施加一定电压后,液晶分子有序排列,使液晶分子和聚合物折射率相同,从而变通透不具有防窥效果,如图3。图3为本发明所述防窥膜在通电状态下工作原理图:通电时pdlc层中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pdlc层呈现透明状态,从而不起防窥作用。

通过调节施加电压的大小可以控制液晶转向的程度,从而可以获得不同防窥效果。

本发明所述防窥膜的制备工艺

生产工艺采用流程式作业,主要分两段。前段为结构成型段,主要在透明导电基材上制备出带结构的树脂层。后段为在结构层中填充pdlc层,并同时用透明导电基材进行贴合封装,如图4所示。

当开启防窥功能后可视角范围<70°,范围内平行光透过率>60%;当关闭防窥功能后无可视角限制,平行光透过率>80%。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防窥膜的结构及制备方法。采用透明导电膜搭配PDLC制备防窥膜,该防窥膜可通过电源控制是否需要开启防窥功能。当开启防窥功能后可视角范围<70°,范围内平行光透过率>60%;当关闭防窥功能后无可视角限制,平行光透过率>80%。

技术研发人员:程武;张莉;姚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3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