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482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



背景技术:

导光板的种类很多,主要区别是在导光板表面为形成更好更均匀的漫反射而制造的纹路或点状坑。有一种导光板其表面是布满梅花状的点,即一个大点周围有若干个小点,这样来提高匀光度,提升导光板品质。目前,这种导光板的制做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撞点机来完成,传统撞点机有一个普通的撞针,该撞点头来回移动,为了达到该导光板的效果,需要先撞一个大点,才能撞然后再依次撞出小点,不能同时进行撞点,否则造成大点和小点之间导光出问题,而这样做的有两个缺点,1、容易错位,造成小点的分布不均匀,影响导光板品质。2、因为是依次撞点,每个小点撞完后在撞下一个点之前,两点之间的凸起不均匀,造成导光板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包括有主撞针和多个环绕主撞针设置的副撞针。

还包括有圆形的贴面定位板、位于贴面定位板上方的载板;所述贴面定位板和载板的中心均设有供主撞针穿过的主孔;贴面定位板和载板上均还开设有供副撞针穿过的副孔;

主撞针以及副撞针的底端均未圆弧端,主撞针和副撞针的顶端均设有沿盖,沿盖底面与载板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对应的主撞针或副撞针上;

初始位置时,主撞针和副撞针的低端均位于贴面定位板和载板之间,且主撞针的长度短于副撞针的长度;还包括有位于贴面定位板两侧、连接贴面定位板和载板的两个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开窗;还包括有从开窗穿过的调节杆,还包括有位于开窗内、用于支撑调节杆的u型架,u型架与开窗内底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调节杆中间套结有一个调节板;还包括有位于调节板上方的、用于下压撞针的压板,所述压板被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下压。

其中,所述驱动主装置包括为下压气缸。

其中,所述调整板的两个自由端为圆弧端。

其中,所述调节杆被一个旋转装置驱动。

其中,所述旋转装置为伺服电机。

其中,副撞针的数量为六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实现,先对大点进行撞击,然后可以不移动大点的针头,直接其他小点的一起撞击,有效解决移动错位以及两点之间凸起不均匀的问题。本撞点头可以撞点一组梅花后移动到下一位置进行第二次撞点,也可以连接几个本撞点头来形成矩阵式的撞点,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除去压板以及调节杆后的立体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1-贴面定位板;12-主孔;13-副孔;21-载板;31-主撞针;32-副撞针;33-复位弹簧;34-沿盖;41-连接杆;51-调节杆;52-u型架;53-支撑弹簧;54-调节板;61-压板;62-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包括有主撞针31和多个环绕主撞针31设置的副撞针32。还包括有圆形的贴面定位板11、位于贴面定位板11上方的载板21;所述贴面定位板11和载板21的中心均设有供主撞针31穿过的主孔12;贴面定位板11和载板21上均还开设有供副撞针32穿过的副孔13;主撞针31以及副撞针32的底端均未圆弧端,主撞针31和副撞针32的顶端均设有沿盖34,沿盖34底面与载板21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套设在对应的主撞针31或副撞针32上;初始位置时,主撞针31和副撞针32的低端均位于贴面定位板11和载板21之间,且主撞针31的长度短于副撞针32的长度;还包括有位于贴面定位板11两侧、连接贴面定位板11和载板21的两个连接杆41;连接杆41上设有开窗;还包括有从开窗穿过的调节杆51,还包括有位于开窗内、用于支撑调节杆51的u型架52,u型架52与开窗内底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53;调节杆51中间套结有一个调节板54;还包括有位于调节板54上方的、用于下压撞针的压板61,所述压板61被一个驱动装置62驱动下压。

具体撞点方式和原理如下:初始位置时,主撞针31和副撞针32的低端均位于贴面定位板11和载板21之间,移动本撞点头,将撞点头下压至导光板对应的地方,将贴面定位板11与导光板抵靠在一起,旋转调节杆51,将调节板54调节成竖直状态,即调节板54垂直于压板61;然后压板61下压,由于调节板54的竖直高度加上主撞针31的长度大于副撞针32,因此压板61下压只能通过调节板54施加力向主撞针31上的沿盖34,然后主撞针31的底部穿出贴面定位板11,对导光板进行一个撞击。然后压板61上升,旋转调节杆51,调节板54旋转成水平位置,此时,压板61下压,可以直接压到副撞针32的沿盖34上,此时副撞针32集体下沉撞击导光板,而主撞针31由于不受力,不下撞,从而形成了先主撞针31撞击后,其余所有副撞针32同时下撞、而且贴面定位板11的作用以及副撞针32的同时下撞,可以有效实现两点之间坑的凸起均匀。提高精确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所述驱动主装置包括为下压气缸。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所述调整板的两个自由端为圆弧端。能够更有效旋转。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所述调节杆51被一个旋转装置驱动。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所述旋转装置为伺服电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副撞针32的数量为六个。

能够有效实现,先对大点进行撞击,然后可以不移动大点的针头,直接其他小点的一起撞击,有效解决移动错位以及两点之间凸起不均匀的问题。本撞点头可以撞点一组梅花后移动到下一位置进行第二次撞点,也可以连接几个本撞点头来形成矩阵式的撞点,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包括有主撞针和多个环绕主撞针设置的副撞针;还包括有圆形的贴面定位板、位于贴面定位板上方的载板;所述贴面定位板和载板的中心均设有供主撞针穿过的主孔;贴面定位板和载板上均还开设有供副撞针穿过的副孔;能够有效实现,先对大点进行撞击,然后可以不移动大点的针头,直接其他小点的一起撞击,有效解决移动错位以及两点之间凸起不均匀的问题。本撞点头可以撞点一组梅花后移动到下一位置进行第二次撞点,也可以连接几个本撞点头来形成矩阵式的撞点,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邓心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0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