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013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窄边框结构的防静电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显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显示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显示产品在生产、运输及工作中,经常会受到静电的影响,导致显示产品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显示要求。

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当显示模组的静电较大时,静电会使显示面板四周线路断路,导致显示异常,如:发红、发蓝、异常显示甚至无法显示等。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当触控显示模组的静电较大时,静电会将触控显示模组的集成电路(ic)烧坏或使触控显示面板四周线路断路,导致显示异常,如:发红、发蓝、甚至无法显示等。

传统的显示面板中通常会在面板的四周增设防静电装置以消除静电对显示面板的影响。但是,现在流行的窄边框显示面板由于面板与外框之间的距离过窄,无法在较小的空间中设置精细且防护能力强的静电防护装置,从而无法设置静电防护装置或设置的静电防护装置结构过于简单而无法有效的屏蔽静电,最终导致面板被静电破坏。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窄边框技术的静电防护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该防静电显示装置可有效解决因显示面板与外框之间的距离过窄而使显示面板无法有效防护静电的问题。

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所述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防静电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形成在该显示模组的端面的静电保护层;所述静电保护层包括一绝缘层和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直接形成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并与该防静电显示装置中的导体接触,用于导出静电。

在传统窄边框结构中,由于显示模组与外框之间的距离过窄,使得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设置静电防护结构或设置的静电防护结构过于简单而无法有效的屏蔽静电。本发明设计的静电防护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和至少一层导电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靠近显示模组的一侧,用于屏蔽静电并防止显示模组被静电击穿;所述导电层设置于靠近外框一侧,用于将静电导走防止静电的积累。相较于传统窄边框结构的静电防护结构,本发明采用的导电层和绝缘层均采用涂布的方式使其附着于固态结构的表面,制作过程更加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至三实施例的防静电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以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覆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本发明的防静电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以及至少形成在该显示模组的端面的静电保护层;所述静电保护层包括一绝缘层和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直接形成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并与该防静电显示装置中的导体接触,用于导出静电。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静电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110、显示模组120、静电防护层130、盖板140以及外框150。

外框150包括底板151及与底板151大致垂直连接的侧板153,底板151与侧板153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图未示)。所述背光模组110和显示模组120堆叠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背光模组110更靠近底板151。背光模组110以及显示模组120与侧板153之间形成有空隙155。静电防护层130设置于空隙155中。

背光模组110包括背板115及位于背板115内的光学膜片及光源,所述光学膜片比如可包括反光板111、导光板112、扩散层113以及棱镜片114。背板115为背光模组110提供支撑,背板115包括底壁1151及与底壁1151大致垂直连接的侧壁1153,底壁1151与侧壁1153配合形成容置腔(图未示)。背板115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导电材料可为铁、不锈钢、铝及其合金等。反光板111、导光板112、扩散层113、棱镜片114依次层叠设置于背板115内,其中该反光板111靠近底壁1151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10所包含的光学膜片不限于本实施例所例举。背光模组110为显示模组120提供图像显示所需的光。

显示模组12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液晶层122、彩色滤光层123。液晶层122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与彩色滤光层123之间,三者构成一密闭结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靠近背光模组11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薄膜晶体管(图未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中还包含多种导电电极,具体可以为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显示模组120还可包括各种光学膜片,比如棱镜片、增亮膜等。显示模组120朝向侧板153的端面与背板115的侧壁1153共同组成朝向侧板153的侧面160。

静电防护层130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131和至少一层导电层132。所述绝缘层131通过涂布的方式直接设置于侧面160上。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31从显示模组120朝向侧板153的端面延伸至背板115的侧壁1153。所述绝缘层131的材料可为高分子丙烯酸胶,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所述绝缘层131电阻值高于1010欧姆,所述绝缘层131可以有效的屏蔽静电,防止静电进入显示模组120内部造成破坏性影响。绝缘层131可以屏蔽静电,但是这也导致了静电电荷在绝缘层131表面的积累,静电电荷的积累必然导致静电电势的增加,当静电电势增大到一定程度超出绝缘层131的防护能力时,绝缘层131将会被击穿;因此,在防护静电过程中,仅仅使用绝缘层131进行防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绝缘层131与外框150之间的静电电荷导走。所述导电层132涂布于所述绝缘层131远离所述侧面160的表面并延伸至背板115,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32与背板115的侧壁1153接触。所述导电层132将静电电荷通过背板115导出,避免了静电电荷的积累。所述导电层132选用高分子导电胶或银浆等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高分子导电胶具体可以为含有导电碳黑的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弹性高分子材料,或者为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与聚苯乙烯磺酸盐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pedot:pss)。

绝缘层131与导电层132采取并行设置的方式,具体地,绝缘层131涂布于显示模组120及背光模组110的侧面上,导电层132涂布于绝缘层131表面并与导电的背板115接触。如图4所示,是本实施例中防静电保护层130的涂布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20及背光模组110均为矩形,所述背板115包括四个侧壁1153,显示模组120包括四个朝向侧板153的端面,该防静电显示装置100包括四个所述侧面160,静电防护层130的涂布范围为其中三个相邻的侧面160,在其他实施例中,静电防护层130的涂布范围可以为一个侧面160、两个侧面160或者四个侧面160,其可应用的显示装置的形状也不仅限于矩形。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模组120还可包括上偏光片161以及下偏光片162,该上偏光片161位于彩色滤光层123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的一侧,该下偏光片162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1远离彩色滤光层123的一侧,所述上偏光片161通过光学胶141与盖板140粘结,所述下偏光片162位于显示模组120与背光模组110之间。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静电显示装置300包括背光模组310、显示模组320、静电防护层330、盖板340以及外框350。

外框350包括底板351及与底板351大致垂直连接的侧板353,该底板351与侧板353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图未示)。背光模组310和显示模组320堆叠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且背光模组310更靠近底板351。显示模组320与侧板353之间形成有空隙355。静电防护层330设置于空隙355中。

背光模组310包括背板315,位于该背板315内的光学膜片及光源,所述光学膜片比如可包括反光板311、导光板312、扩散层313、棱镜片314。本实施例中,背板315为非导电材料制成,比如,塑料、纤维塑料混合材料等。背板315为背光模组310提供支撑,背板315包括底壁3151及与底壁3151大致垂直连接的侧壁3153,底壁3151与侧壁3153配合形成容置腔(图未示)。反光板311、导光板312、扩散层313、棱镜片314依次层叠设置于背板315内,其中该反光板311靠近底壁3151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组310所包含的光学膜片不限于本实施例所例举。背光模组310为显示模组310提供图像显示所需的光。

所述显示模组32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液晶层322、彩色滤光层323。所述液晶层322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与彩色滤光层323之间,三者构成一密闭结构,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靠近背光模组310。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薄膜晶体管(图未示),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中还包含多种导电电极,具体可以为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显示模组320还可包括各种光学膜片,比如棱镜片、增亮膜等。显示模组320朝向侧板353的端面定义为侧面360。

所述静电防护层330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331和至少一层导电层332。所述绝缘层331通过涂布的方式直接设置于侧面360上。所述绝缘层331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丙烯酸胶,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所述绝缘层331电阻值高于1010欧姆,所述绝缘层331可以有效的有效屏蔽静电,防止静电进入显示模组320内部造成破坏性影响。绝缘层331可以屏蔽静电,但是这也导致了静电电荷在绝缘层331表面的积累,静电电荷的积累必然导致静电电势的增加,当静电电势增大到一定程度超出绝缘层331的防护能力时,绝缘层331将会被击穿;因此,在防护静电过程中,仅仅使用绝缘层331进行防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绝缘层331与外框350之间的静电电荷导走。所述导电层332涂布于绝缘层331远离所述侧面360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并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电性连接,将静电电荷通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导出,避免了静电电荷的积累。本实施中,导电层332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上的所述导电电极实现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层332也可以通过软性电路板(fpc)接地将静电电荷导出。所述导电层332选用高分子导电胶或银浆等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高分子导电胶具体可以为含有导电碳黑的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弹性高分子材料,或者为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与聚苯乙烯磺酸盐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pedot:pss)。

所述绝缘层331与所述导电层332采取并行设置的方式,具体地,绝缘层331涂布于显示模组320的侧面上,导电层332涂布于绝缘层331表面并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上的导电电极接触。如图4所示,是本实施例中防静电保护层330的涂布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静电防护层330的涂布范围为四边形显示装置的其中三边,在其他实施例中,静电防护层330的涂布范围可以为一边、两边或者四边,其可应用的显示装置的形状也不仅限于四边形。

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模组320还可包括上偏光片361以及下偏光片362,该上偏光片361位于彩色滤光层323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的一侧,该下偏光片362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321远离彩色滤光层323的一侧,所述上偏光片361通过光学胶341与盖板340粘结,所述下偏光片362位于显示模组320与背光模组310之间。

第三实施例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静电显示装置500包括显示模组520、防静电保护层530、盖板540以及外框550。

该外框550包括底板551及与底板551大致垂直连接的侧板553,该底板551与侧板553配合形成一容置空间(图未示)。显示模组520设置于外框550中,显示模组520与侧板553之间形成有空隙555,静电防护层530设置于该空隙555中。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52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有机发光层524、彩色滤光层523。所述有机发光层524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与彩色滤光层523之间。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薄膜晶体管(图未示),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中还包含多种导电电极,具体可以为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显示模组520还可包括各种光学膜片,比如偏光片、增亮膜等。显示模组520朝向侧板553的端面定义为侧面560。

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模组520可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模组,有机发光材料层524可以替换为微型发光二极管。

所述静电防护层530包括至少一层绝缘层531和至少一层导电层532。所述绝缘层531通过涂布的方式直接设置于侧面560上,所述绝缘层531的材料可为高分子丙烯酸胶,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所述绝缘层531电阻值高于1010欧姆,所述绝缘层531可以的有效屏蔽静电,防止静电击打入显示模组520内部造成破坏性影响。绝缘层531可以屏蔽静电,但是这也导致了静电电荷在绝缘层531表面的积累,静电电荷的积累必然导致静电电势的增加,当静电电势增大到一定程度超出绝缘层531的防护能力时,绝缘层531将会被击穿;因此,在防护静电过程中,仅仅使用绝缘层531进行防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绝缘层531与外框550之间的静电电荷导走。所述导电层532涂布于绝缘层531远离侧面160的表面,并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电性连接,将静电电荷通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导出,避免了静电电荷的积累。本实施例中,导电层532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上的所述导电电极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层532选用高分子导电胶或银浆等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高分子导电胶具体可以为含有导电碳黑的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弹性高分子材料,或者为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与聚苯乙烯磺酸盐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pedot:pss)。

所述显示模组520靠近所述外框550的底板551的一侧以及与之相背的一侧设置有软性电路板580,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532还可以与软性电路板580实现电性连接,将静电电荷通过软性电路板580导出,避免了静电电荷的积累。

所述绝缘层531与所述导电层532采取并行设置的方式,具体地,绝缘层531涂布于显示模组520的侧面上,导电层532涂布于绝缘层531表面并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521上的导电电极电连接。如图4所示,是本实施例中防静电保护层530的涂布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静电防护层530的涂布范围为四边形显示装置的其中三边,在其他实施例中,静电防护层530的涂布范围可以为一边、两边或者四边,其可应用的显示装置的形状也不仅限于四边形。

所述盖板540通过光学胶541与所述显示模组520粘结,其粘结面为显示面。

本发明的静电防护采用可以通过涂布制作的材料,与传统结构中需预先制作且具有固定形状的静电防护结构相比,本发明的防静电保护层的材料在完成装置的制作之前为流体,因此不必预先制作固定形状的组件而是直接将流体材料涂布于显示模组靠近外框的端面上待其凝固即可,且本发明的静电防护装置具备双层结构,可以有效防止静电的击穿并具备及时导出静电的能力,这样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制作过于精细的静电防护结构的缺陷,通过在显示模组与外框之间增设静电防护结构可以有效增强显示模组对静电的防护能力。相较于传统窄边框结构的静电防护结构,本发明采用的导电层和绝缘层均采用涂布的方式使其附着于固态结构的表面,制作过程更加简单实用。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