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5365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以及场发射显示器(fed)之类的平板显示器,这些显示器具有外形薄、重量轻以及功耗低等优良的性能。其中,lcd由于高对比度及适于显示移动图像的特性,代替阴极射线管(crt)被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监视器、tv等。

lcd中不包括光源,因此需要额外的光源。例如将包含光源的背光模组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下方以向该液晶面板提供光,使lcd可以通过来自该背光模组的光显示图像。背光模组通常包括光源、导光板、扩散片和光学膜,上述光学膜设置于扩散片的表面,用于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然而,现有技术中设置于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在具有优异出光效率的同时,会存在出光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lcd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膜无法同时保证出光效率和出光均匀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光学复合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其中,光学复合层包括沿远离雾化涂层的方向顺序层叠设置的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分别选自聚光层和光扩散层中的任意一种,且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各自独立地为1~99%。

进一步地,上述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2~15%,或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10~99%,优选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60-90%。

进一步地,上述雾化贴合层的粘着力大于50gf/in,优选大于150gf/in。

进一步地,上述雾化贴合层包括胶层以及分散于胶层中的扩散粒子。

进一步地,上述扩散粒子包括有机粒子和/或无机粒子,优选有机粒子选自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和三聚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无机粒子选自硅、sio2、tio2、al2o3和zro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形成胶层的材料包括压敏胶和/或oca胶,优选压敏胶和/或oca胶选自丙烯酸酯类胶、合成橡胶类胶、氨基甲酸酯类胶、环氧树脂类胶和聚酯类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10~100μm,优选为15~50μm。

进一步地,上述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2~15%。

进一步地,形成雾化涂层的原料包括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优选有机材料选自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和三聚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无机材料选自sio2、tio2、al2o3、硅和zro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聚光层为棱镜层,优选棱镜层中棱镜结构的截面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弓形;光扩散层为透镜层。

进一步地,上述光学复合层还包括:第二基材层,设置于雾化涂层与第一微结构层之间,优选第二基材层与第一微结构层一体成型;第三基材层,设置于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之间,优选第三基材层与第二微结构层一体成型;第二贴合层,设置于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三基材层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光学复合层还包括第三微结构层,第三微结构层设置于第二微结构层远离雾化涂层的一侧,且第三微结构层为聚光层,优选光学复合层还包括第四基材层和第三贴合层,第四基材层设置于第三微结构层的任意一侧表面,第三贴合层设置于第四基材层的远离第三微结构层的一侧,更优选第四基材层与第三微结构层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微结构层为第一棱镜层,第三微结构层为第二棱镜层,第一棱镜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0°。

进一步地,上述光学膜还包括离型层,离型层设置于雾化贴合层远离第一基材层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偏光片,包括偏光膜和光学膜,该光学膜中的雾化贴合层设置于偏光膜的表面,且光学膜为上述的光学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该光学膜为上述的光学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光学膜,该光学膜中的雾化贴合层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且光学膜为上述的光学膜。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学膜,由于该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光学复合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其中,光学复合层包括沿远离雾化涂层的方向顺序层叠设置的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分别选自聚光层和光扩散层,且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1~99%,从而通过上述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的组合,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效率;并且,由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侧表面的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具有雾化特征,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均匀性,还能够赋予光学膜一定的遮蔽特性,使其具有对下层的光学复合层表面上产生的异常起到掩盖的附加作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的光学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包括第二基材层、第三基材层和第二贴合层的光学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包括第三微结构层的光学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包括离型层的光学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雾化涂层;20、光学复合层;210、第二基材层;220、第一微结构层;230、第二贴合层;240、第三基材层;250、第二微结构层;260、第三微结构层;30、第一贴合层;40、第一基材层;50、雾化贴合层;60、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技术中设置于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在具有优异出光效率的同时,会存在出光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lcd的显示效果。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如图1所示,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10、光学复合层20、第一贴合层30、第一基材层40和雾化贴合层50,其中,光学复合层20包括沿远离雾化涂层10的方向顺序层叠设置的第一微结构层220和第二微结构层250,第一微结构层220和第二微结构层250分别选自聚光层和光扩散层中的任意一种,且雾化涂层10和雾化贴合层50的雾度值各自独立地为1~99%。

上述光学膜中由于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光学复合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其中,光学复合层包括沿远离雾化涂层的方向顺序层叠设置的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分别选自聚光层和光扩散层,且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1~99%,从而通过上述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的组合,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效率;并且,由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侧表面的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具有雾化特征,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均匀性,还能够赋予光学膜一定的遮蔽特性,使其具有对下层的光学复合层表面上产生的异常起到掩盖的附加作用。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为了提高雾化贴合层50对入射光的均匀分散效果,优选地,雾化贴合层50的雾度值为2~15%;并且,为了提高雾化贴合层50的遮蔽效果,优选地,雾化贴合层50的雾度值为10~99%,更为优选地,雾化贴合层50的雾度值为60~90%。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为了使雾化贴合层50能够保持均匀的雾化特性和平整度,优选地,上述雾化贴合层50的粘着力大于50gf/in;更为优选地,上述雾化贴合层50的粘着力大于150gf/in。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雾化贴合层50可以包括胶层以及分散于胶层中的扩散粒子,上述扩散粒子可以包括有机粒子和/或无机粒子。为了提高上述雾化贴合层50的雾化特性,优选地,上述有机粒子选自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和三聚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并且,优选地,上述无机粒子选自硅、sio2、tio2、al2o3和zro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为了提高上述雾化贴合层50的粘附性,优选地,形成胶层的材料包括压敏胶和/或oca胶,优选压敏胶和/或oca胶选自丙烯酸酯类胶、合成橡胶类胶、氨基甲酸酯类胶、环氧树脂类胶和聚酯类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并且,为了降低雾化贴合层50在集成在背光模组中时对光学膜与附着面之间结合力的影响,优选地,雾化贴合层50的厚度为10~100μm,更为优选地,雾化贴合层50的厚度为15~50μm。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为了提高雾化涂层10对入射光的均匀分散效果,优选地,雾化贴合层50的雾度值为2~15%。形成上述雾化涂层10的原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为了提高上述雾化涂层10的雾化特性,更为优选地,上述有机材料选自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和三聚氰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并且,更为优选地,上述无机材料选自硅、sio2、tio2、al2o3和zro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光扩散层可以为透镜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上述透镜层的结构进行合理选取,以使上述透镜层具有较好的光集中效果;上述聚光层可以为棱镜层,为了提高上述棱镜层的光扩散效果,优选地,棱镜层中棱镜层结构的截面为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弓形,其中弓形是指由圆弧段以及连接圆弧段的直线段组成的环形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上述棱镜层结构的截面为本领域常规所定义的,沿与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为了提高第二微结构层250在光学膜中设置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光学复合层20还可以包括:第二基材层210,设置于雾化涂层10与第一微结构层220之间;第三基材层240,设置于第一微结构层220和第二微结构层250之间;第二贴合层230,设置于第一微结构层220和第三基材层240之间。通过将第一微结构层220形成于第二基材层210表面,将第二微结构层250形成于第三基材层240表面,然后将所述第二基材层210与第三基材层240通过第二贴合层230层叠,使工艺更为简单。为了提高上述光学膜的工艺效率,更为优选地,上述第二基材层210与第一微结构层220一体成型,上述第三基材层240与第二微结构层250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膜的出光效率,优选地,光学复合层20还包括第三微结构层260,如图3所示,第三微结构层260设置于第二微结构层250远离雾化涂层10的一侧,且第三微结构层260为聚光层;并且,为了避免相邻两层聚光层之间相互影响,更为优选地,第二微结构层250为第一棱镜层,第三微结构层260为第二棱镜层,第一棱镜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0°。

更为优选地,光学复合层20还包括第四基材层和第三贴合层(未在图中示出),第四基材层设置于第三微结构层260的任意一侧表面,第三贴合层设置于第四基材层的远第三微结构层260的一侧,上述第四基材层用于将第三微结构层260与第一微结构层220或第二微结构层250隔离。通过将第一微结构层220形成于第二基材层210表面,将第二微结构层250形成于第三基材层240表面,将第三微结构层260形成于第四基材层表面,然后将所述第二基材层210、第三基材层240与第四基材层通过第二贴合层230和第三贴合层层叠,使工艺更为简单。为了提高上述光学膜的工艺效率,上述第四基材层可以与第三微结构层260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上述第一贴合层30、第二贴合层230和/或第三贴合层的种类进行合理选取,上述第一贴合层30、第二贴合层230和/或第三贴合层可以为压敏胶或oca胶,压敏胶和所述oca胶可以选自丙烯酸酯类胶、合成橡胶类胶、氨基甲酸酯类胶、环氧树脂类胶和聚酯类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学膜中,光学膜还包括离型层60,如图4所示,离型层60设置于雾化贴合层50远离第一基材层40的一侧。上述离型层60主要起到将光学膜集成到光学膜中的作用,当集成上述光学膜时,需要将离型层离型层60撕去,通过雾化贴合层50将光学膜黏贴在导光板表面,即完成光学膜的集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上述离型层60的种类进行合理选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偏光片,该偏光片包括偏光膜以及上述的光学膜,光学膜中的雾化贴合层设置于上述偏光膜的表面。由于上述偏光片包括光学膜,从而通过上述光学膜中的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的组合,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效率;并且,由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侧表面的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具有雾化特征,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均匀性,还能够赋予光学膜一定的遮蔽特性,使其具有对下层的光学复合层表面上产生的异常起到掩盖的附加作用,进而使上述偏光片能够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包括上述的光学膜。集成在上述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由于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光学复合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从而通过上述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的组合,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效率;并且,由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侧表面的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具有雾化特征,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均匀性,还能够赋予光学膜一定的遮蔽特性,使其具有对下层的光学复合层表面上产生的异常起到掩盖的附加作用,进而使上述背光模组能够具有优异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液晶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的光学膜,光学膜中的雾化贴合层设置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通过上述光学膜中的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的组合,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效率;并且,由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侧表面的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具有雾化特征,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均匀性,还能够赋予光学膜一定的遮蔽特性,使其具有对下层的光学复合层表面上产生的异常起到掩盖的附加作用,从而通过在将上述光学膜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提高了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光学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其中,第一微结构层为透镜层,第二微结构层为棱镜层,棱镜层中棱镜结构的截面为三角形,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均为pet层,第一贴合层为丙烯酸酯类oca胶,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聚烯烃,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1%,厚度为10μm,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sio2颗粒,且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99%,厚度为8μm,粘着力为50gf/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二基材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聚苯乙烯,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2%,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为oca胶和聚烯烃,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1%,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10μm,且雾化贴合层的粘着力为55gf/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二基材层、第一微结构层、第二贴合层、第三基材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形成第二贴合层的材料为丙烯酸酯类psa胶,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聚苯乙烯,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2%,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为oca胶和聚苯乙烯,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2%,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100μm,且雾化贴合层的粘着力为155gf/in。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一微结构层、第二微结构层、第三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聚酰胺和聚氨酯,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15%,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oca胶、聚酰胺和聚氨酯,且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15%,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50μ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二基材层、第一微结构层、第二贴合层、第三基材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三贴合层、第四基材层、第三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第三微结构层也为棱镜层,且第二微结构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微结构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等于0°,形成第二贴合层和第三贴合层的材料为丙烯酸酯类psa胶,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硅和三聚氰胺,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8%,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oca胶、聚苯乙烯和聚氨酯,且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10%,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100μ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二基材层、第一微结构层、第二贴合层、第三基材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三贴合层、第四基材层、第三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第三微结构层也为棱镜层,且第二微结构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微结构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等于90°,形成第二贴合层和第三贴合层的材料为oca胶,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sio2颗粒,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99%,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为oca胶和tio2颗粒,且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60%,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15μm。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

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第二基材层、第一微结构层、第二贴合层、第三基材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三贴合层、第四基材层、第三微结构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第三微结构层也为棱镜层,且第二微结构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微结构层中各棱镜结构的延伸方向的夹角等于90°,形成第二贴合层和第三贴合层的材料为oca胶,形成雾化涂层的材料为硅和三聚氰胺,且雾化涂层的雾度值为8%,形成雾化贴合层的材料为oca胶和tio2颗粒,且雾化贴合层的雾度值为90%,雾化贴合层的厚度为15μm。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光学膜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雾化涂层、光学复合层、第一贴合层、第一基材层和雾化贴合层,由于上述分别设置于两侧表面的雾化涂层和雾化贴合层具有雾化特征,从而不仅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均匀性,还能够赋予光学膜一定的遮蔽特性,使其具有对下层的光学复合层表面上产生的异常起到掩盖的附加作用;

2、光学复合层包括沿远离雾化涂层的方向顺序层叠设置的第二基材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分别选自聚光层和光扩散层,从而通过上述第一微结构层和第二微结构层的组合,提高了光学膜的出光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