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578发布日期:2018-06-19 20:24阅读:来源:国知局
相机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相机装置,包括:

镜筒,其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和透镜孔;

可变光圈,限定布置在所述透镜孔上的光圈孔区域,其中,所述光圈孔区域的尺寸能够通过施加到杆的物理力而调节;

第一可移动托架,所述镜筒安置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中,所述可变光圈固定到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并且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包括至少一个磁体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磁体构件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线圈协作以移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以及

光圈驱动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向所述杆提供物理力来调节所述光圈孔区域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磁体构件包括:

第一磁体构件,所述第一磁体构件被配置为与第一线圈协作以在X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以及

第二磁体构件,所述第二磁体构件被配置为与第二线圈协作以在Y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光圈驱动模块包括:

联接到所述杆的支撑件;

光圈线圈;以及

光圈驱动磁体构件,所述光圈驱动磁体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光圈线圈协作以移动所述支撑件,进而移动所述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中心本体,所述光圈驱动磁体构件安置在所述中心本体上;

从所述中心本体的一侧延伸的杆保持件;以及

形成在所述杆保持件中的保持孔,所述杆被插入所述保持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孔包括:

第一区域,当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大尺寸时所述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当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小尺寸时所述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以及

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一保护孔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二保护孔区域,其中,当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移动以补偿所述相机装置的抖动时,所述第一保护孔区域和所述第二保护孔区域防止所述杆与所述杆保持件之间的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装置,还包括:

第二可移动托架,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围绕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并且包括被配置为与另一线圈协作以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的另一磁体构件,

其中,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的一侧上。

壳体,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安置在所述壳体中,

其中,所述光圈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上;并且

其中,所述光圈驱动模块还包括被配置为控制向所述光圈线圈供应电力的光圈驱动I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光圈驱动IC配置为:

控制所述光圈驱动模块使所述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特定距离,以便将所述光圈孔区域调节到特定尺寸,并且

在使所述杆移动所述第一特定距离之后,控制所述光圈驱动模块使所述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二特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防护罩,覆盖所述镜筒和所述可变光圈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止动器,设置在所述可变光圈上并且被配置为防止所述可变光圈在Z轴方向上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止动器包括:

止动器基板,其包括与所述光圈孔区域重合的止动器孔;以及

包括连接部分的上基板,

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到所述止动器基板,使得所述止动器基板与所述可变光圈隔开特定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装置,其中,所述镜筒的最上面的透镜的上端突出穿过所述可变光圈的光圈孔区域。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外壳;

相机装置,所述相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形成在所述外壳中的孔暴露;以及

处理器,电连接到所述相机装置,

其中,所述相机装置包括:

镜筒,其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和透镜孔;

可变光圈,限定布置在所述透镜孔上的光圈孔区域,其中,所述光圈孔区域的尺寸能够通过施加到杆的物理力而调节;

第一可移动托架,所述镜筒安置在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中,所述可变光圈固定到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并且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包括至少一个磁体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磁体构件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线圈协作以移动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以及

光圈驱动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向所述杆提供物理力来调节所述光圈孔区域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光圈驱动模块包括:

联接到所述杆的支撑件;

光圈线圈;以及

光圈驱动磁体构件,所述光圈驱动磁体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光圈线圈协作以移动所述支撑件,进而移动所述杆,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中心本体,所述光圈驱动磁体构件安置在所述中心本体上;

从所述中心本体的一侧延伸的杆保持件;以及

形成在所述杆保持件中的保持孔,所述杆被插入所述保持孔中,并且

其中,所述保持孔包括:

第一区域,当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大尺寸时所述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当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小尺寸时所述杆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以及

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一保护孔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二保护孔区域,其中,当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移动以补偿所述相机装置的抖动时,所述第一保护孔区域和所述第二保护孔区域防止所述杆与所述杆保持件之间的接触,

其中,所述相机装置还包括:

第二可移动托架,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围绕所述第一可移动托架,并且包括被配置为与另一线圈协作以在Z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的另一磁体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相机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第二可移动托架安置在所述壳体中,

其中,所述光圈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上;并且

其中,所述光圈驱动模块还包括被配置为控制向所述光圈线圈供应电力的光圈驱动IC,

其中,所述光圈驱动IC和/或所述处理器配置为:

控制所述光圈驱动模块使所述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特定距离,以便将所述光圈孔区域调节到特定尺寸,并且

在使所述杆移动所述第一特定距离之后,控制所述光圈驱动模块使所述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二特定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相机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防护罩,覆盖所述镜筒和所述可变光圈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止动器,设置在所述可变光圈上并且被配置为防止所述可变光圈在Z轴方向上偏移,

其中,所述止动器包括:

止动器基板,其包括与所述光圈孔区域重合的止动器孔;以及

包括连接部分的上基板,

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到所述止动器基板,使得所述止动器基板与所述可变光圈隔开特定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如果请求执行泛对焦功能,则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所述可变光圈,使得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大尺寸;并且

如果请求执行不对焦功能,则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可变光圈,使得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小尺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被配置成感测照明强度信息的传感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照明强度信息低于预定阈值,则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到所述可变光圈,使得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大尺寸;并且

如果所述照明强度信息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则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可变光圈,使得所述光圈孔区域具有最小尺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