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辊余粉清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43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辊余粉清除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磁辊余粉清除机。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在普通纸张上快速印制高质量文本与图形的打印机。与复印机一样,激光打印机也是采用静电复印的过程,但是与模拟的复印机不同的主要是其图像直接通过激光束在打印机光鼓上进行扫描生成。

激光打印机脱胎于八十年代末的激光照排技术,流行于九十年代中期。它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计算机传来的二进制数据信息,通过视频控制器转换成视频信号,再由视频接口/控制系统把视频信号转换为激光驱动信号,然后由激光扫描系统产生载有字符信息的激光束,最后由电子照相系统使激光束成像并转印到纸上。较其他打印设备,激光打印机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等优点;但使用成本相对高昂。

激光打印机打印的好快主要取决于硒鼓的质量。硒鼓又称感光鼓,感光鼓表面光导体材料在不见光的情况下为绝缘体,呈中性状态,不带有任何电荷。要实现在光导体表面的"静电潜像",必须在光导体表面进行充电,使之荷电。只有这样,当激光束扫描到光导体上时,光导体被曝光的点导通,形成光束点阵。点阵电荷与基体导通形成"电位差潜像",当感光鼓旋转到与显影磁辊相切位置时,把磁辊上载有与光导体表面电荷属性相反的墨粉吸引到感光鼓表面,从而在感光鼓上显现出墨粉图像。

在激光打印机用硒鼓的制造行业中,均需对硒鼓进行性能测试,装配时预先在磁辊上涂上少量碳粉,用来打印测试,以检测硒鼓的性能,一般需要打印标准的七张版(标准版、黑板、白版、灰版、文字版、鬼影版、饼图版),通过七张版的效果来判定待测硒鼓的质量,打印检测完成后再将磁辊上残留的碳粉完全打印出来,清除干净;产品装配、打印测试完成后,部分产品磁辊上会残留余粉,如果不清理干净,客户使用之初会出现少许版面黑块的现象,虽然打印几张后此现象便可消失,但为不引起用户误会,需要将磁辊残留余粉清理干净。

为了将磁辊余粉清除,一般通过打印机打印实现,但须在打印岗位之外另设一台打印机。且每打一个需要20秒钟,耗纸3张,造成时间上、纸张上的浪费和打印机资源的占用,带来一系列成本负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136726.4,公布了专利名称为“激光打印机碳粉盒用余粉清除装置”的实用新型,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余粉清除装置,使用与高压气源连通的喷嘴对准碳粉盒(硒鼓)粉仓和磁辊之间的缝隙向外喷射高压气流来清除余粉。本装置的缺陷是喷嘴喷出的气流使余粉颗粒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因角度影响,磁辊某些区域的余粉无法彻底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产品装配、打印测试完成后,部分产品磁辊上会残留余粉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磁辊余粉清除机。

一种磁辊余粉清除机,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一侧设有齿轮,齿轮与硒鼓鼓芯驱动齿轮相适应,所述的齿轮由电机带动;外壳相对称的另一侧设有与穿孔,穿孔中可以放入转轴,转轴与硒鼓鼓芯的另一端相适应;所述的外壳上设有与鼓芯相适应的刮片,可以将鼓芯上的墨粉挂下;

进一步,所述的穿孔可以由可伸缩的固定轴替代,固定轴可以将鼓芯卡到外壳与齿轮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滑槽,滑槽可以让硒鼓沿着滑槽方向与齿轮卡合;

进一步,硒鼓位置下方设有墨粉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鼓芯转动的原理,顺利将残留于磁辊两端的余粉打干净,造价低于打印机,减少了打印机的配置,且由清洁岗位操作,不需测试员操作,不需纸张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加快了产品下拉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减少了纸张成本;第二,减少了打印机成本;第三,提高了出品速度。

附图说明

1、外壳;2、齿轮;3、穿孔;4、转轴;5、刮片;6、滑槽;7、墨粉收集装置;8、固定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磁辊余粉清除机,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一侧设有齿轮2,齿轮2与硒鼓鼓芯驱动齿轮相适应,所述的齿轮2由电机带动;外壳1相对称的另一侧设有与穿孔3,穿孔3中可以放入转轴4,转轴4与硒鼓鼓芯的另一端相适应;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与鼓芯相适应的刮片5,可以将鼓芯上的墨粉挂下;

进一步,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滑槽6,滑槽6可以让硒鼓沿着滑槽6方向与齿轮2卡合;

进一步,硒鼓位置下方设有墨粉收集装置7。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所述的穿孔3由可伸缩的固定轴8替代,固定轴可以将鼓芯卡到外壳与齿轮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