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595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遥控受光部进行远距离操作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备大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等中,公知有例如将遥控受光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前框以在设置于高处等时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装置。该显示面板以横屏模式(横置)或竖屏模式(竖置)设置,从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分离的地方通过遥控装置进行操作。遥控受光部设置于透镜部,该透镜部设置于前框,遥控受光部接收来自遥控装置的操作光并生成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为了接收从显示装置的正面侧照射的操作光,遥控受光部例如安装在覆盖显示面板的周缘侧的边框的正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设置在这种显示装置的遥控受光部的一例,公开有记载于图13的遥控受光部。即,在图13(a)的显示装置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缘安装有边框3。边框3覆盖包含液晶显示面板2的正面侧的四边的周围的侧缘。

如图13(a)、(b)所示,在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前方的边框3的侧部的开口配置有遥控操作部4。在设置于遥控操作部4的基板4c上的遥控受光部4b的正面设置有受光用的透镜4a。并且,从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远离显示装置的位置对遥控装置进行操作,从而通过遥控受光部4b接收红外线等操作光来进行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0094号公报

但是,在近年来的显示装置中,为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设置有使用几乎没有液晶显示面板的前框而通过厚度小的框对覆盖周围的细边框的显示装置。在这种厚度小的窄框边框内无法设置用于设置接收遥控装置的操作光的透镜和遥控受光部的空间。特别是,由于遥控受光部比透镜大,因此比边框更向外侧突出,存在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边框的厚度薄也能够不比边框更向显示面板的侧缘突出地设置导光部和遥控受光部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导光部,配置在显示面板的侧缘,并在显示面板的正面设置有供操作用的光入射的入射面;以及遥控受光部,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并接收从导光部的出射面出射的出射光。

该显示装置通过将使遥控用的操作光入射的导光部安装到显示面板的正面侧缘的工序、在导光部的背面侧安装遥控受光部及其处理基板的工序、从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安装覆盖遥控受光部及其处理基板的边框的工序来进行组装,将导光部的厚度设定为与边框相同的厚度以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导光部配置在显示面板的侧缘,遥控受光部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因此即使遥控受光部比边框的厚度大也不会向显示面板的外侧突出,能够使入射光经由导光部入射到遥控受光部,因此能够使显示面板的正面的侧缘的壁厚薄且实现小型化,从而使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a)是立体图,图1(b)是图1(a)的A部放大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图2所示的B部的遥控处理部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b)的D-D线剖视图。

图5是图1(b)的E-E线剖视图。

图6(a)~图6(e)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遥控处理部的受光路径的图。

图7(a)、图7(b)是示出导光用透镜的参考形状及其光路的第一参考图。

图8(a)、图8(b)是示出导光用透镜的参考形状及其光路的第二参考图。

图9(a)、图9(b)是示出导光用透镜的参考形状及其光路的第三参考图。

图10(a)是示出导光用透镜的参考形状及其光路的第四参考图,图10(b)是实施方式的导光用透镜。

图11(a)~图11(d)是说明入射到实施方式的透镜的操作光的角度与遥控受光部之间的关系的参考图。

图12(a)~图12(d)是说明透镜部与遥控受光部之间的关系的参考图。

图13是示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设置在边框部的透镜与遥控受光部的图,(a)是要部立体图,(b)是(a)所示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 液晶显示装置

11 液晶显示面板

12 窄框边框

14 后盖

21 框架

23 遥控处理部

23a 受光透镜

23b 遥控受光部

23c 处理基板

25 透镜

25a 弯曲部

26 入射面

27 入射侧透镜部

28 出射侧透镜部

28a 凹部

28b 出射侧部

29 出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图1和图2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图,例如作为电视画面或电子广告牌等的显示器来使用。

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液晶显示面板11和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的作为背面覆盖部的后盖14。在液晶显示面板11与后盖14之间,收纳有对液晶显示面板11进行驱动控制的主基板15和电源基板16等。液晶显示装置10的侧缘整周被作为比以往形成为更小的厚度(窄幅)的边框的窄框边框12覆盖。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显示面板11的显示面侧称为正面,将后盖14侧称为背面。

如图4所示,窄框边框12在整周上覆盖液晶显示装置10的背面侧即后盖14侧的侧缘,而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1的正面侧的侧缘,也可以覆盖至少除后述的导光用的透镜25以外的部分(参照图1(b))。

在液晶显示装置10的下部、例如中央下部,从液晶显示面板11的正面侧朝向背面侧设置有透镜25,来作为入射由遥控装置照射的红外光等操作光并进行导光的导光部,在透镜25的后方排列有接收通过透镜25导光的操作光而对遥控信号进行处理的遥控处理部23。而且,虽然遥控处理部23被窄框边框12覆盖,但是透镜25的部分没有被覆盖。在图1(b)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1的正面,形成有切缺覆盖其周围的窄框边框12的透镜25的两侧附近而形成的端部12a。

通过图3至图5,对透镜25和遥控处理部23进行说明。

遥控处理部23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搭载于作为窄框边框12的一部分的截面大致L字状的框架21的基部21a之上并被固定。关于透镜25,将在后面叙述。遥控处理部23具备:遥控受光部23b,具有与透镜25的出射面29相对配置的受光透镜23a;以及处理基板23c,固定有遥控受光部23b。受光透镜23a使从透镜25出射的遥控装置的操作光聚光而使遥控受光部23b接收。

由遥控受光部23b接收的操作光通过处理基板23c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液晶显示面板11的控制信号并传递到主基板15或电源基板16来进行驱动控制。

透镜25是如下所述的大致柱状的导光用透镜:使遥控装置的操作光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正面的入射面26输入,并从与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相对的出射面29出射。

如图1(b)所示,透镜25的入射面26配置在设置于正面下部的窄框边框12的切缺部内。入射面26被配置为与窄框边框12的正面侧的端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如图4所示,透镜25从正面侧朝向遥控受光部23b具备:大致棱柱形状的入射侧透镜部27,具有入射面26;出射侧透镜部28,相对于入射侧透镜部27,通过弯曲部25a向液晶显示面板11侧弯曲而倾斜,在后端部具有出射面29。而且,相对于入射侧透镜部27的厚度(高度h1),出射侧透镜部28的厚度(高度h2)形成得小。

在出射侧透镜部28形成有将弯曲部25a的上表面及液晶显示面板11侧局部切除而成的凹部28a,该部分的厚度h3比厚度h2小。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下端部抵接到凹部28a或者靠近凹部28a配置,通过与出射侧透镜部28的凹部28a相对的下表面的范围设定不妨碍透过透镜25的操作光的导光路径和受光路径的范围。

并且,在凹部28a的出射面29侧形成有厚度为h2的出射侧部28b。出射侧透镜部28的下表面抵接到搭载有遥控处理部23的框架21的基部21a的前端面而定位固定。

由此,如图6(a)~图6(e)所示,从透镜25的入射面26入射的遥控装置的操作光穿过入射侧透镜部27或进行反射,而与入射角度无关,并且由于出射侧透镜部28的壁厚比入射侧透镜部27的壁厚小,从而能够进一步通过反射等向出射面29方向引导操作光的行进路径。

在入射侧透镜部27内一边进行反射一边行进的操作光,当到达出射侧透镜部28的凹部28a的区域时,由于厚度h3小,因此充分反射而被向出射面29方向引导。由于在出射侧部28b,壁厚h2比凹部28a大,因此控制光路以使操作光从出射面29以较宽范围出射而可靠地入射到受光透镜23a。

在图6(a)~图6(e)所示的操作光中,区分在透镜25导光而到达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和不会到达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2,即使操作光以各种角度入射到入射面26也能够使具有预定的宽度和光量的光线a1可靠地入射到受光透镜23a。

接着,对这种液晶显示装置1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连接主基板15和电源基板16。另外,如图3所示,将具有遥控受光部23b和处理基板23c的遥控处理部23分别搭载于框架21的基部21a并与窄框边框12一起固定,该遥控受光部23b具备受光透镜23a。

在固定有透镜25和遥控处理部23的框架21上固定窄框边框12。并且,在窄框边框12的背面侧安装后盖14来覆盖背面,并且通过螺钉等固定。

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0的组装工序不限定于上述的工序,能够经过适当的工序进行组装。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有上述的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设置在预先以横屏模式、竖屏模式分开的位置。并且,通过从在正面侧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分开的地方操作遥控装置,从而朝向显示装置的透镜25的入射面26照射例如红外线等操作光。

图6(a)~图6(e)示意地示出入射到透镜25的入射面26的遥控装置的操作光的角度和方向各不同时的操作光的行进路径。如在图6(a)~图6(e)中示意地示出的那样,操作光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为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剩余的部分为不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2。在图6(a)~图6(e)中示出操作光相对于具有入射面26的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中心轴线的入射角度为0度、从下侧和上侧为30度、45度的情况。

图6(a)是操作光的入射角度为0度的情况,当操作光以直角入射到透镜25的入射面26时,与入射侧透镜部27平行地行进,经出射侧透镜部28的下表面反射并经出射侧部28b再次反射而从出射面29出射并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被遥控受光部23b接收。因此,通过遥控处理部23的处理基板23c可靠地进行操作光的接收和处理。

图6(b)是入射角度为下侧30度的情况,当操作光入射到透镜25的入射面26时,经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上表面反射,并且经出射侧透镜部28的上表面、凹部28a、下表面、出射侧部28b的上表面依次反射而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被遥控受光部23b接收。

图6(c)为入射角度为上侧30度的情况,操作光入射到透镜25的入射面26而经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下表面反射。并且,光线a2不经出射侧透镜部28反射而是透射并脱离,但是光线a1经出射侧透镜部28的出射侧部28b的下表面反射而从出射面29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被遥控受光部23b接收。

图6(d)是入射角度为下侧45度的情况,当操作光入射到透镜25的入射面26时,经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上下表面反射,光线a2也会经出射侧透镜部28反射而从受光透镜23a脱离,但是光线a1不会进行反射而从出射面29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被遥控受光部23b接收。

图6(e)是入射角度为上侧45度的情况,操作光入射到透镜25的入射面26而经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下表面反射。并且,光线a2也会经上表面反射而透过出射侧透镜部28并脱离,但是光线a1穿过出射侧透镜部28而从出射面29入射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被遥控受光部23b接收。

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透镜25,能够将从各个方向入射到正面的入射面26的操作光的一部分光线a1可靠地导光到遥控处理部23。

并且,在遥控处理部23中,由受光透镜23a接收来自透镜25的出射面29的操作光,通过遥控受光部23b和处理基板23c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控制信号,并传递到液晶显示面板11的主基板15和电源基板16来执行液晶显示面板11的驱动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的作为导光部的透镜25,能够将所入射的遥控装置的操作光可靠地引导到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根据图7至图12所示的透镜25的参考形状对采用该透镜25的形状的理由和依据进行说明。

由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侧缘的窄框边框12的宽度小,因此为了缩小入射侧透镜部27的厚度h1且使操作光入射到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的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导光用的透镜25需要具有使出射侧透镜部28向液晶显示面板11侧弯曲而倾斜的基本形状。

首先,在图7(a)中,透镜25A通过弯曲部25a向液晶显示面板11侧弯曲而使出射面29与受光透镜23a相对,而且将从入射面26到倾斜部的出射面29设定为相同的厚度h1。另外,在图7(b)中,进一步在从透镜25B的入射侧透镜部27到出射侧透镜部28为止的下表面的弯曲部25a形成凸曲面。

此时,在透镜25A中,以入射角0度作为直角的光入射到入射面26的操作光经出射面29反射而脱离受光透镜23a。当在透镜25B中入射相同的操作光时,还经弯曲部25a的凸曲面反射而光反射角度变化,因此存在仍然到达不了受光透镜23a的问题。

接着,在图8(a)中,切除通过弯曲部25a向上方倾斜的出射侧透镜部28的下表面侧,从而将透镜25C的厚度设定为比入射侧透镜部27的厚度h1小。在图8(b)的透镜25D中,进一步形成将弯曲部25a的上表面侧以大致V字切除的凹部28p,从而在上下两面侧缩小出射侧透镜部28的厚度。

此时,关于入射角0度的操作光,通过缩小透镜25C、25D的出射侧透镜部28的厚度,穿过入射侧透镜部27的入射光容易经出射侧透镜部28反射,一部分光线a1到达受光透镜23a,可以说是优选的。

接着,在图9(a)中,在与图8(a)所示的透镜相同形状的透镜25C中,在从下侧以大致30度的倾斜角对入射面26入射操作光时,入射到入射面26的操作光中的在透镜25C内反射而入射到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的量比图8(a)所示的入射角0度的情况少。另一方面,在与图8(b)所示的透镜相同形状的透镜25D中,在操作光从下侧以大致30度的倾斜角入射到入射面26时,由于在上下表面切除出射侧透镜部28的厚度而形成得薄,因此与该图8图(a)比较,入射到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的量多。针对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的入射量越多越能够更可靠地使操作光入射,是优选的。

考虑这些试验结果,对于关于导光用的透镜25,如图10(a)所示的透镜25D那样,相对于具有入射面26的入射侧透镜部27的厚度h1,缩小具有向液晶显示面板11侧弯曲而倾斜的出射面29的出射侧透镜部28的厚度h2,这在使光线a1可靠地入射到受光透镜23a并且确保所入射的光线a1的量方面是优选的。

另外,为了使从出射侧透镜部28的出射面29入射到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的量增加,优选如图10(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25所示,在出射侧透镜部28的弯曲部25a的上表面侧形成凹部28a而进一步缩小厚度h3(<h2<h1)。由此,与针对入射面26的操作光的入射角度无关,通过进行在出射侧透镜部28的凹部28a的区域的反射,可靠地将光引导到厚度h2比较大的出射侧部28b,从而能够增大出射面29上的出射光并增大针对受光透镜23a的入射量。

如上所述设定本实施方式的导光用的透镜25的形状。

接着,通过图11分析透镜25的水平方向的宽度。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透镜25,将水平方向的宽度W设定为与窄框边框12的宽度(厚度)相同。该宽度W设定为与遥控处理部23中的受光透镜23a的宽度相同程度或稍宽。而且,透镜25具有细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通过弯曲部25a弯曲而倾斜。通过使透镜25具有细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能够使操作光稳定地从入射面26入射。

此时,如图11(a)、图11(b)所示,在相对于透镜25的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中心轴以左侧约30度、然后右侧大致30度的入射角入射时,能够确保在透镜25的内部进行反射而引导到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的所需量。

另外,如图11(c)、图11(d)所示,即使在相对于透镜25的入射侧透镜部27的中心轴以左侧约45度、然后右侧大致45度的入射角入射时,也能够确保在透镜25的内部进行反射而引导到受光透镜23a的光线a1的量。

接着,作为比较例,如图12(a)、图12(b)所示的比较用的透镜25E那样,当宽度相对于受光透镜23a宽3倍以上时,入射到入射面26的操作光经透镜25E的两侧面反射而从出射面29出射的光的位置偏移变大,因此当不增大遥控装置的操作光的宽度时可能会脱离受光透镜23a,因此是不优选的。

另外,如图12(c)、图12(d)所示,当将比较用的透镜25F形成为如从入射面26朝向出射面29逐渐变细那样俯视呈圆锥状时,透镜25F内的侧面上的反射光从出射面29脱离,产生无法到达受光透镜23a的问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将导光用的透镜25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下方的侧缘并使出射面29向液晶显示面板11侧倾斜而与其背面侧的遥控处理部23的受光透镜23a相对,因此能够与遥控装置的操作光的入射角度无关地可靠地受光来进行驱动控制。

因此,即使遥控受光部23b和处理基板23c比窄框边框12的厚度(宽度)大,由于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上搭载于框架21的基部21a,因此也不会向窄框边框12的外侧突出而能够覆盖,因此外观美观。另外,在从正面观察时透镜25夹在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的下部的厚度小的窄框边框12之间而配置,因此视觉上认为透镜25与窄框边框12构成一体,因此外观美观。

另外,由于将透镜25(的入射侧透镜部27)的厚度设定为与窄框边框12的厚度(宽度)相同,因此透镜25不会比窄框边框12更向外侧突出,在该点上,外观也美观。

而且,关于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侧缘的透镜25,缩小相对于厚度h1的入射侧透镜部27倾斜的出射侧透镜部28的厚度h2且将厚度h3的更小的凹部28a设置在弯曲部25a。因此,能够使入射到透镜25的操作光的大部分反射且引导到出射面29。而且,由于使出射侧透镜部28的具有出射面29的出射侧部28b比凹部28a大,因此关于穿过了凹部28a的光,使来自出射面29的出射光增多而能够可靠地入射到受光透镜23a。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能够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和置换等,这些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下,对于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元件、部件相同或同样的元件、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来说明其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遥控装置的操作光使用了红外线,但是不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可视光或紫外光等,只要是能够穿过透镜25而受光则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使遥控装置的操作光入射的作为导光部的导光用的透镜25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作为侧缘的下侧,但是也可以代替于此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两侧部的一方的侧缘,也可以设置在上部的侧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作为导光部的透镜25的出射侧透镜部28的弯曲部25a侧的上表面形成了凹部28a,但是也可以省略凹部。在该情况下,如图10(a)所示的透镜25D所示,能够使操作光穿过厚度的比较小的出射侧透镜部28而引导到受光透镜23a。

另外,构成导光部的透镜25只要具有反射特性则无需一定具有聚光功能等透镜特性,只要是将入射光引导到在遥控处理部23的遥控受光部23b上设置的受光透镜23a的部件,则也可以使用棱镜或反光镜等的光学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作为覆盖部的窄框边框12设置了将遥控处理部23搭载于基部21a而覆盖并固定的框架21,但是也可以不设置框架21而在窄框边框12上形成基部并直接搭载遥控处理部23来覆盖。另外,也可以不在导光部的设置部的周围设置窄框边框12。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3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45231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