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60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超轻薄、低功耗化的液晶显示器,因此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和厚度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在传统的背光模组的结构设计中,为了实现背光模组的超薄化,通常将背板的镂空结构减小,将反射片镶嵌在背板的镂空区域,从而减小显示模组的厚度。其中背板的整体结构为U型结构,导光板和光源设置于U型结构的背板围成的空间中。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设计,采用U型结构的背板,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厚度,从而增加了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使得显示装置的厚度无法满足预期的厚度需求;另一方面,U型结构的背板围成的空间较小,不便于背光模组的各个结构的组装,组装效率低,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组装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从而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并使得背光模组的组装更加方便,提高组装效率和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背板和光源,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背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和所述光源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与第一导光部的厚度的差值范围为0.05mm至0.1mm。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光源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入光侧,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入光侧设置有多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所述光源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设置方向突出,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突出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光源沿所述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厚度与所述光源的厚度的差值范围为0.05mm至0.1mm。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出光侧设置有遮光条,显示模组位于所述遮光条上。

可选地,所述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入光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背板包括第一背板部和第二背板部,所述第一背板部位于所述光源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背板部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中,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光部的厚度,背板位于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和光源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背板无需采用U型结构设计,使得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小,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超规格的风险;另一方面,背板不采用U型结构设计,扩大了组装空间,使得背光模组的组装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了组装效率和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虚线圈出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简称:LGP)1、背板2和光源3,光源3位于导光板1的入光侧,背板2位于导光板1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和光源3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侧,导光板1包括第一导光部11和第二导光部12,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d2大于第一导光部11的厚度d1。

如图2所示,图2中虚线的右边部分表示第二导光部12,虚线的左边部分表示第一导光部11。其中,第一导光部11的厚度为d1,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为d2。优选地,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d2与第一导光部11的厚度d1的差值范围为0.05mm至0.1mm。优选地,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d2与第一导光部11的厚度d1的差值为0.1mm。优选地,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d2为0.65mm,第一导光部11的厚度d1为0.55mm。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导光部12起到支撑显示模组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整个显示装置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背板2包括第一背板部21和第二背板部22,第一背板部21位于光源3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侧,第二背板部22位于导光板1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1的入光侧为如图1所示的导光板1的右侧,导光板1的出光侧为如图1所示的导光板1的上侧,导光板1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为如图1所示的导光板1的下侧,光源3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侧为如图1所示的光源3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大于光源3的厚度。优选地,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与光源3的厚度的差值范围为0.05mm至0.1mm。从而在受外力挤压时,可以保护光源3不受压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光源3位于第二导光部12的入光侧,第二导光部12的入光侧设置有多个突出部13,突出部13沿光源3相对于第二导光部12的设置方向突出,光源3位于突出部13之间。突出部13和第二导光部12一体成型,突出部13为从第二导光部12延伸出的突出结构。由于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光部11的厚度,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导光部12可以起到承载显示模组的作用,因而保证了显示装置的强度,另一方面,光源3位于突出部13之间,即突出部13填充于光源3之间,因而保证了导光板1的入光光效,还可以有效防止光源3的A/P比过小导致的萤火虫(hotspot)现象,同时还可以保护光源3不受外力压损。

本实施例中,光源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光源3位于电路板20上,电路板20位于导光板1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具体地,电路板20位于第二导光部12和第二背板部22之间。其中,电路板2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突出部13沿突出部13的突出方向的宽度s2大于光源3沿突出部13的突出方向的宽度s1。从而可以保护光源3不容易受外力压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突出部13沿竖直方向的厚度d3大于光源3沿竖直方向的厚度d4。从而可以保护光源3不容易受外力压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突出部13的厚度等于第二导光部12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导光部12的出光侧设置有遮光条4。当将背光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模组可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显示模组部分位于遮光条4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部分位于遮光条4上。其中,遮光条4覆盖第二导光部12和光源3。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层5和反射片6,光学膜层5位于第一导光部11的出光侧,反射片6位于第一导光部11的与出光侧相对的另一侧。光学膜层5的数量可以为多层,图1中以两层光学膜层5为例进行描述,其中一层光学膜层5为扩散片,另一层光学膜层5为二合一超薄棱镜片,二合一超薄棱镜片位于扩散片之上。在实际应用中,光学膜层5的数量和类型均可以根据产品设计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固定胶带7,用于将电路板20固定于背板2上,从而将光源3固定于背板2之上。第一固定胶带7的一端设置于电路板20的边缘之上,第一固定胶带7的另一端设置于背板2之上,从而实现将光源3固定于背板2上。具体地,第一固定胶带7位于电路板20的靠近导光板1的一侧的边缘、电路板20的靠近反射片6的一侧以及背板2的靠近反射片6的一侧,以将电路板20固定于背板2上。

本实施例中,光源3为LED。优选地,光源3采用3806LED。

本实施例中,关于导光板1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光源3还可以位于第一导光部11的入光侧且位于第二导光部12之间。具体地,第二导光部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导光部12设置于第一导光部11的入光侧,第二导光部12为从第一导光部11延伸出的突出结构。

当将背光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在满足用户的高亮度、低功耗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得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仅为1.819mm,而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厚度最薄只能做到1.899mm。而且现有技术中所设计的显示装置的厚度,与标准厚度相比,厚度差值太小,容易导致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所制作的显示装置的厚度超规格(Spec)。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厚度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小,从而可以使得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减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光部的厚度,背板位于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和光源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背板无需采用U型结构设计,使得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小,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超出规格的风险;另一方面,背板不采用U型结构设计,扩大了组装空间,使得背光模组的组装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和良率。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的入光侧设置有突出部,光源位于突出部之间,即突出部填充于光源之间,从而保证了导光板的入光光效,还可以有效防止光源的A/P比过小导致的萤火虫(hotspot)现象,同时还可以保护光源不受外力压损,其中,A指光源的靠近导光板的侧面(发光面)与显示区(AA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P指光源之间的间距。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导光部用以支撑显示模组,从而提高了整个显示装置的强度。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具体地,如图5所示,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8和彩膜基板9,阵列基板8位于导光板1的出光侧,彩膜基板9位于阵列基板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导光部11的上方,彩膜基板9在阵列基板8上的投影和第二导光部12在阵列基板8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部分位于遮光条4上,具体地,如图5所示,阵列基板8部分位于遮光条4上。具体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固定胶带81,第二固定胶带81位于阵列基板8和遮光条4之间,阵列基板8部分通过第二固定胶带81固定于遮光条4上。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偏光片31和第二偏光片32,第一偏光片31位于彩膜基板9的远离阵列基板8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导光部11的上方,第二偏光片32位于阵列基板8的靠近导光板1的一侧且位于光学模组5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边框33,边框33位于显示模组的远离导光板1的一侧及背板2的外侧。换言之,边框33包裹于显示模组和背板2的外侧,边框33可进一步起到将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之间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关于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第二导光部的厚度大于第一导光部的厚度,背板位于导光板的与出光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和光源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背板无需采用U型结构设计,使得背光模组的厚度减小,从而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超出规格的风险;另一方面,背板不采用U型结构设计,扩大了组装空间,使得背光模组的组装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和良率。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光部的入光侧设置有突出部,光源位于突出部之间,即突出部填充于光源之间,从而保证了导光板的入光光效,还可以有效防止光源的A/P比过小导致的萤火虫(hotspot)现象,同时还可以保护光源不受外力压损。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导光部用以支撑显示模组,从而提高了整个显示装置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