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783发布日期:2019-04-09 21:3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tft-lcd液晶显示技术的普及,其背光模组及其相关光学膜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之前采用的下扩散、90度增光、0度增光、上扩散的4张膜片架构逐步被三张、甚至两张膜片替代。随着液晶尺寸的日益加大,对挺度要求变高、产品不断减薄及组装线对膜片组装要求日趋简易化,市场上也出现了dop(增光+扩散)贴合膜和pop(增光+增光)贴合膜,但现有技术由于dop的亮度偏低不适应很多高分辨率液晶屏的使用从而导致应用范围受限,而现有pop产品则由于遮蔽性差、容易刮伤及无法直接接触液晶屏必须增加如扩散类的遮盖性膜片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并且也影响亮度,行业诚待解决能提升亮度并确保遮蔽性和液晶屏适应性的光学贴合膜片。

现有pop贴合膜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采用两张互相垂直的高透棱镜贴合在一起,虽然亮度较高,但由于容易干涉、遮蔽性差及不耐刮,因此在和液晶屏之间必须增加一张扩散类的保护片,如此亮度反而下降明显,并且还由于不耐刮和遮蔽性差导致生产及组装良率下降,最终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无法被广泛应用。

另外一种方案是将pop棱镜两层结构层贴合前后上下均加保护膜,从而解决制程容易刮伤问题,提升生产和组装良率,但是仍然由于抗干涉性差无法和液晶屏直接接触,还是需要在液晶屏之间增加扩散类保护片,另外增加保护膜也会导致制程成本提升,从而整个方案的成本还是较高,未解决根本问题。

第三种方案是采用单层膜片的应用方式。为了节约成本,有采用两张增光的方式:下增光多采用(高透或者高雾)增光,上增光为了解决干涉问题一般采用小间距(16-25微米)增光,如此小间距增光裁切时需要根据和液晶屏的匹配性转不同角度,一般3-8度,不但因此增加材料损耗导致成本上升,并且更换液晶屏验证匹配性工作繁琐,加长导入周期和成本;另外小间距增光由于结构小辉度低需要选用高折射率树脂提升辉度导致成本上升,也由于小间距结构小抗刮性较差从而导致生产及组装良率偏低;另外单张增光膜片尤其是上面接触液晶屏的小间距增光产品遮蔽性差稍有变形就能清楚看到;并且应用于大尺寸时单张膜片挺度不足容易褶皱,对于大尺寸应用受限;另外两张膜片分别裁切和组装会导致制程不良风险加大,返工率提升导致损耗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遮蔽性好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自下至上包括:

第一结构层膜,所述第一结构层膜包括第一基膜、第一棱镜层和背涂层,所述第一棱镜层由多个第一棱镜连续排列而成;第一棱镜层设置在第一基膜上表面;背涂层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下表面;

第二结构层膜,所述第二结构层膜包括第二基膜和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二棱镜层由多个第二棱镜连续排列而成;第二棱镜层设置在第二基膜上表面;

所述第二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所述复合胶层内含有pbma或pmma微珠;所述第一棱镜通过所述复合胶层与所述第二基膜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和一条第一顶棱;所述第一顶棱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顶棱之间的间距为60-70微米;所述第一棱镜层还包括第一棱镜基底,所述两条第一底棱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上,所述第一棱镜与第一棱镜基底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的横截面中,顶角a为88-92度和/或所述第二棱镜的顶角b为89-93度;或者所述第二棱镜的横截面中,顶角a的山峰顶部为半径为0-5微米的圆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棱镜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和一条第二顶棱;所述第二顶棱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为25-70微米;所述第二棱镜层还包括第二棱镜基底,所述两条第二底棱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上,所述第二棱镜与第二棱镜基底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胶层的雾度为20%-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胶层中分散有pmma微珠或者pbma微珠,所述pmma微珠或者pbma微珠使所述复合胶层雾度达到20%-60%,或者,

所述复合胶层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使其雾度达到20%-60%;或者,

所述复合胶层中分散有微珠及球形粒子,所述微珠为pmma微珠或者pbma微珠;所述微珠及所述球形粒子使所述复合胶层雾度达到20%-60%;或者

所述复合胶层中分散有球形粒子,且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使其雾度达到20%-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棱镜层为树脂材料制成,或者;

所述第二棱镜层为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树脂中分散有球形粒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球形粒子选自高岭土、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者粉体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球形粒子粒径为0.1-1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具有第一顶棱,所述第二棱镜具有第二顶棱;所述第一顶棱的俯视投影线与所述第二顶棱的俯视投影线的夹角c为非90度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具有第一顶棱,所述第二棱镜具有第二顶棱;所述第一顶棱的俯视投影线与所述第二顶棱的俯视投影线的夹角c为45度-85度或者95度-135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具有第一顶棱,所述第二棱镜具有第二顶棱;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深度为0.5-2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具有第一顶棱,所述第二棱镜具有第二顶棱;沿第二顶棱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顶棱存在高度变化,高度差为1.5-3微米;所述第一棱镜为直棱镜或者高低棱镜,每条棱镜在其延长线上高度不变,相临棱镜高度相同为直棱镜、或高度不同为高低棱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9%-12%;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或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6%;活性稀释剂6%-9%;光引发剂1.2%-2.4%;分散剂0.3%-0.6%;抗静电剂0.3%-0.6%;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2%-4%;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中的两种或者三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5%-3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0%-15%;eoeoea10%-15%;bpa(eo)10da25%-30%;丙烯酸羟乙酯3%-5%;光引发剂2%-6%;流平剂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8%;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hdda1%-2%;光引发剂0.8%-1.6%;3-5微米pbma微珠或pmma微珠0.5%-2%;其余为溶剂,溶剂是丁酮和甲苯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8%;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hdda1%-2%;光引发剂0.8%-1.6%;3-5微米pbma微珠或pmma微珠0.5%-2%;球形粒子0.5%-1.5%;其余为溶剂,溶剂是丁酮和甲苯的一种或者两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8%;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hdda1%-2%;光引发剂0.5%-1.6%;磷酸酯单体0.2%-0.6%;其余为溶剂,溶剂是丁酮和甲苯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8%;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2%-4%;丙烯酰吗啉3%-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0.4%;hdda1%-2%;光引发剂0.5%-1.6%;磷酸酯单体0.2%-0.6%;球形粒子0.5%-1.5%;其余为溶剂,溶剂是丁酮和甲苯的一种或者两种。更优选地是,按照本配方制造的复合胶层,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使其达到需要的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30%-35%;

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0%-15%;eoeoea5%-10%;bpa(eo)20da5%-10%;bpa(eo)3da10%-15%;dpha5%-10%;光引发剂3%-7%;流平剂1%-3%;或者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oppea30%-35%;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0%-15%;eoeoea5%-10%;bpa(eo)20da5%-10%;bpa(eo)3da10%-15%;dpha5%-10%;光引发剂3%-7%;流平剂1%-3%;球形粒子0.05%-0.15%。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

本发明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在确保亮度达到液晶显示产品要求前提下,遮蔽性达到液晶显示模组要求,可以和液晶显示面板玻璃直接接触,确保无干涉无眩光,视效达标,并且抗刮性满足组装需求,产品挺度可满足大尺寸模组要求,从而可有效促进贴合产品在液晶显示领域上的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部分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的第一结构层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贴合膜俯视的第一顶棱与第二顶棱夹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的贴合膜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复合胶层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处理。

图6所示为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棱镜添加球形粒子。

图7为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复合胶层添加球形粒子和微珠。

图8为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复合胶层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处理及添加球形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相邻的第二棱镜的第二顶棱间距为25-70微米,优选为50-60微米,其具体数值可在本范围内选择,比如26、30、34、38、42、46、50、52、55、58、60、63、66、68、70微米。第二棱镜顶角为89度-93度,优选90度-92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形状。顶角的具体角度可以是89、90、91、92或者93度。顶角的山峰顶部也可以采用半径为0-5微米,优选为2-3微米的圆角,比如0、0.5、1、1.6、2、2.3、2.6、3微米。可以使复合膜达到合适的辉度,提高抗刮性。

沿第二顶棱的长度方向,第二顶棱的高度存在变化,高度差为1.5-3微米,优选高度差不超过为2微米,比如1.5、1.7、1.9、2.1、2.3、2.5、2.7、3微米。第二顶棱的高度变化既可以是有规律地变化,也可以是无规律随意变化,只要高度差在以上范围内即可。第一顶棱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的投影线形成非90度,可以是45度-85度或者95度-135度夹角;优选69-76度或104-111度夹角;比如69、71、73、74、75、76度或者104、105、106、107、109、111度。选用角度大小需要根据与所配液晶屏的搭配效果来确定,从而解决和液晶屏的干涉问题,并能提升可视角。另外采用预转角度方案,即第二棱镜和/或第一棱镜预先制成需要的角度,预转时以与膜边垂直或者平行的线为基准。

本发明中相邻的第一棱镜的第一顶棱间距为60-70微米,优选60和70微米,其具体数值可在本范围内选择,比如60、62、64、66、68、70微米。第一棱镜顶角为88度-92度,优选89度-91度、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形状;顶角的具体角度可以是88、89、90、91或者92度;第一棱镜为直棱镜或者高低棱镜,每条棱镜在其延长线上高度不变,相临棱镜高度可以相同为直棱镜、也可以不同为高低棱镜。

第一结构层的背涂层树脂内含3-5微米的pbma或者pmma微珠,并加入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2次方以内,硬度h-2h,可以解决复合膜膜片抗静电问题和背面抗刮问题;另外雾度3-60%连续可调整,优选3%、15%、18%、20%、24%、30%、34%、40%、45%;确保达到复合膜的不同遮蔽性要求满足不同模组的需求。

复合胶层采用20-60%的雾度,从而解决复合膜的遮蔽性问题和眩光问题。

第一结构膜层的第一棱镜插入复合胶层内0.5-2微米,插入深度不足结合力差影响贴合牢度,插入深度过深则会影响辉度。

第一基膜和第二基膜均可采用表面经过化学处理的pet膜、pc膜、pi膜、pp膜等透明基材,厚度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确定,比如36-250微米,优选75、100、125、188微米。

第二结构层膜的第二棱镜结构内可以加入球形粒子,由于球形粒子光学比表面积大,因此可在确保亮度前提下遮蔽性最好。球形粒子材质采用高岭土、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者粉体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粉体材料,优选高岭土或粉体碳酸钙;粒径0.1-1微米,优选0.4-0.6微米。粒径过大影响结构形成,粒径过小遮蔽性差。加入球形粒子,可在保证亮度损失较小的前提下提升视角、提高遮蔽性、防眩光。同时第二结构层膜的第二棱镜结构内加入球形粒子后,在保证相同视角、遮蔽性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复合胶层的雾度,从而降低复合胶层的胶水内微珠的用量,由于pmma或者pbma微珠粒径偏大,数量较多时对贴合胶的牢度多少会有影响,因此本发明可以改善贴合牢度。

复合胶层分散有pmma或者pbma微珠,粒径为3-5微米,达到20%-60%雾度,目的是提升复合胶的雾度以解决复合膜的遮蔽性问题和眩光问题。同时可以再添加入球形粒子,球形粒子材质高岭土、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者粉体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粉体材料,优选高岭土或粉体碳酸钙;粒径0.1-1微米,优选0.4-0.6微米,球形粒子粒径过大无法和pmma&pbma微珠形成互补,粒径过小遮蔽性差。从而两种微粒子互相配合,解决复合膜的遮蔽性问题和眩光问题,并且可以减少复合胶内pmma或者pbma微珠用量,提升贴合附着力。因为pmma或者pbma微珠粒径偏大,数量较多时对贴合胶的牢度多少会有影响。另外减少pmma或者pbma的用量后,在保证相同贴合牢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少贴合时第一棱镜插入复合胶层的深度,从而可以提升光学辉度。

第一结构层膜和第二结构层膜之间的复合胶层采用微结构成型方式制作雾面效果,达到20-60%雾度,目的是提升复合胶的雾度以解决复合膜的遮蔽性问题和眩光问题。同时可以再添加入球形粒子达到20-60%雾度,优选一般采用30-40%雾度。球形粒子材质采用高岭土、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者粉体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粉体材料,优选高岭土或粉体碳酸钙;粒径0.1-1微米,优选0.4-0.6微米。球形粒子粒径过大会影响贴合牢度,粒径过小遮蔽性差。从而球形粒子和雾面微结构互相配合,解决复合膜的遮蔽性问题和眩光问题,并且可以减少雾面结构制作时的雾度从而减少雾面微结构表面的高低起伏。因为雾面结构凸凹点的高低差和雾度相关,雾度高此高低差就大,反之亦然。所以本发明可提高复合胶层贴合附着力;另外减少雾面结构的雾度后,在保证相同贴合牢度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贴合时第一棱镜插入复合胶层的深度,从而可以提升光学辉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微米,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6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变化,本实施例中,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如图3所示,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6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006(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沙多玛cn900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迪高化学tego-688(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比例是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0%;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5%;bpa(eo)10da30%;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2%;光引发剂tpo1%;金团化学kepersurf-1577e(丙烯酸酯流平剂)2%。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66h90(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4%;丙烯酰吗啉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hdda1%;光引发剂1840.8%;光引发剂11730.8%;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1.7%;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甲苯:丁酮=1: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5%;美源化学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4%;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2%;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

实施例2

如图4、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或35微米。第一顶棱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棱镜113与第一顶棱高度h1为35微米的第一棱镜113间隔分布。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70或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5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70微米。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设置在第一基膜1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半径r为2微米的圆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30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6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如图3所示,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3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湛新树脂e1290n(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125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斯洛柯silok771n(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8%;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5%;bpa(eo)10da30%;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2%;摩能化工uv1201(丙烯酸酯流平剂)2%。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6%;丙烯酰吗啉4.8%;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5%;光引发剂1840.8%;光引发剂11730.8%;3-5微米pbma微珠1.6%;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3%;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5%;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2%;迪高化学tego2100(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

实施例3

如图5、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或35微米第一顶棱高度为30微米的第一棱镜113与第一顶棱高度35微米的第一棱镜113间隔分布。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70或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为30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为35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7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如图5所示,复合胶层130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使其雾度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6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湛新树脂e1290n(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125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沙多玛环氧丙烯酸酯cn151(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为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9%;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14%;bpa(eo)10da29%;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金团化学kepersurf-1577e(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4%;丙烯酰吗啉4.8%;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5%;光引发剂1840.5%;光引发剂11730.5%;光引发剂tpo0.4%;ntcaddfm30北京佰源化工有限公司(磷酸酯单体)0.5%;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为2: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5%;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2%;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5%;dpha9%;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3%。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微米,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6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40%,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3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006(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8210(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2%;光引发剂11731.2%;斯洛柯silok771n(分散剂)0.6%;抗静电剂0.5%;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3.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3: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8%;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5%;eoeoea15%;bpa(eo)10da29.5%;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金团化学kepersurf-1577e(丙烯酸酯流平剂)2%。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8%;丙烯酰吗啉4.6%;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6%;光引发剂1840.8%;光引发剂11730.8%;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1.8%;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3%;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4%;dpha10%;光引发剂1844%;光引发剂tpo2%;迪高化学tego2100(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3%。

实施例5

如图4、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或35微米。第一顶棱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棱镜113与第一顶棱高度35微米的第一棱镜113间隔分布。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为70或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为30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为35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2为7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40%,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半径2微米的圆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30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6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69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006(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2%;光引发剂11731.2%;沙多玛环氧丙烯酸酯cn151(分散剂)0.6%;抗静电剂0.5%;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3.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3: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0%;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4%;bpa(eo)10da29.5%;丙烯酸羟乙酯4.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2%;摩能化工uv1201(丙烯酸酯流平剂)2%。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7%;丙烯酰吗啉4.9%;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9%;光引发剂1840.8%;光引发剂11730.8%;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1.7%;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2%;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5%;dpha10%;光引发剂1844%;光引发剂tpo2%;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或35微米第一顶棱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棱镜113与第一顶棱高度35微米的第一棱镜113间隔分布。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70或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为35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7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40%,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如图5所示,复合胶层130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使其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3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湛新树脂e1290n(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8210(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2%;光引发剂11731.2%;迪高化学tego-688(分散剂)0.6%;抗静电剂0.5%;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3.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3: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9%;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4%;bpa(eo)10da28%;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摩能化工uv1201(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4%;丙烯酰吗啉4.8%;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5%;光引发剂1840.5%;光引发剂11730.5%;光引发剂tpo0.4%;荷兰拓纳化工tanextramap(磷酸酯单体)0.5%;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2: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4%;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3%;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4%;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3%。

实施例7

如图6、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6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如图6所示,第二棱镜层122内分布有球形粒子,利用球形粒子使第二棱镜层122达到需要的雾度。制造方法:将粉体材料加入棱镜结构树脂内研磨而得,在砂磨机内用直径1-3mm镐珠研磨20-40分钟,确保粒径和球形结构。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2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6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3-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斯洛柯silok771n(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8.5%;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5%;eoeoea15%;bpa(eo)10da29%;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tpo2%;金团化学kepersurf-1577e(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66h90(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e8210(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4%;丙烯酰吗啉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2%;hdda1%;光引发剂1840.8%;光引发剂11730.8%;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9%;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为1:1。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4%;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9%;bpa(eo)20da10%;bpa(eo)3da14%;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迪高化学tego2100(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高岭土0.07%。

实施例8

如图7、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微米。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6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如图7所示,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和球形粒子,达到40%雾度。制造方法:将粉体材料加入复合胶溶液(不含pmma或者pbma微珠)内研磨而得,在砂磨机内用直径1-3mm镐珠研磨20-40分钟,确保粒径和球形结构,然后再加入3-5微米pmma或者pbma微珠经均匀搅拌而得涂布液。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6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湛新树脂e1290n(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125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沙多玛环氧丙烯酸酯cn151(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9%;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4%;bpa(eo)10da29%;丙烯酸羟乙酯4%;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摩能化工uv1201(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4%;丙烯酰吗啉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5%;光引发剂1840.7%;光引发剂11730.8%;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9%;粉体碳酸钙1%;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2:1。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3%;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0%;bpa(eo)20da9%;bpa(eo)3da14%;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迪高化学tego2100(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3%。

实施例9

如图8、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或35微米。第一顶棱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棱镜113与第一顶棱高度35微米的第一棱镜113间隔分布。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70或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5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7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半径2微米的圆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30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6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如图8所示,复合胶层130内分散有球形粒子,且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使其达到40%雾度。制造方法:将粉体材料加入复合胶内研磨而得,在砂磨机内用直径1-3mm镐珠研磨20-40分钟,确保粒径和球形结构。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69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006(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沙多玛cn900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沙多玛环氧丙烯酸酯cn151(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9%;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5%;eoeoea14.5%;bpa(eo)10da28%;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金团化学kepersurf-1577e(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66h90(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4%;丙烯酰吗啉4.8%;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2%;光引发剂1840.5%;光引发剂11730.6%;光引发剂tpo0.4%;ntcaddfm30北京佰源化工有限公司(磷酸酯单体)0.6%;粉体碳酸钙0.8%;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5%;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9%;bpa(eo)20da9%;bpa(eo)3da15%;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

实施例10:

如图4、图2和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地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或35微米。第一顶棱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棱镜113与第一顶棱高度35微米的第一棱镜113间隔分布。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70或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0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60微米。相邻的两个高度h1为35微米的第一顶棱116间距d1为7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半径3微米的圆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30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6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3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006(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沙多玛cn900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斯洛柯silok771n(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9%;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14%;bpa(eo)10da30%;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2%;光引发剂tpo3%;摩能化工uv1201(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9%;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8%;丙烯酰吗啉4.6%;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3%;hdda1.6%;光引发剂1840.7%;光引发剂11730.8%;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还包括: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1.7%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4%;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10%;bpa(eo)20da10%;bpa(eo)3da15%;dpha9%;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2%;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3%。

实施例11:

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微米,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6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5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5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5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6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湛新树脂e1290n(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125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沙多玛环氧丙烯酸酯cn151(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8%;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4%;bpa(eo)10da30%;丙烯酸羟乙酯4.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2.5%;金团化学kepersurf-1577e(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沙多玛cn966h90(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8%;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8%;丙烯酰吗啉4.9%;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8%;光引发剂1840.7%;光引发剂11730.8%;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还包括: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2%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4%;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9%;bpa(eo)20da10%;bpa(eo)3da15%;dpha10%;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毕克化学byk-371(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

实施例12:

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100,自下至上包括第一结构层膜110和第二结构层膜120。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110包括第一基膜111和第一棱镜层112。第一基膜11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一棱镜层112包括第一棱镜基底119及多个第一棱镜113。多个第一棱镜11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一棱镜基底119上。所述第一棱镜11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直角。所述第一棱镜11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一底棱115和一条第一顶棱116。所述两条第一底棱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基底119上。第一顶棱116高度h1为30微米,相邻第一顶棱116的间距d1为60微米。第一棱镜层112设置在第一基膜111的上表面。第一棱镜113与第一棱镜基底119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棱镜基底设置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顶棱116突出于所述第一基膜111。

第一基膜111的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118。所述背涂层118为uv树脂,并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及抗静电剂。表面电阻做到10的11次方,硬度2h,雾度3%,厚度5微米。

所述第二结构层膜120包括第二基膜121和第二棱镜层122。第二基膜121为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所述第二棱镜层122包括第二棱镜基底129和多个第二棱镜123。多个第二棱镜123连续无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棱镜层122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棱镜123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为直角。所述第二棱镜123具有三条棱,包括两条第二底棱125和一条第二顶棱126。所述两条第二底棱125设置在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上。第二顶棱高度h2为20微米,沿第二棱镜123长度方向即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存在变化,第二顶棱126的高度差最大为2微米。相邻第二顶棱之间的间距d2为40微米。第二棱镜123与第二棱镜基底129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棱镜基底129设置在第二基膜12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顶棱126突出于所述第二基膜121。

所述第二基膜1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复合胶层130。复合胶层130为胶水,且分散有3-5微米的pbma微珠,达到40%雾度。

所述第一棱镜113通过所述复合胶层130与所述第二基膜121贴附。所述第一顶棱插入所述复合胶层0.5-2微米。第一顶棱116的投影线与第二顶棱126的投影线的夹角c为73度。

所述第一结构层膜的背涂层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湛新树脂e1290n(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12%;湛新树脂e1258(3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6%;活性稀释剂-tmpta4.5%;活性稀释剂-hdda4.5%;光引发剂1841%;光引发剂11731%;迪高化学tego-688(分散剂)0.5%;抗静电剂0.3%;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0.3%;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丁酮和环己酮。溶剂比例4:1:1。

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28%;湛新树脂e3708(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4%;eoeoea15%;bpa(eo)10da29%;丙烯酸羟乙酯5%;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摩能化工uv1201(丙烯酸酯流平剂)3%。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立大化工u-8663(2官脂肪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7.7%;润澳化工l8112(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3.9%;丙烯酰吗啉4.5%;甲基丙烯酸磷酸酯0.4%;hdda1.7%;光引发剂1840.7%;光引发剂11730.8%;剩余为溶剂,溶剂为甲苯和丁酮。溶剂比例1:1。

所述复合胶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还包括:3-5微米pbma或pmma微珠1.7%

所述第二棱镜层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

oppea34%;美源化学me2100(环氧丙烯酸酯预聚体)15%;eoeoea10%;bpa(eo)20da9%;bpa(eo)3da15%;dpha9%;光引发剂1843%;光引发剂tpo3%;迪高化学tego2100(反应型有机硅流平剂)2%。

实施例1-2、4-5、7-8、10-12工艺步骤

1)先在第一基膜的背面涂布背涂层。然后烘干,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然后uv固化,uv光亮200-400mj。

2)然后在第一基膜的正面涂布第一棱镜层,uv光量30-100mj。

3)在第二基膜背面涂布复合胶,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然后与步骤2)的第一棱镜层贴合,然后uv固化,uv光亮600-800mj。

4)在贴合好的第二基膜上表面涂布第二棱镜层,然后再uv固化,uv光亮50-100mj以及300-500mj。

实施例3、6、9工艺步骤:

1)先在第一基膜的背面涂布背涂层,然后烘干,烘干温度80-130℃,30秒-1分钟,然后uv固化,uv光亮200-400mj。

2)在第一基膜的上表面涂布第一棱镜层,然后uv固化,uv光量30-100mj。

3)在第二基膜背面涂布复合胶-matt,然后通过微结构成型技术使复合胶达到需要的雾度;uv固化,uv光亮30-100mj。然后与2)的第一棱镜层贴合;再uv固化,uv光亮600-800mj。

4)在贴合好的第二基膜上表面涂布第二棱镜层,然后uv固化,uv光亮50-100mj+300-500mj。

本发明所述的预转角度,是指在生产第二棱镜层时,第二基膜为长方形形状,第二棱镜的第二顶棱与第二基膜的边缘预先设置成锐角或钝角夹角。第一棱镜层如未采用预转角,则第一棱镜的第一顶棱与第一基膜的边缘垂直或平行。当第一棱镜层与第二棱镜层贴合时,第一基膜与第二基膜边缘对齐,即可使第一顶棱与第二顶棱按照角度c设置(如图3所示)。第一棱镜层也可以采用预转角。

一、对比例1:背光内从下至上为高透下增93度、高雾小间距上增3度

1)高透下增93度:棱镜基膜为250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相邻顶棱间距为50微米,顶棱高度25微米,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直角,顶角的山峰顶部为尖角,基膜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背涂雾度3%。

2)高雾小间距上增3度:棱镜基膜为250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相邻顶棱间距为20微米,顶棱高度10微米,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直角,顶角的山峰顶部为尖角,基膜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背涂雾度40%。

二、对比例2:背光内从下至上为普通pop、高透扩散

1)普通pop:

第二结构层基膜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相邻顶棱间距为60微米,直棱镜(间距不变),顶棱高度30微米,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直角,顶角的山峰顶部为尖角;

第二结构层背面和第一结构层正面通过复合胶水贴合,复合胶水内不含微珠和球形粒子,也没有采用微结构成型方法实现雾度;

第一结构层基膜125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相邻顶棱间距为60微米间距,直棱镜(间距不变),顶棱高度30微米,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直角,顶角的山峰顶部为尖角;

第一结构层,基膜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背涂雾度3%。

第二棱镜结构层和第一棱镜结构层的延长线形成的角度为90°。

2)高透扩散:

雾度和透光率都达到89%

三、对比例3:背光内从下至上为高雾下增93度、高雾小间距上增3度

1)高雾下增93度:棱镜基膜为250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棱镜结构相邻顶棱间距为50微米,顶棱高度25微米,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直角,顶角的山峰顶部为尖角,基膜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背涂雾度40%。

2)高雾小间距上增3度:棱镜基膜为250微米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棱镜结构相邻顶棱间距为20微米,顶棱高度10微米,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直角,顶角的山峰顶部为尖角,基膜下表面设置有背涂层,背涂雾度40%。

实施例1-3、7-12和对比例1对比:直下式背光。背光膜片测试架构(从下至上):反射片、灯珠、扩散板、测试膜片。

实施例1-3、7-12和对比例2对比:直下式背光,背光膜片测试架构(从下至上):反射片、灯珠、扩散板、测试膜片。

实施例4-6和对比例3对比:侧入式背光,背光膜片测试架构(从下至上):反射片、灯条、导光板、测试膜片。

本发明各原料的配方,均可在前述的含量范围内自由选自代替以上的实施例,经实验检测,均能实现以下的本发明效果。

检测方法说明:

1、背光模组辉度测试:点亮背光,等背光光源稳定后,正常工作电流和电压下,放入测试膜片,用sr-3a设备测试9点辉度,取平均值。

2、背光模组视角测试:点亮背光,等背光光源稳定后,放入测试膜片,正常工作电流和电压下,用sr-3a设备测试单点辉度并测试测试不同角度时的辉度,取高于且最接近单点辉度三分之一的角度为视角值。

3、背光模组盖液晶屏后视效:液晶屏正常工作亮度,wrgb四色(主白场下)不同角度目视观察。

4、上棱镜面抗刮性测试:以40%雾度背涂为摩擦材料,摩擦面向上固定在平板玻璃上,将待测品面涂向下放置在摩擦材料上,棱镜山峰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待测品背面放置保护膜,并将荷重砝码放置在保护膜上,匀速拉出待测品,三波长灯下或显微镜下观察,以没有明显划伤的最大砝码重量为测试数据。

综上实施例对比数据,本发明中的贴合膜具有以下效果:

1、dled背光下,和两张增光相比(对比例1),本发明的实施例1-12在辉度相当或者略高前提下,视角和抗刮性都大幅提升,并且不存在干涉问题。

2、dled背光下,和普通pop加一张高透上扩相比(对比例2),本发明的实施例2、9和10在辉度、视角、抗刮性方面均优于对比例2;其他对比例在视角能满足常规产品要求前提下,辉度和抗刮性都有大幅提升。

3、eled背光下,和高雾度下增加高雾度上增对比(对比例3),本发明的实施例4和6在辉度、视角方面都略大于对比例3,实施例5和对比例3辉度相当、视角明显大于对比例3,同时实施例4-6在抗刮性方面有明显提升,并且不存在干涉问题。

随着tft-lcd液晶显示技术的普及,背光模组用光学膜片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尺寸不断加大对挺度要求提高,整体厚度逐渐减薄,组装要求日趋简单化和逐步自动化,贴合膜已经成为光学膜行业大趋势;但目前贴合膜尤其是亮度较高的pop贴合膜的遮蔽性差、容易刮伤及无法直接接触液晶屏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影响了贴合产品的应用推广;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在确保亮度基本达到液晶显示产品要求前提下,遮蔽性达到液晶显示模组要求,可以和液晶显示面板玻璃直接接触,确保无干涉无眩光,视效达标,并且抗刮性满足组装需求,产品挺度可满足大尺寸模组要求,从而可有效促进贴合产品在液晶显示领域上的应用推广。

本发明中的复合胶层内加入微珠或球形粒子,由于采用合适的树脂及配方组合,所以流平性好,使得贴合牢度符合要求,解决了常规复合胶水加入微珠或球形粒子会导致流平性不好或贴合牢度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中的复合胶层采用微结构成型技术达到需要的雾度,由于选用了合适的树脂及配方组合,因此经过首次uv固化后还可以和第一棱镜层贴合。解决了常规复合胶水在微结构成型uv固化后因失去粘性而无法顺利与第一棱镜贴合的问题。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