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式光缆的松套管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3157发布日期:2018-09-21 21:0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式光缆的松套管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光缆在二次套塑过程中,会在光纤和外部的松套管之间填充阻水油膏,以使得光纤不会与松套管内壁直接接触而粘连,同时由于阻水油膏的支撑,保证了松套管的圆度,进而使得松套管的外径和壁厚可控。但是阻水油膏在制作过程中难以清洁,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采用易于清洁、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制作干式光缆的松套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干式光缆的松套管制作装置,包括松套管挤出机头、充气套筒、充气装置和集线块,松套管挤出机头的开有光纤输入孔和松套管输出孔,充气套筒开有贯穿充气套筒的充气通孔,充气通孔的输出端与松套管挤出机头的光纤输入孔连通;充气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充气气管穿过充气套筒的侧壁后,与充气通孔连通;集线块开有贯穿集线块、且孔径小于充气通孔的集线通孔;松套管挤出机头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支架,集线块可在滑动支架上进行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集线块可将集线通孔移动至与充气通孔的输入端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线块可在滑动支架上进行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对应的结构为:滑动支架上纵向设置有滑块,滑块可在滑动支架上横向移动;滑块与集线块连接,滑块开有与集线通孔连通的滑块通孔,滑块通孔的孔径大于集线通孔的孔径,集线块可在滑块上纵向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滑块可在滑动支架上横向移动对应的结构为:滑块开有滑动孔,滑动支架穿过滑动孔,滑动孔与滑动支架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滑块可通过直线轴承在滑动支架上横向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线块可在滑块上纵向移动对应的结构为:滑块与集线块的连接侧纵向开有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相交,集线块与滑块的连接侧设置有滑轴,集线块可通过滑轴在滑块的横向滑槽上横向移动,还可通过滑轴在滑块的纵向滑槽上纵向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气套筒与松套管挤出机头之间设置有机头连接块,机头连接块开有孔径与充气通孔相同的机头连接通孔,机头连接通孔的输入端与充气通孔的输出端连通,机头连接通孔的输出端与光纤输入孔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气通孔的输入端内壁设置有密封垫。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用于过滤压缩气体的过滤器、用于调节压缩气体气压的调压阀、用于调节压缩气体进气量的比例阀、以及用于显示压缩气体流量的流量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输入孔和松套管输出孔位于松套管挤出机头的下部,所述滑动支架横向设置于松套管挤出机头的上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气通孔的孔径为6~15mm,所述集线通孔的孔径为0.3~3.0mm,所述滑块通孔的孔径比集线通孔大4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垫采用耐高温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阻水纱和光纤置于松套管内,并向松套管内部的间隙中充入压缩气体。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阻水纱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阻水油膏,阻水纱中的吸水树脂遇水迅速膨胀,将松套管内部的空隙填满,从而防止水在松套管内的纵向流动。与现有技术中的阻水油膏相比,阻水纱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清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干式光缆的松套管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支架,2-滑块,2a-滑块通孔,3-集线块,3a-集线通孔,4-充气套筒,4a-密封垫,4b-充气通孔,5-机头连接块,5a-机头连接通孔,6-松套管挤出机头,6a-光纤输入孔,6b-松套管输出孔,7-充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干式光缆的松套管制作装置,包括松套管挤出机头6、充气套筒4、充气装置7和集线块3,本领域俗称松套管挤出机头6为机头或者十字机头。松套管挤出机头6的下部开有光纤输入孔6a和松套管输出孔6b。充气套筒4的中部开有贯穿充气套筒4的充气通孔4b(即充气腔),充气通孔4b的输出端与松套管挤出机头6的光纤输入孔6a连通;充气装置7的输出端通过充气气管穿过充气套筒4的侧壁后,与充气通孔4b连通。集线块3的中部开有贯穿集线块3、且孔径小于充气通孔4b的集线通孔3a。松套管挤出机头6的上部外侧横向设置有滑动支架1,滑动支架1位于集线块3上方,集线块3可在滑动支架1上进行X、Y和Z三个方向的移动,即横向移动(即左右移动)、纵向移动(即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集线块3可将集线通孔3a移动至与充气通孔4b的输入端连通。

本实施例实现集线块3可在滑动支架1上进行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结构形式为:

横向移动:滑动支架1上纵向设置有滑块2,滑块2可在滑动支架1上横向移动,具体移动结构例如:滑块2开有滑动孔,滑动支架1穿过滑动孔,滑动孔与滑动支架1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滑块2通过直线轴承即可在滑动支架1上横向移动(以此实现X方向的移动)。

纵向移动:滑块2与集线块3连接,滑块2开有与集线通孔3a连通的滑块通孔2a,滑块2通孔的孔径大于集线通孔3a的孔径;集线块3可在滑块2上纵向移动,具体移动结构例如:滑块2与集线块3的连接侧开有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相交,集线块3与滑块2的连接侧设置有滑轴,集线块3可通过滑轴在滑块2的横向滑槽上横向移动,还可通过滑轴在滑块2的纵向滑槽上纵向移动(以此实现Y和Z方向的移动)。

参见图1所示,充气通孔4b的输入端内壁设置有密封垫4a,由于集线通孔3a的孔径小于充气通孔4b,因此集线通孔3a与充气通孔4b连通时,集线通孔3a与充气通孔4b之间会存在间隙,而密封垫4a能够填充集线通孔3a与充气通孔4b之间的间隙,保证充气通孔4b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垫4a选用耐高温密封垫。

参见图1所示,充气套筒4与松套管挤出机头6之间设置有机头连接块5,机头连接块5的中部开有孔径与充气通孔4b相同的机头连接通孔5a,机头连接通孔5a的输入端与充气通孔4b的输出端连通,机头连接通孔5a的输出端与光纤输入孔6a连通。充气套筒4为塑料材质,机头连接块5能够在充气套筒4与松套管挤出机头6之间形成缓冲,在增强了充气套筒4与松套管挤出机头6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延长了充气套筒4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充气通孔4b的孔径为6~15mm,本实施例中为10mm;集线通孔3a的孔径为0.3~3.0mm,本实施例中为1.7mm;滑块通孔2a的孔径比集线通孔3a大4mm。

充气装置7包括用于过滤压缩气体的过滤器、用于调节压缩气体气压的调压阀、用于调节压缩气体进气量的比例阀、以及用于显示压缩气体流量的流量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调压阀、比例阀和顺次通过充气气管连通。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松套管制作装置的松套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横向移动集线块3,直至集线通孔3a与充气通孔4b连通,集线通孔3a与充气通孔4b通过密封垫4a锁紧。纵向调节集线块3的位置,直至集线通孔3a的中心,对准松套管挤出机头6的光纤输入孔6a的中心;将光纤和阻水纱依次通过滑块通孔2a、集线通孔3a、充气通孔4b和机头连接通孔5a后,从光纤输入孔6a进入松套管挤出机头6挤塑的松套管内部。孔径较大的滑块通孔2a能够保证光纤和阻水纱,穿过孔径较小的集线通孔3a;对准光纤输入孔6a中心、且孔径较小的集线通孔3a,能够避免光纤和和阻水纱与孔径较大的充气通孔4b内壁接触。通过充气装置7将压缩气体经充气通孔4b、机头连接通孔5a和光纤输入孔6a,充入松套管内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