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及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948发布日期:2018-09-14 22:4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及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触摸屏与液晶模组贴合方式有全贴合和框贴2种,由于全贴技术成本高、返工性差,因此目前框贴方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全贴产品。

框贴方式的触摸屏的TP与LCM之间四周边缘由框贴双面胶支撑并粘合,TP和LCM的中间显示区之间存在间隙(Gap),这样TP的中间显示区处在悬空状态,而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按压屏幕时TP的微小形变会导致TP和LCM中间的间隙变化,严重时会使TP局部直接接触到LCM,这种间隙的变化会引起光学干涉(如水波纹、牛顿环等)不良现象。

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加大的TP和LCM中间的间隙,然而此种设计会导致触控显示模组整体结构变厚,这不符合目前触控显示产品设计越来越薄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及其显示模组,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实用和光学显示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位于ITO模块和LCM模块之间的隔离点,ITO模块和LCM模块通过框贴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点均匀排列在框贴结构之间的ITO模块和LCM模块对应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隔离点内填充有支撑颗粒。

所述框贴结构包括紧贴ITO模块的金属线层、紧贴LCM模块的框贴胶以及位于金属线层和框贴胶之间的绝缘油。

所述隔离点丝印在ITO模块的下表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隔离点由树脂制成,隔离点的高度不超过0.01mm;支撑颗粒由硬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记载了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述结构的框贴显示隔离结构,ITO模块背离隔离点的一面通过光学胶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是:所述隔离点为球形结构,且球形结构内填充有若干个支撑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ITO模块和LCM模块直接增加隔离点,避免了ITO模块和LCM模块中间空气层变形,从而解决因变形(触摸屏和显示模组粘结到一起或厚度不均匀)导致的水波纹或牛顿环(光学干涉)问题,带有该结构的显示模组能够通过克服电容触摸屏干涉纹问题而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该隔离支撑结构简单,生产难度小,应用成本低,保证了触摸屏与液晶模组触控显示操作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模组中的隔离点填充支撑颗粒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LCM模块 2、ITO模块 3、隔离点 4、金属线层 5、框贴胶 6、绝缘油 7、光学胶 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框贴显示隔离结构包括若干个位于ITO模块2和LCM模块1之间的隔离点3,ITO模块2和LCM模块1通过框贴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隔离点3均匀排列在框贴结构之间的ITO模块2和LCM模块1对应面上;本实用新型利用隔离点3能够保持ITO模块2和LCM模块1框贴下间隙的稳定性,它通过在ITO模块2和LCM模块直接增加隔离点3,解决了ITO模块2和LCM模块1中间空气层变形问题,也就避免了触摸屏和显示模组粘结到一起或厚度不均匀引起的水波纹或牛顿环(光学干涉)现象。

在实际安装设计时,所述隔离点3内填充有支撑颗粒301,根据需要合理设置隔离点3的数量和位置,通过支撑颗粒301控制隔离点3的高度,使得各个隔离点3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利用带有支撑颗粒301的隔离点3可提高对ITO模块2和LCM模块1的支撑性,从而保证不会因按压变形粘粘或间隙不一致引起光学干涉(如水波纹、牛顿环等)的不良现象。

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对框贴结构以及隔离点的具体实施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框贴结构包括紧贴ITO模块2的金属线层4、紧贴LCM模块1的框贴胶5以及位于金属线层4和框贴胶5之间的绝缘油6;所述隔离点3丝印在ITO模块2的下表面上;在实际安装时,先在ITO模块下表面整面丝印隔离点3,然后在利用框贴结构固定ITO模块2和LCM模块1;在实际选材时,所述隔离点3由树脂制成,隔离点3的高度不超过0.01mm;支撑颗粒301由硬质塑料制成;这样隔离点3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有效缓冲ITO模块2和LCM模块1所受外力,同时在外力消失后弹回,而硬质的支撑颗粒301则可控制ITO模块2和LCM模块1之间的最小间隙,避免其粘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上述结构的框贴显示隔离结构,ITO模块2背离隔离点3的一面通过光学胶7连接有盖板8;带有该框贴显示隔离结构的显示模组克服电容触摸屏干涉纹问题,显著提高显示效果,隔离点3的设计可避免框贴显示模组实际使用中结构不稳定导致的光学干涉(水波纹或牛顿环)问题;隔离点3丝印后通过UV或加热固化;丝印大小为直接0.2mm以下,高度为0.01mm以下,且材料接近透明,对产品外观无影响;另外,为改善丝印工艺偏差,通过在隔离点3中添加固定大小的支撑颗粒301来管控厚度亿保证改善效果,支撑颗粒301直接为0.006mm~0.02之间参考,具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大小。

当然,在实施中,所述隔离点3可采用球形结构或柱状结构,隔离点3内填充有一定比例的支撑颗粒301,该支撑颗粒301可采用层叠的束状结构,分散支撑性好,也不影响隔离点3的弹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