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393发布日期:2019-01-18 19:0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治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来说,由于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入光侧加上一个发光光源,例如背光源,方能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背光源的功能即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较高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使液晶显示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而在对背光源和显示面板组装时,由于显示面板边缘的BM区(黑矩阵区)是不透光的,这时就需要将背光源与显示面板边缘的BM区对应的区域贴上口子胶来遮挡光,以防漏光现象发生。

在口子胶贴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贴附异常,比如贴附到背光源的出光区,这样就导致背光出光区被遮挡,光线不能透出,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故需要在背光源贴附好口子胶后进行检查,以确认贴附有无异常,而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则是操作人员直接人眼检查,由于口子胶贴附的精度要求较高,人员检查存在很大误差,无法精确判定,进而导致检测能力较低,漏检比例高,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检测工具来精确的检测背光源口子胶贴附有无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包括底座及位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放置背光源的放置槽,所述背光源上设有口子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及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开关、光敏电阻及指示灯,所述电源、所述开关、所述光敏电阻及所述指示灯依次串联成回路;所述光敏电阻设于所述盖板上,当所述口子胶贴附正常时,所述指示灯亮;当所述口子胶贴附异常时,所述指示灯灭,进而使得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优选地,当所述盖板盖于所述背光源上时,所述光敏电阻位于所述背光源出光区上且靠近所述背光源上的所述口子胶。

优选地,当所述盖板盖于所述背光源上时,所述光敏电阻位于从所述口子胶的贴附边缘开始往所述出光区方向口子胶宽度加上贴附精度最大值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的四周设有挡墙,所述口子胶贴附在所述出光区内且与所述背光源上的所述挡墙相抵。

优选地,位于所述背光源四周的所述口子胶两两相连接或不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敏电阻与所述口子胶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检测治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底座及所述盖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或合页。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点灯端子,所述点灯端子用于点亮所述背光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通过在检测治具上设置盖板及报警装置,检测口子胶贴附精度时,将所述背光源点亮并将所述盖板盖在所述背光源上,当所述口子胶贴附异常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检测治具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检测背光源口子胶的贴附异常,而且设计简单,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的报警装置等效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背光源放置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测试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应当理解,在描述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的报警装置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100,包括底座1及位于底座1上用于放置背光源4的放置槽11,背光源4上设有口子胶41。还包括盖板2及报警装置22,当检测口子胶41贴附精度时,将背光源4点亮并将盖板2盖在背光源4上,当口子胶41贴附异常时,报警装置22报警。

具体的,结合图2,报警装置22包括电源223、开关224、光敏电阻222及指示灯221,电源223、开关224、光敏电阻222及指示灯221依次串联成回路;光敏电阻222设于盖板2上,当盖板2盖于背光源4上时,光敏电阻222要位于背光源4出光区42上且靠近背光源4的口子胶41,当口子胶41贴附正常时,指示灯221亮;当口子胶41贴附异常时,指示灯221灭,进而使得报警装置22报警。本实施例中,当盖板2盖于背光源4上时,光敏电阻222位于背光源4出光区42内且位于从口子胶41的贴附边缘开始往出光区42方向口子胶41的宽度加贴附精度最大值的位置。具体的,因显示面板边缘的BM区(黑矩阵区)是不透光的,这时就需要将背光源与显示面板边缘的BM区对应的区域贴上口子胶来遮挡光,以防漏光现象发生,因此,口子胶41要贴附在背光源4对应液晶面板黑矩阵的区域,口子胶41的宽度要求与黑矩阵的宽度差不多相等;而口子胶41在贴附时并不能完全贴附到背光源4对应液晶面板黑矩阵的区域,故存在一个贴附精度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贴附精度为小于0.3mm。即,本实施例中,光敏电阻222要设在盖板2上,背光源4出光区42内且位于从口子胶41的贴附边缘开始往出光区42方向对应液晶面板BM区的宽度再加上贴附精度最大值即0.3mm的位置。

进一步的,背光源4的四周设有挡墙43,口子胶41贴附在出光区42内且与背光源4上的挡墙43相抵。位于背光源4四周的口子胶41两两相连接或不连接;光敏电阻21与口子胶41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位于背光源4四周的口子胶41两两相连时,对应的,光敏电阻21与口子胶41一一对应设置也两两相连。电源223、开关224及指示灯221均为一个,当背光源4四周的口子胶41有一个位置贴附异常时即进行报警。作为优选的,位于背光源4四周的口子胶41两两可不连接,此时,光敏电阻21与口子胶41一一对应设置也两两不相连,此时一条光敏电阻21对应一组电源223、开关224及指示灯221,此时,每条口子胶41贴附异常时即可进行报警,这样可以精确到是那条口子胶41贴附异常,进而对应的进行重工修补,节省功耗及材料消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还包括连接件3,底座1及盖板2通过连接件3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螺栓或合页。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背光源放置时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测试时结构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的使用过程,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可先将背光源4放置在底座1的放置槽11内,然后通过设置于底座1上的点灯端子12,点亮背光源4。然后,将盖板2盖在背光源4上,并打开电源223,此时若口子胶41贴附无异常则因为背光源4的光照使得光敏电阻222使得光敏电阻222的光阻减小,则电源223、开关224、光敏电阻222及指示灯221形成的回路导通,指示灯亮。若口子胶41贴附异常,则光敏电阻222对应出光区被口子胶41全部或部分覆盖,则光敏电阻222下的光不透过,这样光敏电阻222不被照射,光敏电阻222的阻值不变,则电源223、开关224、光敏电阻222及指示灯221形成的回路不导通,指示灯灭。故可判定此时测试的背光源4的若口子胶41贴附异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源检测治具,通过在检测治具上设置盖板及报警装置,检测口子胶贴附精度时,将所述背光源点亮并将所述盖板盖在所述背光源上,当所述口子胶贴附异常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检测治具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检测背光源口子胶的贴附异常,而且设计简单,检测精度高。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