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0890发布日期:2019-01-15 23:4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硒鼓内的磁辊是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的重要配件,磁辊的主体通常由内部的磁芯和套在磁芯外部的导电橡胶表层或其他导电涂层组成,在磁芯的磁场作用下,碳粉被吸附在导电橡胶层表面,硒鼓通电后,橡胶层表面的碳粉排列将转移到感光鼓上。但是,在磁辊的高速转动下,磁辊外部的导电橡胶表层或其他导电涂层很容易磨损,导致磁辊不耐用。特别是现有的通用型CE505A磁辊在CF226A和CF228A原装硒鼓中应用时,普遍存在容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主要是针对现有通用型CE505A磁辊的改进,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辊容易磨损的问题,同时改进后的结构还能满足在CF226A和CF228A原装硒鼓中的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包括圆柱形的磁辊本体,所述磁辊本体的直径为14mm,所述磁辊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安装柱和右安装柱,所述左安装柱和右安装柱均为圆柱形,所述右安装柱上套设有右固定支架,所述右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套设部、第一避位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右固定支架的一端为第一套设部,另一端为第一固定部,第一避位部和第一支撑部设置于右固定支架的中部,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一避位部上;所述第一套设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套设孔,所述右固定支架通过第一套设孔套设在右安装柱上;所述第一避位部的下端面为弧形,用于适应安装在硒鼓内的第一齿轮的形状;所述第一固定部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右安装柱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用于与硒鼓内的动力机构连接,带动磁辊转动;所述左安装柱上套设有左固定支架,所述左固定支架用于将磁辊本体的左端固定在硒鼓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支架包括第二套设部、第二避位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左固定支架的一端为第二套设部,另一端为第二固定部,第二避位部和第二支撑部设置于左固定支架的中部,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二避位部上;所述第二套设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套设孔,所述左固定支架通过第二套设孔套设在左安装柱上;所述第二避位部的下端面为台阶形,用于适应硒鼓内部形状;所述第二固定部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硒鼓内部的轴承板。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部上的安装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顶圆的直径大小等于磁辊本体的直径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硒鼓磁辊由原始通用型CE505A的直径10mm适当增加到14mm,在打印速度固定时,使得磁辊的线速度降低,因此使得磁辊的寿命更长,涂层的磨损更低,硒鼓更加耐用;而且为了适应CF226A和CF228A原装硒鼓的通用性,改变了磁辊的安装结构,使得该磁辊能够适应在CF226A和CF228A原装硒鼓中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磁辊本体、2为左安装柱、3为右安装柱、4为右固定支架、41为第一套设部、42为第一避位部、43为第一固定部、44为第一支撑部、431为第一固定孔、5为第二齿轮、6为左固定支架、61为第二套设部、62为第二避位部、63为第二固定部、64为第二支撑部、631为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阐述,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附图1~3,一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主要针对现有通用型CE505A磁辊的改进,通用于CF226A和CF228A原装硒鼓等类型的硒鼓中。该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包括圆柱形的磁辊本体1,圆柱形的磁辊本体1的结构与材料均与原始的通用型CE505A磁辊一致,不是本实施例的发明点,因此在此不作赘述。该种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中,包括圆柱形的磁辊本体1,磁辊本体1的直径为14mm,磁辊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安装柱2和右安装柱3,左安装柱2和右安装柱3均为圆柱形,右安装柱3上套设有右固定支架4,右固定支架4和右安装柱3可以相对转动;右固定支架4包括第一套设部41、第一避位部42、第一固定部43和第一支撑部44,右固定支架4的一端为第一套设部41,另一端为第一固定部43,第一避位部42和第一支撑部44设置于右固定支架4的中部,第一支撑部44设置于第一避位部42上;第一套设部4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套设孔,右固定支架4通过第一套设孔套设在右安装柱4上,第一套设孔的直径大小与右安装柱4的直径大小匹配,使得右安装柱4的转动不受第一套设孔的影响;第一避位部42的下端面为弧形,用于适应安装在硒鼓内的第一齿轮的形状;第一固定部43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31,螺丝穿过第一固定孔431,将右固定支架4固定在硒鼓上;右安装柱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的齿顶圆的直径大小等于磁辊本体1的直径的大小,第二齿轮5用于与硒鼓内的动力机构连接,第二齿轮5与动力结构上的第三齿轮啮合,能够带动磁辊转动;左安装柱2上套设有左固定支架6,左固定支架6用于将磁辊本体1的左端固定在硒鼓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左固定支架6包括第二套设部61、第二避位部62、第二固定部63和第二支撑部64,左固定支架6的一端为第二套设部61,另一端为第二固定部63,第二避位部62和第二支撑部64设置于左固定支架6的中部,第二支撑部64设置于第二避位部62上;第二套设部6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套设孔,左固定支架6通过第二套设孔套设在左安装柱2上,第二套设孔的直径大小与左安装柱2的直径大小匹配,使得左安装柱2的转动不受第二套设孔的影响;第二避位部62的下端面为台阶形,用于适应硒鼓内部形状;第二固定部63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631,螺丝穿过第二固定孔631,将左固定支架6固定在硒鼓上;第二支撑部64用于支撑硒鼓内部的轴承板。为了适应原装硒鼓内部结构,将左固定支架6和右固定部4上按照一致的方向安装。左固定支架6和右固定支架4均固定在硒鼓上,使得磁辊的两端都有支撑点,第二齿轮5带动磁辊转动时,使得磁辊能在左固定支架6和右固定支架4的支撑作用下平稳的转动。

与原始的通用型CE505A磁辊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防磨损磁辊改进结构在适应CF226A和CF228A原装硒鼓等类型的硒鼓的使用的同时,将磁辊本体的直径大小从10mm改进为14mm,由于CF226A和CF228A硒鼓的打印速度设定为A4纸38页/分钟,A4纸大小为297×210mm,即磁辊的线速度为297×38/分钟,相当于11286mm/分钟,角速度为11286÷(3.14×10)=359转/分钟;而通过改进后的角速度为11286÷(3.14×14)=256.7转/分钟;即改进之后的结构比原来的结构在同等打印速度的情况下磁辊的转速会低将近102转/分钟,这样使得磁辊的寿命更长,涂层的磨损更低,硒鼓更加耐用,更加适用于当前的市场。同时为了适应改变,使得该种磁辊能适应多种硒鼓的使用,因此适应性的改变了磁辊的安装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