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9396发布日期:2019-08-09 21:3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视镜的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配戴于手上以便使用者于检查时同步进行其他相关作业的内视镜。



背景技术:

内视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或医学领域的装置,凭借各种管道进入人体或是机器内部,以进行检查、探测的仪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各类医疗行为以及工业制程中。并且,现在科技越来越进步,内视镜的尺寸也随之变化,从原本较大管径的内视镜渐渐变为管径较小的内视镜。

然而,不管是管径较大的内视镜或是管径较小的内视镜于使用时,都需要使用者用单手或甚至是双手握持以进行检查探测的动作,因此无法于观测时同时利用空闲的手进行其他作业,如手术或维修等。并且,由于是用手握持内视镜,因此需要观察某些角度较为刁钻的位置时,若是以握持的方式灵活性显然不足,导致操作的效率不彰。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感其未臻完善而竭其心智苦心研究,并凭其从事该项研究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提供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以期可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以方便使用者能于检查探测时同步进行其他作业,且能进一步提升内视镜的操作精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其特征是包含:

一本体,其一端具有一凹槽,以供手指伸入其中,该本体的另一端则连接有一管体;

一摄像镜头,其设于该管体相对于与该本体连接的一端;及

一控制模块,其设于该本体并与该摄像镜头电性连接。

较佳者,该管体上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一端与该本体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部分相互连接,且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通过一枢轴相互连接,以供该第二部分能相对该第一部分转动。

较佳者,该枢轴上还设有一旋转限位件,以供该第二部分在旋转时与该第一部分所夹的角度仅能为X,X在0度至90度之间,且X是15度的倍数。

较佳者,该凹槽内设有紧迫套,该紧迫套内缘周径小于该凹槽内缘周径,紧迫套覆设于该凹槽的内表面,且紧迫套是束紧材质。

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其特征是包含:

一本体,其是手套状,且一端具有一开口,以供手掌能伸入该本体,该本体在对应其中之一手指的指套末端连接有一第一管体;

一第一摄像镜头,其设于该第一管体相对于与该本体连接的一端;及

一控制模块,其设于该本体并与该第一摄像镜头电性连接。

较佳者,该本体在对应手指且未设有该第一管体的指套末端连接有一第二管体的一端,且该第二管体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摄像镜头,其与该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而该第一管体与该第二管体之间通过一连接件相互连接,以供该第一摄像镜头和该第二摄像镜头所拍摄的方向一致。

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其特征是包含:

一板状本体,其一侧面是一放置部,以供手指放置于其上,且该板状本体上还设有至少一固定件,该至少一固定件能够将手指缠绕固定于该放置部上,而该板状本体一端连接有一管体;

一摄像镜头,其设于该管体相对于与该板状本体连接的一端;及

一控制模块,其设于该板状本体并与该摄像镜头电性连接。

较佳者,该管体上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一端与该本体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部分相互连接,且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通过一枢轴相互连接,以供该第二部分能相对该第一部分转动。

较佳者,该枢轴上还设有一旋转限位件,以供该第二部分于旋转时与该第一部分所夹的角度仅能为X,X在0度至90度之间,且X是15度的倍数。

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其特征是包含:

一带状本体,其是弹性材质,并供以缠绕固定于手部,且该带状本体上设有一机壳,该机壳延伸设有一管体;

一摄像镜头,其设于该管体的一端;及

一控制模块,其设于该机壳并与该摄像镜头电性连接。

使用者将配戴于手部的该本体和该摄像镜头伸入欲探查的位置,以便使用者于探查时同步进行其他作业。

如此一来,通过将内视镜固定于手上或是手指上,使用者便能因此进行较为精细的操作,以提升检查效率。并且,套于手上或是手指上的内视镜除了能让使用者更方便操作外,还能于一只手探测时另一只手能够同步进行其他作业,以进一步凭借内视镜的观测下增加作业的效率及精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又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又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再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视镜;11-本体、板状本体、带状本体;111-凹槽、开口;112-放置部;113-机壳;12-摄像镜头、第一摄像镜头;13-管体、第一管体;131-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33-枢轴;134-旋转限位件;14-控制模块;15-显示屏幕;16-第二管体;17-第二摄像镜头;18-连接件;19-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1,包含:一本体11,其一端具有一凹槽111,以供手指伸入其中,该本体11的另一端则连接有一管体13;一摄像镜头12,其设于该管体13相对于与该本体11连接的一端;及一控制模块14,其设于该本体11并与该摄像镜头12电讯连接。

于使用上,使用者将该本体11的该凹槽111套设于手指上,再将该摄像镜头12伸入欲探查的位置并利用该控制模块14控制该摄像镜头12和该管体13,这样使用者便能针对人体或是机械进行探查。由于内视镜1套设于使用者的手指上,因此使用者便能针对拍摄的影像进行较为精细的操作,而且因为内视镜1套设于其中一只手的手指上,所以使用者可以于使用内视镜1探查时,同时利用另一只手进行其他作业,像是同步进行手术或是机械维修等,以于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将准确性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准。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显示屏幕15,其与该本体11电讯连接,这样使用者就能够观看该摄像镜头12所拍摄的影像,以便于清楚辨识所探查的部位。此外,该凹槽111内还可设有紧迫套(图中未示出),该紧迫套内缘周径小于该凹槽111内缘周径,紧迫套覆设于该凹槽111的内表面,且紧迫套是束紧材质,以让使用者能够于配戴时较为舒适。

请续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前一实施态样,在此实施态样中,该管体13设计为可挠式,且该管体13上具有一第一部分131和一第二部分132,该第一部分131一端与该本体11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部分132相互连接,且该第一部分131和该第二部分132通过一枢轴133相互连接。而该显示屏幕15系改为配戴于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并与该本体11电性连接,这样使用者便可于一手操作该摄像镜头12检查探测时,就近直接观看另一手上的该显示屏幕15所显示的影像,同时凭借可轻松调整角度的可挠式该管体13,以进一步提升观察所拍摄影像的便利性,并且使用者还可利用该管体13能够改变拍摄角度的特点,进而拍摄到更多不同角度的影像,而其余元件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再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又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前一实施态样,在此实施态样中,该枢轴133上更设有一旋转限位件134,以供该第二部分132于旋转时与该第一部分131所夹的角度仅能为X,X在0度至90度之间,且X是15的倍数,这样就能加强旋转后的稳固性,避免探查时该第二部分132因外力而移动至别的角度导致拍摄到不需要的影像。而该显示屏幕15系改为设于该本体11上,这样使用者便可在探查时于同一只手上观看该摄像镜头12所拍摄的影像,另一只手便可以较无阻碍地进行其他作业,而其余元件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再揭示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1,包含:一本体11,其是手套状,且一端具有一开口111,以供手掌能伸入该本体11,该本体11于对应其中之一手指的指套末端连接有一第一管体13;一第一摄像镜头12,其设于该第一管体13相对于与该本体11连接的一端;及一控制模块14,其设于该本体11并与该第一摄像镜头12电讯连接。

于使用上,使用者将手套状的该本体11套于手上,接着就能将位于作为手指向外延伸部分的该第一摄像镜头12伸入欲探查的位置,以针对人体或是机械进行探查。这样也能够凭借将内视镜1套设于手上的特点,而能针对拍摄的影像进行较为精细的操作,同时通过这样的设置让使用者的另一只手进行其他作业,以于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将准确性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准。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显示屏幕15,其与该本体11电讯连接,这样使用者就能够观看该第一摄像镜头12所拍摄的影像,以便于清楚辨识所探查的部位。

请续参阅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前一实施态样,在此实施态样中,该显示屏幕15系改为配戴于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并与该本体11电性连接,这样使用者便可于一手操作该第一摄像镜头12检查探测时,就近直接观看另一手上的该显示屏幕15所显示的影像,进一步提升观察所拍摄影像的便利性,而其余元件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续参阅图6,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又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前一实施态样,在此实施态样中,该显示屏幕15系改为设于该本体11上,并位于该本体11上对应手背的位置,这样使用者便可在探查时于同一只手上观看该第一摄像镜头12所拍摄的影像,另一只手便可以较无阻碍地进行其他作业,而其余元件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续参阅图7,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再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相较于前一实施态样,在此实施态样中,该本体11于对应手指且未设有该第一管体13的指套末端连接有一第二管体16,且该第二管体16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摄像镜头17,其与该控制模块14电讯连接,而该第一管体13与该第二管体16之间通过一连接件18相互连接,以供该第一摄像镜头12和该第二摄像镜头17所拍摄的方向一致。这样使用者便可操作不同手指上的该第一摄像镜头12和该第二摄像镜头17,以进一步提供不同方向与角度的影像,让使用者能够在同时参考多个不同角度所拍摄的影像,提升探查的准确性,并且通过该连接件18的设置,使得该第一摄像镜头12和该第二摄像镜头17能同时拍摄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并且两者的间距固定还能进一步实现待测物的3D模型的建立,让使用者更能掌握待测物的物理参数,而其余元件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又揭示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1,包含:一板状本体11,其一侧面是一放置部112,以供手指放置于其上,且该板状本体11上更设有至少一固定件19,其将手指缠绕固定于该放置部112上,而该板状本体11一端连接有一管体13;一摄像镜头12,其设于该管体13相对于与该板状本体11连接的一端;及一控制模块14,其设于该板状本体11并与该摄像镜头12电讯连接。

并且,该管体13上具有一第一部分131和一第二部分132,该第一部分131一端与该本体11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部分132相互连接,且该第一部分131和该第二部分132通过一枢轴133相互连接,以供该第二部分132能相对该第一部分131转动。该枢轴133上更可设有一旋转限位件(图中未示出),以供该第二部分132于旋转时与该第一部分131所夹的角度仅能为X,X在0度至90度之间,且X是15的倍数,以加强旋转后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显示屏幕(图中未示出),其与该摄像镜头12电讯连接,以供播放所拍摄的影像。

请参阅图9,其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另外揭示一种配戴于手部的内视镜1,包含:一带状本体11,其是弹性材质,并供以缠绕固定于手部,且该带状本体11上设有一机壳113,该机壳113延伸设有一管体13;一摄像镜头12,其设于该管体13的一端;及一控制模块14,其设于该机壳113并与该摄像镜头12电讯连接。

并且,该管体13上具有一第一部分131和一第二部分132,该第一部分131一端与该本体11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部分132相互连接,且该第一部分131和该第二部分132通过一枢轴133相互连接,以供该第二部分132能相对该第一部分131转动。该枢轴133上更设有一旋转限位件(图中未示出),以供该第二部分132于旋转时与该第一部分131所夹的角度仅能为X,X在0度至90度之间,且X是15的倍数,以加强旋转后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显示屏幕(图中未示出),其与该摄像镜头12电讯连接,以供播放所拍摄的影像。

综上所述,凭借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者就能于使用内视镜1检查探测时同步进行其他作业,且能通过手指的细微操作以拍摄较为刁钻的地方,以进一步提升内视镜1的灵活性及操作精度。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