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7978发布日期:2019-05-22 03:2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便捷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由于具有薄型化、重量轻、低耗电及低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的各种显示场合。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backlightunit,blu),利用背光模组提供液晶面板的光源,且以电信号控制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分子方向,以显示影像。

进一步而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面板及设置于该面板一侧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且该面板与该印刷电路板间设有软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作为两者间的信号传输接口。然而,电路板可能与面板并非位于同一平面,而彼此垂直,因而软性电路板连接面板与电路板之后,可能呈现出弯折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背铁框(rearbezel)架构的液晶显示模组的pcb板设计为外挂于模组下方,并通过锁附螺丝的方式将该pcb板固定在rearbezel的支架上。于模组组装过程及运送期间,该设计架构常发生受外力碰撞冲击而导致软性电路板无螺丝固定处并不能抵抗冲击外力,进而造成印刷电路板与液晶玻璃上的软性电路板相剥离。此外,由于印刷电路板使用螺丝锁附固定,在产线组装时需准备大量的螺丝和锁附工具(如电动螺丝刀),锁附螺丝会降低产线的组装效率。再者,在螺丝锁附过程中,如果电动螺丝刀的锁附力度设置不当,或螺纹孔加工不当,会出现螺丝滑牙的问题,导致印刷电路板无法牢靠地固定在rearbezel的支架上。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便捷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提高产线组装效率,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印刷电路板在固定至液晶显示面板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便捷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支架,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背侧,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卡勾部,每一卡勾部具有:第一挡墙,垂直于所述液晶面板所在的平面;以及第二挡墙,与所述第一挡墙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二挡墙各自的顶部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二挡墙各自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以及印刷电路板,包括两个卡扣部,每一卡扣部与所述支架的相应卡勾部进行配合,从而使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所述支架。

印刷电路板,包括两个卡扣部,每一卡扣部与所述支架的相应卡勾部进行配合,从而使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所述支架。

优选地,支架包括第一卡勾部和第二卡勾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勾部平行排列。

优选地,支架包括第一卡勾部和一第二卡勾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勾部各自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印刷电路板的每卡扣部包括开口,当印刷电路板固定至该支架时,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挡墙相配合,从而使所述印刷电路板嵌入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二挡墙之间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开口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三间距,并且所述第三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墙还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挡墙还具有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优选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软性电路板,用以连接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作为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软性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液晶面板;

b)将所述软性电路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

c)旋转所述印刷电路板;

d)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卡扣部与所述支架的卡勾部进行相应配合,从而使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所述支架。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卡勾部和一第二卡勾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勾部平行排列。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卡勾部和一第二卡勾部,其中,所述第一卡勾部与所述第二卡勾部平行排列。

优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每一卡扣部包括一开口,其中,所述步骤d)还包括:将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挡墙对齐;按压所述印刷电路板,使所述第一挡墙穿过所述开口,从而将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第二挡墙之间的区域。

采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设置于液晶面板背侧的支架包括两个卡勾部,并且印刷电路板包括两个卡扣部,通过将每一卡勾部与相应的卡扣部进行配合,从而使该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支架。由于支架的每一卡勾部具有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并且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各自顶部间的第一间距小于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各自底部间的第二间距,当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支架时,可藉由两挡墙顶部间的夹持功能对印刷电路板起固定作用,进而显著提高产线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采用图1(a)的支架已固定好印刷电路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2(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的一卡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与图2(a)的卡勾部相对应的另一卡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的一卡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与图3(a)的卡勾部相对应的另一卡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图2(a)或图3(a)的卡勾部的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与图4的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相配合的卡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支架的卡勾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卡扣部相配合的视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支架的卡勾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卡扣部相配合的视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支架的卡勾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卡扣部相配合的另一视图。

图8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图1(a)示出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采用图1(a)的支架已固定好印刷电路板的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1(a)和图1(b),现有技术中的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以及设置于该液晶面板100背面一侧的印刷电路板108。该液晶面板100与该印刷电路板108间设有软性电路板110,藉由该软性电路板110在液晶面板100与印刷电路板108间进行信号传输。

此外,在液晶面板100的背面一侧包括支架102,该支架102开设有锁附孔104。当印刷电路板108固定时,将锁附螺丝106旋入锁附孔104从而将印刷电路板108固定至支架102。由前述可知,印刷电路板108使用螺丝锁附时,在产线组装时必须准备大量的螺丝和锁附工具,这会显著地降低产线的组装效率。此外,如果电动螺丝刀的锁附力度不当或螺纹孔加工尺寸不良,还会出现螺丝滑牙的问题,导致印刷电路板无法牢靠地固定在支架102上。

为了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液晶显示装置架构及其组装方法。图2(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支架的一卡勾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与图2(a)的卡勾部相对应的另一卡勾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a)和图2(b),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面板200、支架202和印刷电路板。其中,支架202设置于液晶面板200的背面的一侧,该支架202包括两个卡勾部,即,第一卡勾部21和第二卡勾部23。

在图2(a)中,第一卡勾部21具有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其中,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垂直于液晶面板200所在的平面,例如,当液晶面板200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时,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竖直设置且垂直于该水平面。类似地,第二卡勾部23也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如图2(b)所示。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勾部21与第二卡勾部23平行排列。例如,第一卡勾部21的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液晶面板200和支架202相连接的边缘的延伸方向;第二卡勾部23的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液晶面板200和支架202相连接的边缘的延伸方向。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勾部21与第二卡勾部23各自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例如,第一卡勾部21的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彼此平行,且平行于液晶面板200和支架202相连接的边缘的延伸方向,如图3(a)所示;第二卡勾部23的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虽然彼此平行,但第一挡墙204和第二挡墙206却垂直于液晶面板200和支架202相连接的边缘的延伸方向,如图3(b)所示。

此外,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软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该软性电路板用以连接液晶面板200和印刷电路板,作为液晶面板200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

此外,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软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该软性电路板用以连接液晶面板200和印刷电路板,作为液晶面板200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

此外,第一挡墙204还具有第一宽度w1,第二挡墙206还具有第二宽度w2,并且第一宽度w1小于第二宽度w2。

图4示出图2(a)或图3(a)的卡勾部的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与图4的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相配合的卡扣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挡墙204的顶部以字母b1表示,第一挡墙204的底部以字母b2表示,第二挡墙206的顶部以字母a1表示,第二挡墙206的底部以字母a2表示。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二挡墙206与第一挡墙204相对设置。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各自的顶部之间具有第一间距l1。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各自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二间距l2,且第一间距l1小于第二间距l2。例如,第二挡墙206的顶部朝向第一挡墙205弯曲,从而使间距l1小于间距l2。

印刷电路板208包括两个卡扣部,每一卡扣部与支架的相应卡勾部(卡勾部21或23)进行配合,从而使印刷电路板208固定至支架202。较佳地,印刷电路板208的每一卡扣部包括一开口210(如图4的剖面图所示)。当印刷电路板208固定至支架202时,开口210与第一挡墙204相配合,从而使印刷电路板208嵌入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之间的区域。

在具体实施例中,若字母a1表示印刷电路板208的卡扣部靠近其边缘的底端,字母b1表示印刷电路板208的卡扣部靠近开口210的底端。开口210到印刷电路板208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三间距l3,该第三间距l3大于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各自顶部之间的第一间距l1。

由上述可知,当印刷电路板208固定至支架202时,由于印刷电路板208的卡扣部的第三间距l3大于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各自顶部之间的第一间距l1,因而可利用两挡墙顶部间的夹持功能对印刷电路板起固定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固定印刷电路板时,无需任何锁附螺丝或电动螺丝刀,利用支架与印刷电路板本身的卡合设计,即可牢靠地固定印刷电路板,进而提高产线的组装效率。

图6示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支架的卡勾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卡扣部相配合的视图,图7示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支架的卡勾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卡扣部相配合的另一视图。

参照图6,当按压印刷电路板208时,由于第三间距l3大于第一间距l1,利用其卡扣部同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各自顶部之间的干涉量,从而将印刷电路板208固定至支架202。此时,第一挡墙204插入卡扣部的开口210中,第二挡墙206止挡印刷电路板208的边缘,使印刷电路板208与支架202牢靠固定,如图7所示。

图8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用以固定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框图。

参照图8,并结合图2~图7,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中,首先执行步骤s11,将软性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液晶面板200。然后,在步骤s13中,将该软性电路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印刷电路板208。接着,执行步骤s15中,旋转该印刷电路板208,使其朝向支架202的第一卡勾部21和第二卡勾部23。最后,在步骤s17中,将印刷电路板208的卡扣部与支架202的卡勾部进行相应配合,从而使印刷电路板208固定至支架202。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印刷电路板208的每一卡扣部包括开口210。于上述步骤s17中,将开口210与第一挡墙204对齐,然后按压印刷电路板208,使该第一挡墙204穿过开口210,从而将印刷电路板208的一部分嵌入第一挡墙204与第二挡墙206之间的区域。

采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设置于液晶面板背侧的支架包括两个卡勾部,并且印刷电路板包括两个卡扣部,通过将每一卡勾部与相应的卡扣部进行配合,从而使该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支架。由于支架的每一卡勾部具有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并且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各自顶部间的第一间距小于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各自底部间的第二间距,当印刷电路板固定至支架时,可藉由两挡墙顶部间的夹持功能对印刷电路板起固定作用,进而显著提高产线的组装效率。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