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058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尤指一种光源投射座内部采用斜锥状的设计,使电路板上的二极管光源,能有效的投射至照射物体上。
一部传真机或扫描器的扫描成像品质,决定于内部传感器上的发光亮度是否符合机台的需求。在目前传真机或扫描器内部的传感器上的聚光体(如


图1所示),为一全透明长方体,于上方突设一弧面聚光层,而此聚光体的聚光效果较差,有效照幅宽度较窄,所以本身设计上必须使用比较多的二极管,才能达到所需的亮度,同时由于二极管的增加,相对电流也会增加,造成输出功率较大,影响产品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感器的聚光体的缺点,将内部斜锥状设计的光源投射座装置置于传感器的二极管上,使光源能有效的投射至照射物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使传感器的光源提高30%,相对二极管使用数量减少了30%。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结构整体坚固,其内部斜锥状的设计,可避免对机构干涉,且有效控制有效照幅宽度及减少外观伤痕污染所造成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投射座为一梯形状,该光源投射座内设有多个反射块,于该反射块两侧各设有一反射面,再于各反射块间设有多个投射孔,并于该光源投射座下方设有多组插销,以该插销插入电路板的插孔中,以该投射孔框住电路板上的二极管,再以透明盖板盖于光源投射座上。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功效,本文通过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的聚光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投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投射示意图。
图号说明光源投射座10电路板20透明盖板30反射块11反射面12投射孔13插销14插孔21二极管22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及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主要是由一光源投射座10,电路板20及透明盖板30组成,其中,该光源投射座10为一梯形状,该光源投射座10内设有多个反射块11,于该反射块11两侧各设有一反射面12,再于各反射块11间设有多个投射孔13,并于该光源投射座10下方设有多组插销14,以该插销14插入于电路板20的插孔21中,并以该投射孔13框住电路板20上的二极管22,再以透明盖板30盖于光源投射座10上。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及光源投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该光源投射座10为一梯形状,使二极管22的光源能平均散射于反射块11两侧的反射面12上,再投射至透明盖板30上,该透明盖板30便能将二极管22光源传导或扩散到照射物体上。再者,该透明盖板30能防止杂屑掉入光源投射座10内,而影响成像品质。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投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射块11两侧各设有一反射面12,在不改变反射方向时还可作成一弧形面的反射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不用于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一光源投射座、电路板及透明盖板组成,所述光源投射座为一梯形状,所述光源投射座内设有多个反射块,于所述反射块两侧各设有一反射面,再于各反射块间设有多个投射孔,并于所述光源投射座下方设有多组插销,以所述插销插入于电路板的插孔中,以所述投射孔框住电路板上的二极管,在所述光源投射座的上面盖有透明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块两侧设有的反射面,在不改变反射方向时还可作成一弧形面的反射面。
专利摘要一种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使光源能有效的投射至照射物体上;该二极管光源聚光结构中的光源投射座为一梯形状,该光源投射座内设有多个反射块,于该反射块两侧各设有一反射面,再于各反射块间设有多个投射孔,并于该光源投射座下方设有多组插销,以该插销插入电路板的插孔中,以该投射孔框住电路板上的二极管,再以透明盖板盖于光源投射座上。
文档编号G02B19/00GK2242464SQ95220708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3日
发明者吴文进, 李澄澈, 林武璋 申请人:台湾光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